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1《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学习提示学习提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纵情山水,叹死生之至大。文章从文人雅集写起,寥寥数语,将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写得韵味悠长。但描写曲水流觞之乐并非作者的真正意图,他很快沉浸在对暂与久、悲与欢、生与死等问题的思考中,发出了一连串的叹息。阅读时要循着作者的思路理解他富于哲理的思考,感受文章情理交融的特点。魏晋时期道家思想流行,王羲之也深受影响,在文本中他对庄子的生死观有取有舍,阅读时注意体会其中的深意。素养目标素养目标1.了解王羲之的生平及文章写作背景,积累文化常识。2.积累整合文言知识,疏通文意,背诵全文。3.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
4.探究王羲之“向死而生”的积极人生观。重难点重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课堂环节课堂环节情景导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书中极品,又是文中上品。据历史记载,唐太宗千方百计搜觅真迹,并日夜赏玩临摹之,以至形成了宫廷上下竞相临书的盛况。而此文为什么又被称为“文中上品”呢?它为什么跨越千年依然动人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作为文学作品的《兰亭集序》的魅力所在。
环节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临沂),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因王羲之曾任右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王羲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王羲之7岁学书,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由于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和贡献,被后世誉为“书圣”。代表作品有《王右军集》《兰亭集序》等。拓展:羲之爱鹅王羲之喜爱养鹅,固然是文人雅事、陶冶情操,更为关键的是,他从鹅的体态、行走、游泳等姿势中,体会出书法运笔的奥妙,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他认为执笔时食指要像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时则要像鹅掌拨水,方能使精神贯注於笔端。“羲之爱鹅”后来被当作文人雅士情趣生活的体现,后人将其与“陶渊明爱菊、周茂叔爱莲、林和靖爱鹤”并称,是为“四爱”。2.相关背景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已节),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参加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这天天气很好,名士们分坐在溪水两旁,饮酒赋诗。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首。之后王羲之将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3.了解文体“序”序,文体名,是对书籍和文章举其纲要、论其大旨的一种文体,相当于引言。列于卷首的叫“序”,附于卷末的叫“跋”。其作用在于介绍、推荐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同本书内容有关的一些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和理解。如《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为《兰亭集》所写的序言。“序”包括“书序”和“赠序”。“书序”多为叙述著作者意趣、写作缘起等;“赠序”创于唐初,用于临别赠言,多为劝勉之语。4.解题①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②集:诗集③序:一种文体5.文化常识修禊(xiūxì),源于周代的一种古老习俗,即农历三月上旬“巳日”这一天,(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到水边嬉游,以消除不祥,叫做“修褉”。人们相约到水边沐浴、洗濯,借以除灾去邪,古俗称之为:“祓禊”。后文人饮酒赋诗的集会,也称为修禊。春日踏青有“春禊”,秋日秋高气爽,文人怎能辜负这大好时光,自然会有“秋禊”,时间一般是在农历七月十四。历史上最为有名的修禊当数兰亭修禊和红桥修禊。文化常识之古代纪年法①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其特点是: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②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如:《琵琶行》“元和十年”、《兰亭集序》“永和九年”、《雁荡山》“祥符中”(“祥符”是“大中祥符”的简称,宋真宗年号)等。③王公年次纪年,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④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夏历的三月上巳日人们举行祓禊(fúxì)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意为除去灾祸不吉。这种传统历史非常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昔周公卜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流波'。”环节二:初读感悟(一)预习检查:1.明确字音。癸(ɡuǐ)丑会稽(kuàijī)修禊(xì)流觞(shāng)趣(qū)舍万殊嗟(jiē)悼骋(chěnɡ)怀任务活动因声求气,吟咏真情任务说明:朗诵是一门有声语言艺术。这种有声语言艺术属于二度创作,朗诵者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把文字作品转化为带有音韵美的再创作的有声语言形式。在朗诵时,可以深刻体会作者的生活环境、心理特征、思想感情等,陶冶了朗诵者的情操,同时也给聆听者美的享受,引起共鸣。任务1:聆听朗诵,用“/”划分朗读节奏。任务2:自由朗读,感悟情感环节三:深度探究任务活动一整体把握,理清结构任务说明: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文章都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要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思考1:整体把握,划分层次第一部分(1、2自然段)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
第二部分(3、4自然段)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
任务活动二品读内涵,把握主题任务说明:语言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外在载体,不仅在形式上会有修辞、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变化,而且在内涵上往往也是多重的,既有比较浅白的字面意思,还有寄寓其中的深刻内涵。主题则是指文艺作品中或者社会活动等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泛指主要内容。把握主题要结合主要内容、时代背景以及人物、情节等内容,加以总结。研读第一、二段活动一:梳理文意(第一段)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做,从事)禊(一种祭礼)事也。群贤毕(全,都)至,少长咸(全,都)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高高的)竹,又有清流激湍(流势很急的水),映带(景物互相衬托)左右,引以为流觞(酒杯)曲水,列坐(排列而坐)其次(旁边)。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繁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深远高雅的情思)。(第二段)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自然界的万物)之盛,所以(用来……的)游目骋(开畅、舒展)怀,足以极(穷尽)视听之娱,信(实在)可乐也。请概括第一、二段段意:叙述兰亭集会盛况,描写环境之美,抒发快乐之情。译文: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礼这件事。诸多贤士能人都汇聚到这里,年长、年少者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子的左右辉映环绕,我们把水引来作为漂传酒杯的环形渠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喝着酒作着诗,也足够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了。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习习,抬头纵观广阔的天空,俯看观察大地上繁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活动二:问题探究研读第三段活动一:梳理文意(第三段)夫人之相与(交往),俯仰(一俯一仰之间,比喻时间短暂)一世。或(有的人)取诸(相当于“之于”)怀抱(心怀),悟言(晤谈、对谈。悟,同“晤”,面对)一室之内;或因(依、随着)寄(寄托)所托(所爱好的事物),放浪(放纵、不受拘束)形骸(人的躯体)之外。虽趣(同“取”)舍万殊(千差万别),静躁(静与动。躁,动)不同,当其欣(欣喜)于所遇(所接触的事物),暂(一时)得于己,快然(高兴的样子)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之,求得)既(已经)倦,情随事迁(变化),感慨系(连接)之矣。向(过去,以前)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旧迹),犹不能不以(因)之兴(发生、引起)怀,况修短(寿命长短)随化(指自然),终期(至、及)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请概括段意:引出“死生”重大问题,抒发人生无常、情随事迁的伤感之情。译文: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了。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活动二:问题探究思考1:第三段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由“乐”转“痛”的?明确作者由“信可乐也”的感觉,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忽然感到“不知老之将至”,因此感慨横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而为“痛”。思考2:“痛”在何处?“生死”之痛人之相与,俯仰一世/老之将至人生短暂之痛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世事无常之痛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死难测之痛拓展:人生短暂之痛屈原说:“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苏轼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泰戈尔说:“任何事物都无法抗拒吞噬一切的时间”。世事无常之痛林清玄在《可以预约的雪》一文中这样写道:“我们谁不是在少年时代就渴望这样的人生:爱情圆满,维持恒久;事业成功,平步青云;父母康健,天伦永在;妻贤子孝,家庭和乐;兄弟朋友,义薄云天……这是对于生命‘常’的向往。但是在岁月的拖磨里,我们逐渐看见隐藏在‘常’的面具中,那闪烁不定的‘变’的眼睛。”……“深深去认识生命里的‘常’与‘变’,并因而生起悯恕之心,对生命的恒常有祝福之念,对生命的变化有宽容之心。进而对自身因缘的变化不悔不忧,对别人因素的变化无怨无尤。这才是我们人生的课题吧!”生死难测之痛“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史铁生《我与地坛》“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邪?”——庄子“未知生,焉知死?”——孔子“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托马斯.布朗爵士研读第四段活动一:梳理文意(第四段)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原因),若合一契,未尝不临(面对)文嗟悼(悲伤),不能喻(明白)之于怀。固(乃)知一(把……看作一样)死生为虚诞(虚妄荒诞),齐(把……看作相等)彭殇(未成年而死去的人)为妄作(虚妄之谈)。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当时与会的人),录其所述,虽(即使)世殊事异,所以(……的原因)兴怀(抒发情感),其致(意态,情趣)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请概括段意:表明作者对生死的看法,交代作序目的。译文:每当我看到前人兴怀感慨的原因,与我所感叹的好像符契一样相合,没有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的,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说明。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活动二:问题探究思考1:因何而“悲”?千古同悲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悲古人生死“死生亦大矣”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悲今人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悲后人叩问今人无情的变迁拓展:魏晋士人的生死观两晋时期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司马氏篡权成功后,更是惧怕舆论的褒贬,对有异议的人极为残酷。残杀名士现象时有发生。“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为了避祸全身,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不再把积极入仕当成人生的理想。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思考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明确作者认为,不管人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长短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拓展:儒家重生轻死(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道家忘生死(一死生,齐彭殇,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整体鉴赏思考:你如何看待生死?明确“死生亦大矣”的现实意义:人生的有生之乐是短暂易逝的,而生死又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不可改变的。正因为如此,如何生得有意义?如何死而无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应该向死而生(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意指明白了生与死的关系,因而能勇敢地面对死亡,积极地生活),珍惜生命,把握生命的每一天,尽享生命的美好,活出价值。看透生死之后,不至于陷入消极虚无,才是真正应该有的人生姿态。“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任务活动三分析特色,学以致用任务说明:写作特色是指文章在某些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显著的写作技巧、写作特点和效果。写作特色因人而异,写作特色运用得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力,使得文章引人入胜。写作特色内涵丰富,例如结构、修辞、语言、叙事特点、表达方式等等。准确分析并概括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有助于提升阅读者的感悟力,也为表达提供了方法借鉴。思考1:兰亭集会本是一件极其风雅的事情,可为什么作者却会产生“乐”“痛”“悲”这三味杂陈的复杂情感呢?情感缘由文中表现乐有良辰: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赏心: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乐事: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贤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痛无年老无觉: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情趣无定:所之既倦,情随事迁事物无常: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生死无避: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悲同哀叹同惑: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生命同误:一死生,齐彭殇命运同轨: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任务活动四比较阅读,拓展延伸任务说明:同样一个题材,不同作者会选择不同的形式加以表现,不用的语言加以呈现;同一体裁,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情感寄寓和志趣表达。文学的“和而不同”的美学观念,从未过时。将相关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可以拓宽品读者的情感体验,加深对主题的认识,鉴赏不同的艺术手法。(一)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曰: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选自《晋书·王羲之传》)(二)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选自《庄子·逍遥游》)思考:两篇文字都提到“彭祖”,各有什么作用?明确王羲之用彭祖借代长寿,庄子是为了证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参考译文:(一)王羲之很讲究服食丹药养生,不愿意留在京城,刚到浙江,就有终老於此的念头。会稽有好的山水,很多名士都住在那里,谢安没出仕时也住在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都以文章道义超过当世,都在东方修建房舍居住,与王羲之志向相同。曾经和志同道合者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宴饮,王羲之自己作序申述他的志向,说:人与人的相处,俯仰之间一辈子就过去了,有的人在室中晤谈,互相倾吐心里话;有的人把情怀寄托在所爱好的事物上,豁达开朗不拘常礼。虽然所采纳和所舍弃的各不相同,性情的恬静和急躁也不相同,但是当他们因遇到的事情而欣喜,心中的一时满足,很欢畅地感到自足,就忘记了衰老即将到来。等他们对得到了的东西感到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迁而变迁时,接着就会有所感慨了。以前感到欣喜的事物,顷刻之间就变成了陈迹,尚且不能因此而感慨。何况寿命有长有短,随着天地的变化,最终还是归於了结。古人说:死生也是大事,怎么能不悲痛呢!每次考察古人发生感叹的原因,与我像符契一样相合,未曾不面对文章嗟叹悲伤,心里却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看作是一样这很荒诞,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也是虚妄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如今人看待古人一样,真可悲呀!所以我把与会的众人一一记载下来,抄录他们的诗文,尽管时代不同事情也不一样,但引起人们心中感慨的原因是一样的。后代读者,也将会对这些诗文有所感慨。王羲之去官后,与东方人士尽情游玩山水,渔猎取乐。又和道士许迈一起研究服食丹药,不远千里采集药石,遍游东方诸郡,登遍了名山,泛舟沧海,感叹说:“我最终将游乐而死。”谢安曾经对王羲之说:“自从中年以来,常因喜怒哀乐而损害身体,与亲友告别,总有几天心情抑郁。”王羲之说:“人到晚年,自然会这样。近来正靠音乐排遣忧闷,总担心被儿女辈发觉,影响欢乐的情绪。”朝廷因为他的誓言发得很毒,也就不再征召他。(二)小智比不上大智,短命比不上长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朝生暮死的菌类不知道有月初月末。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蝉,不知道有春天和秋天,这就是短命。楚国的南方有一种大树,它把五百年当作一个春季,五百年当作一个秋季。上古时代有一种树叫做大椿,它把八千年当作一个春季,八千年当作一个秋季,这就是长寿。可是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长久而闻名于世,人们与他攀比,岂不可悲可叹!商汤问棘的话也是这样的:“在草木不生的极远的北方,有个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里面有条鱼,它的身子有几千里宽,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只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天边的云;借着旋风盘旋而上九万里,超越云层,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将要飞到南海去。小泽里的麻雀讥笑鹏说:‘它要飞到哪里去呢?我一跳就飞起来,不过数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中盘旋,这也是极好的飞行了。而它还要飞到哪里去呢?’”这就是小和大的不同了。环节四:思考延伸材料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具有忧患意识,自然、社会、人都足以成为忧患的对象。这种忧患意识在中国古代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优生意识和忧世意识。忧生可以理解为对生命本体的优患,表现为生死之忧、生活之忧与生存之忧;忧世可以理解为儒家入世思想的情感,表现为忧国、忧君、忧民。在原始社会中,当先民们生命受到自然原始力量的威胁时,先民们会采取一切方法来反抗自然、征服自然,这种对生的执着和对死的抵抗就是忧生意识的体现和源起。到了《诗经》时代,人类已经能够逐渐认识到生命的世俗现实状态,人们开始忧虑生命活力是否能够舒展,生命能够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体现它的价值。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空前活跃,其中道家学说不同于儒家思想强调伦理道德观念,更多考虑的是人的生命本体。老子学说高举个体生命的旗帜,认为个体生命在世间万物中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存在,各种名利得失都是外在的东西;庄子在其思想中,出于对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忧虑,他提出一系列应对措施与方法,这也都体现了道家的忧生意识,但此时社会有关生命意识还没有形成一个自觉的命题。直到汉末魏晋,这种忧生意识才体现得自觉而凸显。当时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战乱不息,士林分化,儒学逐渐走向衰落,大一统的伦理生命观受到质疑,加上自然生命观的影响,随之人的生命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文人们必然会自觉生发出忧虑生死问题、感叹人生无常的情绪。比如,当个体生命置于自然山水,置于茫茫天地,一种基于生命本体的忧生意识使文人们觉悟,个体生命如此短暂与渺小,无论你是圣贤名士,还是凡夫俗子,都不能避免生死的自然规律。特别指出的是,建安时期出现了很多战争诗文,如“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出门无所观,白骨蔽平原”(王粲《七哀诗》)。文人们此时已经把目光投注于社会群体,哀叹于乱世群体性的生命遭遇,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这正是忧生意识中的忧世之思。所以,我们在探讨忧生意识的时候,不能单纯孤立地看待它,对生命本体的忧患往往会受时代大环境的影响。(摘编自伍娜《魏晋生命意识及其文学书写》)材料二:《兰亭集序》一文中,对兰亭一带的描绘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东晋士大夫阶层醉心山水,并不仅仅是为自然景色所吸引,而且其中蕴藏着对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的思索追寻。从西汉中叶至东汉中叶,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按照儒家学说,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人生本身,而在于践履“仁义”的道德原则,承担起修齐治平的社会使命。从汉末到魏晋,政治腐败,战乱频仍,政权更迭频繁,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这种思索和追寻的重心也从普遍的道德原则和社会理想转移到人生本身,于是生命本体意识迅速觉醒并蔓延开来。人们意识到儒家倡导的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在当时是虚幻的,是靠不住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主要在人生本身。如果说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先秦两汉时代人们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认识,标志着中华民族对人类总体属性的理性自觉,那么汉末魏晋时期人们的这种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室内拆除施工合同模板
- 2024年企业辅导:管理咨询与业绩提升合作契约
- 新能源车停车设施建设方案
- 无偿赠予股合同模板
- 2024年制:园林景观树木采购合同
- 2024年化妆品专用包装袋订购协议
- 彩钢瓦订单合同模板
- 消毒机器人服务合同模板
- 云南支教合同模板
- 承包国有建设用地合同模板
- 工程流体力学课后习题答案-(杜广生)
- 小儿健脾胃知识讲座
-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分析13000字(论文)】
- 小细胞肺癌查房
- 外研社英语五年级上册期中期末复习要点
-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 彭端淑《为学》与秦观《劝学》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 15.《我与地坛》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森林防火设备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
- 2024财务分析师岗位需求与职业规划
-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安全生产奖惩制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