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初中物理弹力教案设计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6/19/wKhkGWXdQJWADyEQAAHYO072qy4503.jpg)
![2020初中物理弹力教案设计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6/19/wKhkGWXdQJWADyEQAAHYO072qy45032.jpg)
![2020初中物理弹力教案设计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6/19/wKhkGWXdQJWADyEQAAHYO072qy45033.jpg)
![2020初中物理弹力教案设计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6/19/wKhkGWXdQJWADyEQAAHYO072qy45034.jpg)
![2020初中物理弹力教案设计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6/19/wKhkGWXdQJWADyEQAAHYO072qy450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初中物理弹力散案设计
教案是中小学教师日常备课的产物,其代表着教师对课堂的假设与预
想,一个良好的教案设计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解决初中物理问题。下面是
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物理弹力教案,欢迎大家参阅。
初中物理弹力教案设计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知道形变和弹性形变,能识别常见的形变。知道任何物体都会发生形变。
知道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弹力的有无及弹力的方向。
知道胡克定律的图象的意义,掌握利用图象法计算劲度系数的方法。
1.2过程与方法:
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分析弹力方向的能力。
通过分组〃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实验,培养学生自己
动手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知道实验数据处理中常用的方法,尝试使用图象法进行处理数据。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真实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体会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重要作用。在用简单器材显示微小形变的过程中,体会放大法的实验思想,
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
通过学习弹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将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愿望。
从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入手,培养学生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认识
事物本来面目,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的科学观。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
自主设计实验探索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及实验操作。2.2教学
难点弹力有无的判断及弹力方向的判断。
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学用直尺、小车、弹簧、钩码等
教学过程
6.1引入新课
【师】现在同学们手中都有一个小弹簧,试着去拉一拉它,或者去压一
压它。手心里有什么感觉?压弹簧的时候是不是感觉被顶着?拉弹簧的时候
呢,手指有什么感觉?
【生】有一股力拽着。
【师】对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弹力。同时大家也有一块橡皮泥,
也去捏一捏,试试,橡皮泥能恢复原状吗?
【生】不能。
【师】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非弹
性形变。
生活中弹性形变有很多。比如:钓鱼时钓鱼杆的形变,绳的扭转,皮球
与地面接触时,网球与球拍接触时都有形变。
6.2新知介绍
一、弹力
【师】像钢尺、跳板、弓箭等受到力的作用时发生了形变,撤去外力后
物体会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而橡皮泥、铁丝变弯在受到力变形后不能
自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将钢尺等发生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而橡皮泥发
生的形变称为非弹性形变或叫塑性形变。
有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拉一个橡皮筋时,如果用力过大,橡皮筋
就会被拉断,这时就不能恢复原来的状态了,也就是说物体的弹性有一定
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也就不能完全复原,甚至可能使物体损坏,将这
个限度称为弹性限度。
【师】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一个力
的作用,就叫弹力。
施力物: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受力物:与它接触的物体
产生弹力的条件:
(1)相互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发生挤压或拉伸)。
【师】这里要注意:
弹力是接触力,弹力只能存在于物体的相互接触处,但相互接触的物体
之间,并不一定有弹力的作用。因为弹力的产生不仅要接触,还要有相互
作用。
【弹力的三要素】
(1)大小:同一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2)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与恢复原状方向相同;
(3)作用点:接触面上。
常见的弹力: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推力等。
【师】现在我们将一个物体放在直尺上,直尺发生形变而产生弹力。类
似的,将同一物体放在桌面上,桌面是否发生形变而产生弹力呢?肉眼并
不能察觉这样细微的形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来将这个变形的效
果放大。
【实验】
在一个大桌上放两个平面镜,用小型激光源发射激光照射平面镜M,用
力压桌面,让一束光依次被两面镜子反射,通过反光镜的放大原理可以使
墙上的光点移动很大的距离。
【实验】
如图所示,用手压扁平瓶子半长轴的不同部位,以细线标记处为基准点,
发现细管中的液面上升或下降,通过观察液面的升降也可以放大瓶子发生
形变。
[师】上面这两个实验利用的就是微观放大的物理思想方法。
二、弹簧秤
【师】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测量力的工具:测力计。
力可以用F表示,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
原理:
定性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定量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和拉力成正比。
下面我们来观察下弹簧秤的外型。
构造:圆环、外壳、指针、刻度、挂钩、弹簧轴线等。
弹簧秤的使用:
先观察: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
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
否能回到原来指示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
擦;
再调零;
使用时.,力的方向与弹簧轴线一致;
【师】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可以使用吗?斜着呢?
【生】可以水平拉,斜着也能拉
【师】在水平面使用时指针是否仍然在零刻线?可以直接使用吗?
【生】不在零刻度了。所以不能直接使用,要调零。
【师】
前面学习天平使用我们知道,如果天平从一个水平桌面搬到另外的桌面
需要重新调零。一样的,弹簧测力计在不同方向使用时.,也需要重新调零。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读数时,看清弹簧测力计上所标注的单位,
知道面板上的数字是表示多大的力,除此之外,还要看清面板上的刻度,
知道刻度线的分度值。
【师】测力计是不是只能测弹力呢?
测力计倒置时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生】会发现指针不在零刻度了,因为重力对弹簧的影响,指针指示的
值为秤壳重。
【师】那是否依然可以测量力?
【生】可以测,得到的数值减去初始刻度。
【例题】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前不用将指针调零
B.使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任何大小的力
C.读数时,视线应正对指针,与刻度盘垂直
D.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必须竖直提着用
【分析】
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对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的记忆.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如下:
(1)使用前要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到零位置.如果没有指在零
位置就需要调零.
(2)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要根据被测力的大小选择量程合适的弹簧测
力计.
(3)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位置相垂直.
(4)测竖直方向上的力弹簧测力计要竖直放置,测水平方向上的力弹簧
测力计就要水平放置。
解:A、使用前弹簧测力计必须调零,否则会影响读数的结果,故A说
法错误.
B、弹簧测力计都有自己的量程,不可以测超过量程的力,故B说法错
误;
C、读数时,让视线垂直于刻度面板.故C说法正确.
D、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竖直方向的力,也可以测量其它方向的力,故D
说法错误;
故选Co
【师】测量一个拉力时,弹簧测力计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生】两个力,手给的拉力和物体给的拉力。
【师】那这个时候示数是怎么表示呢?是两个力相加吗?是两个力相减
吗?
【生】因为两个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只取一个力。
【例题】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摩擦力不计,物重
G=2.ON,弹簧测力计A、B的示数分别为0
A.0,2.0N
B.2.ON,0
C.2.ON,4.ON
D.2.ON,2.ON
【分析】:
知识点:
当弹簧测力计受到平衡力时静止,在挂钩和拉环上施加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的力时,测力计示数显示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定滑轮的工作特点是只
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
解:对A:由重物平衡得到,弹簧的拉力大小FA=G=2.0,弹簧秤A的读
数为2.ON;
对B:由左侧重物(或右侧重物)平衡得到,弹簧的拉力大小FB=G=2.ON,
弹簧秤B的读数为2.ON.
故选D.
初中物理弹力教案练习题及答案
1、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弹力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B.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C.在弹性限度内,同一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越长
D.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
生的力
2、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弹簧测力计是常见的测力计
B.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量程
C.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D.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根据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
的原理制成的
3、李华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没有注意校零,指针指在0.2N处,他
测量时指针的示数为3.6N,则实际拉力的大小为(C)
A.3.8NB.3.6NC.3.4ND.无法确定
4、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N,
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D)
A.IN,0B.0,INC.2N,IND.IN,IN
5、小阳学习了弹力的知识后,发现给弹簧施加的拉力越大时,弹簧的
伸长就越长.于是小阳猜想: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拉力成正比.实验桌上有
满足实验要求的器材:两端有钩的弹簧一根,已凋零的弹簧测力计一个、
带横杆的铁架台一个、刻度尺一把.他利用上述器材进行了以下实验:
(1)将弹簧竖直挂在铁架台的横杆上使其静止,用刻度尺测出弹簧在不
受拉力时的长度10并记录在表格中;
(2)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弹簧的而一段使其伸长到一定
长度,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读出拉力F,并用刻度尺测出此时弹簧的
长度1,并将F、1记录在表格中;
(3)逐渐增大弹簧受到的拉力(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仿照步骤(2)再做
五次实验,并将每次实验对应的F、1记录在表格中.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①小阳计划探究的问题中的自变量是;
②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小阳实际探究的是跟所受拉力的关系;
③针对小阳计划探究的问题,他应该补充的步骤是:;
④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答案:弹簧伸长量;弹簧伸长量利用公式△L=L-L0。
分别计算出五次弹簧的伸长量△[>,分别记录在表格中
初中物理实验常用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
1、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的
关系。
2、研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松紧、长短和粗细的关系。
3、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4、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5、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6、研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7、研究物体的势能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
8、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长度材料横截面积的关系。
9、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导体电阻的关系。
10、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导体中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11、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的关系。
二、图像法
1、用温度时间图像理解融化、凝固、沸腾现象。
2、电流、电压、图像理解欧姆定律I=U/R、电功率P=UI。
3、正比、反比函数图象巩固密度初/V、重力G=mg、速度v=s/t、杠杆
平衡F1L1=F2L2
4、压强p=F/Sp=gh浮力F=液gV排功热量Q=cm(t2-tl)等公式。
三、转换法的应用
1、利用乒乓球的弹跳将音叉的振动放大;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产效率的飞跃新世代生产设备介绍
- 幼儿园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方案
- 2023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6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2课时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2)说课稿 (新版)北师大版001
- 12 寓言二则 说课稿-2023-2024学年语文二年级下册统编版001
- 8我们受特殊保护 第二课时《专门法律来保护》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Module 1(说课稿)-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一年级下册
- Module6 Unit2 He ran very fast(说课稿)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上册
- 28 少年闰土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六年级上册
- 22《狐假虎威》第二课时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农产品质量评估与分级
- 社区成人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
- 信息科技重大版 七年级上册 互联网应用与创新 第1单元 单元教学设计 互联网时代
- CR200J动力集中动车组拖车制动系统讲解
- 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
- 国际货物运输委托代理合同(中英文对照)全套
- 全面新编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解读分析
-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三年级上册脱式计算100题及答案
- 烹饪实训室安全隐患分析报告
- 《金属加工的基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