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刍议音乐审美教育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开展获奖科研报告论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逐渐被广大教师意识到。而中学音乐的审美教育不仅能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滋养和陶冶,还利于对学生音乐理解力、感悟力、欣赏力、审视力及判断力、接受力的培养,同时更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国际民族文化的积累沉淀及其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为此,本文将通过中学音乐教学现状的分析,探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审美教育策略。
关键词:中学音乐;审美教育;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00G632000B001002-766107-038-01
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设计,直接关乎着学生音乐兴趣的提高。为此,在学校教学过程中不可将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混为一谈,必须充分发挥音乐教学对欣赏形式美的教育作用,让学生用心去感受、体会音乐作品。然而,要使每位学生都受到这种思想理念的影响,都能从音乐作品中感受到美,这还需要每位音乐教师坚持不懈地努力。
一、中学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方式现状。目前,我国音乐教学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其一,根据教学大纲及教科书照本宣科;其二,将所有音乐课当作音乐欣赏教学,针对学生喜欢流行歌曲的特点,每次上课都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聆听,使音乐课变成学生眼中的“自习课”。故而,当前中学音乐教学的方式方法还无法提高音乐审美教育的有效性,为此,音乐教师必须在课前做足准备,以学生兴趣为教学方案设计基础,让学生在主观上提高音乐兴趣。其三,可适当传授简单的乐谱知识给学生,或准备简单的音乐作品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的相关特征,使学生在音乐课的讲解过程学会感受音乐。同时还可利用多媒体教室,通过结合视听觉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虽然音乐课堂教学方式不尽相同,但其目的并无差异,都是旨在让学生掌握更多音乐知识,提高其审美能力。
2、教学目标现状。音乐教学并非以灌输音乐知识为目标,而是以降低学生对音乐专业技能的掌握,着重培养其音乐感知能力为教学目标。音乐教师要善于利于音乐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去体验感悟音乐作品的魅力,进而使其既能学到音乐知识,又能感受到音乐的无形美。总之,无论音乐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方式,其关键目的都是让学生对音乐魅力进行感受体验,绝非是单纯的知识讲解传授,才能令学生体会到不同音乐作品风格带来的不同感受,即音乐的最终教学目标。
二、中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有效策略
1、提升学生音乐感知能力。人们在欣赏不同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感受不尽相同,例如轻音乐可令人们放松,压抑的音乐使人感到压抑,言语节奏的强弱均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而音乐审美能力又是以人对音乐语言的理解能力,也就是音乐感知能力为先决条件,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其实,所谓音乐感知能力主要指人们在欣赏音乐过程中的相应心理反应。但要实现对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则首先要学习音乐语言,其次要多听各种风格的音乐,不能只听流行音乐,因这类音乐大多短暂肤浅,对学生音乐认知的培养百无一利。
2、增强学生音乐审美兴趣。当学生感知美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程度,便会产生追求美的欲望,进而去体会音乐作品的情感,并理解、想象音乐作品,体现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意义。首先,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双方的情感交流,以协助学生理解和学习音乐;其次,家长方面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问题,积极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音乐,加深对音乐的印象。总之,音乐作为一种有声语言,只有通过有效的情感交流和学习,才能提升学生音乐审美兴趣。
3、通过音乐鉴赏让学生感受美。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不再是口号,音乐教师的装饰也越来越艺术化,粘贴了如歌剧、古典音乐等音乐名家的剧照画像,这种装饰风格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音乐审美氛围,可让学生受到音乐美的感染。同时,在音乐课上也可通过恬静优美音乐的播放,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存在。音乐欣赏是学生对器乐及声乐作品情感内涵的心理认知过程,其具有启发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和愉悦学生身心的作用,而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美,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音乐兴趣及创造美与审美能力的前提基础。
全球的音乐作品就如恒河沙数,数不胜数,无论是古今中外,还是材料差异、风格差异,亦或结构、个性的不同,但音乐作品总是以特殊的形式存在于人类生活中。对音乐美的感受,必须随着音乐的旋律律动,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从感性认知升华到理性认知。例如,《保卫黄河》歌曲鉴赏中,要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旋律的起伏,由慢及快的节奏,由弱至强的力量,进而体会中华民族又如黄河水般不可抵挡的崛起。
4、学生审美想象能力的激发培养。审美想象能力是构成审美能力的主要内容,它是以人们现有审美形象为基础,进而创建全新形象的一种审美能力。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审美想象能力,使其通过音乐想象力创造相应的音乐形象,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进行深入理解,以此提升审美水平及能力。而要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音乐审美教学就必须做到以学生心理想象及生理听觉为起点基础。例如,基础为生理听觉的学生,教师可通过热情大方的课堂形象创造,促进师生间的距离缩短,激发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从而使学生产生审美想象力。事实上,任何音乐作品的内涵外延均不同,任何人对其的理解也不同,故而,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将自身音乐兴趣投入音乐审美奥秘的探究中,让学生体验音乐作品蕴藏的意义,感悟到音乐作品欢乐悲怆、低沉优美的变化,体会到音乐作品深远宁静、辽阔平和的特点,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陶醉的情感,实现对其丰富审美想象力的培养。
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必须围绕歌曲进行发散延伸,让学生在对音乐聆听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