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8700字(论文)】_第1页
【《烟台市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8700字(论文)】_第2页
【《烟台市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8700字(论文)】_第3页
【《烟台市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8700字(论文)】_第4页
【《烟台市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87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烟台市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 2一、烟台城市发展概况 2 2 3二、烟台市城镇化发展模式 4(二)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51.实现产业积聚优化 62.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63.实现民生的改善 6三、烟台市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7 7(二)区域性基础设施滞后 7(三)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弱 7 8(五)土地、水资源匮乏 8 8 8(二)烟台市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91.增强中心城市规模和辐射带动能力 92.加快发展区域性骨干中心镇 93.培育“一区、两带、三层”为总体格局的城镇体系 (三)烟台市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2前言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也是我国拉动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搞好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根据国家开发银行预计,未来3年我国城镇化投融资资金需求量将达25万亿元。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量意味着巨大的压力,所以中央在2015年年底的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提出了城镇化的六大任务之一,就是要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从烟台市情况来看,烟台市作为一个东部沿海城市,其城镇化水平相对于国内其他地级市处于中上之列,但与一些发达城市相比还是有不小差距的。总体来看,由于地形的限制和产业结构的不足,烟台市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存在着速度不快、质量不高的问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县域城市膨胀不快,小城镇规模小、实力弱,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还不健全,城镇化综合配套改革相为了推动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近年来烟台市提出了“一极领先,多极崛起”的发展战略,即大力建设东部海洋经济新区,实现东部经济的领先发展、率先崛起,同时打造西部莱州湾、南部丁字湾、北部龙口湾、海岛长岛休闲度假岛多个经济增长极,实现东部以外地区经济的同步发展。一、烟台城市发展概况(一)烟台市概况烟台市,山东省地级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北部,东连威海,西接潍坊、青岛,95平方千米,海岸线长909千米,濒临渤海、黄海,有岛屿63个。辖芝罘区、莱以及龙口、莱阳、莱州、蓬莱、招远、栖霞、海阳7个县级市。截止2015年底,烟台市人口701。41万,少数民族47个。3带一路”国家战略重点建设港口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准。城市绿化在全国各兄弟城市中也名列前茅。面积在万亩以上的海湾有莱州湾、抹直口湾、龙口湾等8个,滩涂42。6万亩,适宜(二)烟台市近年来城镇化现状近年来,烟台市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城镇化发展的城镇化率达到56。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全省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初步构筑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近年来,烟台市积极实施城市化战略,突出县域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城镇规模迅速扩大,城镇功能日益完善、集聚能力逐步增强,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7。2%。目前,烟台市共有87个乡镇、67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的发展改革试点镇5个(栖霞市桃村镇、蓬莱市大辛店镇、莱阳市姜疃镇、蓬莱市北沟镇、福山区门楼镇),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发展改革镇级试点单位2个(莱阳市姜疃镇、莱山区莱山街道),省编办确定的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1个(莱州市沙河镇),市编办确定的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1个(栖霞市桃村镇),省建设厅确定的省级示范镇8个,市政府城镇宜居性明显增强,涌现出一批规模较大、产业集中、设施完善、是发展速度不快。2014年以来,烟台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48个百分点,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化率在全省排第六位,比青岛、济南低10个百分点左右;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为1.11,明显低于1。4—2.54的合理范围,与工业强市、全省经济总量第二的地位很不相称。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从烟台市六区的发展来看,最高的芝罘区城镇化率达到100%,而最低的区只有52。4%;县级市中只有龙口的城镇化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有5个不足50%,甚至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三是小城镇发展是短板。83个小城镇中有13个建成区不足1平方公里,22个驻地人口不足4000人,10个地方财政收入不足300万二、烟台市城镇化发展模式史机遇,发挥拥有众多国家,级、省级园区的独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为统领,重点发展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工业产业园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旅游度假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以及市、县、镇行政中心区和农村,社区等功能区,促进产业、资源、人口聚集,加快建,设一批集经济功能、服务功能、生态功能、宜居功能,于一体的新城区,带动全市城镇化具体来说“功能区带动型城乡一体化”战略,就是把6个国家级园区、10个省级园区、9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和100多个县域经济集中区作为城镇化重点开发的区域,进一步提升这些园区的产业支撑力和城镇承载力,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企业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并通过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行,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真正实现农民变市民,实现人的城镇化。以功能区带动城镇化进程,在烟台历史上己有,成功的先例。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历程就,是有力佐证。1984年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之,初,曾是一片荒滩。经过近30年的发展,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己开发71。7平方公里,建成区48平,方公里,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始终保持在30%以上。,2014年,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生产总值1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4。7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6。6亿元,完成地税收入27。9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743。3亿元,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1687。4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70亿美元,综5合实,力居全国首批沿海国家级开发区第7位。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把开发区的开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提出“集约土地,招商,引资,扩大就业、聚集人口”的城镇化发展思路,实,施“连片改造、统一安置”的政策,启动20余个旧村,改造项目,实业园、宝,钢钢管、上海通用东岳汽车等60多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相继落户。企的发展、规模化的扩大,推动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目前,开发区内85%以上的园区己经成为推动烟台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2013年,烟台省级以上园区在不到全市7%的土地上,创造了全市五成以上的地方财政收入、六成以上的GDP、七成近年来,烟台以各类经济园区为依托,着力打造产业集群,聚集相关企业,延长产业链条。目前烟台己打造了5个产值过千亿的产业集群,培育了288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吸纳了130万人就业,占全市城镇人口的33%。烟台市的“功能区带动型城乡一体化”城镇化道路,是基于烟台城镇化的发展历史、成功经验和现实发展而提出的。烟台的城镇化基本上是靠工业化引领,而工业化又大多是通过园区聚集的。园区的发展,既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吸纳了当地农民和外来人员的就业,聚集了大量的城镇人口,形成了以园区为地域基础的城镇,有力地推动了烟台的城镇化进程。因此,烟台提出走“功能区带动型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道路,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二)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镇行政中心区和农村社区等,坚持适宜向城镇集聚的产业加快向城镇集聚,适宜在农村发展的积极向农村扩散,最大限度推进城乡信息、资本、物流等资源的互通和一体化,实现以产业聚集带动人口聚集,以园区发展带动城镇化的发展。6实践证明,园区是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发展动力。各类园区的开发与建设,可以有效地引导产业的发展,吸引众多的企业到园区安家落户,为城镇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壮大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烟台的“功能区带动型城乡一体化”城镇化道路,就是把各种产业在区域内集合起来,产生一种产城融合的走向;坚持城镇发展与产业成长一起抓,把推进城镇化与发展经济有机发展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宜业宜居的城市新区,促进城市新区产业高端化;坚持推动各类园区转型升级,积极倡导“数镇一园”和“多社区一园”等发展模式,实现产城联动发展。这种功能区带动型城镇化道路,能够体现“人的城镇化”。园区具有聚集生产资源的强大功能,能够实现土地、资金、水、电、人才、信息等生产资源的聚集,并能够集约利用各种生产资源,最大程度地扩散生产资源的效益,有效地推动产业、企业的发展。在城镇化发展中,我国将面临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制约。而园区的发展,通过聚集生产资源功能的发挥,则能够很好地解决各种资源的制约,使各种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发挥出更大的效益。烟台多好地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快各类生产资源向功能区集聚,实现资源和资源在空间上优化,特别是能够实现土地的集中集约高效利用,从而逐步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是将农民转化为市民。“功能区带动型城乡一体化”城镇化道路,正体现了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以人为本,是一种真正的“人的一是实现就业。要想有就业岗位,就必须有产业支撑。烟台市工业化程度高,就是要在城镇化推进中,充分发挥园区聚集产业的效能,特别是要发挥各类经济园区企业众多的优势,把城镇化进程中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产业培育与农民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以园区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就业。7二是“同城待遇”。以功能区为依托来配置城市资源,配套居住、商贸、医疗等功能,解决了农民变市民的问题,实现“人城互动”。位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富士康(烟台)科技集团工业园,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富士康(烟台)科技工业园占地面积为3.3平方公里。其所在地开发区的“河北村”,伴随富士康(烟台)科技工业园8年的发展,现如今已成为一个高楼林立、4万人居住、道路宽阔整齐、基础设施完善、城镇功能完备的小城镇。功能区带动型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道路,就是依托各类功能区,能够实现农三、烟台市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由于受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制约,烟台市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一)城镇整体规模不够大烟台市城镇规模普遍较小,全市81个建制镇(不含长岛县6个乡),镇均为3。7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规模平均只有8000人左右。在烟台市81个镇中,不足3万人的镇有21个之多。(二)区域性基础设施滞后近年来,各城镇都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但仍不能满足经济、社会进步的需要。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6。67m²,与其他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城镇给、排水系统效率不高;市话普及率低等。这些都削减了城镇的吸引力,在不同程度上(三)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弱烟台市区共包括5个空间上断开、职能上分离的建成区。中心城市实际上以芝8本区虽拥有丰富的农渔资源和传统的工业基础,但由于对区域资源的开发利用(五)土地、水资源匮乏区内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都面临着日益紧张的局面。本区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实际可利用的土地面积不多。2002年,区内人均耕地面积为685m²;至2006年末,下降至643。9m²,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36m2)。这种下降趋势近两年还在持续。本源储备不足。人均占有水资源436m²,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5。许多地区更是由四、推动烟台市城镇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一)烟台市城镇花发展的思路城所在地)。以芝罘区为中心城区的烟台市的城市化应遵循如下准则。“T”字形大城市空间中去。烟台城市化的离心扩展,应保9(二)烟台市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它建设成为山东省资源区域性中心城市、环渤海经济圈中的骨干城市、连接华东与实力较强、基础设施配套、发展潜力大、对资源周边乡镇有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的3.培育“一区、两带、三层”为总体格局的城镇体系龙口、招远、莱州和资源长岛等5个市县的主要城镇。要充分利用这一带港口多、形成南部交通干线沿线城镇带,包括栖霞、莱阳、海阳周边小城镇、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到资源2020年烟台市城镇群的发起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等级规模有序的中小城镇群。(三)烟台市城镇化的发展方向烟台市城镇化的发展应抓住建设半岛城市群和进行半积极推进中心城市郊区城市化,以建资源设北部沿海城烟台建成以小资源城镇为基础、以大城市为中心、以中等城市为主要力量的实力雄综上所述,新型城镇化成为影响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所以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也就成为学术界和各地区探讨和实践的热点问题。根据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