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管理学-课件_第1页
现代城市管理学-课件_第2页
现代城市管理学-课件_第3页
现代城市管理学-课件_第4页
现代城市管理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章城市及其发展城市是指一定规模及密度的非农业人口聚集和非农产业聚集的地方和一定层级地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中心。城市是系统性存在,也是历史存在和社会存在。城市作为一种居住群落体系,是一个历史范畴。城市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城市的产生基础是人类劳动的社会大分工。22.1城市及城市化

城市概说1、城市的内涵城市是一个地理的、经济的、社会的空间实体,是各种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聚集的组织系统。城市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空间地域实体。城市地理学强调城市的空间特征,认为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相对于乡村而言的一种相对永久性的大型聚落(Settlement),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3城市经济学强调城市经济活动的特征,认为城市是各种经济活动因素在地理上的大规模集中的结果,认为城市是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地区内的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并与域外相互联系的网状系统。城市社会学认为,城市是特定区域内,由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的密集人口所组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维系力的社会,是人类生存的特殊社区。而城市政治学认为,城市不仅是市场中心的所在地和有法律规范的地域,更是不同团体间确定政治关系的制度化共同体。4城市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这个角度讲,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客观存在和系统性存在。它的本质特征表明,城市是一定规模及密度的非农业人口和非农产业聚集的地方和一定层级地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中心。1、城市的形成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产生了原始的聚落原始社会:自然的狩猎、采集经济生活,无固定的居住点。人类社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渔、牧业分工,形成以农业为主的固定居民点(一万至一万二千年前)原始聚落的分布:与河流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尼罗河、两河(底格里斯、幼发拉底)、印度河、黄河、长江流域农业文明的发达与原始村落的出现(约5000年前)1、城市的形成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城市逐步形成了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品生产的出现。原始聚居的居民点形成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和以手工业、商业为主的城市。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商业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分离。这次分工对城市的历史生成具有“促生”作用。形成了专门从事交换活动的商人阶层,产生了不求可耕种性只求交通便利的新的用地选择,产生了以商品加工和交易为生存方式的居民点,即以“市”为中心的人口聚集。1、城市的形成最早的城市是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出现在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82、城市的基本特征空间上的聚集性。聚集性是城市所特有的根本属性之一。经济上的非农业性。这是城市的经济特性。构成上的异质性。这是城市的社会属性,有时又称为“多样性”、“流动性”。9城市化1、城市化的定义所谓的城市化,就是指国内人口由分散的农村向城市集中的社会进步过程,是一种社会经济变化的地域空间过程,它有四层基本含义:1)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2)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3)是二、三产业向城市集中和发展的过程;4)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以及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10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将城市化过程区分为城市化I和城市化II。前者包括人口和非农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景观转化为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后者包括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在乡村的地域扩散过程。前者是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而后者则是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112、城市化的衡量指标城市化衡量指标有单一指标和复合指标两种。目前,世界通用的城市化指标都是单一指标,主要有城市化水平指标和城市化速度指标。城市化水平指标:城市化水平可以通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劳动力构成、城市三类产业的产值构成,以及城市人口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教育水平等方面反映出来。其中,最简明、资料最容易得到、可比性最强,因而也是最常用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国家或地区)的比重。目前,世界性组织及各国在对城市化水平作衡量时,采用的就是“人口比重”的城市化水平指标。此指标的公式是:12

PU=U/P×100%式中:U——城市人口,P——总人口在使用这一指标时,应注意把城市人口的增长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区别开来。如果城市人口在某期间只有绝对量的增加,而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没有提高,我们只能说城市人口的数量增长了,但不能由此说城市化水平提高了。这种增长依靠的是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与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和集中没有必然联系,不能反映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只有在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快于总人口或乡村人口增长速度的前提下,即存在乡村人口向城市净迁移时,城市化水平才可能提高。13城市化速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口向城市迁移、集中的速度,二是城市数量增长的速度。通常对城市化速度的衡量采用的是第一方面的指标,主要原因在于城市数量的增长速度必然反映在人口向城市迁移、集中的速度上,同时亦排除了原有城市的人口向新建城市迁移的因素。城市化速度的衡量指标的公式是:

TA=1/n(PUt+n一PUt)式中:TA——城市化速度,n——两时刻间的率数

PUt+n、PUt——在t+n年和t年的城市人口百分比要注意,公式中城市化速度(TA)的单位是城市人口比重平均增长(或减少)的百分点,而不是百分比。143、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是多种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多种动力的构成关系看,最重要的是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动力。经济发展不仅是城市化进程的第一动力源,而且是其他动力的发生基础和实现前提。从城市化的共性看,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动力主要在于三个方面:农业的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区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15工业化是城市形成、发展的核心动力。进人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化成为城市化的核心动力。工业化对城市形成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工业革命结束了城市手工业生产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带来工业生产专业化的发展。企业为了寻求规模效益及提高竞争能力,集中布局工业企业,形成各类相对集中的工业地域,这种由于工业化带来的工业集中地域成为工业化时期城市地域分布形态和地域格局形成的核心动力。进入20世纪5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已超过第二产业,工业化对于加速城市化历史进程的作用相对减弱,第三产业的作用则日益增强。当前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工业化仍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城市形成发展的核心动力。1617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建国后,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起步。50多年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起落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基本上是一致的,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1949~1957年城市化起步与正常发展阶段,1958~1960年城市化过度发展阶段,1961~1965年城市化调整阶段,1966~1976年严重停滞阶段,1977年至今城市化恢复正轨并健康发展阶段。与其他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相比,中国城市化有着不同的特点。181、城市化的发动与发展是以政府为主导(1)城市的建立和发展受政府控制政府主导的工业发展模式和地域交通系统.从工业布局上对城市的建立和发展起着根本性制约作用。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这种作用主要是以中央政府为主导,形成政治中心、经济中心与行政中心三位一体的城市体系。(2)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受政府控制政府作为城市化主体,通过各种有力措施、制度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如户籍、就业指标、粮油关系和住房等。1980年以后,这些限制逐渐减弱或消除,目前对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限制,仅是户籍管理性的,不再是就业和口粮性的。192、城镇与城市的界定教材对城市的定义概括起来为:(1)人口规模,即将达到某一特定人口规模或具有某一特定最小人口密度的地域界定为城市;不同国家对城市人口规模的规定瑞典、丹麦:200人;澳大利亚、加拿大:1,000人;法国、古巴:2,000人;美国:2,500人;比利时:5,000人;日本:30,000人。2、城镇与城市的界定肯尼亚规定2000人以上的居民点即为镇;埃及规定省和地区的首府为城镇;在印度,居民5000人以上,人口密度不低于每平方公里390人,3/4以上成年男子从事非农业活动,并有明显城镇特征的居民点被定义为城镇。2、城镇与城市的界定我国于1955年公布了第一个城镇确定的标准,采用人口规模和职能两个要素相结合的办法,规定常住人口大于2000人以上、居民50%以上为非农业人口的居民区即为城镇。

工矿企业、铁路站、工商业中心、交通要口、中等以上学校、科学研究机关的所在地和职工住宅区等,常住人口虽然不足2000人,但在1000人以上,非农业人口超过75%的地区可以列为城镇型居民区。具有疗养条件,每年来疗养或休息的人数超过当地常住人口50%的疗养区也可列为城镇型居民区。

2、城镇与城市的界定表1-1-1我国现行的设市标准(1993年)252、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发展的地区差异显著199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50%,同期全球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高收入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78%,中等收入国家为62%,而我国1997年才达到30%,2004年为37%左右,城市化总体水平很低。另一方面,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地区差异日益显著。1994年,全国共有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74个,东部38个,占51.4%,中部28个,占37.8%,西部8个,占10.8%。东西部城市密度相差近10倍。这一差距甚至比1984年拉大了3倍,形成了东密西疏、东高西低、由东向西递减的城市化地区布局,这种布局对我国尤其是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263、中国城市化出现乡村城镇化的新模式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乡村农业发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乡村工业的迅速发展,促使非农产业较集中的乡村中心区域向小城镇转变,出现乡村地域变为城镇地域、农村人口就地转变为城镇人口的乡村城镇化现象。1978年建制镇数为2850个,至1998年底增到18925个,净增6075个,是1978年的6.6倍。这一变化不同于发达国家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传统的单一城市化模式,表现出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人口城市化”与农村地域转变为城镇地域的“乡村城镇化”的双重模式。乡村城镇化新模式,对于农村人口基数大、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具有普遍意义,它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工业化中的“城市病”。人口密集社会不安定住房困难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就业困难城市病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分散城市职能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增强市民的绿化意识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开发新区,建设为形成,推进郊区城市化减轻大城市发展压力缓解城市中心区压力处理好功能分区的关系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目的措施表现28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世界上出现过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主要有:英国圈地运动方式;德国容克赎买方式;美国农民自由迁移方式;原苏联指令式迁移方式等。所有这些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点: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都走的是地域转移在先而职业转换在后的方式。中国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发生在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至90年代。在此期间,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进入城市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并未获得城市居民的身份,其农村人口的身份未变,在农村的土地与居住关系未变。295、人口的高增长量是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城市化背负着十多亿人口的巨大包袱,这在世界上是极其少见的。中国的人口压力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人口基数大,2000年底,大陆人口总数已达到12.6亿,现已超过13亿人;二是较长时间的高自然增长率;三是人口自然增长的高增长量,在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时,每年净增人口仍有1400万左右,出现“低增长率、高增长量”的形势。人口的自然增长对城市化进程有直接影响,具体地说,主要是通过影响社会剩余农产品的数量、社会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和资源、城市就业岗位的数量这三个途径制约着城市化进程。302.2城市性质、规模和类型

城市性质1、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概念城市职能是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城市性质是指一个城市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是城市主要职能的集中反映。城市性质是一个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体现了各城市间相互区别的基本特征。312、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的异同联系在于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城市性质并不等同于城市职能。城市职能分析一般利用城市的现状资料,得到的是现状职能,城市性质一般是表示城市规划期里希望达到的目标或方向;城市职能可能有好几个,职能强度和影响的范围各不相同,而城市性质关注的是最主要、最本质的职能;前者是客观存在的,可能合理,也可能不合理,而后者是在认识客观存在的前提下,揉进了人的主观意念,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32在实践中要避免如下一些倾向:既要避免把现状城市职能原封不动地照搬到规划的城市性质上,又要避免脱离现状城市职能的完全理想化地确定城市性质。城市性质的确定一要跳出就城市论城市的狭隘观念,在方法论上一定要眼睛向外,运用区域分析方法、城市间对比的方法、城市经济结构分析的方法。城市性质对主要职能的概括深度要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而区别对待,用于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时,表达不宜过泛,以便于指导实践,城市性质所代表的城市地域要明确。33我国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实践证明,凡是城市性质确定的比较合理,其城市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就比较科学,城市结构就比较合理,城市用地矛盾就比较少。如长春市的城市性质,尽管有过争议,但最后能正确地确定长春市是以汽车制造为主的运输机械工业城市,使得长春市的建设和发展比较顺利,整个城市的功能和结构也较合理。相反,杭州和苏州这两个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在建国后的相当长时期内,片面认为工业发展得愈多,就愈符合生产性城市的标准,结果把城市性质搞偏了,一度发展了一些损害当地特点和风貌的重化工业,造成了重大损失。34城市规模35由于城市按地域界限可分为城市地区、远郊区、近郊区、市中心区,居住在城市的人口有常住人口和临时居住人口,人口中除了绝大部分从事非农业生产外,有一小部分从事农业生产,这样,城市人口的统计和计算口径也不一致,从而影响到城市人口数量的确定。一般来说,以市区的常住非农业人口作为衡量城市人口规模的标准。362、城市规模分布城市的规模分布一般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城市规模之间的比例关系,如大中小城市在城市体系中各自所占的比重。观察分析世界各国城市发展和城市规模分布情况,可以发现城市规模分布是有一定的规律。城市首位律(LawofthePrimateCity):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被称为首位度,它是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一种常用指标。一般而言,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就叫首位分布。37城市金字塔:把一个国家或区域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就有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现象,即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而规模越小的城市等级,城市数量越多。把这种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的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金字塔的基础是大量的小城市,塔的顶端是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城市。不同规模等级城市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每一规模等级城市数与其上一规模等级城市数相除的商(K值)来表示。38位序—规模法则(Rank—SizeRule):是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角度来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状况。即一个城市的规模与它在国家所有的城市中按人口规模排列所处的位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一个城市的位序乘以该城市的规模,其乘积为一个常数,它恒等于最大城市的人口规模数。这个规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Pi=P1/Riq,其中,Pi是第i位城市的人口,P1是规模最大的城市的人口,Ri是第i位城市的位序,q是常数。39中国城市的主要类型40(3)矿业城市。矿业城市以开采挖掘某种地下矿产资源为主,并围绕采矿业加工生产一系列相关产品,如大庆等。(4)交通港口城市。交通港口城市的交通地理位置优越,随着对外交通运输的发展而发展。根据交通运输条件的不同,交通港口城市又可分为铁路枢纽城市、海港城市、内河港埠城市,如裕溪口。(5)商业金融城市。商业金融城市一般依托优越的交通运输条件和其他有利条件,成为商品的集散地和资金流通中心。(6)风景旅游城市。风景旅游城市以优美奇特的自然风光、宜人的气候、罕见的名胜古迹闻名于世,旅游业是城市的主导产业,带动着城市其他产业的发展。(7)科学文化城。科学文化城是以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为主要职能的城市。41按照城市的行政地位分类:(1)直辖市:与省同级的行政单位,受中央政府的直接领导和管辖。目前,中国的直辖市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2)副省级市:相对于准直辖市,在不改变现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前提下,具有省级计划决策权和经济管理权。目前,中国的副省级市有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成都、西安、武汉、济南、青岛、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深圳、广州。(3)地级市。地级市受省、自治区政府的直接领导和管辖,一般均为设区的市,如苏州、无锡、常州。(4)县级市。县级市是不设区的市,具有与县相平行的行政地位。42按照城市的人口规模分类(1)超大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超过200万以上。(2)特大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在100~200万。(3)大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100万。(4)中等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在20~50万。(5)小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在10~20万。(6)镇。镇的非农业人口在2000人以上、10万以下。43按照城市的地理位置分类(1)沿海城市。沿海缄市是指沿海岸线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城市,一般以港口为依托。如烟台、连云港。(2)内地城市。内地城市是指既不靠海、又不靠近边境线的城市。如宜昌、九江。(3)边境城市。边境城市是靠近国境线的城市,如凭祥、满洲里、二连浩特。44按照城市的结构进行分类(1)单中心城市和多中心城市。这是按市中心的规划结构类型分的。如果城市的主要职能多集中于一处,形成中心性很强的市中心,则为单中心城市;如果城市的主要职能分散于几处,则为多中心城市。(2)封闭式城市和敞开式城市。(3)集中式城市和分散式城市。这是根据城市各功能用地,特别是生活居住用地和生产用地的相对位置分的。452.3城市体系城市体系(UrbanSystem),又称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它是以一个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而不是把一座城市当作一个区域系统来研究。城市体系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带动区域的最有效的组织形式。46城市体系的形成1、城市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地表上的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为了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总是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我们把这些交换称之为空间相互作用(spatia1interaction)。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才把空间上彼此分离的城市结合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即城市体系。城市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有三个:互补性、中介性、可运输性。472、城市体系的形成相邻城市间存在着空间的相互作用,它们依据一定的原则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体系。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1933年出版的《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提出不同等级的中心地按照一定的功能控制关系和数量关系构成一个等级体系,它们在空间分布上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市场原则、交通原则、行政原则。48城市与区域区域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地域空间,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与区域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它们的关系是点与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一方面,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和焦点,是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区域是城市发展的腹地和基础,区域的资源条件、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等制约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规模。491、传统的“核心—腹地”模式19世纪以来,城市的发展,特别是综合性的大城市,其生产、生活的各种物质供应量、消耗量与日俱增,联系范围、规模日益扩大,活动频率不断提高,城市周围的乡村地区成为城市的直接经济腹地,区域内形成“城市核心—乡村经济腹地”的纵向联系模式,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经济区域已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地域空间经济形态。502、区域功能性城市体系和全球城市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世界经济生产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世界主要大城市的商务和金融服务的就业专门化程度迅速提高,使城市成为世界经济的区域节点或全球节点,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动力源的作用,城市成为区域发展的真正核心。生产性服务业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功能竞争和分工协作开始影响更大区域甚至全球的经济发展,城市作为核心的地位已经突破原有的“核心—经济腹地”模式,代之以城市间的网络系统或称功能性城市体系,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