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A/25/wKhkGWXh1d6AGQMnAAIBMRUEgFc514.jpg)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A/25/wKhkGWXh1d6AGQMnAAIBMRUEgFc5142.jpg)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A/25/wKhkGWXh1d6AGQMnAAIBMRUEgFc5143.jpg)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A/25/wKhkGWXh1d6AGQMnAAIBMRUEgFc5144.jpg)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A/25/wKhkGWXh1d6AGQMnAAIBMRUEgFc51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明刀作为战国时期燕国货币,在赵国、齐国等国也可流通。据统计,明刀出土的地区遍及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等地区,一次出土可达上百枚,甚至上千枚。这反映了战国时期()A.长途贸易的兴盛 B.兼并战争的缓和C.区域经济的交流 D.燕国币制的先进〖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战国时期燕国的货币明刀可以在赵国和齐国等国流通,而且出土范围也较广,出土数量较多,这说明该时期区域经济之间存在交流与联系,C项正确;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判断战国时期长途贸易的情况,排除A项;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兼并战争的缓和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燕国币制与其他诸侯国币制的比较,无法得出燕国币制先进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2.陈胜在发动起义时,借助楚国名将项燕的旗号称“大楚”。当农民起义军攻占陈县时,陈胜“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自称“楚王”,把建立的政权号称“张楚(张大楚国)”。这反映出秦末农民起义()A.存一定局限性 B.群众基础广泛C.欲恢复楚国统治 D.性质发生变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材料所知,陈胜试图借助楚国旧势力和地方势力来推翻秦朝的统治,这容易导致起义队伍内部矛盾与分裂,带有一定的局限性,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秦末农民起义群众基础的信息,故排除B项;陈胜只是打着楚国的旗号来反对秦朝的统治,从陈胜自立为王就可以看出,其建立的政权并不是恢复楚国统治,故排除C项;材料无法反映秦末农民起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故排除D项。故选A项。3.唐代对外贸易的港口城市有广州、泉州、扬州等,在这些城市中,外商店铺如波斯店、新罗店,林立于市。外国的商品随处可见,琳琅满目,中国的商品则被冠以形形色色的外国名称。这一现象反映出唐代()①边疆局势实现稳定②南方经济优势地位确立③对外政策开明开放④海上对外贸易获得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代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店,中国的商品被冠以外国名称,这反映出唐代的对外政策开明开放,③正确,据材料可知,唐代对外贸易的港口城市有广州、泉州、扬州等,在这些城市中,外商店铺如波斯店、新罗店,林立于市,这说明唐代的对外贸易活跃,这是海上丝绸之路获得发展的结果,④正确;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唐代边疆局势的信息,①表述错误,南方经济优势地位确立的时间是在宋代,②说法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4.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皇帝诏令户部每年考核转运使(漕臣)上供钱物的情况。绍圣五年(1098年),京东路两员漕臣获赏,两浙路两员漕臣受罚。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诸路漕臣因上供钱物不足获罪,贬降者达22人。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北宋()A.政治斗争异常激烈 B.财政问题备受重视C君主权力有所强化 D.官制改革基本完成〖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宋代自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起,就开始对负责财政事务的转运使(漕臣)进行考核,至北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因办事不力受惩罚者人数较多,这说明这一时期的北宋比较重视财政问题,B项正确;“政治斗争异常激烈”与材料主旨无关,材料体现的是宋朝政府重视财政问题,而不是体现政治斗争,排除A项;漕臣的奖惩情况与君主权力的强化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材料所述内容与宋代官制改革无关,重视财政问题不等同于官制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5.《西洋朝贡典录》记载:“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统大舟宝船赍诏敕封(扎莫林)为古里王,及颁诰命银印,升赏头目品级冠带,建亭刻石。碑文曰:‘尔王去中国十万八里,民物咸若,熙皞同风。刻石于兹,永垂万世。”由此可知,郑和下西洋()A.完善了中外朝贡关系 B.提升了明朝国际影响力C.拓展了明朝疆域范围 D.实现了明朝外交的转型〖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明朝在郑和下西洋期间册封外国国王,并建亭刻石﹐以“永垂万世”,这提升了明朝的国际影响力,B项正确;A项“完善了”说法错误,且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所述内容为明朝的中外关系,与明朝疆域范围变化无关,排除C项;材料信息体现不出明朝外交的转型,郑和下西洋属于朝贡外交,排除D项。故选B项。6.如表是1907—1909年全国学堂数量统计表。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类别属地时间1907年1908年1909年专门及高等以上学堂京师557各省7484104实业学堂京师332各省138189254师范学堂京师121412各省541581415中学堂京师212022各省419410460高等小学堂京师———各省195519542038A.学堂数量变化折射出民族危机的加深 B.学堂类别的多样表明教育体系的完善C.各地设立学堂反映民众对教育的重视 D.选官制度变革影响了近代教育的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07-1909年中国。据题干及所学可知,1907年到1909年,各省学堂数量较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主要原因是1905年清廷开始实行学堂选官制度,D项正确;学堂数量变化主要与当时清廷的选官变革直接相关,排除A项;教育体系完善这一说法太过绝对,排除B项;表格信息没有反映民众对教育的重视,排除C项。故选D项。7.沪杭甬铁路是1905—1906年由江浙绅商投资修建的连接上海与杭州、宁波的铁路。1908年,随着当年上海至松江以及杭州至长安段铁路的通车,其带动人口流动量出现了557%的显著增长。表2是20世纪30年代沪杭甬铁路行车暂行时刻表(部分)。这可用于说明当时()沪杭甬铁路行车暂行时刻表(部分)(1933年3月1日起实行)时车别间站名快车特快车三四等车快车夜间快车上北开7:359:3010:0016:1018:30松江开9:1010:4811:5817:4519:35嘉兴开10:3712:0813:3719:1220:50长安开12:0113:1715:1020:4021:57杭州开13:0714:1216:3221:4822:52闸口到13:2514:2916:5722:0723:07A.火车是人们最主要的出行方式 B.辛亥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迁C.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的管理 D.交通进步有助于守时意识增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表格可知,沪杭甬铁路带动了人口大量流动,且近代铁路是严格按照时刻表运行的,说明时间观念成为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交通进步有助于守时意识增强,D项正确;仅凭材料信息得不出“火车是人们最主要的出行方式”的结论,材料没有对人们的出行方式进行对比,排除A项;材料现象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不明显,没有强调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现象与国家管理无关,没有强调国家管理与统一时间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8.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后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民主共和国”,将“反蒋抗日”的口号改为“逼蒋抗日”“联蒋抗日”。这些转变推动了()A.“三三制”原则的贯彻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C.人民革命政权的创建 D.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开展〖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据材料“先后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民主共和国’”,表明在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时要团结更多的阶层进行抗日,“将‘反蒋抗日’的口号改为‘逼蒋抗日’‘联蒋抗日’”,表明的政策是联合国民党进行抗日,这些转变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项正确;“三三制”原则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在抗日根据地进行政权建设的原则,排除A项;人民革命政权的创建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排除C项;材料强调联合更多阶层、联合国民党进行抗日,不是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排除D项。故选B项。9.1954年6月13日,中共中央致电在日内瓦的周恩来:“为了积极争取东南亚这些国家,以巩固远东与世界和平,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和印度、印尼、缅甸签订双边或多边互不侵犯条约或集体安全公约,对亚洲和平和孤立美国是有利的。”这表明新中国()A.积极创造国家建设的国际环境 B.加快与东南亚国家外交进程C.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4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签订双边或多边互不侵犯条约或集体安全公约目的是为了争取东南亚国家,以巩固远东、亚洲与世界的和平,结合所学知识,1954年我国正在进行一五计划,所以,材料表明新中国积极创造国家建设的和平的国际环境,A项正确;“加快与东南亚国家外交进程”不是主要内容,争取东南亚国家也是为了创造国家建设的和平的国际环境,排除B项;据材料,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签订双边或多边互不侵犯条约或集体安全公约对“孤立美国是有利的”,可见仍未摆脱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排除C项;据所学,“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这与材料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A项。10.2017年4月,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该试验区包括沈阳、大连、营口三大片区。下图所示为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的办公楼所在地。这可用于说明辽宁()A.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 B.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 D.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17年中国。2017年4月,辽宁设立了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扩大了对贸易外的力度和深度,这体现了辽宁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A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就全面展开,题干涉及时间是2017年,时间不符,排除B项;C项是对材料信息的过度解读,辽宁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不足以说明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辽宁地区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材料反映的是辽宁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排除D项。故选A项。11.希罗多德《历史》记载:“那里的农夫只需等河水(尼罗河)自行泛滥出来,流到田地上去灌溉(引洪灌溉),灌溉后再退回河床,然后每个人把种子撒在自己的土地上,此后便只是等待收获了。”这说明()A.古埃及的农业生产方式最为先进 B.农业的出现促进了古埃及人生活变化C.尼罗河农业体系决定古埃及命运 D.尼罗河为古埃及农业发展提供了条件〖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据材料可知,古埃及的农夫利用尼罗河的河水进行灌溉和播种,这说明尼罗河为古埃及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条件,D项正确;A项“最为先进”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古埃及人生活变化的信息,排除B项;C项“决定古埃及命运”表述过于夸大,且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2.1514年,尼德兰画家昆汀·马西斯创作了《钱商和他的妻子》(如图所示),画中的男子正用精致的天平计量面前堆放的珠宝和金币,神情专注;他的妻子双手在翻阅祈祷书——定格在圣母、圣子图像上,而她的双眼炯炯有神地注视着丈夫面前的珠宝和金币。该作品()A.挑战了僵化的宗教伦理 B.反映了文艺复兴的兴起C.说明艺术遭到宗教控制 D.折射出价格革命的影响〖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514年(尼德兰)。根据材料“画中的男子正用精致的天平计量面前堆放的珠宝和金币,神情专注”“她的双眼炯炯有神地注视着丈夫面前的珠宝和金币”可知人们关注财富,注重追求现世的幸福,否定了宗教的“禁欲主义”,挑战了僵化的宗教伦理,A项正确;文艺复兴在14世纪已经兴起,排除B项;材料陈述的是人们更加关注现实生活,而不是艺术遭到宗教控制,排除C项;价格革命的影响是物价上涨,封建地主阶级逐渐衰落,材料未体现价格革命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13.1802年至1803年,德意志艺术家格德在游历不列颠岛的伯明翰和什鲁斯伯里时,感叹方圆数英里“冒着火光的山川”像“喷火的火山”一样映红了地平线,“被煤炭闪耀的火光映衬得如此绚丽,使人仿佛置身于古罗马火与锻冶之神伍尔坎的工场!”这段艺术描写()A.讴歌了工业化时代的恢宏气象 B.说明工业革命激发了艺术灵感C.旨在使人们关注工业污染问题 D.隐含对手工锻冶业衰落的惋惜〖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02年至1803年英国。1802年至1803年,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化进程,材料中的"冒着火光的山川"像"喷火的火山"一样映红了地平线,"被煤炭闪耀的火光映衬得此绚丽,使人仿佛置身于古罗马火与锻冶之神伍尔坎的工场"反映了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化的恢宏气象,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化的恢宏气象,不能说明工业革命激发了艺术灵感,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工业污染问题,材料反映了德意志艺术家格德英国工业化的成就,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化的恢宏气象,不能体现对手工锻冶业衰落的惋惜,排除D项。故选A项。14.1870—1913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3.2倍,年均增长率达到3.4%。英、美、德、法四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总比重始终维持在50%左右,而在世界制成品出口贸易中所占总比重则一直超过80%。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历史背景是()A.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B.国际局势逐渐趋于稳定C.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平衡性 D.大国协调机制得到完善〖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1870—1913年,世界贸易发展迅猛,而英、美、德、法四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现象出现主要历史背景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A项正确;1870—1913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扩张和争夺不断加剧,国际局势益发紧张,排除B项;1870—1913年,广大殖民地国家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世界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故排除C项;“大国协调机制得到完善”的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5.1921年列宁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指出,征税以后的全部余粮,农民可以自由周转,并且可以发展小私有经济。他认为这种小私有经济“也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无可争议的真理”,“而这种发展在有着千百万小生产者存在的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由此可见,列宁()A.主张建立资本主义经济模式 B.极力维护农民根本利益C.基于苏俄国情发展国民经济 D.否定了农业集体化模式〖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1年苏俄。据材料信息可知,列宁根据苏俄当时的实际情况,主张发展小私用经济,这说明列宁基于苏俄国情发展国民经济,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的目的是通过发展主国民经济来巩固苏维埃政权,而不是建立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排除A项;“极力维护”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材料主要反映了苏俄基于国情发展国民经济,排除B项;农业集体化模式出现于斯大林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6.有学者提出,人工智能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识别诈骗和欺诈行为,提高金融安全性;在投资管理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提高投资收益率。由此可见,该学者认为人工智能()A.助力人们经济活动 B.改变社会发展形态C.运用领域非常广泛 D.促使生产方式变革〖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据材料信息可知,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提高金融安全性,也可以帮助人们在投资方面更好把握市场动态,这说明人工智能助力人们的经济活动,A项正确;材料所述内容主要体现了人工智能推断人们的经济活动,但不代表改变社会发展形态,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人工智能在金融安全性和投资管理两个领域的运用,不能体现“非常广泛”,排除C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人工智能对生产方式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传统政治比较富有合理性,毛病多出在人事上,与整个制度无关。人事变动给人以许多希望,何必把整个制度彻底推翻呢?而且中国传统政治,容许全国知识分子按年考试选举,可不断参加。有政治抱负的人,总想着自己一旦加入政府就上课亲自来改革,遂不想站在政府外面来革命,而且中国传统政治职权分配十分细密,各部门各单位都富有一种独立性与衡平性……在中国历史上不易发展出一种民众选举制度,有它本身客观条件之限制,不能凭空说是专制压力所造成的。社会在下面不易起革命,政府在上面也同样不易有专制。若说这是中国政治的缺点,则这一缺点存在的原因是国家规模太大,但我们究竟不能责备中国古人为何建立起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国家呀!——摘编自钱穆《论中国传统政治》(1)根据材料,概括钱穆的观点。(2)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对材料中钱穆的任一观点进行论证。(要点:写出观点,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1)观点:中国政治制度设计合理;中国政治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中国传统政治职权分配十分细密;中国古代不具备产生民主制度的条件;(2)观点:中国政治具有很高的稳定性。论证:中国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度,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面临数次挑战但未中断,并且萌发新生,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有着紧密的关系。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包含维护国家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包括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同时也包括维系古代政治制度基础的重农抑商制度。在维护国家国家统一方面,从万邦时代到内外服制,再到西周的分封制,再到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和地方关系越来越紧密,地方的权力不断被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减少了产生割据势力的基础,因此政权以统一为主,相对稳定。在选官制度制度方面,从世官制到军功爵制,再到察举制,再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被确立下来并被长期沿用,社会上底层人士可以通过读书的方式改变自己命运进入统治阶级,加速了阶级流动,稳定了政权。为了维护国家经济基础,从商鞅开始,历代统治者都不同程度的推行了重农抑商政策以维护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农民被牢牢的束缚在土地上,进一步维护了国家的稳定。综上所述,古代统治者从政治,经济,选官等角度对制度进行了精心的设计,社会流动相对比较通畅,所以中国政治具有很高的稳定性。〖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中国传统政治比较富有合理性,毛病多出在人事上,与整个制度无关”可知钱穆认为中国政治制度设计合理;根据材料“有政治抱负的人,总想着自己一旦加入政府就上课亲自来改革,遂不想站在政府外面来革命”可知钱穆认为中国政治具有很高的稳定性;根据材料“中国传统政治职权分配十分细密,各部门各单位都富有一种独立性与衡平性”可知钱穆认为中国传统政治职权分配十分细密;根据材料“在中国历史上不易发展出一种民众选举制度,有它本身客观条件之限制,不能凭空说是专制压力所造成的”可知钱穆认为中国不具备产生民主制度的条件。【小问2】本题是论述题之观点阐述类,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中钱穆的任一观点进行论证,考生相对比较自由,考生可以选择“中国政治具有很高的稳定性”来论述。考生论述的核心是强调古代政治制度稳定性,论证的思路是从统治者的政治制度设计演变历程,从政治、经济、选官三个角度进行论证。考生先交代中国几千年政治格局的基本状况,引入论述。第一步考生先论述政治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过程,强调中央和地方联系越来越紧密,强化中央权力来维护国家统一,实现政治的稳定;考生第二步论述选官制度演变的过程,强调血缘、门第、声望在选官中影响力变小,重点是论述科举制的作用是加速阶层流动,笼络知识分子,进而维护社会秩序,实现政治稳定;考生第三步论述统治者为了维护政治制度的经济基础而实行重农抑商制度,把农民牢牢的固定在土地上,减少民变,维护政治的稳定。最后,考生得出结论,古代统治者从政治、经济、选官制度多角度强化统一,维护政治的稳定。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批孔批儒,将孔子拉下神坛,并还原其为凡人“孔某”。资产阶级也对“圣人”孔子和封建伦理纲常展开了批判。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孔子被看作对人们思想自由和信仰自由的最大侵害,孔子被视为专制权力与权威的来源,在尊孔与复辟势力结合的年代,孔子的“护符”功用毋庸置疑会遭到激烈的批判。虽然五四时期的孔子是被批判的对象,但批判的是孔子的伦理纲常与近代文明的不相适应,五四运动将孔子“去圣化”,放在“平视”的角度重新认识孔子的价值。材料二2013-2021年《人民日报》标题涉及孔子报道高频词2013-2021年《人民日报》标题涉及孔子报道高频词——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孙艺霖《〈人民日报〉中的孔子符号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早期孔子形象的变化及其原因。(2)指出材料二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带来的影响。〖答案〗(1)变化:孔子的“圣人”形象被严重削弱,被认为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卫道士。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阶级矛盾的加剧;西学东渐的不断深入;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救亡图存与反封建斗争的需要。(2)现象:新时代国家重视对孔子及中华文化的宣传;孔子成为国家(中华文化)的重要文化符号。影响:提升了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促进了中外思想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和民族文化自信;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建构。〖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以及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变化:根据材料“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批孔批儒,将孔子拉下神坛,并还原其为凡人孔某。资产阶级也对圣人孔子和封建伦理纲常展开了批判。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孔子被看作对人们思想自由和信仰自由的最大侵害……”可以得出,孔子的“圣人”形象被严重削弱,被认为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卫道士。原因:结合所学可知,民族危机的加深;阶级矛盾的加剧;西学东渐的不断深入;根据材料“在尊孔与复辟势力结合的年代,孔子的护符功用毋庸置疑会遭到激烈的批判”可以得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救亡图存与反封建斗争的需要。【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现象:根据材料可知涉及孔子的报道很多,孔子学院等快速发展,由此得出,新时代国家重视对孔子及中华文化的宣传;孔子成为国家(中华文化)的重要文化符号。影响:结合所学可知,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广泛开设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有利于弘场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中国国际影响的进一步提高;有利于世界人民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认知;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概括为:提升了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促进了中外思想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和民族文化自信;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建构。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末,美国的经济实力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在国际金融领域,仍然维持着以英镑为中心的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塑造国际经济新格局的同时,也强烈冲击了金本位制度。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是毁灭性打击,也再次动摇了20世纪20年代短暂重建的金本位制度。20世纪30年代,国际货币体系的英镑霸权最终逐渐转向英镑、美元、法郎三大货币集团并立的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调整了大国间的政治、经济关系,美国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由此孕育了新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建立的。——摘编自谷梦滢《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构想与实践——以怀特计划为中心的考察》材料二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进一步认识到了以美元为核心的金融体系的种种弊端并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各国开始积极寻求新的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同时,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国际政治和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考虑选择人民币作为可自由兑换货币的可能性。于是,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区域合作的双重推动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摘编自周敏《论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选择》(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其反映的实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条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建议并说明理由。〖答案〗(1)发展历程:19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英镑居于主导地位;1930年至1944年,构建以美元、英镑、法郎三大货币为中心的货币集团;从1944年至今,世界主流货币为美元;进入21世纪,人民币、欧元和日元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实质:国家经济实力的变化。(2)示例一建议:继续深化对外开放,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理由:世界主要货币的国际化都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将增强其他国家对于人民币的信心。示例二建议:积极开展和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货币业务和金融合作。理由: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经济的依存度不断增强。(“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历程:据材料“19世纪末,美国的经济实力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在国际金融领域,仍然维持着以英镑为中心的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可知,19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英镑居于主导地位;依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国际货币体系的英镑霸权最终逐渐转向英镑、美元、法郎三大货币集团并立的局面。”可知,1930年至1944年,构建以美元、英镑、法郎三大货币为中心的货币集团;依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调整了大国间的政治、经济关系,美国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由此孕育了新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建立的。”可知,从1944年至今,世界主流货币为美元;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入21世纪,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