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课内外古诗词曲鉴赏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_第1页
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课内外古诗词曲鉴赏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_第2页
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课内外古诗词曲鉴赏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_第3页
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课内外古诗词曲鉴赏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_第4页
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课内外古诗词曲鉴赏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课内外古诗词曲鉴赏专项练习题汇编

U2020•北京悯读《己亥杂诗(其五)》,完成问题。(5分)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写到了的

自然之景,抒发了之情。(2分)

(2)孟浩然《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与本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写到了落

花。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落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2.[2020•徐州]阅读古诗,完成问题。(5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

第1页共45页

度,后人常用来揭示的哲理。(2分)

(2)请简要赏析“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诗。(3分)

3J2020•咸宁]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6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志同道合的朋友陈同甫的,“壮词”即豪放之词。

B.这首词上下两片共十句,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生动。

C.上片实写军旅生活。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

忆。

D.下片一、二句写马快弦急,战斗激烈,从侧面衬托了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从气氛上向人们预示着战

事的胜利。

(2)诗多偶句,词则有奇句。以奇句作结往往能起到一种突出点化的作用。请赏析这首词的最后一句。(3

分)

第2页共45页

4.[2020•常德]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5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2分)

(2)你会在哪些情境下运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诗?(3分)

5.[2020•河北]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5分)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第3页共45页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请解释《赤壁》这首诗中加横线的句子。(2分)

(2)阅读《登幽州台歌》,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你体会到的作品情境。(3分)

6.[2020•福建]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问题。(6分)

[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I乙]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第4页共45页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诗开篇写杨花落尽、子规哀啼,渲染暮春冷落、凄凉的气氛。

B.乙诗“沙似雪”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月下大漠苍茫的景象。

C.“夜郎西”“回乐烽”既表明地点,也能引发对特定情景的联想。

D.两首诗都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等角度描写景物,使人如临其境。

(2)这两首诗都写到“月”,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

742020・湖州改编]下面是杜甫的两首诗歌,一位同学想知道它们哪首先写哪首后写。请你作出判断,并从内

容、情感等角度阐述理由。(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江汉

第5页共45页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842020•黄冈]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8分)

[甲]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早兴①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第6页共45页

睡觉③心空思想③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释]①此诗是长庆三年(公元823年)诗人到杭州任刺史第二年早春所作。②觉:醒。③思想:烦恼。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诗首联第一句点题,交代了游踪;第二句从大处落笔写春水初涨,云脚低垂,云与湖面相接,勾画出了

西湖早春的轮廓。

B.乙诗通过对小狗、小鸟这两种对春天极为敏感的动物的传神刻画来写早春气息:冬天过去,天气转暖,大

地变得潮湿,小狗对此敏感而“上阶眠”;一向活泼的小鸟也不放过这可爱的时光,正在窗前叽叽喳喳地叫个

不停。

C.乙诗“半销宿酒头仍重”说明诗人昨日饮酒甚多。春色佐以美酒,本是人生一大乐事,但作者因思念家乡而

开怀大饮,以致大醉,到次日早晨仍有头重脚轻之感。

D.乙诗中,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如“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了猛然间的轻

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抒发了诗人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2)赏析甲诗颔联,说说它是怎样写早春的。(4分)

(3)赏析甲、乙两诗的尾联,分析它们的抒情方式和所表达的情感。(2分)

第7页共45页

9[2020•德阳]古诗词鉴赏。(7分)

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①太乙:终南山的别称。

(1)对这首诗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运用夸张的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近天都”极写其高大雄伟;而诗人急于进山一游的心理也跃

然纸上。

B.颔联写近景。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又遇淡淡“青霭”,“青霭”似有若无,为我们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

C.尾联叙事,既表达出诗人留恋美景,还想留宿山中,明日再游的愿望,又用“隔水问”的声音,反衬出山间

的幽深寂静。

D.这首诗游踪清晰可见。诗人远望终南山,人在山外,然后诗人己身在山中,接着登顶,最后准备投宿,人

还在山中。

(2)请赏析“阴晴众壑殊”一句。(4分)

第8页共45页

10.[2020•成都节选]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问题。(2分)

过摩诃池(其二)

宋祁

池边不见帛阑船,麦陇连云树绕天。

百岁兴衰已如此,争教①东海不为田?

(选自《景文集》卷二十四)

[注释]①争教:怎么能让。

下面哪个选项更符合诗人“过摩诃池”时的心境?请作出判断并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分)

A.乐B.叹C.伤

1U2020.苏州]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8分)

咏潮

[宋]米芾

怒气号声迸海门©,州人传是子胥魂久

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

第9页共45页

势与月轮齐朔望,信如壶漏报晨昏。

吴亡越霸成何事?一唱渔歌过远村。

[注释]①海门:指钱塘江与海交汇的地方,是海潮入江的必经之处。②子胥魂:子胥即伍子胥,他帮助吴王夫

差打败越国,后因夫差听信谗言而被“赐剑自裁传说他死后,灵魂化为波涛之神。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怒气号声迸海门”一句,先声夺人,以形象、凝练的语言状写钱塘江潮水经过海门之时,涛声震耳、浪花

迸溅的雄壮景象。

B.“州人传是子胥魂”一句融历史传说于诗中,仿佛潮水因子胥之冤而奔涌激荡,怒号不已,增添了诗歌的厚

重感,发人深思。

C.颈联中“朔望”指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壶漏”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器,该联写因潮水涨落有规律,人们就据此

确定日期和时间。

D.“吴亡越霸成何事”指历史上的兴衰变迁算不了什么,这是诗人观潮的感慨:“一唱渔歌过远村”抒发了诗人潇

洒超脱的情怀。

(2)“天排云阵千雷震”一句有版本作“天排云阵千家吼“,你喜欢哪一个版本?请简述理由。(3分)

(3)“地卷银山万马奔”中的“卷”字用得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2分)

第10页共45页

12.[202().绵阳]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野菊

司马光

野菊未尝种,秋花何处来。

羞随众草没,故犯早霜开。

寒蝶舞不去,夜IP吟更哀。

幽人自移席,小摘泛清杯。

[注释]①骰:蟋蟀。

(1)诗歌首联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回答。(2分)

(2)第二联中的“羞”字历来为人称道,“羞”字妙在何处?请简要赏析。(4分)

第11页共45页

【参考答案】

1.(1)白日西斜,广阔天涯离愁的无限感慨与豪放洒脱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诗歌内容和分析诗歌情感。前两句,一句一景,第一句抓住“白日斜”,第二句抓住“天涯”

来概括。第二问情感概括可抓住直接抒情的“浩荡离愁”和间接抒情的“吟鞭东指即天涯”来概括,一句话一种

情感,第一句表现出无限的离愁,第二句中蕴含着诗人豪迈洒脱的情怀。

(2)龚诗中“落花”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非没有感情,而是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

长,只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

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孟诗中'‘落花'’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落花的惋惜之情和对春光流逝的

淡淡哀愁。

2.(1)乐观进取(旷达)、积极向上新陈代谢(或者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第一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刘禹锡以沉舟、病

树比喻自己,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有万木争春。“千帆竞发”“万木争春”这是诗人用乐观精神

看待社会人生的形象写照。所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旷达)、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第二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跳出了个人遭遇和恩怨的樊篱,表现了

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后人从中感悟到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2)运用了“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向秀闻笛声思念嵇康、吕安而作《思旧赋》;王质观棋,棋局终了,

斧柄朽烂,已过百年。写出自己孤身归来,友人多已离世的境况,表达物是人非、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句。赏析诗句一般从表现手法、诗句表达的内容和情感等方面进行。诗的颔联,刘禹锡

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闻笛赋”,二是“烂柯人”。从表达的内容来看:诗句写了刘禹锡被贬归来,经过这么

多年,友人多已离世,故乡显得疏离。从表达的情感来看:“怀旧空吟闻笛赋”句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悼念,”到

乡翻似烂柯人“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由此从运用典故与其背后表达的情感综合解答即可。

3.(1)C

(2)结语只有五个字“可怜白发生”,一方面表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年轻时的经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另一方面

感慨自己年事已高,壮志未遂。现实与前文的梦境形成鲜明对比,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壮志未遂的抑郁、

愤慨。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赏析。第(1)题:从“梦回吹角连营''可以看出是虚写,故C项不正确。第(2)题:

第12页共45页

赏析诗词中重点句子,首先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可怜”来分析,然后结合全词分析其“可怜”的原因。一因为“白

发生”,即年事已高,但壮志未酬;二因为自己年轻时征战沙场的经历成了--种回忆。联系这两点来赏析即可。

4.(1)“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倾其所有的盛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主人的敦厚淳朴和诚挚好客。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重点字词。“足”的意思是“足够,充足“足鸡豚”则写出了在丰收年景里待客菜肴

非常丰富,可见农民的热情好客。

(2)①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②面对困境时;③事情有了转机时。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理解与运用。答题时,首先应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

诗本身的意思,然后领悟其所蕴含的生活哲理:在遇到困难一种办法不行时,可以用另一种办法去解决,通

过探索去发现答案;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

明与希望的新境界。最后再在此基础上考虑运用的情境。

5.(1)折断的戟沉埋在泥沙中还未销蚀。自己拿起来磨光洗净,辨认出是前朝遗物。

[解析]本题考查解释诗句意思。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解释其意思,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描述时要忠实于原

句。“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销”,销蚀。“将”,拿,取。“磨洗”,磨光洗净。“认前朝”,认出戟

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根据对这些词的理解,写出句子意思即可。注意语言要通顺。

(2)诗人自己登楼远眺,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

个能赏识自己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

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冷落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诗歌意境和情感主旨。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作品的情境。首先要了解这首诗的意思,结

合写作背景分析: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远见和政治才能的文人。在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

时、陈子昂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再结合诗句分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当登台远眺时,诗人思绪万千,联想自己处境,感到

孤单寂寞,悲怆地流泪。最后结合主旨分析:诗人感慨“后不见来者”“怆然而涕下”,既抒发了个人不被朝廷

重用的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也揭示了封建知识分子遭受冷落的遭遇,表达了诗人的孤寂郁闷之情。梳理以

上分析答题即可。

6.(1)D[解析]本题考查诗词内容的理解。甲诗写杨花、子规是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写景物,而无嗅觉。

乙诗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能触动征人思乡之情,

这首诗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描写,而无嗅觉。故D项错。

第13页共45页

(2)甲诗想象奇特,借明月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乙诗描写“月”,表现边塞的苦寒,衬托征人思乡的愁

绪。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分析与理解。解答本题,要先找到这两首诗中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甲诗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乙诗中的“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然后分析作

者借月所表达的情感:甲诗中作者把愁心寄给明月,让它随着朋友到夜郎西,这是借月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和牵挂;乙诗中“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描写了边塞的月夜的凄清,联系后面的“尽望乡”可知乙

诗表现边塞的苦寒,衬托征人思乡的愁绪。

7.先写《望岳》,后写《江汉》。

理由:《望岳》写诗人仰慕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表达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我们可以看到诗人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全诗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江汉》前两

联写出了诗人漂泊江汉的孤独和思归之情,后两联则表达出诗人身处逆境而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情怀。这

些内容和情感,说明《江汉》比《望岳》写得晚。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分析解答。《望岳》诗中“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体现了诗人希望攀登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江汉》诗尾联借用了老马识途的典故,表现

了诗人老当益壮的情怀。“老马”是诗人自比,“长途”代指驱驰。意在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多病,但还有智慧可

以用,仍能有所作为。

8.(DC[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赏析。C项中,“半销宿酒头仍重”说明昨日饮酒甚多。春色佐以美酒,

自是人生一大乐事,以致诗人忘了自身的酒量,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到次日早晨起来尚有头重脚轻之感。

开怀大饮是因为春色美而不是因为思念家乡。

(2)甲诗颔联通过对莺、燕两种对春天敏感的、有代表性的鸟来描写早春:“几处”,说明莺尚不多;“争暖

树”,说明天气尚冷;“谁家”,说明燕刚到且少;“啄春泥”,说明燕刚开始建巢,春来尚早。这些和“早”(早

到)、“新”(刚来)一起,无不透露着早春气息。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首先找到颔联“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要赏析的是怎样写早春的,

就要扣紧诗中所描写的景物“莺”“燕”用了什么修饰词语,从修饰词语上分析早春的特色。“几处”,说明莺还不

多,表明是早春。“争暖树”,是争着在向阳的树上,表明气温还不高,又扣早春。“新燕”的“新''字,说明燕子

刚回来,紧扣早春。“啄春泥”是描写燕子在筑巢,表明是早春。据此分析即可。

(3)抒情方式:两诗都是直抒胸臆。

第14页共45页

表达的情感:都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或:都抒发了春天来临时的喜悦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抒情方式和情感的赏析。按要求着眼于两首诗的尾联,从“最爱湖东行不足”和“睡觉

心空思想尽“,可知两首诗都是直接抒情。然后结合尾联的内容,从甲诗“最爱湖东行不足”,“最爱”二字直抒

胸臆,表达了对春天的西湖美景的喜爱。从乙诗所写的“睡觉心空”“乡梦不多成”可知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9.(1)A[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A项,首联写的是终南山的位置和景观,没有体现“诗人急于进山

一游的心理因此A项不正确。

(2)本句“众壑”与上句“中峰”相互照应,告诉人们会感到“阴晴”变化的原因。作者巧妙地用天气阴晴变化,

来表现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令人赞叹,其中包含着作者的喜爱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鉴赏。解答本题首先看诗句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很显然本句并没有运用修辞,那我

们需要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终南山是这样的辽阔,中央主峰把终南山东西隔开,阳光照耀群山,

千岩万壑或明或暗,深深浅浅。然后找到其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众壑”是指山中的众多沟壑,“殊”字写出

了沟壑的独特形态。最后,结合上下句,分析出诗句的作用以及表达的作者情感。

10.B,作者因昔日的热闹场面变为麦陇连云、树木绕天的衰败景象而感叹历史变迁的必然。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情感。诗人“过摩诃池”时,这里已经变得衰败、冷清,当年的繁华已经不在了。诗

人看到今日衰败的景象,不免慨叹一番。从诗中最后一句“争教东海不为田''可以看出诗人认为这种变化是历

史的必然。因此应该是一种感叹,而非伤感。

11.(1)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句的能力.C项中,钱塘潮涨落有规律,就像壶漏报时一样准确,而不是

说人们根据潮水确定日期和时间。故选C。

(2)示例:喜欢“千雷震”。“千雷震”比“千家吼”的声响更大,气势更壮,以此设喻,更能表现钱塘潮奔腾而

至的雄壮景象;打雷与“云阵”都属于天气现象,由云阵到雷声,联想自然、贴切。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鉴赏。答题时,首先要表明观点,然后再分析各版本的妙处。这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但

无论选择哪种版本,都需要找准切入点,结合诗歌意境分析其表达效果。如选择“千雷震”,可以抓住其比“千

家吼,,的声响更大,气势更壮;以及由“云”想到“雷”,都属于天气现象,联想自然、贴切来写。如选择“千家吼”,

抓住“千家吼”运用了拟人修辞贝武予了钱塘潮犹如千军万马的声势,更加生动形象;而“千雷震”只是突出潮水

声音大,没有人的行为,比较呆板来写。

(3)表现了潮水的翻卷状态,突出了潮水的迅猛有力。

第15页共45页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要结合诗句的内容进行分析。”地卷银山万马奔”是说钱塘潮排山倒海,犹如从地面

上翻卷起来形成一座山,犹如万马奔腾,迅猛有力,疾驶而来。所以一个“卷”字表现了潮水的翻卷状态,突

出了潮水的迅猛有力。

12.(I)点明诗歌的意象——野菊;暗示了写作时间——秋天;为下面的描写和抒情张本。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野菊未尝种”一句点明了诗歌的意象是野菊,“秋花何处来”的“秋”

点明季节是秋天。结构上的作用:颔联描述野菊不随从其他花草,故意在有秋霜的早晨开放,暗示野菊倔强

不驯的精神。尾联的“幽人小摘泛清杯”等体现出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随性和惬意。所以首联为下面的描写和

抒情张本。

(2)“羞”是难为情的意思。这里表现了野菊不愿意随从其他花草,不想人云亦云。体现了诗人倔强不驯的精

神以及归隐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词的理解与赏析。解答这类题格式:词的本义+字面义+情感义。"羞''字本义是“羞于”“难

为情”的意思,在诗句中指野菊不愿意随从其他花草,不愿意与其他花草为伍,实际上暗示了诗人与新法推行

者政见不合的事实,体现了诗人倔强不驯的精神,同时含蓄地表达了诗人隐居的原因。

第16页共45页

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课外古诗词曲鉴赏专项练习题汇编

写景抒情类

1.[2020•绍兴改编]阅读古诗,完成问题。(5分)

月下演东坡语©(其一)

[清]汪琬

自入秋来景物新,拖筑②放脚任天真。

江山风月无常主,但是闲人即主人。

[注释]①东坡语:苏轼曾说“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认为自然景物,人人得以享用,人人都是大自然的主人。②筑

(qi6ng):竹制的手杖。

(1)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2)古人常以“秋”入诗,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杜甫的“八月秋高风怒号”,本诗同样以“秋”入诗却新意频出,

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3分)

242020•德阳]阅读古诗,完成问题。(5分)

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①太乙:终南山的别称。

(1)对这首诗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第17页共45页

A.首联运用夸张的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近天都”极写其高大雄伟;而诗人急于进山一游的心理也跃然

纸上。

B.颔联写近景。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又遇茫茫“青霭”,“青霭”的似有若无,为我们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

C.尾联叙事。既表达出诗人留恋美景,还想留宿山中,明日再游的愿望,又用“隔水问”的声音,反衬出山间的幽深

寂静。

D.这首诗游踪清晰可见。诗人远望终南山,人在山外,然后诗人已身在山中,接着登顶,然后准备投宿,人还在山中。

⑵请赏析“阴晴众壑殊”一句。(2分)

312020•凉山州]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6分)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①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释]①西湖:颍州西湖,欧阳修曾任颍州知州,晚年辞官退隐后便定居此地。

(1)这首小令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色?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境?(2分)

(2)这首词在描写景物上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例子分析。(4分)

第18页共45页

4.[2020•滨州]阅读古诗,完成问题。(6分)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杜甫

梭。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②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注释]①梭:米粒。②雉子:小野鸡。③凫雏:小野鸭。

(1)诗人在第一、二句中选取“径”“""”景物,描绘了一幅初夏郊野图。(3分)

(2)品析“沙上凫雏傍母眠”中“傍”字的妙处。(3分)

5.Q020•随州改编]阅读古诗,完成问题。(5分)

春思二首(其一)

贾至①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③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释]①贾至:洛阳人,此诗是诗人被贬时所作。②历乱:烂漫。

(1)开头两句描绘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从整首诗来看,这两句写景有什么作用?(2分)

第19页共45页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前两句描绘出一幅色彩明丽、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B.第三句不直言愁重难遣,反怪“东风”无情,不肯吹走他的愁绪。

C.“惹”字写“春日”将诗人的“愁恨”拉长,赋予“春日”以人的情感。

D.此诗巧用反衬手法,以深愁苦恨衬良辰美景,构思新奇。

6.Q020.自贡改编]阅读古诗,完成问题。(5分)

长安春望

卢纶3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释]①卢纶: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中进士,因“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又因

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未受重用。

(1)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春望之景,用“东风”“却望”“千门”照应题目。

B.“草色闲”中的“闲”字精巧,与诗人愁情形成对比。

C.颔联写春望之思,间接抒发了诗人思乡望归之情。

D.全诗虚实结合,浅吟低唱,让人读后产生情感共鸣。

(2)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描述并概括画面特点。(2分)

第20页共45页

7.阅读古诗,完成问题。(5分)

春日

晁冲之

阴阴①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②桃花。

[注释]①阴阴:草木繁盛。②趁:追逐。

(1)暮春时节,草木、小雨、浮萍、河滩、鹅鸭、等意象勾勒出溪水明净、、鹅鸭嬉戏、桃花

逐水四幅图画。(2分)

(2)诗歌三、四两句和苏轼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比较其异同。(3分)

8.阅读古诗,完成问题。(5分)

南湖早春©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赭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鹏囱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释]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江州司马期间。②鹏:一种鸟。

第21页共45页

⑴请从颔联“乱”“平”中任选一字做简要赏析。(2分)

(2)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3分)

托物言志类

9.[2020・营口]阅读古诗,完成问题。(4分)

社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1)从诗的前两句可以看出当地农村生活的哪些特点?(2分)

第22页共45页

⑵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叫“社日”,整首诗没有一字描写社日祭祀的情景,但我们却能感受到祭祀的气氛,这是运

用了的写法。“家家扶得醉人归”中“醉”是表象,才是村民的真正心境。(2分)

10.阅读古诗,完成问题。(5分)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释]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

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两句写秋夜夜深独吹笛,写乱花使诗人迷惑看不清道路,所表达的正是被贬后焦虑、失意之情。

B.第三句运用典故,用“不知”突出时间飞逝,写出诗人对人世间容易变换的感叹。

C.第四句直写思念家乡,表达的是诗人对无聊的官场的幻灭和厌倦,从而即便是酒醉、酒酣也想着返回家乡。

D.四句诗写了秋夜、春宵、棋罢、酒阑四个不同的意境,这不符合“梦中作”的特点。

(2)请说说“路暗迷人百种花”的“暗”字好在哪里。(2分)

II.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5分)

如梦令

第23页共45页

苏轼

为向东坡0传语,人在玉堂②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注释]①东坡:苏轼被贬黄州,垦辟故营地数十亩,命名为东坡,耕其中。②玉堂:翰林院。此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

后又到京城做翰林学士时。

⑴词中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3分)

(2)词中的两个“归去”,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2分)

12.阅读古诗,完成问题。(5分)

长安夜雨

薛逢®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释]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②桂玉:喻昂贵的柴米。

(1)请赏析诗歌颈联运用的表现手法。(3分)

第24页共45页

⑵尾联中的“俱消尽''三字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2分)

13.阅读古诗,完成问题。(5分)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姨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释]①本诗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之后,此前诗人亲手创立的新法被一一废止。陂:池塘。

(1)诗歌首句中“绕”字用得精巧,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2)本诗三、四两句运用托物言志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14.阅读古诗,完成问题。(5分)

第25页共45页

游终南山4

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注释]①终南山:秦岭著名的山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

(1)赏析“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两句中"驱''和"拂"二字的妙处。(2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