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第五章公共组织教学辅导一、公共组织的含义
公共组织是人类社会各种各样的组织形式之一。广义的公共组织不仅指政府及其执行部门,而且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工厂、企业、学校、医院、教会、军队、政党等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管理行政事务的机构。狭义的公共组织是指政府及其执行部门,以及具有行政授权的社会组织。我们这里所指的是狭义的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的三层含义:
1、公共组织是指静态的组织实体,即政府机构,包括从国家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到基层政府以及各级各类的政府部门和其内部设置的不同层次的行政机构。
2、公共组织表现为动态的组织行为,各级政府和各种政府组织部门无时无刻不处在动态之中,有序而有效的动态组织管理行为是一个政府实现对社会公共事物管理的正常状态。
3、公共组织也指行政人员心态的组织凝集,公共组织中行政人员的组合不仅是职权的组合,也是人的精神与意志、知识与技能的组合和凝集。这种凝聚力的大小对公共组织发挥作用的大小起决定性作用。
公共组织一般由权力、机构、人员、规范、信息和物质资源等要素构成。这些行政要素围绕着特定的行政目标组成具有不同职能、形态不同的公共组织。
二、公共组织的特点
1、政治性;
2、社会性;
3、服务性;
4、权威性;
5、法制性;
6、系统性。
三、公共组织的作用
1、政府是国家各种公共事务的组织者与管理者;
2、政府是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者,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3、政府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捍卫者;
4、政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者与协调者;
5、政府是社会公平的提供者。
四、公共组织的类型
1、集权制与分权制
(1)集权制
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在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手中,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有决策、指挥、监督的权力,下级处于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被动地位,一切行政行为要按照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的指令来行动,自主权很少。
集权制的公共组织的优点是:
①政令统一,便于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②因为权力集中,行政首长反映灵活,决策及时,效率较高。
③具有协调配合的全局观念。有利于调动和集中各种资源,可以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公共事务进行统筹安排和管理;有利于克服地方主义和本位主义;也有利于克服各自为政,权力分散。
④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有集体观念,增强团体凝聚力,具有较强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
集权制的缺陷是:
①组织结构比较僵化,下级缺少必要的自主权,因此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可能发挥下级聪明才智,造成消极情绪,使组织缺乏活力和创造性。
②由于决策权掌握在上级手中,容易产生官僚主义、主观主义而造成决策失误,也容易出现文山会海,公文旅行,浪费时间和资源。
③由于层级过多,信息传递迟缓,对外部环境反应较慢,不利于处理突发事件。
④集权制易于走向高度集权,高度集权易于走向家长制或一言堂,甚至走向专制或独裁。这就有损于民主、公平的社会目标。
(2)分权制
分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立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
分权制的优点是:
①独立自主,可以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行政目标,进行决策和管理。
②分层授权,分级管理,有利于调动下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③反应灵活,不需要层层请示汇报,信息传递较快,对外部环境反应也较快,宜于近点决策处理突发事件,效率较高。
④职能分工明确,有利于专业化管理。
分权制的缺陷是:
①分权会造成权力分散,不易形成统一意志,不易进行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
②分权不易于集中资源,统筹全面发展。
③过度分权容易导致各自为政,形成地方主义和本位主义。
2、完整制与分离制
(1)完整制
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完整制的优点是:
①有利于公共组织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②政令统一,权力集中。
③高度自主,有独立的决策权,有利于调动本地区或本部门的积极性。
④可以因地制宜地确定行政目标,制定政策,反应灵活。
完整制的缺陷是:
①资源有限,不宜办大事;上级也不能进行统筹安排。
②高度自主,容易出现各自为政。
③缺乏全局观念,只顾局部利益。
(2)分离制
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分离制的优点是:
①有利于整个公共行政系统的资源整合,团结协作,统筹兼顾。
②有利于整个公共行政系统的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
③有利于专业化管理,强调部门职能。
④有分有合,集中集权与分权的优点。
分离制的缺陷是:
①多元领导有可能造成下级无所适从。
②人与事分离,不利于对公务员的领导和使用。
③难于协调,容易出现文山会海。
3、首长制与委员会制
(1)首长制
首长制又称独立制,一长制或首长负责制。它是指行政首长独自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对其管辖的公共事务进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并完全负责的公共组织。
首长制的优点:
①权力集中,责任明确,可以避免推诿扯皮,减少冲突和矛盾,效率较高。
②由于行政首长独自掌握决策权,决策灵活快捷,对外部环境反应快。
③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有利于动员和集中力量办大事。
首长制的缺陷是:
①由于行政首长的知识、智慧的有限性,决定了行政首长个人决策有可能失误,那样就会造成损失。
②由于行政首长独揽大权,缺乏民主和参与,不利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③由于缺乏权力制衡,首长制容易演变为家长制,出现不受监督的权力。这样就可能滥用职权,产生腐败。
(2)委员会制
委员会制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由两个人以上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按照多数原则进行决策的公共组织类型。
委员会制的优点:
①集思广益,民主决策。它可以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集中集体智慧进行决策,提高决策质量和可行性。
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这样可以减轻负担,有利于专业化管理。
③互相监督,权力制衡,可以防止专断独行、家长制和营私舞弊。
委员会制的缺陷是:
①事权分散,难以集中统一。行动迟缓,容易贻误时机。
②决策成本高,容易出现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等拖拉扯皮的现象,效率低下。
③互相推诿,责任不明确。容易出现大家都负责,大家又都不负责的现象。
4、层级制与机能制
(1)层级制
层级制又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层级制的优点是:
①层级节制,一级管一级,权力关系清楚,有利于领导和指挥,有利于提高效率。
②责任明确,有利于监督。
③行政目标统一,有利于对公务员的绩效考评。
④有利于推行决策。
层级制的缺陷是:
①如果层级过多,信息传递缓慢或失真,造成决策失误。
②节制严格,不利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③容易出现家长制和依附性上下级关系。
(2)机能制
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
机能制的优点是:
①可以扩大公共组织的管理职能。
②专业分工,有利于专业化管理,提高效率。
③分权管理,有利于调动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机能制的缺陷是:
①职能分化过多,会造成政府机构过多,因而会造成对社会和经济干涉过多,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后果。
②分工过细,会造成权力交叉,影响行政效率的后果。
五、公共组织结构
公共组织结构是指公共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是由法律所确认的各种正式关系的模式。
公共组织结构方式取决于公共组织的职能目标、职位和职权以及人员划分等诸要素的构成方式。
一般来说,公共组织结构方式具有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
公共组织结构的纵向结构,是公共组织的层级结构。这是一种层层节制,上下一体,目标一致的组织结构。公共组织的纵向结构是行政权力愈往上愈大,管辖范围愈往上愈大的客观反映。
公共组织的横向结构亦称分部化或部门化。横向结构是为了扩大行政管理职能。
公共组织结构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相结合,有人称之为复式结构,它是当代公共组织结构的特点之一。这就要求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必须适当,既有利于统一领导又有利于协调合作。
1、公共组织结构的层级结构
公共组织结构的纵向结构,亦即层级化。它是指公共组织内部按上下层级关系有序构成形式。组织设计的等级原则要求职位、职权和职责等级垂直分布,形成等级结构。它以上下关系为重点,以命令与服从为原则,职位、职权和职责从最高层向最低层沿直线分布。每一层级都有其自己的管辖范围,有其自己职责和权力。层级越高,管辖范围越大,其职责和权力也越大。层级化要求下级必须服从上级,听从上级的领导、指挥与命令。信息沟通是通过逐级传递的方式来实现。无论公共组织的层级多么低,一般都具备上级行政组织的管理职能,其行政目标必须与上级行政目标保持一致。
2、公共组织结构的分部结构
公共组织分部结构,亦称分部化、部门化或职能化。它是指行政同级部门之间平衡分工的构成形式。一级政府,除领导决策机关之外,按行政目标、权力责任、专业性质或管辖区域的不同而划分若干个平行的职能部门。这种划分既是对行政职能目标的分解,也是扩大公共行政管理的职能并进行行政分权。
公共组织部门划分的标准有多种,一般按下列三种标准划分:
(1)按照管理职能和职能目标来划分行政部门。每个行政部门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没有上下级的隶属关系和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它们各自有自成体系的行政职能、业务范围和权力与责任。
(2)按照地区划分行政部门。公共行政管理必须在一定的地域空间里进行。
(3)按照公共行政管理的不同环节来划分公共行政管理部门。
六、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
公共组织结构层级化和分部化的基本问题是处理好以效率为中心的层级隶属的程度与部门设置的限度,也就是处理好管理层次与管理层级之间的关系的问题。这是公共组织结构的关键问题。
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任何国家的政府组织都是按照层级化原则设计的,无论是联邦制国家还是单一制国家都是如此。
管理层次的划分必须适当,必须以提高行政效率为准则,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管理层次过少,则会造成分工不明确,职责和权力不清,管理过于僵化,权力过于集中,不利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管理层次过多则会造成信息流通不畅,程序复杂,公文旅行,政策执行力不足,难以监督和控制,滋生官僚主义等弊端。更有甚者,会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
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
管理幅度的划分是行政目标的分解,是公共行政管理职能的扩大,也是一种行政分权。它的目的是管理专业化和规范化,扩大管理职能,使管理更加有效率。但是,管理幅度过宽,部门或人员过多,管不过来,则会造成难以应付的局面。甚至会出现本位主义,各自为政,部门利益,机构臃肿,权力交叉,互相牵制,责任不清等问题。
管理幅度过窄,则会造成上级对下属干涉过多,事无巨细都要过问,下属则无法自主地进行工作。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必须适当。一般来说,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相反,管理幅度越小,则管理层次越多。但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是由许多相关因素决定的。如还要看工作性质、人员素质、领导能力和技术手段等因素来决定。
七、公共组织理论
1、传统公共行政学时期的组织理论
传统公共行政学时期的组织理论,也叫科学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它产生并形成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前后。它是现代组织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传统公共行政学时期主要形成三个有深远影响的组织理论学派:泰勒的科学管理组织理论,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和法约尔的行政管理学派的组织理论。
传统公共行政学时期的组织理论提出了统一命令,统一指挥,例外原则,职权相符,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相适应,层级节制,职业化和法制化等对行政管理都有重大的影响。它强调规章制度和组织结构,强调组织的封闭性和静态研究。这些基本原则是以效率为中心的权威主义行政的基础。
2、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
行为科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发展到60年代为止。行为主义学者把组织看作封闭的社会性模式,把人当作社会人,重视人的社会心理需要,发展了科学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梅奥、巴纳德和西蒙等。
梅奥提出了三项组织理论。(1)社会人理论;(2)非正式组织理论;(3)新型领导能力理论。
巴纳德在行为科学时期提出的组织理论主要有。(1)权威接受理论;(2)组织平衡理论;(3)非正式组织理论。
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是以人为中心的组织理论,它弥补了科学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过分地强调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而不重视人的不足。但是它又过分地强调搞好人际关系,把搞好人际关系作为组织的唯一目的,片面地强调满足人的社会需要和心理需要,从而忽视了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的重要作用,降低了专业化的要求,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3、新公共行政时期的组织理论
新公共行政认为传统的公共行政有依附于效率原则的技术主义倾向,甚至把效率原则当作基本价值观。新公共行政提出许多替代与补充,其中社会公平是核心的概念。公平包括了平等感和正义感,具体地说,公平的重点就是纠正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分配的不公正。
新公共行政主张参与行政。一是主张公民参与。二是主张在组织决策过程中下层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公共行政具有民主行政的价值取向。
4、新公共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
新公共管理认为传统的公共行政机构过于庞大,人员过多,成本与收益分离,造成巨大的浪费。因此主张用企业管理方法和市场机制改造政府,主张建立能够精打细算的、具有远大眼光又富于冒险精神的企业家精神政府。
首先,引入市场机制,主张进行竞争,以顾客为导向,建立提供公共服务部门,让公众选择,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因此,必须进行分权,组织结构呈扁平化。对工作人员进行绩效管理。
其次,打破政府垄断公共服务的现象,采取民营化措施,弥补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不足。
最后,政府利用并鼓励非营利组织的社会管理作用,弥补政府公共管理能力的不足。
八、西方行政组织理论的新发展
1、非营利组织(npo)
(1)非营利组织的含义与特点
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的设立和经营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且净盈余不得分配,由志愿人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的、独立的、公共或民间性质的组织团体。
非营利组织的特点:
①组织性;
②非政府性;
③非营利性;
④自治性;
⑤志愿性。
对非营利组织有不同的分类:
联合国分为三大类。教育、健康与社会工作和其他社会与个人服务活动。
欧共体分为五大类。教育、研究发展、医疗健康、娱乐文化和其他公共服务。
(2)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①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倡导作用;
②监督市场;
③中介作用;
④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
⑤监督政府。
(3)非营利组织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①非营利组织是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外延与扩大,它可以弥补政府管理能力的不足;
②非营利组织重视公共价值,尤其是公平、民主、效能、廉洁和公共利益等公共价值;
③它更强调公共服务,而不像传统的公共组织强调管理与管制;
④它的组织更民主、更开放。
⑤参与机制的建立。
(4)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作用。
①补助;
②减免税收;
③委托公共事务;
④法律管制;
⑤辅导监督。
2、学习型组织
(1)学习组织的含义与特点
学习型组织是指组织通过个体学习、团体学习和组织学习,结合工作不断学习、不断改变观念和不断创新的过程。
学习型组织的特点有:
①学习型组织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习能力,使组织成员有接受新观念的开放性;
②组织成员有共同愿景;
③善于不断学习;
④自主管理;
⑤组织的边界将重新界定。
(2)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核心修炼
①自我超越;
②改善心智模式;
③建立共同愿景;
④团体学习;
⑤系统思考。
第二篇:教学辅导
(二)(第四——五章)教学辅导
(二)(第四——五章)
第四章收益和风险
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对多项资产所构成投资组合风险的衡量、投资组合贝他系数的计算、贝他系数与风险补偿、证券市场线、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适用条件。
2.理解单项投资的收益和风险、两项资产所构成投资组合的收益和风险、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以及系统风险原则、贝他系数的涵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掌握单项投资的收益率、两项资产构成的投资组合收益率、方差。
3.重点理解或掌握单项投资的期望收益率、方差、标准离差、标准离差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应用。学习辅导
一、单项投资的收益和风险
1.单项投资收益率。在某一段时间内投资某项资产所获的收益率是指朗末资产价格与期初资产价格之差除以期初资产价格。
2.单项投资的风险。风险是指存在着发生某种不确定事件或结果的可能性。风险有时也特指发生某种不利事件的可能性。单项投资的风险是假设当投资者仅持有一项资产的情况下所面临酌风险。
3.风险的衡量
1)概率分布
2)期望值。期望值是一种统计指标,用于衡量各可能结果的加权平均值,权数为所对应事件发生的概率。
3)方差和标准离差。方差和标准离差衡量了资产或证券所涉及的风险。标准离差率即标准离差,与期望值e(r)之比,标准离差率是指每单位期望收益率承受的风险,是衡量风险的相对指标。
二、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与风险
1、两项资产构成的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当我们从事两项资产构成的投资组合时,需要考虑整个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
与单项投资一样,由多项资产构成的投资组合的风险也可以用其方差和标准离差衡量虽然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是各个证券收益率的加权平均,但组合收益率的方差并不是各证券方差的简单加权平均。
2、投资组合的风险。协方差和相关系数是两个衡量一种资产和另一种资产之间关系的重要统计指标。
相关系数衡量了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得到的数值总是在l和十l之间。对于任何规模的投资组合,只要其中有一对资产的相关系数小于1,投资组合标准差将小于各资产标准离差的加权平均,这就能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取得多样化的效果。
三、市场风险的衡量
1、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证券组合通常不可能消除所有风险。所有证券内固有的两种不同风险:系统风险(或者说不可分散风险)、非系统风险(或者说可分散风险)。
系统风险。又称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是指因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南对市场上所有资产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是指由影响整个市场的因素所引起个别证券收益变动的部分,这些因素包括利率变化、购买力(或者说通货膨胀)变化和投资者对宏观经济状况的预期变化,正因为多样化不可能消除系统风险,所以市场将对给予补偿。非系统风险:又称可分散风险或某公司特有的风险。
由以下因素所引起。管理能力和决策、公司使用经营和财务杠杆的程度、原材料的适应性等。因为非系统风险可通过证券组合有效地分散,所以市场并不给予补偿。
2、β(贝他)系数。我们把某种股票对市场组合收益率波动的敏感性定义为该股票的β系数,用β表示。
对市场波动敏感的股票称为“进攻型”股票,β系数大于1。对市场波动不敏感的股票称为“防卫型”股票,β系数小于1。
对于多种股票构成的投资组合,其β系数是投资组合内各种股票β系数的加权平均值。
3、系统风险的经济含义
系统风险非常重要的经济含义在于,投资的期望收益仅仅取决于所投资的系统风险。无论一项资产面临的总风险如何,对该项资产投资期望收益率产生影响的因素只与其中系统风险部分有关。
四、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β(贝他)系数和风险补偿
基本关系。如果一项资产的系统风险是另一项资产的两倍,其风险也是另一资产的两倍。
2、证券市场线。描述金融市场上系统风险与期望收益之间关系的投资组合直线。
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适用条件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提供了在给定资产的系统风险或市场风险的前提下,确定投资者应在投资中所获得的收益率的公式。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表示某资产的期望收益率取决于以下三种因素:
1)按无风险利率rf衡量的货币时间价值(纯利率)和通货膨胀补偿;2)按[e(rm)-rf]衡量的承受系统风险所得到的报酬;3)按β衡量的系统风险大小。
第五章证券评价:债券和股票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了解企业债券特征;企业债券的发行条件、发行程序;优先股的种类;普通股的种类、普通股股票发行条件、发行程序和发行方式;影响股票股利增长率的主要因素。
2.理解债券评级概念、企业债券的分类、债券契约的概念、债券内在价值的概念、债券利率风险及其影响因素、优先股的特征、普通股票的概念、普通股股东的权利。掌握证券评价的基本模型。
3.重点理解或掌握企业债券定义及其所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长期债券筹资、优先股筹资、普通股筹资的优缺点、债券价值评价模型、优先股的评价模型、普通股评价的基本模型、在股利零增长和股利稳定增长
本章将介绍证券投资的种类和程序,并对股票、债券等主要证券的投资特点和评估方法进行研究。学习内容
一、企业债券评价
1.债券的特点极其种类
1)企业债券的概念企业债券又称公司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向债券购买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
2)企业债券具备以下四个基本要素。a、债券的票面价值;b、债券的利率;c、债券到期日;d、债券发行者的名称。
3)债券的特征可表述以下四个方面:
a、偿还性;b、收益性;c、流动性;d、安全性。
4)债券评级
是指由债券评级机构对债券发行公司的信用评定的等级。债券等级是衡量债券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对于发行公司进一步负债筹资及其资本成本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5)企业债券的种类
a、按债券计息方式分类,可分为一般付息债券、附息债券、贴现债券、累进计息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
b、按债券有无担保分类,可分为无担保债券和扭保债券;c、按债券是否附加条件分,可分为可转换债券、可出售债券、附新股认购权债券;
d、按面值货币与发行债券市场所在国的关系分,可分为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两大类。
e、按我国不同投资主体和用途分,我国的企业债券可分为重点企业债券、地方企业债券、地方投资公司债券、住宅建设债券和企业短期融资券等。
2、债券的发行
1)企业债券的发行条件
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和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其他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为筹集生产经营资金,可以按《公司法》发行公司债券。(具体见教材p83)
2)债券的发行程序:
制定发行方案;发行审核;发行方式的确定;
投资者认购和公司发放债券。
3、债券契约条款
1)债券契约。是债券持有者与发行公司就规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等有关事项所签订的法律文件。
债券契约条款可能会影响公司负债成本或未来经营灵活性。
2)债券契约内容
债券契约大致内容是对债券发行公司的各种限制条款及保护债券持有者利益的措施。偿债基金、赎回条款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4、债券价值的评估1)债券价值的决定
债券、股票等金融资产的价值是由未来预期现金流量按投资者所要求收益率作为折现率折现的现值决定的。债券的价值是由其未来所收到的利息和债券的到期价值或票面价值两部分的现值所组成。
2)债券的利率风险:是指因市场利率的波动所引起的债券价格不确定性。3)影响债券价格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有:
a、当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债券的到期所限越长,利率风险越大;
b、当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债券的息票利息越低,利率风险越大。
5、长期债券筹资的优缺点1)长期债券筹资的优点:
负债成本是固定的减少公司缴纳的所得税
不会分散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
2)长期债券筹资缺点:
二、优先股评价
债券到期必须还本付息严格的限制条款负债筹资数量有限。
股票可分为优先股和普通股。
优先股是指在公司盈余分配或剩余财产分配等方面享有某些优先权的股票。与普通股相比,优先股有以下特征:
o优先分配股利的权利o优先分配剩余资产的权利o固定的股息率o有限的表决权
评述。优先股是一种具有普通股和债券双重特点的有价证券。优先股在没有固定到期日、不支付股利也不会引起企业破产、股息不能抵扣所得税等方面类似于普通股,但在股利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方面,又类似于债券。
1、优先股的种类
累积优先股和非累积优先股参与优先股与非参与优先股可转换优先股与不可转换优先股可赎回优先股与不可赎回优先股
可调整股息率的优先股与固定股息率的优先股
2、优先股的评价
优先股的内在价值是按投资者所要求的收益率把期望股息折现为现值。
3、优先股筹资的优缺点1)优先股筹资优点为:
优先股比债券的风险更小避免普通股权益得到稀释有些优先股并没有到期日。
2)优先股筹资的缺点为:
得不到减税的好处增加了公司的财务风险。
三、普通股评价
1、普通股的概念和种类
1)普通股的概念
普通股票是股息和红利随着股份公司利润的变动而变动的股票。普通股代表了对公司的所有权。
2)普通股股东具有以下权利:
对公司的管理权分享盈余权
出售和转票股份的权利优先认股权剩余财产要求权。
3)普通股的种类可分为
2、股票的发行和上市交易
1)股票发行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利用股票筹集资金的行为。
公开发行股票必须依照公司法规定的条件、程序。按筹资对象不同,股票发行方式可分为私募和公募。
按股票发行有无中介机构参与,可分为直接发行和间接发行。
2)符合产业政策同时又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股票可申请上市交易。
3、普通股评价
普通股的价值将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首先,持有普通股所得到的期望现金流量表现为两种形式即持有期内的现金股利、持有期末与期初的股价变化(资本损益);其次,由于普通股的股利通常会不断增长,必须使用较为复杂的数学模型;另外,来自普通股的期望现金流量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难于预测。为了把现金流资本化方法更好地应用于普通股评价,我们首先从单周期股利评价模型开始讨论,并逐渐推广至多周期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股利支付的规律性分别介绍股利固定增长、零增长等股利评价模型。
记名股票与不记名股票面值股票与无面值股票
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和外资股a股、b股、h股和n股。1)股票投资者在其股票持有期内现金收益的现值来自于两个方面:各年期望现金股利现值和在持有期期末预期的股票市场价格的现值。
2)普通股评价的几种情况有:股利零增长情况、股利稳定增长情况等。3)在企业内部增长方式中,影响股票股利增长率g的主要因素有:
4、普通股筹资的优缺点:
1)普通股筹资的优点有:
没有到期日
没有支付普通股股利的法定义务
增强公司的信誉和提高公司的举债筹资能力保持公司经营的灵活性普通股的发行较为容易。股票账面价值收益率再投资比率等。
2)普通股筹资的缺点包括:
o筹资的资本成本较高
o易使原有股东在公司的控制权得到稀释o对公司股价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篇:第15章-19章教学辅导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内容提要
一、中国文化的类型
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农业经济格局、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这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类型。
这种文化类型既影响着观念的意识形态,也影响着社会的心理和行为规范,是建立在道德主体上的“德性文化”。它重德并不轻智,而是德智统
一、以德摄智。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个人对于群体、天下的责任,把“孝”的范畴广义化。
伦理型特征的社会根源,主要在于中国古代社会宗法体系的完善及其影响的长期存在。蒙昧时期的血亲意识构成了后来社会意识的轴心,经过不断改造,有的转化为法律条文,更主要的是形成宗法式的伦理道德,左右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
在社会心理方面,格外注重血缘关系,如亲属称谓系统庞杂精细。同时,对先祖和活着的长辈都怀有浓烈的“孝亲”情感。孝道被视为一切道德规范的核心和母体。纲常伦理观念还阻挡、淡化了宗教精神对国民意识的渗透。
伦理道德学说学术地位重、影响大,导致道德论与本体论、认识论、知识论互摄互含,畛域不清。这与古希腊、罗马直至近代西方的学术范式不同。中国注重的是人际伦常。人伦效法自然,自然亦被人伦化,形成天人合
一、主客混融的观念。为学求“真”更求“善”——追求道德觉悟。因而自然科学和分析哲学难以获得充分发展。伦理道德学说延绵不断,甚至成为众多学科门类的出发点和归宿。
伦理型文化的积极效用:强调道德面前人人平等;对统治者形成一定的道德制约和严格要求;鼓舞人们维护正义,忠于国家民族,保持高风亮节。消极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人身压迫、精神虐杀的理论之源。
二、中国文化的特点
上节揭示中国文化伦理类型这一总特征,本节进一步从整体风貌或文化类型的某个方面来揭示中国文化的特点。
(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中国文化体系是人类历史上唯一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种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具体表现在:同化力,指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中国化,融入中国文化而成为其一部分。如佛教的传入和中国化。融合力,指中国文化并非单纯的汉民族文化或黄河流域的文化,而是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善于有机地吸收中国境内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如匈奴文化、荆楚文化等。中国文化的同化力和融合力,不是简单、偶然的文化现象,而是一种文化生命力的表现和内在基础。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中国文化本身长期以来的先进性是其生命延续力得以形成的重要缘由。凝聚力,具体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
(二)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地理条件和农民的勤劳耕作,注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农业型物态特征,并形成了独特的“实用———经验理性”。如:重农、尚农的社会共识。社会生活节奏、节日源于农业生产节奏、节气,财富源于农耕。农本商末、重农抑商成为历代思想家、改革家实行富国强兵的基础,统治者固国守邦的不易之道。务实精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农耕生活导致了这一群体价值趋向。“重实际而黜玄想”的民族性格使中国人发展了“实用——经验理性”。“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安土重迁是他们的固有观念,乐天成身是他们的必然追求。“耕读传家”是古圣先贤和庶民百姓的共同理想。
包含着循环与恒久意识的变易观念。循环论思维应该受到农业生产周期性的暗示。满足于维持简单再生产,使中国人滋生永恒意识。农业生产也向人们昭示着事物的变化和生生不已,因而变易观念与恒久观念相辅相成,源远流长,并带有循环论特征。变易、循环和恒久在中国文化中的自然结合和统一,主要表现为寓变易于保守之中。
(三)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
中国古代由于氏族社会解体不充分,加上此后自然经济长期延续,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为宗族,连接邻里乡党,组成村落,进而构成国家的社会结构给宗法制度、思想的积淀、迁延、流播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单元是“宗族”。父亲、自己、儿子三代形成了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最基本的“宗族”。由三代分别向上、向下延伸,又分别形成以自己的父亲、自己的儿子为核心的两个最基本的宗族。如果仍以“自己”为核心考虑,就是可以同时在世的五代人了。“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至九而“亲毕”。在宗法观念下,每个人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类,即所谓“人道亲亲”,“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达到团结整个家族或宗族的目的。
从“亲亲”观念出发,又引申出处理君臣、夫妻、长幼、朋友等关系的原则。
(四)尊君重民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
农业自然经济的社会需要集权政治——专制君主加以统合;农业宗法社会的正常运转,又要仰赖民众的安居乐业。因此“尊君”和“重民”相辅相成,构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体两翼。
古代多数学派的思想家,都有不同程度和色彩的忠君思想,但绝对尊君论是由法家提出的。韩非的贡献作用更大。明代绝对君权主义登峰造极。
“民本主义”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含义和民族文化内容的概念,与西方的“人文主义”和“人本主义”不同。它植根于重农、尚农的社会心理的深层结构中,与重农主义相为表里。晚周民本思想渐趋盛大,老子、孔子、孟子、荀子都有相关论述。“民惟邦本”、“使民以时”、“民贵君轻”是其主要内容。
民本主义同君主专制主义的关系是双重的。一方面,民本思想与专制主义的极端形式——暴政和绝对君权论是对立的;另一方面,它又和君主专制的一般形式相互补充,构成所谓“明君论”。它从治人者的长治久安出发,关注民众的力量和人心向背,与主权在民的民主主义不可同日而语。
(五)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
西周宗法道德观念的确立,使神学独断的观念削弱以致被摆脱。与欧洲、印度文化中的“道德来源于宗教神启”、“宗教神圣不可侵犯”的神学观念相比,中国文化显示了它的理性一面。孟子、荀子的道德观都摆脱了有神论。道家“道”的概念则否定了有人格、意志的神。对待鬼神,儒家还有“实用”的一面。春秋战国以后,形成了一种无神论的文化传统。
欧美基督教文化认为世界文明源于上帝的智慧和创造,中国古人更重视人的探索和劳动;更注重精神文明,从而形成中国文化的人文色彩。
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神学思想占统治的“黑暗时代”,民间宗教信仰有极大的实用性,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智慧。
(六)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
中国文化以“人”为核心,追求人的完善、人的理想、人与大自然的和谐,表现了重人文、重人伦的特色,而忽视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与追求。如《论语》“利用自然知识以说明政治、道德方面的主张”;荀子指出为学的路径是学习作“圣人”的道理。这种学术倾向,影响深远。表现在教育领域,往往是身份较低的人才去学习自然科学。
中国的科学技术一度领先世界,但是十六七世纪之后却落后了,究其原因,传统文化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是其中之一。对此,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有精辟论述。
(七)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
中国伦理型文化的一个外在型特点是它的经学传统,即以儒家文化为主流,并形成传统和特色。
经,本是孔子所整理的古代文化典籍“六经”,在春秋战国时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训解和阐释六经及儒家经典的学问,称为”经学”。此后作为历代的官学,“经”的数量规模也不断扩充增加;经学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形式。
经学传统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有着广泛的渗透;科学未能充分独立;对中国宗教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而制约作用明显。
练习题:
1.斯宾格勒把道德灵魂当做中国文化的基本象征符号。
2.在中国文化系统里,强调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如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王阳明说“满街都是圣人”。
3.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在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
4.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单元是“宗族”。
5.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诸方面。
6.从“亲亲”的观念出发,可以引申出对君臣、夫妻、长幼、朋友等等关系的一整套处理原则,这些处理原则是以“义务”观念为核心的。
7.民为邦本、使民以时、民贵君轻等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一种传统政治思想。
8.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有两大类内容,一类侧重于物质方面,如渔猎与畜牧,种植与农耕;另一类则表现为文物制度与精神文化。
9.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10.在宗族内,每一个人都不被看作是独立的个体,而起码要和上下两代人(即父、子)发生关联,这样,父亲、自己、儿子就形成三代,这是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最基本的“宗族”。(√)
11.中国农业社会由千百个彼此雷同、极端紧凑的村落和城镇组成。(×)12.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都是广泛渗透的。(√)
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内容提要
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意蕴文化精神相对于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现象中的最精微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是指导和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
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观念或文化传统,它具有影响广泛、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两个不可或缺的特点。从理论思维的高度审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的民族精神,属于观念形态的范畴,凝聚于文化传统之中。
总之,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指代表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体现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精神的那些主要的思想观念,具体表现为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它是文化发展的产物,并随着文化的发展演变而不断扩大和加深自己的思想内涵,也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
二、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一)天人合一
西方文化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中国古代这种思想不占主导,而是比较重视天人协调,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先秦就已产生;《易传》提出“与天地合其德”和天人协调的思想。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的天人合一论。北宋张载第一个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认为人与天地万物都由气构成,都遵循“聚散相荡、升降相求”的对立统一规律。因而,性天相通,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一致;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最高理想是天人协调。
从“天人合一”思想演化的过程看,内容复杂,正确与错误的观点都有。但从民族性、历史作用和最基本的含义看,“天人合一”是一种正确的有价值的思想,符合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观点。
总之,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长发展。另一方面,自然界对于人类,也不是一个超越的异己的本体,不是宰制人类社会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认识和为我所用的客观对象。它具有长期实践的意义,对于当今世界和我国现代化建设也具有重要启迪作用和现实意义。
(二)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人本主义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也是衡定万物的尺度。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一方面用“人事”去附会“天命”;另一方面又往往把主体的伦常和情感灌注于“天道”。“天”成了人们实现道德理想的手段,人为主导,人是目的。
儒家一贯反对以神为本,坚持以人为本。仲长统的“人事为本,天道为末”概括了儒家人本思想的精髓,为后来进步的思想家所继承、发展。
人本思想的确立,有助于人们合理地对待人神关系,增强人的主体意识,抵制宗教神学。如何承天、范缜对佛学神学批判。宋明理学三个主要派别中,有关道德伦理来源的论断。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本位的文化。儒家的三纲八目,道家的修道积德,都以道德实践为第一要义,因而可以称之为道德的人本主义。
道德的人本主义的重要表现,是把人放在一定的伦理政治关系中来考察,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个体道德精神境界的升进,寄托于整体关系的良性互动中,从而构成“五伦”。
“以人为本”的思想传统,把道德实践提到至高地位,有利于人的精神开发和个体道德的自我建立,丰富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但过分强调道德的作用,客观上忽视了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或人文主义思想,与近代西方人本主义或人文主义有别。
(三)贵和尚中
“和同之辩”中,史伯、晏婴、孔子各有贡献。
重和去同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容纳不同意见,以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在文化价值观方面,提倡在主导思想的规范下,不同派别、不同类型、不同民族之间思想文化的交相渗透,兼容并包,多样统一;在民族价值观方面,以礼仪道德平等待人,承认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有其价值;在治国之道方面,有兼容天下的胸怀,善于听取不同意见。
《易传》提出“太和”观念。“太和”,即至高无上的和谐,是整体的、动态的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以和谐为最高准则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在维护自己民族独立的同时,不主张向外扩张,用武力去征服其他国家和民族,而是主张通过道德教化来“齐家、治国、平天下”。
“贵和”思想,往往与“尚中”联系在一起。“中”,指事物的“度”,即不偏不倚;也指对事物的态度,既不“狂”,也不“狷”。凡事叩其两端而取中,便是“和”的保证与实现“和”的途径。《中庸》将孔子所主张的持中原则政治化,以实现人际和天人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和”包含着“中”,“持中”就能“和”。汉以后历代思想家都认同这种观念,继续并努力实践这种观念。
从总体上看,先秦两汉儒家的中和理论,是以“中庸”观念为理论基础,以“礼”为标准,以对统一体的保持、对竞争观念和行为的抑制为特征的。因此,它也是一种守成式的和谐论。这种理论,社会动乱之后便凸现出重要价值。因此,其积极作用和影响还是占主导方面的。
(四)刚健有为
是处理天人和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对中国积极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
孔子重视“刚”的品德,肯定刚毅的表现,强调担当道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中庸》提倡的治学之道,也是刚健自强、积极有为思想的表现。
《易传》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作了概括的经典性的表述。不仅对知识分子,而且对一般民众也产生了强烈的激励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柔静无为之说,但不占主导,只是一种补充。先秦儒、墨、法家,都主张积极有为。明清一些思想家也倡导“珍生”、“健动”学说。刚健有为的精神,不仅在民族兴旺发达时期起过积极作用,而且在民族危难之际,总是成为激励人们起来进行反侵略、反压迫斗争的强大精神力量。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一个突出表现,是“日新”、“革新”的观念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并积极促进社会变革。
刚健自强思想之重要表现,是坚持独立人格的思想,注重“大丈夫”气节。
三、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
(一)民族凝聚功能
文化基本精神有着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它可以超越地域、阶级、种族、时代的界限,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哺育每一个中华儿女,使其凝为一体,同心同德地为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不懈地奋斗。因此历史上,中华民族能够万众一心地抵御外侮,又能捐弃前嫌,团结一致,平息内乱。这与刚健自强、以和为贵的民族文化精神对人们的滋养分不开;也在于以和为贵的文化精神滋养出了崇尚和谐统一的博大胸怀;以及“大一统”观念深深扎根于中国人心中。
总之,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民族凝聚力形成并发挥作用的思想基础,也是它的思想核心。同时也是增强并推动民族凝聚力更新的精神力量。
(二)精神激励功能
文化基本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体现。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都具有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伟大作用。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共同心理、共同价值追求的思想纽带,成为焕发人们为民族统
一、社会进步而英勇奋斗的精神源泉。
刚健自强的精神,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不断前进,坚持与内部的恶劣势力和外来的侵略压迫作不屈不挠的斗争。
以人为本的精神,激励人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努力在现实生活中去发现人,实现人的价值,首先是道德价值。
天人合
一、以和为贵的精神,激励人们自觉地维护整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三)整合创新功能
整合不同的价值使其在中华一体的文化格局中熔铸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从而有所开拓创新,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又一功能。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诸多主体内容,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起着不同的作用,对原有的诸多地域文化和不同阶层的文化,有着重要的整合创新功能。历史上,中国古代文化正是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下发展起来的。
这种整合创新功能,根植于中国古代哲学的理论思维之中,如“贵和”思想。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作为全民族的共同精神成果,在其演进的历程中,逐渐形成了文化的大传统。原有的地域文化所蕴涵的文化小传统,既表现出中国文化的共性,又保留了自己的特殊性,有的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新的传统。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往往交相渗透,彼此兼容,难以截然分开。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有着强烈的趋善求治的价值要求。练习题:
1.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2.汉代以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伦,提出了“人副天数”之说。
3.人本思想的确立,不仅有助于人们合理地对待人与神的关系,增强人的主体意识,而且有助于抵制宗教神学。
4.刚健有为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之一,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
5.宋明理学中有三个主要派别是。气本论、理本论、心本论。
6.心本论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世界统一于“心”,万事万物不过是“心”的外化而已。
7.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有:天人合
一、以人为本、贵和尚中、刚健有为。
8.中国古代文化是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下发展起来的,比如: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等等,都是古代中国人在艰苦的实践中,在特定的地域里,通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而创造出来的反映该地域人民文明发展程度的文化。
9.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往往交相渗透,彼此兼容,很难简单地截然分开。(√)10.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长期发展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11.总体上看,先秦两汉如家的中和理论,是以“中庸”观念为理论基础的。(√)12.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第十七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内容提要
一、天人关系上的不同价值取向“天”即广义的自然,“人”指人的文化创造及其成果。天人关系构成一种价值关系,天人之辩是传统文化价值系统的逻辑起点。
(一)人文取向与人道原则
儒家认为,自然是一种前文明的状态,人应当通过自然的人文化,达到文明的境界。儒家从群体关联与个体存在两个方面,对人文价值作了双重确认。作为文化的创造者,人不能倒退到自然状态,而具有至上的价值。作为一种高于自然的人文存在,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仁”。“仁”的基本规定是“爱人”,是一种朴素的人道原则。儒家进而提出“仁政”,要求以德行仁,反对以暴力来压服人。儒家的“仁”以教悌为本,受到宗法血缘关系的制约。
墨家也认为人超越了自然状态中的动物,要求化自然为人文。墨家提出“兼爱”的原则,以求文明社会的稳定。“兼爱”超越了宗法关系,体现了更普遍的人道原则。
佛教认为天与人均虚幻不实,把彼岸世界视为真实的存在。不过佛教强调人道胜于天道。佛教提出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其中也渗入了人道观念,与儒家的仁义,墨家的兼爱有相通之处。
宋明理学,进一步阐发了人道原则,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儒墨佛的融合,使人道原则获得了更丰富、更具体的内涵。
(二)“无以人灭天”
道家把自然作为关注的重点。道家认为,自然本身便是一种完美的状态,无须经过人化的过程。道家对人化的过程和结果往往持批评和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自然作为一种完美的状态有其内在的价值,人化的过程总是破坏这种理想状态。道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了更多的批评,他们认为文明社会带来的不是进步而是祸乱和灾难。因此道家主张摒弃一切人文的创造,回到一种天人玄同的自然境界。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道家主张无以人灭天,包含尊重自然的要求:人的文化创造不应无视自然之理,化自在之物为我之物的过程不能偏离自然本身的法则。道家强调“法自然”,表现了对循天理的注重。
广义的天人之辩还涉及天性与德性的关系问题。儒家注重对天性的改造,道家强调对天性的顺导。儒家的孟子一派认为德性即是天性的内容,荀子一派认为德性是天性的改造。就天人关系而言,儒家的价值取向在传统文化中占着支配的地位。
(三)力命之辩与人的自由“天”的超验化,便表现为“命”。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合称为“天命”。其含义大致接近于必然性,往往被赋予某种神秘的、超自然的色彩。与命相对的“力”,指主体的力量和权能。力命之辩是人的自由问题。儒家肯定主体在道德实践过程中的自主权能。但是往往与天命的观念纠缠在一起。道家将“无为”规定为主体在世的原则。“无为”既是对违逆自然的否定,又意味着接受既成的境遇。墨家和法家将注重更多放在主体的力量上。墨家提出“非命”论,认为命是一种虚幻的超验之物,它往往使人放弃自身的努力,从而导致了社会的惰性。依墨家之见,决定社会治乱、个人境遇的,并不是外在的天命,而是人力。既从天人关系上肯定了对自然的超越,又从力命关系上突出了主体力量的作用。墨家在“非命”的同时,也批判了儒家的宿命论倾向。法家与墨家的价值观存在不少差异,但在注重主体的作用与权能上却有相近之处。在法家看来,社会的治乱,国家的强弱,并非取决于天命,而在于君主是否能正确地运用法、术、势。
从价值观各自特点看,儒道徘徊于外在天命与主体自由之间,并表现出某种宿命的趋向,墨法则从不同的角度拒斥了“命”的观念,并对主体力量与权能作了较多的肯定。就现实的形态而言,儒家的价值观往往渗入法家的某些观念,道家与道教则分别对上层士林和下层民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命”的观念与主体权能的确信是彼此制约、错综交杂的。
二、群己关系的定位
(一)“修己以安人”
儒家认为,每一个体都有自身的价值,提出了“为己”和“成己”之说。“为己”与“为人”相对。“为己”知自我的完善,其目标在于实现自我的内在价值。在儒家看来,自我的完善并不具有排他的性质,相反,个体在实现自我的同时,也应当尊重他人的自我实现的意愿。“成己”与“成人”的联系,意味着使个体超越自身而指向群体的认同。孔子提出“修己以安人”。“修己”即自我的涵养,“安人”则是社会整体的稳定和发展。道德关系上的自我完善,最终是为了实现广义的社会价值。后者所确认的,是一种群体的原则。这种原则体现于人和人的关系,便具体化为“和”的要求。“和”的基本精神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这种“和”的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群体认同的更深刻的意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我不仅以个体的方式存在,而且总是群体中的一员,并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这对拒斥自我中心主义,强化民族的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对个体生命与个体自由的关注
道家对于个体予以更多的关注。道家所理解的人,是表现为一个一个的自我,道家将自我的认同提到了突出的地位。在群己关系上,道家的价值关怀着重指向作为主体的自我。道家对仁义与性作了严格区分,反对以普遍的仁义规定、同化自我的内在之性,其侧重之点显然在自我的个性品格。自我首先是一种剔除了各种社会化规定的个体。个体之贵并不在于其有完美的德性,而在于他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主体。对个体价值的尊重,主要就是保身全生。自我还具有独特的个性。在道家看来,仁义等规范所造就的是无差别的人格,而人性则以多样化为特点。道家对逍遥的追求,实际上已蕴含着崇尚个性的价值取向。逍遥主要是一种精神境界,其特点是摆脱了各种外在的束缚,使个体的自性得到了自由的伸张。
道家关注的是个体生命的存在和独特个性,有助于抑制忽视个体原则,并导致自我的普泛化的趋向。不过,由于过分强调自我认同,道家又多少弱化了群体认同。强调保身全生,固然肯定了个体的生命价值,但对个体承担的社会责任却不免有所忽视。在反个体普泛化的同时,道家也排斥了兼善天下的社会理想。对个性逍遥的追求,使道家更多地转向了主体的内在精神世界,这种价值取向往往容易导致自我中心主义。
(三)群体原则的强化
墨家和儒家一样,对群体予以了更多的关注,“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是墨家的基本主张,他们确实身体力行了上述价值原则。由强调群体认同,墨家进而提出了“尚同”,其核心是下同于上。将社会认同理解为服从最高意志,弱化了个体的自我认同和独立人格,个体的价值被淹没在统一的意志之中。
法家进一步强化了群体原则,但墨家重兼爱,法家尚暴力,二者相去甚远。强调君权至上,是法家的基本特点。“法”、“术”、“势”均服务于君权,是君权驾驭天下的工具。对法家来说,个体与整体始终处于一种不相容的关系之中。在二者的对立中,法家的价值取向是“无私”,这并不是一般地杜绝自私行为,而是在更广的意义上使个体消融于君主所象征的抽象整体。法家强调以“法”来统治个体的言行,“法”代表着与君主相联系的统一意志。
佛家对群己关系的看法更为复杂。佛教以走向彼岸为理想的归宿,追求的是个人的解脱,表现为一种疏离社会的趋向。佛教以出家为修行的方式,无疑淡化了个体的社会责任。但另一方面,佛教又主张自觉地普度众生,表现出群体关怀的趋向。
从历史上看,墨家、法家、佛教并没有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然而在群己关系上,其认同群体的趋向与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价值观有颇多契合之处。儒家所注重的群体原则,也多方面融入了墨、法等各家的观念。
三、义利与理欲:价值观的深层展开
(一)“义以为上”的道义原则
儒家认为,义作为当然之则,本身便有至上的性质。后来的宋明理学进一步将义与天理沟通。“理”具有普遍必然的品格,义所以具有至上性,在于它体现了“理”的要求。儒家往往将义理解为一种无条件的道德命令,并把履行道德规范本身当作行为的目的。肯定“义”的内在价值,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利”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儒家突出“义”的普遍制约,反对唯利是求,这对于避免利益冲突的激化、维护社会的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儒家注意到功利意识的片面强化将对行为产生消极的导向作用,但同时又忽视了功利意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积极的动因。
(二)功利的取向墨家对义十分注重,更侧重义的外在价值。认为“义”本身已内在地蕴含着功利的原则。墨家将功利原则视为评判行为的基本准则。仁固然不失为善的品格,但仁并不仅仅表现德性的完善,它最终必须落实于现实的功利行为。照墨家的看法,理想的社会关系是彼此相交。这种关系本质上具有互为工具的性质,而在彼此计较、相互利用中,人与人之间往往很难避免紧张和对抗,其结果就会走向“兼爱”的反面。
法家赋予功利原则更极端的形式。法家认为追求功利,是人的本性。法家对义更直接地持取消和否定的态度。法家就行为的评判而言,确定其价值的标准,并不是动机端正与否,而是行为产生的实际功用。这种价值观固然有见于功利观念在社会运行中的某些作用,进一步扬弃了道义原则的抽象性,但是必然导致功利意识的过度膨胀,使人的价值追求走向歧途。
儒家的道义原则与墨法的功利原则构成了传统价值观在义利关系上的不同取向,二者各有所见,又各有其片面性。
(三)理欲之辩的价值意蕴
义利的关系往往进而展开为理性要求与感性需要的关系,即所谓理欲关系。
儒家主张超越感性的欲求,在理想追求中,达到精神上的满足,强调了人不同于一般动物的本质特性。随着儒学的正统化,理性优先的原则不断被强化,感性的欲求则一再被贬抑。
墨家崇尚功利的原则,往往被还原为感性要求的满足。这有助于抑制理性的过度僭越,但对人多方面的精神需要,又不免有所忽视。
四、人格理想与价值目标
(一)“内圣”的追求儒家注重人格的内圣规定。“内圣”首先表现为善的德性,而善又以广义的仁道精神为内容。“仁”既体现了人道的原则,又为理想人格提供了多重规定。仁德表现为对人的尊重、关心、真诚相待。人格还包括“知”的规定,“知”是一种理性的品格,儒家把理性自觉看作成圣的必要条件。儒家的内圣表现为仁与智的统一。儒家的理性优先即是道德性优先,是伦理性的优先。理性的伦理化也流露出对认知理性或技术理性的轻视。
儒家在人格取向上又讲“外王”。“外王”是指治国平天下的事功。就儒家总的价值取向而言,“内圣”处于主导地位,“外王”是其逻辑的必然结果。
(二)“逍遥”的境界
道家更多地赋予理想人格以“真”的品格,其人格典范也被称之为“真人”。道家注意到理想人格应当是一种自由人格,而人格的自由之境又以合规律为前提。
道家以本真的人格扬弃仁德的矫饰,确认了人格的个体品格。人格的追求不表现在以普遍的仁义规范来塑造自我,而在于尊重自我的个性,使之得到真实的流露。
练习题:
1.2.3.4.5.6.7.8.9.10.11.12.依照儒家的看法,自然是一种前文明的状态,人应该通过自然的人文化,已达到文明的境界。
相对于儒墨之突出人道原则,道家则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自然之上,由此形成一种异于儒墨的价值取向。
天人之辩内在地关联着力命关系问题,“天”的超验化,便表现为“命”。儒家主张由己而兼善天下,道家从自我认同走向个体的逍遥,二者群集关系上各有侧重。
从历史上看,墨、法、佛教并没有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然而,在群己关系上,其认同群体的趋向与占主导地位的儒家价值观有颇多契合之处。
《大学》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指的是达到内圣之境,而后外王。
儒家所谓的“为己”、“成己”,主要是德性上的自我完成,即意味着自觉地以仁义等规范来塑造自我。
儒家的道义原则与墨法的功利原则构成了传统价值观在义利关系上的不同取向,二者各有所见,又各有其片面性。
儒、道、墨等各家各派则从理论的层面,对价值观作了自觉地概括,并提出一系列基本的价值原则。(√)
儒家将德性与理性融合为一,以“外王”为人格目标,这种价值追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方面。(×)
人格的理性规定与理欲之辩上的理性优先先联系,使儒家形成了一种理性主义的价值传统。(√)
儒家对主体权能的理解,往往与天命的观念纠缠在一起。(√)
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内容提要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一)民族危机与文化危机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儒学取得了统治地位,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儒家文化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但是其基本精神和特点没有改变,也没有发生过危机。
在长期封建社会历史上,汉民族曾经历过几次严重的民族危机。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汉民族产生了强烈的民族危机感,但是并没有因此产生文化危机感。
儒家文化的这种稳定性,源于中国封建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的稳定性。在鸦片战争以前,这种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没有受到过有力的冲击,更没有从内部发生动摇,因此作为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的反映的传统文化就不会发生危机。
1840年爆发的中英鸦片战争引起的中华民族的危机是极为深刻的:中华民族不仅遇到通常意义上的“亡国”、“亡天下”的民族危机,而且遇到了封建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解体的危机,以及与之相连的传统文化危机。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为传统文化,已不能解决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这就迫使传统文化不能不革新,以适应新的形势,这样,传统文化就向资产阶级新文化的方向转化了。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也涌入中国。西方文化表现出既先进又野蛮的双重特性。
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碰撞时,就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弱点和弊端,这就迫使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不向西方文化学习。鸦片战争引起的文化危机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近代的重要契机。
(二)从“开眼看世界”到“师夷之长”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对世界了解极少。鸦片战争开始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这就迫使中国人不能不关心资本主义世界的事物了。
1839年,林则徐在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业学校泥水工程协议
- 学校建设防尘网施工合同
- 地震学校食堂员工劳动合同
- 农业企业股权登记策略
- 林地征用补偿协议范本
- 合同纠纷调解培训
- 摩托车交易合同模板
- 农药化肥知识产权认证管理办法
- 展厅多媒体使用规范
- 财务资质管理办法
- 水利工程运维水利工程运行和日常维修养护方案
- FZT 92082-2017 非织造布喷丝板
- 2024上海市标准房屋租赁合同官方版
- (易错笔记)第五单元 周长 常考易错题汇编(单元测试)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含答案)
- 2024年济宁农村干部学院(校)招生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电气自动化专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
- 股权优先优先回购权协议书
- 供应商调查表模板及范文大全
-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一鼓作气成语故事ppt
- 透析中合并心衰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