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散文阅读复习之散文的结构与行文思路_第1页
2024届高考散文阅读复习之散文的结构与行文思路_第2页
2024届高考散文阅读复习之散文的结构与行文思路_第3页
2024届高考散文阅读复习之散文的结构与行文思路_第4页
2024届高考散文阅读复习之散文的结构与行文思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散文阅读复习

散文的结构与行文思路设题特点(1)近几年散文阅读考查回归到文体本位,以考查是否真正读懂文本、理解文本内涵为主,命题主要以理解词语文句、把握结构文脉、概括内容要点、鉴赏语言艺术、领悟主旨意蕴和探究文本问题为主。(2)命题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同时,稍有变化。一是题型还是主客两型,但赋分增加:2020年新高考Ⅰ卷的散文阅读总分为16分,2021年新高考Ⅱ卷提升至18分。二是在注重散文本位考查的同时,尝试选用“散文+其他文本”组合成双文本,如2021年新高考Ⅱ卷用“散文+小说”组合成双文本,这种组合还可以是“散文+散文”“散文+评论”“散文+访谈”“散文+新闻”等多种形式;由此说明打破文体界限、模糊文体特征、真正考查文学阅读能力的命题趋势非常明显。从近年来高考命题趋势来看,故乡情怀、文化寻根、和谐共处、本真情感、人生感悟、颂扬名人类题材散文备受命题者喜爱。这些题材总体上呈现出贴近生活、关注人文、文质兼美、意蕴丰厚、思辨性强等特点。散文取材自由意境深远语言优美神聚注意:现代散文的“形”主要指的是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神”主要指的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主题、意蕴等。“神聚”,指文章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优美凝练形散表达灵活主题集中富含哲理散文文体特征写景状物散文议论说理散文文化游记散文写人记事散文散文的分类重点考察!!!①取材上的文化性。即所写对象是文化意味突出、文化内涵丰富的社会现象或自然景观,多借助名人、文化古迹,咏史怀人,阐发作者对此的认识和评价;有时在此基础上联系现实,借古讽今,引发人们对历史、现实、人生、社会的深沉思考。②文化意识强烈。即明确地从文化角度和文化意识方面来表达对象。③文化解剖具有穿透力。即以独立的文化思考和深刻的文化思想来解剖事物的特征和发掘现象的本质。在行文上具有文化韵味,主要体现在语言风格上。④游记意识浓厚。记游行踪明晰,作者的情感起伏变化,往往是游踪和情感变化双线并行,语言优美。文化游记散文体裁特点01020304目录CONTENTS考情分析行文思路题真题研析核心提炼05题型特训01考情分析年份卷别作者篇名文类2023新高考Ⅰ卷陈村《给儿子》书信体小说新高考Ⅱ卷沈从文《社戏》乡土小说全国甲卷巴金《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叙事散文全国乙卷曹多勇《长出一地的好荞麦》乡土小说2022新高考Ⅰ卷冯至《江上》历史小说新高考Ⅱ卷李广《到橘子林去》叙事散文全国甲卷王愿坚《支队政委》红色小说全国乙卷萧红《“九一八”致弟弟书》书信体散文2021新高考Ⅰ卷卞之琳《石门阵》红色小说新高考Ⅱ卷废名《放猖》叙事散文全国甲卷王小鹰《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文化游记散文全国乙卷谈歌《秦琼卖马》文化小说1196字1896字1700字1963字年份卷别作者篇名文类2023新高考Ⅰ卷陈村《给儿子》书信体小说新高考Ⅱ卷沈从文《社戏》乡土小说全国甲卷巴金《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叙事散文全国乙卷曹多勇《长出一地的好荞麦》乡土小说2022新高考Ⅰ卷冯至《江上》历史小说新高考Ⅱ卷李广《到橘子林去》叙事散文全国甲卷王愿坚《支队政委》红色小说全国乙卷萧红《“九一八”致弟弟书》书信体散文2021新高考Ⅰ卷卞之琳《石门阵》红色小说新高考Ⅱ卷废名《放猖》叙事散文全国甲卷王小鹰《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文化游记散文全国乙卷谈歌《秦琼卖马》文化小说年份卷别作者篇名文类2023新高考卷陈村《给儿子》书信体散文①就体裁看,以叙事散文与文化游记散文为主。②就作家作品看,多选现当代代表性作家作品。③就题材看,选文贴近生活,注重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全国甲卷巴金《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叙事散文2022新高考Ⅱ卷李广田《到橘子林去》叙事散文全国甲卷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节选)》纪实散文全国乙卷萧红《“九一八”致弟弟书》书信体散文2021新高考Ⅱ卷废名《放猖》叙事散文全国甲卷王小鹰《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文化游记散文

重点考点解读作品的结构: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作品的整体构思(谋篇布局)行文线索段落间(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与安排行文思路分析题线索作用分析题句段作用分析题

行文思路主要是文章的谋篇布局,结构内容。线索是全文发展的脉络,贯穿文章始末,使文章化零为整,浑然一体。重点句段能够表达文章的主要内容,划分文章的层次。三方面的内容可以分别独立考查,也可以综合考查。

02行文思路题历年考情类型解说分析行文思路设问方式①(2020·新高考全国卷Ⅰ,9)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②(2020·全国卷Ⅲ,8)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③(2018·浙江,12)从结构上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审题指津题干中有“先写”“从……写起”等字样。分析思路①归纳各段的大意。②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③理清文章的线索和层次。答题模板模板一:首先写……,然后写……,接着写……,最后写……模板二:结构方式+具体分析。行文思路

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具体指作品的整体构思、行文线索以及段落的关系与安排,是作品的结构体现。

回答“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问题散文的行文思路一般散文缘起→描述(对象)→联想→感悟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理清行文思路一、散文中常见的6种结构思路类型特点思路静赏式先交代赏景的缘由,暗示主题;多角度写景;使用联想,用抒情方式深化主题。景点概述——景点静赏——景点联想。参游式移步换景,因空间转换而景色不同,情感因之而变化;有时虚实相间,适当联想,篇末暗示主旨。进入景点——依次欣赏——赏景联想——离开景点。象征式详细描写物,目的是以物象征人,形在写物,旨在写象征之人;卒章显志;篇末深化(升华)主题。物的描述——物的特征——由物及人——表达志向。类型特点思路怀念式借联想和想象写怀念之物,表达寄托的情思;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从一景联想到相关的另一景,且另一景中寄托着作者的主要情感。睹眼前景——思从前景(人、事)——抒怀念情。叙史式追叙史实,侧重与现实有某种程度上的契合;联系现实,追昔是为了抚今,表达对现实社会的思考、感慨。这类散文大多被称之为文化散文。一语统篇——追述史实——抚今而感慨、抒情。感悟式撷取日常生活片段,以情感或见闻为线索,描写相关场景、人物,表达生活感悟。抒情触媒——相关场景——相关人物——生活感悟。二、三类题材散文的通常行文思路类别行文思路写景状物类散文引出写作对象→状景咏物,时空拓展→穿插其他景物,对比反衬→由自然之物作拟人化延伸议论→抒情议论,升华主旨叙事散文写作缘起→写人记事→穿插场景、细节→抒发情感,总结感悟议论散文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触发点)→类似事情相近或相反联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解题通法1.分析行文思路“3法”直接考查型①划分层次法。给全文划分层次,归纳层意,根据事件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梳理出明确的结构思路。②找线索法。先找出文章线索,再按照线索归纳梳理。散文常见的线索有:具体事物、人物、中心事件、思想感情、时间、空间、作者见闻等。分清了文章线索的归属类型,自然就厘清了行文思路。间接考查型③心理词(感情词)组合法。首先要结合文本的层次或线索来分析,然后以心理(感情)变化为突破口,用心理词(感情词)组织成合理的先后顺序。有的心理词(感情词)可从原文中提取,有的则需要自己概括。散文的思路常见如下:1.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比如鲁迅的《藤野先生》是按“认识→交往→离别→怀念”的时间顺序来写的。2.按空间位置变化安排结构:记事性散文和游记散文多按此展开,不突出时间因素,或隐没时间因素,只突出空间位置的变化。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便采用了“近→远”“高→低”“上→下”的“移步换景”表现技法。3.按事物性质、类别组织材料:比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从故都“秋晨之景”“秋槐之景”“秋蝉之景”“秋雨之景”“秋果之景”五个方面,紧扣“故都”和“秋”两个词语,表现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4.以中介物组织材料:比如陆蠡的《囚绿记》,“绿”是全文描写的客观对象,也是抒情的中介物。作者围绕“绿”展开思路,铺设线索。“见绿”“恋绿”“囚绿”“释绿”和“念绿”依次展开。5.以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变化脉络安排结构:比如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全文贯串着一条明显的感情线索:无话——有话——无话。第一、二部分说明为刘和珍写东西的缘由,第三、四、五部分是纪念的主体,第六、七部分探究这一次请愿运动对于将来的意义。6.以双线结构(复调)行文,分明线和暗线(主线副线):明线,作品中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如记事写景的时间线或空间线;暗线,即作品中未直接描述或间接呈现出来的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的线索,如记事写景中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比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等。03真题研析童年随之而去(节选)木 心

回家啰!

走出山门时,回望了一眼——睡狮庵,庵是小的啊,怎么有这样大的庵呢?这些人都不问问。

家庭教师是前清中举的饱学鸿儒,我却是块乱点头的顽石,一味敷衍度日。背书,作对子,还混得过,私底下只想翻稗书。那时代,尤其是我家吧,“禁书”的范围之广,连唐诗宋词也不准上桌,说:“还早。”所以一本《历代名窑释》中的两句“雨过天青云开处,者般颜色做将来”,我就觉得清新有味道,琅琅上口(原卷如此。应为“朗朗上口”——编者注)。某日对着案头一只青瓷水盂,不觉漏了嘴,老夫子竟听见了,训道:“哪里来的歪诗,以后不可吟风弄月,丧志的呢!”一肚皮闷瞀的怨气,这个暗趸趸的书房就是下不完的雨,晴不了的天。我用中指蘸了水,在桌上写个“逃”,怎么个逃法呢,一点策略也没有。满船的人兴奋地等待解缆起篙,我忽然想着了睡狮庵中的一只碗!那饭碗却有来历——我不愿吃斋,老法师特意赠我一只名窑的小盂,青蓝得十分可爱,盛来的饭,似乎变得可口了。母亲说:“毕竟老法师道行高,摸得着孙行者的脾气。”我又诵起:“雨过天青云开处,者般颜色做将来。”母亲说:“对的,是越窑,这只叫盌[注],这只色泽特别好,也只有大当家和尚才拿得出这样的宝贝,小心摔破了。”每次餐毕,我自去泉边洗净,藏好。临走的那晚,我用棉纸包了,放在枕边。不料清晨被催起后头昏昏地尽呆看众人忙碌,忘记将那碗放进箱笼里,索性忘了倒也是了,偏在这船要起篙的当儿,蓦地想起:“碗!”“什么?”母亲不知所云。“那饭碗,越窑盌。”“你放在哪里?”“枕头边!”母亲素知凡是我想着什么东西,就忘不掉了,要使忘掉,唯一的办法是那东西到了我手上。“回去可以买,同样的!”“买不到!不会一样的。”我似乎非常清楚那盌是有一无二。“怎么办呢,再上去拿。”母亲的意思是:难道不开船,派人登山去庵中索取——不可能,不必想那碗了。我走过正待抽落的跳板,登岸,坐在系缆的树桩上,低头凝视河水。满船的人先是愕然相顾,继而一片吱吱喳喳,可也无人上岸来劝我拉我,都知道只有母亲才能使我离开树桩。母亲没有说什么,轻声吩咐一个船夫,那赤膊小伙子披上一件棉袄三脚两步飞过跳板,上山了。船里的吱吱喳喳渐息,各自找乐子,下棋、戏牌、嗑瓜子,有的开了和尚所赐的斋佛果盒,叫我回船去吃,我摇摇手。这河滩有的是好玩的东西,五色小石卵,黛绿的螺蛳,青灰而透明的小虾……心里懊悔,我不知道上山下山要花这么长的时间。鹧鸪在远处一声声叫。夜里下过雨。是那年轻的船夫的嗓音——来啰……来啰……可是不见人影。他走的是另一条小径,两手空空地奔近来,我感到不祥——碗没了!找不到,或是打破了。他憨笑着伸手入怀,从斜搭而系腰带的棉袄里,掏出那只盌,棉纸湿了破了,他脸上倒没有汗——我双手接过,谢了他。捧着,走过跳板……一阵摇晃,渐闻橹声欸乃,碧波像大匹软缎,荡漾舒展,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者的断续语声,显得异样地宁适。我不愿进舱去,独自靠前舷而坐。夜间是下过大雨,还听到雷声。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闪袅,迎面的风又暖又凉,母亲为什么不来。河面渐宽,山也平下来了,我想把碗洗一洗。满船的人先是愕然相顾,继而一片吱吱喳喳,可也无人上岸来劝我拉我,都知道只有母亲才能使我离开树桩。母亲没有说什么,轻声吩咐一个船夫,那赤膊小伙子披上一件棉袄三脚两步飞过跳板,上山了。船里的吱吱喳喳渐息,各自找乐子,下棋、戏牌、嗑瓜子,有的开了和尚所赐的斋佛果盒,叫我回船去吃,我摇摇手。这河滩有的是好玩的东西,五色小石卵,黛绿的螺蛳,青灰而透明的小虾……心里懊悔,我不知道上山下山要花这么长的时间。鹧鸪在远处一声声叫。夜里下过雨。是那年轻的船夫的嗓音——来啰……来啰……可是不见人影。他走的是另一条小径,两手空空地奔近来,我感到不祥——碗没了!找不到,或是打破了。他憨笑着伸手入怀,从斜搭而系腰带的棉袄里,掏出那只盌,棉纸湿了破了,他脸上倒没有汗——我双手接过,谢了他。捧着,走过跳板……一阵摇晃,渐闻橹声欸乃,碧波像大匹软缎,荡漾舒展,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者的断续语声,显得异样地宁适。我不愿进舱去,独自靠前舷而坐。夜间是下过大雨,还听到雷声。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闪袅,迎面的风又暖又凉,母亲为什么不来。河面渐宽,山也平下来了,我想把碗洗一洗。人多船身吃水深,俯舷即就水面,用碗舀了河水顺手泼去,阳光照得水沫晶亮如珠……我站起来,可以泼得远些——一脱手,碗飞掉了!那碗在急旋中平平着水,像一片断梗的小荷叶,浮着,汆着,向船后渐远渐远……望着望不见的东西——醒不过来了。对母亲怎说……那船夫。母亲出舱来,端着一碟印糕艾饺。我告诉了她。“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呢。”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现在回想起来,我的一生中,确实多的是这种事,比越窑的盌,珍贵百倍千倍万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脱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那时,那浮汆的盌,随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选自《哥伦比亚的倒影》)【注】 盌(wǎn),一种敞口而深的食器。也作“碗”。综观全文,从情节的发展分析“我”的心理变化。审题判断:题干中的“全文”“情节的发展”“心理变化”等词表明本题以人物心理变化的形式考查文本的行文思路。借鉴思考:借鉴教材《荷塘月色》情感思绪变化的提炼过程。[参考答案]

①兴奋地回家,登船时发觉忘带心爱的盌,固执而任性的“我”执意要取回,不肯妥协。②等盌时,心生懊悔,得盌后,心怀感激,“我”有了自省。③失盌后,“我”觉得难以面对母亲与船夫,既惋惜又自责;母亲的劝慰与教诲,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详解精析:要分析“我”的心理变化,需要综观全文,抓住文中主要情节的变化发展。明:本文是写人记事类的散文,写人记事类散文的思路多为“纵向思路”中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常用的也多为时间或情感,本文题干中的“情节的发展”表明是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心理变化”又暗含情感线索审:通读全文,按照行文顺序圈画并归纳概括与“我”有关的情节,然后抓住本文线索,包括时间线索和情感线索,关键是在时间线索下揣摩分析“我”在每件事情中的心理状态(情感线索)理:刚离开睡狮庵,是终于回家了的兴奋;发现忘带盌,固执而任性地要拿回盌,不因即将开船和众人等待而妥协;等盌时,因耽误众人时间和劳烦船夫而心生懊悔;再次拿到盌时,对船夫心怀感激,并对自己的行为有了自省;盌飞掉时,则是对盌的惋惜、对母亲和船夫的自责;而母亲的一番劝告,引发了“我”更深层次的思考。2020·全国3卷《记忆里的光》

概括行文思路——典例导引例12018年浙江卷《汴京的星河》梳理思路(完善补充)P1O6提示1:主体内容是什么?提示2:线索是什么?探究思考:主旨是什么?

概括行文思路——典例导引问题:从结构上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①先写街的繁荣做铺垫,引出人潮汹涌;

②再写游人众多,为后面观灯受阻埋伏笔;

③最后写观灯盛况,把作品推向高潮并点题;

④层层铺垫,层层推进。04核心提炼【技法攻略】1.准解散文行文思路题“三步骤”第一步:审读题干,把握要求。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确认题目是要求直接梳理行文思路,还是要求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第二步:通读全文,梳理结构。要根据题目要求和文本具体内容,或侧重划分层次,或侧重找寻线索,或侧重梳理心理(感情)变化。梳理时要注意勾画圈点关键词或关键句,尤其是梳理心理(感情)变化,更要注意提炼出“心理词(感情词)”。第三步:分条陈述,规范作答。作答时,可先把作者的思路顺序写出来,再结合文本分层进行梳理,要注意点出每个层次所写的内容。

行文思路答题模板(采用表次序的词语表述):

文章围绕xxx(线索),首先写了xxx,其次写了Xxx,最后写了XXX小结:1、审清题2、注意文章内部的结构关系,细致分析相承:文章内容的承接关系和递进关系;相并关系,主要是并列关系和对照关系;相属关系,主要有总分关系和分总关系。3、准确使用术语:铺垫、伏笔、照应、悬念、抑扬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