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张掖市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年级
学业水平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共
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逆行者”成为2020年最温馨的网红,民族精神的别称。翻看李山在《中国文化史》一文
中写到“古代中国人缺少外战的热情,但有守卫家邦的意志。重视血缘家族,关注人伦情感,
崇尚家国认同,它不足以激发主动征战的热情,却足以产生“执干戈以卫社稷”的道义精神。
家国对于他们来说是生死于斯的土地。”对这一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刻影响的是
A.禅让制B.宗法制C.礼乐制D.军功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宗法制是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它让我们中国人特别重
视家族血缘关系,这与材料“重视血缘家族,关注人伦情感……家国对于他们来说是生死于
斯的土地”的描述相近,故选B;禅让制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制度,和血缘关系没
有关联,排除A;礼乐制是周代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人们各种行为
的准则,其与血缘关系没有必然关联,排除C;军功制度就是按照军功的大小赐给臣民田宅、
食邑的制度,它并不重视亲情血缘关系,排除D。
2.冯劫曾位列秦朝三公之一,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还负责监察百官。当时他所担
任的这一职位是
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1).郡守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秦朝时期的御史大夫的职责是监察百官和执掌群臣奏章,C正确;丞相负责的是协助
皇帝处理全国政务,A排除:太尉负责的是军事,B排除:郡守属于地方行政长官,D排除。
故选C。
3,下图是张掖某校学子小史同学在响应全民阅读时去张掖市图书馆所作的历史方面的读书笔
记。据此推断,他所记录的主题是
时间:隋唐时期。标准:身,指体貌丰伟;
科目:明经、进士等。言,指言舌神正3
特点:“取土不问家世,书,指书法道美J
“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判,指文理优长。
目的: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四事皆可,则先以德行取;
使之参与国家政治。德行相同,则先取才能。
A.世袭制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D.科举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隋唐时期”“明经、进士等”“职士不问家世,-切以程文为去留”等信
息,可知与隋唐实行科举制有关,隋炀帝时期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唐朝继续沿
用和发展科举制,设明经、进士等科,科举制以考试成绩而不是门第出身作为选官的主要依
据,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D正确;世袭制是世代相沿为官的制度,不符合题意,
A排除;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九品中正制为主要选官制度,主要依据是门第出身,B排除;察举
制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实行的地方向朝廷举荐的选官制度,C排除。故选D。
4.元朝行省的划界,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以犬牙交错为主导。如为了打破南岭
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元朝的这一措施
A.壮大地方加强各地方间的制衡B.促进南北区域经济平衡
C.便于各行省扼险而守以北制南D.基于军事与政治的考虑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
西之地”可知行省制不利于各行省扼险而守,意在以北制南,主要是出于军事与政治的考虑,
削弱地方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项;根据材料“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
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可知行省制不利于各行省扼险而守和加强地方间的平
衡,排除A项;根据材料“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
而有广西之地”可知行省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与经济无关,排除B项;根据材料
“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可知行省
制不利于于各行省扼险而守,排除C项。
5.如图是明清时期的权力空间布局示意图,明朝内阁距皇帝寝宫乾清宫1000米,清朝军机处
距皇帝寝宫养心殿50米,几乎形成一条直线,同时也暗含了一条隐秘的政治轴线。这条“隐
秘的政治轴线”是指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行政中心逐渐北移D.官员地位不断提升
【答案】B
【解析】
【详解】明代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都是加强皇权的产物,因此其地理位置距离皇帝寝宫较
近,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的政治轴线,B正确;内阁、军机处与皇权加强有关,并未涉及中央
和地方的关系,排除A;明代和清代的行政中心是皇帝,而非内阁或者军机处,排除C;D与
题无关,排除。
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
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君主集权于上,或是实
行集体宰相制度,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非正式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下列属于
“另设非正式机构达到分权的目的”是
A.朝议制度和三省六部制B.中外朝制度和内阁制
C.中书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D.二府三司制和军机处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另设非正式机构达到分权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为加强皇权,
便有意让身边的近臣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以削弱相权,这些受皇帝宠信的近臣,便形成了
所谓中朝或内朝,与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政府外朝相对应,明朝在废除丞相制度后,明成祖设
立内阁,内阁虽然辅助皇帝处理政事,但本身并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
物,B正确;朝议制度是指古代皇帝召集大臣议论国事的制度,三省六部制是唐朝的中央官制,
属于正式机构,A排除;中书省是中国古代中央正式机构,如唐代中书省为决策机关,元朝中
书省为行政机关,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朝初期的重要权力机构,一定程度上限制皇权,C排除;
二府三司制是宋代设立的正式机构,中书门下掌管行政,枢密院掌管军事,三司掌管财政,D
排除。故选B。
7.圆明园是园林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这座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是由清朝几代帝
王调集全国能工巧匠,历时150年建造而成,却遭到英法联军野蛮焚毁。圆明园被焚毁于
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D.国民革命军北伐时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发生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期,故B项正确;鸦
片战争时期没有打到北京,A项错误;甲午战争主要是日本侵略,C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不
符合材料的时间,D项错误。
8.洪仁开在1859年总理朝政后给天王洪秀全的条陈,经天王批阅后颁发全国,成为太平天国
运动后期的重要施政纲领,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向西方学习,探索在中国发展资本主
义的政纲,这个条陈
A.建立了太平天国新政权B.提出了《资政新篇》
C.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D.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其与材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向西方学习,探索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纲”的描述
相匹配,故选B;太平天国运动后期不存在建立新政权的史实,天王仍是最高领导人,排除A;
《天朝田亩制度》是洪秀全1853年建都天京后颁布的,其与材料时间限定不符,排除C;引
进西方先进技术指的是洋务运动,而非太平天国运动,排除D。
9.岳超在《庚子一一辛丑随銮纪实》中描述到:“庚子年七月二十一日上午五时许……即见
御前侍卫、太监、宫女等随慈禧、光绪、隆裕、瑾妃及大阿哥等自宫内徒步走来……各王公
大臣,或骑马,或徒步,跻跻跄跄,随后扈从,形成一色彩纷呈之凌乱纵队……经由景山西
街出地安门西行。”当时慈禧等仓惶离开皇宫是躲避()
A.太平军B.义和团C.八国联军D.辛亥革命
党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庚子年七月二十一日上午五时许”“慈禧、光绪、隆裕、瑾妃及大阿哥
等自宫内徒步走来”“出地安门西行”并结合所学可知,慈禧等人离开皇宫躲避的原因是八
国联军攻入北京城,选项C正确;太平军时期并未攻入北京城,排除A;义和团扶清灭洋,排
除B;辛亥革命时期慈禧已经去世,排除D。
10.1917年孙中山在汕头各界欢迎会上,对民国前后的历次革命进行追述。他说,一次革命,
起于,为推翻满清之专制。二次革命,则在南京,为袁世凯暗杀宋教仁而起。三次革
命在云南,因袁世凯推翻共和,僭称洪宪皇帝。材料中的“______”处应该填入的城市是
A.上海
B.长沙
C.武昌
D.北京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结合所学,辛亥革命即武昌起义推翻满清之专制统治,故横线处应该填入的城市是
武昌,故C正确;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的专制统治,辛亥革命的地点是武昌,而不是上海、
长沙、北京,排除ABD。
1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
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复议。但参议院对于复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之二以
上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即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该规定
集中体现了
A.君主立宪原则
B.民主共和原则
C.分权制衡原则
I).直接民主原则
【答案】C
【解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我国的政体是民主共和制,排除A;B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
料“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复议。
但参议院对于复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之二以上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体
现了临时大总统与参议院的分权制衡的关系,故选C;近代民主政治采取的是间接民主政治,
故排除D。
12.某学生用年代尺列举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生在北京的重要史事,其中空白处应填写的
A.五四运动
B.中共三大
C.八七会议
D.台儿庄战役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时空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北京”可知是五四运动,故A项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八七会议在汉口召开,台儿庄战役是以山东枣庄
台儿庄为中心的鲁南区域,故BCD项错误。
13.张太雷纪念馆里馆藏了一封张太雷写给中央常委的一封信的复印件,内容有:“蒋系人物
均已离粤……贺、叶军队之有口□□十九日已抵兴宁,但未证实。”该信中的“贺(贺龙)、
叶(叶挺)军队”指的是
A.武昌起义部队B.南昌起义部队
C.秋收起义部队D.红军改编部队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贺(贺龙)、叶(叶挺)军队”,结合所学可知,贺龙、叶挺领导了南昌起义,
故选B;武昌起义部队与贺、叶军队无关,排除A;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与贺、叶军队无
关,排除C;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此时蒋介石在南京,D不符
合”蒋系人物均已离粤",排除D。
14.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
史。”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1
•O
南
・6
•多
4.9;
»3舞1
,O
h・5
V
(;矮B
N
转
1937年】2月,日军“杀人比赛”的新闻报道
A.南京B.北京C.上海D.沈阳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图片下方文字信息”1937年12月,日军'杀人比赛’的新闻报道”可知,图片
描述的是南京大屠杀,其地点发生于南京,故选A;南京大屠杀发生于南京,而不在北京、上
海和沈阳,排除BCD。
15.1939年6月,苏联副人民委员洛佐夫斯基曾指出:“刻下正在中国解决世界性问题:日本
是否将成为太平洋和太平洋沿岸的主宰者,人类好几十年的命运将取决于中国和日本斗争的
结果。”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B.中国已取得令人瞩目的世界强国地位
C.国共合作抗日是全民族抗战的政治基础
D.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中日战争的结局决定日本是否能成为太平洋和太平洋沿岸的主宰者,从
中可以看出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D;A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
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16.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指出:“我们正在准备和南京反动政府进行谈
判……企图破坏这一谈判的是蒋介石及其死党。蒋介石还有六十个师位于江南一带,他们仍
在准备作战。我们的方针是不拒绝谈判,要求对方完全承认八条,不许讨价还价。”在“谈
判”破裂后,中国共产党决定发动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1949年3月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结合所学可知,此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
党进行了北平谈判,在“谈判”破裂后,中国共产党决定发动渡江战役,占领了南京,推翻
了国民政府的统治,故选D;1949年3月,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已经结束,ABC不
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49年3月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谈判’破裂后”,
联系渡江战役的背景分析解答。
17.“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以农联
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这段话出自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共同纲领》D.《双十协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
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出自《共同纲领》,故C正确;《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时期颁布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A
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人民民主国家,B错误;《双十协定》主要是国共双方讨论和平建国问题,D错误。
18.2020年5月28日,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高票表决通过。而在66年前,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第
一部宪法也同样意义非凡。以上法律均体现的原则有
A.议会至上和自由主义原则B.民主集中和人民主权原则
C.三权分立和法律至上原则D.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66年前,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第一部宪法也同样意义非凡”
可知,1954年第一届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两大原则,即人民民主原则
和社会主义原则,D项正确;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没有议会,即没有存在议会至上的原则,A
项错误;1954年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体现的是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而不
是民主集中和人民主权原则,B项错误;三权分立是美国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我国宪
法和法典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C项错误。
19.下图一为《村民公约》是某村在村主任带领下广泛征集村民意见制订的,图二为群众浏览
《村务公开》,内容为所有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张榜公示,接受监督。这体现了
1.
乂火cx”■■■■.
图一图二
A.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渐完善B.政府机关服务意识增强
C.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D.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村民公约》是某村在村主任带领下广泛征集村民意见制订的,《村务公开》,接受监
督,体现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故选C;《村民公约》不属于法律,排除AD;《村民
公约》是村委会制定的,不是政府机关制定的,排除B。
20.“为了尽早结束中华民族陷于分裂的不幸局面,我们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
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这段文字最早应出自
A.《告台湾同胞书》
B.《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C.《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D.《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
一方针政策》的谈话,建议举行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故D项正确;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与题意无关,排除A;B是指
导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与题意无关,排除;1995年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讲话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和统一
的基础和前提,都与题意无关,C项错误。
21.针对2019年7月以来香港爆发的部分游行人员非法集结、暴力袭警、公然挑战《中华人
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极端行为,以林郑月娥长官为代表的特区政府多次强调
“一国两制”是实现香港良政善治、繁荣稳定的“定海神针”。“一国两制”方针实施的根
本前提是特区
A.享有高度自治权B.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断绝与英国的联系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可知,“一国两制”方针实行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原
则,故选C项;香港特区依法享有高度自治权,不是前提,排除A项;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
度是“一国两制”的内容,不是前提,排除B项:香港在“一国两制”下可以与英国保持一
定的联系,排除D项。
22.人类的历史证明,精神文明较之物质文明的影响更为长远,而精神文明在于民众的意识与
观念。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雅典民主政治“奠基者”的执政者
是
A.苏格拉底B.梭伦C.克利斯提尼D.柏拉图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梭伦当选执政官后,开始雅典的民主改革,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
商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故选B;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
思想家,不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者,排除AD;克利斯提尼确立了雅典民主政治,而非奠定
基础,排除C。
23.罗马法流传至今仍不减其影响,主要在于其蕴涵罗马法的精神…激发了当代人的社会主
体意识。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A.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C.万民法D,《民法大
全》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
故选B;习惯法是依据某种社会权威和社会组织,具有一定强制性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不是
成文法,排除A;CD均不符合“成文法诞生”的限定条件,排除。
24.“它推翻了专制的国王,却保留了国王本身,它剥夺了国王的权力,却让国王继续存
在。”“它”是指
A.英国“光荣革命”B.法国大革命C.美国独立战争D.辛亥革命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的光荣革命是一次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它推翻了专制的国王,
却保留了国王本身,让其继续存在,为建立君主立宪制奠定了政治基础,故选A;法国大革命
处死了国王路易十六,并未让国王继续存在,排除B;美国独立战争推翻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
其不存在推翻专制国王的问题,排除C;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国,其并未让国王继续存在,排除D。
25.“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状况,经济持续增长,中等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对现
存的政治制度形成重大的压力。”其中“重大的压力”促成了
A.责任制内阁制的形成B.《权利法案》的颁布
C.政党政治的确立D.1832年议会改革的开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状况,经济持续增长,中等阶级和工人阶级
力量壮大,对现存的政治制度形成重大的压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
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工业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提高政治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英
国于1832年进行议会改革,给予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更多的席位,从而为工业资本主义的
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D正确;18世纪前期英国开始形成责任内阁制,1689年英国颁
布《权利法案》,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己经形成政党政治,因此ABC都发生在工业革
命开展之前,排除。故选D。
26.2009版《辞海》这样记录一部宪法: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有序言和本文7条,
全文不7000字,其重要特点之一是只列基本原则。两百多年来,除增加一些修正案外,至今
仍然使用。这部宪法是
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英国《大宪章》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两百多年来,除增加一些修正案外,
至今仍然使用“,结合所学知识,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确立
了美国的联邦制、共和制、三权分立体制等,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至今
仍然使用,B正确;英国《权利法案》颁布于1689年,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法律性
文件,但并非是宪法,A排除;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于1875年,晚于美国1787年宪法,
C排除;英国《大宪章》颁布于13世纪,是英国封建社会时期的重要法律文献,D排除。故
选B。
27.根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法国总统和德国皇帝
一样,拥有召集和宣布国家代议机关开会、延会和闭会的权力,且拥有控制和解散议会的权
力。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德意志帝国民主政治徒有其表B.法、德两国元首权力相当
C.法国1875年宪法带有妥协痕迹D.法、德两国政制同形同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法国总统权力较大,可以干预立法权,说明法国1875年宪法
确立的共和制不够彻底,带有妥协痕迹,故答案为C项;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属于民主
政治,皇帝权力较大不能说明民主政治只是徒有其表,排除A项;德国皇帝权力更大,排除B
项;法国是共和制,德国是君主立宪制,排除D项。
28.历史竞赛中,主持人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根源是什么?”如果你是选手,你的回
答是
A.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B.欧洲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C.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
D.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和实践活动
【答案】A
【解析】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根源是工业革命开展促使社会矛盾激化,A正确;B属于政治;C属于
思想;D属于个人努力。
29.巴黎公社成立后,采取定期发布公告的形式,将讨论的问题和拟定实施的政策刊登于《公
报》上,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公社的意图。这一举措旨在
A.提升公社的行政效率B.提高民众的参政能力
C.防止公职人员的贪腐D.加强对公社工作监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定期发布公告将讨论的问题和拟定实施的政策刊登于《公报》上,使广大人民群众
了解公社的意图,是为了让民众监督公社的工作,故答案为D项;这一做法与提升行政效率
无关,排除A项;这一举措不能起到提高民众参政能力的作用,也不能防止公职人员的贪腐,
排除B、C项。
30.美国新闻记者约翰•里德在其采访录《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中真实记录了“亲眼所见的
一段剧变的历史”。其中有“反对政府”“反对战争”“要和平”“要面包”“要土
地”“分婉之前的阵痛,正在生育出一个新的世界”等内容。此书反映的是
A.北美独立战争B.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C.中国维新变法运动D.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要和平”“要面包”“要土地”“正在生育出一个新的世界”等信息并结
合所学可知,《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描述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故选D;美国独立战争是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的革命者反抗英国统治、争取民族
独立的革命战争,其并未提出“要面包”“要土地”的要求,排除A;法国大革命旨在推翻封
建专制统治,其并未提出“反对战争”的要求,排除B;维新变法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推动中
国政治制度的转变,其并未提出“反对政府”的要求,排除C。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60分)
31.国家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中展开的,只有对疆域进行有效的管控和治
理,才能推动国家的存续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
新出®吾尔自治区1内・古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成立1947年5月1日成立
二评金蜂鸣
1958年10月25日成立
-D西政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成立[:“一
,“人•L/'gwf[[广.西壮,,族>A-自J治区
11S50年3月15日成立
,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从西周到秦朝在地方治理体制上的变化,并分析秦朝地方治理体制的
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古罗马从公民法到万民法演变的背景及其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实行的政治制度及其影响。
【答案】(1)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积极影响:强化了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2)背景:罗马领土扩张,统治范围扩大。
意义:有利于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对近代西方的立法产生深远的影响。
(3)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影响:有利于少数民族实现当家作主的愿望;加强了民族团结;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
展。
【解析】
【详解】(1)变化:由图一中“燕”“齐”“宋”等信息可知,西周时期在地方实行的政治
制度是分封制,由图二中“陇西郡”“象郡”等信息可知,秦朝在地方实行的政治制度是郡
县制,因此变化为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积极影响:结合所学可从当时和后世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对当时来说,郡县制的推行强化了
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对后世来说,秦朝的这种地方行政制度奠定了中国大
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2)背景:由图中的文字信息”罗马帝国的扩张”可知,其背景为罗马领土扩张,统治范围
扩大。
意义:结合所学可从当时和后世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对当时来说,万民法的形成梳理了罗马
帝国境内各族人民的社会矛盾,有利于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对后世来说,罗马法是近代资
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及近现代法律的先驱,它对近代西方的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制度:由图中的文字信息“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政治制
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影响:结合所学可从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愿望、加强民族团结、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等角度进行说明。
32.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我们塑造了建筑,而建筑反过来也影响了我们,阅读材料并回答
问题。
材料一:雅典人在城市附近修建了许多露天剧场,目前遗迹尚存的就有酒神剧场和埃庇
道鲁斯剧场等。雅典露天剧场依山修建,一层层看台一般可以坐一万多名观众,多的可以坐
四万多名观众,底层看台前面铺成的一大块平面是演员的表演地。表演专场的后面有供演员
化装和贮藏道具等物品用的房屋。雅典人造的这种露天刷场充分利用了声学和光学原理。场
地虽大,可是坐在剧场不同地方的观众都能清楚地看到和听到演员的表演。公元前5世纪执
政者(首席将军)鼓励公民观看戏剧并发放“观剧津贴”。
材料二: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
上的封建统治思想。在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域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
度。…外朝建筑高大森严,显示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内廷建筑即I庭院错落,自成体系,富于
情趣。前朝后寝,分工明确,不得随便逾越,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伦
理观念。
材料三:依泰晤士河而建的议会大厦是英国的政治中心。…其建筑结构和内部设计也能
充分地体现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立宪政体。据说英国国会开会时,国王应坐在上议院的国王
宝座上,但首相和议员需从下议院进入自己的席位,普通公民也可在旁听席观看议会进程。
丘吉尔说:“英国议会机构的全部特质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议会下院是长方形而不是半
圆形的结构。国为长方形的会议厅更适合政党体制。对个人来说,所谓左”“右”立场很容
易改变,但穿过发言席的行为需要慎重考虑。”
材料四:美国国会大厦俯瞰着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对历任美国总统来说部是一个需要
小心应付的地方。美国的开国者们因为长久的自治传统。使他们对一个坐拥大权的政治首脑
怀有极大的忧虑,……因此他们想方设法地约束总统权力。不仅是司法、立法制度上的约束,
甚至在宪法中加上了弹劾权,对犯有“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较罪”的总统和其他行政
官员进行弹劾,并予罢免。这是一项很严重的行为,需要多数众议院议员提出弹劾,三分之
二参议院议员同意后才能加以定罪并予罢免。在美国历史上虽然只有三位总统面临过弹劾,
而且除尼克松辞职外,无一人被罢免,但国会山上的这座白色建筑让每一位总统的心头都悬
着“达摩克里斯”之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国家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的执政者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古代雅典
民主政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总统与国会之间的关系?
【答案】(1)执政者:伯里克利。
影响:雅典民族政治的理论和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民主氛围创
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端午节比赛课件
- 端午知识图片课件下载
- 地下恋情协议书范本大全
- 聘请临时保洁协议书范本
- 债券项目合作协议书范本
- 旅行社签单协议书范本
- 空间规划管理课件
- 空气环境与健康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高品质木板原材采购与销售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智能房屋买卖合同终止范本
- “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作品模板
- (新版)拖拉机驾驶证科目一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抗磷脂抗体致病机制中的免疫细胞调控
- 202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参数测量方法 第4部分:凝露
- DL-T-5161.5-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5部分: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
- DZ∕T 0219-2006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正式版)
- 《电力行业企业培训师能力标准与评价规范》
- 贾宝玉人物形象悲剧意蕴研究的开题报告
- 银行厅堂微沙龙培训课件
- 2024年济南历下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2年中考英语-六选五-选词填空-真题训练含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