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化学压轴题 复习_第1页
2021中考化学压轴题 复习_第2页
2021中考化学压轴题 复习_第3页
2021中考化学压轴题 复习_第4页
2021中考化学压轴题 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化学压轴题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2013•岳阳)有一无色溶液,已知其溶质是由H2so4、BaC12、CuSO4、Na2c。3、KCKHCkMgCb等七种化合

物中的两种组成.对该溶液进行相关实验,得出以下实验现象和结论:

①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为1;

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

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或结论确定该溶液有可能的组成是:(以下空格可以填满)

2.(2013•徐州)已知金属钠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2Na+2H2O=2NaOH+H2个,若把4.6g金属钠投入到盛有足量水

的烧杯中(如图),充分反应后烧杯中剩余溶液质量是40g,请计算:

(1)生成NaOH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2013•新疆)如图是一瓶医用注射盐水标签的部分内容.用计算结果填空:

(1)氯化钠中钠、氯元素的质量比是;

(2)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精确到0.1%);

(3)该瓶盐水能给病人提供氯化钠的质量是g.

主要成分:

NaCkH2O

体积:500mL

含量:0.9%

密度:lg/cn?

4.(2013•张掖)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

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0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04猜想二:有Na2s04和H2s0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0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03

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测溶液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1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有气泡产生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04溶液中有H2s04溶液中有H2s0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

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5.(2013•厦门)用丫形管或丫形导管完成以下实验.

・的

湿

湿润的润

紫色石色

丫形导管/夕蕊试纸湿

干燥的试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紫色石

蕊试纸

副图2

(1)图1中丫形管左侧管中加入无色酚甑试液,右侧管中加入浓氨水,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2)图2中丫形导管平放于桌面,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结论:一

;若把丫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3),a管位于上方,b管位于下方,两石蕊试纸均湿润,可

观察到b管中试纸变色比a管明显,原因:.

6.(2013•厦门)如图是某种热水器示意图.

(1)若使用时所在空间不通风,会产生一种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是

(2)下表是燃烧1kg不同燃料所产生两种气体的质量:

燃料产生的CO2气体的质量/g产生的SO2气体的质量/g

A.石油气29005.0

B.天然气25000.1

C.煤气250011.0

①写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等质量上述燃料燃烧,产生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最多的是(填编号),产生导致酸雨的气体最多的

是(填编号);例举一种不产生以上两种环境问题的能源:.

(3)热水器长期使用后产生水垢,写出稀盐酸与水垢中的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尾气出口

空气拼口

7.(2013•张掖)碘元素对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很大,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如图所示:

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2)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_____________mg.

(3)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一个18岁的青年每天摄入碘元素的质量为0.15mg.假设碘的来源仅靠这种加碘食盐,该

青年每天摄入这种食盐应为_____________g.

成分:NaClKIO3

言曲:20mg「kg

重量:500g

食用注意:勿长时间加热

1J呆存:防潮、放阴凉处)

8.(2013•岳阳)称取铜、锌混合物10克置于烧杯中,慢慢加入稀硫酸使其充分反应,直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

此时用去49克稀硫酸,剩余固体3.5克,

(1)该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所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9.(2013•烟台)工业上侯氏制碱法得到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化验员要对每批次的纯碱产品进

行检验.在实验室中取27g纯碱样品,平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到盛有100g稀盐酸的锥形瓶中(锥形瓶的质量为60g),

每次充分反应后都进行称量,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加入纯碱样品的质量/g5.45.45.45.45.4

电子天平的示数/g163.2166.4169.6175180.4

(1)第一次加入纯碱样品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g.

(2)计算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计算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I纯碱样品

10.(2013•宜昌)某纯碱样品中含有杂质NaCl,为测定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称取样品6g,放入20g水

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稀盐酸26.2g,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为50g.试计算:(写出计算过程,结

果保留一位小数)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样品中Na2c03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1.(2013•湛江)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甲同学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

(1)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过滤后发现滤液浑浊,应.

(2)写出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乙同学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

(3)请你写出乙同学实验方案的一个优点:

12.(2013•新疆)小明家的新房装修,瓦工师傅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抹墙.收工时瓦工师傅把未用完

的石灰浆用沙土盖上,以备第二天再用,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石灰浆因变质而失效.

(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石灰浆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2)小明想通过实验验证石灰浆的变质情况,请你帮助小明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样,加一定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该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献试液

(3)由此小明联想到实验室里的一些药品必须密封保存.卖峪手中必须密封葆说建品可分为以下冗美「

①药品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如澄清的石灰水;

②药品具有挥发性,如;

③,如浓硫酸.

13.(2013•营口)将一定量的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4.4g气体,反应后所

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计算:反应前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

精确到0.1%)

14.(2013•烟台)某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方中可能含有氯化钾、硫酸镂、碳酸氢氨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为确定配

方的成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1)【实验探究一】取少量固体样品在研体中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

色石蕊试纸变_____________色,写出可能发生该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2)【实验探究二】另取少量固体样品溶于水得到溶液A,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现象如图所述(设发生的反应都

恰好完全进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I—溶液D

、4、+一加入适量的硝酸银.

r―洛•

、*、+方口入适量的稀盐酸一、4一_加入适量的硝酷领

'海港A无气泡产生,溶液B加八L里口J附酸协.1-白色沉淀F

1-白色沉淀E

步骤I步骤n步骤in

①白色沉淀E是.

②小明认为由实验探究二可以确定该化肥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和硫酸钱,一定没有碳酸氢钱.小强认为这个结论不正

确,他的理由.为了使小明的结论正确,小强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动,他的做法是.

15.(2013•宜宾)实验室有一瓶硫酸废液,老师请小红同学设计方案测定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小红同学先取

一纯净小烧杯,称其质量为18.2g,然后往其中倒入少量硫酸废液后称量,总质量为33.2g,之后,将一枚质量为10.8g

的铁钉(已用砂纸砂去铁锈)放入该小烧杯中反应,待铁钉表面不再有气泡产生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43.9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是.

(3)计算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如果铁钉的铁锈未除净,对(3)计算结果的影响是(选填"偏大"、"偏小"、"无影响"),原因

是.

16.(2013•烟台)金属材料在国防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图1为歼-15飞机在辽宁舰上起飞.

ng59箫硫酸ng5%稀盐酸硫酸铜溶液

赤铁矿样品

一氧化碳

mgt辛片m酸片铁丝

(二者表面积相同)

实验一实蛉二

副图2图3

(1)铝合金用于制造飞机的外壳,铝合金材质的主要优点是、.

(2)改装前的辽宁舰舰身锈迹斑斑,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生产中

常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为了避免轮船的钢质外壳被腐蚀,通常在轮船外壳上镶嵌比铁活动性强金属.小明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

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2的两个实验:

①实验一中,小明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

②实验二中,若出现现象,可证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辽宁舰的建造耗费了大量的钢材.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图3所示装置模拟炼铁的化学原理,并测定赤铁矿

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反应完全且赤铁矿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称重赤铁矿样品的质量为wg).

①装置A中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要测定该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需要测量的数据是或.

17.(2013•烟台)过氧化钠(Na2O2)为淡黄色固体,可作为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人呼出气体主要成分有

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氧气,

Na2O2能分别与CO2、H2O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02个;2Na2O2+2H2O=4NaOH+O2个.某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0

图A图B

【实验探究一】将呼出气体通过下图A中的装置,收集得到一瓶再生气体.在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两支燃着

的同种木条分别同时伸入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如下图B,比较分析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

【分析讨论】图B的实验是通过比较来比较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请说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

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的最大优点是.

实验探究一结束后,同学们将图A装置中的残留固体溶于水,得到了一杯无色溶液,他们对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

究:

【提出猜想】猜想I:溶液是NaOH;猜想n:溶质是;猜想田:溶质是NaOH和

Na2c03

【实验探究二】取上述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_____________的现象,证明猜想I不成立.

同学们经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田成立,请你写出证明猜想m成立的实验步骤和现象.

实验步骤和现象结论

猜想in成立

18.(2013•雅安)课外活动时,同学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测定某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化学方法】向一定量氯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得到2.87g氯化银固体,则该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

的质量为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经多次实验测定,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2)【物理方法】取一定量该溶液进行蒸发,测量实验数据如下:

蒸发皿的质量(g)25.0

蒸发皿+食盐溶液(g)45.0

蒸发皿+食盐晶体(g)27.4

数据处理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若化学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则物理方法测定结果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A.蒸发时未用玻璃棒搅拌

B.所取氯化钠溶液质量较大

C.蒸发时出现少量晶体时就停止加热

D.实验后未将玻璃棒上的白色固体移入蒸发皿.

19.(2013•永州)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它与水反应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H2O=4NaOH+O2个.现将一定量的Na2O2加入盛有87.6g水的烧杯中,完全反应后,称得溶液的质量比反

应前过氧化钠和水的总质量减少了3.2g(假定水蒸气的挥发忽略不计).请回答:

(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2)假定上述Na2O2中含氧的质量为mi,反应生成的NaOH中含氧的质量为m2,则mi012(填

(3)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20.(2013•雅安)对比学习有利于发现事物的共性与个性.为探究酸的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

醋酸晶体试管内,醋酸酸的很多反应通常在水溶液中才能完成.

溶液试管中镁带表面冒气泡.

用玻璃棒蘸硫酸在白纸上写字(填"浓"或"稀")硫酸即使是同种酸,由于不同,它

使白纸炭化.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两试管中均产生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性质,这是因为酸的组

成中都含有(填元素符号).

E试管中产生_______不同的酸根会导致酸的"个性"差异.因此,

BaCl:溶液

F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可用氯化钢溶液鉴别盐酸和硫酸.

稀盐酸

清洗试管时,小乔同学将C、F两试管中的无色液体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废液缸,废液缸中立刻冒气泡并出现白色

沉淀.请分析上述现象并回答:

I.废液缸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n.废液缸里最终产生的白色沉淀中一定有硫酸领,可能有(填化学式).

21.(2013•烟台)硝酸钱(NH4NO3)是一种常见的氮肥.请通过计算回答:

(1)硝酸镀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硝酸铳中氮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某花卉基地需要配置lOOkglO%的硝酸锈溶液,基地的实验室中现有200kg5%的硝酸镀溶液和50kg30%的硝酸

铁溶液,若选用这两种溶液混合配制,应该如何进行?

22.(2013•宜昌)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是碳酸钠、硫酸铁、氢氧化钠、氯化钏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

分,小燕老师取用一定量样品,加水溶解,过滤得到白色沉淀甲和无色滤液乙.

写出上述操作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过滤时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

【探究活动一】奋进小组探究白色沉淀甲的成分.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去白色沉淀甲,滴加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白色沉淀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

【探究活动二】智慧小组探究白色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I取无色滤液乙,加入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无色滤液

乙中一定

不含—

实验n步骤①:取适量白色滤液乙,加入过量的一_________溶生成白色沉淀原白色固

液,过滤体样品中

一定存在

该物质

步骤②:取步骤①中的滤液,滴加_____________溶液_____________

[反思]实验n中步骤①加入过量试剂的目的.

【结论】通过两个小组的共同探究,得出了原白色固体样品中含有的成分.

23.(2013•张掖)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该样品11g,加入到盛

有5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最后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56.6g.计算: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4.(2013・永州)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查

阅资料得知:Na2c03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都呈碱性(pH>7),CaC12溶液呈中性(pH=7).

(1)甲实验中,滴有酚献的氢氧化钠溶液呈_____________色,逐滴加入稀盐酸,直至溶液恰好呈无色为止.

(2)乙实验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两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观察到废液呈浑浊并显红色,由此分析可

知:

①废液中除碳酸钙、氯化钠、水和指示剂外,一定还含有.

②依据上述实验过程,你认为引起废液呈碱性的物质组成共有种可能.

(4)如果将乙实验中的澄清石灰水改为CaC12溶液,同样进行实验(1)(2)(3)的操作,废液呈浑浊并显红色的

(填"可能"或"不可能")出现.

25.(2013•枣庄)为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同学取50.0g过氧化氢溶液放入烧杯中,

然后加入2.0g二氧化镐,等不再放出气体,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0.4g.计算:

(1)过氧化氢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此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6.(2013・昭通)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小强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

向盛有4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入几滴酚献,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当酚酬刚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

共滴加了36.5g稀盐酸.

(1)求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下同)

(2)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滴入酚麟的质量忽略不计).

27.(2013・盐城)盐城盛产的松花蛋,又称皮蛋,其中一种加工工艺的主要原料配方为:鸭蛋10kg,水10kg.生

石灰1.2kg,纯碱0.53kg,食盐0.35kg,加工时,将纯碱,食盐加入容器中,加沸水溶解,再慢慢加入生石灰充分

反应,冷却后得到料液,再加入鸭蛋浸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鸭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有水和.

(2)生石灰加入沸水中,水能持续保持沸腾,其原因是.

(3)静置后,取少量的上层料液,稀释后滴加无色酚酰试液,料液应变为_____________色.

(4)同学们对上层料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料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NaOH,NaCl;

②可能还含有其它溶质,

甲同学推断只有Ca(OH)2,

乙同学推断只有Na2co3,

丙同学推断既有Ca(OH)2,也有Na2c03,通过进一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丙同学的推断是错误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取少量上层料液,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另取少量上层料液,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探究结论】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

【知识应用】①皮蛋食用时加入一些食醋,可以去除氨味和涩感,原因是.

②料液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烧碱,现行配方中,直接用烧碱代替石灰和纯碱作用生成的烧碱,若加工10kg的鸭蛋,

需要烧碱的质量是多少千克?(请写出计算过程).

28.(2013•珠海)乙醇俗称酒精,可用作医用消毒,也常作燃料.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占燃

C2H60+302八经"2CO2+3H2O.

(1)23g乙醇完全燃烧需消耗多少克氧气?

(2)乙醇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某实验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g)4.68.8000

反应后质量(g)006.65.4a

①表中a的值为_____________.

_占燃

②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2H60+1102=^=^CO2+H2O+

CO.

29.(2013•咸宁)将6.8g含杂质的锌粒,加入到盛有50.0g过量的稀硫酸的烧杯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

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56.6g.试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

(2)锌粒中所含锌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30.(2013•湛江)过氧乙酸是一种消毒剂.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某医疗小组分队用溶

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环境进行消毒.

(1)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03.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单整数比).

(2)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600kg.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

kg.

(3)配制的主要步骤是计算、量取、.

2013中考化学压轴题(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30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

1.(2013•岳阳)有一无色溶液,已知其溶质是由H2so4、BaCh>CuSCU、Na2co3、KCLHCkMgCb等七种化合

物中的两种组成.对该溶液进行相关实验,得出以下实验现象和结论:

①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为1;

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

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或结论确定该溶液有可能的组成是:(以下空格可以填满)

H2SO4、HC1、BaC。、HC1、KC1、HC1、H2s。4、KC1.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专题: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压轴实验题.

分析:在进行推断中,需要明确: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溶液的pH<7,溶液呈酸

性,溶液中溶有H2so4、HC1溶液呈酸性;Na2c03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溶液中一定没有Na2co3;加

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溶液中一定没有MgCE利用以上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对无色溶

液的可能组成进行分析,写出溶液的可能组成.

解答:解:

根据溶液为无色溶液,可判断溶液中不含CuSO4;根据测得溶液的pH=l,溶液呈酸性,可判断溶液中一定

含有H2s04、

HC1中的一种或两种,酸性溶液中一定不含Na2c03;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溶液中一

定没有

MgC12.综合以上分析,溶液可能由H2so4、BaC12>KC1、HC1中的两种物质组成,故溶液的可能组成有以

下四种

H2so4、HC1;BaCl2>HC1;KChHCI;H2so4、KC1.

故答案为:H2so4、HCI;BaC12、HCI;KCI、HCI;H2so4、KC1.

点评:本题利用了溶液的颜色、溶液的酸碱性及溶液中溶质的共存关系对溶液的可能组成进行分析与判断;其中

根据所加试剂与溶液形成沉淀的判断,对溶液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确定.

2.(2013•徐州)已知金属钠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2Na+2H2O=2NaOH+H2个,若把4.6g金属钠投入到盛有足量水

的烧杯中(如图),充分反应后烧杯中剩余溶液质量是40g,请计算:

(1)生成NaOH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压轴实验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根据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由钠的质量求出氢氧化钠的质量,再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求出NaOH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解:(1)设生成的NaOH的质量为x

2Na+2H20=2NaOH+H2个

4680

4.6gX

义=4.6目解得:x=8g

80"x

(2)反应后所得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xl00%=20%

40g

答:(1)生成NaOH的质量是8g;(2)反应后所得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列比例式求解问题的能力及溶质质量分数的

计算问题.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进行的;己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

算出生成物的质量,反之,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算出所需反应物的质量.

3.(2013•新疆)如图是一瓶医用注射盐水标签的部分内容.用计算结果填空:

(1)氯化钠中钠、氯元素的质量比是23:35.5;

(2)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9.3%(精确到0.1%);

(3)该瓶盐水能给病人提供氯化钠的质量是4.5g.

主要成分:

NaCkH2O

体积:500mL

含量:0.9%

密度:lg/cn?

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式的计算;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耳,我邕清章啜x100%,进行分析判断.

相对分子质量

(3)由标签可知,该瓶盐水的密度为lg/cn?,体积为500mL,含量为0.9%,据此由溶质质量=溶液质量x

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氯化钠中钠、氯元素的质量比是23:35.5.

(2)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斐—x100%=39.3%.

23+35.5

(3)由标签可知,该瓶盐水的密度为Ig/cn?,体枳为500mL=500cm3,则该盐水的质量为

1g/cm3x500cm3=500g,则该瓶盐水能给病人提供氯化钠的质量是500gx0.9%=4.5g.

故答案为:(1)23:35.5;(2)39.3%;(3)4.5.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标签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进行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2013•张掖)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

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0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2H2O.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04猜想二:有Na2s04和H2s0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猜想四.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0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NaOH或氢氧化钠.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

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测溶液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h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有气泡产生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04溶液中有H2s04溶液中有H2s0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

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pH试纸浸入溶液中.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BaC12与Na2so4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

H2s04存在•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

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压轴实验题;科学探究.

分析:【学生板演】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注意化学式的写法和配平;

【假设猜想】根据酸碱不能共存判断不合理的猜想;

【实验探究】根据碳酸钠和硫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解答;

【评价反思】(1)根据图示操作判断,检测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伸入溶液中;

(2)检验一种物质时要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硫酸钠也能与氯化锹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解答:解:【学生板演】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

【假设猜想】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酸或碱可能过量,但不能同时过量,因为酸碱不能共

存,会继续反应,故猜想四不合理;

【实验探究】碳酸钠和硫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看到溶液中有气泡冒出;

【评价反思】(1)根据图示操作判断,检测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伸入溶液中,应用玻璃棒蘸取少量

溶液涂到pH试纸上;

(2)检验一种物质时要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硫酸钠也能与氯化钢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不能证明溶液中

一定存在硫酸;

故答案为:H2so4+2NaOH=Na2SO4+2H2O;

猜想四或四;

NaOH或氢氧化钠;

有气泡产生;

pH试纸浸入溶液中;

BaC12与Na2s04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04存在(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点评:此题通过中和反应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以及实验方案的评价,解答时要全

面审题,认真解答.

5.(2013•厦门)用丫形管或丫形导管完成以下实验.

湿润的

湿润的紫色石

紫色石蕊试纸

丫形导管/夕蕊试纸湿润的

紫色石

干燥的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蕊试纸

紫色石

蕊试纸

副图2

(1)图1中丫形管左侧管中加入无色酚酿试液,右侧管中加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无色酚

酷试液变红色,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分子的不断运动

(2)图2中丫形导管平放于桌面,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

无明显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结论:H2O+CO2=H2CO3;若把丫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3),a管

位于上方,b管位于下方,两石蕊试纸均湿润,可观察到b管中试纸变色比a管明显,原因:二氧化碳的密度

比空气大,主要从b管中通过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电离方程式.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