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必考考点知
识复习汇编(精华版)
第一节: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考点:原始农耕(A)
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
开始农耕生活。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
这些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
济变革。
考古材料证明,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粟类旱地作
物起源于黄河流域,人工栽培的水稻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稻作农
业与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的格局,是中国早期农业的一大特
点。除了粟、黍、水稻之外,起源于中国的粮食作物还有稷和大豆等。
历史悠久的农业,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文明创造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农业生产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使比较稳定的
居住有了保障。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们聚族定居,
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是早期农耕聚落的一个典
型,姜寨遗址所呈现的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的生活情景,表明当时还
处在原始社会阶段。
考点:炎黄传说(A)
在华夏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在春秋
战国以来的历史文献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近代以来,中国人普遍以炎
黄子孙自称。
考点: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核心地区(A)
最迟至距今5000——4000年前,中华大地文明的起源,已如满
天星斗,八方雄起。其中,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族迁徙、分和、
冲突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
考点:从“公天下”到“家天下”(A)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儒家典籍《礼记•礼运》说夏朝
建立之前是“大同之世”,夏朝建立之后进入了“小康之世”。“大同
之世”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小康之世”是“天下为家”的社会。
传说,禹在晚年暗中培植儿子启的势力。禹死后,启杀死公举的
继承人伯益,夺取权位,尧舜以来的禅让制由此遭到破坏。传子不传
贤的“家天下”式的王位继承方式,是国家产生后出现的现象。大约
到夏中期之后,王位的更迭已看不见选举和罢免的痕迹,“天下为公”
的禅让制遂为“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所替代。
从文献记载看来,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夏朝已设官
分职,夏王的左右设有各种专职的文武官员。夏朝有一定数量的军队,
设置了监狱,并制定刑法以镇压反抗者。
考点:二里头遗址(A)
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时间与地域上与夏朝最吻合的是
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存。
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探究提供了重要
而丰富的资料。
考点:青铜时代(A)
著名的“司母戊鼎”等大型青铜器。
商朝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等重
要活动。青铜器物的大小、形制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
地位的象征。青铜器上还铸有浅浮雕的动物纹饰,商代人相信这些动
物能帮助他们与祖先或神灵的沟通,以庇护其在世间的权力和财产。
青铜器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商朝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它是商人在甲
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从结构和造字法来看,甲骨文已经
具备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书”规律,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古文字。
甲骨文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
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考点:用文献和考古相互印证的方法探究历史(C)
一、知识梳理:
史料:
一、史料的定义:
史料包括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从总的方面讲,凡是人类过去活动的
一切遗迹,都可以作为史料:甚至自然活动的遗迹,也可以作为史料。
如地震、火山爆发之类虽属自然现象,因其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
所以也在史料的收集之列;不过我们一般讲历史,重点还在人类的社
会活动上。
二、史料的分类:
1、从形式上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
文献史料
a.正式的史书:如二十四史等。
b.本身不是史书,但可以作史料来用。如文学作品、地理书、方志、
公文、私信、地契、家谱、类书等等。如《诗经》,本来是文学作品,
但它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情况,对于西周史,它是相当重要的史料。
实物史料:遗址、遗迹、遗物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东西。
a.人与动物的化石。
像北京猿人、山顶洞人,这本身就是研究人类的史料。
b.人类制造和使用过的工具。
如石、玉、木、铜、铁制的器具,都能反映当时的物质文明和生
产发展的水平,是研究古代物质文明和艺术的宝贵史料。特别是铜器,
不仅数量多,艺术价值也很高。
c.古人类生活的遗址。
如西安半坡,它再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的居住和生活情况。此外
如秦始皇陵兵马诵、唐三彩陶器等,都部分的反映出当时的生活情况。
再如敦煌、云冈、龙门、麦积山等石窟,都是研究中国佛教艺术的宝
贵史料。
口述史料:口头叙述的资料,包括神话、民间传说,当事人叙述,后
人追忆,访谈等未用文字记录的材料。
2、从价值上分为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
(1)第一手材料:无论是文字的、实物的资料,还是口头叙述的资
料凡是当事人根据亲身经历写成或记叙的资料、有同时代人或距离那
个时代比较接近的人记录下来的资料,都属于比较直接的证据,是所
谓第一手材料(又称直接史料)。第一手材料的价值最高。它是历史
研究最可信的资料。
比如甲骨文是研究殷代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因为它是殷王占卜的
记录,是当时人、当事人的记录,与事实出入较小,因而价值最高。
现在我们研究殷商历史主要根据是甲骨文,而不是《史记•殷本纪》
等,因为后者不是当时人或当事人的记录,所以史料的价值就差多了。
(2)第二手资料:后人的有关说法则是比较间接的证据,我们称为
第二手资料(又称转手史料)。
古书绝大多数都属于第二手的材料,只有少数例外。例如《史记》,
从黄帝写起,直写到汉武帝时代(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武帝本纪》是
后人取《封禅书》补作的,原来叫《今上本纪》,因为原作很多地方
触犯忌讳,所以失传)。《史记》记汉初以来的史事,可以当第一手材
料看。至于讲秦以前的事,就差多了,因为很多都是传闻,究竟是否
靠得住很难讲。
证史方法:二重证据法:
二重证据法是把传世文献与地下考古互为印证的历史研究方法。
1925年,王国维就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开《古史新证》之演讲
课,在《总论》中重新提出“二重证据法”理念,用新发现的地下材
料与传统的史书典籍相印证。他的主要观点如下:吾辈生于今日,幸
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
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
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虽古书
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证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
可断言也。
教材第二分册第一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的历史主要用二重
证据法。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主要从考古发现与神话传说中认
识远古历史。第二课《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从考古发现、后世的
文献记载中认识夏的历史。第三课《商朝与青铜文化》从考古发现、
后世及当时的文献记载中认识商的历史。
第二节: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
考点:西周的建立(A)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在商都郊外牧野打败商军,纣王自
杀。后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二
考点:封邦建国体质的内容(B)
周朝建立后,为了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创立了封邦建
国体制。一方面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另一方
面,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
中心,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效果。这种由周人新创的政治
方式,不仅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也提高了王权的地位,周王成
为“天下”共主。
考点:礼乐制度(B)
礼乐制度:礼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习俗仪式,后演变成人们生活中
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周公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
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以显示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又创作舞乐、史
诗,以音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礼乐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礼乐反映了宗法人伦等级社会的分与和、尊与亲相统一的关系,
它既能维护等级制度,又能使人们和谐地生活于社会共同体之中。
周公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把礼的重心由神事
转向人事,他把尊礼看作是统治者行“德治”的重要内容。“皇天无
亲,唯德是辅”,上天只佑助有德之人,依据人们是否有德来判定天
命的归属。这套“敬天保民”的新思想,对后世的儒家学说和我国古
代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考点:社会大变革(C)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从镐迁至洛邑,东迁后的周朝称为
“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一一公元前476年)和战国
(公元前476年一一公元前221年)两个时期。
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
领域都发生了急剧的变革。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
集权大一统体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这次社会
大转型,经春秋战国500余年的逐渐积累,到秦朝终告完成。
最深刻的变革来自于经济领域。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
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开垦荒地、
竞相占地,攻城略地成为人们追求的主要目标。②各国推行奖励农耕
军功的政策,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兴地主的产生,“士”阶层开始活跃。
③各国当政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内政改革,在战国时达到高潮,其中
秦改革最显著。④社会风气:整个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
力竞争的新局面;⑤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
的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
一、从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变化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春秋战国时期,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都发生了许多急剧的变
革。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是我
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
1、政治领域:首先,政治秩序动荡。①礼崩乐坏,周天子的地位一
落千丈。②列国间纷争③民族融合。
其次,各国实行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
2、经济领域:①以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
经济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②井田制瓦解③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
④私人手工业、商业也活跃起来。⑤整个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追逐
利益、实力竞争、优胜劣汰的新局面,
3、思想领域:由流动中的“士”唱主角,思想活跃,诸子蜂起,学
派并作,出现了儒、法、道等学派百家争鸣的盛况。
二、通过孔子《论语•季氏》:“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这段话,理解西周分封制度的
崩溃。
三、强调经济是基础,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根源来自于经济
领域的变革。
考点:百家争鸣(B)
当此社会转型之时,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士”最为活跃。他们
对变革的态度不同,思考方向各异,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共同目
的)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方案,(粗俗的概括为同床异梦)形成了诸子
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
为灿烂的一页。先秦诸子的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其中影
响最大的是儒、法、道三家。
儒家学派兴起于春秋,由孔子创始。孔子发展了周公的礼治思想,
创造出“仁”这一核心观念,倡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
为“礼”输入了新的生命力。孔子的“礼”和“仁”以造就理想人格
为最高目标,试图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孔子
之后,孟子、荀子分别从不同方向发展了儒家学说。孟子由“仁”发
展出“仁政”。荀子重新解释孔子的“礼”,熔礼、法于一炉,其学生
韩非、李斯由此而走向法家。后世儒家多认孟子为正统,奉为儒家的
又一宗师,而视荀子为旁门别支。
法家兴起于战国初期。法家正面肯定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以提
倡“法治”为特色,倡导激进的功利主义,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
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受到当政者的欢迎。然而其提
倡专制独断、严刑峻法等,消极面也十分明显。
道家以老子为始祖。道家对现实政治持绝对否定的态度,认为仁
礼、法治都徒生是非,主张“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
时代。他们鄙视世俗的物质享受,鄙薄财富权力的追逐。道家关于事
物恒变、矛盾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对中国后世哲学具有深远
的影响。
考点:战国七雄(A)
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更趋剧烈,强国不断拓展国土,弱
国则逃脱不了被兼并的命运,最终形成了齐、楚、秦、燕、赵、韩、
魏(喊赵薇去演戏)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七国对周围小国的
兼并和边地的开拓,完成了区域性的统一,为秦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考点:商鞅变法(A)
战国初期,秦国数十年内乱不止,国势日弱,屡遭邻国入侵。被
动挨打的局面,促使秦国变法图强,奋起直追。秦孝公即为后,任用
商鞅,以富国强兵、兼并天下为目标,先后实行了废除井田制度、废
除世卿世禄、奖励农耕、建县制和什伍连坐等一系列法规。孝公死后,
商鞅因政局变动而惨遭杀害。与其他各国改革的“人亡政息”不同,
商鞅改革的制度得以继续,秦国也因此由弱变强,后来居上。
考点:大一统帝国的建立(A)
商鞅变法后,迅速强大的秦国开始发起对六国的兼并战争,历史
步入了统一战争的进程。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先后兼并六
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考点:皇帝和中央集权体制(B)
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秦朝统治者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
权国家机器。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为皇帝(皇帝制度),嬴政自称“始
皇帝”。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其下设廷尉、
治粟内史等诸卿,分工负责司法,财政等政务。丞相是百官之长,“助
理万机”,一切军国大事均有皇帝裁决。
秦朝的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郡县制)。郡下辖若干县,县下
还设有乡、里等组织。乡设三老管教化,啬夫管听讼、收赋税。郡县
的长官均由朝廷直接任命,郡县的属吏则由郡守、县令自行选用。秦
汉时的基层属吏职权颇重,地方百姓尚有知啬夫而不知郡县的。
为了巩固新建的中央集权体制,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
等,此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造驰道与直道,以保证政令的畅通;
建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焚书坑
儒,以统一思想舆论。秦虽短命而亡,但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却
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考点:秦的暴政(A)
统一后,百姓渴望社会安宁。秦朝统治者却忘乎所以,十余年间,
不断动用民力:筑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等,
征用劳力数百万人。丁男不足,就征发女子承担转输的苦役。秦律名
目繁多,诛罚苛刻,一人犯法,亲戚邻里都要连坐。秦朝统治者的横
征暴敛已远远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
秦朝统治者是大一统的胜利者,在长期群雄角逐中积累起来的经
验,并不完全适合统一后社会发展的需要。秦朝统治者不能审时度势,
改弦易辙,仍一味重功利、恃酷法,最终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造
成普天之下民怨沸腾的局面。
秦始皇死后,少子胡亥受亲信赵高的唆使,伙同丞相李斯,篡改
遗诏,夺取王位,是为秦二世。秦二世即位后,各地的反抗起义已风
起云涌,然而统治者仍忙于宫廷争斗,大肆诛杀宗室朝臣,加速了秦
朝的覆灭。
考点:陈胜、吴广领导的第一次农民起义(A)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揭开了秦末农民
大起义的序幕,各地反秦起义风起云涌。公元前206年,秦王婴向刘
邦投降,秦朝灭亡。
考点:西汉的建立(A)
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
刘邦打败了项羽,公元前202年,在长安建立西汉。
第三节:从西汉到南北朝的分和
考点:汉承秦制(B)
汉朝建立之后,政局初定,百废待举。汉统治者从皇帝制度、中
央官制,到地方郡县制度,虽继承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但政令施行
宽简疏缓,与秦朝的急切苛刻全然不同。
刘邦看到秦短命而亡,认为这是由于秦未行分封而孤立无援。于
是,在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又封同姓王为诸侯,形成郡县与封国并行
的局面。汉初同姓诸侯的封地很大,随着封国实力的增强,封国与中
央政府的矛盾也日益明朗,最终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
考点:黄老思想和文景之治(A)
黄老之学原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学派。它以道家
为主,又兼采儒、法,主张守道尊法,礼法并用,达到“清静无为”
的境界。到汉朝初年,黄老思想既符合汉初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社会
安定的意愿,也与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风相一致。
文帝、景帝时期,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倡导
以农为本,多次下诏减天下百姓的田租;又废除了秦朝留存下来的族
诛、连坐等严刑苛法。这一系列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为社会
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
会景象,史称“文景之治”。
汉初的“无为而治”政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但
豪族的势力也随之膨胀壮大,土地兼并、贫富分化等社会不稳定因素
越来越凸显。
考点:从“无为”到“有为"(B)
汉武帝为加强皇帝集权,有意裁抑丞相职权,起用身边的亲信近
臣,让他们参与朝廷军国大事的讨论。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
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而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
府机关,称为“外朝”。汉武帝还创设刺史制度,由中央特派监察官
员,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又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
王的权力,大体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考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将儒学定为官学,其
他诸子之学“罢黜”在官学之外。在太学、郡县学校中教授五经等经
学,从中选拔官吏“通经致用”成为古代学者的普遍追求。从此,
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
考点:对西域疆土的扩展(A)
汉武帝在基本解决匈奴对北边的威胁后,为了加强对西域的控制,
在河西走廊设置敦煌郡、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等四郡,天山南北
地区遂与内地连为一体。
考点:东汉的建立(A)
群雄争战中,南阳豪族刘秀伺机而动,招兵买马,异军突起,于
公元25年登上帝位,重建汉朝,史称光武帝。因定都洛阳,位于旧
都长安之东,历史上称“东汉”。
考点:豪强地主(A)
东汉后期,皇权日趋衰弱,逐渐失去对全国政局的有效控制,原
因之一是地方豪强势力不断膨胀。当时一,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不
少豪强地主拥有“连栋数百,膏田漫野”的大庄园,驱使成千上万的
依附农民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经济上自给自足,非常富有。他们
还组建“家兵”、“部曲”之类的私人武装,用以看家护院,称雄一方,
并把持地方舆论,使家族声名远扬。有些名门望族还凭借精通儒学的
文化优势成为官宦世家,甚至连续数代在朝中位居高官。这些豪强地
主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后,对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构成巨大威胁。
原因:东汉政权依靠豪强地主势力建立;光武帝的“柔道”政策
与豪强进行了妥协;西汉时期已经存在豪强的社会基础。
特点:政治上,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经济上,建立自然经济形
态的大庄园。军事上,拥有私人武装和城堡。文化上,重视学习儒家
文化,控制舆论。
影响:成为地方割据势力;与外戚等联合,导致政局混乱;形成
军阀割据混战局面。
考点:赤壁之战(A)
208年,曹操亲率20万大军南下,企图一举歼灭孙、文U,平定
天下。军事上处于劣势的刘备与孙权联合抗曹,双方在赤壁(今湖北
赤壁市西北)隔江对峙。仅5万人马的孙刘联军,运用火攻,大获全
胜,迫使曹操北还。随后,刘备进占四川,孙权进一步扩展了东南的
辖区。
考点:三国鼎立格局的最终形成(A)
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正式
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史称“孙吴”。三国鼎立的
格局最终形成。
考点: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A)
鲜卑族拓拔部原为活动于大兴安岭一带的游牧狩猎民族,后向西
南迁移,建立政权,国号魏,史称“北魏”。此后,迁都平城(今山
西大同),势力日益强盛,陆续攻灭诸国,至439年,统一北方。这
一局面持续近百年后,又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北齐与北周。历史上将
北魏及其后继政权合称“北朝”。
南方的东晋于420年被宋取代,其后,齐、梁、陈三朝相继更替,
历史上合称这四朝为“南朝”。当时一,由北向南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仍
在继续,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逐渐形成江浙、湘赣、巴蜀等先
进的农业经济区。水利的广泛兴修、犁耕的推广改进和北方作物的引
入等,表明农业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丝织、冶铸、造船、
造纸、漆器、制瓷、制盐等手工行业都比较发达。长江中下游出现了
不少商业繁荣的大城市,海外贸易也有所发展。这一时期,活动于南
方山区的一些少数民族陆续出居平原,与汉族人民交往接触,互相融
合,共同为南方经济的开发作出了贡献。
考点: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B)
北魏孝文帝时期,北方的民族融合更被推向新的高潮。孝文帝拓
跋宏继位时,年仅五岁,朝政大权掌握在临朝听政的祖母冯太后手中。
出身汉族的冯太后深知要立国中原,必须变更鲜卑旧俗,于是仿照汉
制,大力推行政治、经济制度改革。在地方基层实行“三长制”,以
加强中央集权,完善地方行政。颁布官吏俸禄制和惩治贪赃的规定,
以遏制贪污腐化。推行“均田制”,将政府控制的荒地分给农民耕种,
以利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孝文帝自幼受冯太后影响,博学善文,具有良好的汉文化修养,
亲政后,决心彻底革除旧俗,全面推行汉化。为摆脱保守势力影响,
他毅然将都城南迁至洛阳,随即下令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和穿胡服,
通用汉语、汉服;改鲜卑族复音姓氏为汉族单音姓氏;仿效汉族体制
改定官制和律令;并以身作则,极力促进胡汉通婚。此外,还尊崇孔
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改革对加快民族融
合进程,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都作出了重大
贡献。
民族融合总是双向的,不仅北方游牧民族勇猛强悍的民族性格对
中原农耕民族深有触动,而且胡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也为汉文化广泛吸
收。畜牧业生产技能和经验的输入推动了中原经济的多样化发展,胡
族的生活习俗更对汉族产生了深远影响。胡床的传入导致高足家具日
益流行,终使汉族席地而坐的传统起居方式完全改变。胡服以及胡饼、
奶酪、烧烤等胡食的流行,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更趋丰富多彩。胡乐、
胡舞与汉族歌舞交融汇合,也为传统艺术文化增添了绚丽斑斓的色彩。
以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为特点的民族融合,不仅使各民族缩小了
差异,增进了团结,为再次的全国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
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四节: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
考点:三省六部制和政事堂(B)
北朝后期,北周灭北齐。581年,杨坚篡周建隋,是为隋文帝。
589年,隋军南下灭陈,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618年,隋炀帝杨广
被杀,隋朝灭亡。同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仍以隋
都长安为都城。
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文帝时,经唐朝的继承和发展,运作过程更
趋规范化、程序化。制度规定,中央设中书(隋称内史)、门下、尚
书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作
为行政机构的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开h户、工六部,分管具体事
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唐朝还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的处所。凡
遇军国大事,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帝批准后,以诏令形式颁
布执行。其后,凡被加以特定官衔而能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成为
宰相,致使宰相人数多至一二十人。
三省六部制其实是皇权逐渐增强的产物,众多宰相集体议事,分
工明确的三省互相牵制,使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不过,这一制度
若能严格执行,皇权将会受到一定限制,因而隋唐时代的皇帝尚无绝
对的专制独裁之权。
考点:科举制(A)
秦汉至隋唐人才选拔方式的演变:
先秦主要实行世卿世禄制,秦朝实行军功爵制,汉代实行推举制,
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并沿用到清末
(1905年)。
魏晋南北朝,门阀世族更凭借显赫的声望逐渐把持选举大权,庶
族子弟多遭排斥。科举取士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
赴京应试,中央政府得以网罗天下俊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
先前的推举制,还使推举人与被推举人之间结成特殊的施恩、报
恩关系,地方门阀往往凭借这种盘根错节的政治、社会联系扩展自己
的势力,对统一王朝构成潜在威胁。人才选拔、官员任用的权力完全
收归中央后,经科举入仕的都成为“天子门生”,于是,门阀势力受
到有效抑制,地方上的离心因素逐渐消解,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总之,科举制度,打破了秦汉以来的推荐方式。冲击了门阀士族
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是我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变
革。
考点:“贞观之治”(A)
626年,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627—649)o丰富的
阅历和隋亡的鉴戒使唐太宗善于体察民情,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
舟”的道理,所以明智地实行疏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修养
生息的政策,使社会日趋安定、生产逐渐恢复。他深知“为政之要,
唯在得人”,欲使治国方略顺利施行,关键在于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因而用人不论资历出身,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术,都委以
重任。
唐太宗还能居安思危,时时以长治久安为念。他经常鼓励臣下敢
言直谏,指出皇帝的过错,自己也能虚心纳谏,勇于改过。
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常为后人称道。他既重视加强国防一,平息
边患,又致力于改善民族关系,与边地少数民族来往交流,和平相处。
他接受吐蕃赞普(君主)松赞干布的和亲要求,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
往吐蕃,增进了汉蕃两族的友谊,在历史上传为佳话。他对各族俊才
一视同仁,都予以信任重用。太宗的真诚相待,使边地各族纷纷归附,
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成就了唐文化的繁荣与恢弘,也促使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
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史称“贞
观之治”。
考点:唐蕃关系(A)
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既重视加强国防,平息边患,又致力于
改善民族关系,与边地少数民族来往交流,和平相处。他接受吐蕃赞
普(君主)松赞干布的和亲要求,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往吐蕃,增进
了汉蕃两族的友谊。边地各族纷纷归附,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成
就了唐文化的繁荣与恢弘,也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
考点:开元盛世(A)
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
唐玄宗在其前期年号开元(713-741)尤能励精图治,锐意革新,表
现出卓越的政治才干。他继承唐太宗的基本国策,废止严刑酷法,实
行宽简,慎刑的法治原则。政治上,革除弊端,抑制腐化,精简机构,
裁汰冗官,提高行政效率,并重用贤臣,鼓励直言极谏,重振清明宽
容的贞观之风。经济上,重视生产,清查户籍,减免徭役,努力缓解
社会矛盾。凭借唐朝前期近百年发展,积累所奠定的良好基础,开元
年间的之力和整顿大见成效,王朝统治被推向全盛,出现政治清平,
社会安定,经济高度繁荣的景象,被后人赞誉为“开元盛世”,唐朝
社会走向鼎盛。玄宗后期,唐王朝由盛转衰。
考点:丝绸之路(A)
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后,这条连接中国与中
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路通道持续兴旺,对东西间的商
品贸易、政治往来、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唐朝西部疆域的拓展超
过汉朝,设有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管辖当地事务,并驻军防守,
丝绸之路在交通更加安全顺畅的基础上臻于全盛。西域及大食(唐代
对阿拉伯帝国的称呼)、波斯、天竺等亚洲诸国的商贾、僧侣和使节
络绎不绝、往来于途。其中,擅长经商的粟特人尤为活跃,他们成为
沟通东西经济与文化的重要媒介。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运往西
方,许多中国特有的工艺技术与思想文化随之向西传播。西方的物品
以及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天文、历算、医药和宗教
信仰也由此输入中国。南亚的佛教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过
程,至唐代形成多个佛教宗派。中国化的佛教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
深远影响。
虽然当时进入中国文化系统的外域文化以中亚、西亚、南亚为三
大支,但其中蕴含的文化背景广阔得多,可以说中国文化以亚洲诸国
为中介,与世界文化进行了交流与融合。
作为丝绸之路东端的唐都长安,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
心,也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城内寓居和滞留的各类外域人士,
数量众多。长安有东市、西市两个商业区,西市周围聚居着大批西域
胡商,在波斯人开的酒肆中,常见胡姬当城沽酒、招彳来顾客的情景,
极为繁华热闹。作为东西方交通的枢纽,长安又是各国人士东来西往
的必经之地,东西方文化在此交融汇合,呈现出一幅斑斓绚丽的图景。
考点:遣唐使(A)
唐朝与东邻朝鲜、日本的交往尤为密切。新罗在朝鲜半岛建立统
一国家后,常与唐朝互遣使节,并不断派遣留学生赴中国学习,人数
前后总计多达2000o经归国留学生的积极传播,唐朝文化的精髓,
如律令、科技、佛教、儒学、学校教育、科举制度等,皆为新罗广泛
吸收。
日本将与唐朝的交往视为国家大事,曾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
来中国交流学习,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学问僧,人数多时一次达
五六百。留学生归国时,带回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和大量文献典籍。日
本不仅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层面仿效唐朝,而且对宗教、文学、
艺术、天文、历法,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以及各类生产技术,
皆予以吸收融合。
大唐盛世,国力强大,中国文化辐射于整个东亚地区,其中汉字、
儒学、律令,天文、历算、医学等科技成就以及中国化的佛教,影响
尤为深远。在19世纪西方影响进入之前,东亚诸国形成以中国本土
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也称汉字文化圈、儒
家文化圈。
宽容、开放的唐文化正是在广泛吸收、融会外域文化的基础上更
显其博大恢弘,同时一,唐文化又以强大的力度向外辐射,在世界舞台
上展示出独特魅力。后世的外国多称中国人为“唐人”,足见唐朝的
国际声誉和深远影响。
第五节:两宋的繁荣和元的统一
考点:北宋的建立(A)
960年,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取代后周,建
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宋建立后,先后
消灭南北割据政权,结束了唐末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却长
期与辽、西夏以及后起的金等民族政权并立。
考点:文官体制(A)
①原因: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重、禁军将领篡夺皇位的历史
教训,避免重演。
②内容:宋太祖在政治、军事制度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
♦军事上的措施:
中央: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确立枢密院主军政、
三衙统兵和皇帝总揽兵权的体制。枢密院长官一般由文官担任;挑选
强壮士兵编入中央禁军。
地方:留老弱者充任厢军和乡兵;采取更成法,轮流变换驻地。
♦政治上的措施: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
内容:
①防范武将专权,通过科举制度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形成了
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宋朝的文官在朝廷中有
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央政府的重要官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
参知政事(副相)、正副枢密使以及地方要员等,大都由文人担任。
②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制度。
影响:消除分裂割据的隐患,有利于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
“冗官”、“冗兵”和“冗费”现象,最终形成了北宋“积贫”局面。
典型例题:
37.开国议政(14分)
假设你是宋初的决策者,需要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一一是否
大力推行科举制。决策之前,你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下:
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n__\
A
重,武将常篡夺皇位.1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共定国是,提高士、
唐代设科举,人才汇聚,享;u>
大夫的参政意识,王朝便能更稳固了.
国三百年.E
/、
唐代参加科举考试者越来越?
多,求官者多,得官者少,政;匚〉
B
府遂增设员外官,候补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代有人认为朝廷的显要官1分国之初,国家百废待兴,亟需大0
员必须是公卿的子弟,他们从富有实干经验的官员来应对政治挑
1c
小就有机会学得各种做官的1l战,仅通过科举制度选官难以满足这
知识,而以科举入朝的布衣之\
个需求.
士则然乏此类经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请你在文本框内的A、B两处填上恰当的文字。(8分)
(2)综合以上因素,你会做出怎样的决策?理由是什么?(6分)
答案:
37⑴
A
水平I:根据历史情境进行合理推论
大力推行科举制可以提拔众多文官担任朝廷官职,形成
一个以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防止武将专权。
水平2:推论与历史情境之间缺乏有效关联
防范武将专权,削夺武将的权力。
B
水平I:根据历史情境进行合理推论
造成冗官、冗员,导致财政困难。
造成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
水平2:推论与历史情境之间缺乏有效关联
积贫积弱
37⑵
水平I:能全面权衡科举制对中央集权带来的利弊,对决策作出
合理解释。
我赘同大力推行科举制。科举制的推广可以说利弊互见,
但是对王朝的稳固来说是利大于弊。它使得政权向士大夫开放,不但
能以文官制约武官,更能增强士大夫对政权的认同感,有利于中央集
权体制的稳固。虽然由此可能带来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等弊端,
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对官员的监督考核加以改善,澄清吏治。
我反对大力推行科举制。大力推行科举制虽则可以选拔
大量人才组成一个文官政府,以防范武将专权,但同时也会造成官僚
机构膨胀,财政困难等难题,而且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可能缺乏
行政经验,不善治理国家,对于中央集权体制的巩固其弊远大于利。
限制武将专权可以通过军事制度改革予以解决,不必以扩大文官队伍
来解决。过度重文轻武会削弱国家的军事实力。
水平2:虽能合理说明自己的决策,但只注意到大力推行科举制
利或弊的一面。
我赞同大力推行科举制。因为这样有利于选拨文官进入
政府,利用文官对武将进行牵制,强化中央集权,防范唐末五代以来
武将专权、藩镇割据的局面。增强文人士大夫对政权的认同感,巩固
王朝统治。
我反对大力推行科举制。因为这会造成官僚机构膨胀,人浮于事,
效率低下,引发财政困难;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可能缺乏行政经
验,不善于治理国家。
其他答案。观点与证据不一致;决策与理由不一致。
考点:王安石变法(A)
背景:庆历新政失败之后,在“三冗”的消耗下,北宋的财政危
机日益严重,要求改革的呼声再一次高涨。
过程:1069年,先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负责变法,设立“制
置三司条例司”,作为变法的领导机构,次年又提升王安石为同中书
门下平章事。
内容: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以富国强兵为号召,推出了均
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将兵法
以及科举新法等改革举措,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诸多
方面。王安石的理财是其改革重点,也是遭到批评攻击的对象。
影响:新法推行十余年,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
局面。
结局:朝廷形成新、旧两党,神宗去世后,哲宗继位,在太皇太
后执政的局面下,全面罢废新法,其用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官员,史
称“元祐更化”
考点:辽、西夏和北宋鼎立的局势(A)
辽的建立: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称帝建契丹
国,后改国号为辽。辽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政策,
占有“燕云十六州二
澧渊之盟:宋初与辽发生多次战争,直到1005年订立澧渊之盟后,
双方之间的战争状态才告结束,维持了百余年的和好关系。
西夏的建立: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国,史称西夏,在
与宋、辽之间的和战关系中,形成了宋、辽、西夏三国鼎立的局势。
宋、辽、西夏、金并立对峙时期,各政权都在边境接界地区设置
了互市贸易的市场,称为榷场。榷场由政府管理,贸易方式和交易的
商品种类都由官府控制。宋朝主要输出茶叶、瓷器、丝织品等,从辽、
西夏和金输入的主要有马、皮革、药材和盐等。虽然榷场的设置出于
控制边境贸易以挟持对方的意图,但榷场的互市贸易促进了边境地区
的商品交流,是各对立政权、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考点:靖康之变和南宋的建立(A)
金的建立:1115年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称帝建国,国号大金。
靖康之变和南宋的建立:1127年,金军攻入宋都开封,俘虏北宋
徽宗、钦宗二帝,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同年,南宋建立,
偏安东南。
考点:蒙古崛起和南宋灭亡(A)
在南宋与金对峙时,北方的蒙古族迅速崛起。1206年,蒙古各
部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全蒙古大汗,尊号成吉思
汗,建立大蒙古国。蒙古建国后,先后灭西夏、金。又三次发起西征,
兵锋直抵欧洲的多瑙河流域,建立起地跨欧亚的蒙古大汗国。
忽必烈继承汗位后,采纳汉人建议,依据中原王朝的体制,称帝
建年号。1271年,定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
元朝建立后,继续南下进攻南宋。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三年后,
元军在房山一役中消灭南宋流亡政权,南宋灭亡。
考点:海上丝绸之路(A)
由于西夏的兴起,中原通往西域的中外商路受阻。商业的繁荣和经济
重心的南移,促使宋朝政府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到南宋时,从海路
前来通商的国家有50多个,东南沿海出现了许多贸易港口,其中广
州、泉州、明州是著名的三大外贸港。官府在贸易港口设立市舶司,
专门管理贸易事务,征收商税。市舶司所在的港口,还设有专供外国
商人居住的“番坊”和用于番货交易的“番市”。
宋代的海外贸易,输入的商品主要有香料、珍宝、药材等,输出
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茶叶等。由于贸易商品以香料、丝织品和
瓷器为大宗,当代中外学者把宋代的海上商路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或“香料之路”。这条以中国泉州为起点,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
亚、印度、波斯、阿拉伯乃至东北非洲的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使宋朝
政府获得了巨额的财政收入,也给通商各国的文明进程增添了活力。
考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A)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平民毕昇创造泥活字印刷。13世纪,活字
印刷术东传朝鲜、日本,又西传到中亚、波斯和欧洲,对中外文化交
流和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考点:火药武器的发明、使用及其影响(A)
火器的发明和使用,改变了战争的方式,从此进入到了冷兵器和
火器并用的时代。13世纪,火药随蒙古国西征传入阿拉伯地区,后
又传到欧洲,对欧洲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考点:《梦溪笔谈》(A)
《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沈括用笔记体裁写成的一本科学著作。
该书不仅保存了大量的科技史料还记载了许多平民百姓在科技上的
创造,书中的描述和分析准确而富于科学性,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
里程碑。
考点:行省制度(B)
元朝为了在空前辽阔的疆域中实行有效统治,取法汉族王朝中央
集权的政治体制。中央政府主要由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构成。中
书省又称为“省部”,下设六部,总理全国政务,枢密院和御史台分
别掌管全国军事和监察。地方行政则创设行省制度。除称为“腹里”
的地区(指大都及其周围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其余地区分设行中
书省,简称“行省”或“省”,派遣官员管辖。行省制度的确立是中
国古代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为后
世沿用,直至今日。
考点: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A)
止匕外,吐蕃作为特别地方行政区,由中央的宣政院兼管,西藏自
此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元朝后期,还设立澎湖巡检司,还
礼澎湖和琉球(今台湾)。元朝将包括边地少数民族在内的全国各地
区都置于中央的统一管辖之下,加强了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的联
系,客观上起到了民族融合的作用。
第六节: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
考点:明朝的建立(A)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建立明朝,为明太祖,同年
灭元。
考点:内阁制度(B)
朱元璋即位后,为稳固统治,注重政治制度的建设,大力加强皇权。
他废除元朝以来的中书省和丞相之职,中国历史上延续1600年的宰
相制度由此终结,包括六部在内的政府各部门直接听命于皇帝。
集皇帝、宰相于一身的朱元璋独揽决策、行政大权,难免力不从
心,所以在位后期始设殿阁大学士,侍从左右,以备顾问,协助皇帝
处理朝廷文书。明成祖朱棣即位后,选拔翰林学士入文渊阁值班,在
皇帝授意下参与机务,批答奏章,正式确立内阁制度。此后,建制不
断完善的内阁,逐渐成为协助皇帝决策的中央机构。
内阁大学士人数不等,职责为起草招敕、票拟批答、咨询顾
问、密疏进言等。明朝中后期,虽有内阁首辅权重一时、形同宰相的
事例,但从制度上说,内阁必须完全遵照皇帝的旨意行事,不得妄提
建议,不准自行其是,所以内阁实质上仍是皇权的组成部分,与前朝
的宰相不可同日而语
考点:清的建立(A)
满族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各部后,于1616年建立大金政权,史称
“后金”。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满清势力占领了山海关
外的东北全境,正虎视眈眈窥测中原。
考点:清军入关与明朝灭亡(A)
1644年,李自成率军经山西以摧枯拉朽之势直捣京师,仅月余
即攻入北京。走投无路的崇祯帝自缢于煤山(今景山),明朝灭亡。
清军入关后迅速占领北京,明王朝为清朝所取代。随后,清朝遣
军分路南下,经十余年,陆续平定各地的抗清活动,建立起对全国的
统治。
考点:军机处的设立(B)
清代前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政权稳固,社会安定,经济
繁荣,文化上也有所建树,后人誉为“康乾盛世”。
清初,中央政府仿效明朝制度,设置内阁,作为协助皇帝办理政
务的中枢机构。另有源于满族旧俗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其成员大多为
手握兵权的满族王公贵族。军国大事往往不经内阁而由议政王大臣会
议商定。议政王大臣一旦做出决定,皇帝也无法轻易改变,皇权因此
受到一定制约。
康熙帝在位时,为加强皇权,于宫中设立南书房,召亲信翰林学
士入内值班,侍从左右,以备顾问,进而参与机务,草拟诏令谕旨。
他希望通过这一内廷决策机制对权势过重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加以钳
制,并将内阁的部分职权归于内廷,但实际作用有限。
雍正帝即位后,以应对西北战事为由,在宫内创设军机房,后将
这一临时性机构固定为常设的军机处。军机处完全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职掌参赞机务、批答奏章、草拟诏旨等,是为皇帝出谋划策、辅佐皇
帝总揽全国军政事务的中央机构。军机处主要成员由皇帝挑选亲信满
汉大臣充任,拟就的诏令,不经内阁直接发往各地,称“廷寄”;直
接下达中央各职能部门,称“交片”。百官的奏折也直接送军机处议
复。乾隆帝时进一步强化军机处的职能,下令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阁也形同虚设,至此,皇权得以空前加强。
考点: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措施(A)
康、雍、乾时期,清政府非常注重对周边地区的防卫与管辖,经
过多年努力,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发展。
当时,外部的一大威胁来自沙皇俄国。沙俄在向西伯利亚的扩张
中,于17世纪中叶侵入中国的黑龙江流域,清朝军队与当地居民多
次进行抗击。康熙时,清军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给俄军以沉重打击,
迫使沙俄同意和谈。随后,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
边界,此后这一地区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清初,原居今新疆伊犁一带的蒙古准口葛尔部势力渐强,控制了天
山南北,并不断向东、向南进兵,反复发动叛乱。康、雍、乾三朝多
次遣军征讨,终于平定叛乱。其后,聚居新疆天山南路的回部也起兵
叛乱,乾隆帝出兵平定,统一了天山南北,随即派军驻守,设立伊犁
将军,管辖当地的军务与民政。
清朝对西藏的治理也不断加强。雍正时,中央政府派出驻藏大臣,
直接监督西藏政务。乾隆时,进一步提高驻藏大臣的职权,全藏所有
僧俗事务都由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互相商定,共同管理,并实行金
瓶掣签制,由驻藏大臣监督达赖、班禅的转世程序。
郑成功于1662年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后,郑氏政权在台湾
地区的统治维持了20余年。康熙中期,清朝发兵攻占台湾,设台湾
府,驻军守备,将台湾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
考点:社会经济繁荣的注重表现(A)
①原因:康、雍、乾时期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②表现
♦农业:南方多种双季稻,番薯、玉米引入,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
桑、茶、棉、甘蔗、蓝靛、烟草成为重要的商品化农产品。
♦手工业:农村家庭手工业绩麻、纺纱、织布、养蚕、缭丝不断推广,
江南、四川、福建、山东、湖广等地尤为发达,湖州丝、松江布行销
国外。
♦商业:商品生产的发展促进各地商业繁荣。许多城市渡过鼎革之际
的萧条,恢复了往日的繁盛,南京、广州、佛山、厦门等地更有新的
发展。长江沿海出现不少著名的商品集散地,如汉口为“船码头”,
镇江为“银码头”,无锡为“布码头”。首都北京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在市场上零售和批发的有各地区、各民族的工艺品与土特产。
考点:《四库全书》(A)
乾隆时,清政府又选派众多著名学者编成浩瀚的《四库全书》,全
书分为经、史、子、集4部,收录历代图书3000多种,保存了许多
珍贵文献,为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大兴文字狱。
考点:朝贡贸易的特点(B)
当时,海外贸易唯一的合法途径是由官方控制和垄断的“朝贡贸
易”。明朝规定,外国贡使来华朝贡,除携带贡品外,准许附带商品
货物进行贸易。对于贡品,朝廷照例以数倍的代价作为补偿。附带的
货物,则由贡使携至京师,在指定地点开市数日,国内居民可在官方
监督下与之交易。至于海外贡舶来华的贡期、贡道、船舶数量和朝贡
人数等,明朝政府都有具体规定。
总之,政府严格限定,薄来厚往,重政治,轻经济。
考点:从海禁到闭关(B)
清初,为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朝廷颁布“迁海令”,实行较
明朝更为严厉的海禁政策,山东以南的沿海居民被迫内迁。康熙帝在
位的中期,因局势趋于稳定,下令取消海禁,重开海外贸易,并指定
在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在今南京)设立海关,允许外国商船
前来贸易。
当时,欧洲社会正发生巨大变化,清朝统治者却处于对西方势力
的戒备以及自大、保守的心态,逐渐走上闭关锁国的道路。康熙晚期
已对外贸路线加以收缩,乾隆时更实施闭关政策,规定外国商船只能
在广州一地通商,而且须遵守种种限制。清朝中期,清政府对外商来
华实施更为严格的限制,国门关闭得更加紧密。
认识:作为一种消极防御手段,在某种程度上起着一定的防卫作
用,但它毕竟是一种落后的政策,它不可能从根本上阻止外来的侵略。
闭关锁国政策不利于中国正常的对外经济文化交往,不利于中国
人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和学习世界优秀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
同时,闭关锁国政策窒息了中国的学术思想,使中国处于长期的停滞
状态。因此,18世纪末,由于清政府的闭关政策,使中国失去了一
次了解西方、学习西方、与西方近代工业文明进行平等交流的机会。
考点:西学的传入(A)
利玛窦、徐光启合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前六卷)。
影响:早期的“西学东渐”,尤其是引入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科学技
术,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积极意义。不少中国人藉此开阔了眼界,
窥见一个原先全然无知的西方世界。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
的差距,开始对中国的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
考点: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体制(C)
一、知识梳理
1、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
概念。前者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后者是指全
国各种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
2、特点:全国听命于国君,中央政府设有庞大的官僚机构,各地官
员有中央任命。
3、原因:
(1)经济根源: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要
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
展。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
镇压农民的反抗。
(2)政治根源:适应地主阶级建立和巩固政权,完成和巩固统一,
加强对人民控制的需要。
(3)理论来源:法家“集权”理论。
4、演变过程:
(1)萌芽一一战国时期:①理论上,法家(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张;②实践上,商鞅变
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2)创立一一秦朝
目的:为有效控制大一统局面
内容:
中央皇权为中心的三公九卿制:①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为皇帝,嬴政
自称“始皇帝”。②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丞相(丞相是百官之长,
“助理万机”)、御史大夫(管监察)、太尉(管军事),其下设廷尉、
治粟内史等诸卿,分工负责司法、财政等政务。
地方实行郡县制:①秦朝的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郡下辖若干县,
县下还设有乡、里等组织。乡设三老管教化,啬夫管听讼、收赋税。
②郡县的长官均由朝廷直接任命,郡县的属吏则由郡守、
县令自行选用。③秦汉时的基层属吏职权颇重,地方百
姓尚有知啬夫而不知郡县的。
巩固措施:①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②建造驰道与直道,以保证
政令的畅通;③修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④开边移民,以充实
边地实力;⑤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
意义:秦虽短命而亡,但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却成为我国历代王
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3)巩固一一西汉
①设立中朝裁抑相权,②创设刺史制度,监察地方③颁布推恩令,解
决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④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的建议,加强了思想上的控制。
思考:汉承秦制但有沿有革。“汉承秦制”体现在哪些方面?又有哪
些变化?
A家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政令施行宽简疏缓与秦急切苛
刻不同。
B承袭郡县制。但为确保刘家天下,汉初实行郡县制与封国制的
并存(郡国并行制)。
C承袭监察制,汉武帝时发展为刺史制度。
(4)完善一一隋唐
①三省六部制
内容:隋首创三省六部制(掌握具体分工),唐朝继承,并设立政事堂。
实质:三省六部制其实是皇权逐渐增强的产物
特点:集体议事、分工明确、互相牵制,防止宰相专权。
②琳举制
创立:由隋朝开创,经唐朝逐渐健全(北宋完善)。
内容: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很多,常设的为明经、进士两科,其中,
进士科尤受重视,考取难度也最大。
作用:
①科举制使中央政府得以网罗天下俊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
②将人才选拔、官员任用的权利完全收归中央,门阀势力受到有效抑
制,地方上的离心因素逐渐消解,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③繁荣了唐代文化,出现唐诗辉煌景象。
(5)加强——北宋
A宋代通过科举制度来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宋朝的文官在朝廷中
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央政府的重要官员,地方要员等,大都由文
人担任,形成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
B为了便于官员的调遣撤换,宋朝还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
(6)新发展一一元朝:
原因:元朝灭亡南宋后,再次实现全国统一。元朝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虚拟现实阅读应用-洞察分析
- 星系团物质循环与宇宙环境-洞察分析
- 信号控制对交通碳排放影响-洞察分析
- 脱位复发因素-洞察分析
- 云计算资源调度策略-洞察分析
- 创建文明校园启动仪式精彩讲话稿(12篇)
- 消防宣传教育效果评估-洞察分析
- 无人驾驶系统安全-洞察分析
- 药物检测假阳性分析-洞察分析
- 企业报告中创新技术的运用与实践
- 国家开放大学《理工英语3》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机械工程学报标准格式
- 实验室仪器设备清单与价格
- MT_T 1186-2020 露天煤矿运输安全技术规范_(高清版)
- STM8S-汇编Word版
- 机械制图国标
- 冷库项目专项扶持资金申请报告(模板范本)
- (完整版)建筑力学(习题答案)
- -脑梗塞的最佳治疗中药方剂
- N掺杂TiO2纳米管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二沉池设计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