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讲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讲义-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1页
第50讲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讲义-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2页
第50讲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讲义-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3页
第50讲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讲义-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4页
第50讲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讲义-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0讲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讲义阶段特征:总体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主要态势是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同时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民族解放运动纵深发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历史的潮流,全球化、多极化、多样化、信息化的趋势不断增强。具体表现:1.政治: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美苏两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长时间的冷战;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崩溃;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等仍然威胁着人类的和平与安全2.经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面临一系列挑战。3.思想文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获得新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人口流动,多元文化交融与冲突;文物保护取得更多共识。4.民族解放运动: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各国民族民主意识增强;1961年,不结盟运动;20世纪9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崩溃课标要求:1.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2.认识第三世界国家在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近几年的全国和地方高考题:命题分析:二战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二战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状况的原因。突出核心素养,客观题为主。备考建议:1.新教材在这一部分做了重大调整,增加了一些内容,了解掌握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过程及意义;2.掌握发展中国家取得的成绩,理解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时空定位及主要线索:主要内容:知识点1: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知识点2:发展中国家的成就;知识点3: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教学过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15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知识点1: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一)背景:材料一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严重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消耗,原来作为资本主义中心区域的西欧创伤累累,实力大为削弱,在原有基础上不可能继续主导世界体系,也无力继续维持庞大的海外殖民帝国。——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激发了民族主义者追求独立和自由的热情。以自决和民主的名义、通常以殖民地国家为盟友进行的战争,要想不在被统治人民中激起自由的思想,是很难的。——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材料三《联合国宪章》谴责殖民主义政策,坚持民族独立、民族自治,宪章规定“任何民族对外来统治的屈从是对基本人权的否定”法理要求。很多国家就是在联合国托管理事会的直接帮助下获得独立的。材料四二战后形成了两大阵营对峙的世界格局……为了把民族解放运动纳入世界革命运动,组成世界范围的反帝统一战线,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巩固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殖民地的民族独立斗争给予了积极支持和大力援助。——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归纳为:1.宗主国(殖民国家)国力衰落,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下降;2.二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其主权和民族国家意识,促进了民族解放力量的增长;3.两极格局的形成,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壮大,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斗争;4.联合国的非殖民化活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5.新老殖民主义者的矛盾与斗争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6.第三世界国家的联合。(二)过程:阅读教材,填写下表瓦解的标志: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也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瓦解。(三)主要代表:1.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①印度人民在国大党领袖甘地、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等人的领导下,积极争取独立。士兵和工农斗争风起云涌。②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独立,成为英联邦自治领。巴基斯坦在1947年蒙巴顿方案中分成东、西巴基斯坦两部分。③194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成为英联邦自治领。④1950年,印度宣布成立共和国;1956年,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建立;1971年,东巴基斯坦独立,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基础概念:蒙巴顿方案即“印巴分治”方案,亦称印度独立法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帝国主义迫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强大压力,提出“分而治之”的方案。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但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规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当时,克什米尔地区77%的人口为穆斯林,他们倾向加入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愿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后又倾向加入印度。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分治条款既未涉及孟加拉国的独立问题,也没有谈及英属印度管理下的锡兰和缅甸分治问题。结果:印巴分治使得印度和巴基斯坦获得了独立。将宗教之间的对立突出了,从而导致了印巴两国的宗教对立与排斥,一度发生流血冲突。问题探究:为什么伊斯梅对印度独立前的形势做这样的描述?材料一英国在印度的最后一位总督蒙巴顿的助手伊斯梅这样描述印度独立前的形势:1947年3月的印度是一艘舱中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火的船。当时的问题是在大火延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事实上,除了像我们所做的那样去做之外,在我们面前并无选择的余地。——(美]帕好.杜德著(英国和英帝国危机》材料二在穆罕默德·阿里·真纳的领导下,1906年成立的穆斯林联盟代表几百万穆斯林宣称,他们不愿意生活在一个由印度教徒和国大党控制的印度。穆斯林坚持成立自己的、以伊斯兰教为基础的民族国家。相反,国大党领导人坚决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世俗的印度,主张政教分离、宗教信仰自由。——R.R.帕尔默、乔·科尔顿、劳埃德·克莱默《现代世界史》提示:(1)从殖民当局看,二战后英国遭到严重削弱,已无法维持对印度的殖民的统治;(2)从印度人民角度看,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强烈要求独立。但由于存在严重的教派矛盾,难以形成统一,只好同意英国“分而治之”的政策;(3)印巴分治局面的形成,既有印度次大陆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之间的矛盾的原因,也是英国殖民者利用这些矛盾实行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2.埃及独立(二战后):(1)原因:①二战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势力;②受亚洲等民族国家独立的鼓舞,非洲民族意识觉醒;③反法西斯战争的教育和锻炼;④亚非万隆会议团结反帝的精神在非洲大陆传播。(2)过程:①1952年,埃及中下层军官发动武装起义,废黜国王;②1953年,埃及共和国成立。③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3.南非共和国:3.古巴:(1)摆脱美国控制:1959年,以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进行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2)建立社会主义国家: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4.巴拿马:(1)巴拿马人民不断开展斗争,终于在1999年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2)但要注意,美国国会在新条约批准后所做的修正案,还是在实质上保留了美国在巴拿马有武装干涉的权利。历史解释:巴拿马共和国与巴拿马运河(四)特点: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其主要特点:①时间长,范围广,相互支持,并且不断向纵深发展;②斗争方式多样,多数国家是通过和平方式取得胜利的;③成果大,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第三世界崛起,有力冲击了两极格局;④一些国家独立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两类国家体系;⑤多数国家独立后,仍然与宗主国保持密切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联系。问题探究:据材料并结合选择性必修第13课,概括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影响。材料联合国由最初的55个创始会员国发展到1980年的154个会员国,其中78%是第三世界国家他们要求联合国摆脱一两个超级大国的控制,反映第三世界的愿望和呼声。1960年12月,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43个亚非国家倡议的《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1965年通过《关于各国内政不容干涉及其独立与主权之保护宣言》。广大亚非拉国家取得政治独立以后,深刻地认识到,没有真正的经济独立,政治独立是不能巩固的。从20世纪70年代起,他们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摘编自黄若迟《第三世界的崛起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提示:(1)对亚非拉国家:实现了亚非拉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改变了过去落后的面貌;(2)对世界:①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冲击了两极格局;②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④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知识点2: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一)发展中国家:1.含义:又称“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这些国家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掀起了现代化建设浪潮。2.特征:(1)从历史上看:基本上都是由殖民地、半殖民地演化而来的;(2)从经济上看:大多数是贫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都具有发展民族经济的强烈愿望;(3)从政治上看: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威胁、干涉、控制或侵略,它们在对外政策方面大都奉行独立自主或不结盟政策,要求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3.历程:(1)1955年万隆会议和万隆精神是第三世界形成的起点,标志着亚非国家开始作为一支崭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2)1961年不结盟运动是第三世界发展的里程碑,主要诉求是反对参加大国军事集团和与大国结盟,要求尊重各国主权,共同参与解决国家政治经济重大问题;(3)1964年的七十七国集团以维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权益,变革以控制和掠夺为核心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为斗争目标,是第三世界在国家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标志。(二)主要成就:1.亚洲国家:(1)东亚出口加工型发展模式: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抓住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问题思考:亚洲四小龙崛起的原因及启示?(1)原因:①地理位置优越;②丰富的劳动力资源;③有利的外部环境;④外向型的发展战略和配套措施;⑤儒家思想及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2)启示:①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地理位置优势;②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③依据国情,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④政府的支持与引导;⑤独立是发展的前提;⑥抓住历史发展机遇扬长避短;⑦顺应全球化趋势,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对外开放。(2)西亚石油输出国发展模式: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海湾产油国的发展特点是依靠石油等资源。这些国家独立后先后收回了石油主权,依靠开采石油和出口石油获取巨额利润,产生了一批高收人国家,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巴林、阿曼等,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资源型发展模式。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模式指的是海湾地区的产油国,并不是西亚或中东所有国家都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有的国家是以农牧业为主的,如约旦、叙利亚、黎巴嫩等,所以西亚发展差距很大。还有伊朗和伊拉克本身属于产油国,但由于人口多、消耗大,加之战争,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其他海湾产油国。2.非洲国家:(1)1960—1975年独立后经济一度发展较快;(2)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发展陷入困境;(3)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过调整,经济又开始增长。(4)殖民地时期形成的畸形经济成为独立后非洲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的一大障碍。3.拉丁美洲:(1)拉丁美洲各国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2)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基本实现工业化;(3)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知识点3: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一)亚洲国家:1.问题:一些国家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曾使它们受到巨大打击。2.对策: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历史解释:亚洲金融风暴1997年下半年,“金融强盗”索罗斯等一帮国际炒家利用亚洲国家金融市场的漏洞,做空泰铢,引起泰国挤兑风潮,挤垮银行56家,泰铢贬值60%,股票市场狂泻70%。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汇市和股市也随之一路狂跌,终结了亚洲经济的高速发展。(二)非洲国家:1.问题:是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到21世纪初,近一半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2.对策:成立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问题思考: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现今非洲贫困落后的原因。材料战乱和冲突依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一些非洲国家的稳定;目前非洲每年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进仅100亿美元左右,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全非洲文盲率高达70%,而且每年有大量高级人才流失,经济建设人才缺乏;全非洲有54%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有15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还有旱涝等自然灾害,这些都是制约非洲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提示:①殖民地时期形成的畸形经济成为独立后非洲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的一大障碍;②战乱和冲突依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一些非洲国家的稳定;③建设资金严重不足;④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三)拉丁美洲国家:1.问题: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影响了发展。2.对策:经过改革,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经济出现繁荣势头。(四)共同挑战:1.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2.殖民主义侵略的遗留问题。如边界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等,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3.发展中国家自身的问题。如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综合归纳:发展中国家的成绩与面临的挑战问题探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之路艰辛曲折,任重道远。应如何应对面临的挑战?材料面对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尊严,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维护国际的公平正义。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每个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促进其他各国共同发展。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安全保障,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共同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而合作共赢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途径。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只能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去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着来办,这是处理国际事务的民主原则,国际社会应该共同遵守。——摘自《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重要演讲》提示:(1)对内:①依据国情,选择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②加快改革与发展,提升本国的综合实力;③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合理解决地区与民族冲突。(2)对外:①加强合作与交流,反对霸权主义,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②采取谨慎态度,逐步开放金融市场,规避金融危机的冲击;③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选择性必修3:第13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一)特点:形成了当地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二)表现:1.印度:(1)接受了西方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基本价值取向。政治体制学习英国,中央与地方分享权力,宗教与政治分离,主要官方语言为印地语和英语。(2)注重发扬印度传统文化。①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②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仍然是印度的主要宗教;③种姓制度仍然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新加坡、韩国:既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又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努力创造一种现代的东方文化。3.埃及(1)特点: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和带有欧洲和西亚等地的文化元素3.埃及(2)表现:①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也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等其他宗教;②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但英语和法语也被广泛使用;③古埃及留下的诸多名胜古迹成为埃及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对现代埃及的建筑和艺术等也有很大影响。(三)怎样理解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复兴:①文化复兴一定是在国家独立之后,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状态的国家无法实现真正的文化复兴;②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复兴往往呈现出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特征;③新兴民族国家主动发展自己的文化,使之复兴,这是国家主权的表现。战后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发展的特点:①吸收借鉴外来文化。②重视民族文化复兴。③在传统与现代碰撞中创新发展。思维导图:高考真题演练:1.(2023·山东高考)1961年,加纳领导人克瓦米·恩克鲁玛在其著作中指出,非洲许多地区在文化、语言和思想上确实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我们都是非洲人,这是基本的事实。……语言、文化和政治体制不同所带来的困难并不是不能战胜的。”他力图A.实现非洲各国的独立B.建立非洲国家的联合C.保持非洲地区文化的多元性D.解决非洲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正确答案:B。【解析】考点:非洲国家面临的挑战的对策。据题干所述,加纳领导人克瓦米·恩克鲁玛认为虽然非洲许多地区存在文化、语言、思想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但是这些困难是可以被克服的,再结合题干所述时间——20世纪60年代可知,其论述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非洲国家的联合,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1960年为非洲独立年,许多非洲国家获得了独立,但是并没有实现全部独立,排除A项;题干的着重点在于论述非洲国家的诸多巨大差异是可以被克服的,而不是要保持其文化的“多元性”,排除C项;据题干可知,克瓦米·恩克鲁玛认为非洲国家的巨大差异可以被克服,进而走向联合,该内容与“非洲内部发展不平衡”无关,排除D项。2.(2023·海南高考)将下列内容按历史发展逻辑排序,正确的一组是①尼赫鲁认为:“我们正在在努力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一种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正统实践之间的中间道路”,“社会主义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②丘吉尔表示,他不愿充当“为英帝国敲丧钟的首相”。③二战时期,在英国驱使下,坦噶尼喀农作物种植单一,导致该地区中部土壤退化。④在夕阳残照下,最后.批英军降下了英国国旗,撤离了占领长达74年之久的苏伊士运河区。A.③②④①B.②③①④C.①③②④D.③④②①正确答案:A。【解析】考点: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据材料“坦噶尼喀农作物种植单一”可知英国的殖民统治使坦噶尼喀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加剧了当地经济发展的落后;“为英帝国敲丧钟的首相”说明二战后英国的国力下降,使英国对殖民地的控制减弱;“最后一批英军降下了英国国旗”说明随着宗主国实力的下降,越来越多的殖民地获得独立;“我们正在努力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说明独立后的印度正在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所以选项主要围绕着殖民统治、宗主国实力下降、民族独立运动、探索民族国家发展道路的顺序排列;故按历史发展逻辑排序,正确的是③②④①,选择A项符合题意。3.(2023·北京高考)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522号决议,倡议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与投资应达到发达国家国民收入的1%。此举符合联合国A.托管制度B.“大国一致”的原则C.安理会投票程序D.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正确答案:D。【解析】考点: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据材料可知,联合国倡议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进行援助和投资,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而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符合其维护世界,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故选D项;托管制度指联合国把某些殖民地交付一国或数国,或由联合国本身管理或监督的制度,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大国一致”的原则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表决程序原则,实质性事项的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排除B项;安理会投票程序是联合国内部的一种投票机制,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4.(2022·辽宁高考)表21980~2000年部分非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出口占各自总出口比重表据表可知,这一时期非洲经济A.对区域组织外的贸易依赖明显B.一体化水中持续提高C.始终处于世界经济的边缘地位D.区域发展极度不平衡正确答案:A。【解析】考点:非洲国家面临的挑战。从数据表格的各项数据来看,非洲经济一体化发展20年间,各一体化组织内部出口贸易占各自总出口比重虽略有增长但都非常低,这意味着各一体化组织内部的经贸联系极其微弱;由于非洲国家多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各国与其宗主国的贸易联系仍是主体,所以答案选A项。B项错在持续提高上,如东南非洲共同体市场2000年相对1990年就下降了;就表格信息只能反映非洲内部经济联系情况,而没有与世界整体经济对比信息,所以排除C项;材料数据是内部出口比重,无法反映非洲各国经济发展实力等状况,所以排除D项。5.(2022·山东高考)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除向非洲国家提供大量经援贷款外,还与非洲国家开展了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1974—1980年,中国先后与45个非洲国家签订了100多项经济技术合作协定。这表明我国致力于与非洲人民一起A.建立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B.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