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
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
1.以下各项说话得停的一句是()
A.张老师说:“同学们,有不懂的地方,欢迎垂询。”
B.提到自己的父亲,老刘动情地说:“令尊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
C.凡作文获得一等奖的同学,本组委会将惠赠《哈利•波特》一套。
D.我已谈了这些,算是抛砖引玉,下面请诸位发表意见。
2.下列句子没有塔酒的一项是()
A.我省要全面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B.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C.我们不能否认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应该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
D.广受好评的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但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而且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记忆。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段,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句是()
①就像黄牛,肚子里没有青草,拿什么反刍?
②网络时代,点击率成了判断标准和不二法门,而在杂多的信息当中飞来飞去的眼球,其实并未收获几多真知。
③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省,而自觉自省的前提,是对传统文化基本的认知和积累。
④缺乏这种自觉的所谓知识分子,充其量不过是“知道分子”而已。
⑤网络人的头脑,基本是杂乱信息的跑马场。
⑥胸无点墨,何以自觉?
A.⑥③①②⑤④B.③⑥①②⑤④C.②⑤®®①⑥D.③⑥②①④⑤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据报道:因支持韩美部署“萨德”反导系统,韩国乐天超市遭受中国人抵制,90%的门店在中国已关停。(把“在
中国”移到“90%的门店”之前)
B.在国家批准建设雄安新区的消息公布之日当天,大量“炒房客”蜂拥来到安新县、雄县和容城县“炒房”,遭到
有关部门痛斥。(将“蜂拥”和“来到”任意删除一个)
C.研究发现,在表明自己健康状况不佳的女性中,分别存在认为自己不开心和认为自己幸福的两种相反情形。(删除
“分别”)
D.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重智轻德、重知轻能、过分宠爱等现象正在影响学校评价教育的标准,这对回归素质教
育,提高教育质量来说,无疑是巨大阻力。(将“学校评价教育”改为“评价学校教育”)
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
②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③马作的卢飞快,.(辛弃疾《破阵子》)
④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⑤,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o(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景色的语句是:,.
②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6.阅读下面作品选段,回答问题。
“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
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
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
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1)以上内容中的“老弟”指的是。
(2)结合作品,选段中“冒牌的英雄主义”指什么?主人公最后所选择的真正的“英雄主义”又是怎样的?
二、阅读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甲)王日:“善。”?下令:“群臣、吏民能勇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
期,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牛之后,虽欲言,无可进
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无兼东西
征讨,穷兵靛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
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身边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
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n):丰收。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②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③那年之后()
④征求无弓()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乃下令”中“乃”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不知有汉
B.久而乃和
C.乃重修岳阳楼
D.家祭无忘告乃翁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不含句末)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②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5.(甲)文中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o(用自己的话表述)
8.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
屈仲,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
硕师名人与游,尝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
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愿,卒获有所
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较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烂然若神人;余则端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
人也。盖余之勤且跟若此。
(二)(皇甫谧)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叔母任氏久任氏日:“《孝经》云:'三
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日:“昔孟母三徒以成仁,曾父烹豕以
存教,岂我居不卜②邻,教有所缺,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
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自稼稿,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③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
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
(节选自《晋书•皇甫谧传》)
注:①叔母任氏:指抚养他的叔母姓任。②卜:选择。③博综典籍:博览儒家经典著作。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未尝稍隆辞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负箧曳屣至于"者歌于途
C.余立侍名布宫妇左布莫不私王
D.至畲,四支僵劲不能动便畲船,从口入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3.阅读语段(一),结合作者的求学经历,思考除了勤奋,宋濂最终成为一代大家还具有哪些品质?请简要概括。
4.语段(一)中的宋濂和语段(二)中皇甫谧的叔母都是在教导后生晚辈用心学习,请具体分析他们勉励方式的不同
之处。
9.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
伸,弗之息。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纭,益慕圣贤之道。又患
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B)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软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奥,爆然若神人:(C)余则缰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
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录毕、走送之/众妙学备B.热经扣问/热策而临之
C.未尝稍降帮色/不群而别D.同舍生皆破绮绣/聪明反帮聪明误
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翻译: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才能够看遍了当时的书。
理解:因为我能做到“计日以还”“不敢稍逾约”,所以藏书之家愿意把书借给我,我才得以“遍观群书。”
(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翻译: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理解:我曾跑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这才使我最终得到不少教益。
(C)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翻译: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
理解:我心中有足以使自己快乐的事,并不觉得吃穿不如人家,一点儿也不羡慕那些“烽然若神人”的同学。
3.“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是荀子的名言,请结合上文内容和下面的(链接材料一)(链接材料二),说说宋濂、杨
时、魏昭是如何“尊师”的。
(链接材料一)杨时宇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
颜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元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②颗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
颖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顺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
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④侍立⑤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
(选自《宋史•杨时传》)
(链接材料二)陈国童子魏昭请于泰⑥目:“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愿在左右,供给洒扫。”泰许之。泰尝不佳,
命昭作粥,粥成,进泰,泰呵之口:“为长者作粥,不加意敬,使不可食!”以杯掷地。昭更为粥重进,泰复呵之。
如此者三,昭姿容无变。泰乃曰:“吾始见子之面,而今而后,知卿心耳!”遂友而善之。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属:撰写。②见:开见。③暝坐:打瞌睡。④游酢:建州建阳(建阳麻沙镇长坪村)人,北宋法字、
理学家。⑤侍立:恭敬地站在一旁。⑥泰:郭泰,东汉时期名士,与许劭并称“许郭”,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
10.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
最近,我国启动“中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这是我国在人类基因组研究领域实施的首个重大国家计划,也是目
前世界最大规模的人类基因组计划。
记者从哈尔滨工业大学了解到,哈工大是该项目的牵头单位,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是哈工大教授王亚东,该项目
将绘制中国人精细基因组图谱,研究疾病健康和基因遗传的关系。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断,人类的生、老、
病、死等都与基因有关。基因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忠实地复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二是基因能够“突变”,
突变绝大多数会导致疾病,另外的一小部分是非致病突变。非致病突变给自然选择带来了原始材料,使生物可以在自
然选择中被选择出最适合自然的个体。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普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除某些病毒的基
因由核糖核酸(RNA)构成以外,多数生物的基因由脱氧核糖核酸(DNA)构成,并在染色体上作线状排列。基因一词通常
指染色体基因。在真核生物中,由于染色体都在细胞核内,所以又称为核基因。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等细胞器中的基
因则称为染色体外基因、核外基因或细胞质基因,也可以分别称为线粒体基因、质粒和叶绿体基因。
而基因组和基因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人类基因约有25000个,基因组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把人体内这25000个基
因的密码解开,从而破译人类的遗传信息。王亚东表示,此次基因组计划,要绘制中国人的基因组图谱,研究中国人
从健康到疾病的转化过程,为我国的医学研究或者是临床诊断、治疗疾病提供参考。
此次启动的“中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覆盖地域包含中国主要地区,涉及人群除汉族外,还将选择人口数量在500
万以上的壮族、回族等9个少数民族。依照计划安排,此项目将在4年内完成全部的测序与分析任务,这也将是目前
世界上推进速度最快的基因组工程。此次十万人基因组计划首席科学家王亚东教授,从2001年开始就在我国率先开展
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成为我国第一批生物信息学专家。作为我国生物信息学领域的资深专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生物
信息技术的发展。
1.关于“中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启动的“中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是我国在人类基因组研究领域实施的又一个重大国家计划。
B.此次基因组计划,将解决我国临床诊断、疾病治疗中的疑难杂症,具有里程碑意义。
C.我国此次启动的“中国基因组十万人计划”涉及人群主要是汉族,另外将随机选择9个少数民族。
D.我国此次启动的“中国基因组十万人计划”将在4年内完成全部测序与分析任务,是目前世界上推进速度最快的
基因组工程。
2.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所有生物的基因都由脱氧核糖核酸(DNA)构成,并在染色体上作线性排列。
B.基因有两个特点:能够忠实地复制自己及能够突变。
C.基因突变必定导致疾病的产生,要尽力避免。
D.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等细胞器中的基因称为染色体外基因、核外基因或细胞质基因,也可以分别称为质粒、叶绿
体基因和线粒体基因。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看护父亲的孩子
[意]亚米契斯
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
一个满身泥水的乡下孩子,来到那不勒斯市一家著名的医院门口,递了一封信给看门人,说要找他入院不久的父
亲。看门人瞥了一眼信的大致内容,就叫了一个护士领孩子过去。
看着病人的样子,孩子哭起来。病人很瘦,头发变白了,胡须变长了,肿胀的脸又青又暗,皮肤像要破裂似的发
亮,眼睛变小了,嘴唇变厚了,全然不像父亲平日的模样。呼吸很微弱,只有额头轮廓和眉毛还有点像父亲。孩子叫
着:
“父亲!父亲!认得我吗?我是西西洛!母亲不能来,叫我来照顾你。请看看我,跟我说句话吧!”
病人看了孩子一会儿,又闭上眼睛。
“父亲!父亲!你怎么了?我是你的儿子西西洛啊!”
正胡乱想着,有人用手轻轻拍他的肩膀,抬头一看,原来是医生。“不要担心,他脸上发丹毒了。虽然病情很厉
害,但还有希望。你要细心照顾他!你在这里真是再好不过了。”
从此,西西洛就细心照顾起父亲。病人常常看着西西洛,好像不很清醒,不过注视他的时间慢慢变长了。当西西
洛用手帕捂着眼睛哭的时候,病人总是凝视着他。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他昏睡之后清醒一点儿的时候,
总是睁开眼睛寻找看护他的人。西西洛自己也很高兴,把母亲,妹妹们的事情以及平时盼父亲回国的情形都说给他听,
又用深情的话劝慰病人。
到了第五天,病人的病情忽然加重,护士送来的药和食品,只有西西洛隈他才肯吃。
下午四点钟西西洛依旧独自流泪,忽然听见屋外有脚步声,还有人说话:“护士小姐!再见!”
这使西西洛跳了起来,激动地抑制住叫喊的冲动。
一个胳膊上缠着绷带的人走了进来。西西洛站在那里,发出剌耳的尖叫——“父亲”!那人回头一看,也叫起来:
“西西洛!”箭似的跑到他身旁:
“啊!西西洛,这是怎么回事?你认错人了!你母亲来信说你已经来到医院了,快把我担心死了!西西洛!怎么
这样憔悴?我已经好了,母亲、孔赛德拉、小宝宝都好吗?我正要出院!天呀!竟有这样阴差阳错的事!”
西西洛想说家里的情况,可说不出话来。
“走吧!我们今晚还能赶到家。”父亲拉他走,可西西洛一动不动,却回头看着那病人。病人也睁大眼睛注视着
西西洛。西西洛从心里流出这样的话来:“别急,父亲!请等一等!我现在不能回去。我在这里住了5天,已经把他
当作你了。我那么爱他,你看他看我的眼神!他不能没有我。父亲!请暂时让我留在这里吧!”
父亲犹獴不决,看看儿子,又看看病人,问周围的人:“他是谁?”
“跟你一样,也是个农村人,刚从国外做工回来,恰好跟你同一天住进医院。进来的时候不省人事,话也不能说
了。家里人好像不在附近。他准是把你的儿子当成自己的儿子了。”
病人仍看着西西洛。
“那么你留在这里吧,善良的孩子。我先回去让你母亲放心。这几块钱你当作零用。再见!”父亲说完,吻了儿
子的额头就走了。
西西洛回到病床旁边,病人似乎安心了,西西洛不离病人半步,病人也紧紧盯着西西洛,吃力地动着嘴唇想要说
些什么,眼神也很和善,只是瞳孔渐渐缩小而且渐渐昏暗起来。西西洛紧紧握住病人的手,病人睁开眼,看了看西西
洛就闭上了。
“他去了!”西西洛叫着。
“回去吧,善良的孩子。神会保佑你这样的人的,你将来会得到幸福的,快回去吧!”
护士把窗台上养着的花取来一束交给西西洛:“没什么可送你的,请收下这花当作纪念吧!”
“谢谢!”西西洛收下花,擦着眼阔。“但是我要走远路,花会白白枯萎的。”说完将花撒在病床四周,“把这
花留下当作纪念吧!谢谢医生和护士小姐!谢谢大家!”又对着死者说:“再见!”
忽然不知道该如何叫他,西西洛想了一下,就用几天来已经习惯的称呼说:“再见,父亲!”说着取出衣服包,
打起精神,缓缓走出去。
外面天亮了。
1.小说中哪些内容暗示了西西洛照顾的病人不是自己的父亲?
2.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反映的人物心理。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病人也紧紧盯着西西洛,哆力地动
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
3.小说首尾都有一段精短的景物描写,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4.明明是西西洛认错了父亲,作品为什么还以“看护父亲的孩子”为题?请结合小说的情节及主题谈谈你的理解。
三、应用
12.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相关题目。
材料一:2015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人均阅读电子书3.26本,较2014年略有增加,仍远低
于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平均水平。关于读书很多人表示,忙工作,忙家务,刷微博,读微信,赶饭局,打牌唱
歌,很少看书。为数不少的人读报看杂志,只为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
(摘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浅阅读”的先天缺陷显而易见,即快速(即时性)、快感(娱乐性)、快扔(浅显性),以及快餐化、平庸
化、碎片化和少反思。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三:德国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度,免费书报亭遍布街头巷尾。俄罗斯颁布了《国家支持与发展阅
读纲要》来促进群众阅读。日本全年有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晨读运动”“读书周”“儿童读书周”“图书馆
亲子阅读推广”等。
(摘自“百度搜索”)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人均阅读量较少的原因。
2.请问材料一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材料中哪些现象属于“浅阅读”?
4.结合材料,请你就改善我国国民的阅读现状,对国家和个人各提两条建议。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1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作文。
生活像一杯热咖啡,暖暖的,甜甜的,回味几番,唇齿留香;生活像冬日里的阳光,不张扬,不炫耀,照射于心,
顿时敞亮;生活像一杯香茗,以自身是清香陶醉心脾,以自身的温暖让人不能忘怀……
请补全文题“给生活加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书写工整,卷
面整洁。
参考答案
一、积累
1、D
【解析】
这是一道口语交际题。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说话人的身份,说话要有礼貌。A项有误,“垂询”是敬词,称别人对自
己的询问,老师这样说不合适;B项有误,“令尊”是称对方父亲的敬词,不能用来形容自己的父亲;C项有误,“惠
赠”是接受别人赠送东西的礼貌用语,不是直接对别人说,应改为“赠送”。故选D。
点睛: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语言得体的判断。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
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
2、C
【解析】
此题考查修改病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A.“提高”与“范围”搭配不当,应删
去“和范围”;B.缺少宾语,应在“尤其是读经典名著”后加“的习惯”;C.正确;D.语序颠倒,应改为“不但唤起了人们对
经典诗词的记忆,而且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
3、B
【解析】
试题分析:一般来说,语段的排序主要涉及到以下一些因素:①空间关系: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里到外等。②时
间关系:从早到晚,从过去到现在等。③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由此到彼等④
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⑤思维规律:由一般到个别,由个别到一般,由概括到具体,由具体到概括等。先要准确的把
握整体语段的基本内容,找到其中体现顺序的那道“线”,然后才能进行合理的排序。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B
【解析】
B.应将“之日”和“当天”任意删除一个。故选B。
5、(1)①博学而笃志②山岛竦峙③弓如霹雳弦惊④独怆然而涕下⑤何当共剪西窗烛⑥但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2)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
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笃、竦峙、霹雳、怆然、繁、燕然、勒”等字词容易写错。
6、(1)保尔(保尔•柯察金)
(2)“冒牌的英雄主义”指保尔因疾病缠身,失去了战斗能力,产生了自杀的念头。最后这个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并
且没有丝毫写作经验的人,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文学创作。保尔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
用硬纸板做成的框子写,后来自己口述,请人代录。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终于出版了!保尔拿起新的式器,开始了新的生活,真正的“英雄主义”是敢于战胜任何艰难困苦的精神。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钢
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讲述保尔•柯察金从一个
不懂事的少年到成为一个忠于革命的布尔什维克战士,再到双目失明却坚强不屈创作小说,成为一块坚强钢铁(是指他
的精神)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的壮大、
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成长为钢铁战士,成为“钢铁”。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是小
说的一个重要主题。文本叙写的是保尔的一次精神危机。以内心独白的方式,生动地刻画出保尔在疾病缠身、丧失了
战斗能力的严峻时刻,内心的绝望、动摇以及最终战胜软弱战胜自我的全过程。文本中的“冒牌的英雄主义”是指保
尔•柯察金因为当时保尔疾病缠身,丧失了战斗能力,又找不到工作,内心深感绝望而要自杀的想法。经历这次之后,
保尔重新振作起来,尽管双目失明,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的创作,最终成为真正的“英
雄主义者”。据此概括作答。
二、阅读
7、1.①当面②像③满一年,一周年④停止
2.C
3.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4.①能在公众场所公开指摘、议论(我的)过失,并能让我听到的,可以得到下等奖赏。②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倦,
只是希望清清静静的,让天下平安无事。
5.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或:善于纳谏)治国以民为本,要让百姓安居乐业
【解析】
1.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
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面":当面。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若”在现
代汉语中也有“像”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C句子中加点词语与“乃下令”中“乃”字意义和用法相同。都是连词,于是、就。A副词,竟、竟然。B副词,
才。C连词,于是、就。D代词,你的。
3.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
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译为:治理国家犹如栽树,数的根部不
摇摆,才能枝叶茂盛。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划开。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
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
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谤讥”:公开指摘、议论。“闻”:使……听到。“夙夜”:早晚。“孜
孜”:孜孜不倦。
5.文言文要点内容的理解概括。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
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如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可从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等角度作答。后一问可分析“兵薮武,
百姓不堪,遂致亡灭”“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
姓何得不安乐乎”等句。从治国以民为本,要让百姓安居乐业等角度作答。
【点睛】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
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
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
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译文:
威王说:“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各级大小官员和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得头等奖赏;书面
规劝我的,得二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评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得三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
进言规劝,官门口和院子里象个闹市;几个月后,偶而才有人进言规劝;一年以后,有人即使想规劝,也没有什么说
的了。
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拜。这就是人们说的“在朝延上征服了别国。”
(二)译文:
在贞观九年(李世民的年号),唐太宗对侍卫官说:“以前(隋文帝)刚刚平定京师的时候,宫里面美女古玩满院。
(然而)隋炀帝仍然不知足,不断征求,同时东征西讨,穷兵臧武,百姓不能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这些
都是朕(皇帝自称)亲眼目睹,因此(我)日夜努力,只希望清白英明,使得天下太平无事。于是才能(官吏)不盛
行兵役,年年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犹如栽树,数的根部不摇摆,才能枝叶茂盛。君主英明,百姓怎么
就不能够安乐呢”
8、1.B
2.有时遇到他呵斥,我的脸色(表情)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回应。
3.(1)爱好学习,能以苦为乐,具有强烈的求知欲。(2)遵守约定。克服家庭贫寒,借书抄书,按时归还。(3)尊敬
老师,勤于提问,求教谦虚、诚恳。(4)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具有恒心和毅力,克服恶劣自然条件,坚持学习。
4.语段(一)中,宋濂现身说法,通过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困难和刻苦学习的经历,以他的亲自实践和体会劝
勉马生勤苦学习;同时善用对比,用自己的衣食住行与同舍生作对比,强调求学要追求精神的充实。语段(二)中,
皇甫谧原来不好学,游荡无节制。他的叔母直指皇甫谧的错误,并用孟母三徙、曾父烹豕类比自己对皇甫谧的殷切期
望和教育之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得皇甫谧幡然悔悟。
【解析】
1.B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都是动词“背着”之意。A①动词,减退;②动词,赋予。C①方位名词,左右两旁;
②名词,身旁的侍臣。D①名词,客舍,学舍;②动词,丢下。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
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
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或”:有时。“叱咄”:呵斥。“色”:脸色。“复”:回应。
3.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
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可分析“每假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
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仲,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尝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余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余则编袍
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等句,即可概括出他爱好学习、以苦为乐、遵守
约定、尊敬老师、谦虚求教、意志坚定、不追求物质生活等优秀品质。可分点作答。
4.比较阅读。要求具体分析宋濂和皇甫谧的叔母勉励方式的不同之处。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
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
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宋濂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循序善诱,同时用对比强
调求学要追求精神的充实。皇甫谧的叔母则直指皇甫谧的错误,并用''孟母三徙”“曾父烹豕”类比自己对皇甫谧的
殷切期望和教育之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总之一个是以自身经历为例,殷切教诲;一个则是严厉要求,以名人之
例开导。
【点睛】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
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
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
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译文: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
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
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到了成年时,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
老师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
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
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覆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
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
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旅馆主人
处,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穿有珠穗、饰有珍宝的帽子,
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则穿着破旧的衣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
慕的念头。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就是这样。
(二)译文:
甫谧年龄到了二十岁,不爱好读书学习,到处游荡,不守规矩,有人认为他憨痴不懂事。曾经弄到瓜果,他总是
进献给过继的母亲任氏。任氏说:“《孝敬》上说:'只给父母牛、羊、猪的奉养,尚且是不孝。'你今年二十多了,
眼不看一点教化人的书,心思尚未进入正道,你没有什么能让我感到宽慰的啊。”说到这里,任氏就叹息着又说:“唉,
从前孟子的母亲三次搬迁居处而成就了孟子的大仁,曾子的父亲兑现对小孩杀猪的诺言来教育他,难道是我居家没有
选择好邻居,对你的教育有所疏漏,为什么你竟这样愚钝不开窍呢!你修养自身,勤奋学习,是你自身的收获,与我
有什么关系呢?”说着说着就对着皇甫谧涕泣起来。皇甫谧于是被感动而振作起来,跟着同村人席坦读书接受教育,
勤勉努力从不懈怠。皇甫谧居家贫寒,他亲自在田间播种与收获,带着经书而种田,于是博览通晓各种典籍以及诸子
百家之言。为人沉静,极少额外的欲望,这才产生了高尚脱俗的思想,以写书作为自己的要务,自号玄晏先生。写有
《礼乐》、《圣真》之类论著。
9、1.B
2.C
3.示例:
宋濂“尊师”表现在:在老师身边服侍,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问题。遇到老师训斥,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
敢多说一句话。
杨时“尊师”表现在:不去做官,以学生的礼节拜程颜为老师。听说老师去世,设老师灵位哭祭,并用书信讣告一起
求学的人,老师去世后,去拜见老师的弟弟程颐,见程颐坐着打盹,他站在旁边很久等他醒来。魏昭“尊师”表现在:
为老师煮粥,老师反复责难,他却没有一点怨恨,一心奉师。
【解析】
1.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
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完毕/都;B.拿/拿;C.言辞/告辞;D.通“披”,穿/表被动。故
选B。
2.本题考查文章句子的翻译和理解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把握。【A】翻译有误,句意: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
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当时的书”错误。【B】理解有误,“我”最终得到不少教益的原因包括勤奋学习、博
览群书、虚心求教。“我曾跑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这才使我最终得到不少教益”原因太单一。
[C]正确。
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
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
的特点。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及材料内容的理解。《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
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杨时“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颠于颍昌”“四年
而顾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
尺矣”;魏昭“愿在左右,供给洒扫”“如此者三,昭姿容无变”。据此作答即可。
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年代:明
参考译文: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
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读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
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
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
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
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
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跋拉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
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
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
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
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
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材料一译文:杨时,字中立,剑南将乐人。儿时他便异常聪颖,善写文章;年纪稍大一点后,就专心研究经史典
籍。宋熙宁九年进士及第。熙宁、元丰年间,河南人程颍和弟弟程颐在当地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一精一要(即理学),
黄河、洛水周边地方的文人都争相拜他们为师。当时,杨时正值调任,但为了拜师而未去赴任,后在颍昌拜程题为师,
师生相处得很好。待到杨时归去时,程题目送他说:“我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又过了四年,程颍去世。杨时听
说后,即在卧室设程题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同学的人。之后,他又到洛一阳一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大约已经四
十岁了。一日拜见程颐,程颐正打瞌睡,杨时与同学游酢便一直侍立在侧没有离开,等到程颐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经
一尺多深了。材料二译文:东汉时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当他还在童年求学的时候,看到郭林宗,心想这是一位
难得的好老师,便对人说:“教念经书的老师是很容易请到的,但是要请到一位能教人成为老师的人,就不容易找到
了。”所以他就拜郭林宗为老师,而且派奴婢侍奉老师。但是郭林宗体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亲自煮粥给他吃。当
魏昭端着煮好的粥进来的时候,郭林宗便呵责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这样一连三次,到了第四次,当魏昭
再端粥来而又没有不好的脸色时,郭林宗才笑着说:“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终于看到你的真心啦!”于是大
喜,对他很好(将毕生所学的都全部教给了魏昭。)
10、1.D
2.B
【解析】
1.A与原文“我国启动“中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这是我国在人类基因组研究领域实施的首个重大国家计划,也是
目前世界最大规模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不符;B与原文“研究中国人从健康到疾病的转化过程,为我国的医学研究或
者是临床诊断、治疗疾病提供参考”不符;C与原文”涉及人群除汉族外,还将选择人口数量在500万以上的壮族、
回族等9个少数民族”不符。故选D。
2.A与原文“除某些病毒的基因由核糖核酸(RNA)构成以外,多数生物的基因由脱氧核糖核酸(DNA)构成,并在染色
体上作线状排列”不符;C“必定”说法太绝对;D与原文“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等细胞器中的基因则称为染色体外
基因、核外基因或细胞质基因,也可以分别称为线粒体基因、质粒和叶绿体基因”不符。故选B。
11、1.第二段西西洛初到医院看到病人的样子,全然不像父亲平日的模样;”病人看了孩子一会儿,又闭上眼睛”“常
常看着西西洛总是凝视着他”对于一直在病床前照顾自己的孩子感到不解、疑惑。
2.(1)突然间来一个自称是自己儿子的小孩来照顾自己而感到疑惑的心理。
(2)对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给予他关心照顾,给了他亲人般温暖的孩子的感激的心理。
3.开头“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天气情况,烘托了主人公焦急、忧虑的心情。结尾”外面
天亮了”象征着主人公崇高的思想境界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觉,使小说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4.文章写了西西洛急着赶去看护父亲,对父亲的细心照顾和看护,特别是得知认错了人竟然还选择了留下,明知不是
自己的父亲竟然还以“父亲”称呼。以此为题目意在充分表现西西洛的善良、充满爱心的美好品质,凸显人与人之间
超越亲情的大爱主题。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逐段了解基本意思,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在此
基础上,审清题意,锁定有效信息范围,准确地捕捉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对筛选出的信息认真比较,选取原文中能
表现题意的相关的词语句子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本题从文章中筛选出暗示西西洛照顾的不是自己的父亲的
内容,分条列举即可。
点睛:筛选信息有三个原则:①带着题目,通读全文,把握大意。②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筛选出相关的语言材料,
选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③快速浏览全文,验证答案。
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体会。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和具体的语句分析揣摩人物的心理
活动。(1)“嘴唇微动”但没有说话,通过神态和动作描写,表明对突然间来一个自称是自己儿子的小孩来照顾自己而
感到疑惑。(2)这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病人想表达对西西洛的照顾感激,但却表达不出来。据此理解作答。
3.试题分析: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等;②
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的……,心情(命运);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⑤为下文叙写……做铺垫。文章开头“一
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主要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天气情况,暗示西西洛已经赶了好几个小时的路,烘托了他焦急、
忧虑的心情。结尾“外面天亮了”暗示西西洛熬了一夜,既是自然景物描写,也象征着人物的美好品质给人带来的憧
憬和向往,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据此理解作答。
4.试题分析:考查标题的作用。作答本题要从标题的作用,结合故事情节和主题进行分析。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其作
用是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揭示文章的主
旨。文章写西西洛急着赶去看护父亲,得知认错了人竟然还选择了留下,在明知不是自己的父亲情况下,还是以“父
亲”称呼。文章用“看护父亲的孩子”为题目突出了西西洛的善良、充满爱心的美好品质,揭示了人间“大爱”的主题。
据此理解作答。
三、应用
12、1.①工作生活劳累;②娱乐活动多;③缺乏阅读兴趣。
2.列数据、作比较。
3.①刷微博,读微信;②读报看杂志只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
4.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内担保贷款合同示范
- 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的环保要求
- 2024公众号搭建合同
- 2024融资服务合同范文
- 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 2024终止合同协议书
- 2024水马购买协议合同
- 建筑项目施工管理协议书
- 2024年企业知识产权归属协议书
- 资金管理与账户监督合同
- 2021年大唐集团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
- DBJ53/T-39-2020 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课件PPT模板
- 实验五 PCR扩增课件
- 马拉松运动医疗支援培训课件
- 中医药宣传手册
- 不良资产处置尽职指引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23张PPT)
- 机械设备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使用台账
- 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四级上 Stop!Everyone Stop!教学设计
- 小学科学教育科学三年级上册天气《认识气温计》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