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美古镇人工造景现状_第1页
扬美古镇人工造景现状_第2页
扬美古镇人工造景现状_第3页
扬美古镇人工造景现状_第4页
扬美古镇人工造景现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美古镇人工造景现状目录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 1(二)研究意义 2(三)研究方法 2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一)国内相关综述 2(二)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3(三)文献综述述评 4三、南宁扬美古镇人工造景现状 4(一)扬美古镇简介 4(二)扬美古镇人工造景的整体结构、整体风格和功能布局 51.扬美古镇人工造景的整体结构 52.扬美古镇人工造景的整体风格 63.扬美古镇人工造景的功能布局 6(三)扬美古镇人工造景的特点 61.人工造景的范围大 62.边开发边开放 63.开发耗资大 7四、扬美古镇人工造景的问卷调查设计 7(一)数据来源 7(二)问卷选择题结果分析 9(三)问卷开放性问题结果分析 14五、扬美古镇在人工造景上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15(一)扬美古镇人工造景上存在的不足 151.游客满意度低 152.景区现代与古代、东方与西方糅合 153.造景在建造时脱离历史实际 164.景区过度太明显,无历史感 165.与同类古镇相似度高,缺乏特色 17(二)扬美古镇人工造景上的改进措施 171.丰富造景项目,满足游客观光需求 172.注重景点细节建造,科学管理 183.加大对扬美古镇历史的宣传,创新宣传方式 184.合理设置引景,重视史实 195.打造品牌古镇,培育特色景点 19六、结论 20参考文献 21扬美古镇人工造景的现状分析【内容摘要】随着古镇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扬美古镇也快速得到发展,从2005年开放至今,已成功接待成千上万的游客,累计创造超过3千万的经济价值。截至目前,扬美古镇通过人工造景的方式修复古建筑、古文物,提高景区美感,已展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经创造力,并为南宁市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对扬美古镇人工造景的现状做出分析,再通过问卷调查,总结出扬美古镇人工造景存在的不足,并根据不足提出相对的解决意见。希望此文对旅游景点的人工造景有积极作用。【关键词】扬美古镇,人工造景;不足;对策AnalysisofthecurrentsituationofartificiallandscapinginYangmeiAncientTown[Abstract]Withthevigorousdevelopmentoftourismintheancienttown,YangmeiAncientTownhasalsodevelopedrapidly.Sinceitsopeningin2005,ithassuccessfullyreceivedthousandsoftouristsandaccumulatedmorethan30millioneconomicvalue.Uptonow,YangmeiAncientTownhasrestoredtheancientarchitectureandancientculturalrelicsthroughartificiallandscapingandimprovedthebeautyofthescenicspot.Ithasshowngreatdevelopmentpotentialandcreativity,andaddedabeautifullandscapetoNanning.ThispaperanalyzesthecurrentsituationofartificiallandscapinginYangmeiAncientTownthroughfieldinvestigation,andthensummarizestheshortcomingsofartificiallandscapinginYangmeiAncientTownthroughquestionnairesurvey,andproposesrelativesolutionsbasedonthedeficiencies.Ihopethisarticlehasapositiveeffectontheartificiallandscapingoftouristattractions.Keywords:Yangmeiancienttown,artificiallandscaping;deficiency;countermeasure一、引言(一)研究背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古镇凭借其特有的古朴风韵、独特的建筑风貌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独具发展性的旅游市场,在古镇旅游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古镇已经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旅游目的地。法国、意大利、英格兰等国家将古镇旅游作为国家重要的旅游产品。我国古镇资源丰富,现存古镇2000多座,在多项旅游报告中,古镇旅游已成为旅游领域的一大亮点。中国是一个发展大国,在现代城市化发展速度迅速的同时,难免会对一些老旧建筑进行拆迁和改造,古镇作为一个依赖于特色建筑群与独特人文环境的人居环境,老旧建筑的拆迁和改造对整体环境的影响很大,建筑式样的不统一以及风格不符合当地的民俗和人文都会使游客对古镇的旅游感观变差,因此,人工造景对修复与重建古镇建筑群,还原古镇风貌,加强人文氛围具有重要的作用。扬美古镇作为西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古镇,每年为南宁市增添不计其数的旅游及其附属品经济收益,在多年的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中,古镇状况每况日下。而近年来通过“以旧修旧”的人工造景方式将古朴建筑有效还原,让古镇古韵文化得以持续呈现。本文研究的关键问题,就是根据人工造景对扬美古镇旅游目的地形象构成要素中产生的影响、结合人工造景的方式以及游客满意度调查进行研究,总结扬美古镇人工造景的成功点与其对扬美古镇旅游目的地形象产生的有利因素,为古镇建筑群重现古韵,优化旅游目的地形象提供一些借鉴。(二)研究意义本次选题主要有两大意义:理论上,通过借鉴前人的研究,总结已有的理论,结合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构成要素,从三个构成要素层面出发,继续深入探讨,完善有关人工造景对扬美古镇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的理论,为其他学者进一步深入研究人工造景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提供参考。实际上,深入实地调查,通过对人工造景对扬美古镇旅游目的地的影响的研究,认识人工造景的作用对扬美古镇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具有重大帮助,为人工造景在扬美古镇旅游上的使用提供科学合理的改进意见,促进扬美古镇旅游业健康成长,对于自然条件、人文要素相似的古镇修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三)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依据文章研究的需要,对人才流失的有关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通过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相关书籍査阅人更造景的资料,从而较全面的了解扬美古镇人工造景现状,进一步为本文研究结果提供重要的借鉴。(2)问卷调查法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实地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共计发放120份问卷,回收100份问卷,本次问卷调查有效率为100%。(3)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演绎、综合等各种逻辑分析法,对所收集的各种信息进行整理和论证,总结人工造景具有的属性和特点,分析扬美古镇人工造景的发展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建议。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一)国内相关综述国内外关于人工造景的定义大体一致,即通过人工的手段,对某一区域的风景进行美化。其主要是基于原始环境的基础上,利用树、草、花、建筑物等要素创作出更加符合美观的景物。近年来人工造景主要利用于旅游景区的建设,尤其是古建筑的复原,是当下比较火热的一个旅游话题。崔洋铭与卢梦薇认为,我国众多古镇以全新的发模式实现了古镇旅游的提升和转型,其成功原因包括管理优势与基础建设,古镇完全的将产权全额收购,但又保持一定有本地经验的业主的合作关系,从而大大降低了管理层面各项决策的阻力。使得古镇的每一次规划和整修都能得到有效而快速的执行。郑世卿、王大悟以乌镇为例,从人工造景发展模式的四个要素解析了乌镇模式,称赞了乌镇在其二期开发中所采取整体产权开发模式,即先以全资卖断西栅所有原商铺和住家的房屋产权,认为实现整个景区开发的主体一元化,能够规避开发中主体多元化带来的诸多弊病。周红红认为仿古镇旅游景点的脱颖而出的秘诀在于它良好的人居环境,居住空间布局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原则,不仅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而且特别重视人们相互交流、交往的环境空间的设置,能够使居民与游客获得丰富的城镇生活体验。王莉认为,扬美古镇旅游业发展在短暂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功,分析其原因离不开精品战略,精品战略的实施主要表现在精心设计的景区,尤其是引景区的设计,出色的引景区的设计在对景区环境氛围的渲染,游客情绪的酝酿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引景区作为入口与核心景区的过渡段,能够让游客心理上经历由疑惑到期待又豁然开朗的变化过程。我国关于研究古镇的文献很多,但关于人工造景方向的文献相对较少,大多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古镇人工造景的影响展开分析,在人工造景的具体功能和利用方法上尚不充裕,此方面还需加强研究。(二)国外相关文献研究国外最早提出人工造景概念的是乔丹维森,最初运用于植物学,其认为人工造景是将本地植物种植到另一区域以增加被植入区域的植物种类的行为。2000年,埃里克森完善人工造景的定义,其认为人工造景是借助自然界多种元素将某个区域进行综合建造,使其美观的过程。后逐渐被运用于旅游学与园林学,尤其运用于古镇的修复。HRashed认为在古镇(古历史)各国有责任在规划和实施发展计划的各个阶段鼓励和促进当地社区的积极参与,以保护和恢复其文化遗产。而NTAlkymakchy、EHIsmaeel与HHAlsoofe则认为除了保护有形资产之外,保护非物质遗产也同样重要,原住民在本地的活动与掌握的非物质遗产对于塑造当地形象具有重要作用。Choong—kilee认为,古镇旅游的吸引物、舒适程度、物有所值、异域风情对游客的旅游经历、满意度及其进一步行动意图购买后行为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人工造景需要注意这些元素。CarmenBarrosoCastro在研究中引入市场异质性,将古镇游客多样化需求程度的目标市场分为四个市场,研究每个市场与游客需求、认知行为、满意度和购买后行为的关系。JunchaoLi、LiYuan认为在古镇的人工尽管已经无法容纳发展时,应当以反空间序列与反空间行为的组合对空间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分析,实现内部空间的配置优化,以适应旅游者和当地人的平衡需求和文化保护的要求。国外关于古镇人工造景的研究较少,也较为丰富,但是由于我国网络壁垒的保护,无法查阅更多详情资料,目前也未发现有关于扬美古镇的外文文献。(三)文献综述述评综合国内外研究综述,阐述古镇的研究相当多,但集中阐述扬美古镇人工造景的文章相对较少。但杨一轩的《广西扬美古镇明清古建筑研究与保护策略探讨》、文敏的《广西扬美古镇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研究》、吴伟权的《关于创建广西特色小镇的几点思考》等人工造景的利用现状和利用办法丰富扬美古镇人工造景的研究,给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三、南宁扬美古镇人工造景现状(一)扬美古镇简介扬美古镇兴建于宋朝,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其兴败皆来自其周围江流的水势兴微。扬美古镇在历史上交通便利,特别是在水运方面。其距离广西首都南宁市仅仅30公里。借助于三面环江的优势,其水运交通兴及一时,但是由于江流的断流以及水势的降低,扬美古镇也渐渐的衰败了。扬美古镇最初荆棘丛生,白花遍布整个村落,因此也被称为“白花村”。在景点建筑方面,魁星楼、清代一条街、明清古建筑群、梁列亚故居、龙潭等,都远近闻名。当地的“扬美三宝”梅菜、豆豉和酸菜。同样令人回味无穷。虽然时代在进步,但是扬美依然保持着古时候的建筑,古街、古巷、古祠、古庙、古宅、古树、古闸门、古码头、文武塔、烽火台,古色古香,韵味无穷。“自南宁来,过右江(入左江),岸山始露石,至扬美江,石始奇……余谓阳朔山峭濒江,无此岸之石,建溪水激石,无此石奇”。也正是古代诗人赋予它的美誉。图2-1扬美古镇导游图(二)扬美古镇人工造景的整体结构、整体风格和功能布局1.扬美古镇人工造景的整体结构扬美古镇的建筑的整体结构从整个景区到景区内的建筑物均是坐南朝北,各个细化建筑有规律的分布,由于古代的拉水技术不先进,农业、手工业对水资源的需求旺盛,因此建筑物及码头围绕着左江进行建筑。饮食区在各个区域均有零星分布,但主要设置在美食一条街和金马街。住宿区分布于金马广场附近与中山街。其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主要分布于三角市以北,如清代一条街、明代民居、魁星楼、黄氏庄园等。总的来说,扬美古镇人工造景总体分布与扬美古镇的北部,重点集中于清明一条街,由北往南人工造景分布越来越少,越来越稀疏。2.扬美古镇人工造景的整体风格扬美古镇采取“修旧如旧”的人工造景方式复原了西南区域的古村与民宅,以砖木结构的明清建筑为主。房屋采用繁多的雕刻装饰,多为砖雕和木雕,但不采用彩雕修饰,墙面颜色为青灰色和白色,木料则为棕色,整体调色淡雅,具有水墨质感。此外,扬美古镇还有一大风格是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共存,进入扬美古镇后可以清楚的看到高大现代住房、水泥路、现代小学教学楼,也可以看到具有古代气息的亭子、四合院、荷塘。总的来说,扬美古镇人工造景是复原而不是新建,因此扬美古镇建筑虽然有人工修饰的痕迹,但仍有着经历了历史的古朴感,这是很多古镇所不具备的。3.扬美古镇人工造景的功能布局扬美古镇准确利用了人工造景的功能,在诸多方面体现了人工造景的众多优势。气味上,扬美古镇在各个角落种植有大量花卉,有玫瑰花、朱槿花(被赞为南宁市花)、牵牛花、三角梅以及蒲公英等。在古镇入口处以及旅馆附近还种植有几棵夜来香,春天季节,白天的扬美古镇清新芬芳,夜晚浓郁飘香,给古镇添加了几分乡村宁静。视觉上,扬美古镇在景区四周建造了别具风格、大小不一的荷花池,在码头搭起形状各异的石头,更于2014年打造150亩的“开心花海”,大面积种植蓝色格桑花,提高游客对扬美古镇的视觉效果。听觉上,扬美古镇的住宿区及当地居民家前大多养有小鸟,每当游客经过小鸟变会在笼子里叽叽喳喳地叫,安静的街道传出小鸟欢叫声,增添几分观光乐趣。(三)扬美古镇人工造景的特点1.人工造景的范围大扬美古镇共占地6.5平方千米,虽然其声称是西南地区现存的面的最大的原始古镇,但是从整体的扬美古镇人工造景的面积来看,大多景点均采用了人工造景的方式加以美化,如黄氏庄园内的室内构造、花草装饰和清明一条街的青石板路选择部分修饰;荷花池,孔庙、举人屋、小桥等选择了全部重新修建;码头、住宿酒家以及花草装饰均经过后期人工改动。因此,扬美古镇的人工造景的一大特点为范围面积大。2.边开发边开放扬美古镇于2005年3月5日正式对外开放,起初的扬美古镇仅有几个景点——左江码头和清明一条,随着扬美古镇旅游人次的增多和古镇旅游行业欣欣向荣,南宁市政府加大对扬美古镇的开发。在开发过程中采用“边开发、边开放”的方式,2006年2月孔庙修建完毕,次月开放景点;2011年9月,扬美黄氏庄园、临江街清代居民修建完毕,同年11月对外开放;2013年“开心花海”格桑花种植完毕,次年5月对外开放。从扬美古镇的开放历程可看出,扬美古镇在人工造景上的又一大特点是“边开发,边开放”。3.开发耗资大据网上数据公布的数据来看,扬美古镇人工造景的第三大特点是开发耗资大。人工造景尤其是古建筑成本昂贵,其使用的仿古原材料价格高于现代建筑原材料价格,如较好的青石板一平方约为98元左右,较次的也在20元-30元之间,一座造型简单的假山(长3米宽1米)价格约为1.5万元左右,而小亭子约为5000元左右,修建小桥则需要花费更高。根据2016年南宁市重点招商项目名单来看,扬美古镇预计投入28万元重建“镇江楼”、皇姑坟、小鼓岭汉墓,打造集生态农业、田园观光、寻胜访古、影视摄影、养生度假为一体的综合产业园区。据不完全统计,扬美古镇从开发至今,已耗费将近5亿元人民币,开发耗资规模相当庞大。四、扬美古镇人工造景的问卷调查设计(一)数据来源调查主要从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四个方面进行统计。其中,性别比例分布均匀,女性占比51.76%,男性占比48.24%;从年龄分布来看,25-34岁占比高达48.24%,其次是19-24岁和35-44岁,占比分别为19.41%和18.24%,说明扬美古镇主要吸引的是青中年人群;从学历来看,大专和本科学历的受访者占绝大多数,占比高达87.06%,研究生及以上占比6.47%,说明样本人群大多具有高学历,数据可信度高;从职业上看,公司职员、管理人员、学生、专业技术人员占比稍高,分别为22.94%、20%、16.47%和16.47%,私营业主、个体户和国家公务员占比稍低,分别为10%和9.41%,职业分布较为均匀。表1-1调查对象性别男、女学历初中及以下、高中及中专、大专及本科、研究生及以上职业其他、公司职员、军人、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如医生、教师)其各行业工人、学生、待业、下岗、私营业主、个体户、管理人员、国家公务员图1-2参与调查者性别分布图1-3参与调查者年龄分布图图1-4参与调查者学历分布图图1-5参与调查者职业分布图从样本背景来看,本次调查的对象包罗了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受访者,且大多受访者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各群体和层次分布均匀,分析结果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可信度。(二)问卷选择题结果分析问卷调查中,为了准确分析人工造景在扬美古镇的利用情况,特意编制了15到问卷单选题,本届挑出7道与人工造景有关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了更加清晰展示问卷调查结果,本文将对问卷调查情况采用图表的方式予以展示。问题1:你参观过几个古镇?从上图可看出,35%的人表示至少参观过3个,47%的人表示参观过2个,13%的人表示只参观过1个(扬美古镇),5%的人表示不记得了。不难看出,游客参观古镇的频次还是比较高的,也从侧面反映了古镇旅游是当下较为火热的旅游景点之一,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这对扬美古镇而言是个积极现象。问题2:进入扬美古镇时,你是否觉得扬美古镇建筑风格统一,没有东西建筑风格糅合,现代化与复古化杂糅的违和感?在上图中15%的游客选择“不好说”,表示难以做出肯定的评价,17%的游客认为扬美古镇建筑风格统一,没有东西建筑风格糅合,现代化与复古化杂糅的违和感,对扬美古镇的人工造景给予肯定评价,而68%的游客对此给予了否认。上图中否认的人数比例远远大于肯定的人数比例,证明扬美古镇人工造景在这方面需要改进。问题3:进入扬美古镇,我认为扬美古镇建筑具有明清建筑风格,历史感强,无明显新造感?在该问题中,29个人表示扬美古镇的人工造景无明显新造感,48人表示有明显新造感,33人表示无法分辨(不知道如何判别新旧)。人工造景给游客带来的视觉效果是影响一个古镇的满意度之一,也是扬美古镇不容忽视的一个细节。问题4:我认为扬美古镇人工造景与历史记载中的一样。在该道问题中,表示不了解历史的受访者最多,表示扬美古镇的人工造景与历史基本一样的有21%,完全一样的有5%,表示扬美古镇的人工造景与历史完全不一样的有5%。由于表示不了解古镇历史的超过50%,因此该题无法准确判断人工造景后的扬美古镇是否与历史相一致。问题5:从停车场进入扬美古镇时,我认为扬美古镇景区与非景区过渡自然,没有明显违和感。 在本题中,大多数人表示不同意扬美古镇景区与非过度自然,其中完全不同意的有37人,基本不同意的有42人,而同意的有38人,其中仅有1人表示完全同意。古镇风光顾名思义为古代风景,古镇景区的过度程度是衡量古镇建设的标准之一,扬美古镇如何解决景区自然过度情况也是人工造景必须考虑的问题。问题6:我认为扬美古镇游览车道(水泥道)和步行街道(青石板道)划分清晰。对于该问题,有20个受访者表示基本同意,11个受访者表示完全同意,35个表示比较不同意,34个表示完全不同意。从上表展示可见,不同意的比例明显高于同意的比例,证明扬美古镇在游览车道(水泥道)和步行街道(青石板道)的修建上仍需改进。问题7:如果让你给扬美古镇的人工造景进行打分,满分为100分,你会打多少分?在受访者的评分结果中,大多数受访者给予了61分到80分的范围,占比49%,若按照常规的60分及格,70一般,80较好的评分标准,受访者对扬美古镇人工造景的总评价处于一般和较好之间,总体满意度不是很高。(三)问卷开放性问题结果分析为了更加清楚、切合实际的了解受访者的心声,本次问卷调查设置了两道开放性问题。本文将采用统计关键词的方法以表格的形式予以展示,具体问卷结果如下:问题1:你认为扬美古镇在人工造景上存在哪些不足?序号关键词出现次数1景观少312现代元素多,不像古镇263没有历史感174没有特色105客栈不是古代的86质量有待提高87和某某景区相似78不知道什么是人工造景7………………从上表可看出,受访者对扬美古镇的人工造景意见最大的是其景观少,出现次数高达31次,其次是现代元素多,不像古镇,接着是人工造景没有历史感、不好看等。总的来说,受访者认为扬美古镇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如何意义解决上述问题是扬美古镇需要考虑的问题。问题2:请问您对扬美古镇人工造景的发展有什么建议?序号关键词次数1多建点古楼272假山多点193池塘里多养点鱼104搞好环境卫生95多摆点古代物品86提高住宿环境77降低饮食收费58…………从上表受访者给出的改进意见来看,搞好环境卫生、添加更多古代物品和提高饮食居住质量的呼声比较高。受访者的建议对本文下文的解决措施建议有一定参考意义。五、扬美古镇在人工造景上存在的不足及对策(一)扬美古镇人工造景上存在的不足1.游客满意度低从上述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中可以发现,游客对扬美古镇人工造景的现状持不太满意态度。经过上述问卷和实际调查发现,导致游客满意度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景点数量太少,扬美古镇的景点主要集中分布于左江附近的清明一条街,位于西部的金马街零星分布着几个景点,而位于中间的共和街和永安街则无任何景点分布。在大多游客的潜意识中,扬美古镇应该是一整个镇都是古代风景,镇上的各个角落都可以感受到古代气息。然而,景点数量的少且零星分布不免使游客大为失望。二是“边开发,边开放”的开发不仅导致了建筑功能规划不清晰,店铺混杂,建筑风格不一致,新旧建筑夹杂的问题,还加剧游客的失望率。经实际调查后发现,扬美古镇正在开发和平街与中山街的景点,现场的建造过程并未有任何遮挡物进行遮挡。对于古镇建造来说,让游客看到人工造景的过程不利于保持景点的神秘感,也加剧了游客对景区的失望,进而引起游客“花了十元门票,却看了还未建好的景点”的感想,易造成客户“吃亏了”的旅游感想,降低游客满意度。2.景区现代与古代、东方与西方糅合扬美古镇为了提高景区内的观赏价值,将一些不符合古镇主题的物品、景点照搬了进来,造成现代与古代、东方与西方糅合的现象,降低整体美感。其具体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景区内的建筑不注重细节,在人工造景过程中误用了现代的造景元素。比如通往码头的青石板道路选用了混有现代技术的石灰青石板,并非明清时期使用的砂岩青石板,在靠近黄氏庄园的附近古楼安装有空调。此外,人工过程中也无用了具有西方特点的造景元素,最为明显的是各个景区内的厕所。我国古代厕所多为圆顶椭圆形状,而西方厕所多为方形尖头,扬美景区内的厕所便都是方形尖头,给人以西方郊区之感。另一方面,扬美古镇产权和开发权不对等。目前,扬美古镇内共有5300人,他们作为古镇的居民,有权利对自家房子进行改造。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多扬美古镇居民推翻了原始瓦片住宅,建起了现代住楼,更有人建起了西方式别墅。然而,扬美古镇旅游开发局无权对古镇居民的修建行为进行干涉,这直接造成了古镇现代与古代、东方与西方糅合的现象。3.造景在建造时脱离历史实际虽然在问卷调查表中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不了解扬美古镇的历史,但是仍然有游客看出了人工造景存在脱离历史实际的情况。比如黄氏庄园作为当时扬美古镇最大的庄园,其室内布置一定相当豪华,据相关史诗记载,明清时的大庄园喜好在院子中搭建假山、水池,种植奇珍异树,赡养小金鱼,而经过改造后的黄氏庄园院内只有两棵常见的普通树,无假山也无水池,更没有小金鱼,院内设计严重脱离历史实际。不止是黄氏庄园,扬美古镇的院子大多形于表面,注重外表建筑装饰,忽略内院设计。此外,新建的“开心花海”虽然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但是格桑花(原名秋英)并非我国自产花朵,其于最近30年有墨西哥传入原波斯湾地区,又由波斯湾地区传入我国高原地区,最终被引入广西,如此大规模的引入对扬美古镇申请国家级的保留最完整的古迹景区有一定影响,因其与历史不符。4.景区过度太明显,无历史感根据上文问卷调查接过显,游客认为扬美古镇存在着景区过度太明显和无历史感的问题。导致游客有这样的感觉主要两个因素:一是人工造景的分布设置不合理,游客从火车站下来后首先看到的是现代版的扬美小学,由南往北走,可以看到扬美古镇入口,其入口一眼便看出拥有较为久远的年代,但是在入口两侧是现代化的居民住宅和农家乐,道路为水泥路,两旁种植着整齐的绿化坪。进到三角市后,引入眼帘的是先是一栋居民高楼,随后是拥有2层高的客栈,再往北则有零星分布的古楼,该条主干道为水泥地板,客栈与居民住房、古楼没有任何过度,在视觉上形成巨大的对比冲击,给人以违和感。其次,所谓扬美古镇,重点在于“古”,但是镇内的古楼、小桥、假山、码头、船舶建造的过于崭新,使用的材料光鲜亮丽,缺乏明清时期的历史感。总体来说,扬美古镇内的摆设几乎看一眼就知道是新建的,给人以“扬美古镇也不是很复古”的感觉,在视觉上也没有衬托出扬美古镇的“古”。5.与同类古镇相似度高,缺乏特色在100名受访者中,有不少人表示去过3个以上的古镇,而在开放性题中,不少游客表示扬美古镇缺乏特色,与其他古镇相似。根据搜索相关资料发现,当下我国约有213个已知古镇。所有的古镇都包含几大要素:古建筑、原始风土人情、古餐饮,且大多为明清风格。扬美古镇也不例外,景区内最多的也为古建筑,明清建筑是景区吸引游客的最大亮点,其建筑风格和景点布局与大多景区无特别之处。若想在众多景区当中脱颖而出,首先要有自己的特色。当下我国获得国家级旅游资质的古镇有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以及河南朱仙镇,这四大古镇被称为中国四大古镇,而在非国家级的古镇中,安徽的西递古镇和乌镇访客量较多,好评度也较高。这几个较为出名的古镇,各个都有自己的别称,如乌镇的江南水乡,安徽的鱼米之乡,景德镇的瓷器之乡,其别称展现了各自景区的特色。然而扬美古镇虽是当下古迹保留最完整的古镇,却始终未形成自己的特色,不利于扬美古镇的宣传和品牌景区的打造。(二)扬美古镇人工造景上的改进措施1.丰富造景项目,满足游客观光需求游客满意是旅游景点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扬美古镇在原有环境基础上进行人工造景,丰富了旅游目的地的配套性要素,如自然风景(花、树、鱼塘、小泉等)、建筑景点(小楼、假山、小桥等)。但是对于游客来说,这些景点是远远不够的,扬美古镇需要丰富造景项目,满足游客的观光需求。三江口位于左江、右江与邕江的汇合处,常年江水墨绿,清风徐来,位于扬美古镇的东部,目前仍然保留着部分古建筑群和文物古迹。根据历史记载,此处曾为战争烽火点燃处,有屹立庭宇。扬美古镇可将其纳入古镇旅游圈,修复镇江楼、烽火台,增加扬美古镇东部的景点数量。同理,扬美古镇的西部和南部也是如此,积极寻找相关历史史实,增加和平街、共和街以及猫买街上的景点。对于没有古建筑史实记载的地方,可以将其打造成明清时期的大院子,种植上花、草、树,建造小池塘、假山,从整体上丰富观光景点,提高游客满意度。对于正在开发中的景点,应用高树条予以遮挡,并给出“谢绝拍照”的提示,或者拉起警戒线,拒绝游客进到开发区,保持新景点的神秘感。2.注重景点细节建造,科学管理针对古镇景区存在的现代与古代、东方与西方糅合的问题,扬美古镇需要加强景区管理,科学规划。细节上,扬美古镇景区内部设置的引导标志、直饮水、公共卫生间、路灯、热水、充电宝、垃圾桶、灭火器等设备,应当间隔分布,考虑周全,优化基础设施的外形设计,比如将厕所的名称改成“茅房”、设计成圆头椭圆状;将路灯设计成孔明灯形状,灯光以黄色为主;客栈由古时候的木床取代现代的弹簧床……细化每一个细节,使其独特的外形设计使基础设施成为了扬美古镇景观的一部分,基础设施外观与周边环境相适应。对于古镇内产权与开发权的不平等问题,扬美古镇需要借助政府力量,调节景区与当地居民的开发矛盾。同时,对当地居民定期举行旅游知识的讲解,让居民了解开发古镇旅游的重要性,提高当地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此外,也可以采用项目入股的方式邀请当地居民参与景区的开发,将居民的住所开发成旅游景点,居民可在一定规定下自行接待游客,将景区的利益与当地居民的利益相互捆绑,促使当地居民由被动接受整改到主动接受整改。3.加大对扬美古镇历史的宣传,创新宣传方式人们对扬美古的了解程度不高,也不知道扬美古镇采用人工造景方式修复的古建筑、古文物、古风光有什么特殊意义。针对此类问题,扬美古镇需要提高宣传扬美古镇的力度,创新宣传方式。在宣传途径上,通过微博、贴吧等新媒体进行推广,尽可能的扩大宣传范围。在宣传方式上,打破传统的宣传单页、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