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与变法论_第1页
战国七雄与变法论_第2页
战国七雄与变法论_第3页
战国七雄与变法论_第4页
战国七雄与变法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5战国七雄与变法论中华民族文化史三千年,同时也是一部人类的进步史。中国是一个具有改革传统的国家,中国古代的历史中自上而下的改革或是自下而上的的革命是并行,从不同的侧面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源长的改革史册中,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各国的变法在历史中注定是光辉的一笔。变法是不可抗拒的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春秋末年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新的社会力量的崛起,原有的社会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乃至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都已经不适应新形势,这就需要穷图变革。在春秋时期,不少社会发展迅速的国家,结合本国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程度不一的社会变革。历史结果证明:凡改革比较切合实际的国家,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不同程度上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春秋五霸的争霸史就是这一原则的鲜活例证。到了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落后就要挨打,各国的君主纷纷求变心切,变法成了一种公认且符合实际社会情况的正确选择。战国时代正处于东周晚期,周朝的政治体制是由分封制、等级制和世袭制构成的。周天子除了直属的王畿外,他将土地、百姓和统治权力都分封给同姓宗族或是异姓功臣(或称地方诸候);诸候又依照这种方式给上卿大夫;上卿大夫依此分赏下去。这种分封制度与权力统治机构是结合在一起的,由嫡长子世袭的各级贵族,掌握着各级政权和兵权。在天子朝歌和诸候宫庭那里世袭的上卿大夫按照声望和资历担任官职,并由此享有采邑收入,所以世袭世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特权。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以卿大夫为代表的新兴阶级依靠其经济实力逐渐登上政治舞台,诸如在诸候国内出现拿俸禄的官僚,卿大夫的行政机构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没有封地,只是以粮食为俸禄。到了战国时代,这种带有官僚性质的家臣制度,逐渐发展成为职业的官僚制度。于是一些配套制度和措施的实施如:俸禄制度、偿金制度、考绩制度以及官吏的选拔、任命等都使官僚制度得以实施并巩固。各国诸候国君正是利用这一整套官僚机构和制度,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逐步建立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这是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所规定了的,也是产生大国争霸的必然先决条件。战国时代,以会盟、合纵、连横和兼并战争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外交和军事活动,既加强了各诸候国间的地缘摩擦同时也加强了各国间的接触和交流,提高了各分裂国家的开放程度;交通的发达,人口流动的频繁以及兼并战争所造成的人口大规模迁徙,实际上缩小了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差别,特别是有助于社会共同心理的形成,最后这一点,作为国家统一的精神和心理因素,显得尤其重要,这也就是现今所说的国家意志。《孟子见梁惠王》其间,当梁惠王(魏惠王)问孟子天下怎样才能安定时,孟子回答说只有统一天下才能安定。惠王又问怎样才能统一呢?孟子说只有不乱杀人的人才能统一。从这番对话可以得知,到战国中期,不但是一般的民众,连思想家、各国的统治者都向往统一,都在考虑怎样统一,国家统一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只有顺应民心的统治者才能完成统一的大业。尽管变法是战国时期社会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但在各国变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还是相当大的。这种阻力并没有阻挡当时变法的历史潮流,然而一些改革家却为坚持变法、推动社会进步付出了血的代价。战国时代各国变法的特点战国时代,魏国开风气之先实行变法。魏文候在位五十年,在他长期执政的过程中,任用了李悝、吴起、西门豹等人并进行了变法与调整,不但使社会长期保持稳定,而且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使魏国一跃而成为当时的强国。魏国的变法,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实施行“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制度,限制贵族特权。在经济上推行“富国”政策,“尽地力”、:“善平籴”,大力兴修水利加强武备,建立名为“武卒”的常备军;加强法制建设,制定《法经》。这四方面的改革措施对当时的魏国的时蔽起到了重大影响,同时也对后世封建王朝的法制也有重要影响。春秋时期,公元433年,以魏为首的魏、韩、赵分晋,其中魏国最强。此后晋国国君的地位进一步下降到三家之下,反而要到三家去朝拜,韩、赵、魏三家实际上升到了诸候地位。魏国地处原来晋国的中部与西南部平原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人田口众多,当时的君主魏文候雄心勃勃,一心希望励精图治。察回来,查问给唱歌的赏田兑现没有。公仲连回答说:正在物色合适的人去办,还没有物色到。过了一段时间,赵烈侯又追问这件事,公仲连本不打算给,就装病不上朝加以回避。就在公仲连“称病不朝”的时候,有位叫番吾君的人从代地来到国都中牟,对公仲连说:我们的国君其实是一位“好善”的人,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做。现在你当了四年的国相,向国君推荐过人才没有?公仲连回答说:没有。番吾君就向他推荐牛畜、荀欣、徐越三人,公仲连把这三人推荐给赵烈侯。牛畜等三人,就是当时学有所长的“士”。牛畜是精于儒家学说,他劝说赵烈侯行“以仁义,约以王道。”荀欣和徐越是具有法家思想的人,荀欣向赵烈侯建议整顿官制,“选练举贤,任官使能。”徐越建议“节财俭用,察度功德。”整顿财政和考核官吏。赵烈侯听了这三人的建议,十分高兴,立即对公仲连说:停止赏赐给唱歌人的田地。于是任命牛畜为“师”,荀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并赏赐给相国公仲连“衣二袭”。“师”是负责教化的官,“中尉”是负责指挥作战的长官。“内史”是负责征收田租和考核官吏的长官。赵烈侯任用这三个人负责上述事务,推行他们的主张,对赵国在政治、经济上实施改革。变法是对旧制度的变革,同时也是对旧观念和原有的利益格局的重组,这自然会引起统治阶级的既得利益阶层以及为旧传统、旧思想观念束缚的民众所反对。赵烈候时,东边的匈奴多处进犯赵国边境,而每每赵国兵败,这让赵烈候经过分析原因终下变法的决心,但变法的困难在于,它不是少数人的事情,需要大多数民众参与,变法的原因与策略必须得到民众认同且贯彻执行。所以在变法之初,特别是变法还没有产生使老百姓能具体感受到效益之前,变法主要推行的人的决心和信心是至关重要的。他曾私下将他为何要胡服骑射的意图与大臣楼缓说及,他先分析赵国的地理位置,又担到周边有北边燕地,东边匈奴,西边林胡、楼烦,还有秦与韩,只能强兵之救等原因。对于赵烈候的变法,楼缓表示赞同,但群臣皆不赞同,特别是宗亲贵族:公子成、赵文、赵造、赵俊等人极其反对,就在此时赵烈候却得到了宰相肥义的坚决支持。肥义说“夫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非意养欲而乐志也,务以论德而约功也。”肥义的那番话最终坚定了赵烈候的变法决心。随即,赵烈候自己先穿上胡服,但考虑到赵国贵族的反对,烈候决定暂缓出台胡服令,他想说明公子成,他对公子成说:“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之所以实行胡服是为了利民,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养欲乐志。希望公子成能以百姓的利益为重,成就胡服之功;但同时也告诫他说:“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执行命令行胡服者赏,反之则要受惩罚。公子成不愿胡服,假称病,但对胡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其看法中可以知道,公子成不是完全反对变法,他之所以不愿胡服,主要是由于受传统的旧观念束缚,一是所谓“华夷之辨”,中原人不能向蛮夷学习;二是不能易古之道。武灵王知道公子成的思想活动后,就以探病为名,亲自到公子成家中,做他的思想工作。赵烈候与公子成之间的根本分歧:一个要胡服,一个反对胡服,关键在于两人的立场和态度的不同。烈候是从利国利民的立场出发,认为礼的宗旨在于实用,所以制礼一定要符合国情,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加以调整。其次,礼的制定和调整根本在一对国家和民众是否有利。而与之相反,公子成却将礼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将华夷的区分看成是天经地义。公子成受传统的观念习俗所束缚,不愿意随形势的变化而前进;烈候的出发点则是“易俗改制”,同时赵王还引述赵国的经验教训,来印证自己的观点。这样,说得公子成心悦诚服,并同意了烈候的重大决策——胡服骑射。公元前306年,赵国大败林胡,公元前312年大败楼烦,公元前296年中山国为赵国所灭。从此,赵国走了强兵之路,并从列国中脱颖而出成就了其战国称雄梦并且一跃起而成为战国后期与秦国抗衡的强国。韩国与魏国、赵国虽然都是三家分晋的主谋,但其国内情况又有所不同。比起其他各国的变法,韩国的变法的力度都不够,这也注定韩国弱国的悲剧命运。韩烈候三年,聂政刺杀了韩相侠累,哀候六年,韩严将哀候杀死,就在申不害出韩相第二年,昭候十年,韩姬又其君悼公。由此可见犯上作乱事频发的韩国内庭,国君的权威是很脆弱的,而封建王朝国君的位子是传袭制,一般是小小年纪的国君没当上十几年就又亡故,这样频繁的权力更替,如何能将变法得以平稳、持续的实施呢?幼小的国君又何来的权力,所以韩国当时的现实是国君无权,官僚机构就无法加以健全和正常运转。韩国国力之所以不如魏国,由此可以看出国君的权威没有树立起来是韩国的主要障碍,韩昭候在位二十六年,所以作用申不害,从帝王术这一切合点入手进行变法,这是符合韩国国情的,因而在此时收到明显的效果。申不害(约公元前385~前337),亦称申子,郑韩时期人物(今河南新郑人。战国时期韩国著名的思想家。他在韩为相19年,使韩国走向国治兵强。作为法家人物,以“术”著称,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代表人物。。《史记》在《老子韩非列传》后面写他是“故郑之贱臣。学术以干韩昭侯,昭侯用为相。内脩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申不害少年从学黄老(黄帝、李耳),以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并且可以互相转化,如“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等。主张国君依法治国,实行严刑峻法,以术驾御群臣,操生杀之权。有人根据申不害思想中有道家思想的痕迹,认为他是由道入法。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能把他的思想仅归为道法两家。战国初年,韩国进行过政治方面的变法。《韩非子.定法》中提到过这件事:“晋之故法未息,而韩之新法又生;先君之令未收,而后君之令又下。”从韩非的评论来看,韩国这次政治变法的毛病在于破旧不彻底,又加上韩国内庭上君不君、臣不臣,所以政务及法令没有得到贯彻。昭候即位时,面临的形势很严峻,在各国变法富国强兵的激励下,昭候在即位第八年,任用申不害为相进行变法。太史公记载:“申不害相韩,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候不来侵伐。”由此可见,申不害主持变法,其主要内容就是“修术行道。”申不害提倡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主张以“术”治国。申不害所讲的“术”,主要是指国君任用、监督和考核臣下的方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君臣之能者也。”(《韩非子•定法》)国君委任官吏,要考察他们是否名符其实,工作是否称职,言行是否一致,对君主是否忠诚,并根据考察的结果进行赏罚,提拔重用忠诚可靠之臣,贬除狡诈奸滑之人。最好采取隐密的权术,表面上不露声色,装作不听、不看、不知,使臣下捉摸不透国君的真实意图,实际上却可以听到一切、看到一切、知道一切,这样就可以做到“独视”、“独听”,从而“独断”。申不害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需要指出的是,申不害的改革有很大的局限性,效果远不如魏、秦等国。

“术”是讲国君如何控制大臣、百官,是君主驾驭臣下的手腕、手法,也就是权术。术不同于法,法的对象是全体臣民,术的对象是官吏臣属;法要君臣共守,术由国君独操;法要公开,术则藏于胸中;法是一种明确的规定,术则存于心中。其核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任免、监督、考核臣下之术,史称“阳术”,二是驾驭臣下、防范百官之术,人称“阴术”。申不害主张君主“无为”,但大臣必须有能力,而且要有为。他主张任命官吏必须名实相副,即根据官吏的职务要求(名),看一个人有没有能力胜任(实),然后才能授官。而不是根据出身血统、也不是根据与君主个人关系的远近授官。要求管经济要会管经济,管司法的要管好司法,管军事的要会用兵打仗,管行政的则要懂行政、用人,任何人都不能滥竽充数。这是对世卿世禄制的否定。操杀生之柄,要求君主掌握生杀大权,强调君主在国家政权中的独裁地位,要求臣下绝对服从君主,即“尊君卑臣”。君主要独断,要把生杀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绝不能大权旁落。具体工作可以交给臣下,国君不必事必躬亲。课群臣之能,则是对群臣进行监督、考查、防范。国君任命了臣下,理所当然地要求臣下忠于职守、严格遵守法令,并要防止臣下篡权夺位。因此臣下是否真正胜任所担负的任务?工作业绩如何?其属下臣民有何反映?有没有违法乱纪、以权谋私的现象?有没有人要搞阴谋诡计?所有这些都必须进行考查。这是保证行政工作效率和国治民安的重要手段。以上主要是“阳术”。光“阳术”还不够,必须有“阴术”。因为做国君是天下之大利,人人都想取而代之。“天子轮流做,今日到我家。”这是从古至今的一句口头惮。君主要集权,某些权臣、重臣也会想揽权、篡权。因此,在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之后,防止某些权臣专权、揽权,甚至进行篡权活动就成为当时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这就要求国君善于控制臣下,及时发现臣下的毛病和阴谋。为此,君主就需要设一些耳目,及时了解、掌握臣下的情况,后来就发展到搞特务活动。申不害在韩国实行以“术”为主的法制,经过15年改革,加强了君主集权,使韩国“国治兵强”,政治局面比较稳定,国力也有所增强。但实行这种政策也产生了另一个后果,即“一言正而天下定,一言倚而天下靡。”“术”取决于君主本人的才能,君主本人比较正确,有能力,国家就会比较兴旺;相反,国家就会陷入混乱,老百姓就会遭殃。正因为申不害与韩昭侯用“术”有余,定法不足,“不擅其法,不一其宪令”,因此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韩国的问题。韩昭侯一死,韩国很快又衰落了。但申不害重“术”的法制思想却为历代封建帝王加强君主集权提供了理论和经验,也为一些人搞阴谋诡计开了先河。结论:纵观战国七雄中的前三国中的变法,三国的变法各有特点,都是根据自身当时的社会情况与政治格局以及百姓的生存需求,以在此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与王权霸业的选择。从历史结果来分析魏国的变法是最贯彻及最适合魏国当时国情需要的,成就魏国变法的原因:首先是国君权利的集中,政局稳定。变法经历了文候和武候二代近八十年,而且魏国的政权一直比较稳定。其次是国君真正做到礼贤下士,任用有为之士,不论贵贱。除了启用一帮魏成子和翟璜贵族士大夫,还不拘一格选用并重用有为的人材,包括李悝,他出身于亡国贱民,文候却打破贵贱之分重用人材。在起用吴起这位颇具争议的人才时,文候曾经问过李悝关于吴起应如何任用,李恒回答:“吴起贪荣名而好色,但是,他用兵司马穰苴也不能超过。”魏文侯因吴起善于用兵,廉洁而公平,能得到士卒的拥护,就任命他为西河(今陕西合阳一带)的守将,抗拒秦国和韩国。再次是李悝变法是从支撑国强的几大方面由上至下的改革:1、削弱贵族的势力,强化国君的绝对化权利;2、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官僚选拔机制,使得新的权利集团必须得依附且忠于国君才能发挥其一身的抱负;3、形成了一套当时来说较为系统的法律,以约束国民安分守己;4、制定并实施了一套完善的农业扶持政策,调动农主的积极性;5、实现了土地私有化,使土地流转使用更为灵活;6、兴修农业水利;7、建立了职业军卒这一稳固的武装力量。而韩国变法最终未能挽救其弱势的命运的原因:首先是国君权利的长期动荡,政局极不稳定。从韩康子之后,武子在位十六年,景候九年,烈候十三年,文候十年,哀候六年,懿候十二年。平均在位时间不过十年而已,而昭候在位时间最长为二十六年。每每新的幼稚小儿当上国君后,权利旁落,纵使有良材何以布衣之身面见君主而得到重用提拔,施以自己抱负于国家之富强呢?其次是由于贵戚与利益集团对君权的淡薄,从而君主为了加强自己的集权,不得不花大力气谋于帝王的阳术与阴术,自然在农耕与军队、法律的执行与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在明面上的君臣较量。再则就是变法的实施人本身也是有诟病的:申不害曾经向昭候为其唐兄谋一官职,被昭候拒绝。秦国在变法之前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它原本是给周天子放马的游牧民族,后有功赐赢姓。在春秋五霸时期,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等贤臣的辅佐,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王位。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穆公以后,秦国渐出称霸中心,及至战国时期秦国连年为有片养人之地而战争,却仅是屡战屡败。在商鞅变法之前的战国时期,秦简公和献公时期都历经二次小项的变法。简公(赢悼子)公元前408年的“初租禾”,它标志着秦国第一次按土地亩数征收田租,承认公田和私田的合法性。这样措施对社会经济基础的根本变革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简公七年,“令百姓初带剑”,古代剑是表示高贵地位的衣服装饰,只有贵族才能佩剑的权利,一般的吏官和百姓是不准带剑的。“令百姓初带剑”的意义也当时秦国的社会之风也有关系的,那时的秦国早有佩剑之风,秦国政府敢于明令让贵族以外的人也佩剑,不仅是一个破旧立新的大胆举措同时也是喻示着旧的等级制度正在瓦解,新的等级制度正在形成。秦献公(师隰)在位二十三年,针对秦穆公定下的制度有以下几项变革:废除人殉制度。秦穆公殡葬时,安葬於雍(今陕西凤翔东南),殉葬而死的有一百七十七人,其中包括子舆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针虎。这三人十分善良、勇武,国人对此悲痛万分,赋《黄鸟》之诗,唱道:「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意思是,青天呵,怎么将这么善良的人给殉葬了?如果可以赎命,我们宁愿出一百条命将他们换回来!虽然这当然有穆公传位的安排,可受百姓谴责不说,还减少国之劳动力及人口繁衍,所以公元前384年献公即位便宣布:“止从死。”编制废户籍——为户籍相伍。一直以来作为西戎部出身的秦国将中原称之为东方列国,他们学习东方列国的先进经验,取消国与野的界限,将百姓编入户籍,实际在法律上承认原来的“野人”与“国人”有同等的地位。同时按照户籍之民编入军事组织中,有利于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迁都,推广县制。将国都自雍迁至栎阳,以加强与魏国的对抗,也为秦国后来在全国推行县制作了充分准备。虽然秦国经过了简公与献公的改革,也有一定的成效但这种改革并未改变秦国落后的局面,最主要的原因:因循守旧的旧势力仍然十分顽强。正因为如此,揭示了秦国进一步改革的紧迫性和必然性,也预示了秦国进行了彻底变法的艰巨性。当秦献公(赢师隰)在与他国做战时一毒箭射中身体并在太子渠梁不在国都情况下过逝,面对朝中众臣,赢渠梁内心沉重,连年的征战,不仅使国内饿殍满地,青壮劳动力越来越少。面临深重的内忧外患,于是他发愤图强。于是他特地下了一道求贤令:“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均见《史记·秦本记》)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使秦国富强者,许以高官,并予封邑。于是才有了景监引荐卫鞅谒见秦孝公。卫鞅(?——公元前338年)为卫之诸庶孽公子,名鞅,姓公孙,亦称公孙鞅,在秦被“封之於、商十五邑”后,号称商鞅。他“少好刑名之学”,曾为魏相公孙座的家臣(中庶子)。当公孙痤病故前,请来魏惠王并说:“中庶子公孙鞅虽少更,但才华超群,让其辅佐君王。”见魏惠王不语,于是屏退左右之人对惠王说:“若不用公孙鞅,杀之,不可让其走于他国,必成患”。魏惠王在回宫路上叹:“公孙痤真是病糊涂了,让一名不见经传的人出任相国更何况如此年青,岂不是荒谬?”惠王走后,公孙痤将以实情告知卫鞅,卫鞅笑道:“既然大王没听从你的意见任用我,又怎会加害于我呢?”入秦后,卫鞅三谒见孝公,开头两次他以“帝道”“王道”试探秦孝公的心思与变法的决心。直听得孝公打哈欠,他认为要让其做一个三皇五帝的明君,那要等上数百年。当卫鞅第三次求见时则滔滔不绝地纵论富国强兵的“霸道”最后二人谈得甚是投机,足谈了三天三夜。于是将卫鞅留在身边,二年之后孝公自认位已稳,变法条件已成熟,便命商鞅拿出变法策对,决心实行变法。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的改革总是统治阶级倡导和主持的。但是,改革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得民众的认同和积极参与。而公孙鞅对民众与变法之间的关系有一句典传佳言:“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以乐成”意思:老百姓只为事情成功而高兴,用不着让他们参与事前的筹划。此话虽然有统治阶级对民众的偏见和轻视,但也不是一点合理性没有。变法(改革)是一件复杂的事,它牵涉每个人的利益,而人们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和切身利害出发看待变法(改革)不可能客观的从全局出发理解并支持变法。所以在改革之初使改革的具体步骤都征得人们的首肯,这既不必要也不可能。在变法之初,卫鞅虽已制定出变法方案,但他担心老百姓不相信自己,便上演了“立木为信”的典故。这一行事充分体现了法家的“明法”思想,就是韩菲子所说的“宪令著于官府,刑法必于民心”。意思就是一切法令都要向民众公布,使他们知法,以取得民众的信任,这也是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商鞅变法之所以深入人心并取得极大的成功,与此有极重要的联系商鞅变法前后进行了两次,孝公三年(公元前359年)实施。其主要内容:令民为什伍,推行什伍连坐法颁布“分异”令,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强调以功受爵,加功受禄,确立打的爵秩等级制度。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无军功者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提倡公战,禁止私斗,私议,私交。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奖励耕织,抑制末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本人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令民为什伍,推行什伍连坐法。就是在按五家为伍、十家为一什的户籍编制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相互告发和同罪连坐的制度,告发“奸人”的可以同斩得敌人首级一样受赏,不告发的要被腰斩。如果一家藏“奸”,与投降敌人一样受处罚;其余九家,倘不检举告发,则要一起办罪。这样,也就摧毁了“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论语·子路》)的“亲亲”宗法关系,使宗法的父子关系转向一种纯粹政治上的君臣关系。颁布“分异”令,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本人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前者的“分异”令其作用:拆散家长制的大家庭,奖励一家一户男耕女织的生产,使生产组织从家庭公社转变为个体小生产,发展私有制。“本业”是指男耕女织的农业,“末业”是指商业和手工业,“复其身”,就是免除其本身的徭役;“收孥”,就是连同妻子儿女没入官奴婢。以上措失将使社会形成了大量劳动力并且,有利于农业促进与发展。“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以有“军功”者,来取代“有亲”者,废除了以血缘为根据的“封建亲戚”的原则和禁止反映氏族残余之“血亲复仇”的私斗。“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即贵族的依据是军功,而不是“亲亲”。当时的“爵”分为二十级,尊卑依照爵位的等级,每家占有田宅奴隶的数字和服饰也按爵级而不同。这样,宗族旧家如果没有军功,过去的族籍便被废除,使得贵族的与生俱来的特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为了推行变法,又断然采取了“燔诗书而明法令”(《韩非子·和氏》)的措施。同时,又下令禁止私门请托,禁止游宦之民。商鞅的第一次变法,主要是为了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发展农业生产,削弱贵族特权,以行国君集权。这就引起了旧贵族的反抗,一时国都之内“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史记·商君列传》),当时太子也违反了法令,商鞅严惩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割鼻刑以做众,从此无人敢公开反对。第一次变法的结果:新兴地主阶级势力不断壮大,逐渐取代奴隶主贵族成为历史舞台的主人。变法推行五年多后,秦国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成效,取得了兼并战争的一系列胜利。孝公十年公元前352年,卫鞅因功由大庶长升为大良造,乘魏国与齐卫宋江楚交战之机,攻克魏国旧都安邑,孝公十二年将国都迁至咸阳,与此同时,卫鞅进行了第二次变法。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项:①“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②“平斗桶权衡丈尺”③“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④“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内息。改革戎狄恶风随俗,有利于人口的繁衍和农战政策的实施并加强封建统治。《史记·商君列传》记述“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古代秦国时候还存留着戎狄中部落中的旧俗是一种母系社会残留于父系社会中的风俗正如:拉法格:《财产及其起源》第81页写道:在俄罗斯人的家庭公社中,据民歌的反映,家长对年轻妇女,特别对他的儿媳常常滥用他的地位,而且把她们作为后房。这就是商鞅革其旧俗的重要一步。普遍推行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县制的普遍推行,是为了把全国兵政大权集中到朝廷,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封建政治体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进一步剥夺奴隶主贵族的权利。为田开阡陌封疆。“阡陌”是一种田界,因而所谓“开阡陌封疆”,也就是打破三代以来的旧田界而建立一种新田界。具体些说,就是把原来的“百步为亩”的“阡陌”、“封疆”,开拓为二百四十步为一亩,重新设置“阡陌”和“封疆”。增大了每家的耕作面积。这种做法,早在春秋晚期晋国六卿中的赵氏已经实行,这是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商鞅的思想是“农”为“战”,所以他在变法中首先改变田制来适应兵制,即把过去的“步百为亩”改为二百四十步为亩,使当时农民平时家家为农,每户人口少而耕地面积增,“利出于地,则民尽力”;战时成年男子,人人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