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四首之高考语文测试练习题_第1页
咏物诗四首之高考语文测试练习题_第2页
咏物诗四首之高考语文测试练习题_第3页
咏物诗四首之高考语文测试练习题_第4页
咏物诗四首之高考语文测试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咏物诗四首快乐的密码我住在姐家的时候,常常要去买菜.一次,我去买菜,菜市场中有个中年男子,笑得让人觉得不买他的菜就欠了他的情似的.他给我选了几个茄子,“四块.”他说.我非常舒坦地交给他一张百元大钞.“找不开啦!姑娘.”可是我当时没有零钱.“这样吧,你先拿去,我明天早上要回乡下,两三天回不来,等我回来再还给我吧!”“怕不方便吧?”他豁达一笑:“没事没事,只要你记得,一星期也可以.”于是我坦然地把那几个茄子拎回了家.三天后,我在众多的摊贩中找到了他.他一见我就笑了:“买点什么吗?”并不提钱的事.我选了几条黄瓜,连那天的4元算在一起,给了他7元.他照样笑了:“小姐好讲信用啊!”我说:“是你先信任我的.”彼此道了声再见,转身走在脏乱不堪的菜市场中,忽然发现自己心情很好.信任别人,也值得别人信任,这就是快乐的密码.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诚者,天之道;敬者,人事之本.敬则诚.——《明道语录》赏读:诚(这个道德概念)是符合天道(自然规律)的;敬(这个道德概念)是人际之间的根本.能够做到敬,便能做到诚.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朱子大全》赏读:处理事情的要点是:端正正确的主张,不谋私利;阐明其中的道理,而不要多想什么功勋.做一个廉洁、公正、明理的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集》赏读:倘若有利于国家民族,应该不顾什么生和死,哪能因为有福就前往,有祸却去躲避呢?这是林则徐被流放新疆伊犁时告别家中人时口头吟诵的,显示出他的铮铮爱国情怀.一、作者视窗《子规》顾况(725-814),字逋翁,苏州人,号华阳真人(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生性诙谐,诗名较著.作品有《华阳集》.《葡萄》韩愈(768-824),字退之,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赏牡丹》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作品有《竹枝词》《陋室铭》《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小松》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今安徽石台人.作品有《杜荀鹤文集》二、写作背景《子规》:顾况是唐代一位现实主义诗人,和白居易、元稹、王建等大力推动“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要揭露朝政弊端,反映民生疾苦.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成的.借“子规”来讽刺世道不公,反映百姓中冤魂太多.《葡萄》:韩愈,25岁中进士,却久不得官,后入仕,却屡遭波折,元和十二年因功升任刑部侍郎,却因谏迎佛骨,再度遭贬,做潮州刺史.这首《葡萄》就是在这一时期所作,作者借“葡萄”表明希望得到扶持提携的心愿.《赏牡丹》:唐代自武则天以后,牡丹逐渐受到世人喜爱,而原来盛行的芍药等渐渐衰落.《爱莲说》中有“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国史补》中也有“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的记载.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小松》:诗人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轻时就才华显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致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诗人心中颇感苦闷.于是写了这首《小松》,来表达自己被埋没于深草的不平.三、基础梳理1.字音识记(1)著子规()(2)茎()(3)芍药()(4)芙蕖()(5)蓬蒿()(6)冤亡()(7)马乳()(8)恨魄()(9)怨鸟()答案(1)zhuó(2)jīnɡ(3)sháo(4)fúqú(5)hāo(6)yuān(7)rǔ(8)pò(9)yuàn2.词语释义(1)而今渐觉出蓬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庭前芍药妖无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莫辞添竹引龙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何树何山著子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野草(2)艳丽、妩媚(3)推辞(4)栖息3.名句背诵(1)________________,何树何山著子规?(2)若欲满盘堆马乳,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花开时节动京城.(4)新茎未遍半犹枯,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直待凌云始道高.答案(1)若教恨魄皆能化(2)莫辞添竹引龙须(3)唯有牡丹真国色(4)高架支离倒复扶(5)时人不识凌云木整体感知1.《子规》这首诗借写杜宇化鸟,表达了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人世的不公平和不合理表现出极度愤慨,寓意深刻;同时表达了对历代蒙受冤屈、含冤而死的人深深的同情.2.《葡萄》由葡萄需人的扶持架枝才能收获累累果实,联想到生活中多少人需要别人的无私扶掖方能上进和取得成就,因此抒发了渴望得到别人提拔、奖掖的迫切心情.3.《赏牡丹》通过与芍药、芙蕖的对比,赞美了牡丹的雍容有格、多情旖旎的特点,进而对其国色天香表达了强烈的赞赏.4.《小松》这首小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小松的遭遇正是作者虽才华横溢,但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的真实写照.作者由此抒发了深沉的感叹之情.文脉梳理《子规》物(杜鹃啼血)eq\o(→,\s\up7(冤),\s\do5(悲))人(亡魂无栖)《葡萄》物(葡萄)eq\b\lc\{\rc\}(\a\vs4\al\co1(茎半枯,倒复扶,添竹引须))→志(扶持奖掖)重点突破一、咏物诗往往托物寄情,或托物言理.试分析《子规》、《葡萄》和《小松》各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情志,说明了什么道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子规》一诗主要寄寓了作者对世道不公的指责、批判.借助冤魂若皆化为子规则无处栖息,来说明人世间受冤屈之人何其多的黑暗现状.《葡萄》一诗则借物咏怀,借葡萄新茎半枯,需要“倒复扶”,来寄寓作者遭贬后需要贵人帮扶提携的愿望.《小松》托物写人,以小松埋没于深草,无人相识,寄寓了自己虽有才华和志向,却无人赏识,抒发了一生潦倒的满腔不平和苦闷之情.总之,这类咏物诗,往往都是托物寄情,以物喻人,写物其实是为了写人,为了写情,为了说理.二、《赏牡丹》用一半的篇幅先写芍药和荷花,为什么?这是什么表现方法?你还能举出更多的例子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是一种抑此扬彼的对比反衬手法.这在古诗当中极为常见,如黄巢《菊花》中的“我花开后百花杀”;又如李商隐的《题小松》:“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名句品评(1)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品评这两句是对前面杜宇的传说以反诘的语气提出的疑问,由鸟及人、由自然到社会的巧妙联想,将题材化通俗为新颖,写出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人世的不公平和不合理表示极度愤慨,寓意深刻.(2)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品评“马乳”,马的奶头,这里比喻成熟的葡萄.“添竹”,指种葡萄的人在架子上多添些竹条,扩大修缮,将葡萄的枝蔓引好.“龙须”,比喻葡萄卷曲的藤蔓.这句是写诗人希望种葡萄之人能对这株葡萄多加培育,让它结出丰硕的果实.这里是托物言志,表达自己遭贬谪后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3)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品评作者先评赏芍药和芙蕖.芍药,花开得艳丽,但开得太妖艳,因而显得缺乏格调,即“无格”.至于“芙蕖”,也就是荷花,素以高洁闻名,但往往孤芳自赏,故作者认为其“净少情”,即纯洁而寡情.作者写芍药、荷花并没有完全否定它们,而是抑中有赞,为写牡丹“真国色”的独特魅力起侧面烘托作用.(4)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品评前一个“凌云”指的是小松,后一个“凌云”指的是大松.诗人感叹“时人”目光短浅,不将小松看作栋梁之材,不对小松这样将来能“凌云”之木多加爱护、培育,造成了多少小松由于这样的“不识”而被忽视掉啊!考点链接诗歌鉴赏之咏物抒怀所谓咏物诗,是指通过细致地描绘自然之物,寄托诗人思想感情的诗歌,其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所谓抒怀诗,是指通过某事而引发诗人某种感慨的诗歌,其主要特点是“即事抒怀”.对咏物抒怀诗的鉴赏评价,主要是通过对所咏之“物”或所叙之“事”的分析,把握其外在特征与诗人内在思想感情的联系,进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其反映出来的诗人的观点态度.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诗,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不仅是写烧炼石灰石,更使人联想到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答题警示】1.把握咏物抒怀诗的思想内容咏物抒怀诗的思想内容常常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等.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如李贺的《南园十三首(其一)》:“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通过某种事物或事情的触动,进而引发出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就是通过登楼所见进而提出“登高才能望远”这一生活哲理的.2.把握咏物抒怀诗的特点.古人对咏物诗有一个说法,即“不即不离”.也就是说,既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描摹上,又要切合所咏之物(形似),写出物的特点.作者总是将自己的主观情感投射到所咏之“物”上来.所以,读一首咏物诗,要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神韵,体会所抒之情.同样,在读一首抒怀诗时,也要首先了解诗人所咏之事是什么,此事与诗人的关系怎样,诗人对事件的态度观点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揭示的人生感悟.当然,我们还要注意作者在描摹事物时所寄托的感情.由于作者的出身经历、情趣爱好以及观察的角度、深浅不同,即使写同一事物,也会表达出不同的感受,抒发出不同的思想感情.如唐代曾有三位诗人写蝉:被陷害入狱的骆宾王,发出的是“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患难人”的心声;仕途坎坷的李商隐,慨叹的是“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牢骚人”的声音;身居高位、一生平庸的文学宠臣虞世南,表达的却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清高人”的志得意满.3.把握特殊物象,体会象征意义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些特殊的物象常常有着较为固定的意义,而在大量的咏物诗中,诗人也常常借助这些有特殊含义的物象来表达特定的象征意义.如在一些写花草树木的古典诗词中,常用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高洁的品格,用桃花象征美人,用荷象征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用芳草抒发怀念朋友或故国、抒写离别乡思等.再如在一些写飞禽走兽的古典诗词中,常用它们来指一些美好的形象或宜人的事物,如:以精卫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的志士,以莺鸟、凤凰比喻忠诚的贤士,以鸿鹄比喻志向远大的人,以杜鹃比喻忠贞或表达归家之念,以鸳鸯比喻相亲相爱的夫妻等.当然,也有不少飞禽走兽常被用来指平庸、邪恶的形象或用来表现荒凉、悲惨、绝望的氛围,如:将鸢比作争名逐利的小人,以乌鸦描写荒凉的景色,表现凄惨的氛围,以虎、猿描写阴森、悲凉的环境,以鹧鸪劝人不要远行,并以此表达思乡之情(因其叫声被人们拟为“行不得也哥哥”)等.一、延伸阅读用什么耳朵倾听有一种倾听需要特别的耳朵.乡间,有一对老夫妻相濡以沫.妻子聋了,丈夫每晚做手艺回家捶门不开.二人合计之后,妻每晚睡前将一根绳子系在手腕上,绳子的另一端则扯到窗口外.这样,不管丈夫多晚回来,只要在窗口轻轻一拉绳子她就醒了.这方法有点类似打电话,甚至还省却了拨号的麻烦,又产生出共守一个默契的快感.日久,这秘密被邻居贪玩的孩子发现了,每到夜里,他们就到窗口来拽绳子,女人就一次次醒来,开门,而扑进门却大都是山风或者月亮.她就那样站在山乡纯净的月光里,一遍遍怀想自己青春的耳朵倾听的云轻雨柔、山盟海誓,倾听来自神秘心灵的呼唤.有时倾听就像抚摸丝绸,或者抚摸夏天里一滴冰凉的泉水,那样一种释放和快感,是惊人的刹那.有些特别的声音是为特别的耳朵准备的.二、写法迁移角度诗歌鉴赏题目:选取文中一首诗歌,对其进行鉴赏.角度自定,题目自拟.150字左右.示例一鸟联系自然社会,一诗抒发同情不满——顾况《子规》艺术特色顾况《子规》是一首托物寄情的咏物诗.托的物是“一鸟”.作者由杜鹃的传说写起,传说里的人物杜宇,冤魂化为杜鹃,啼声悲哀.这引出对历代蒙受冤屈、含冤而死的人的命运根源的思考.诗歌的后两句,字面写现实中更多的“杜鹃”,实际写历代的“杜宇”,由鸟及人,将自然与社会沟通,浑然一体.寄的情是“同情”和“不满”.作者的思路,由鸟及人,将自然与社会沟通,表达对历代蒙受冤屈、含冤而死的人的同情,同时将他们命运的根源归于封建社会的黑暗,表达对人世之不公平和不合理的愤懑和不满.诗人的构思俗中见奇,翻出新意.开篇写杜宇化鸟,不过是相当俗见的题材.但后二句以反诘语气发问,由鸟及人,暗示之意深刻.(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5分)A.芍药(sháo) 芙蕖(fúqú)B.啼血(tí) 著子规(zhù)C.蓬蒿(hāo) 枯槁(ɡǎo)D.新茎(jīnɡ) 倾倒(qīnɡ)答案B解析B项“著”读zhuó.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5分)A.何树何山著子规著:附着,这里指栖息.B.花开时节动京城动:使动词,使……惊动.C.庭前芍药妖无格妖:贬义词,矫揉造作之态.D.莫辞添竹引龙须莫辞:不要推辞,这里有希望之意.答案C解析“妖”无贬义,是“艳丽、妩媚”的意思.3.下列对诗句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说古蜀国国君杜宇冤死已经很久了,但他的魂魄所化的杜鹃鸟却长年啼叫,以致口中流血,令人闻而悲凄.“积”,指冤屈积累很多很重.B.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诗人希望种葡萄之人能对这株葡萄多加培育、让它结出丰硕的果实.“龙须”,比喻葡萄卷曲的藤蔓.C.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唯有”一词,突出强调了只有牡丹才配称“真国色”,表明了诗人对牡丹的偏爱.后一句表现了人们倾城而出观赏牡丹的热闹景象,以此赞颂牡丹为人赏爱的倾国之色.D.自小刺头深草里:“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由小转大.答案A解析这里的“积”指时间已过了很久.4.下面几句咏花的诗句,依次排列花名,正确的一项是()(5分)①素艳乍开珠蓓蕾,暗香微度玉玲珑.②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③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④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A.①梅花②菊花③水仙花④荷花B.①菊花②梅花③荷花④水仙花C.①菊花②梅花③水仙花④荷花D.①梅花②菊花③荷花④水仙花答案A解析注意季节和标志物.阅读与鉴赏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夜坐张耒[注]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注张耒自幼有雄才,然而仕途却十分坎坷,晚年罢官后,投闲困苦,却口不言贫,表现出刚毅而超脱的性格.严羽《沧浪诗话》在讲到诗的好处时曾标举“言有尽而意无穷”,你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什么深意?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首诗先交代了萧瑟清寒的秋景,然后在这样的环境中着写梧桐,“不甘”、“尚”等词语,写出了梧桐在秋风中不甘心凋零的刚强的生命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内心的倔强和积极抗争的人生态度.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答: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