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湘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湘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湘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湘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我们的脑

第一课人体对刺激的反应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人体受到外界环境或身体内部的刺激时会产生反应,这样可以使我们积

极应对环境变化,保护自己、避免伤害,是我们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保障。

2.科学探究

对身体施加光、湿度、气味等刺激,观察对应的反应,能建立刺激与反应之

间的联结关系。

3.科学态度、STSE

懂得要保护自己的眼睛等感觉器官,意识到人体对刺激做出反应以趋利避害

的重要性。

在探究活动中能主动合作,乐于交流与分享。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镜子、一杯(瓶)冰水、眼罩、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1)课件出示酸枣图片。

(2)交流:你吃过酸枣或类似的食物吗?吃时有哪些反应和感受?

(二)新课学习

1.刺激与反应

(1)生活经验回顾:课件展示3种人体受刺激后做出反应的图片,例如“冬

天受冷打寒颤"''闻到怪味忍不住呕吐"''受到阳光直射眯眼睛”。

(2)交流: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刺激。人体受到刺激时都会产生反应吗?

(3)做光刺激的实验。

a.讨论:开展光刺激实验需要准备哪些器材?为了使实验效果好,需要营造

怎样的环境?实验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b.小结:需要阳光或者手电筒作为光源,需要镜子观察眼睛的反应;实验时

要有光亮和黑暗的环境对比,站在阳光下和在阴影中,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瞳孔的

变化;实验时,要注意保护眼睛,不要长时间注视强光。

c.学生实验,将实验情况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d.交流:瞳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有什么作用?

(4)小结:人的眼睛对光照刺激会做出反应。在阳光下瞳孔变小,在阴暗

处瞳孔变大。这样可以保护我们的眼睛不被强光伤害,或者让眼睛看清黑暗处的

物体。

(5)做低温刺激的实验。放一杯冰水在自己的手臂上,感受一下自己会产

生什么反应,将实验情况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6)讨论:说一说,我们是通过哪些感觉器官感受到这些刺激的?

(7)小结:眼、耳、鼻、舌、皮肤是人体主要的感觉器官。感觉器官感受

到刺激后,会促使人体对刺激做出反应。

(8)体验活动:蒙眼走直线。用眼罩蒙上眼睛,要求沿着事先画好的直线

行走,看一看是否能走直。

(9)小结:当蒙上眼睛之后,即使沿着直线行走我们也难以走直,容易失

去方向。这说明,如果缺少眼睛这一感觉器官,我们的生活会有诸多不便。

(10)继续讨论:课件展示教材P3下方的三幅图,说一说:都是什么感觉

器官产生了反应,这些反应有什么作用?

(11)全课总结:当受到外界环境或身体内部的刺激时,我们会产生反应,

这能使我们积极应对环境变化,保护自己、避免伤害,是我们保护自身安全的重

要保障。因此,我们要保护自己的眼睛等感觉器官。

(12)讨论交流:想一想,哪些行为会损害感觉器官?你有哪些好方法能够

保护感觉器官?

(三)整理,下课

第一单元我们的脑

第二课人体指挥部——脑

1.科学知识

在体验活动中认识到脑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

知道人脑有三个主要结构:大脑、小脑、脑干。大脑可以指挥我们的身体,

小脑可以帮我们保持身体的平衡,脑干能够控制呼吸和心跳。

2.科学探究

通过抓尺子、视错觉、双眼视觉等实验,推断人所做出的反应与人脑的功能

有关联。

通过有趣的视觉现象,推断脑要把双眼传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才能形

成立体的视觉。

3.科学态度、STSE

懂得保护大脑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乐于合作与分享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尺子、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朗读诗歌:天气冷暖衣服换,喜怒哀乐情绪转;搜集信息作加工,智慧头

脑来判断。人类活动千千万,协调指挥不慌乱。

2.提问:人体会对刺激做出反应。是“谁”在指挥我们的身体呢?

(二)新课学习

1.眼疾手快

(1)实验一:专心抓尺子。

a.操作说明:两人一组,用手抓尺子。实验时,乙同学竖直拿尺子,甲同学

的手与尺子零刻度线齐平,乙同学突然松手使尺子掉下来,甲同学尽可能快地抓

住尺子,记录抓到尺子的位置。

b.学生分组实验,并将实验情况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c.交流:从看到尺子下落,到用手抓尺子的过程中,想象我们的大脑是怎样

工作的?

d.资料介绍:尺子自由下落时,大约0.1秒时下落了5厘米;0.2秒时下落

了20厘米。

(2)小结:感觉器官(例如眼睛)接收到刺激报告给大脑(看到尺子下落),

大脑处理信息指挥人体做出反应(用手去抓),从刺激到反应是需要时间的。多

试几次,可以越来越熟练,反应更快,这就是熟能生巧。

(3)实验二:一心二用抓尺子。

a.操作说明:两人一组,一边背诵诗歌一边做抓尺子实验。实验时,乙同学

竖直拿尺子,甲同学的手与尺子零刻度线齐平,一边背诵诗歌,乙同学突然松手

使尺子掉下来,甲同学尽可能快她抓住尺子,记录抓到尺子的位置。

b.学生分组实验,并将实验情况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4)讨论:两次实验的结果一样吗?说一说其中的道理。

(5)小结:一心二用,干扰了大脑的反应速度。这是两种刺激导致不同反

应产生的干扰现象。

2.有趣的视觉现象

(1)视错觉现象

a.课件展示教材P5:黄色的圆和紫色的圆大小一样吗?

b.课件展示教材P5:两条黑线是平行的吗?

(2)交流汇报。

(3)小结:眼睛记录不同的刺激信息传给大脑,但是大脑的认知判断可能

出错。

(4)双眼视觉现象

a.动手操作:先分别用单眼观察一根手指的位置,再用双眼观察这根手指的

位置。

b.交流:有什么发现?这是怎么回事?

(5)小结:两个单眼和双眼观察时,手指的位置都不同。这是因为脑要把

双眼传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才能形成立体的视觉。

(6)阅读指南车信箱资料,介绍脑的内部结构与作用。

第一张人胸解剖图是比利时医生维萨里根据人体的真实结构绘制的。1543

年,他发表著作《人体的构造》,对脑的结构进行了描述。人脑有三个主要结构:

大脑、小脑、脑干。大脑可以指挥我们的身体,小脑可以帮我们保持身体的平衡,

脑干能够控制呼吸和心跳。

3.大脑损伤的启示

(1)阅读教材中的两个案例。

(2)说一说,通过这两个案例,你有什么启示?

(3)思考:分析以上案例,想一想,大脑还有哪些功能?

(三)整理,下课

第一单元我们的脑

第三课保护我们的脑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大脑在头部的位置,知道颅骨有保护作用。

知道睡眠是保护大脑的重要手段,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健康。

知道人体各个器官共同完成生命活动的各项任务,是相互协调、和谐统一的

整体。

2.科学探究

调查班级或稍大范围内学生的睡眠情况,整理信息并进行分析,据此得出调

查结论,提出合理建议,制订科学的作息计划。

3.科学态度、STSE

懂得要形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保护大脑及其他器官的健康。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复习:脑的内部结构与作用

(2)问题引入:脑是指挥人体活动、产生思想、学习记忆的重要器官。我

们应该如何保护脑呢?

(二)新课学习

1.保护我们的大脑

(1)看图了解大脑在头部的位置。课件教材P7大脑图片。

(2)认识颅骨及其作用。触摸头部,说一说,颅骨有什么作用?

(3)小结:颅骨是骨骼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由23块骨头组成,其中8块构成

脑颅骨,15块构成面颅骨。颅骨像头盔一样保护着我们的大脑。

(4)课件展示教材P7三幅活动图。

(5)交流并发言:上面图中的做法对不对?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6)小结:

a.课间仍在学习,不利于大胸的放松,应当保证适当的运动休息。深夜还在

上网,影响睡眠,从而影响大脑。剧烈运动时戴头盔是保护大脑的好方法。

b.睡眠是保护大脑的重要手段,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健康。

2.调查我们的睡眠情况

(1)了解睡眠时间标准。小学生睡眠时间标准——2017年12月,我国发布

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规定“家校配合保证每天小学生10小时的睡眠时

间”。

(2)交待调查任务:我们每天的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了吗?如果要了解班

级学生的睡眠情况,就让我们做个调查吧。

(3)设计数据调查表及统计表。

(4)开展调查。先小组内调查,再班级调查。

(5)各组统计数据、分析数据。

(6)班级数据交流与汇报。

(7)得出调查结论。我们小组同学一周的平均睡眠时间是多少小时,我们

班级同学一周的平均睡眠时间是多少小时。是否达到10小时的标准。

(8)提出合理建议,并制订自己的作息计划。

(9)成果展示:比比看,谁的作息计划更科学?

(10)调整修改自己的作息计划。

(11)全课总结:和谐统一的人体——人体各个器官共同完成生命活动的各

项任务,是相互协调、和谐统一的整体。当某一器官的健康受到影响时,也会波

及其他器官的健康。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大脑,长期的睡眠不足也会给其他器官

带来各种各样的疾病,规律作息有益于健康。

(三)整理,下课

第二单元沉与浮

第一课谁沉谁浮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可以按沉浮情况将物体分类。

知道浮起来的物体中,有的漂浮能力更强。

2.科学探究

依据生活经验对常见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进行猜想,能通过实验检测并据

此将物体分类。

针对''浮起来的物体,谁的漂浮能力更强”的问题,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

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

能按照完善好的对比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获得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

论。

3.科学态度、STSE

乐于探究物体(材料)的沉浮情况。

实事求是,用数据支撑观点。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第一次实验材料(苹果、梨子、蜡烛、松木块、小石块、塑料尺、

回形针、水槽、水);第二次实验材料(相同形状和体积的松木板、泡沫板、塑

料板、水槽、水、相同规格质量的重物——回形针或垫圈、镶子):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朗读:一物沉于水,一物水中浮,二物捆一体,是沉还是浮?

(2)谈话引入:物体放入水中,有的沉,有的浮。现在让我们观察不同物

体的沉与浮。

(二)新课学习

1.观察不同物体的沉与浮

(1)实物展示实验材料:苹果、梨子、蜡烛、松木块、小石块、塑料尺、

回形针等。

(2)学生预测并做好记录:上述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3)交待实验注意事项:将物体放入水中后再松开,不触底就算浮;逐一

实验,擦干水迹;做好记录。

(4)实验验证:将上述物体放入水中,观察物体的沉浮情况并记录在活动

手册中(用箭头表示沉浮。向下表示沉,向上表示浮)。

(5)交流实验结果: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6)分析实验结果,将物体按沉浮情况分类。

(7)小结:预测有可能出错,例如苹果,预测它下沉,但却浮起来了。

(8)讨论:浮起来的物体中,谁的漂浮能力更强?

2.比较它们的漂浮能力

(1)提供材料:形状和体积都相同的松木板、泡沫板、塑料板。

(2)分组讨论,初步设计实验方案。

(3)案例示范:讲解教材P11的实验方案。

a.我们的问题:松木板、泡沫板、塑料板三种材料,谁的漂浮能力更强?

b.我们的猜想:泡沫板的漂浮能力更强。

c.实验材料:松木板、泡沫板、塑料板三种材料,水槽,水,回形针或垫圈

(重物),镶子。

d.实验方法:对比实验。分别在三种不同的材料上添加重物。

e.不改变的因素:三种材料的形状和体积、水量、重物的规格及添加方法要

一样。

f.要改变的因素:材料本身。

g.实验步骤:

往水槽里倒入适量的清水,待水面静止后,放入松木板,待其漂浮状态稳定

后,用镶子夹取重物轻轻加在松木板上面的中间位置,逐次添加,看它最多能承

载多少重物而不沉。

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比较另外两种材料。

(4)完善自己的实验方案,写在活动手册上。

(5)开展实验,将数据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6)交流:分析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7)小结:松木板、泡沫板、塑料板三种材料中,泡沫板的漂浮能力更强。

(三)整理,下课

第二单元沉与浮

第二课改变沉浮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物体的沉浮是可以想办法改变的,改变物体的沉浮可以满足人们的不同

需栗。

知道潜艇、钢铁轮船、水泥船、独木舟、水密隔舱等都是科学技术与社会发

展的产品。

2.科学探究

基于任务驱动,能设计更多“让它沉下去”“让它浮上来”的方案。

能将改变沉浮设计方案的主体内容以结构设计图的方式呈现。

3.科学态度、STSE

有对物体沉浮变化及其关系进行科学实践的兴趣。能从不同角度提出改变沉

浮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愿意合作与分享。

从独木舟、水密隔舱、钢铁轮船、潜艇等科技史中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

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带盖的空瓶子、水槽、水、橡皮泥、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提问引入: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物体放入水中,有的沉,有的浮。那么

我们怎样让浮的物体下沉、沉的物体上浮?

(2)学生自由发言。

(二)新课学习

1.让它沉下去

(1)情景展示:带盖的空矿泉水瓶浮在水面上。

(2)分组讨论:浮在水面的瓶子,怎么让它沉下去?

(3)分组画出结构设计图。即怎样改变空瓶子的结构使它下沉。

(4)各组展示自己的结构设计图,对比其他组的设计图,优化完善。

(5)分组实验:根据完善后的设计,进行实验。

(6)拓展:介绍沉浮自如的潜艇。

当潜艇主压载水舱注满水时,潜艇从水面潜入水下。当用压缩空气把主压载

水舱内的水排出时,潜艇从水下浮出水面。

2.让它浮上来

(1)情景展示:实心的橡皮泥球沉在水底。

(2)分组讨论:沉在水底的橡皮泥球,怎么让它浮上来?

(3)分组画出结构设计图。即怎样改变橡皮泥球的结构使它上浮。

(4)各组展示自己的结构设计图,对比其他组的设计图,优化完善。

(5)分组实验:根据完善后的设计,进行实验。

(6)小结:物体的沉浮是可以想办法改变的,改变物体的沉浮可以满足人

们的不同需要。

(7)课件展示教材P14上方三幅图。

(8)用所学的沉浮的知识谈谈这三种船(水泥船、钢铁船、独木舟)。

(9)拓展:介绍水密隔舱结构。

水密隔舱,这一船舶结构大约发明于我国唐代,宋代以后在海船中被普遍采

用,是我国在造船方面的一大发明。从18世纪开始,中国先进的水密隔舱结构

逐渐被欧洲乃至世界各地的造船工艺所借鉴,至今仍是船舶设计中重要的结构形

式。

由于舱与舱之间严密分开,因此在航行中,特别是在远洋航行中,即使有一

两个舱区破损进水,水也不会进入其他舱区。使得船的整体仍然保持有相当大的

浮力,不致沉没。

(三)整理,下课

第二单元沉与浮

第三课制作航道浮标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航道浮标漂浮于水面,锚定在指定水域,用以标示航道范围、浅滩及碍

航物等。

知道航道浮标是工程师利用科学原理发明创造的,我们可以利用材料的漂浮

能力或者改变物体沉浮的办法制作航道浮标。

2.科学探究

观察航道浮标实景图,能合理推测、分析其结构和功能。

能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航道浮标,能用结构设计图、流程设计图表达自

己的创意与构想,并将自己简单的创意转化为模型或实物。

能根据我国对航道标志颜色及光色的规定,完善自己制作的航道浮标。

3.科学态度、STSE

有对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进行观察和推测的兴趣,能创新完成航道浮标的设计

与制作,愿意合作与分享。

了解航道浮标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泡沫塑料块、牛奶盒、空矿泉水瓶、空易拉罐、空玻璃瓶、配重

用的水,锚系用的线和石块等,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播放轮船进港的视频,引导观察画面中的航道浮标(让画面静止)。

(2)提问:大家知道这种物体叫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

(3)讲解:这个物体叫航道浮标。航道浮标漂浮于水面,锚定在指定水域,

用以标示航道范围、浅滩及碍航物等0

(4)课件展示教材P15往水中投放浮标以及投放后的两幅场景图。想一想,

它是怎样保持在水面漂浮不倒却又不被水流冲走的?

(5)学生自由发言。

(二)新课学习

1.导入活动:了解航道浮标的结构及功能

(1)观察外部特征。观察教材中的两张照片或者播放相关影像资料。

(2)交流:航道浮标的外部特征是怎样的?

(3)小结:航道浮标上部窄小而高且采用框架式塔型结构,中部宽大、密

封,底部细长、密封,中部往下还有铁链。浮标投放后以后,中部也有约一大半

浸没在水中。

(4)推测航道浮标内部结构及所有结构对应的功能。

(5)交流:航道浮标是怎样保持在水面漂浮不倒却又不被水流冲走的?

(6)小结:从外部特征来看,应该是上轻下重、重心低。金属制作,要漂

浮,必须是中空。投放以后,主要是上部露出水面,说明上部结构的功能主要是

指示,中部及以下结构的功能主栗是漂浮及稳定。

(7)补充介绍:出示相应的航道浮标锚系布局图。教材中提供的是用于海

上助航的,没有内河助航的,我们可以自己搜集资料予以补充了解。

2.设计制作航道浮标

(1)介绍供选择的制作材料:泡沫塑料块、牛奶盒、空矿泉水瓶、空易拉

罐、空玻璃瓶、配重用的水,锚系用的线和石块等。

(2)各组选择所需材料,讨论设计方案。要求先画出结构设计图,再画出

流程设计图。

(3)交流设计方案,初步制作。

(4)案例展示。课件展示教材P16上方的三幅设计图,并讲解。鼓励多样

化。

(5)思考并讨论:上面的三幅图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吗?(缺少颜色标

识...)

(6)拓展:介绍我国对航道标志颜色及光色的规定。

《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规定:船舶从海上驶近或进入港口、河口、港湾

或其他水道时,称为顺航道航行,左舷为航道左侧,右舷为航道右侧。航道左侧

标的标体、顶标、灯光均为红色,航道右侧标的标体、顶标、灯光均为绿色。

(7)各组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作品。

(8)展示制作成果。

(三)整理,下课

第三单元地表的变化

第一课地表在变化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各种形态的地貌构成了地表壮美秀丽的风光。

知道喜马拉雅山脉原来是海洋,由于地质变化后来才变成了高山。

知道地震、火山喷发等各种力量在改变地表形态。

2.科学探究

根据提供的喜马拉雅山脉相关资料,类比推想曾经发生的地质变化。

搜集、阅读各种地貌及地貌改变的资料,初步分析改变地表形态的力量有哪

些。

3.科学态度、STSE

有探索地表变化奥秘的兴趣,学习科学家的探究方法和精神,乐于合作分享。

能够对一些现象做出大胆想象,然后意识到要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解释。

通过学习了解自然的力量,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谈话:地球表面主要包括陆地和海洋两大部分,但是陆地和海洋并不

一直都是原来的模样。这是怎么回事呢?

(2)揭示课题。

(二)新课学习

1.导入活动

(1)认识6种典型地貌。

a.课件展示教材P18的六幅图:山地、高原、平原、丘陵、沙漠和海洋。

b.讲解:山地是指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差200米以上的多山地域;高原

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势相对高度差小的广阔地区;丘陵一般指海拔在200

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的低矮山丘地区。

(2)提问:风光各异的地表会发生改变吗?

2.推想曾经发生的地质变化

(1)介绍喜马拉雅山脉现在仍然在变化的事实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8.86

米(2020年测量),现在每年还在不断长高。”

(2)给出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的化石证据。课件展示教材P19鱼龙化石的

图片,并讲解:鱼龙是1.5亿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大型爬行动物。20世纪60年

代,科学家曾在喜马拉雅山脉采集到了鱼龙的化石;同时还发现了鱼类、海藻、

海螺的化石。

(3)推测交流。根据以上资料,推测喜马拉雅山脉过去的地貌及其变化的

原因。

(4)小结。我们可以推测喜马拉雅山脉原来曾是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

壳运动,喜马拉雅山受到强大挤压力的作用,海底隆起抬高,就形成了今天雄伟

高峻的山脉。

3.改变地表的力量

(1)课件展示教材P20上方两幅图片。

(2)讲解:

a.1605年7月13日在海南岛琼山发生的7.5级地震,导致70多个村庄100

多平方千米陆地沉陷为海。

b.1963年11月,冰岛以南海域海底火山爆发,诞生了一个新岛——苏特赛

岛。

(3)交流:通过上面的两则材料,我们学到了什么?改变地表的力量是什

么?

(4)小结:地震和火山爆发都是改变地表的力量。

(5)课件展示教材P20下方的四幅图片。

(6)交流:还有哪些力量在改变地表形态?

(7)小结:修建大坝和海上机场,是人为的力量改变地表。泥石流、移动

的沙丘,是自然的力量改变地表。有的变化剧烈快速、有的变化缓慢持久。因此,

改变地表的力量可以按照“大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力量”进行分类,还可以

按照“变化剧烈的力量”和“变化缓慢的力量”进行分类。

(三)整理,下课

第三单元地表的变化

第二课地震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了解地震现象,知道地震可以改变地表。

了解地震灾害对人类的影响,认识常见的高压危险标识,知道抗震防灾的基

本常识。

远离高压危险源,并能劝阻其他人不要接近危险源,遇到紧急情况能够拨打

急救电话和报警电话;掌握自我保护、求助、避险与逃生的基本技能。

2.科学探究

搜集有关资料,了解地震对地表的改变作用。

做震动实验,根据实验的感受类推地震的威力,初步推测地震的成因。

3.科学态度、STSE

乐于学习和宣传避震知识,懂得自我保护。

关注地震监测技术,懂得防震研究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增强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木棍、护目镜、纸、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课件展示地震的图片或者影片。

(2)揭示课题。

(二)新课学习

1.了解地震

(1)课件展示教材P21上方两幅地震图片。

(2)讲解: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强烈地震发生时,大地颤抖,山

河移位,会迅速地改变地表形态……

(3)讨论交流:搜集有关地震的资料,说一说:地震时会出现什么现象?

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有什么作用?

(4)小结:地震时的现象:左右晃动:上下震动...地震对地表的改变作

用有引起泥石流,导致高山移位……

2.感受震动

(1)做模拟实验。

a.破裂实验。两名同学各持一张纸的两端,同时朝相反的方向用力拉,直到

纸张断裂。

b.错动实验。两名同学各持一根小木棍的两端,同时向木棍中间用力挤压,

将它压弯后继续用力,直到木棍折断。

(2)交流感受。纸被什么方向的力量拉断?当纸断裂时,听到什么声音?

手有什么感觉?小木棍在什么情形下被压断了?当小木棍折断时,听到什么声

音?手有什么感觉?

(3)推测地震成因。像纸张被撕裂、木棍被压断那样,岩层受力后忽然、

快速地破裂或错动,岩层断裂时会释放巨大的能量,这就是地震了。

(4)了解建国以来的强烈地震。阅读指南车信箱,了解:1976年河北唐山

地震、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都是我国建国以来的强烈地震,给我国人民造成

了巨大的伤害,尤其是汶川地震。

(5)了解地震监测和预报。

介绍现代地震监测技术:专业的地震台站和一些群测点用监测仪器,如水位

仪、地震仪、电磁波测量仪等,用来监测地震微观前兆信息做出临震预报,及时

监测并记录已发生地震的情况从而预报大地震等。

除了地震监测仪。在日常生活中,地震前常会有一些前兆,对预报地震有一

定的作用。

3.地震时的自我保护

(1)课件展示教材P24四幅图片。

(2)交流:假如地震来了,上图的做法对不对?

(3)小结:科学家研究发现,地震本身可能并不会造成大的人员伤亡,但

是建筑被摧毁时会给人类造成灾难。我国也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因此建筑的防

震研究意义重大。

(4)拓展: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些紧急突发事件,可以拨打以下全国通用的

紧急求助电话:

消防报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

公安报警电话110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

(三)整理,下课

第三单元地表的变化

第三课火山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了解火山喷发现象,知道火山是火山喷发后岩浆冷却形成的山体。

知道火山喷发会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但给人类提供了可以利用的

产物。

2.科学探究

搜集有关火山喷发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能用正确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做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感受“火山”喷发

时的能量释放,预防烧烫伤。

3.科学态度、STSE

积极搜集资料,乐于完成与火山相关的了解和学习任务。

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关于火山形成及喷发的见解。

辩证地看待火山喷发这种自然现象。意识到火山既可以给人类带来好处,也

会给人带来负面影响。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火山地貌图片,火山喷发的音像资料,土豆泥,番茄酱,石棉网,

酒精灯,三脚架等,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了解学生课前搜集资料的情况:“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有关火山形

成及喷发的资料,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需要用来交流。”

(2)揭示课题。

(二)新课学习

1.导入活动

(1)看火山喷发的录像资料,然后提出问题:当火山停止喷发,冷却后的山

体会是什么样?

(2)推想并画出喷发后形成的火山地貌。要求学生凭借观看的录像资料进

行推想画图,然后再与教材中的照片对照(含有3种火山类型)。

(3)介绍:云南腾冲火山是休眠火山、海南马鞍岭火山和美国火奴鲁鲁火

山(也叫钻石山)是死火山,本页第1张照片则是活火山。还有1张是冷却后的

岩浆形成岩石的照片。

(4)阅读指南车信箱资料,再次了解火山及其形成。

(5)小结:火山喷发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活动,一般会在地表上形成锥

状的高山。火山爆发时,除了喷出岩浆,还会喷出火山灰和一些气体等。火山熔

岩的温度约有1000℃。火山一般可分为三类:死火山、休眠火山和活火山。

2.模拟“火山”喷发

(1)实验任务:模拟“火山”喷发

(2)实验材料:铁盆、番茄酱、土豆泥、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护目

镜。

(3)实验步骤:

a.在铁盆中,用一些土豆泥堆出一座“小山。

b.从“山顶”往下挖出一个深坑,填入番茄酱后,再用土豆泥封住洞口。

c.加热“小山”,直到“火山”喷发。

(4)教师巡视,并指导,提醒学生戴护目镜,小心烫伤。

(5)交流: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6)课件展示教材P26下方两幅图。

(7)讲解:火山喷发会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但是在火山活动过

程中形成的一系列产物,也可以被人类利用。

(8)课后作业:搜集更多有关火山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三)整理,下课

第三单元地表的变化

第四课地球的内部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地球有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其中,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

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

知道由地球内部力量引发的地壳运动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

因。

2.科学探究

能根据地震和火山喷发现象做出有关地球内部的一些猜想,通过搜集、阅读

科学家的相关研究成果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并制作出地球内部结构模

型。

3.科学态度、STSE

学习科学家的探究方法和精神,不断地由果溯因,乐于探究她表变化与地球

内部相关的深层原因。

有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地球结构和板块运动的科普音像资料,制作地球内部结构模型的

材料(不同颜色、不同软硬的橡皮泥或其它材料),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大声朗读:火山喷发岩浆涌,岩浆冷却岩石生,地震发生大地动,山

崩河断裂谷成。火山地震都揭示,地球内部有构造。

(2)交流讨论:火山和地震带给了我们什么信息?我们能根据这些现象做

出有关地球内部的一些猜想吗?

(3)将自己的猜想和依据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二)新课学习

1.地球的结构

(1)课件展示教材P27的地球内部结构图。

(2)介绍:关于地球内部,科学家做了很多研究,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

和地核三个部分;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

(3)交流:说一说你的猜想与科学家的描述有哪些相同的她方。

(4)讨论:想一想,我们看到的地球内部结构和我们所吃的什么食物的样

子相似?(煮熟的鸡蛋)

(5)课件展示地球内部结构图和煮熟的鸡蛋内部图。

2.制作地球内部结构模型

(1)讨论选材。先进行小组讨论,对照地球内部构造,选择不同的材料,

凸显其结构特征。

(2)案例提示。“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提示:蛋壳坚

硬,模拟地壳;蛋白相对疏松,模拟地幔;蛋黄相对坚硬,颜色加深,模拟地核,

表示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地核也是坚硬的。

(3)合作制作。

a.所制作的地球内部结构模型应该是一个剖面模型,这样才能清晰地显示出

地球的圈层结构。

b.教师巡视、指导,或提供材料帮助.

(4)展示讲解。各组先组内展示、讲解、演练,再到班级展示、讲解。

3.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

(1)课件展示教材P28下方图。

(2)介绍:现代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它

们“漂浮”在地幔之上。地球内部的热量促使熔岩运动,从而使板块慢慢地运动

起来。

(3)交流:你能解释地震、火山喷发的成因吗?

(4)小结:研究表明,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相邻的板块之间,

就是因为在板块边缘地带,地壳运动活跃。

(5)阅读活动手册材料:汶川大地震与地壳板块运动。

(6)交流:从材料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三)整理,下课

第三单元地表的变化

第五课塑造地表的巧手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流水有力量,长期的冲刷可以侵蚀、改变地表。

知道温度、风、植物、水等都会对岩石变化发生作用。

2.科学探究

观察流水冲刷现象,做出流水可以改变地表的猜想与判断,能设计模拟实验,

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分析、类推,得出结论。

从李冰父子破除河道岩石的科技史实得到启发,做模拟实验并能分析、类推

自然界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

阅读相关资料,能继续分析、推测植物和水对岩石变化的影响。

3.科学态度、STSE

乐于探究地球外部的缓慢的自然力量对地表的改变,主动合作。

学习历史人物的探究方法和精神,懂得生产、生活的难题可以通过某些技术

方法得到解决。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流水冲刷形成沟壑的模拟实验材料(泥土沙盘、支架、塑料瓶、

水等);自然界温度变化影响岩石的模拟实验材料(酒精灯、风化较大的页岩类

小石头、护目镜、夹子、烧杯、冷水等):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大声朗读:茫茫的草原高高的山,奔腾的河流广阔的海,风卷沙石造

奇形,水蚀冲刷成百态。

(2)谈话引入:火山爆发、地震等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能改变地表。地球

的表面还存在着千姿百态的各种地貌,这又是哪些巧手在塑造着地表呢?

(二)新课学习

1.流水的力量

(1)观察流水改变地表的现象。课件展示教材P29的两幅图(海浪击打海

边的岩石、黄河流过黄土高原)

(2)猜想:想一想,流水的冲刷、侵蚀会改变地表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

验,作出自己的猜想与判断。

(3)设计模拟实验并予以检验。

a.小组讨论确定材料范围并制定实验计划。“冲刷泥沙还是冲刷岩石?黄土

高原上的沟壑是怎么来的?如果要做这个模拟实验,我们需要哪些材料?利用教

师提供的材料,我们应该制定怎样的实验计划?”

b.案例提示:用适量的砂、石与土在盒内堆成一个斜坡;让水从“坡”上流

下来。

c.分组实验并做好观察与记录。

d.组内交流得出实验结论。

(4)分析类推得出结论。各组代表在班级公开交流实验情况(包括实验现

象、实验结论),然后在集体论证的基础上分析、类推到自然界。

(5)小结:流水有力量,会改变地表。

(6)资料阅读了解相关实例:根据地理学家的研究,华北平原原来是一片

浅海,黄河、淮河及周边的小河流都注入这个浅海。它们带来的大量泥沙,逐渐

沉积而形成陆地。由于黄河的泥沙量最多,因而在营造华北平原的过程中,它的

“功劳”也最大。

2.岩石也变化

(1)温度对岩石变化发生作用。

a.阅读史实。2000多年前,李冰父子在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时,遇到了岩石

挡住河道的问题,寻求解决办法,想到了用燃烧再浇水的方法来破除河道中的岩

石O

b.猜想:李冰父子的方法能奏效的原因是什么?

c.模拟实验。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石头,然后把这块石头放入冷水中;接着

再烧,再浸入冷水中。反复几次,观察石头有什么变化。强调安全事项,提醒学

生戴好护目镜,防止烫伤,防止飞溅。

d.分析类推。“小石块”类推为模拟“自然界的岩石(例如山上的大岩石)”,

“加热小石块”类推为模拟“白天阳光照射、夏天阳光强烈照射导致自然界岩石

表层先热内部后热”,“小石块浸入冷水”类推为模拟“夜晚温度降低、冬天寒冷

导致自然界岩石表层先冷内部后冷”,“这样反复多次,小石块破裂”类推为模拟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热胀冷缩不同步,自然界岩石终将破裂”。

e.小结:温度变化对岩石变化发生作用。

(2)风、植物、水对岩石变化也发生作用。

a.自行阅读教材中相关的图文介绍。

b.各小组分别选择其中的一个内容进行班级交流和展示。

c.小结:水、温度、风、植物等都会对岩石变化发生作用。

(三)整理,下课

第三单元地表的变化

第六课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人类活动会对地表变化产生影响,有利有弊。

知道1998年长江中游夏季大洪灾过后,我国政府明确提出“退田还湖,加

固干堤”等政策,洞庭湖水系的水土保护工程开始实施。

2.科学探究

能搜集人类活动造成地表改变的典型事例,与同学交流。

能针对围湖造田事例进行利弊分析与讨论,形成正确认识。

3.科学态度、STSE

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乐于倾听,理解别人的想法。

说出人类不合理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意识到遵循自然规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保证。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治理、洞庭湖围湖造田及治理的资料等;教

学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因人类活动造成地表改变的典型事例、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谈话引入:“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因人类活动造成地表改变的典型

事例,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需要用来交流。”

(2)揭示课题。

(二)新课学习

1.导入活动

(1)课件展示教材P33的两幅图,分析这两幅图带给我们的信息。

(2)小结:“开挖河道”“修建水库”两幅图中,同样是河流,人类可以疏

通堵塞的已有河道,可以从无到有新修出一条河道来(例如京杭大运河),但也

可以截住水流修建大坝用来发电,不让河水像以前那样自然地流淌。说明在一定

条件下,人类可以改变水域地表形态。

(3)阅读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治理”的典型事例。

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由于黄土结构疏松,本来就极易流失,经过几千

年来人类活动的影响,原有的森林和草原大量减少,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形成了

千沟万壑的破碎地形。

从1978年开始,我国在黄土高原开展了以大范围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为主

的“三北工程”,使这里的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4)小结:在一定条件下,人类可以改变陆域地表形态。

(5)交流更多有关人类活动改变地表的典型事例。

2.围湖造田的利与弊

(1)了解围湖造田带给人们的好处。先了解围湖造田的历史缘由(有诸多

优越的自然条件),接着了解建国以后的围湖造田大规模发展的缘由(解决粮食

问题),初步了解到围湖造田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好处。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活动

改变了地表形态:增加了陆域面积(相应地,水域面积减小了)。

(2)了解围湖造田后水域面积的变化。

a.课件展示P34洞庭湖面积变化历史表。

b.读数计算:先看5个代表性年份的洞庭湖水域面积及容量,接着再计算每

相邻的2个年份之间面积及容量具体减小的数值,最后计算并比较1949年、1983

年这2个年份之间面积及容量减小的差值。

c.小结:随着围湖造田的力度增大,水域面积必然大大减小,洞庭湖便是其

中的典型例子。

(3)分析讨论围湖造田的利与弊,形成正确认识。

a.对“洞庭湖面积变化历史表”进行变化趋势预测并说明理由。

b.讨论:我国1998年为什么提出了“退田还湖”等政策?大规模围湖造田

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4)课后活动:搜集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影响的具体典型案例,试分析这

样做的利与弊,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三)整理,下课

第四单元物质变化

第一课燃烧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有些物体发生了变化,如燃烧,构成物体的物质也发生了变化。

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2.科学探究

观察纸、蜡烛的燃烧变化,发现并多方求证蜡烛燃烧产生了新物质。

比较纸的形状变化和燃烧变化、蜡的状态变化和燃烧变化,能区别开来两种

类型的物质变化。

3.科学态度、STSE

对事物的变化有探究兴趣,愿意合作与分享。

能仔细观察,尊重证据,通过实验、查资料等方式求证物质的变化。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剪刀、纸、燃烧皿、蜡烛、打火机或火柴、烧杯、澄清的石灰水、

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1)复习:在四年级下册,我们学习了《泥巴变形记》《蜡的有趣变化》等,

它们发生了哪些变化?在变化过程中,构成它们的物质发生改变了吗?

(2)揭示课题。

(二)新课学习

1.观察比较纸的变化

(1)教师指导学生制作纸飞机。并提问:纸发生了什么变化?

(2)小结:折成纸飞机之后,纸的形状变了,但还是纸。

(3)展示教材P36上方的两幅图,根据图片,进行燃烧纸和剪碎纸的实验。

(4)观察、比较纸的变化,并将变化情况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5)交流:说一说,纸的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

(6)小结:纸被剪成碎纸屑,虽然形状大小变了,但还是纸;折成纸飞机

之后,纸的形状变了,但也还是纸;纸燃烧时发光发热,燃烧后的纸灰和纸不一

样,变成了一种新的物质。

2.蜡烛的燃烧

(1)明确任务1:点燃蜡烛,观察蜡烛会出现哪些变化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

活动手册上。

(2)交代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戴手套和口罩。万一不小心

失火了,可以用湿毛巾覆盖来灭火!

(3)分组实验。

(4)交流:说一说,蜡烛在燃烧中有哪些现象?发生了哪些变化?

(蜡烛变短;有熔化的蜡流下来;燃烧时产生黑烟……)

(5)思考:

a.燃烧完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吗?

b.蜡烛燃烧后会变成气体飞散到空气中吗?

c.怎样找到这个“气”呢?

(6)明确任务2:研究燃烧的蜡烛产生了什么气体?

(7)了解实验步骤:

a.把一个冷且干燥的杯子罩在燃烧的蜡烛上。

b.把一个烧杯内壁上沾留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再将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上

(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分别观察两个杯壁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8)分组实验、观察,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9)汇报交流实验成果。

(10)小结:蜡烛燃烧后,有新的物质产生,生成了水、二氧化碳等。

(11)补充介绍:拉瓦锡对燃烧的研究

200多年前,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发现,物体在空气中能燃烧,而与空气隔绝

开,再高的温度也无法使物体燃烧。他猜想物体燃烧一定和空气有关。他做了一

系列实验,认识到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其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只占一部分。后来科

学家经过精确实验,发现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12)通过这个故事,你学到了什么?

(三)整理,下课

第四单元物质变化

第二课小苏打与白醋的反应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产生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知道紫甘蓝汁遇酸性物质变为红色,遇到碱性物质变为绿色。利用这个特性

可以检验物体的酸碱性。

2.科学探究

针对“小苏打与白醋混合会发生什么变化”的问题,能认真进行混合前后的

对比观察,根据实验现象推测产生了新物质并进行求证。

能利用紫甘蓝汁的特性检验物体的酸碱性。

3.科学态度、STSE

对事物的变化有探究兴趣,乐于合作与分享。

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合理推测并求证,尊重证据,懂得得出科学结论需要

保持严谨,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苏打、白醋、烧杯、量筒、天平、玻璃片、小木棒、火柴、紫

甘蓝汁、滴管、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教师展示小苏打和白醋两种实物。

(2)提问引入:将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二)新课学习

1.当小苏打遇到白醋

(1)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描述并记录。

(2)明确任务:将小苏打加入白醋中,观察并将所看到的现象记录在活动

手册中。

(3)交待实验步骤(教师现场演示或播放微课):

a.将大约60毫升白醋倒入500毫升容量的烧杯中。

b.用天平称量5克小苏打。

c.将小苏打加入装有白醋的烧杯中。

d.盖上玻璃片,观察烧杯中的现象。

(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交流:说一说你看到的现象。

(6)小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冒出了大量的气泡,并有咄咄的响声,说明

产生了大量的气体。用手触摸玻璃杯的外壁,能够感觉到稍微比原来凉一些。

(7)讨论并猜想:现在,烧杯里面的物质还是小苏打和白醋吗?是否产生

了新物质?哪些证据可以支持你的观点?

(8)实验验证:打开玻璃片,将燃烧的小木棒分别伸进小苏打与白醋反应

后的烧杯里和充满空气的空烧杯里,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9)小结:将燃烧的小木棒伸进小苏打与白醋反应后的烧杯里,小木棒的

火焰会熄灭。放入充满空气中的空烧杯则不会。这说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

气体是不支持燃烧的。

2.与紫甘蓝汁的反应

(1)教师展示紫甘蓝汁,并讲解其特性:紫甘蓝汁遇酸性物质变为红色,

遇到碱性物质变为绿色。利用这个特性可以检验物体的酸碱性。

(2)实验:用滴管将紫甘蓝汁分别滴入白醋、小苏打溶液和二者混合后的

液体中,有什么现象?

(3)交流: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

(4)小结:紫甘蓝汁滴入白醋中会变红,滴入小苏打溶液中会变为绿色,

滴入二者混合后的液体中既不是红色也不是绿色,这再次证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产生了新物质。

(三)整理,下课

第四单元物质变化

第三课生锈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铁锈和铁不是同一种物质,铁生锈是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知道铁生锈与水和空气等因素有关。

2.科学探究

能从颜色、光泽、导电性、是否被磁铁吸等方面比较铁与铁锈,并作出它们

是否为同一物质的判断。

能联系铁生锈的环境作出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假设,并设计对比实验进

行观察、求证,进而得出结论。

3.科学态度、STSE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铁片、铁锈、电路检测器、磁铁、铁丝、细砂纸、吸水纸、盐、

锤子等,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提问:生锈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我们在哪里见到过生锈的物体?

(2)交流:从图片中你可以发现什么?(课件展示教材P41上方的两幅图

片)

(3)引入新课:生锈是怎么回事?铁和铁锈相同吗?今天我们来探究关于

生锈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学习

1.观察铁和铁锈

(1)明确任务:铁和铁锈相同吗?

(2)思考讨论:要研究铁与铁锈,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

(3)方法指导:我们可以从颜色、光泽、软硬、导电性、是否被磁铁吸引

等这几方面来研究。

(4)学生观察、比较,并将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5)讨论并汇报:从实验结果来看,你发现了什么?

(6)小结:从颜色、光泽、软硬、导电性、与磁铁的作用这几方面来看,

铁与铁锈都不一样,因此铁与铁锈不是同一种物质。

2.研究生锈的原因

(1)提出问题:铁生锈跟什么因素有关?

(2)交流我们的猜想:可能与潮湿的环境有关、可能与空气有关...

(3)根据猜想,设计对比实验。

(4)案例指导: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潮湿的环境有关。

a.我们用铁丝来做实验,先用细砂纸将铁丝擦一擦,看一看铁的颜色。

b.将一根铁丝(1号)放在潮湿的吸水纸上,另一根铁丝(2号)放在干

燥的环境中。

c.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两根铁丝发生的变化,做好记录。

(5)完善自己的实验方案。

(6)进行实验,将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上,形成实验报告。

(7)小结:潮湿的环境会引起铁生锈。

(8)交流:引起铁锈生锈的原因还有哪些?我们怎样去研究?

(9)小结:铁生锈的原因有:在潮湿的环境里容易生锈;与空气接触容易

生锈;与酸、碱、盐等接触后容易生锈。

(10)全课总结:有些物质变化的反应速度较快,如蜡烛的燃烧、小苏打和

白醋的反应;有些物质变化的反应速度较慢,如铁的生锈。

(三)整理,下课

第四单元物质变化

第四课生活中的物质变化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将二氧化碳充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会变浑浊,人们常用此方法识

别二氧化碳气体。

知道生活中的烟花燃放、水泥凝固等都是原有物质发生了改变的现象。

知道工厂排放的废气会造成环境污染。

2.科学探究

能利用二氧化碳的特性辨识碳酸饮料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能调查了解物质变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科学态度、STSE

意识到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

懂得物质变化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产生了一些弊端,甚至造成了环

境污染。如何兴利除弊,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瓶装可乐、石灰水、带有橡皮塞的导气管、试管、铁锈、教学课

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大声朗读:铁块潮湿生锈斑,蜡烛燃烧冒轻烟,酸碱相遇有反应,新

生物质仔细验!

(2)提问:喝可乐时,我们会看到它冒气泡,喝起来很解渴,这是怎么一

回事?

(二)新课学习

1.寻找可乐的秘密

(1)明确任务: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记录实验现象,思考怎样解释看到

的现象。

(2)教师演示:将半瓶可乐用带有导气管的橡皮塞塞紧,导气管通入盛有

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轻轻摇动可乐瓶,观察右边试管的变化。

(3)交流汇报:从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4)小结:我们看到可乐冒气泡,然后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原

来,二氧化碳充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后,可以使石灰水会变浑浊,人们常用此方法

识别二氧化碳气体。可乐是一种碳酸饮料,碳酸饮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了二

氧化碳气体产生碳酸的饮料。轻轻摇晃可乐瓶,二氧化碳气体又从碳酸中分解出

来,用导气管将它充入澄清的石灰水中,于是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