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和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综合检测_第1页
八年级历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和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综合检测_第2页
八年级历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和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综合检测_第3页
八年级历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和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综合检测_第4页
八年级历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和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综合检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d......wd......wd...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洋务运动顺应了历史开展的潮流,主要依据是()A.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统治B.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C.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D.洋务运动吸取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2.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缺乏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缺乏……第二期从制度上感觉缺乏……第三期便从文化基本上感觉缺乏。〞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与梁启超所说的“第一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吗〔〕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洋务运动D.新文化运动3.以下是洋务运动中教育实践一览表,从中不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①洋务运动推动了我国的外语和科技教育②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确立③洋务运动开辟多种途径培养科技人才④传统经学退出了中国教育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4.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A.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B.小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C.小林:战争爆发于1895年D.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5.甲午中日战争之所以不可防止,主要是因为〔〕A.清政府出兵朝鲜协助镇压起义B.李鸿章“避战保船〞C.日本为了开展资本主义经济D.西方列强的纵容与支持6.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A.学习西方、开展科技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D.发动民众、进展革命7.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选项是〔〕8.你认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一样之处有〔〕①改革政治②兴办新式学校③翻译外国书籍④建设军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9.“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进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这句话说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双重特征是〔〕A.“灭洋〞与“扶清〞B.反帝与反封建C.爱国与保守D.正义与非正义10.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①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开创了用条约的形式使列强掠夺和奴役中国“合法化〞的先例③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开场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二、材料题〔第11题18分,第12题12分,共30分〕11.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请仔细观察三幅图片,答复以下问题。图一英军炮轰广东海面图二黄海激战图三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1〕请你分别指出这三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每次战争各一句话〕〔6分〕〔2〕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表达中国领土主权开场遭到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展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哪三个条约中的哪一条款〔6分〕〔3〕对于三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你有哪些感慨〔2分〕〔4〕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对抗。请写出一个19世纪末对抗外来侵略的事例。说说我们可以从前辈身上学习和继承哪些优良品质。〔4分〕12.在对抗外来侵略的同时,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场探索救国的道路,其中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是中国人进展的两次重大的探索。某班开展以“历史小论坛——近代化的探索〞为主题的分组讨论活动,请你参与。【史论互证】〔1〕填出表格中的史实。〔写出一点即可〕(4分〕【自主探究】〔2〕洋务运动是由哪一派别推动的这一派别是从哪几个方面展开自救的〔4分〕【新的发现】〔3〕异中有同。同学们发现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有很多一样点。如从学习的对象上看都学习________,从作用上看都_________。〔2分〕【学有所感】〔4〕通过对近代中国人民救国救民之路的讨论,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认为应该要有哪些使命感〔2分〕答案一、1.C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开展,顺应了历史开展潮流,故答案选C。2.C解析: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第一期〞“机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时期主要学习的是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应选C。3.C解析:通过图表信息可知,洋务运动推动了我国的外语和科技教育,洋务运动开辟多种途径培养科技人才。①③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表格信息看不出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确立和传统经学退出了中国教育,故此题选C项。4.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1894年,完毕于1895年,故C项不正确。5.C解析:从日本方面来讲,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大力开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但日本国内市场狭小,人民起义不断。日本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找出路,为此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应选C。6.B解析:题干中此人的意思大致是:土耳其不改变旧的国家制度,最终被六大国控制了朝政。日本只是一个小国,但是厉行改革,强大起来之后占据我国的台湾,侵略我国。以此为借鉴,希望皇帝能够破除旧制度,改革政治。由所学知识可知,此人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被日本打败,进而割地赔款,针对如此丧权辱国的行径,维新派主张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制度,救亡图存,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7.A解析: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这就是“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A项正确。百日维新宣传维新变法思想,B项错误;“明定国是〞诏书的公布标志着百日维新开场,但是不标志维新派掌握国家政权,C项错误;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维新变法失败,D项错误。8.B解析:①只符合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并没有涉及政治变革,排除含①的A、C、D三项,故此题选B项。9.C解析:“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反映的是爱国,“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反映的是保守,应选C。10.C解析:联系史实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完全确立,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因此①④说法都符合史实。②是?南京条约?的影响,排除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场向以资本输出为主转变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排除③,应选C项。二、11.〔1〕图一:使中国开场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图二: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图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3〕感慨:清政府腐朽无能;落后就要挨打;等等。〔写出一点即可〕〔4〕例子:邓世昌黄海海战、台湾人民抗日武装斗争、义和团运动等。〔写出一例即可〕优良品质:不怕牺牲、爱国等。〔其他言之有理也可〕12.〔1〕①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抗作用。②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