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对少数民族地方舞蹈发展的影响探析案例6400字】_第1页
【生态环境对少数民族地方舞蹈发展的影响探析案例6400字】_第2页
【生态环境对少数民族地方舞蹈发展的影响探析案例6400字】_第3页
【生态环境对少数民族地方舞蹈发展的影响探析案例6400字】_第4页
【生态环境对少数民族地方舞蹈发展的影响探析案例64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环境对少数民族地方舞蹈发展的影响分析案例目录TOC\o"1-2"\h\u30943一、广西壮族蚂拐舞概述及其生态环境 113446(一)广西壮族蚂拐舞概述 118557(二)广西壮族蚂拐舞的民族生态环境 220549二、民族生态环境对广西壮族蚂拐舞的影响 325748(一)地理因素 3165(二)民族生活习俗 319881(三)民族宗教信仰 415972(四)民族生产方式 529323三、广西壮族蚂拐舞与民族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 523036(一)广西壮族蚂拐舞的衰微与民族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54906(二)广西壮族蚂拐舞的发展繁荣与民族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626509结语 731555参考文献 8前言蚂拐是壮族人民信奉的图腾,蚂拐舞是壮族蚂拐节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程序,是壮民以蚂拐拟人化为舞蹈语言,模仿人们农田耕耘的祭祀性舞蹈。一直以来,壮族人民通过舞蹈语言不断向后代传递着本民族的原始文化信息,潜移默化着这个民族独有的心理内涵。本文以壮族蚂拐舞与民族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立分析路径,围绕着蚂拐舞相关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生产方式等进行深入的研究,探求壮族蚂拐舞文化本源。一、广西壮族蚂拐舞概述及其民族生态环境(一)广西壮族蚂拐舞概述壮族人将青蛙叫做蚂拐。蚂拐舞是原生态文化的一种民间祭祀性舞蹈,起源于两千年前春秋战国时期或者更早的时期,流传于广西天峨县。民间流传着各种蚂拐节起源的传说,大概内容为:有只蚂拐变成了一个身着蚂拐皮的帅气年轻人,它助人为乐,凡是它到过的地方皆风调雨顺、农田丰收。后来由于人们的误解,把它那性命攸关的蚂拐皮烧掉了,最终蚂拐因此殒命。为了纪念战功显赫的蚂拐人,在此之后,人们每逢农历春节就会举行“蚂拐节”祭祀活动,跳蚂拐舞来祭奠它。蚂拐舞表演的演员们都是由当地男性村民扮演,就算是女性角色也是由男性男扮女装来表演。从农历正月初一找到了“蚂拐”之日起,就在村中长老的统一安排下,由专门的人来组织村中有经验的演员进行指导和排练。蚂拐舞最经典的动作是四肢张开,下身半蹲,作蚂拐站立的姿态,舞蹈较多跳跃动作,雄浑神秘之感浓厚。蚂拐舞大致分为两类动作,第一种是模拟性动作。对动物的形态、人们劳动生产的动作进行模拟,比如蚂拐舞当中出现的小蚂拐、猴大王,牛的表演;生活场景中插秧、纺织、犁田等动作。第二种就是程式化动作。比如蚂拐舞当中的平马点步、撩腿点步、平马蹲转、就属于程式化动作,偏向于舞蹈技巧一类。蚂拐舞程式化动作在民族舞蹈动作中较为特别,在平常舞蹈中不常见。蚂拐舞个别动作难度较大,不是每一个表演者都能掌握。比如平马点步这个动作,由于需要强大的平衡力、爆发力和控制力,在当地村落里仅仅只有两位老人能够做到,就连来采风的舞蹈专业人士也难以做到。因为平马点步这个动作与蚂拐的姿态十分相似,那快速触碰地面的动作就将蚂拐鼓气发出鸣叫的样子模仿得惟妙惟肖。这些动作之所以与蚂拐如此相似就是人们长期对蚂拐的形象、姿态、生活习惯以及性格的观察。蚂拐舞用肢体语言向后代传达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与精神,使得壮族民俗文化的气息得以长存。(二)广西壮族蚂拐舞的民族生态环境民族生态环境包括区域地理环境、天气气候、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等,各种因素的偏差都有可能让民族之间产生差异,从而孕育出不同的民族文化,产生独特的民族舞蹈风格。广西壮族地区属于山地丘陵盆地地貌,山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平原,河流众多,水域面积宽广。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季风气候区域受西南气流、锋面、热带风暴的影响,降雨丰富。气候温润、光照充足、河流分布纵横、降雨量大的地理环境与气候适合各种农作物、庄稼的生长。在遥远的新石器时代,广西先民他们开始使用各种石器、骨器进行采集、捕捞等活动,初始的农业、家畜饲养业开始出现。秦朝六国统一后,许多汉族百姓从中原迁移到岭南地区,岭南地区的壮民逐渐受到迁移过来的汉族文化、习俗等多方面的影响。到汉代,铁质工具和先进的农耕技术传到了岭南地区,带领着壮族百姓由最原始的狩鱼转变成了农田耕作为主的生产方式。由稻作农业产生独特的稻作文化,壮族文化就是典型的例子。农田是生产水稻最基本的条件,所以田在壮族先民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以至于他们在称呼自己生活和劳动的地方常常带上一个“田”字。“田”的壮语方言是“那”(na),至今,广西带这个字的地名比比皆是,这足以体现田的重要性,成为广西独有的稻作农业的印记。在中华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壮族遭到许多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得原来的习俗有些改变。随着一些宗教的传入,虽然人们心目中的蛙图腾观念有所淡化,但对青蛙的崇拜却还是难以抹去。在蚂拐节的各种活动中,壮民不由自主的从单一的蛙崇拜上升到民族保护意识的典型原始宗教仪式行为,通过蚂拐舞等活动承延至今。二、民族生态环境对广西壮族蚂拐舞的影响(一)地理因素蚂拐舞主要流传于广西天峨县地区,红水河上游地带。山峦耸立,河流纵横,物产丰富,地区森林面积广,野生植动物种类繁多。蚂拐舞和其他古老的文化相似,起源于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当中,是特定社会存在所产生的艺术反映。在原始时期,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对自然界中发生的事情还不能理解和认知,壮族先民进入农耕文明之后,在岭南地区高温、多雨、多蛙的环境中生活,长期的农业生产劳动,他们发现蛙的鸣叫与生产活动和气候变化有联系。青蛙不仅繁殖能力超强,而且每当下雨的时候,它们就会鸣叫,所以当时的人们就认为青蛙身上具有某种魔力,认为它能主宰雨水。青蛙对农作物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功能就是捕捉害虫,可以有效的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在当时,生产力落后,人们面对这些陌生的自然现象还不能构建起合理的关系,在万物有灵的思想观念下,绚烂丰富的想象随之迸发。(二)民族生活习俗特定的生存环境和民族历史背景产生独特的民族生活习俗。壮族喜居在河边比较平坦的地方,或依山傍水处,或沿海平坦之地。有围墙绕村、栽树成荫的生活习惯,居住干栏式房屋,共分三层,上层储存粮食,中层住人,下层饲养家禽。壮族先人主要居住在原始森林、丘陵以及高原过度区域,天气多为湿热,因此衍生了许多有害动物,通过观察到青蛙与天气气候的关联与捕捉害虫功能,蛙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逐渐上升,人们希望对蛙图腾的崇拜,紧密人与蛙的亲缘关系,获得蛙的保佑。从相关图腾崇拜来看,蚂拐舞是一种农业祭祀行为或与农业祭祀有关的动物崇拜。壮族蚂拐舞在发生了多次的发展演变后,从单一的祭祀增加了娱乐、求偶等活动,舞蹈内容和程序越来越丰富。在许多壮族聚居的县,新春之时,当地壮族村落就会举行隆重的蚂拐歌会。从蚂拐舞活动中体现出了壮族的传统农耕文化,更体现出壮族人对蛙的崇敬,就像是把自然当成了一个宗教祈祷的对象。(三)民族宗教信仰壮族蚂拐舞虽历史悠久,但没有充足的文献根据,只有在《河池县志》和《东兰县政纪要》这两本书上有对蚂拐舞发源的粗略记录,因此只能从民间传唱的歌谣还有各式各样的神话传说、花岩壁画当中去寻找。自然界中,在壮族世居的生态环境里,许多动物与人们的关系较为密切,青蛙就是其中一种。壮族先民认为它们对农业生产或人口繁殖有着巨大的作用,所以赋予它们特殊的“神性”和“神力”,并对之进行祭祀和膜拜。人们对青蛙所赋予的生殖与丰饶的双重功能使得蛙崇拜在壮族动物崇拜文化中居于主体性地位。蚂拐舞的内容和形式的某些地方还保留了母系氏族的遗风。在表演的舞场中最显著的位置上,有两个男青年扮女装击打大鼓,她们自始至终击鼓伴奏,实际是整场舞蹈表演的指挥者,地位显著,这在广西各少数民族舞蹈中都比较少见。舞蹈中戴山神和水神面具的表演者接连三次像鼓者作揖,以示崇敬。这明显是将两位击鼓者当作蚂拐神或其化身加以敬奉。除此以外,现今,天峨县一个村落里至今还保存着一尊蛙婆石雕像,将女性形象作为崇拜的神像供人们敬奉。关于蚂拐的神话传说都有相似处,便是蚂拐是受人崇敬的、为人造福的,神圣的存在。(四)民族生产方式壮族先人曾生活在桂西北地区,当地盛行蚂拐文化,人们生产劳作方式主要为农耕稻作,蚂拐崇拜充分体现了壮族稻作文化的特点。唐宋时期社会经济已逐步发展。农田主要用为稻作,大量采用牛耕技术,达到“深耕溉种,时耘时籽,却牛马之踏履,去螟螣之戕害,勤以朝夕,滋以粪土”的程度。更有“稻粟皆再熟”,“种稻似湖湘”,“粮粒丰储”,“猪牛鸡鸭肥大蕃息”的景况REF_Ref4531\w\h[1]。当时手工业也发展得较快,壮锦在全国都很出名。虽然社会生产力虽然有所提高但还远远比不上中原地区的发展速度。很多地区的播种方法仍然是传统的就地点播,耕作方式粗放,既不灌溉也不施肥,农田杂草丛生。有的偏远村落甚至还停留在“刀耕火种”和捕猎为主的初始生产模式。宋元时期,中原封建王朝在壮族区域推行土司制度,令本地领导者“谨守疆土,修职贡,供征调”。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层矛盾和民族矛盾,增进了本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成长。明清时期,中央采取“改土归流”政策,废除土官政权,派遣流官到壮族地区充任各级官职,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生产关系,使得壮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所提高。在横洲区域,人们或筑堤围塘蓄水,或引流灌溉,使得生产力迅速发展,出现了“客商云屯,山货露积”的情景。稻作文化下“春祈秋报”的社会心理被蚂拐舞体现得淋漓尽致。三、广西壮族蚂拐舞与民族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一)广西壮族蚂拐舞的衰微与民族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民族文化自然的新陈代谢加上城市快速发展的冲击,从而导致了一些壮族文化的没落,许多蕴含着重要历史价值的舞蹈文化只生存在某个山村里,也许存于那些悠久的记忆里,也许存于书脚已泛黄的史书记载中,又或许早已被人淡忘。蚂拐舞作为壮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壮族人来说,应该处处有着“我民族所独有”的尊严感和自豪感,增强壮族人内部的凝聚力。可现代社会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正蚕食着滋养壮族蚂拐舞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导致壮族人渐渐地缺失对本民族舞蹈文化的自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壮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发生着空前的改变。色彩纷呈的科学文化知识对壮族群众的精神文化、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了冲击,甚至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文化失落和迷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壮乡,接受外界文化的影响和现代传媒及娱乐方式的熏染,并且在地域上也与壮族文化相隔,缺少耳濡目染的条件,也是导致壮族人渐渐地缺失对本民族文化自觉的原因之一。在教育传承方面,社会上对壮族文化盲目自卑,缺失自身文化的自信,不愿意自觉地学习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因此,现代文明的冲击导致壮族舞蹈文化自觉正在缺失。 广西天峨县有壮族蚂拐文化的百姓大多是居住在森林大石山区,交通十分不便利,没有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项目,村落中的村民生活只能保证自己的吃住,只有让他们充分认识现代科学知识,利用科学知识转变落后的思想,提高农户科技知识,掌握农业生产机器的技术要领,才能更好的提高生活水平,以此来发展、传承蚂拐舞。 因为生活区域大多是在海拔比较高的大石森林区,使得当地的交通条件差,通信条件也差,与外部联系困难,很难得到外面的信息,政府部门负责拍摄宣传的媒体也很难进入,大型拍摄机器的搬运成为了工作的一个难点,因此影响到了蚂拐舞的宣传工作。 以上这些问题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社会的帮助扶持与宣传带动,要一直发掘蚂拐舞的文化艺术价值,意识到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拓宽蚂拐舞的研究教育渠道,提高蚂拐舞的艺术水平,壮族蚂拐舞才得以永久不息的传承下去。(二)广西壮族蚂拐舞的发展繁荣与民族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蚂拐舞的舞蹈动作运动量大,对身体素质、腿部力量有着很大的要求,而常年耕地劳作的壮族人民恰恰在生活中逐渐形成了舞蹈所需的身体素质要求。“蛙”是壮族的图腾信仰,信仰是民族意识的组成部分,它藏于人心,却表露在人的行动上,壮人的蚂拐节就是意识支配行为的表现。壮人每年一次的蚂拐节活动,长年累月就会形成内心约束,通过蚂拐舞活动使之成为人人自觉的约束,传统活动已经潜移默化的根种在这个民族的意识中。壮人蚂拐舞的不可更改和替换实际上就是一种制约,它发挥着一种约束机能,使壮族人民几千年来忠诚守护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形成一个和谐的壮族社会。 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国家对于文化这方面制度的管控相对于松动,当时居住在广西纳洞村蚂拐舞的传承人还掌握着蚂拐舞的技艺,而且村民们对蚂拐的信仰依旧根深蒂固,所以蚂拐舞具有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随着国家对宗教信仰方面政策的宽松,一直以来被视为“四旧”、“迷信”的蚂拐舞逐渐复苏。 由于广西偏远的山区环境加上道路交通的不便,外来文化对蚂拐舞文化的冲击较轻,原生态风貌也因此保存得较好。近年来,蚂拐节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蚂拐舞也随之受到了保护,获得了来自国家与社会的扶持。政府对蚂拐舞技艺的继承人进行认定,对表演场地、舞蹈道具进行改良,出资重新修建蚂拐庙,对蚂拐圣母像进行修复,蚂拐舞的生存情况得到显著的改进。壮族蚂拐舞活动是壮族人民自行组织且有规章制度的民间活动,肢体语言充当介质将蚂拐舞的历史记忆充分展现,代表了独有的民族元素,这些习俗的存在,使壮族文化得以传承。 蚂拐舞民族舞蹈文化传承的根本在于教育。通过学校教育渠道让师生了解“蚂拐”、“蚂拐节”和“蚂拐舞”,将壮族蚂拐传说带到学生的课堂,带领师生领略蚂拐舞古朴粗犷的舞蹈风格,把学校教学和民族舞蹈文化传承相结合,培育学生的民族情怀;以蚂拐舞的教学,使学生民族艺术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精神,以此影响其他人乃至全社会,让人们认识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促进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设立“濒危民族舞蹈研究所和教学基地”,培育蚂拐舞传承人,致力保护蚂拐舞这类原生态舞蹈文化,让蚂拐舞永不停歇地传承下去。 民族舞蹈是文化产业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支流,在当今发展变化迅速的社会,一定要跟上时代的变化才不会“掉队”。如今,多媒体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传输渠道,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各种短视频软件的宣传,使得蚂拐舞一直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没有被遗忘,许多对蚂拐舞感兴趣的人慕名而来,对蚂拐舞文化进行实践了解,从而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产业,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得以提高。结语原始社会初期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原始人在大自然面前感到渺小无力,便把自然界发生的种种现象视为灵异,顶礼膜拜求其消灾降福,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以及对这些超自然力量的崇拜。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壮族地区经济稳步上升,人们的生活已由过去简单的物质需求上升到精神需求,在这个民族生态环境中,壮族人民的所有活动必须既能承受和适应环境的变化,又能够主动地保持和复原这个环境的相对平衡和动态稳定,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良态势。蚂拐舞以其奇特的形式,表现出了壮族的民族性情和文化意识特点,使壮族蚂拐舞习俗扎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当中,彰显了现代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民族特色的本质。参考文献覃乃昌.壮族稻作农业史[J].广西民族出版社,2012(01):226.李婷婷.壮族“蚂拐舞”引入高校体育课程的研究[J].艺术科技,2016,29(06):24.周家金,孙庆彬,陈诗强等,广西民族传统体育蚂拐舞的文化解析与传承[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