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 20222023学年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期末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 20222023学年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期末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 20222023学年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期末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 20222023学年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期末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 20222023学年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期末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20222023学年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三峡》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略无阙处______

(2)至于夏水襄陵______

(3)沿溯阻绝______

(4)虽乘奔御风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展现了三峡独具特色的山水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的赞叹之情。

B.文中“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一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

C.第③段从俯视、仰视的角度描绘出三峡春冬之时清幽秀美的景象。

D.本文语言凝练生动,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4.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早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二、《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游庐山记

恽敬

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出山五里所①,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山沈沈②苍酽③一色,岩谷如削平。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山之腰皆弇④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⑤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诒⑥后之好事者焉。

①五里所:五里左右。②沈:同“沉”,深沉。③酽(yàn):色彩浓。④弇(yǎn):覆盖。⑤类:大抵,大致。⑥诒:同“贻”,留给。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四时俱备

(2)晓雾将歇

(3)复顷之

(4)敬故于是游所历

2.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以诒后之好事者焉以我酌油知之

B.倍未雨时四时俱备

C.水之征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翻译下列句子。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

4.根据文内容,用原句说说为什么“于云独记其诡变”。

5.两篇短文分别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老学庵笔记

陆游

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①南迁②,相遇于梧、藤③间。道旁有鬻④汤饼者,共买食之。觕⑤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⑥’而已。”

[解释]①黄门公:指苏辙,下文中的“九三郎”也是对苏辙的称谓。②南迁:贬谪到南方。③梧、藤:梧州、藤州。④鬻(yù):卖。⑤觕(cū):同“粗”。⑥饮湿:指润湿嘴巴。

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

③共买食之

④饮酒但饮湿

翻译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3.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亦”和“相与”点出两人相似的遭遇和心境。

B.文描写了被贬后的艰难生活。“大笑”看似写乐,实则写人物的苦闷。

C.文以第一人称写寻友赏月的悠闲。文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徐”和“大笑”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人物的风采。

D.[乙]两文都采用记叙和描写的方式来写被贬后的生活,最后都以议论结尾。

4.如果你是东坡先生在文的情境中,会对九三郎说什么?

三、《与朱元思书》

[甲]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

与顾章书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注]①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③限日:遮挡阳光。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重:向往。⑥竹实: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互相轩邈

(2)窥谷忘反

(3)蝉吟鹤唳

(4)岂徒语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经纶世务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猿则百叫无绝至则无可用

C.与朱元思书借旁近与之

D.梅溪之西山川之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找出有关语句并简要分析。

5.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管子牧民四顺

政①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②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③,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④之。……故从其四欲⑤,则远者自亲⑥;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故知予之为取⑦者,政之宝也。

①政:政令。②佚乐:使……安乐。③危坠:危亡。④生育:使……生养繁息。⑤欲:欲望,⑥亲:亲近。⑦予之为取:给予就是索取,即予之于民就是取之于民。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腰白玉之环

B.池非不深也南冥者,天池也

C.委而去之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D.故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环而攻之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以钱覆其口

C.民恶贫贱,我富贵之前人之述备矣

D.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不效,则治臣之罪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4.两文都围绕“民心”展开议论,甲文强调(1)“”(用原文语句回答)比“天时””地利”更重要、乙文认为(2)“”(用原文语句回答)就可以赢得民心。“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启示我们:一切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亲民要有真感情,爱民要有真措施,利民要有真成效。(3)甲文中的什么主张与“执政为民”思想是相通的?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大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妄妇之道也。居天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留侯论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①有所不能忍者。匹夫②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③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④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⑤教之也。当淮阴⑥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①人情:人的感情。②匹夫:平民中的男子,指一般人。③卒:同“猝”,突然。④挟持:指抱负。⑤子房:指张良,因辅佐刘邦建立汉朝有功,封留侯。⑥淮阴:指韩信。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丈夫之冠也

(2)必敬必戒

(3)必有过人之节

(4)此不足为勇也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卒然临之而不惊。

(2)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4.文讽刺公孙衍、张仪之流不以正义为标准,而是以为原则,是在行“妾妇之道”。文通过高祖与项籍的对比,论述了成大业者自身应具备的素质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贞观政要

贞观①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②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③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人。”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④”,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⑤,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⑥”。

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②存:抚恤。③耽:沉溺。④敝:通“蔽”。⑤九重:深宫之内。⑥存意:用心操劳国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饿其体肤饿:______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喻:______

(3)犹割股以啖腹股:______

(4)若耽嗜滋味嗜:______

2.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限划2处)

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

3.翻译下面句子。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

4.两文从个人发展与国家兴亡的角度阐述了治国之道。文强调国家兴盛内要有“”,外要有“”;文强调为君之道,首先是“”其次是“”,还要广开言路,居安思危。(用原文作答)

5.文画波浪线部分从正面入手运用了论证方法,文画波浪线部分从反面着笔运用了论证方法。

五、《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赵将括母

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曰:“不也。”

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2)赵兵果败,括死军覆

(3)母置之,吾计已决矣

(4)即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

2.翻译下列句子。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2)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3.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分析。

4.文中,愚公一家对移山的态度是“”(用原文语句回答);文中,赵括母亲坚决反对赵括代廉颇为将。在现实生活中,当遇到问题需要选择的时候,你会怎么做?谈谈你的看法。

六、《周亚夫军细柳》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宋史·范仲淹传

康定元年,元昊反,延州诸砦①多失守,仲淹自请行②。

先是③,诏分边兵:总管领万人,钤辖④领五千人,都监领三千人。寇至御之,则官卑者先出。仲淹曰:“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也。”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⑤出御贼。

明年正月,诏诸路人讨⑥,仲淹曰:“正月塞外大寒,我师暴露,不如俟春深入,贼马瘦人饥,势易制也。当据要害,拓疆御寇,策之上也。”帝皆用其议。

仲淹又请修承平、永平等砦,稍招还流亡,城⑦十二砦,羌汉之民,相踵归业⑧。诸羌来者,仲淹皆推心接之。

仲淹为将,贼不敢辄犯其境。

①砦,同“寨”。②行:这里指前往御敌。③先是:指范仲淹到延州之前。④钤辖:地方统兵官,位在总管之下,都监之上。⑤更:轮换。⑥诏诸路人讨:皇帝下诏命令各路军队讨伐西夏。⑦城:修筑城墙。⑧相踵归业:先后回归家园,恢复正常生产。

请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上自劳军劳:

(2)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

各将三千人将:

(4)不如俟春深入俟: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两文中画线的句子。

(1)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2)诸羌来者,仲淹皆推心接之。

3.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将下面图表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两文都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文中周亚夫是一位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将军,请结合文内容说说范仲淹是一位什么样的将军。

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三峡》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略无阙处______

(2)至于夏水襄陵______

(3)沿溯阻绝______

(4)虽乘奔御风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展现了三峡独具特色的山水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的赞叹之情。

B.文中“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一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

C.第③段从俯视、仰视的角度描绘出三峡春冬之时清幽秀美的景象。

D.本文语言凝练生动,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4.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早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1)同“缺”,空隙,缺口;(2)冲上(漫上);

(3)逆流而上;(4)飞奔的马。

2.(1)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3.B(B有误,这句话并不能体现“山高”“回环曲折”的特点,体现了三峡水的迅疾。)

4.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5.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

表述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述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或语言风格不同:渔歌更口语化、更通俗。

二、《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游庐山记

恽敬

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出山五里所①,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山沈沈②苍酽③一色,岩谷如削平。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山之腰皆弇④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⑤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诒⑥后之好事者焉。

①五里所:五里左右。②沈:同“沉”,深沉。③酽(yàn):色彩浓。④弇(yǎn):覆盖。⑤类:大抵,大致。⑥诒:同“贻”,留给。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四时俱备

(2)晓雾将歇

(3)复顷之

(4)敬故于是游所历

2.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以诒后之好事者焉以我酌油知之

B.倍未雨时四时俱备

C.水之征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翻译下列句子。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

4.根据文内容,用原句说说为什么“于云独记其诡变”。

5.两篇短文分别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1)四季(2)消散(3)又(4)此,这

2.D(A项,表示目的,来/凭,靠;B项,时候/季,季节;C项,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D项,都为“像”。)

3.(1)自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奇丽的景色了。

(2)出山五里左右,到了神林浦,望瀑布更为清楚。

4.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

5.文表述了对秀美山川的热爱、赞美之情以及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隐逸情怀。文表述了对庐山胜景,尤其对庐山云雾的奇诡变幻之态的赞叹之情。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老学庵笔记

陆游

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①南迁②,相遇于梧、藤③间。道旁有鬻④汤饼者,共买食之。觕⑤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⑥’而已。”

[解释]①黄门公:指苏辙,下文中的“九三郎”也是对苏辙的称谓。②南迁:贬谪到南方。③梧、藤:梧州、藤州。④鬻(yù):卖。⑤觕(cū):同“粗”。⑥饮湿:指润湿嘴巴。

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

③共买食之

④饮酒但饮湿

翻译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3.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亦”和“相与”点出两人相似的遭遇和心境。

B.文描写了被贬后的艰难生活。“大笑”看似写乐,实则写人物的苦闷。

C.文以第一人称写寻友赏月的悠闲。文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徐”和“大笑”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人物的风采。

D.[乙]两文都采用记叙和描写的方式来写被贬后的生活,最后都以议论结尾。

4.如果你是东坡先生在文的情境中,会对九三郎说什么?

1.(1)高兴的样子(2)考虑,想到(3)吃(4)只,仅

2.(1)月光照在院子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

(2)苏辙放下筷子叹气,苏轼已经吃完汤饼了。

3.B(有误,从“大笑”中可以看出苏轼的乐观、豁达。)

4.示例:弟弟。人生中的磨难再所难免。与其哀声叹气,不如乐观面对。

译文

苏轼与弟弟苏辙贬谪到南方时曾经在梧州、藤州之间相遇,路边有卖面条的人,于是兄弟二人买了面条吃,粗陋而难以下咽。苏辙放下筷子叹气,但是苏轼已经很快吃光了,他慢悠悠地对苏辙说:“九三郎,你还想细细咀嚼吗?”说完大笑着站起来。秦少游听说这件事后,说:“这是东坡先生‘只管饮酒,不管它的味道’(的风格)罢了。”

三、《与朱元思书》

[甲]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

与顾章书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注]①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③限日:遮挡阳光。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重:向往。⑥竹实: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互相轩邈

(2)窥谷忘反

(3)蝉吟鹤唳

(4)岂徒语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经纶世务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猿则百叫无绝至则无可用

C.与朱元思书借旁近与之

D.梅溪之西山川之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找出有关语句并简要分析。

5.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1)往高处或远处伸展(2)同“返”,返回(3)叫(4)难道

2.B(A.……的人;B.连词/却;C.给;D.的)

3.(1)像老鹰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

(2)山谷中隐居生活所需要的物品,在这里都已经俱全了。

4.甲文: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活灵活现地写出了树之高,山之奇。

乙文: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山之高,水之深。

5.抒发了热爱美丽的大自然,寄情山水,淡泊名利和避世退隐的思想感情。

四、《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管子牧民四顺

政①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②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③,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④之。……故从其四欲⑤,则远者自亲⑥;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故知予之为取⑦者,政之宝也。

①政:政令。②佚乐:使……安乐。③危坠:危亡。④生育:使……生养繁息。⑤欲:欲望,⑥亲:亲近。⑦予之为取:给予就是索取,即予之于民就是取之于民。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腰白玉之环

B.池非不深也南冥者,天池也

C.委而去之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D.故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环而攻之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以钱覆其口

C.民恶贫贱,我富贵之前人之述备矣

D.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不效,则治臣之罪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4.两文都围绕“民心”展开议论,甲文强调(1)“”(用原文语句回答)比“天时””地利”更重要、乙文认为(2)“”(用原文语句回答)就可以赢得民心。“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启示我们:一切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亲民要有真感情,爱民要有真措施,利民要有真成效。(3)甲文中的什么主张与“执政为民”思想是相通的?

1.C(A.不同。包围,围绕/环形的玉。B.不同。护城河/池塘。C.相同。委,放弃,舍弃。D.不同。顺从,听从/跟从,跟随。)

2.D(A.不同。表顺承,且/表转折,却。B.不同。介词,凭借/介词,用。

C.不同。代词,他们/助词,的。D.相同。则,连词,那么。)

3.(1)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2)所以予之于民就是取之于民这个原则,是治国的法宝。

4.人和从其四欲实施“仁政”(得道)

译文

政令所以能推行,在于顺应民心;政令所以废弛,在于违背民心。人民怕忧劳,我便使他安乐;人民怕贫贱,我便使他富贵;人民怕危难,我便使他安定;人民怕灭绝,我便使他生育繁息。……因此,满足上述四种人民的愿望,疏远的自会亲近;强行上述四种人民厌恶的事情,亲近的也会叛离。所以予之于民就是取之于民这个原则,是治国的法宝。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大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妄妇之道也。居天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留侯论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①有所不能忍者。匹夫②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③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④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⑤教之也。当淮阴⑥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①人情:人的感情。②匹夫:平民中的男子,指一般人。③卒:同“猝”,突然。④挟持:指抱负。⑤子房:指张良,因辅佐刘邦建立汉朝有功,封留侯。⑥淮阴:指韩信。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丈夫之冠也

(2)必敬必戒

(3)必有过人之节

(4)此不足为勇也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卒然临之而不惊。

(2)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4.文讽刺公孙衍、张仪之流不以正义为标准,而是以为原则,是在行“妾妇之道”。文通过高祖与项籍的对比,论述了成大业者自身应具备的素质是。

1.(1)行冠礼(2)谨慎(3)节操(4)足够

2.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3.(1)突然面对意外而不慌乱。

(2)当韩信攻破齐国,想要自己称王时,高祖非常生气,怒气显露在言语和神色上。

4.顺从忍耐

译文

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一般的人被侮辱,一定会拔起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够被称为勇士。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突然面对意外而不慌乱,无故受到别人侮辱而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胸怀极大的抱负,志向非常高远。

看那汉高祖之所以成功,项籍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项籍不能忍耐,因此战争中是百战百胜,但是随随便便使用他的刀锋(不懂得珍惜和保存自己的实力);汉高祖能忍耐,保持自己完整的锋锐的战斗力等到对方疲敝,这是张良教他的。当韩信攻破齐国,想要自己称王时,高祖非常生气,怒气显露在言语和神色上。从此可看出,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贞观政要

贞观①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②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③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人。”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④”,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⑤,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⑥”。

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②存:抚恤。③耽:沉溺。④敝:通“蔽”。⑤九重:深宫之内。⑥存意:用心操劳国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饿其体肤饿:______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喻:______

(3)犹割股以啖腹股:______

(4)若耽嗜滋味嗜:______

2.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限划2处)

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

3.翻译下面句子。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

4.两文从个人发展与国家兴亡的角度阐述了治国之道。文强调国家兴盛内要有“”,外要有“”;文强调为君之道,首先是“”其次是“”,还要广开言路,居安思危。(用原文作答)

5.文画波浪线部分从正面入手运用了论证方法,文画波浪线部分从反面着笔运用了论证方法。

1.(1)使……饥饿;(2)知晓,明白;(3)大腿;(4)爱好。

2.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

3.(1)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

(2)古代的昏君,他们的耳朵和眼睛都受到蒙蔽。

4.法家拂士,敌国外患,存百姓,不敢纵逸

5.举例比喻

译文

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做国君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必须首先关心百姓。如果用损害百姓的办法来满足自身的享乐,那就像从自己腿上割肉来充饥一样,肚子填饱了,人也就死了。再说,我从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求。常常思索使人身体受到损害的原因不在别的,都是由于自己贪欲才酿成的灾祸。如果一味沉溺于吃喝,沉湎于声色,那么这些欲望越多,所受到的损害也就越大,这样既妨害国家大事,又扰乱百姓。”贞观六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古代的昏君,他们的耳目都受到蒙蔽,弄不清哪些政策是成功的,哪些政策的失败的,帝王不知道自己有哪些过错,于是渐渐导致国灭身亡。我既然住在深宫之内,不可能完全知道天下所有的事情,所以希望你们诸位起到我的耳目的作用。不要以为国家太平,边疆安宁,就不用心操劳国事了。”

五、《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赵将括母

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曰:“不也。”

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2)赵兵果败,括死军覆

(3)母置之,吾计已决矣

(4)即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

2.翻译下列句子。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2)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3.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分析。

4.文中,愚公一家对移山的态度是“”(用原文语句回答);文中,赵括母亲坚决反对赵括代廉颇为将。在现实生活中,当遇到问题需要选择的时候,你会怎么做?谈谈你的看法。

1.(1)肩负、扛(2)颠覆,灭亡(3)放弃,放下不管(4)称职

2.(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和小孩都比不上。

(2)他的父亲当时身为大将,用自己的俸禄供养的食客(谋士)要以“十”这个数目来计算,所结交的朋友要以“百”这个数目来计算。

3.是一位有德有识的母亲。她上书阻止让儿子为将,说明她深明大义,有自知之明;她能看出儿子和丈夫的差别,说明她考虑问题周到,观察细致入微;她讨得“无随坐”的承诺,说明她见识深远、处事周密。

4.杂然相许

示例:生活中遇到问题需要做选择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自知之明,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去做事情,要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明智清晰的判断,考虑问题要周到。这样做事时,才能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成功的可能性才更大。

译文

赵国的大将、封为马服君的赵奢的妻子,是赵括的母亲。秦国攻打赵国,赵孝成王命令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将要出征,赵括的母亲呈上书信向赵王诉说道:“赵括不可以被任命为大将。”赵王问道:“这是为什么呢?”(赵括的母亲)说:“原先我侍奉赵括的父亲时,他的父亲当时身为大将,用自己的奉禄供养的食客(谋士)要以‘十这个数目来计算,所结交的朋友要以‘百这个数目来计算。大王和王室贵族赐赠的钱财丝绸,他全部都把它们分给军吏、士大夫。从接受出征命令的日子起,就不再过问家中私事。现在赵括一旦做了大将,面向东接受军吏的拜见,军吏中没有敢抬头看他的人。赵王所赐赠的金钱丝绸,他回家后也全部收藏起来;并且每天寻找可买的合宜的田地房屋,总想扩充自己的私有。大王您认为他像他的父亲吗?父亲、儿子不同,居心有着差异。我希望大王不要派遣赵括为大将领兵出征了吧。”赵王说:“作为赵括的母亲,你还是放下这事不要管了吧,我已经决定了。”赵括的母亲说:“大王您最终还是要派遣他为将,那么如果他有了不称职的情况发生,我这个老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