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清三中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1页
2020-2021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清三中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2页
2020-2021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清三中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3页
2020-2021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清三中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4页
2020-2021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清三中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清三中八年级(下)期末

物理试卷

1.茶道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其流程第十二道“闻香”,是客人将闻香杯内茶汤倒入

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能闻到杯中茶香说明茶分子()

A.有相互作用的引力B.之间有间隙

C.有相互作用的斥力D.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如图所示的自行车构件设计中,为了减小有害摩擦的是()

3.从微观世界到浩瀚宇宙,科学家们不断在探索物质的奥秘。对于微观粒子,下列物

理学家和他的贡献说法中错误的是()

A.阿伏伽德罗最先提出分子的概念,认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证明了原子的存在

C.汤姆孙发现阴极射线是由速度很高的带正电的电子组成

D.卢瑟福在a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4.如图所示的工具或设备中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活塞式抽水机

5.如图中汽车座椅的“头枕”可有效保护司乘人员的安全,它主要是防止以下哪种情

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A.紧急刹车B.碰撞前车C.左右转弯D.后车追尾

6.建盏是南平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图的建盏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建盏所受重力和建盏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建盏所受重力和桌面对建盏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建盏所受重力和建盏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建盏所受重力和桌面对建盏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7.如图所示,是扔出去的小石头离手后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小石头最终停在水平地面

e点处。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石头在()

A.a、人两处机械能相等B.〃处的速度比c处大

C.b处动能为零D.d处机械能为零

8.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省距离杠杆的是()

第2页,共37页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

10.据留原“记载:”史佚始作辘特”。如图,人们借助辘轮从井中汲水。转动摇把,

使绳子在轴筒上不断叠绕,从而将水桶从井中提出。以下方法可以提高辘轮机械效

率的是()

A.增大水桶的重力B.增大桶内的水量

C.增大转动的速度D.增大轴筒的直径

11.如图,用甲、乙两种装置将重均为10N的物体匀速提

升相同高度。滑轮重均为1M不计绳重及摩擦,所用

的拉力分别是Fi和尸2,机械效率分别是小和小,则()

A.F1>尸2小〉42

B.&<F27/1<T}2

C.a>尸2/<r)2

D.&<尸2方>42

12.2020年12月22日我省第一颗卫星“海丝一号”发射成功,“海丝一号”()

A.升空时机械能减小B.绕地球运转时运动状态改变

C.加速上升过程受平衡力的作用D.绕地球运转时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13.将一木块用细线拴在空的容器底部,开始往容器中缓慢加水至图甲所示位置,木块

受到的浮力厂随容器中水深力的变化关系如图乙,则木块()

A.重为8N

C.密度为0.5x103^/7n3D.受到细线的最大拉力为12N

14.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

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关于甲、

乙的密度P用、Pz和切去部分的质量加伊、伍N的判断,正确的是()

甲乙

A.P尹=P',m用=加乙B.P甲>P乙,m甲二m乙

C.P甲>P乙,m甲Vm乙D.P甲=P乙,m甲Vm乙

F乙浮,两杯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分别是P//和P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F甲浮〈F乙浮,P甲<P乙B.F甲浮>F乙浮,p(p<p^

C.F甲浮=F乙浮,P甲)P乙D.F甲浮=F乙浮,P甲〈P乙

16.如图所示,用水平向右5N的力尸拉滑轮(不计滑轮重力),木块A在粗糙木板B上

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木块A移动了0.4m,木板8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

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

第4页,共37页

A.地面对木板B的摩擦力为2.5N

B.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2N

C.拉力产的功率为2.5勿

D.4s内绳子拉力对木板8做的功为0.8/

17.如图所示,展翅翱翔的老鹰翅膀下方附近的气体压强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上方的压强。老鹰的克

星霸鹤可灵活地飞到老鹰头上对其进行攻击,因为它质量小,

容易改变。

18.2021年3月中国海军“南昌”号导弹驱逐舰编队穿过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南

昌”号驱逐舰排水量11000,,最大航速可达30节(约合15ni/s),贝U1节约为

m/s,该舰满载时所受的浮力是。(g取10N/kg)

19.实心球是中考选考项目。如图,小明同学将实心球用力抛出后,球能继・

续向前运动,是由于球具有;实心球在下落过程中,将能

转化为动能。

20.人体某些部位也具有杠杆的功能,如图是二头肌收缩将前臂收二头肌

回的动作,此时支点是(填“A”或"B”),手臂属于

______杠杆。

21.人们常用“冰山一角”来比喻事物已经显露出来的一小部分,实际情况要严重得多。

冰山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大小_重力大小,露出水面部分占总体积的

。9冰=0.9x103kg/m3)

2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定滑轮,轻质小盘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与

桌面上重为4N的木块相连,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的摩擦。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6N

的祛码时,木块正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盘内放上重为0.7N的硅码时,木块受到

的摩擦力大小为N,木块的运动状态(选填“会”或“不会”)发生改

变。

23.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其中

木块A重6N,长木板B重14N。

甲(木板表面)乙(木板表面)

(1)实验中必须拉着弹簧测力计使木块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

(2)比较甲、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是否有关;比较乙、丙实

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是否有关;

(3)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此探究过程中存

在的问题是;

(4)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是在运动过程中读数,误差较大,于是小明又设计了如图戊

所示的实验方案,该方案中长木板B(选填“一定”或“不一定”)保持匀

速运动:

第6页,共37页

(5)物理学中把两个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比值称为这两个接触面间的“动

摩擦因数”,用符号4表示。在如图戊所示实验中,长木板B运动,木块A保持静

止,则A与2间动摩擦因数〃=,已知8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4,若用

拉力尸将B匀速抽出,则拉力F=M,

24.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每个钩码重均为0.5N。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两侧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以方便测量______o

(2)如图甲,在A处挂2个钩码,则应在B处挂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

置平衡。

(3)如图乙,在A处挂4个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施加一个力,也能使杠杆保

持在水平位置平衡,这个力可以是一个竖直向的力。

25.小聪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

测得的数据如表:

甲乙丙

实验次钩码总重钩码上升的高测力计示测力计移动距机械效率

数G/N度h/cm数F/N离s/m77/%

140.11.80.374.1

260.12.40.3

340.11.40.557.1

440.21.41.057.1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大小时,应使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_____状态进行读数(

选填“缓慢拉动”或“静止”);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3次和第次实验是按丙图装置测机械效率的;

(3)请你帮助小聪计算出第2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

(4)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5)根据实验数据推测,使用图丙滑轮组将重6N的物体匀速提升10a”,此时滑轮

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只填序号)。

A.52.2%

8.57.1%

C.64.3%

0.83.3%

26.饮料吸管下端加适当的配重并用石蜡封口制成一个简易密度计,如图甲所示。将此

密度计置于被测液体中,测量液体密度。

(1)请把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将吸管竖直放入水中,静止时测得吸管浸入水中的深度为八水;

②;

③。液=(用P次及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2)这种简易密度计的刻度线分布是的。(选填“不均匀”或“均匀”)

(3)现有两根仅粗细不同的饮料吸管制作密度计,为了使测量结果更精确,应选择

的吸管。(选填“粗”或“细”)

第8页,共37页

液体

甲乙

27.跳台滑雪是冬奥会上极具观赏性的项目。如图,滑雪过程中,运动员通过一个凹形

轨道助滑后,在起跳的瞬间用力一蹬伸展身体,调整好姿势在空中飞行,飞行至顶

端时身体与滑板构成上表面凸起的流线形,着陆时运动员踩着宽大的滑雪板继续滑

行一段距离。请应用物理知识对上述滑雪过程中的做法任选两点进行说明。

28.如图,《自然/杂志封面介绍的一种软体机器鱼,身形轻柔

灵动,质量仅150g,可在1x104m深的海底正常工作,在3.2x

103nl深的海水中游动速度达到5.2cm/s。(g=ION/

kg,p海水=1.0x103/cg/m3)求:

(1)机器鱼在3.2x103机深的海水中游动20s前进的距离;

(2)机器鱼受到海水的浮力;

(3)在lx104m深的海底正常工作时,机器鱼表面1。机2受到海水的压力。

29.新能源汽车具有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优点。如图为小强

家购置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爱钻研的小强搜集了该汽车的

部分相关数据:汽车质量为1120依,汽车空载时与地面接

触的总面积为0.064^2,最高车速为108k7n",电机的最大功率为42ZW、效率为

95%。求:

(1)汽车空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电机的最大输出功率;

(3)汽车在水平路面以最大输出功率且最高车速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

30.如图所示重120N的物体沿着长2小高0.5m的斜面从

顶端匀速下滑到底端,物体受到斜面对它的摩擦力为

30N,求:

(1)物体从顶端下滑到底端,重力所做的功;

(2)若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厂将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的顶端,拉力尸所做

的功:

(3)本次拉力F利用斜面做功时,斜面的机械效率。

31.如图甲,长2,”的平板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平板车的最左端放着一小物块,固

定在墙壁上的力传感器通过细绳拉住小物块。启动后电动机以恒定功率拉动平板车

加速前进,速度达到最大时关闭电动机,平板车做减速运动,t=6s时停止运动,

第10页,共37页

此时小物块刚好处于平板车的最右端,传感器记录的力与时间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全过程电动机共消耗电能10J,求:

(l)t=0.5S时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

(2)平板车速度达到最大时受到的拉力;

(3)全过程电动机的工作效率。

4

-----3

电动机I—I------传感器21

寒~~y;....:,

,/////////^//^////////////^//////////////////^

)123456t/s

甲乙

32.如图甲,小球置于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底部,小球从容器底部竖直上升的过程中,

小球受到的阻力与上升速度关系为f=k=8N团s2和n-2,小球露出水面前运

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已知小球体积为14cm3,容器中水的深度为1m。

求:

(1)小球上升前,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2)小球从容器底部开始上升过程中0〜4s内的平均速度;

(3)小球的密度(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甲乙

33.如图所示是我国研制的新能源5G无人电动拖拉机,它以氢燃料供电为主、锂电池

供电为辅,可以搭载深耕机、播种机等多种设备进行农田耕作。某次该电动拖拉机

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了15切?,耗时20min到达目标农田。已知拖拉机质量

为It,受到的阻力为其重力的0.05倍。g取lON/kg。求:

(1)电动拖拉机的速度;

(2)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牵引力所做的功;

(3)某次该拖拉机搭载深耕机耕地时,做的总功为6x工作效率为60%,深耕

机耕地的功率为500W,则拖拉机耕地多长时间?

及耕机

34.将底面积S=30cm2,高九=lOczn的铝制圆柱体,

轻轻地放入水槽中,使它静止于水槽底部,如图所

示(圆柱体的底部与水槽的底部不密合),此时槽中

水深九1=5cm.9铝=2.7g/cm3)求:

(1)水对圆柱体底部的压强Pi;

(2)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产浮;

(3)圆柱体对水槽底部的压强「2。

第12页,共37页

35.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10-2巾2薄壁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A为不吸水实心均

匀圆柱体物块(4的底面积为5x10-37n2,高为0.1mPA=2.0x置于柱

形容器底部。

(1)计算物块A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如图乙所示,用细线把物块A悬挂固定在柱形容器正上方,往柱形容器加水,

物块A静止时有巳的体积浸入水中,求物块A受到的浮力大小;

(3)如图乙所示,此时容器内水深0.16m,解开细线,使物块A下落至容器底(物块

A始终处于竖直状态,且水始终未溢出容器),在图丙中画出A物体下表面受到水

的压力F随容器中水的深度〃变化的图像。

36.如图甲所示,用电动机和滑轮组把密度为3x103kg/7n3,体积为17n3的矿石,从水

底匀速整个打捞起来,g取10N//cg,水的密度为1x103/^/63求:

(1)矿石的重力;

(2)矿石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矿石露出水面前,电动机对绳子拉力的功率为2.50化矿石上升过程中的s-t图

象如图乙所示,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如果不计绳重及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矿石露出水面后与露出水面前相比,滑

轮组机械效率会如何改变?为什么?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客人能闻到茶香,这是因为芳香的分子运动到了人们的身边,说明茶香分

子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

故选:D。

我们离物体很远就能闻到物体散发出来的气味,是物体上的分子运动到我们身边的结果。

本题选项涉及到了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并且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引力和斥力。

2.【答案】C

【解析】解:

A、车胎上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

不合题意;

8、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刹车装置,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

摩擦力,故8不合题意;

C、车轴的轴承,是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减小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

。、坐垫比较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与摩擦力无关,

故。不合题意。

故选:Co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

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

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

滑动摩擦;

(3)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

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本题考查摩擦力和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压强的方法,摩擦力和

压强问题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解答此类问题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

第14页,共37页

3.【答案】C

【解析】解:

4、十九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概念,

故A正确;

8、道尔顿发现了原子,并提出了原子学说,故8正确;

C、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阴极射线是由速度很高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这种粒子

就是电子,它的发现表明原子是可分的,故C错误;

。、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绕核高速转动的电子组成。最早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的是卢瑟福,故。正确:

故选:C。

根据对物理学家及其成就的掌握作答。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物理学家及其成就的掌握情况,属于物理学史的考查,比较简单,

容易解答。

4.【答案】B

【解析】解:人密度计是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工作的,与连通器无关,不符合题意;

3、船闸上端都是开口的,在底部阀门打开后,下端是连通的,是连通器,符合题意;

C、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所以不是连通器,不符合题意;

D,喷雾器是靠压力、压强工作的,所以不是连通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根据连通器的定义和特点进行判断,即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

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连通器的构造特点:上端开口,底部连通。

5.【答案】D

【解析】解:

当汽车突然紧急刹车或碰撞前车时,人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会向前

倾,这时安全带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当汽车左右转弯时,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身体突然偏向右方或左方,此

时头枕不会起到保护作用;

当后车追尾时,坐在座椅上的人的头部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头会突然后仰,

这时较软的头枕会保护头颈不被撞伤;

综上分析可知,只有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据此结合不同运动状态下人身体运动情况的

改变分析即可解答。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现象的理解,惯性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和我们的生活

密切相关,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所学惯性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答案】D

【解析】解:AC、建盏所受的重力,建盏是受力物体,建盏对桌面的压力,桌面是受

力物体,不是同一个受力物体,这两个力不是平衡力;方向相同,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故AC错误。

BD.建盏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建盏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是平衡力,故B错误,£>正确。

故选:Do

根据平衡力条件和相互作用力特点进行判断:

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不同点:平衡力是一个受力物体,相互作用力是两个受力物体;

平衡力发生在三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力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7.【答案】A

【解析】解:A、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石头在空中运动时的机械能是守恒的,在。、6

两处的机械能相等,故A正确;

8、在。处和c处,小石头的高度相同,所以同一个小石头在。处和c处的重力势能相

等,由于小石头在空中机械能守恒,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之和,所以小石头在〃处的动

能等于在c处的动能,即。处的速度和c处的速度一样大,故8错误;

第16页,共37页

C、据图可知,小石头在匕点时仍有水平向前的速度,所以此时的动能不是零,故C错

误;

。、不计空气阻力,小石头在d处的机械能仍旧等于小石头在空中的机械能,故d处机

械能不为零,故。错误。

故选:Ao

(1)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以及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以及物体所处的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

力势能越大;

(3)不计空气阻力,说明机械能是守恒的。

做本题要掌握动能、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不考虑空气阻力,机械能的总量不变。

8.【答案】A

【解析】解:

A、食品夹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省距离,故A正确;

8、撬棒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但费距离,故B错误;

C、羊角锤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但费距离,故C错误;

。、核桃夹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但费距离,故。错误。

故选:Ao

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判断选项中的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

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本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

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9.【答案】C

【解析】解:

喷药无人机在农田上方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同时均匀喷洒农药,飞机的速度和高度均

不变,但质量变小,所以无人机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故C正确。

故选:Co

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此题考查的是动能和重力势能影响因素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抓住质量变化是正确判

断的前提。

10.【答案】B

【解析】解:

A、增大水桶的重力,在水的重力不变的情况下,有用功不变,额外功变大,根据〃=着=

丁烷厂可知,机械效率会变小,故A错误;

“有额

B、增大桶内的水量,有用功会变大,桶的重力不变,额外功不变,根据〃=消=/』

"总"有十'额

可知,机械效率会变大,故5正确;

CD、根据4=^=9*可知,增大转动的速度、增大轴筒的直径都不会改变机械效

1V.也1V有十亚领

率的大小,故8错误。

故选:B。

根据影响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解答,应尽量增大有用功或减小额外功。

本题考查了增大或减小机械效率的方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机械效率的概念。

11.【答案】A

【解析】解:在甲图中,使用时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为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故

F1=G=ION9

在乙图中,使用时滑轮随重物一起移动,为动滑轮,能省一半力,故/2=2X(10N+

IN)=5.5N,所以Fi>尸2;

将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根据W=Fs可知,有用功相同,不计绳重和摩擦,所以使

用定滑轮时没有额外功,而使用动滑轮时,要对动滑轮本身做额外功,故拉力所做的功

%<W2;

%用

根据〃=就X100%可知,机械效率小>以。

故选:A。

(1)定滑轮使用时,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不省力也不费力,动滑轮使用时,滑轮随重

物一起移动,能省一半力;

(2)两种装置将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说明有用功相同,不计绳重和摩擦,使用定滑

第18页,共37页

轮时没有额外功,而使用动滑轮有额外功,总功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据此判断拉

力所做的功的大小;根据牛=大户X100%分析两装置的机械效率.

本题考查了滑轮的特点和机械效率的概念。向上拉同一物体时,使用动滑轮时虽然省力,

但要对动滑轮做额外功,故用动滑轮时的机械效率比定滑轮的机械效率低。

12.【答案】B

【解析】解:A、“海丝一号”卫星发射升空时,卫星的质量不变,但速度和高度都增

加,故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所以机械能增大,故A错误;

8、卫星环绕地球运动,它的运动方向不停的在改变,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B正确;

C、“海丝一号”卫星发射加速升空过程中,“海丝一号”处于非平衡状态,故受非平

衡力作用,故C错误;

。、“海丝一号”卫星绕地球运转时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故。错误。

故选:Bo

(1)影响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

的质量和物体的高度,其中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2)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改变或运动方向改变或运动快慢和运动方

向都改变:

(3)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4)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不是力。

此题以卫星“海丝一号”发射为背景考查多个物理知识,难度适中,综合性强,属于中

考热点题型,值得关注。

13.【答案】C

【解析】解:A、由图像可知,当容器中水的高度为4cm〜10cm时,木块处于漂浮状态,

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相等,因此木块的重力为4N,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木块全部淹没受到的浮力为8N,由尸浮=。水9〃M可知,木块的体积V=

F谭8N

V排=——=8X10-43故错误;

排P水91.0xl03fc^/m3xl0/V/Jc57nB

G4N

c、木块的密度:0=2=i.二=o5xio3/co/m3,故c正确;

KVV8xi0_4m3,

D,木块完全浸没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最大,此时细线对木块向下的拉力最大,受到细线

的最大拉力8N-4N=4N,故。错误:

故选:Co

(1)当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

(2)根据木块全部淹没受到的浮力以及产浮=P次舜求出木块的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

即可求出木块的密度;

(3)根据图像可知木块全部淹没受时受到的浮力,以及细线刚好张紧时受到的浮力,两

者之差即为细线对容器底部的最大拉力。

本题综合考查阿基米德原理、密度的计算以及识图能力,关键是从图像上读出有用的信

息,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

14.【答案】D

【解析】解:

(1)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

强相等,即P甲剩—P乙和

由p=5=g=詈=T=pg无可知,P甲=P乙,

(2)由图知,甲切去的体积较小,且P/=Pz,

由P=£可得m=pU,可知切去部分的质量wi/。

故选:Do

正方体放置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重力,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

部分的高度相等,且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根据「=?=£=詈=等=

零=pg八可知甲、乙的密度关系,

根据图知,甲切去的体积更小,根据m=判断切去部分质量关系。

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压强的计算和密度以及质量大小的比较,关键是知道放在水平支持

面上的规则正方体产生的压强2=pgh,然后能推导出两物体p的大小关系。

第20页,共37页

15.【答案】C

【解析】解:

(1)小球漂浮在甲杯中,受到液体的浮力等于小球重力:小球悬浮在乙杯中,受到液体

的浮力也等于小球重力;

所以小球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大小相等,即:F甲浮=F乙浮;

(2)小球在甲杯液体中漂浮,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甲=G小球+G甲液体=G小球+m甲液体g=G小球+p/g,

小球在乙杯液体中悬浮,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乙=Q小球+G乙液体=G小球+m乙液体g=G小球+p/g,

因为F用浮=F乙浮,

所以P用>P乙,

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甲)F乙,

因为容器相同、容器底面积相同,

由压强公式p=(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即:P尹〉P]。

综上分析,A8O错误,C正确。

故选:C。

(1)根据物体的悬浮条件和浮沉条件判断小球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大小关系;

(2)小球在甲杯液体中漂浮,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小球重加上液体重;小球在乙杯

液体中悬浮,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鸡蛋重加上液体重;而容器相同、容器底面积相

同,再根据压强公式p=?得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

此题考查压强、浮力、压力、密度的大小比较、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易错点在第二

问,要注意两液体的密度不同,利用好“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重力”

是本题的关键。

16.【答案】B

【解析】解:对4、8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

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示可知,P'=fB^A--一①

F'=f地对B+£A对B-------②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的=〃硕----③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f地对B=0,即4做匀速直线运动,8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

故A错误;

由图示可知,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A移动的距离s'的关系为:s=:s',

由?7=*x100%=含x100%可得:

3对A的摩擦力为:

九=3=吧竺竺身=2N,故B正确;

J

B对AstS,

由于8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因此4s内绳子拉力对木板8做的功为0,故。错误;

尸移动的速度:"=三=拙丝=005m/s,

拉力的功率:p=Fv=5Nx0.05m/s=0.25VV,故C错误。

故选:Bo

先对A、3水平方向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平衡力可知F'与

摩擦力的关系,然后根据〃=耨X100%=得x100%求出摩擦力的大小,再根据W=

Fs求出拉力做的功,最后根据"=:和P=Fu求出拉力的功率。

此题考查了动滑轮的特殊使用(动力作用在轴上),以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解决此题

的关键是分别对A、8进行受力分析,得出对A的拉力和水平拉力厂的大小关系以及拉

力尸端移动速度。

17.【答案】大于惯性小,运动状态

【解析】解:(1)老鹰展翅翱翔,翅膀上方空气的流速大,压强小,而翅膀下方的空气

流速小,压强大,故此时翅膀受到一个向上的合力,从而获得升力;

第22页,共37页

(2)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老鹰的克星霸鹑

可灵活地飞到老鹰头上对其进行攻击,因为它质量小,惯性小,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故答案为:大于;惯性小,运动状态。

(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本题考查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以及惯性,难度不大。

18.【答案】0.51.1x108N

【解析】解:(1)由题意可知,30节约合15m/s,则1节约为胃色=0.5m/s;

(2)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该舰满载时所受的浮力:F浮=G排=m^=11000x

103kgxION/kg=1.1x108/Vo

故答案为:0.5;1.1x108N.

(1)已知30节约合15m/s,据此求出1节合多少m/s;

(2)知道“南昌”号驱逐舰的排水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该舰满载时所受的浮力。

本题考查了速度的换算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明白排水量的含义是关键.

19.【答案】惯性重力势

【解析】解:(1)当实心球离开手后,由于球具有惯性,能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

前运动;

(2)在下落的过程中,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变大,所以

动能变大,故此过程中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故答案为:惯性:重力势。

(1)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2)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

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动能和势能

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本题的关键知道任何物体都有惯性,并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相关现象;同时,关于能的转

化要牢牢把握能的变化,根据变化来判断能的转化。

20.【答案】A费力

【解析】解:如图,二头肌收缩将前臂收回时,绕着A点转动,A为支点;B为二头肌

的作用点,即动力作用点;

二头肌收缩将前臂收回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

故答案为:A;费力。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支点;根据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关系确定手臂属于哪类杠杆。

本题考查了杠杆的五要素、杠杆分类,属于基础题目。

21.【答案】等于2

【解析】解:冰山漂浮在水面上,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冰山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

冰山的重力;

冰山的重力为:G=mg=p冰9丫;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尸浮=G,即:P短嗫=P冰gv,贝ij:?=怖=:;篙嚣:=春

露出水面部分与总体积的比值为1

故答案为:等于;.

冰山漂浮,其所受浮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根据尸浮=。水。。#得出冰块排开水的体积,

据此得出冰块露出水面的体积,进而得出冰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与冰块总体积之比。

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难度不大。

22.【答案】0.6会

【解析】解: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6N的祛码时,祛码盘对木块的拉力为0.6N,木块正好

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与拉力是平衡力,则/=F=0.6N;

当小盘内放上重为0.7N的祛码时,祛码盘对木块的拉力为0.7N;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

糙程度不变,所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仍为0.6N,由于拉力大于摩擦力,所以木块

向右做加速运动,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故答案为:0.6;会。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

第24页,共37页

素是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同时要注意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分析摩擦

力的变化。

23.【答案】匀速接触面粗糙程度没有控制压力不变不一定0.39.8

【解析】解:(1)实验中,要使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二力平衡的

需要,这样拉力与摩擦力才是一对平衡力;

(2)由图甲、乙所示实验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物体间的压力不同,可以应用

甲、乙所示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由图乙、丙所示实验可知,物体间的压力相等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乙、丙所示实

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由图甲、丁所示实验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物体间的压力不同,由于没有

控制物体间的压力相同,他的结论是错误的;

(4)如图丁所示的实验方案,A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测力计的拉力与受到摩

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该方案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一定保持匀

速运动;

(5)物体A的重力:G=mg=0.6kgx10N/kg=6N;

由甲图知,木块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为:"4=《=要=0.3;

ro/V

己知A、B两个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为0.4,B对地面的压力等于A、8的总重力,

为FB=14/V+6N=20N:

则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fB=岫=0.4x20/V=8N;

根据力的相互性可知,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fA=1.8/V;

两个摩擦力的方向都是水平向右的,由力的合成可知,拉力F=%+%=8N+1.8N=

9.8N;

故答案为:(1)匀速;(2)接触面粗糙程度;(3)没有控制压力不变;(4)不一定;(5)0.3;

9.8。

(1)在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时,只有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所受的拉力才与摩擦力

是一对平衡力;

(2)分析图示实验,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实验结论;

(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答题;

(4)根据A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分析;

(5)已知物体A的重力;根据甲图,由动摩擦因数定义求出

已知A、B两个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为0.4,分析如图丁所示实验中,将木块8匀

速抽出时受力情况根据动摩擦因数定义求出受到的两个摩擦力大小,根据力的合成得出

拉力大小。

本题考查了实验现象分析,知道实验原理、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清楚图示实验情景即可

解题,熟练应用控制变量法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4.【答案】左力臂31.5

【解析】解:(1)杠杆右端下沉,应将杠杆重心向左移,所以应将两侧的平衡螺母(左端

和右端的均可)向左调节,直至重心移到支点处,使杠杆重力的力臂为零,这样就减小

了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等

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

(2)每个钩码重均为0.5N,设杠杆的一格长为L,在3位置挂"个钩码,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J1=尸2%有:2x0.5Nx3L=nx0.5Nx2L,

解得:n=3,即8处应挂3个钩码;

(3)图乙中,用弹簧测力计有C处施加竖直向上的力时,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时,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Fx4L=4x0.5/Vx33

解得:F=1.5N,

即弹簧测力计在C处对杠杆竖直向上拉力为1.5N。

故答案为:(1)左;力臂(2)3;(3)1.5。

(1)杠杆右端下沉,说明杠杆的重心在支点右侧,调节平衡螺母应使杠杆重心左移,这

一调节过程的目的是为了使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

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的长度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出来;

(2)设杠杆上一格长为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B处挂钩码的个数;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弹簧测力计在C处施加竖直向下力的大小。

本题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考查杠杆平衡的调节和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知道

作用在杠杆上的力与杠杆平衡时,其力臂大小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间的距离。

25.【答案】缓慢拉动483.3无关C

第26页,共37页

【解析】解:(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尸时,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

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测力计在缓慢拉动状态下读数,示数等于拉力大小;

(2)根据绳子自由端的移动的距离与物体升高的高度的关系s=n九,绳子有效段数:n=:,

故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3次实验绳子的有效段数:

&=等=5,因G=6N,第2次实验是用b图做的;

第4次实验绳子的有效段数:

心=詈=5,第4次实验是用丙图做的;

(3)第2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

W仃用_Gh.6NxO.lm

百=不x100%X83.3%;

2.4NX0.3m

(4)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无关;

(5)根据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的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故使用该滑

轮组再次将重6N的物体匀速提升10c%,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大于57.1%,小于

83.3%,故可能为64.3%,选C。

故答案为:(1)缓慢拉动;(2)4;(3)83.3;(4)无关;(5)C。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2)根据绳子自由端的移动的距离与物体升高的高度的关系S=71/1求出绳子有效段数,

确定实验所用的装置;

w,有用

(3)根据破=大?x100%求机械效率;

(4)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5)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回答。

本题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考查注意事项、机械效率计算、数据分析及归纳的运用。

26.【答案】将吸管竖直放入液体中,静止时测得吸管浸液体水中的深度为八液白次不

均匀细

【解析】解:(1)实验步骤:

①将吸管竖直放入水中,静止时测得吸管浸入水中的深度为九水;

②将吸管竖直放入液体中,静止时测得吸管浸液体水中的深度为八液;

③由于吸管在水和液体中均漂浮,所以尸浮=G,则吸管在水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设吸管的底面积为s,则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P水gsh水=P/Sh液,所以。液=6・

“液

P次;

(2)密度计受到的浮力不变,根据尸浮=P,^s/i液可知,液体的密度和密度计浸入液体中

的深度成反比,所以刻度不均匀;

(3)密度计漂浮在液体中,F浮液=G,即P液gSh=G,则4y=sh,在^U不变的情况下,

减小底面积S,可以使得使人变大,测量结果更准确,故应该选用细的吸管。

故答案为:(1)将吸管竖直放入液体中,静止时测得吸管浸液体水中的深度为九液;6•P次;

(2)不均匀;(3)细。

(1)吸管在水和另一种液体中,浸入的深度不同,但都漂浮,所以浮力相等,都等于自

身的重力,根据公式产浮=pgv排可得出液体密度的表达式p沥

(2)密度计漂浮在液体中,液体的密度和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成反比,所以刻度不

均匀;

(3)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使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大一些,因为△V=Sh,

所以可知减小S,即可使/?变大,据此设计即可。

密度计是物体的沉浮条件的实际应用,要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和沉浮条件分析有关问题:

放入不同的液体,液体密度越大,排开体积越小,类似现象:轮船从江中驶入大海。

27.【答案】解:(1)用力一蹬;给地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

会给人一个向前的力;

(2)运动员能继续滑行一段距离,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仍然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3)着陆时运动员踩着宽大的滑雪板;滑雪板通常设计得比较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

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

故答案为:(1)用力一蹬;给地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会给

人一个向前的力:(2)运动员能继续滑行一段距离,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仍然要保

持原来的运动状态;(3)着陆时运动员踩着宽大的滑雪板;滑雪板通常设计得比较宽大,

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

【解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3)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小,压强越小。

第28页,共37页

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明确题中的物理知识是解题的关键0

28.【答案】解:(1)已知机器鱼的速度u=5.2m/s,t=20s,机器鱼游动的距离s=vt=

5.2cm/sx20s—104cm;

(2)机器鱼在水中游动,可近似处理为悬浮在水中,=G=mg=150x10-3kgx

10N/kg=1.5N;

(3)已知海水深度八=1x104m,则压强p=pgh=1.0x103kg/m3xION/kgx1x

104m=1x108Pa;

8-424

则lcm2受到海水的压力F=ps=lx10Pax1x10m=10N.

答:⑴机器鱼在3.2x103rn深的海水中游动20s前进的距离为104cm;

(2)机器鱼受到海水的浮力为1.5N;

(3)在1x104m深的海底正常工作时,机器鱼表面lea?受到海水的压力为IO,M。

【解析1(1)已知机器鱼的速度v=5.2m/s,t=20s,根据s=仇计算距离;

(2)机器鱼在水中游动,可近似处理为悬浮在水中,则F浮=G=mg;

(3)已知海水深度八=1x104m,根据p=pg/i计算水的压强,再根据F=pS计算压力。

本题考查速度公式、压强公式,熟记基础知识的应用,难度较小。

29.【答案】解:(1)汽车空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mg=1120kgx10N/kg=

11200/V,

汽车空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W=热黑=1.75x105Pa:

(2)电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