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高职高专酒店人才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研究结题总报告一、研究背景如何开展高职人才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国外高校在长达一百多年的合作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关于工学结合培养的理论研究重点在将学校和企业作为本体的产学合作教学模式的总结,大多数忽略了其本体,即应被作为重点关注和研究对象的学生。〔一〕“半工半读〞实践回忆美国是最早创立和推广校企合作教育的,通过在学校设立“合作教育部〞和“工程协调人〞制度,来促进学校与企业建立普遍、广泛和稳定的合作关系,发挥企业对于高校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实践教学、学生就业、科研成果转让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德国有着悠久的产学合作传统,应用科学大学和职业院校,都将企业与学校、理论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在一起:校企共建专业、共建师资队伍、共建实验实训设备、联合举行考试、学生顶岗实习、企业提供学费。著名的英国“三明治〞培养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培养体系,都建立在学校与企业稳定深入合作的根底之上。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以及韩国等较为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的共同特点之一也是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其实,工学结合、产学合作在我国教育开展历程中也是有传统的。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就是学徒制,注重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近代的实业教育也强调工学并进。当代我国的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院校也积累了具有本国特色的产学合作教育经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上海日立等7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教育基地,创造了“一年三学期、工学交替〞的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的新模式;华东理工大学利用教育部世界银行贷款新世纪教改工程,在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等5家企业建立产学合作教育基地,成功探索了大学本科后期教育、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和工程硕士教育的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提出了“两上两下〞“回归实践〞等提高学生工程能力的具体实施方案。在我国高职高专教育领域,“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等一系列产学合作教育创新模式的成功经验,形成了产学合作培养模式的雏形。综上所述,国内外的职业教育实践都说明,工学结合、产学合作是遵循职业教育开展规律,表达职业教育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减轻学生经济负担,优化职业教育资源,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的需要。要应该及时总结、研究和借鉴国内外开展工学结合、产学合作的有关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彻底改变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的教育模式,逐步将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路子上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产学合作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是当前职业教育具有方向性的关键问题。〔二〕相关理论研究综述伴随国内外产学合作培养模式的逐步形成和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从无有到、不断深化。近年来,国内各高校在产学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方面,较多的局限于生产制造型企业,力图通过校企合作的实践,总结、探索、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特点的产学合作培养模式。职业教育期刊和高职教育网站上曾经开设专题,总结近一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产学合作方面的改革举措与理论进展,对高职高专的产学合作培养模式问题进行了专门阐述。薛喜民出版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一书,对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研究,并初步提出校企合作培养的初步构思。郭静根本概括了我国高职院校产学结合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和理论:把高等职业教育校内实训基地的根本功能分为四项:人才培训功能;“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训功能;技术交流,资源共享功能;生产与技术效劳功能。校内实训基地的特点归结为:先进性、可视性、综合性和反复训练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七项根本原那么等。朱方来〔2002〕在?试论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工业中心的建设?中谈到校内实训基地的作用,主要包括:实践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考核;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科技开发、生产和新技术推广;中心建设遵循的原那么:适应性原那么;先进性原那么;仿真性原那么;技术性原那么;综合性原那么;开发性原那么等比拟客观地反映了实训基地的功能和建设原那么。以上提及的理论成果根本都是着重于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而真正能支撑并保证产学合作培养模式的企业基地建设研究领域更显薄弱,能够有创见和指导意义的论文数量很少,能够结合教学改革实践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更是凤毛麟角。目前已有的研究,认同基地是产学合作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从不同角度来论证基地在此方面的重要作用,而关于产学合作培养模式的一些重要内容,如合作双方的师资建设,课程建设等均未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阐述。可见,理论界关于产学合作模式的研究仍停留在粗浅阶段,目前尚未形成完整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学合作教育的推广。要突破这些瓶颈,深化产学合作培养实践,提高产学合作培养质量,必须要得到合作企业的有力支持和深入参与。鉴于我院与上海多家五星级合作教育实践,本课题将研究的重点锁定在酒店管理专业,试图通过对高校如何建设相对稳定的各项保障体系开展与酒店的持久关系、如何拓宽校企合作的内容从而建立产学合作教育开展的长效机制进而促进工学结合的良好开展等重要问题的探讨,总结出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并进行推广。二、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教育实践及理论研究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教育实践和理论探讨一直处于良好的互动状态。自2003年起,我院建立了与虹桥喜来登上海太平洋大饭店、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上海四季酒店等多家五星级饭店以及喜达屋亚太饭店与度假村国际集团的订单委托培养关系,并于2004年9月开始招收校企合作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早在2004年2月,课题组成员便开始从理论上探索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撰写了题为?加强高职院校饭店管理专业产教合作实行订单式办学?的论文。7年来,招生定向培养学生达700人,其良性循环的办学模式得到了上海市教委的表扬,在上海市教委简报2006年2月第6期〔见附件9〕中进行了详细介绍。学生就业率到达100%,就业签约率平均到达75%以上;2007年喜达屋集团招生三个定向委托班130人,浦东香格里拉大饭店连续六年与我院保持定向委培的产学合作关系;2021年,继续保持与四季饭店、香格里拉饭店、喜达屋集团的专科订单招生,08年7月24日的招生面试出现火爆局面〔见附件10〕;与此同时,我院与喜达屋集团有了更深层次的合作,本市第一家招生酒店管理本科方向的订单培养班级——喜达屋委托班,并正在酝酿成立某高校喜达屋酒店管理学院。7年来,关于产学合作的实践及理论研究根本经历了理论分析-办学模式及效果总结-办学模式反思优化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阶段一:关于产学合作、半工半读教育实践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可行性研究〔一〕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生自2002年10月以来,国家教育部在湖南永州、湖北武汉和江苏无锡先后三次召开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开展要“以效劳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开展道路〞。在国家教育部这一方针指引下,某高校率先于2004年9月,先后与喜来登豪达上海太平洋大饭店、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及上海四季酒店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协议见附件1、2、3〕,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所谓订单式教育,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界的共同看法是高校根据用人单位的标准和岗位要求,与用人单位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定并实施教学方案,实现人才定向培养的教育模式。该教育模式的核心就是校企双方根据社会经济的开展趋势和市场开展对人才需求的强度,互利合作并以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的形式,形成一种法定或近于法定的委托培养关系,完成协议标的人才培养任务。作为被委托方的高校保证按需培养人才,学以致用;作为委托方的用人单位保证录用合格人才,用其所学。订单式教育模式强化了用人单位和学校之间的契约关系,使企业和学校在市场化条件下,以互利多赢的方式走到一起。这一教育模式是职业教育开展的根本定位和必由之路。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教育模式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高职教育模式选择的过程。某高校国际经济贸易系自上个世纪末就开设了酒店管理专业〔高职〕。为了使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更符合市场或企业的需求,更具有上岗竞争力,该系教师走出了人才培养的三步曲。第一步是走出校院,走访上海多家五星级酒店,向这些酒店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介绍饭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请教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岗位设置及人才录用标准的看法,以使学院的培养目标和内容与之相适应。这一步目的是向社会,向市场,向企业推荐自己的学生、营销自己的人才“产品〞,使学生能有一个好工作,使学校能有一个高就业率。第二步是请进专家,邀请多家五星级酒店的管理层来学院讲学授技。这一步既让大学生接受到优质的培训课程,也让五星级酒店管理层了解了酒店管理专业,更了解了学生。这一步目的是向社会,向市场,向企业推荐自己的专业、营销自己的办学理念。其标志性成果是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和上海四季酒店在考查了学生的根本素质后,提出要包揽该专业毕业生到酒店工作,并拟定了详细的参培方案与授课时间表。至此,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正式运行。第三步是接受订单,与多家五星级酒店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为谋求与企业的长期合作,该系领导层向酒店方提出以“方案招生、委托培养、定向就业〞的方式合作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即试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企业方的欢送。“方案招生〞即指学院方按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所批准的招生方案进行高招和录取;“委托培养〞即指所招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全部在校就读、培养目标是受企业方委托确定;“定向就业〞即指该专业学生修业结束取得毕业证书并由企业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后,企业安排毕业生在酒店上岗工作,享受正式工待遇。目前,某高校国际经济贸易系已连续两年与上海喜来登豪达太平洋大饭店、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及上海四季酒店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订单式教育正如火如荼。这第三步到达了向社会,向市场,向企业宣传了某高校,使某高校成为了上海五星级酒店人才培养的基地,也使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成为上海高招的品牌专业。〔二〕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兴起的原因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教育在高职教育领域的兴起有其诸多深刻的原因。本文侧重从订单式教育模式的利益相关者角度,解析其兴起之原因。订单式教育模式形式上是校企两方合作,事实上涉及三个利益相关者,即除企业和高校外,还包括愿意接受订单式教育的大学生。大学生是订单式教育的客体,在学校和用人单位签订的用人及培养协议中,不仅明确了学校和用人单位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也明确了大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某高校在与上海喜来登豪达太平洋大饭店以及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签订的合作培养意向书中特别规定了学生的义务和可以享受的福利,使得学生的“利益相关者〞身份得到很大程度的表达。比方学生需要履行的义务包括:学生必须以积极认真的态度修业;在完成三年期学习后必须在酒店工作一年;必须保持体型等。学生可以享受的福利包括:每年由酒店出资为学生体检;实习可以获得实习津贴;完成三年的学习并取得毕业证书后,酒店负责进行岗位定位并签订劳动合同;酒店根据学生表现,逐月反响一定金额的学费〔见附件6〕;学生毕业后在酒店工作享受正式员工待遇,无试用期;学生享受酒店方提供的奖学金等等。所以,订单式教育模式直接关联着三个利益相关者。1.订单式教育可解决利益相关者——学生之“现实的震荡〞问题,使其获得良好的职业生涯开端〔1〕学生型员工“现实的震荡〞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接到酒店订单后是以企业委托培养的方式进行高招的,近两年该专业的招生情况十分喜人。报考该专业的学生作为利益相关者,其外表的利益所在,是免除了目前严峻就业环境下“大学生就业难〞的困惑,即被该专业录取后,学生已成为酒店的“准员工〞。然而订单式教育模式受学生和家长欢送的深层原因那么是该方式可解决高职学生职业生涯中“现实的震荡〞问题。根据职业开展阶段理论,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生活中的前两个阶段,即工作准备阶段和进入企业阶段的交叠。学生在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同时,也开始通过多种非正式工作接触了社会。学生毕业初期的焦点是对工作和企业的选择。对于学生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因为它有可能会影响到整个职业生涯,但在这一阶段很容易出现“现实的震荡〞问题。“现实的震荡〞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在大学教育环境中形成的简单的、理想的、明确的观念同社会工作环境中复杂的、多样的、严峻的客观现实形成了鲜明对照;另一方面表现为,那些有着专业学历背景的年轻人,刚进入企业工作时,易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不久便会发现企业中初级层次的工作岗位并非富有挑战性,而且很难得到企业管理层的指导、帮助和评价,进而会产生失望,即所谓期望愈高失望愈大。强烈的自主意识和自我中心意识,又常使初进企业的学生在工作现实中暴露出敏感和脆弱,难以适应环境。以往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说明,高星级酒店品牌本身不可防止地使得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提高了就业的期望值,而酒店基层岗位对效劳人员的规模需求又往往使得他们进入酒店后颇为失望,因而在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中“现实的震荡〞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大学毕业生中客观存在的“现实的震荡〞会造成学生型新员工丧失信心,工作成效不高,甚至会打击积极性,导致酒店学生型新员工的自发流动增加。这种类型问题的存在,除影响酒店管理层对“大学生型员工〞的价值判断外,更会影响到初涉职场的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整个职业生涯。〔2〕订单式教育的“两个同步〞可帮助克服“现实的震荡〞研究发现,企业的“工作实际展示〞可以帮助员工克服“现实的震荡〞,尽快适应工作环境,融入工作岗位中。工作实际展示是指企业人力资源培训部门对新员工进行企业工作环境中积极和消极方面的客观展示和介绍。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教育因企业对教育过程的介入,把“工作实际展示〞培训从企业内部前移至高职教育中。“工作期望落差〞是制约新员工在企业中调整适应过程的主控变量,直接影响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就业承诺和工作绩效,也可能是造成缺勤、离职倾向和辞职的重要因素。新员工不切实际的期望不仅源于传统的教育过程,而且可能出自严格的招聘筛选过程或是对企业各种规章制度的认识中。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企业对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适配,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学生对企业的了解,一并放在进入工作之前的高职教育阶段进行,使学生有时机看到工作的本来面目,对可能面临的矛盾、挫折、困难做好心理准备。当毕业来临时,进入酒店工作,所见所闻,不会感到突兀和震惊,反而会觉得很自然。这样他们就能更沉着自信地适应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适应性差的判断将成为历史。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教育实现了两个同步:学生接受课堂教育与员工适应企业的过程同步;学生接受传统体系的专业教育与适应酒店及接受酒店文化熏陶同步。“两个同步〞可使学生形成对酒店的归属、认同与忠诚,自然地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有效地设计出毕业生个人职业开展道路。因此,订单式教育对接受该种教育的学生而言,最大的效益及最大的诱惑就在于可以获得良好的职业生涯开端。2.订单式教育可使利益相关者——酒店稳定员工队伍,降低人力资源本钱我国旅游业现有涉外酒店8000多个,星级酒店3000余家。世界范围内20多个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在北京、上海两地投资或管理高星级酒店。例如,与某高校合作办学的亚太区最大的豪华酒店集团——香格里拉,耗资1.38亿美元新建了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的二座,并于2005年9月26日正式开业。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一跃成为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同时也是亚洲规模最大的豪华酒店。国内高星级酒店不断地开展,每年需要数以千计的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同时也急需大量经过专业培训的有较高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和文化素养,善于营造“宾至如归〞气氛的酒店员工。但是现有的酒店人才不仅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还出现了较高的流动率。〔1〕酒店人力资源流动现状酒店作为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主要经营目标。为此,酒店在任何经营活动中,都应到达以较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的目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也不例外。一般行业,正常的人员流失率是5%~10%左右,作为劳动密集型的效劳行业,酒店的人员流失率不应超过15%〔酒店兼具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特点〕。据中国旅游协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中心对国内23个城市33家2~5星级饭店人力资源的一项调查显示,从1994年至1999年,饭店业员工平均流动率高达23.95%。近几年酒店业的高流动率现象一直没有得到改变甚至进一步恶化。有关调查资料显示,近几年酒店业人才流动仍高居各行业之最,创下了年流动率30%的平均水平,个别酒店甚至在半年内,员工因各种原因离开的占酒店总人数的50%。这种情况在经过院校专业教育的“科班出生〞的员工队伍中更为突出。现代管理科学普遍认为,要搞好一个企业需要四大资源:人力资源、经济资源、物资资源和信息资源。在这四大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酒店员工的高流动率,直接导致酒店人力资源质量的下降以及人力资源本钱的增加。〔2〕订单式教育可降低酒店人力资源本钱酒店人力资源的本钱由三个局部构成,即取得本钱、维持本钱和离职本钱。员工的高流动率直接增加取得本钱和离职本钱。取得本钱主要发生在酒店招聘和录取员工的过程中;酒店的离职本钱是由于离职者离开某一单位所造成的费用损耗,主要包括支付给离职者的工资和离职补偿费、离职管理费、离职前的效率损失费和空职本钱。空职本钱指酒店在招聘到离职者的代替人之前,由于某一职位空缺,可能使某项工作或任务的完成受到不良影响而引起的一种间接本钱。经验说明,空职本钱往往大于离职造成的直接本钱损失。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教学模式能够使酒店将取得本钱转移到与学校联合招生的过程中,建立与学生之间的稳定的劳动关系可大大减少离职本钱特别是空职本钱。〔3〕订单式教育是酒店人力资源开发的新模式酒店的人力资源投资注重实效性、目的性,这与订单式教学本身的培养目标的针对性特点不谋而合。校企合作在国内外饭店界也有许多成功的先例,如希尔顿集团与休斯顿大学、马里奥特集团与纽约康奈尔大学的联合办学;北京丽都假日饭店出资创办了自己的饭店职业技术学校,每年投入一百余万元;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在1994年也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合办了一所非商业性的酒店管理培训中心等。所有这一切都说明校企合作式培训是可行而有益的。订单式教育模式属于校企合作的一种类型,具有凝聚时间久但投入本钱不高的优点。考虑到目前行业的人力资源流动现状,为了降低人力资源本钱和培训费用,酒店方欣然接受合作办学方式,并使其成为酒店人力资源开发的新模式:酒店借助院校的场地、设备和师资为酒店培养专业人才;接纳学生到酒店实习,从而全面提高酒店的员工素质;吸收院校教师深入酒店,了解酒店的具体情况,以解决院校教育缺乏针对性的问题;利用院校师资对酒店的经营管理进行专业化咨询;从院校毕业生中选择优秀员工,培养充足后备干部力量等。3.订单式教育明晰了利益相关者——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提升了其核心竞争力〔1〕订单式教育是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形式之一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快速开展既标志着高等教育群众化时代的到来,也标志着我国人力资源培养进入了按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机制进行的现代化、高层化轨道。以市场为导向、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社会经济开展效劳,这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然而,高职院校在超常开展中,时常会偏离应有的办学方向,究其原因,与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载体缺失相关。反过来说,只要找到恰当的高职教育目标实现载体,高质教育的本质必然会充分显现出来。订单式教育正是这样一种载体,实现了高职的教育目标。历史地看,职业教育的载体是动态开展的。任何经济社会为保证社会生产的正常进行,都必须承当对劳动者进行培养和训练的责职,只是方式不同而已。回忆历史,农耕社会对劳动者传授劳动技能,一般以父亲把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儿子的方式进行。这种职业技能父子相传方式形成了农耕社会职业世袭制。到了封建社会后期,随着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过程不能单靠家族力量完成,必须把技艺传给外人共同参与生产活动,于是出现了学徒制以完成对劳动者的职业训练。工业革命开始后,欧洲国家逐步从手工技术为根底的工场手工业向采用机械生产的工厂制度过渡。随着工厂制度的开展,传统的学徒制培训劳动力的方法已不能适应工业生产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于是,为生产部门培训劳动力的任务逐步由专司职业教育的机构承当,这类学校就是形式各异的职业技术学校。历史说明,人力资源的培养方式是随社会经济开展而变化的,然而,人力资源培养的定位主线是不变的,这条主线就是职业教育以市场为导向,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兴起和开展,本因自然地沿续这一主线,但因其归入高等教育范畴,又以大学的办学形式为载体,导致其教育的本质被淹没。订单式教育既以市场为导向,又紧密地与企业挂钩,可说是明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复原了高职教育本质,实现了高职教育的目标。从这一意义讲,高职院校是订单式教育的最大利益相关者之一。〔2〕订单式教育可增强高职院校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对职业教育开展历史的追溯,可以发现,职业教育是适应产业开展需要而开展的,其根本价值取向和办学宗旨是直接为产业开展效劳。当前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有重心向现代效劳业转移的趋势,与其相适应,劳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就业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将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一背景下,高职教育开展前景相当广阔,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大有用武之地,与此同时,这一领域人才培养的市场化运作,也对高职院校的自身竞争力提出了要求。核心竞争力是个市场属性的概念,高职院校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应该表现在,能够顺应市场经济开展中因产业结构优化导致职业技术人才需求结构变动的开展趋势,尤其是身处这一开展趋势中心的某高校,更应将办学重点放在培养现代效劳业急需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上。顺应市场的开展,才有自身的开展。然而,开展必须有正确的定位和策略的选择。在人才培养方式的选择上,以市场化运作为特征的订单式教育模式可增强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订单式教育模式更是某高校及相关高职院校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策略选择。阶段二:关于产学合作、半工半读教育实践之——办学模式及效果研究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办学模式可用“四个转变〞高度概括。在探讨了我院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后,根据实际办学情况,我们又对委托班进入实习阶段的同学进行了办学效果的跟踪调查。〔一〕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特征分析改变以教室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方式,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式亦工亦读制,是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教育体系下,高职教育在教学内容、实训装备水平以及专业教师的技能素质等方面经常滞后于企业生产实践的快速开展,所培养的高职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会出现“岗位不适〞症。根据我国高职教育领域的实际情况,实行工学结合亦工亦读制,可具体表达人力资源的培训与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思想,可作为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开展的带有方向性的保障措施。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在与喜来登豪达上海太平洋大饭店、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及上海四季酒店合作办学过程中,通过教育观念、教育场所、教育客体意识以及教育主体形式的四个转变,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校企合作式亦工亦读制。1.从重“专业知识〞向重“专业能力〞转变校企合作式亦工亦读制,在高职教育观念上实现了从重“专业知识〞向重“专业能力〞的转变。这一转变是通过择业观的转变、教学观的转变以及课程体系的转变来实现的。〔1〕“择业观〞转变是高职教育观念转变的根底上海的高职教育在最近几年呈跳跃式扩展。大批三校生和高中生在规模扩招中进入了高等院校,但对高职教育的定位相当模糊。进入大学后,拿文凭、当“白领〞,似乎是根本定位。为纠正观念偏差,入学教育成为高职院校的必读课。高职教育不同于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以专业知识为主,它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就业教育,就是要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即从“专业知识〞为主向应用型“专业能力〞转变,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开展和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为了让高职生确立这一观念,空泛的择业教育进行了不少,然往往事倍功半。转变高职教育观念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先导。实行校企合作式亦工亦读制,其本意是为提高高职生的职业素质,拓宽学生成才之路。但是在这一制度下,培养过程却会有意无意地起到强化高职生择业观教育的作用。酒店管理专业面向生产、效劳第一线的工学结合教育方式,在岗位操作中潜移默化培养起学生做有觉悟、有技术能力的劳动者的意识和志向,可事半功倍地消除社会环境中诸如“操作工人低人一等〞观念、一味追求“白领〞观念对学生的影响,在亦工亦读的实践中树立起正确的择业观。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式亦工亦读制,落实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开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有关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在学院和企业共同实施职业培养过程中,让绝大局部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择业观,热爱定向就业的企业,热爱自己受训的操作岗位。这种择业观的转变为高职教育观念的转变奠定了根底。〔2〕“教学观〞转变是高职教育观念转变的实现高职教育观念的转变要通过教学观的转变来实现。这一转变就是以学历为中心教学观转向以能力为中心教学观。在我国人才市场上,确实存在着“人才高消费〞的倾向,即无论什么单位,招聘用人总要先看文凭。这一倾向反响至教育领域,也会产生“教育为文凭,大专不过瘾,本科是起点,升格最要紧〞的以学历为中心的倾向。高职教育的扩大招生,无法否认学生具有冲着文凭而来的动机。但如何树立正确的教学观,那么是高职院校无法回避的问题。以学历为中心的教学观在教学活动中的反响那么是“教师是中心和主角〞。在教室场合,非但教学内容确实定、活动的安排、方法的设计都出自教师,就连板书、讨论、提问甚至答案,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是“配角〞,被动地服从、配合教师,完全没有主动权。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行校企合作式亦工亦读制,因企业对教学的参与,企业固有的对职业能力的考核评估标准,迫使教师摒弃原来单方面形成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观念,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把学习的舞台主动让给学生,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职业能力认知过程和开展过程,这就是向以能力为中心教学观的转变。没有企业与学院的合作,不把职业能力作为培养目标,依靠学院本身单方面构造以能力为中心“开展平台〞是较困难的。缺乏亦工亦读机制,教师一不小心就会为考试而教,为文凭而教。〔3〕课程体系转变是实现高职教育观念转变的途径与专业培养观念相适应,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因实行校企合作式亦工亦读制,其表达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也发生了转变。普通高校专业培养方案多使用“三段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案,但高职教育如仍承袭“三段式课程体系〞,那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很难完成实践教学及综合实训教学环节。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式亦工亦读制,建立了以职业岗位为主线进行课程配置的“岗培式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以酒店管理职能和效劳岗位为导向,以能力分析与分解为根本依据,围绕技能训练目标进行课程设置。根底学习与专业学习比例适当,理论学习与实训操作紧密结合,学生在第一学期就可进入到专业领域,而在各学期的教学过程中都十分强调与专业相关的根底知识技能的讲授与训练,打破各门课程的封闭性与独立性,强调各根底及专业学科的开放与交叉,着重加强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培养。校企合作式亦工亦读制下的“岗培式课程体系〞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和实际职业环境相结合,将专业实践、实训教学环节及毕业设计工作均安排在校内外的实习基地中完成,并按照教学方案在合作酒店独立进行实践性实习工作,可以使学生尽早地了解、适应职业岗位,毕业后顺利就业,因此是高职教育实现教育观念转变的主要途径。2.从重“课堂教学〞向重“基地实训〞转变实行校企合作式亦工亦读制的高职教育,在完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其功能完善的实践性教学基地是一大特色。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除在院内建立专业实验室外,办学合作方酒店因其让学生进入酒店并开设实习、实训课程,自然地成为学院的院外专业实习基地。实现了该专业教育从原来重视课堂教学向重视基地实训教学的转变。〔1〕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高职教育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艺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高职生除了应具备本专业必要的根底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解决未来生产劳动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今后就业后的岗位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方式更多的只能解决学生根底理论知识的培养,课堂教学不可或缺,但仅依赖课堂教学,将不可防止地产生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弊病,直接导致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强的结果。要完成高职专业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提高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打破原来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实践型教学体系,使教学能够紧密地与生产工作实际需要相结合。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提出来的,它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高职教育应该从理论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变为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联系、相互交叉、彼此渗透、有机结合、同步开展的教学模式,相应地,在教育空间上就表现出从以“课堂教学〞为主向以“基地实习〞为重的转变。〔2〕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场所,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空间保证高职院校要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培养出适应社会生产开展的熟练劳动者,需要有高质量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设备齐全的高质量实训基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在校内基地建设方面,已经不惜工本地建成以专业实际需要为依据的,充分表达标准性、先进性和实效性的仿真餐饮实训室。但校内实训室再怎么逼真实用,也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技能培训的需要。真正应用型酒店管理人才还需要到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去培养。目前,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已经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比方某高校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校外实训基地、某高校喜来登豪达太平洋大饭店校外实训基地、某高校四季酒店校外实训基地等。基地建设工作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培养酒店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根本条件之一,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空间保证。因为校外实训基地可解决亦工亦读制下学生普遍存在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实际工作能力与就业岗位衔接不上的问题,而且校外基地实训培养过程还为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层考察学生,实施针对性适岗培训提供了可能,可从中筛选、选拔到满意的员工。校内、校外两大实训基地的建设,给实行校企合作式亦工亦读制的酒店管理专业带来无法估量的益处。在实践中,通过引入企业资源,调动企业参与,改善学院整体办学条件,是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基地建设的珍贵经验。3.从“学生意识〞向“员工意识〞转变以销售效劳产品为特征的酒店行业,对新进职工,无论是应届毕业的学生员工还是社会招工,都得进行入职培训,十分强调新人参加工作后要树立“拥有敬业的激情〞的员工意识。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式亦工亦读制的实行,学生意识向员工意识的转变,不再是酒店方刻意的强制,而是学生在接受学院和企业双方的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自觉地、潜移默化地实现了转变。〔1〕从“学生〞到“准员工〞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难,而五星级酒店品牌又对学生具有很大的诱惑力,这种情况使得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委托培养班的招生情况十分火爆,因为一旦被该专业录取,“学生〞便已成为五星级酒店的“准员工〞。“准员工〞具备两层涵义,即一方面已经与学校及酒店签订意向书,成为定向班学生,另一方面从三校生或高中生过渡到大学生,在思想上还只是“学生〞,不具备正式员工的职业意识。学生在临近毕业时的实习期已经走上了实习岗位,一般情况下,这一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出现“岗位不适〞症。“岗位不适〞症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在大学教育环境中形成的简单的、理想的、明确的观念同社会工作环境中复杂的、多样的、严峻的客观现实形成了鲜明对照;另一方面表现为,有着专业学历背景的年轻人,刚进入企业工作时,易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不久便会发现企业中初级层次的工作岗位不但没有挑战性,而且很难得到企业管理层的指导、帮助和评价,进而会产生失望,即所谓期望愈高失望愈大。历届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说明,高星级酒店品牌本身不可防止地使得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提高了就业期望值,而酒店基层岗位对效劳人员的大规模需求又往往使得他们进入酒店后颇为失望,因而在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中“岗位不适〞症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学生在接受校企合作式亦工亦读制的高职教育初始,便已经进入职业生活中的工作准备阶段和进入企业阶段的交叠,并通过屡次在酒店的实践与酒店及社会进行亲密接触,这个阶段使得定向班的学生又与一般的大学生有着一定的差异,即从接受定向班的教育开始已经面临“准员工〞意识的熏陶,经过三年的校企合作式亦工亦读制可以很好地缓解“岗位不适〞症,顺利地实现从“学生〞过渡到“准员工〞。〔2〕从“准员工〞到“员工〞从“准员工〞到“员工〞又如何实现呢?这主要得益于酒店的“真实的就业环境〞,学生在三年的高职教育中,特别是在酒店的实践过程中接触到的“真实的就业环境〞,可以帮助员工缓解“岗位不适〞症,尽快适应工作环境,融入工作岗位中。“真实的就业环境〞是指企业人力资源培训部门对新员工进行企业工作环境中积极和消极方面的客观展示和介绍。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亦工亦读制的教育模式,因酒店对教育过程的介入,把“真实的就业环境〞从酒店内部前移至高职教育中。由于传统的教育过程,严格的招牌筛选过程以及对酒店各种规章制度的认识,容易使得新员工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即工作期望落差。校企合作式亦工亦读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企业对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适配,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学生对企业的了解,一并放在进入工作之前的高职教育阶段进行,使学生有时机看到工作的本来面目,对可能面临的矛盾、挫折、困难做好心理准备。当毕业来临时,进入酒店工作,所见所闻,不会感到突兀和震惊,反而会觉得很自然。这样他们就能从“真实的就业环境〞中积累经验,更沉着自信地适应工作岗位。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亦工亦读制的模式实现了两个同步:学生接受课堂教育与员工适应企业的过程同步;学生接受传统体系的专业教育与适应酒店及接受酒店文化熏陶同步,实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两个同步〞可使学生形成对酒店的归属、认同与忠诚,水到渠成地实现了从“学生〞到“准员工〞并进一步实现从“准员工〞到“员工〞意识的转变。4.从“双师型〞向“双轨型〞转变高职教育要求办学单位有一支既懂专业理论,又懂行业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双师型师资队伍成为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根本要求。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行校企合作式亦工亦读制后,已经把这一根本要求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即从原来校内单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向校企合作内外混成的“双轨型〞教师队伍转变。〔1〕“双轨型〞师资队伍是全面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关键“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提出,是针对以往普教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状况,为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正确定位,有机结合,适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职教目标而提出来的。纵观人们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根本内涵有二点:一是认为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二是认为教师既能担任教师,也能担任专业技术人员。考查目前我国职业学校教师的来源,大多数是在高等院校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造就出来的。从学校门到学校门,教师缺少企业工作经历。某高校在办高职初期,曾花大力气下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以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常年坚持下来已有成效。随着学院的开展,在科研和教学任务繁重实际情况,各专业再按照传统的思路让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以提高实践技能已是心有余而力缺乏,更何况行业是不断开展的,相应的挂职锻炼也应该是不断的。新时期新情况下,仅仅依靠学校的“双师型〞教师的自我培养,是不能适应实践教学的需要的。学校和合作酒店双管齐下,建设一支稳定的“双轨型〞教育主体队伍,是全面提高职教教学质量的关键。〔2〕“双轨型〞师资队伍建设是校企合作互利互惠之举所谓“双轨型〞,是指在校企合作根底上,由学院与合作酒店,共同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具体实施酒店专业人才培养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资队伍。稳定的“双轨型〞教育主体,特别是合作企业中稳定的授业主体是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行校企合作式亦工亦读制的产物。因合作办学,五星级酒店管理层义不容辞地派出位居高层,热爱教育,具有带教经验的专家,与学院带教老师共同承当对学生的培养指导教学任务,并就深化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方式、科研合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等方面进行探索。构建“双轨型〞教师队伍,实属互利互惠之举。学校利用酒店的环境培训缺乏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同时也可以利用酒店的技术资源使教师及时学习先进的主流技术;酒店借助某高校的师资解决企业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建立横向科研课题〕,还可以借助某高校的师资进行客户培训、员工培训。某高校教师在为酒店效劳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酒店职业素质。在科学技术迅猛开展的今天,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双轨型〞教师队伍,特别是酒店带教队伍,改善某高校的高职教师结构,以适应人才培养和专业变化的要求,这对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来说,已不是为弥补师资缺乏的权宜之计,而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办学方针。〔二〕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效果的跟踪调查2003、2004、2005年,我们分别设计了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效果调查问卷表,内含相关问题26个,在本校2001、2002级酒店管理专业已实习的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问卷39份,收回有效问卷39份,这39名同学中,29人在五星级酒店,全体同学均认真如实地答复了问卷,以下是统计的分析结果。1.对酒店实习直接效果的调查分析学生普遍认识到了酒店实习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由于意识到自己对酒店还缺乏整体认识以及自己在实际操作能力上的缺乏,学生普遍接受进入酒店实习的安排,期望能通过实习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判断自己是否能适应该职业。当问及“实习是否有意义、有必要?〞时,肯定的答复高达97.18%。但在问及“通过实习,您对本专业了解程度是否增加?〞时,只有87.15%的答复是肯定的。当被问及“实习对你今后学习专业知识及参加工作有多大帮助?〞时,65.19%答复有极大的帮助,26.62%答复有一定的帮助,8.19%答复有一点帮助。在答复“通过实习,您对酒店的市场经营了解程度如何?〞时,61.4%答复有较深了解,27.18%答复一般了解,有11.42%答复不了解。被问及“通过实习,您对酒店的效劳质量了解程度如何?〞时,63.1%的答复是有较深了解,32.1%的答复是一般了解,4.8%的答复是不了解。当被问及“本次实习,您对酒店的效劳操作规程的了解程度如何?〞时,71.11%答复有较深了解,27.7%答复有一定的了解,1.19%答复不了解。在答复“通过实习,您对所在岗位常用设备设施的用途及使用方法了解程度如何?〞时,有40.7%选择较深了解,53.13%选择有一定的了解,6.17%选择不了解。对于实习地点的满意程度方面,认为很好的有73.13%,一般的有16.17%,不好的有10.7%。在答复实习中实习生能够胜任的岗位时,68.6%的同学认为该在基层岗位(如前厅、客房)操作,31.4%的同学认为可以在管理岗位操作。2.对学生实习基地的调查分析无论是本地学生还是外地生源,多数同学希望到经济和旅游兴旺地区五星级酒店实习,认为这样可学到更多的酒店管理方面的知识,接触到业方面更广泛的信息。当问及“如果让您自己选择实习地点,自己单独进行实习,但学校对实习笔记及实习报告及考核手段等采取更加严格的要求,你愿意吗?〞时,有45.16%的答复愿意,18.19%的答复无所谓,36.65%的答复不愿意,这说明相当局部同学希望一种更加灵活的实习方式。对于星级的选择上,同学大都选择五星级饭店,有88%回容许在高档酒店实习,5%答复在中档酒店,有7%选择其他旅游企业。3.对学生实习管理效果的调查分析酒店实习的内容虽根本上能到达要求,但是还需进一步的改良。有88%的同学认为本次实习内容专业对口,98%的同学认为根本对口,2%的同学认为不对口。问及“本次实习是否到达了?实习大纲?的目的及要求〞时,85.14%的答复根本到达,14.86%的答复没到达。在学生被问及“所采用的?实习大纲?是否适用?〞时,61.4%的答复完全适用,13.13%的答复根本适用,21.11%的答复尚待改良,4.36%的答复不适用。在问及“实习方案是否合理〞时,71.7%的同学答复合理,97.87%的答复根本合理,另外有2.13%的答复不合理。在实习管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上,91.5%的同学表示满意,96.6%表示根本满意,3.4%表示不满意。在对实习成绩的考核方面,多数同学表示合理但是并不全面,还有待更加全面的考核指标系,61.2%的同学认为实习成绩的考核方式合理,87.15%认为根本合理,还有12.85%认为不合理。对于实习成绩的考核是否全面,有66.17%的学生认为全面,90.8%认为根本全面,另有9.2%认为不全面。4.实习生认为酒店对实习生的态度的调查分析大局部学生认为酒店的员工还是愿意教给他们很多专业知识的,并认为酒店员工对于实习生还是持欢送态度的,并且酒店管理层对实习生非常重视。同学在答复“通过与酒店员工和管理人员的交谈,你觉得在专业知识上是否有收获?〞时,73.15%认为有较大收获,92.16%认为有收获,7.84%认为无任何收获。在问及“酒店员工和管理人员对实习生进入酒店实习是否欢送并有问必答〞时,85.16%认为是,14.14%认为否。当问及“酒店对学生的实习是否认真对待?〞时,96.16%的同学答复是,3.84%答复否。5.实习对学生的后继影响的调查分析酒店实习虽然在专业技能上使学生有了实质的提高,通过实习,学生根本都拥有酒店方面的从业技能,但是相当局部的学生却没有增加对这份职业的热情。在答复“通过本次实习,你是否更加热爱本专业?〞时,只有28.16%的同学答复否,71.84%的同学答复是。在询问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时,仅有63%答复继续从事本专业,11.11%答复不从事本专业,另有25.89%答复无所谓。通过实习,同学们还是根本能够认识自身的缺乏,尤其是在酒店管理方面的能力缺陷,在答复今后自身应加强和提高哪方面能力的时候,有96.17%同学都认为外语会话能力是重要的,其次有64.14%的同学选了增强实际动手能力,再次有31.11%选择拓宽专业知识,答复加强理论根底知识和其他的各只有11.11%。此外,通过实习,学生在今后择业的时候侧重要考虑个人开展空间,而不是以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为重。在这项调查中,85%的同学选择择业先考虑对个人开展是否有利,选择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的各有17.18%,另有61.7%的答复是注重专业对口。阶段三:关于产学合作半工半读教育实践之——办学模式反思优化研究开展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为使订单培养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取得实效,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圆满完成了教育教学理念的“四个转变〞,深化了“四地一体〞的培养机制,推进了“五个到位〞的良性循环开展,获得了“六个结合〞教育模式的实际效果,通过对本专业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个案分析充分论证了深入开展产学合作教育实践模式的必要性及重要现实意义。〔一〕完成教育、教学理念的“四个转变〞从强调教育的统一性转变为强调创新性和革新精神即实现了由封闭的教学模式向迎合企业需求开放办学模式的转变;从重点培养竞争到重点培养合作即以传统的学校教学大纲培养学生向按企业用人标准培养学生的转变;强调知识的整体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即从片面强调学历教育向重视技能教育的转变;从把知识分割过细、缺乏联系转变为从强调为个人私利而学习转变为强调为公众利益而学习。〔二〕深化“四地一体〞的培养机制在办学类型上,完成了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的多样化,实现了“四个转变〞;在培养模式上,我们面向上海旅游与酒店行业开展的主战场寻找合作伙伴,发挥学校自身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建立自己的实习实验基地、就业基地、教改基地、师训基地,实行“四地一体〞,逐步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机制。〔三〕做到“五个到位〞,标准培养制度认识到位。一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地位、作用和性质的认识是否到位;二是双重效劳—为学生个性开展效劳、为地方改革建设效劳的宗旨是否明确;三是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规格是否准确;四是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是否深入;五是教学组织与方法是否创新,尤其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途径是否畅通;六是教学根本建设、教学规章制度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学风建设等是否加强;七是办学特色是否鲜明;八是毕业生是否真正受用人单位欢送。宣传到位。一是举办高层管理者、校长培训班和订单双方参加的订单培养模式知识培训。二是采取专题办班与以会代训的形式,对责任人进行培训。三是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帮扶到位。一是帮助酒店企业培养一批懂章法、重标准的学生员工队伍,二是帮助酒店企业开拓市场,负责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为企业、学生签订合同把关。三是积极帮助他们签约,用品牌占领市场。措施到位。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推行订单培养领导组,建立院、系、科室三级合同监管体系,将订单培养推行落实到教研室,责任到人。监管到位。采取主动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增强双方培训人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探索订单培养合同监管模式。〔四〕实施“六个结合〞,扩大成果一是订单培养与实施品牌战略相结合。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已成为上海七所校企合作示范院校中的示范专业。该专业以?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产学合作教育实践创新探索?为题申报2006年度某高校院级教学改革重点课题,该合作工程在上海市教委简报:?从“订单培养〞到工学结合——某高校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取得成效?2006年第6期作了较为详细的报道;并以?技术应用型高校产学合作教育基地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为题被列入上海产学合作教育“十一五〞规划宝钢工程。?高职高专酒店人才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研究?被列为2006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工程。二是订单培养与社会诚信相结合。根据调查结果,在上海四季酒店、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等五星级酒店实习、就业的学生普遍对实习及就业的直接效果表示满意,这些沪上妇孺皆知的酒店,在业内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这些国际五星级酒店在经营管理、效劳操作上都具有既严格又合理的标准与制度,在与学校合作聘用实习生方面也具有相当的经验,酒店管理层和酒店员工对实习学生比拟重视,能针对实习生心理周期帮助他们度过心理上的难关。因此,能与知名度高、管理标准、经济效益好的高星级酒店达成长期实习、就业合作是提高实习、就业和社会诚信效果的保证。三是订单培养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与点面推行相结合。订单培养模式是全方位、多模块的,点上的工作是工学结合培训体系的开展载体,对工学结合的委托试点班注重其推广价值,由点及面开展深层次探索实践。四是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与预防控制相结合。订单培养模式应采取预防控制的方法,做到约前指导订立合同,约中监督执行合同,约后检查履行合同。五是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与部门配合相结合。产学合作教育模式是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学院、各有关系部和职能部门的不断协调配合以及相应配套措施和制度作保障。例如,通过深化“实习基地〞,形成以产学合作为特征的“实验实训基地〞的系统教学管理文件系统;引进、消化和改造企业培训课程,建设2—3门实践教学课程,将教学改革成果固化为实验实训教材;将企业兼职教师和学校教师挂职锻炼的做法进一步标准化、制度化;发挥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德育功能,建立作为“德育基地〞的管理文件。六是“示范专业〞或“有特色专业〞相结合。酒店管理专业通过校企合作方式互派教师授课和挂职锻炼,不仅使学生能够尽早地接触他们的就业对象,把学生就业过程提前,同时教师也可以在酒店任职过程中和行业结合得更加紧密,便于学校开展教学示范活动。某高校在现有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根底上,经过五年的研究和探索,建成一个实习实训、德育教育、学生就业、教学改革、师资培训“五位一体〞的酒店管理示范专业。坚持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不仅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政府部门力推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进行试点的一项工作任务。某高校通过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深入实践探索,从本质上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从理论上说真正实现了社会、学校、企业、学生的“多赢〞。但由于订单式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是否能够符合企业岗位需要,依然存在未定的因素。倘假设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的质量脱离职业岗位要求,“订单〞很可能兑不了“现〞。因此我们不得不对高校订单培养教育根本框架进行深入思考:以理论研究为先导,以构建模式为重点,以内涵建设为着力点,以面上统筹抓管理,以点上深入抓普及。这也是深入开展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产学合作教育优化模式的根本思路和运作程序的逻辑概括。三、本课题创新探索总结回忆本课题的研究过程,课题组将研究的重点定位如何针对酒店管理订单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其人才培养规格,构建能表达高职教育特色,能满足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需求,能真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工学结合培养机制等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解决具有我院特色的酒店管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具体的建设思路与标准等问题。围绕上述工作重点课题组成员从2004年开始分赴北京、上海、山东、哈尔滨、云南、江苏、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调研,在调研的根底上形成了万多字的“某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总结报告〞和“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实验实训中心建设报告〞,为课题组开展该课题的研究积累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第一手资料。与此同时,在探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问题上,课题组成员不拘形式,以社会经济开展和应用性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为出发点,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尝试,取得了对我院高职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成果。主要表达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办学模式创新——校企合作订单化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教育模式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高职教育模式选择的过程。某高校自上个世纪末就开设了酒店管理专业〔高职〕。为了使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更符合市场或企业的需求,更具有上岗竞争力,该系教师奏响了人才培养的三步曲。第一步是走出院校,走访上海多家五星级饭店,请教饭店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岗位设置及人才录用标准的看法,以使学院的培养目标和内容与之相适应。这一步目的是向社会,向市场,向企业推荐自己的学生、营销自己的人才“产品〞,使学生能有一个好工作,使学校能有一个高就业率。第二步是请进专家,邀请多家五星级饭店的管理层来学院讲学授技。这一步既让大学生接受到优质的培训课程,也让五星级饭店管理层了解了酒店管理专业,更了解了学生。这一步目的是向社会,向市场,向企业推荐自己的专业、营销自己的办学理念。其标志性成果是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饭店和上海四季饭店在考查了学生的根本素质后,提出要包揽该专业毕业生到饭店工作,并拟定了详细的参培方案与授课时间表。至此,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正式运行。第三步是接受订单,与多家五星级饭店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为谋求与企业的长期合作,该系领导层向饭店方提出以“方案招生、委托培养、定向就业〞的方式合作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即试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方案招生〞即指学院方按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所批准的招生方案进行高招和录取;“委托培养〞即指所招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全部在校就读、培养目标是受企业方委托确定;“定向就业〞即指该专业学生修业结束取得毕业证书并由企业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后,企业安排毕业生在饭店上岗工作,享受正式工待遇。目前,某高校已连续六年与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饭店等五星级饭店及集团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订单式教育正如火如荼。这第三步到达了向社会,向市场,向企业宣传了某高校,使某高校成为了上海五星级饭店人才培养的基地,也使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成为上海高招的品牌专业,从而圆满完成了订单培养的三个环节:方案招生+共同培养+定向就业。〔二〕课程体系创新——企业课程体系化产学合作教学作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最主要手段的尝试,已为高校普遍接受。尤其是对于酒店管理这样具有很强实践性的专业来说更是如此。如何使学生通过几年的专业学习,既拥有长期开展的理论储藏,又具有行业必需的专业技能,同时获得就业企业的普遍认可,是产学合作办学开展到新阶段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与培养模式相照应,我们对表达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持续优化,力求在教学环节中较好地表达、完成和实现时间教学及综合实训教学环节。与校企合作前的课程体系比照,我们目前的课程体系的特色典型表达在重视通用能力的培养和加强个性化的企业课程〔见附件4〕。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需要通用能力的培养,这点在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就业1-2年后表现得尤其突出,为了保证我们的学生在基层效劳1-2年后能够顺利进入中高层管理层次的工作〔见附件5〕。在学生入学后的1-2年里面,我们的课程中通过相关课程的设置力图夯实学生的通用能力和职业素养〔见附件7〕。企业课程的针对性表达在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入学的第一学期就接触到相应委托酒店的专业课程培养,一般第一学期酒店进行的都是酒店〔集团〕的企业文化熏陶,在高职教育的中后期将接受委托酒店〔集团〕的个性化的管理模式的培养。从教学方案表的统计可以看出,从实行校企合作办学以来,3家合作企业共计承当必修课课时到达了2557课时;同时,在学生的毕业实习阶段,企业承当了4106课时的毕业实习及实训。在必修课的教学当中企业在每一个班级都承当了30%左右的课程教学,其中有的班级企业承当的课时接近了总必修课时量的40%。如果算上实习实训课程,所有班级中,企业承当的课程都超过了三分之一,其中05级喜来登太平洋大饭店委托班,企业承当课程占到了专业总课时的50%。由此,我们恰当地进行了课程体系三个模块:学校课程+企业课程+考证课程的有机整合。〔三〕考核形式创新——证书内容课程化目前,由于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具有局限性,迫使我们对实践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重点,不得不从高校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实践教学研究逐渐深入到酒店管理专业预备技师证书教育的应用型研究〔见附件8〕,从探索有中国特色高校酒店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一般框架逐渐转向构建具体、可操作的、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和良好社会效益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此,我们在产学结合教学改革实践的根底上,探索适应酒店管理专业开展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实践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考核评价方案和产学合作系列教材,在题库研发和考核应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已经由校企双方教师整理、编写,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二本校企合作教材。目前已形成的成果包括:饭店管理人员预备技师证书研发方案、饭店管理人员预备技师证书考核模块以及饭店管理人员预备技师证书考核题库。工程核心内容即为饭店管理人员预备技师证书考核题库。该题库的设计主要包括通用技能局部和综合技能局部。通用技能局部主要考核饭店职业素养、饭店效劳技能、饭店营销技能以及饭店管理能力四个大局部,结合了口试、笔试及操作的方式,全面考核饭店管理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管理理论素养。综合技能局部主要是结合我校企合作的实践以及上海市劳动保障局饭店管理人员预备证书考核对象〔校企合作毕业班学生〕,引入用人单位的评价,并将企业的评价作为饭店管理人员合格的重要考核标准,其意义在于完善饭店管理人员培养的模式,并使得饭店管理人员预备技师证书的含金量能够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见附件11〕。在饭店管理人员预备技师考核工程中,通过率为95%;2021年组织的160人的培训考核中158人通过,取得全市第一的好成绩。可以说,饭店管理人员预备技师证书综合了政府、企业、学校三个方面对于学生的全面考核。〔四〕学习模式创新——学习形式工作化我院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较好地表达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理分工。1.实践教学在时间上延长酒店管理专业实施“工学结合〞模式后,课内实践和校外实习实训在时间安排上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阶段性界限,学生从刚进校的第1学期开始就接触企业,从二年级第四学期起,就开始学习来自协议酒店的专业培训课程,了解相关专业岗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到了三年级根本上处于“顶岗实习〞状态,把类似于毕业实习的校外实习活动,提前了大约1年。2.实践教学在空间上延伸实践教学场所在数量和质量上能否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是决定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每个签了协议的学生,都有稳定的实习单位;每个学生在实习单位里都可以得到有方案的轮岗培训。因此,实践教学空间在校内外两方面得到拓展。3.实践教学在内涵上夯实“工学结合〞模式,不仅使学生有更多参加实践活动的时机,而且夯实了实践教学内涵。一是课程“实〞——引进了一批实践性非常强的企业培训课程;二是教师“实〞——带教实习学生的老师,就是职业一线岗位的师傅,可以手把手地教,一项项工作地指导;三是实践教学内容的“实〞,学生边工作边学习,接受企业的岗位培训,是实战型的技能操练;四是实践教学环境的“实〞。随着企业岗位培训包进入课程和企业管理专家走上课堂,校内实训室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企业培训室。校外实践教学就是在职场。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不仅学习掌握专业技能,还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工作态度。这四个“实在〞,从根本上扭转高职实践教学脱离企业工作实际、名不副实的状况,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将酒店集团的实际经营和效劳引入学生课堂,有效地完成了时间延长、空间延伸及内容夯实的三维拓展,真正实现了学习模式的创新,做到了真实意义上的学习形式工作化,〔五〕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基地功能多元化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在培养模式上,面向上海饭店行业开展的主战场寻找合作伙伴,发挥学校自身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建立自己的实习实验基地、就业基地、教改基地、师训基地,实行“四地一体〞,逐步形成了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机制,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及时地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根据调查结果,在上海四季饭店、浦东香格里拉大饭店、J.W明天广场万豪饭店、喜达屋集团等五星级饭店实习的学生普遍对实习直接效果表示满意,这些沪上妇孺皆知的饭店,在业内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这些国际五星级的饭店在经营管理、效劳操作上都具有既严格又合理的标准与制度,在与学校合作聘用实习生方面也具有相当的经验,饭店管理层和饭店员工对实习学生比拟重视,能针对实习生心理周期帮助其度过心理上的难关,实习生也会在此帮助下获得更多与饭店相关的专业知识,确保实习效果。通过不断拓宽产学合作教育基地建设的三项功能:实习基地+就业基地+教改基地,逐步创立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五位一体〞〔实习实训、德育教育、学生就业、教学改革、师资培训〕产学合作教育基地的操作模式;从而不断创新办学理念,探究产学合作教育基地的可持续开展机制。专业实习一直被认为是培养学生良好动手能力及实现从学生到职员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专业实习的完成也可以被看作是学生对于饭店根本效劳技能在毕业之前总演习。一般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实习都被安排在第6个学期,即毕业学期,时间最多为1个学期。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安排在毕业学年,时间跨度达1年之久。安排1年的专业实习,一是考虑到强化饭店众多岗位的操作轮岗,另外对于学生与饭店之间的毕业前选择也是提供一个更长久的时间考验,保证饭店真正得到学生的认可,不会在就业后的较短时间跳槽,同时也能保证饭店通过较长的时间剔除出不符合企业要求的学生,做到真正以就业为导向,而不仅仅追求外表的签约率。通过监控专业实习的整个过程,综合考核、真实评估实习在学生—职员角色转变过程中的过渡作用。通过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产学合作培养模式的理论、实践以及修正等进行的系统性研究,实现了开展机制三方共赢:学生利益+企业利益+学校利益,获得了显著的教育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效并举〞的效果,表现在如下几方面:学生学习态度明显转变,学生道德素质显著提高;为学生创造了带薪上学的条件,减轻了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为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提供了保证。总体上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技能,让学生能够掌握饭店行业最新的效劳规格和标准,缩短了进入管理层次的时间,学生进入职业生涯的起点较高;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和企业的教育资源,弥补了学校教学资源的缺乏,为学校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创造了条件;为上海市五星级饭店及时补充高质量的效劳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上海饭店行业的健康开展提供了较好的人力资源保障。参考文献张炼.国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开展及其给我们的启示[J].北京:高教出版社,2003年袁振国.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贾少华.德国高职的校企合作及启示[J].职教论坛,2001.〔7〕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论问题及在我国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2〔34〕吴岩.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4马树超.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J].求是,陈嵩.上海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境现状分析[J].职教论坛,梁建平.校企合作是开展高职教育的有效途径[J].职教论坛,刘玉明,刘晓宏.对技师学院假设干办学问题的思考[J].中国培训,2005.7俞永生.开展技师学院的思考[J].中国培训,2003.10刘雪庚.关于技师学院如何办的几点思考[J].中国培训,2005.7朱荣欣.技师学院建设与高技能人才培养初探[J].中国培训,2005.12贾涛.技师学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模式[J].中国培训,2006.11潘望远,肖然.我国高等教育的新路-简论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本科+技师〞办学模式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5.7李慧,车勇.以企业为依托加快技师学院的建设和开展——关于西安、泰兴、苏州的学习考察体会[J].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突出工学结合特色——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工作总结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自2004年开始招生以“工学结合〞为特色的定向委培班以来,受到企业、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普遍欢送,招生人数逐年上升。2004年与上海喜来登豪达太平洋大饭店和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合作,招收“喜来登委托班〞和“香格里拉委托班〞共70名学生,备受考生青睐,报名考生人数为方案招生数的近5倍。2005年继续扩大招生,除“喜来登委托班〞“香格里拉委托班〞继续招生外,又增加了“四季酒店委托班〞,方案招生156名,比上年增加了120%。截至2006年12月,累计总院该专业在校学生到达400人。2007年,除继续保持与原有合作企业的定向委培关系外,达成与全球知名品牌喜达屋酒店与度假村集团的合作协议,招收集团委托班学生130人,继续与香格里拉酒店招生定向委托班35人,07年总院招生定向委托班学生165人,院区招生70人,共计235人;2021年预计招生定向委托班学生7个班级,约280人。某高校目前已经被列入上海市七所高等院校中产学合作的试点院校,其中酒店管理专业被定为某高校仅有的两个试点专业之一,成立了某高校技师学院。实践证明,酒店管理专业不仅已经成为某高校最热门的招生专业而且也成为就业率名列前茅的专业。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及产学结合、产学合作等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尤其是在实践教学方面,深化了教学改革,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加大了建设力度,加强了管理,保证和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其中,加强实践教学,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是突出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建立起产学合作实践教学体系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借鉴德国“双元制〞、美国“社区学院〞和加拿大CBE教学模式,并结合国内和上海市具体情况,进行创造性探索,围绕专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根据社会需求,与多家五星级酒店合作,建立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高职教育教学体系。即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将有关知识和技能综合成根底理论〔公共必修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必修课〕和技术与实践课〔企业培训〕三大模块。以实践性环节为中心线索,串接这三大模块。使这三大模块既分工明确,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围绕着实践性环节有机地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相互渗透的整体。再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职业岗位〔群〕和技术型人才知识和技能结构进行整体分析和设计,建立适合理论教学体系并具高职教育特色的,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职业素质训导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式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图一〕。初步形成了与理论教学教学相互配合,以职业技能为重点,注重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产学合作,学、产、研、培一体化,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根本要求实践教学目标校内实践教学目标企业实践教学环节目标职业技能标准一翼职业素质培养主体技术应用能力一翼职业资格证书获取图一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是按以职业能力为主体、职业素质训导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模式构建的。首先,以职业能力为主体设计实践教学方案,确定实践教学目标,并在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大力度的改革。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学校授课与企业授课的比例到达3:1,各专业实践教学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40%,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践进行实践能力训练。在实践教学内容上,形成了包括根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训练课程〔或实训工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训练方法上,学生能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如实训、实习、现场演示、毕业实习等,接受仿真或真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内部培训师招聘合同书
- 水泥行业托盘租赁协议
- 2024年软件开发合作合同3篇
- 影视基地建设管理策略
- 汽车维修质量异常处理要点
- 临时演员加入企业年会合同
- 网络教育副总经理招聘合同
- 停车场导向牌安装协议
- 城市绿化施工总承包合同
- 泥水匠劳动合同模板
- 青海省西宁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 2024年外科的工作计划和建议外科工作计划
- 2024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名著阅读 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 2024年物业管理员(中级)职业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统编版(2024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课件
- 国开(陕西)2024年《中国制造之高端装备》形考作业1-4答案
- 陪诊培训课件
- 工会新闻写作培训课题
- 医疗行业销售内勤工作汇报
- 统计年报和定报培训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