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2773-2017海蜇人工繁育技术规程_第1页
DB21-T 2773-2017海蜇人工繁育技术规程_第2页
DB21-T 2773-2017海蜇人工繁育技术规程_第3页
DB21-T 2773-2017海蜇人工繁育技术规程_第4页
DB21-T 2773-2017海蜇人工繁育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150

B51

备案号:58431-2018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2773—2017

海蜇人工繁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ofartificialpropagationforRhopilemaesculenta

DB21/T2773—2017

海蜇人工繁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蜇(Rhopilemaesculenta)苗种人工繁育的环境条件、繁育设施、亲蜇、产卵孵化、

螅状幼体、越冬管理、碟状幼体、稚蜇、幼蜇的培育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海蜇苗种人工繁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SC/T2059海蜇苗种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浮浪幼虫planulalarva

海蜇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原肠胚,体表具有纤毛、能在水中游泳、左旋自转的乳白色幼虫。形状为长

圆形,一般长为95µm~150µm,宽60µm~90µm。

3.2

螅状幼体scyphistomae

海蜇受精卵发育经过浮浪幼虫变态为附着状态的杯状体,杯底具有短粗的吸盘,另一端为杯口,周

围具有感觉触手,根据触手多少分为早期螅状幼体(4条触手,长为0.2mm~0.3mm)、中期螅状幼体

(8条触手,长为0.3mm~1.0mm)、后期螅状幼体(16条触手,长为1.0mm~3.5mm)。

3.3

碟状幼体ephyrae

海蜇螅状幼体经过横裂生殖所产生的初生幼体为碟状幼体,其形态类似于一个微小的碗碟,边缘具

有8对指状缘瓣,中央具有方形的口,营浮游生活。

3.4

1

DB21/T2773—2017

稚蜇juvenilejellfish

海蜇碟状幼体形成口腕、肩板器官,口腕初始为4对,逐渐发育为8对,具有伞状水母体形态的基本

雏形。

3.5

幼蜇subadultjellfish

稚蜇口腕基本愈合,口腕末端开始形成棒状附属器,具有和成体海蜇基本一致的形态特征。

4环境条件

4.1场址选择

海蜇人工繁育场址应选择远离污染源,电力充足、水源充沛的地方。

4.2水质水源

水源水质符合GB11607的要求。

4.3育苗用水

育苗海水应符合NY5052的要求。水温20℃~25℃,pH7.6~8.6,盐度20~26,溶解氧5mg/l

以上。

5育苗设施

5.1育苗室

选择具有透光性的塑料大棚或育苗室,配备相应的沙滤、增氧、充气等设施。

5.2育苗池

育苗池选择圆形或方形,方形池要用瓷砖镶嵌或塑料布覆盖池壁四周,池深1.2cm~1.8cm,体积

20m3~30m3。

5.3附苗器

附苗器由无毒聚乙烯波纹板用绳子串连而成,一般为15~20片,具体数量根据育苗池深度而定。波

纹板之间距离为4cm~5cm,用硬塑料管隔开。

5.4卤虫孵化器

锥型底的塑料桶、玻璃钢或水泥池,体积为1m3~5m3,同时配备进排水口、增氧、加热、光照设

备。

6亲蜇

6.1亲蜇来源及选择

2

DB21/T2773—2017

采捕自然海区或人工养殖性腺成熟的海蜇,选择伞径在30cm以上,体重8kg以上,色泽好,无损

伤,无畸形,活力强的亲蜇。

6.2雌雄鉴别

用镊子从生殖下穴插入,取海蜇性腺组织1cm~2cm,在10倍显微镜下镜检,雄性精子囊为肾形,

雌性卵子为圆形。

6.3亲蜇运输

选用塑料水箱或大桶装新鲜海水,亲蜇运输密度为10个/m3~15个/m3,运输水温为20℃~26℃,

用黑色帆布或塑料布遮盖,运输时间在2h以内,若超过2h以上,需更换新鲜海水。

6.4亲蜇暂养

亲蜇雌雄分开暂养,暂养密度为0.5个/m3,早晚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各一次,投喂后2h换水,每次

换水量为30%~50%。

7产卵与孵化

7.1孵化池和水处理

孵化池用次氯酸钠消毒,池壁刷洗干净,注入50cm~60cm的新鲜海水,加入4mg/L~6mg/L的EDTA,

所用化学试剂应符合NY5071的要求。

7.2产卵

凌晨3:00~4:00时将亲蜇从暂养池移入孵化池中产卵,雌雄比例为2:1或3:1,密度为1个/m3~2个

/m3,7:00时将亲蜇捞出暂养,次日重复用于产卵,可持续7d~10d。

7.3孵化

捞出亲蜇后池水静止30min,用软胶皮虹吸管排出上层水15cm~25cm,排水时应使池内虹吸管口

向上,再注入新鲜海水恢复原水位,微充气,受精卵经过7h~8h孵化为浮浪幼虫。

8螅状幼体培育

8.1早期螅状幼体培育

8.1.1附苗器投放

受精卵孵化为浮浪幼虫后24h内投放附苗器,距离池底10cm~20cm,投放密度为4个/m3~5个

/m3,海水添加量刚好淹没附苗器为宜,每2d添加适量海水,10d内不换水,即5d刚好把孵化池加满

水,附苗密度以波纹板面积计算,以5000个/m2~10000个/m2为宜。

8.1.2饵料投喂

在投放附苗器4d~5d后开始投喂,开口饵料以海蜇浮浪幼虫或贝类担轮幼虫为主,轮虫做为补

充饵料。当水温为20℃~25℃,投喂次数为每天一次,投喂量约为附苗量的5倍。

8.2中期螅状幼体培育

3

DB21/T2773—2017

8.2.1饵料投喂

早期螅状幼体经过7d左右培养,发育成为具有8触手的中期螅状幼体,饵料投喂以卤虫无节幼体为

主,当水温为20℃~25℃,每2d投喂一次,投喂量为附苗量的5~10倍,投喂后2h~3h换水,换水

量为30%~50%。

8.2.2日常管理

螅状幼体饱食后呈橘黄色,饥饿时呈白色。每天定时观察螅状幼体附着状态、摄食饵料、个体发育、

底质等情况,及时调整饵料投喂、换水次数及数量。

8.3后期螅状幼体培育

8.3.1饵料投喂

中期螅状幼体经过10d左右的培养,发育成具有16触手的后期螅状幼体,当水温在10℃~20℃时,

每4d投喂一次,投喂量为螅状幼体的10~20倍。

8.3.2日常管理

同8.2.2

9越冬管理

9.1室外越冬

9.1.1越冬池及水质条件

越冬池面积一般为10000m2以上,水深2.5m以上,水质泥沙含量少,具有丰富的小型的浮游生物,

池中搭架附苗器悬挂支架,支架高度1.4m以上。水质要求符合NY5052的要求。

9.1.2控制光照

在附苗器上覆盖黑色帆布,控制光照在500lx以下,防止藻类过量繁殖。

9.1.3日常管理

定期检查越冬池中水的温度、盐度、pH、溶解氧等各项理化指标,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换水、除雪、

控制光照等措施。

9.2室内越冬

9.2.1水温及投饵

水温控制在0℃~10℃,其它指标符合NY5052的要求。0℃~5℃时,不投喂饵料,6℃~10℃

每周投喂1次,投喂量为螅状幼体的5~10倍,投喂后3h换水,换水量为30%~50%。

9.2.2光照控制

越冬池上方覆盖黑帆布,控制水面光照强度在500lx以下。

9.2.3日常管理

4

DB21/T2773—2017

做好越冬室内保温工作,定期监测水温、pH、溶解氧等理化指标,每周增氧一次,时间30min,15

d~30d换水一次,换水量为30%~50%。

10碟状幼体培育

10.1横裂生殖条件

10.1.1光照控制

室内光照控制1500lx~2500lx。

10.1.2饵料投喂及换水

饵料以卤虫无节幼体为主,3d~4d投喂一次,投喂量为螅状幼体的10~20倍,投喂后3h换水,

换水量为30%~50%。

10.2碟状幼体培育密度

培育密度控制在1万个/m3~2万个/m3。

10.3饵料投喂及换水

碟状幼体的投喂以鲜活的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为主,每天投喂2~3次,每次投喂量为碟状幼体的

10~20倍,每天换水1~2次,换水量为30%~50%,碟状幼体经过10d左右发育为稚蜇。

11稚蜇培育

11.1稚蜇培育密度

密度控制在0.8万个/m3~1万个/m3。

11.2饵料投喂及换水

稚蜇的投喂以鲜活的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为主,每天投喂3~4次,每次投喂量为稚蜇的50~100倍,

每天换水2~3次,换水量为30%~50%,碟状幼体经过10d左右发育为稚蜇。

12幼蜇培育

12.1幼蜇培育密度

密度控制0.5万个/m3~0.8万个/m3。

12.2饵料投喂及换水

幼蜇的投喂以鲜活的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为主,每天投喂4~5次,每次投喂量为幼蜇的100~200

倍,每天换水2~3次,换水量为30%~50%。

12.3充气

保持微量充气,将充气气石去掉。

5

DB21/T277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