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心肺复苏要点课件_第1页
徒手心肺复苏要点课件_第2页
徒手心肺复苏要点课件_第3页
徒手心肺复苏要点课件_第4页
徒手心肺复苏要点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徒手心肺复苏要点课件目录contents徒手心肺复苏概述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要点徒手心肺复苏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徒手心肺复苏实战演练及注意事项徒手心肺复苏相关知识点拓展CHAPTER徒手心肺复苏概述01心肺复苏是一种急救技术,通过外部的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来维持人体呼吸和循环功能,帮助恢复心脏停跳病人的氧气供应和血液循环。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处理措施,旨在为心脏停跳患者提供初步的生命支持,直到更高级的医疗救援到达或患者自主恢复心跳。心肺复苏是一种由专业医护人员和非专业人士都可以学习和实施的技术,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为患者提供生存机会。心肺复苏的定义心肺复苏是心脏停跳患者接受急救的最基本措施,能够迅速恢复患者的氧气供应和血液循环。心肺复苏能够显著提高心脏停跳患者的生存率,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心脏停跳是一种紧急状况,需要立即的急救措施来维持患者的生命。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心肺复苏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不断发展演变,以更好地适应患者的需求和抢救成功率。心肺复苏技术已经从简单的胸部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发展成为更为复杂和高效的急救措施。心肺复苏已经成为现代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医院内外的紧急救援中。心肺复苏的历史与发展CHAPTER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02呼叫患者名字,轻拍肩膀,观察是否有反应。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感觉是否有呼吸的气流。判断意识与呼吸判断患者是否自主呼吸判断患者是否失去意识0102呼救并获取AED如果现场有AED,立即获取并打开。如果患者无意识、无呼吸,立即大声呼救,让周围人拨打急救电话。摆放患者体位将患者平放在硬质平面上,头、颈、躯干无扭曲。头偏向一侧,清理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胸骨下半部,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部位成人至少5厘米,儿童约5厘米,婴儿约4厘米。按压深度每分钟至少100次。按压频率实施胸外按压捏住患者鼻子,用口完全罩住患者的口,平静吸气后吹气,吹气时间要大于1秒。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患者口腔无法正常张开,将口对准患者的鼻子吹气。口对鼻人工呼吸进行人工呼吸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AED到达或急救人员接手。持续至AED到达或急救人员接手CHAPTER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要点03在发现有人突然倒地后,应迅速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及呼吸情况。快速判断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是否有起伏,以确定其是否仍有呼吸。同时,观察患者面部是否有痛苦表情,以判断其是否可能存在疼痛或不适。准确判断判断意识与呼吸时要快速、准确呼救说明一旦发现有人突然倒地且无意识、无呼吸或呼吸异常,应立即大声呼救,并告知附近的人自己需要进行心肺复苏。取得AED在呼救的同时,应尽快取得附近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以便在心肺复苏过程中使用。呼救时说明情况及地点,并取得AED正确姿势在进行胸外按压时,施救者应将患者平放在硬质平面上,双手交叉重叠并用力向下按压。正确部位按压部位应位于患者胸骨下半部与沿肋骨边缘交叉处,注意不要按压患者的剑突或肋骨。按压时注意正确的按压姿势和部位吹气量在进行人工呼吸时,应注意吹气量不要过大或过小。一般来说,吹气量应在800-1000毫升之间。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应为30:2。也就是说,每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时注意吹气量及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CHAPTER徒手心肺复苏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04在判断意识与呼吸时,操作不够迅速和准确,可能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抢救时机。错误表现在判断意识与呼吸时,应迅速而准确,可以通过轻拍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唤来判断意识,同时注意观察胸部起伏判断呼吸情况。纠正方法判断意识与呼吸不够迅速、准确VS按压部位不正确或用力不够,可能导致按压效果不佳,甚至对患者造成伤害。纠正方法按压部位应位于患者胸骨下半部,同时注意双肘关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在按压过程中,应观察患者胸部起伏情况,以判断按压效果。错误表现按压部位不正确或用力不够人工呼吸时吹气量过多或过少,可能导致患者呼吸不畅或通气过度。在人工呼吸时,应注意控制吹气量,以患者胸部起伏适宜为准。同时注意观察患者口唇颜色变化,以判断通气情况。错误表现纠正方法人工呼吸时吹气量过多或过少错误表现操作时不够连贯、流畅,可能导致操作效率低下,影响抢救效果。要点一要点二纠正方法在操作时,应注意动作连贯、流畅。在按压与人工呼吸交替进行时,应注意保持节奏和操作顺序。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操作方法。操作时不够连贯、流畅CHAPTER徒手心肺复苏实战演练及注意事项05确定环境安全在实施徒手心肺复苏前,首先要确保施救者和被救者的安全,选择一个平坦、开阔且无障碍物的地面,避免在柔软的床垫或沙发上进行,以免影响操作。施救者首先要判断被救者是否有意识并检查其呼吸情况,可以通过呼唤、拍打等方式唤醒被救者,同时注意观察其胸腹部起伏情况,以确定呼吸是否正常。在确认被救者需要心肺复苏后,应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并告知接线员患者情况及所在地点,同时保持电话畅通,随时接受急救人员的指导。按照“CAB”步骤进行徒手心肺复苏,即先进行胸外按压(C),再进行人工呼吸(A),最后进行电除颤(B)。在实施心肺复苏时,需要注意按压位置、频率和深度等要点,以确保有效的心脏泵血和呼吸通气。在实施心肺复苏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评估复苏效果,观察被救者的生命体征是否改善,同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复苏操作。判断意识与呼吸实施心肺复苏评估复苏效果呼叫急救电话现场模拟演练在进行胸外按压时,要注意避免暴力按压,以免导致肋骨骨折等损伤。避免暴力按压在进行人工呼吸时,要注意口对口,确保呼吸道的通畅,同时避免交叉感染。人工呼吸时要注意口对口在实施心肺复苏的过程中,需要随时观察被救者的生命体征,如心跳、呼吸、血压等,以便及时调整操作方案。注意观察生命体征为了确保正确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能,建议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演练活动,以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注意事项及建议CHAPTER徒手心肺复苏相关知识点拓展06心跳停止01当患者的心脏停止跳动时,全身的血液循环会中断,细胞无法得到氧气和营养物质,导致细胞死亡。心肺复苏的目的02通过外部的胸部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向大脑和全身组织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以维持生命。作用机制03通过胸部按压,可以增加胸腔内的压力,从而推动血液流动;而口对口人工呼吸则可以向肺部输送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使肺部能够进行气体交换。心肺复苏的原理及作用机制成功率根据不同的研究,徒手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在1%-20%之间。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心跳停止的原因、开始心肺复苏的时间、复苏的持续时间、按压深度和频率等。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及影响因素培训课程定期复习医疗机构的支持社会宣传心肺复苏的普及与提高方法对于已经接受过培训的人员,定期进行复习和考核,以确保他们能够保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