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高考物理总复习 二 相互作用 物体的平衡 小测_第1页
2022学年高考物理总复习 二 相互作用 物体的平衡 小测_第2页
2022学年高考物理总复习 二 相互作用 物体的平衡 小测_第3页
2022学年高考物理总复习 二 相互作用 物体的平衡 小测_第4页
2022学年高考物理总复习 二 相互作用 物体的平衡 小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学年高考总复习A.细线拉力将变大B.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将变大

C.横杆对轻环c的摩擦力将变大D.斜面体对物体a的摩擦力将变小

专题二相互作用物体的平衡

5.如图甲所示,物体A置于倾角为6的斜而上,现对物体A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外力人斜而和物体

均处于静止状态,当所施加的外力/按如图乙所示的规律变化时,物体A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大小的变

(满分100分)

化规律不可能是()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5分,共60分)

L“电动平衡车”是时下热门的一种代步工具。如图所示,人笔直站在“电动平衡车”

上,在某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匀速前进,只考虑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电动平衡车”对人的摩擦力水平向前

B.“电动平衡车”对人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C.人对“电动平衡车”的压力就是人的重力

D.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向右转弯时,人会因为惯性向右倾斜

2.如图所示,左侧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圆弧,右侧是半径为2R的•段圆弧。二者圆心在•条螺直线

上,小球a、b通过•轻绳相连,二者恰好于等高处平衡。已知6=37°,不计所有摩擦,则小球公力的6.如图所示,将一个足球用三个立柱(可视为质点)支起,小立柱成正三角形放在水平地面上,立柱与足

质量之比为()球球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30°,已知每个立柱对足球的支持力大小均为竽N,不计足球与

立柱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柱体氏C卡在小车的车厢里,半径为R的圆柱体4叠放在两半圆柱体上面,其的视图俯视图

截面图如图所示。圆心。、。2、Os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表面均光滑,当小车以加速度与X向右加A.足球的重力为4V5NB.每个立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速时,圆柱体A受力的个数为(g为重力加速度)(D.每个立柱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竽N

C.地面对立柱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7.如图甲所示,人字折桎梯是工人师傅施工常用的工具,是由两个相同梯子在顶端用光滑转轴连接而

成,为防止意外发生,两侧梯子用不可伸长的细绳连接。把人字折叠梯置于水平地面上,当上端正中

间放置质量为,〃的物体时,细绳松弛并且系统保持静止,两侧梯子间的夹角为a,简化示意图如图乙

所示,人字折叠梯自身的重力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系统静止时地面对左侧梯子的摩擦力为则

A.1个B.2个C.3个D.4个

)

4.(多选)如图所示,粗糙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轻质细线绕过滑轮1和滑轮2,两端分别与物体

a和轻环c连接,轻环。穿在水平横杆上,滑轮2下吊一物体人物体。和滑轮1间的细线平行于斜

面,系统静止。现将。向右移动少许,物体a始终静止,系统再次静止,不计滑轮质量和滑轮与细线间

的摩擦。则()

1

A.^=^tan^,方向水平向右B.K="gtan3,方向水平向左

b

方向水平向右11.(多选)如图,•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光滑定滑轮。•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

C.”=;mgtanS,D.F;=mgtany,方向水平向左

悬挂物块N.另•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M

&用卡车运输质量为,〃的匀质圆筒状工件r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所示。

直至悬挂N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已知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两斜面、固定在车上,倾角分别为。和。。重力加速度为。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圆

IH3060gA.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

筒对斜面I、11压力的大小分别为耳、鸟,则()

B.M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C.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D.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

1/上二^

一】V3nr后r

C-K=5〃Jg,5r二可〃收D.£=^〃吆,6=5"吆

////////力//ftf/If/11/I!I///

9.滑索是云贵山区过山洞峡谷的常用交通工具。为了研究这种交通工具的受力情况,某科技小组用轻

(第10题图)(第11题图)

橡皮条代替滑索,拉直后两端固定在支架上A,4两点,通过动滑轮将小物块悬挂在橡皮条上,此时橡

12.(多选)有•个直角支架AO8,AO水平,表面粗糙,08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环

皮条右端与竖直方向成〃角,如图所示。当橡皮条的右端沿竖直支架从8移到C时,下列说法正确的

P,。氏上套有小环。,两环质量均为机,两环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

是()

置平衡(如图所示)。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

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杆对P环的支持力心和摩擦力/及绳子拉力7的变化情况是()

A.8角会增大B.橡皮条的长度会增大

C.橡皮条上的拉力不变D.橡皮条的长度先增大后减小

10.如图所示,轻杆通过较链与重物(可看作质点)连接,静止靠在竖直墙壁上,墙壁光滑,水平地面

A.FN不变,f变小B.&不变,/不变

粗糙。则()

C.6不变,丁变小D.乙变大,丁不变

A.地面对杆的支持力大于重物的重力

二、实验题(共2题,每题4分,共8分)

B.杆对重物的弹力等于重物的重力

13.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如下问题:把•开口向右、内壁光滑、深度

C.若使重物缓慢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则地面的摩擦力变大

力=0.25m的小圆筒水平固定在桌面上,同时把一轻弹簧一端固定于小圆筒内部左端,没有外力作用

D.若墙壁粗糙,地面光滑,重物仍可以在原位置静止靠在墙壁上

时弹簧的另•端位于筒内,如图甲所示。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筒外弹簧的长度/,现

要测出弹簧的原长和弹簧的劲度系数,该同学通过改变弹簧另一端所挂钩码的个数来改变/,钩码对

弹簧的拉力为凡作出产-/图线如图乙所示。

(第10题图)(第11题图)

(1)由图乙可得出的结论是。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弹簧的原长nu

(3)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放置与弹簧竖直悬挂放置相比较,优点在于一

14.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4挂16.(20分)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斜面体C质量为2〃?,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斜面体C与地

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弹簧测力计8的一端用细线系于。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等,质量也为2/〃的物块8放置在斜面上,轻绳1一端系在8上,另一端绕

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

过光滑定滑轮与另外两轻绳2、3系于。点,其中轻绳3下端悬挂质量为用的物体A,轻绳2与水平方

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向的夹角为30。,轻绳1在定滑轮左侧的部分与斜面平行,右侧的部分水平,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No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2)为了准确完成实验,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在量程范围内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1)轻绳1的拉力大小:

D.保证整个装置在竖直平面内

(2)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

E.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点静止在同•位置

(3)地面对斜而体C的摩擦力及支持力大小;

(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下列操作可以解决该问题的是(4)若8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现要使斜面体C向左匀速运动,求施加在C上的水平推力多大?

()

A.减小B弹簧弹力的大小,同时保证O点位置不变

B.减少B弹簧弹力的大小,同时O点向右偏移

C.保持AO8角度不变,使两弹簧测力计一起顺时针旋转一个小角度

D.保持八OB角度不变,使两弹簧测力计•起逆时针旋转一个小角度

三、计算题(共2题,共32分)

15.(12分)在动画片《熊出没》中,熊二用•根轻绳绕过树枝将光头强悬挂起来,如图所示,此时轻

绳与水平地面的夹角0=30°。已知光头强的质量为70kg,熊二的质量为300kg,不计轻绳与树枝间的

摩擦。(g取lOm/s?)求:

(1)轻绳对熊二的拉力的大小。

(2)地面对熊二的支持力的大小。

专题二相互作用物体的平衡

一、选择题

1.B【解析】人匀速前进,则“电动平衡车”对人无摩擦力,选项A错误:人在竖直方向受力

平衡,水平方向不受力,则“电动平衡车”对人的作用力竖直向上,选项B正确;压力和重力是不

同性质的力,不能说人对“电动平衡车”的压力就是人的重力,选项C错误;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向

右转弯时,人会因为惯性向左倾斜,选项D错误。

2.A【解析】对。和〃两小球受力分析,受力分析图如图所示,因一根绳上的拉力相等,故拉

力大小都为丁;由力的平衡可知,小球。受到的拉力7=%gcos37,小球b受到的拉力/=吗8

sin/oqc,J+M=。8,则/MC=37,

联立解得也=a,A正确。

叫4

3.B【解析】当圆柱体A与半圆柱体C间的弹力为零时,即呼

lan3O°=/7M»得"日s,因小车加速度a=*g,故圆柱

5.C【解析】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外力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则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初始时刻

摩擦力可能为零,可能沿斜而向上,也可能沿斜面向下,当外力减小到零时,若初始摩擦力为零,

体4受重力、半圆柱体8对圆柱体A的弹力,故圆柱体A受2个力,B正确,ACD错误。

则外力减小时,摩擦力增大,直到不变,B不符合题意;若初始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随外力减

4.AC【解析】以滑轮2为研究的对象,受力如图甲所示,若将c向右移动少许,两根细线之

小摩擦力增大,直到不变,不符合题意:若初始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随外力减小摩擦力先减

间的夹角//增大,由于人对滑轮的A

小到零再逐渐增大,直到不变,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拉力不变,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变大,根据2Pcos,=Gb,细

6.D【解析】设足球的重力为G,每个立柱对足球的支持力均为人,对足球,根据平衡条件结

线的拉力F一定变大,A正确:对斜面体、物体Q、物体b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细线的合力的正交分解知3及8s30、G,解得G=4N,A错误:立柱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地面的摩擦

拉力和地面的静摩擦力,力、足球的压力,共4个力的作用,B错误;地而对立柱的作用力为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水平方向

的摩擦力的合力,并非竖直向上,C错误;对每一个立柱,在水平方向由平衡条件有了=

如图乙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G◎-八W=6总-多人

凤sin30°=芈N,D正确。

与角度6无关,恒定不变,B错误:如图丙所示,以C为研究的

对象,水平方向居'=心in?,C向右移动少许,F变大,9变大,7.C【解析】以物体和梯子整体为研究对象,在竖直方向有2外

,可得金=?,以左侧梯子底端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

sin§变大,横杆对轻环C的摩擦力将变大,C正确;若原来物

2

体。有下降趋势,细线拉力增大,a可能也有上升趋势,因此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都不能如图所示,则有尹哼解得正加,呜,系统静止时

确定,D错误。

地面对左侧梯子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故C正确,A、B、D错误。

8.D【解析】以匀质圆筒为研究对象,把重力分解为压紧斜面I的

压力F,和压紧斜面II的压力F,,则有F,=mgcos300=,

号=mgsin30°=~〃噌,选项D正确。Fz=2mg,故/=,wlan0,当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角度9变小,故静摩擦力,变小,支持力心不

变,A、C正确。

9.C【解析】绕过动滑轮的轻橡皮条上张力处处相等,因此橡皮条左、右两端与竖直方向的夹

角相等,均为氏设橡皮条的拉力为凡拉长后的橡皮条长度为/,则2尸cos〃=,〃g,在右端从B到C

的过程中,若0减小,贝hose增大,橡皮条拉力减小,而橡皮条拉力减小意味着橡皮条总长度减小。

又由间水平距离d=/sin。知。减小时,/增大,两者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即右端从B到。的过程

中。不变,由此可知,此时橡皮条的拉力和长度也不变,C项正确。

10.C【解析】对重物和杆的整体分析,地面对杆的支持力等于重物的重力,选项A错误:二、实验题

对重物受力分析可知,杆对重物的弹力等于重物的重力与墙壁对重物的弹力的合力,选项B错13.【答案】(1)在弹性限度内,弹力和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误;地面对杆的摩擦力/等于墙面对物体的弹力N,而'=61的。若使重物缓慢向下移动-小段距(2)100;0.15

离,则。变大,则地面的摩擦力/变大,选项C正确:若熠壁粗糙,地面光滑,地面对杆将无摩<3)避免了弹簧自身所受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擦力,则墙壁也不会对物块产生压力,则墙壁对物块无摩擦力,则重物不可以在原位置静止靠在【解析】(1)由图乙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力和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墙壁上,选项D错误。故选C。(2)弹簧的原长为,则根据胡克定律得尸=%(九+/-幻=0+

川人-幻,由此可知,/-/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故&=l(X)N/m,又有〃=().25m,

当/=0时,F=10N,将数据代入解得/°=0.15m。

(3)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放置与弹簧畅直悬挂放置相比较,优点在于避免了弹簧自身所受重力

对实验的影响。

14.【答案】(1)3.6

11.BD【解析】如图所示,以物块N为研究对象,它在水平向左拉力厂作用下,缓慢向左移动

(2)E

直至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45。的过程中,水平拉力产逐渐增大,绳子拉力7逐渐增大:对例受力分

(3)BC

析可知,若起初M受到的摩擦力f沿斜面向下,则随着绳子拉力r的增加,则摩擦力,也逐渐增大;

【解析】本题考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

若起初M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则随着绳子拉力丁的增加,摩擦力f可能先减小后增加。故本

(1)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所以弹簧测力计读数为3.6N(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本位

题选BDo

估读,不用读到下一位)。

(2)实验需要验证两弹簧测力计的合力与重力是否平衡,故应测量重物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

在量程范围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