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标要求: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历史,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重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难点: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忠奸难辨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皇帝的烦恼忠奸难辨腐败难治官吏难选地方难管监察制度选官制度地方制度
君权与相权亟待解决的问题:秦朝汉朝宋朝唐朝三公九卿(中外朝)三公九卿三省六部二府三司皇帝的烦恼之一:君权与相权皇帝尚书令侍中常侍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九卿
有事上报中朝—决策机构外朝—执行机构相权皇权
削弱了
,强化了_________。由皇帝亲信担任汉:“中朝”“外朝”相权一分为二
皇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隋唐三省六部制起草诏令负责执行封驳审议①
②③影响:分工明确效率提高相权被割皇权加强
1、集体宰相制,相权一分为三2、相互牵制,互为补充,避免权臣大权独揽,利于加强皇权3、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提高行政效率4、君主专制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三省的制约
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该是怎样的呢?中书省→门下省→皇帝→尚书省→工部感受历史度支盐铁户部中书门下
枢密院皇帝财政行政军事三司宋朝:二府三司制1)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却减弱了对皇权的约束力。2)职权过于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出现“冗官”局面。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汉朝:频繁更换丞相,让平民出身的人做丞相,设立“中朝”对抗“外朝”;唐朝:三省六部制;宋朝:二府三司制;相权一分为二相权一分为三进一步分散相权明朝:废除丞相制。(明太祖)相权很大废除相权趋势: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影响: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
封建社会日益走向衰落。
二、丞相制度1、演变:秦朝、汉朝、唐朝、宋朝、明朝。2、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3、影响: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封建社会日益走向衰落。古代中国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中写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防止滥用权力的办法,就是以权力制约权力。”皇帝的烦恼之二:监察制度秦朝:中央:地方:西汉:中央:地方:御史大夫监御史御史大夫(州)刺史御史台明初至清末:东汉到元朝:都察院1、历代监察机构的设置:御史大夫印明监察御史王忬象牙腰牌古代中国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中写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防止滥用权力的办法,就是以权力制约权力。”■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这些措施有效吗?监察官对谁负责?所有官员都受监察吗?古代监察制度对今天有什么启示?2、如何评价中国古代的监察制?积极:监察体制的逐渐健全,(一定程度防止官员腐败、贪赃枉法,滥用职权等)适应了专制主义王朝实行有效统治的需要。局限:(1)、未能对皇权作出制约(代表皇帝不代表社会)。(2)、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对贪赃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使得监察系统受到严重破坏。选官制度隋唐战国魏晋汉朝西周世卿世禄:血缘科举取士:才能九品中正:门第军功授爵:军功察举征辟:孝廉特点:标准越来越科学,公正,客观皇帝的烦恼之三:选官制度
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一)先秦:“世卿世禄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二)汉:“察举制”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察举制(汉武帝)a.察举各郡国岁举孝廉各一人
b.征辟征召才能之士(三)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德才进行评定,分为九等。中正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根据。(四)隋唐至明清:科举制以考试来选官的制度,其基本特点是“一切以呈文为去留”,自隋产生后,为历代所沿用,直到1905年清朝宣布废除科举制。
皇帝的烦恼之选官取材材料一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入选的。材料二邓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将军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长官48人,其余官职不可胜数。弘农杨氏四世为三公,汝南袁氏则四世五公。材料三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虽然察举制有机动灵活、节约成本的优点,但是这项制度的缺点更多,通过材料大家谈谈察举制有哪些缺点?1、容易任人唯亲2、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3、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1、(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科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王定保《唐摭言》2、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日知录集释》
3、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元·高明《琵琶记》论从史出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积极作用:(1)改变了世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扩大官吏来源。(2)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提高行政效率。(3)尊师重教的传统,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4)促进了文学的繁荣。(5)以考试成绩为录取标准,相对公平公正。消极作用:(1)考试内容束缚思想,导致士人长期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2)为皇权服务。(3)过分注重不切实际的学问,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秦代:汉代:唐代:宋代:郡县制州—郡—县道—州—县路—州—县什么是行省制度?为什么要设行省?与中央关系如何?有何意义?皇帝的烦恼之四:行省制度1、秦汉唐宋的地方行政区划2、元朝行(中书)省的设置:(1)行省的设置①全国设十行省:②中书省直辖“腹里”:③宣政院辖区:山西、河北、
北京、山东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④省下行政区:路、府、州、县蒙古:东北:云贵:台湾:岭北行省辽阳行省云南行省澎湖巡检司(2)行省受中央节制①民政——中书省②军政——枢密院③觐见制④监察制⑤互迁制3、明清沿用行省制度(1)明代:省、府、县(2)清代:省、道、府、县4、行省设置的意义:(1)加强了中央集权,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朝代地方行政机构秦朝郡、县二级制汉初郡、县二级制汉中后期州、郡、县三级制唐道、州、县三级制
宋路、州、县三级制元省、路、府、州、县明省(承宣布政使司)、府、县清省、道、府、县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趋势: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
地方分权集中中央集权集中皇帝从秦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1、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这种高度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3、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中央严格控制地方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特点我为总理提建议延伸探究作业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21日在深圳考察工作时表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随后再度强调,要继续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能停滞,更不能倒退。停滞和倒退不仅会葬送3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果和宝贵的发展机遇,窒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勃勃生机,而且违背人民的意志,最终只会是死路一条。在这个关乎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上,我们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请同学们根据本课学习的内容,从中国古代历史政治制度的沿革中寻找智慧,为总理出谋划策,为中国的政治改革寻找符合国情的蓝图。1、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权而得以集权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B皇权年代皇权年代皇权年代皇权年代2、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与相权势力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A.B.C.D.B3、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权的措施是(
)
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习用品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血氧饱和度分析仪合作协议书
- 购房合资合同范本
- 短期薪酬合同范本
- 餐饮业铺面装修合同范本
- 科技创新在提升教育质量中的作用研究
- 2025年垂直极化箔条合作协议书
- 科技产品开发中的伦理考量与实践
- 珍稀动物保护的挑战与未来趋势
- 知识版权对商业模式的重塑作用
- 集成电路研究报告-集成电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4年
- 2024年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桩基承载力自平衡法检测方案资料
-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网络攻击与防御》课件第四章 基于系统的攻击与防御
- 供电一把手讲安全课
- 平面设计创意与制作课件
- 化学专业英语元素周期表
- 新湘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 Q∕SY 06349-2019 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 实验心理学课件(周爱保博士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