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27T 080-2024大兴安岭北部丘陵药用黄芪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2327T 080-2024大兴安岭北部丘陵药用黄芪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2327T 080-2024大兴安岭北部丘陵药用黄芪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2327T 080-2024大兴安岭北部丘陵药用黄芪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2327T 080-2024大兴安岭北部丘陵药用黄芪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CS65.020.20DB2327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DB2327/T080—202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产地环境 5选地整地 6种子处理 7播种间苗 9病虫草害防治 10收获贮藏 DB2327/T080—2024为了规范大兴安岭北部丘陵黄芪生产技术,特制定本文件。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大兴安岭地区绿色产业产品发展局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新林区发展改革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冰、周长军、吴耀坤、车野、金铃、孙德生、朱光远、杨柳、师臣、冯鹏、宋敏超、接思源、高祥利、孙云丽。1DB2327/T080—2024大兴安岭北部丘陵药用黄芪生产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大兴安岭北部丘陵药用黄芪生产的产地环境、选地整地、种子处理、播种间苗、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贮藏等技术环节。本文件适用于大兴安岭北部丘陵药用黄芪生产技术。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202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2021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DB2327/T063-2023大兴安岭膜荚黄芪仿野生直播技术规程DB64/T1225-2016黄芪栽培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引用文件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产地环境适宜海拔高度为1000m~1800m;无霜期85d~110d;大气、水质、土壤无污染的地区,远离工矿厂区,周围有防护林隔离,3km之内无污染源的地块。4.1土壤环境应符合GB15681-2018的规定。4.2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2021的规定。4.3灌溉用水应符合GB5084-2021的规定。5选地整地2DB2327/T080—20245.1选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的地块,土壤质地以沙质土壤为最佳,忌与豆科作物连作。5.2起垄、施肥秋起垄或春起垄均可,整地翻耕深度应在30cm~40cm左右,耕平耙细。垄距65cm最佳。结合整地施底肥,施入腐熟农家肥1t/667m2~1.5t/667m2或黄芪专用肥,肥料使用符合NY/T496-2010的规定。6种子处理6.1选种黄芪种子应选择颗粒饱满,褐色有光泽,无病斑霉变的新鲜种子,种子质量应达到发芽率≥80%,净度≥85%,含水量≤13%,千粒重5.5g~7.0g,选种原则和方法可参照DB2327/T063-2023和DB64/T1225-2016的选种方式进行。6.2播前处理采用温汤浸种或机械碾磨的方式。其中温汤浸种是采用40℃温水浸种6h~8h,即打破坚硬种壳,也可采用细沙碾磨种子。7播种间苗7.1播种播种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中旬,地温稳定在8℃以上播种,播种方式可采用条播或穴播,条播即在65cm垄上开沟播种,沟深3cm~5cm,沟宽8cm~10cm,沟内浇足出苗水,均匀撒种,播种量为4kg/667m2~5kg/667m2,覆土2cm~3cm;穴播是在垄上间隔15cm左右挖播种穴,穴深3cm~5cm,浇足出苗水,穴内播种10粒~15粒,覆土2cm~3cm。7.2间苗一般年份6月下旬至7月上旬,苗高5cm~8cm时,随人工除草田间间苗,条播播种方式留苗株距在12cm~15cm之间,穴播每穴留苗2株~3株。8田间管理8.1水分管理播种后应加强水分管理,生长季前期(5月上旬~6月末)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土壤含水量13%~17%左右,生长中期(7月初~8月中旬)注意雨季排涝,土壤含水量12%~15%左右,生长后期(8月下旬~9月末)可适当降低田间土壤水分含量,土壤含水量10%~13%左右,注意防涝。8.2中耕管理黄芪播种当年株高在15cm~25cm,10叶~15叶左右时,一般年份在6月中旬左右,进行第DB2327/T080—2024一次中耕,7月中下旬进行第二次中耕,2年以上的生产田应在6月下旬和7月下旬中耕2次,并结合中耕进行除草管理。8.3追肥管理播种当年在6月中下旬现蕾开花期和8月上旬根茎伸长期各追肥2次,肥料可选用尿素(10kg/667m2~15kg/667m2)+磷酸二铵(4kg/667m2~6kg/667m2)或黄芪专用肥,2年以上生产田每年追肥1次~2次。8.4打顶摘蕾非种子繁殖田,可于开花期摘除花蕾,摘除花蕾以下2cm左右。9病虫草害防治9.1病害防治黄芪主要病害为根腐病和白粉病,在田间合理轮作和合理密植的基础上,生长季监测病害植株和病枝,随发现随剪除,并集中销毁。9.2虫害防治虫害防治应以诱虫板、驱虫灯等物理诱杀方法为主,同时加强杂草防治,可有效降低虫害发生。9.3草害防治草害防治应以人工除草和机械中耕为主,苗高10cm~15cm左右,一般年份6月中下旬随中耕除草1次,7月中下旬人工除草1次。10收获贮藏10.1采收时间黄芪间苗定值后应在4年~5年适时采收,采收一般在9月末~10月初土壤冻结前进行。10.2采收方法黄芪采收时应割除地上茎叶,在垄侧深挖,采挖深度不小于30cm,注意避免损伤根系,尤其是主根,采收后应及时修剪芦头,剪除侧根,并剔除破损、腐坏、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