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沈抚育才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沈抚育才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沈抚育才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沈抚育才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沈抚育才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沈抚育才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沈抚育才实验学校八年级(上)

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狼藉(jiè)簌簌(sù)掂记(diàn)自出心裁(cái)

B.琐屑(suǒ)遏制(jié)镂空(lòu)不折不饶(náo)

C.跋涉(bá)慑取(shè)冗杂(yǒng)络绎不绝(yì)

D.铺砌(qì)岔(chà)道秀颀(qí)坦荡如砥(dǐ)

2.(3分)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鲜花因汗水而绽放,事业因实干而兴旺。高超娴熟的技能,精雕细刻的理念,最终要落实于奋发进取的干劲。“十三五”时期,从“嫦娥”奔月到“奋斗者”潜海,从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到京张高铁风驰电掣……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的诞生,离不开工匠们接续奋斗的实干,刻印着劳动者远望苍穹、探索深海、焊花闪烁、刀锋起舞。立足岗位、奋发有为,把工匠精神倾注于一个个零件、一道道工序、一次次试验,我们就能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征程上汇聚强大力量。()

A.“高超”是形容词,“从”是介词;“精雕细刻的理念”是偏正短语,“风驰电掣”是并列短语。

B.画横线的“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征程上”在句中做状语。

C.“鲜花因汗水而绽放,事业因实干而兴旺。”这是因果关系复句。

D.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可在其句末加上“的身影”。

3.(3分)下面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白杨礼赞》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有散文《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B.《中国石拱桥》的是叶圣陶,《苏州园林》的是茅以升。这两篇文章都以说明为主要表述方式。

C.《昆虫记》中曾经写道,“我”是通过做的方式,发现蜜蜂能回家靠的是超强的记忆力,但并不能像红蚂蚁一样拥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D.《格列佛游记》中曾写到过一座“飞岛”,岛上的人外形、面貌都很奇特:他们的头不是朝左歪就是向右歪,一只眼睛深陷内凹,另一只眼睛直瞪向天。

4.(6分)诗文填上空。

(1),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2)此中有真意,。(陶渊明《饮酒(其五)》)

(3)我报路长嗟日暮,。(李清照《渔家傲》)

(4)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二、阅读理解。(55分)

5.(3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发潭州①

杜甫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贾傅②才未有,褚公③书绝伦。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①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正月,杜甫由夔州出峡,准备北归洛阳,终因时局动乱,亲友尽疏,北归无望,只得以舟为家,漂泊于江陵、公安、岳州、潭州一带。《发潭州》一诗,是诗人在大历四年(769年)春离开潭州赴衡州时所作。②贾傅:即汉代贾谊。因曾官长沙王太傅,故称。③褚公:指唐代书法家褚遂良。绝伦:无与伦比。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春望》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它集中地表述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诗风写实,感情沉郁,感人至深。

B.两首诗的颔联都写到了花与鸟,本是自然界极普通的景物,但诗人“以我观物”,而使景物带情,赋予花鸟以人的感情,有着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

C.《春望》颈联用“抵万金”形容战报的珍贵,表述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发潭州》颈联用典言情,两位古人被贬的遭遇引起诗人感情上强烈的共鸣。

D.《发潭州》尾联直接抒发诗人沦落他乡、抱负不能施展的情怀。诗人流落荆、湘一带,漂泊无依,世事不堪回首,沉郁悲愤之情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6.(14分)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之兴;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孟子告子下》)

吴师在陈,楚大夫皆惧,曰:“阖闾善用其民,败我于柏举①。今闻其嗣又甚焉,将若之何?”子西曰:“二三子②恤③不相睦,无患吴矣。昔阖闾食不二味,居不重席,舟车不饰。在国,天有灾疠,亲巡孤寡而共其乏困。在军,熟食者分,而后敢食。其所尝者,卒乘与焉。勤恤其民,而与之劳逸,是以民不罢劳,死知不旷④,所以败我也。今闻夫差⑤,珍异是聚,观乐是务。视民如仇,而用之日新。夫先自败也已,安能败我?”

(节选自《左传》,原文有改动)

①柏举:地名。②二三子:你们。③恤:忧虑。④旷:抛弃。⑤夫差:吴王阖闾的儿子。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视民如仇庭下如积水空明

B.安能败我安居而天下熄

C.所以动心忍性所以败我也

D.夫先自败也已自非亭午夜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阖闾善用其民,败我于柏举。

②今闻其嗣又甚焉,将若之何?

(3)根据选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文中体现阖闾对待百姓的句子是“,”;夫差对待百姓的句子是“,”。同时,夫差还聚积财宝,一心玩乐,不但不足以威胁到楚国,还为最终吴国的灭亡埋下了隐患,这也符合文中孟子所说“”的观点。(均用原文回答)

7.(6分)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北京冬奥会的东风,播撒着冰雪运动的种子,在各地生根萌芽。自申冬奥成功至2021年10月,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达到3.46亿,冰雪运动参与率达24.56%,“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愿景成为现实。

吸引广大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是“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关键一环,是筑牢中国冰雪运动发展根基,保障冰雪运动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自冬奥筹办工作启动以来,我国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热情高涨,青少年冰雪运动蓬勃发展。

2018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会同北京冬奥组委制定并实施《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青少年行动计划》,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普及奥林匹克知识,传播奥林匹克理念,激发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冬季运动的热情。截至目前,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累计达835所。冰雪运动走进校园、冰雪运动旱地化推广、“世界雪日暨国际儿童滑雪节”活动举办……各式各样的冰雪运动活动,推动青少年冰雪运动的普及发展。

(摘编自2022年3月18日《人民日报》)

2021中国青年参与冰雪运动情况报告

(摘编自2021年10月10日中国青年网)

从身着“航天服”,赛场内外备受运动员、志愿者和广大冰雪爱好者瞩目的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到耐低温,抗风、抗雨雪,零下40摄氏度不熄灭的冬奥火炬,再到闭幕式现场科技感十足,冉冉升起、致敬“双奥之城”北京的“梦幻五环”,科技力量在冬奥赛场闪耀着光芒。

“在张家口赛区云顶场馆做测验时,最冷的时候会达到零下40摄氏度,室外工作业务领域会面对极寒温度的考验。我们测验时用了爱家科技的手套、围巾和袜子,升温非常快,戴上手套1分钟左右手就暖和起来了。”一位冬奥组委工作人员体验石墨烯装备后“点赞”道。

中国航发石墨烯材料冬奥专项项目负责人、北京创新爱尚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利军在接受采访时穿了一件运用石墨烯材料特制的马甲,轻扭旋钮还可以调节温度。“人产生寒冷的感觉往往是由于血液循环慢,这件马甲在颈椎、腰椎处都有石墨烯材料,会促进这些部位血液循环,让身体感觉热起来。”

“目前,我国的石墨烯产业在全球可以说是跑在前列,这次冬奥会是石墨烯的一次亮相,切入点是热管理,而石墨烯将来还可以应用在更多场景。例如,具有压力传感功能的鞋垫,薄得像一张纸一样,却可以监测运动员的运动数据。”陈利军介绍。

“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对石墨烯产业而言是有力的‘助推器’,科技冬奥让大家看到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的应用,以及它的便捷、它的安全、它的节能、它的绿色。更多企业、厂商会认识到,让传统服装、服饰、家居、家纺、玩具企业插上‘石墨烯+’的翅膀,能让这些行业产生新的利润增长点。”陈利军说。

(摘编自2022年2月24日《光明日报》)

(1)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自冬奥会成功举办至今,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达到3.46亿,冰雪运动参与率达24.56%。

B.冰雪运动走进校园、冰雪运动旱地化推广、“世界雪日暨国际儿童滑雪节”等活动有利于推动青少年冰雪运动的普及发展。

C.根据材料可知,电视广播是中国青年了解冰雪知识、获取冰雪资讯报道的最主要途径。

D.更多企业、厂商已经认识到,石墨烯会给传统服装、服饰、家居、玩具等行业产生新的利润增长点。

(2)某学校要出一期“魅力冬奥”的宣传板报,请你结合补写出下联。

上联:冰雪风采展示中国梦想

下联:

8.(20分)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三沙岛上抗风桐叶为宝

①天是湛蓝的天,海是碧澄的海,地是透绿的地。这里是美丽的海南省三沙市,宛如纤尘不染的世外桃源,一踏上这片土地,我就深深地爱上了这里。

②然而,三天两晚的三沙之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却不是这里的碧海蓝天,也不是这里的海鸟白沙,而是一种树,一种深深扎根海岛的常绿乔木,它叫抗风桐。

③人生第一次来到三沙,一切都是那么新鲜。一下飞机,好友老冯就热情地领着我们来到海边喝茶。这是一片林荫,炙热的阳光和强烈的紫外线被挡住了,我坐在藤椅上,海风吹过,心中无比惬意。我打量着四周,却发现这片树林与以往见到的都不一样,它们叶子并不浓密,树冠连成一片,树干挺拔向上。

④“它们叫抗风桐,”老冯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接着说,“还有个名字叫麻枫桐,印度洋海岛常见的树种,我国的台湾和西沙群岛也很多,根系发达,枝干粗大,台风也奈何不了它们!”

⑤抗风桐?这是第一次听说的树名。我起身走近一棵,仔细打量它。它枝干白中透灰,胸径足有四五十厘米,高有十几米。叶对生,呈椭圆形,两面都覆有一层嫩绿而晶亮的薄蜡。

⑥老冯告诉我,2013年9月底,风力超过15级的强台风“蝴蝶”登陆三沙,岛上的椰子树、木麻黄、土枇杷、南洋杉、苦楝、榄仁等,一夜之间,有的被拦腰折断,有的被连根拔起,还有的已然踪影全无,唯有抗风桐在台风中傲然挺立。虽然有的枝干折断,但这些掉在地上的枝干却在不久后又长出了新根,发出了嫩绿的新芽,成了抗风桐的“新生代”。

⑦听了老冯的介绍,我不禁对眼前的这些抗风桐肃然起敬。我想,它正是以这样伟岸的身躯、粗壮的枝干,护卫着南海星罗棋布的岛屿与礁盘;正是以这样巨大的叶冠、翠绿的叶片,装点着三沙的绿色;正是以这样纵横交错的根系,深扎在砂岩中,任凭海水侵蚀,高温烘烤,坦荡着生就的倔强与从容。

⑧第二天一大早,红日从南海的天际线刚刚升起,我们乘坐冲锋舟从永兴岛来到赵述岛。据说,有关南海诸岛的潮涨潮落景、金戈铁马事、波涌浪卷情,几乎都可以在赵述岛上领略和参悟。

⑨一到赵述岛码头,渔民符名友热情地迎接我们。坐上他的电瓶车,穿过一片椰林,绕过一座海水淡化处理厂和一幢幢渔民新居,来到一排树前停了下来。我一看——抗风桐!

⑩当初,符名友的爷爷响应国家开发海岛的号召来到赵述岛,那时这里还是一座荒岛。渔民的渔船是小小的木帆船,稍有风浪便不敢出海。改革开放后,赵述岛上成立了管委会和党工委,政府为渔民修建了港湾,帮助渔民贷款购置了排水量很大的渔船,渔民的日子渐渐好起来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渔民们拆旧房建新房,全岛48户渔民,家家都住上了新屋。海岛周边的海堤用钢筋水泥加固了,道路也拓宽了。岛上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种上了一排排、一片片的椰子树、木瓜、榄仁和抗风桐。

符名友如数家珍般讲述着他们渔村的历史与变化,一束阳光穿过抗风桐的枝叶,正好打在他胸前的党徽上,格外明亮,分外醒目。

边上的渔民告诉我,符名友今年46岁,14岁时就跟着爷爷的脚步,从老家琼海迁到了赵述岛。他驾驶渔船风里来雨里去,已在岛上工作生活了32年。三沙的人,出海如同出征,保家就是卫国。符名友不仅是一位渔民,还是南海前哨一名耕海守海的警民联防志愿者。一直以来,经常有特工装扮成渔民驾船来西沙海域“捕鱼”。符名友对海上情况时刻关注和警惕,只要发现异常,不管白天黑夜,不怕风高浪急,就立刻向派出所报告。由于表现突出,他被当地边防派出所评为治安联防积极分子。2019年7月1日,他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此刻,看着眼前的符名友,我发现他俨然就是一棵扎根三沙的“抗风桐”,狂风吹不倒、恶浪冲不垮!

在赵述岛,像符名友一样的共产党员共有11人,他们个个都是“抗风桐”,他们党支部就是一片“抗风桐林”。

将要离开三沙的时候,我心中萌发了一种难以名状的眷恋。这天一早,我独自来到抗风桐林。朝霞把南海映照得一片火红,抗风桐林就像覆盖上了一层金光。抚摸着抗风桐伟岸的身躯,我的心中充满了对它的仰望和崇敬。它不畏强暴,台风刮不倒;它不怕艰苦,贫瘠砂岩把根扎;它自强不息,折断枝叶还发芽;它无私奉献,甘洒绿荫护岛礁。

抗风桐,我心中的英雄树!

(选自《人民日报》2021.5.6)

(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抗风桐的特点。

(2)文中第⑥段提到椰子树、木麻黄、土枇杷等其他树木,有什么作用?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此刻,看着眼前的符名友,我发现他俨然就是一棵扎根三沙的“抗风桐”,狂风吹不倒、恶浪冲不垮!

(4)联系上下文,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

(5)本文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9.(12分)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千年学府,弦歌不绝

①岳麓书院位于长沙市湖南大学西侧岳麓山东麓,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也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书院。从岳麓书院到湖南大学,这里,走过了近千年,也见证了一所古代书院到现代大学的更迭历程。

②北宋开宝九年(976),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创立了岳麓书院。此后,书院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今已过千年,因此有“千年学府”的美誉。在此期间,岳麓书院经历了多次战火,曾七毁七建。

③岳麓书院占地面积达21000平方米,以大量的碑匾文物闻名于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明刻宋真宗手书“岳麓书院”石碑坊、清代御匾“学达性天”、清刻朱熹“忠孝廉洁碑”、欧阳正焕“整齐严肃碑”、文清“岳麓书院学规碑”等。书院也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书院建筑群。现存建筑大多为明清时所建,在布局上主要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主要建筑有讲堂、教学斋、半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文庙、湘水校经堂等,这一切完整地展现出了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

④书院景观由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两部分组成。书院外,岳麓山区林草繁茂、幽壑千重;院内,白墙黑瓦的建筑群依山而建,巍峨古雅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放眼望去,整个书院被郁郁葱葱的古树名木所掩映,也造就了那名不虚传的“书院八景”:柳塘烟晓,桃坞烘霞,桐荫别径,风荷晚香,曲涧鸣泉,碧沼观鱼,花墩坐月,竹林冬翠。而作为我国著名的古书院之一,这里的园林建筑必然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不同于官家园林的华丽隆重,也不同于私家园林的精致秀美,这里蕴含的是独特的湖湘文化和人文价值——典雅优美的古建筑群反映出的是一种士文化的精神,是儒家士人的人文理想、心灵世界的体现。

⑤岳麓书院的自然风光自是惊艳,但是深厚的人文底蕴才是岳麓书院真正亮丽的风景。一千多年间,在这里传播文化哲学的大师有朱熹、张栻、王阳明,弘扬光大国学的大师有王文清、王先谦,致力于教育兴国的教育家有杨昌济。

⑥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教同化雨绵绵远”的大师,岳麓书院在中华民族遭受苦难之际,才走出了谭嗣同、陈天华、黄兴、蔡锷等人,倡导最前沿的思想文化、推动社会变革;当国家发生危难之时,毛泽东、蔡和森、邓中夏、李达等人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并成为民族和国家的栋梁。岳麓书院也因此得以名扬天下,成为我国四大书院之首。

⑦公元1167年,37岁的闽学代表朱熹和34岁的湖湘学代表张栻因为学术观点上的巨大差异,二人同时登台,在这里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学术会讲。由朱熹、张栻所建立的教学与学术会讲体系,确定了这座讲堂的文化学术的传播方式。朱张会讲开创了不同学派与不同学术观点会讲及中国古代书院自由讲学的先河,同时,也树立了学派之间切磋论辩、求同存异的治学方式。时至今日,余秋雨、余光中、金庸等文化泰斗都曾在这里开坛论讲,以同样的传播方式传递着中华文化。

⑧书院讲堂内悬有一块“实事求是”的匾额,据说是1917年湖南工专迁校于此的校训。当时的毛泽东正是在杨昌济老师的帮助下寓居书院半学斋求学,“实事求是”的思想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来,“实事求是”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⑨漫步在这座古老的学府时,总是不禁回想起书院千年的发展历程,感慨千年学府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有山水草木融为一体的超世脱俗,这里蕴含着在历史的重要时刻所表现出的惊世情怀。也许,这就是朱熹“忠孝廉节”的院训与张栻“盖欲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的教诲有机融合的体现。

(1)全文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岳麓书院的?

(2)第③段画横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③段“大多”一词为什么不能删掉?

三、写作。(50分)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0.(50分)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爱的表述,就有多少种礼物。父母无私的爱的养育;经历苦难之后的成长;不断学习积累下来的智慧,这都是最好的礼物。用纯净之心去创造、去发现、去感悟,你便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礼物。

请以“最好的礼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②自己工整,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11.像什么一样生活,是一种向往,一种尝试,一种使命。像雄鹰一样自由翱翔,像彼得潘一样永葆童真,像祁发宝一样守卫边疆……用你喜欢的方式,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请以“像_____一样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补全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②自己工整,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沈抚育才实验学校八年级(上)

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解析与试题解答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狼藉(jiè)簌簌(sù)掂记(diàn)自出心裁(cái)

B.琐屑(suǒ)遏制(jié)镂空(lòu)不折不饶(náo)

C.跋涉(bá)慑取(shè)冗杂(yǒng)络绎不绝(yì)

D.铺砌(qì)岔(chà)道秀颀(qí)坦荡如砥(dǐ)

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解析。

A.有误,“狼藉”的“藉”应读作“jí”;“掂记”的“掂”应写作“惦”。

B.有误,“遏制”的“遏”应读作“è”;“不折不饶”的“饶”应写作“挠”。

C.有误,“冗杂”的“冗”应读作“rǒng”;“慑取”的“慑”应写作“摄”。

故选:D。

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3分)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鲜花因汗水而绽放,事业因实干而兴旺。高超娴熟的技能,精雕细刻的理念,最终要落实于奋发进取的干劲。“十三五”时期,从“嫦娥”奔月到“奋斗者”潜海,从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到京张高铁风驰电掣……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的诞生,离不开工匠们接续奋斗的实干,刻印着劳动者远望苍穹、探索深海、焊花闪烁、刀锋起舞。立足岗位、奋发有为,把工匠精神倾注于一个个零件、一道道工序、一次次试验,我们就能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征程上汇聚强大力量。()

A.“高超”是形容词,“从”是介词;“精雕细刻的理念”是偏正短语,“风驰电掣”是并列短语。

B.画横线的“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征程上”在句中做状语。

C.“鲜花因汗水而绽放,事业因实干而兴旺。”这是因果关系复句。

D.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可在其句末加上“的身影”。

本题考查词性、短语、句子成分、复句类型及病句等知识的掌握。

ABD.正确;

C.有误,这个句子是并列复句。

故选:C。

判断词性的方法:

1.根据词语的意思,依据不同词性的定义来判断。

2.如果是判断句子或短语中某个词语的词性,可以根据这个词语在句子充当的成分或修饰的词语来判断。

3.(3分)下面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白杨礼赞》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有散文《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B.《中国石拱桥》的是叶圣陶,《苏州园林》的是茅以升。这两篇文章都以说明为主要表述方式。

C.《昆虫记》中曾经写道,“我”是通过做的方式,发现蜜蜂能回家靠的是超强的记忆力,但并不能像红蚂蚁一样拥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D.《格列佛游记》中曾写到过一座“飞岛”,岛上的人外形、面貌都很奇特:他们的头不是朝左歪就是向右歪,一只眼睛深陷内凹,另一只眼睛直瞪向天。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文体常识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

A.正确;

B.有误,《中国石拱桥》的是茅以升,《苏州园林》的是叶圣陶;

C.有误,蜜蜂能回家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D.有误,应该是“他们的头不是向右偏,就是向左歪”。

故选:A。

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

4.(6分)诗文填上空。

(1)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其五)》)

(3)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本题考查直接型默写和理解型默写。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1)折戟沉沙铁未销(注意“戟”的书写)

(2)欲辨已忘言(注意“辨”的书写)

(3)学诗谩有惊人句

(4)亲戚畔之(注意“畔”的书写)

(5)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二、阅读理解。(55分)

5.(3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发潭州①

杜甫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贾傅②才未有,褚公③书绝伦。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①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正月,杜甫由夔州出峡,准备北归洛阳,终因时局动乱,亲友尽疏,北归无望,只得以舟为家,漂泊于江陵、公安、岳州、潭州一带。《发潭州》一诗,是诗人在大历四年(769年)春离开潭州赴衡州时所作。②贾傅:即汉代贾谊。因曾官长沙王太傅,故称。③褚公:指唐代书法家褚遂良。绝伦:无与伦比。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春望》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它集中地表述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诗风写实,感情沉郁,感人至深。

B.两首诗的颔联都写到了花与鸟,本是自然界极普通的景物,但诗人“以我观物”,而使景物带情,赋予花鸟以人的感情,有着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

C.《春望》颈联用“抵万金”形容战报的珍贵,表述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发潭州》颈联用典言情,两位古人被贬的遭遇引起诗人感情上强烈的共鸣。

D.《发潭州》尾联直接抒发诗人沦落他乡、抱负不能施展的情怀。诗人流落荆、湘一带,漂泊无依,世事不堪回首,沉郁悲愤之情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本题考查诗歌赏析。

ABD.正确。

C.有误,《春望》颈联用“抵万金”形容家书的珍贵。

故选:C。

把握诗词内容,就是要把握诗词的意象和意境,把握诗意以及基本表情达意的方式等,是诗词鉴赏的重要考点之一。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词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6.(14分)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之兴;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孟子告子下》)

吴师在陈,楚大夫皆惧,曰:“阖闾善用其民,败我于柏举①。今闻其嗣又甚焉,将若之何?”子西曰:“二三子②恤③不相睦,无患吴矣。昔阖闾食不二味,居不重席,舟车不饰。在国,天有灾疠,亲巡孤寡而共其乏困。在军,熟食者分,而后敢食。其所尝者,卒乘与焉。勤恤其民,而与之劳逸,是以民不罢劳,死知不旷④,所以败我也。今闻夫差⑤,珍异是聚,观乐是务。视民如仇,而用之日新。夫先自败也已,安能败我?”

(节选自《左传》,原文有改动)

①柏举:地名。②二三子:你们。③恤:忧虑。④旷:抛弃。⑤夫差:吴王阖闾的儿子。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A.视民如仇庭下如积水空明

B.安能败我安居而天下熄

C.所以动心忍性所以败我也

D.夫先自败也已自非亭午夜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阖闾善用其民,败我于柏举。

②今闻其嗣又甚焉,将若之何?

(3)根据选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文中体现阖闾对待百姓的句子是“勤恤其民,而与之劳逸”;夫差对待百姓的句子是“视民如仇,而用之日新”。同时,夫差还聚积财宝,一心玩乐,不但不足以威胁到楚国,还为最终吴国的灭亡埋下了隐患,这也符合文中孟子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均用原文回答)

参考译文:

(甲)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们的内心痛苦,使他们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用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犯错误时)在内心受到困扰,思虑阻塞以后才能奋起或有所作为;憔悴枯槁之色表现到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才被人了解。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像这样的)国家经常会灭亡。这样以后,人们就可以明白:忧患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乙)吴军驻扎在陈国,楚国大夫们惊惧,说:“阖闾善于驱使他的人民作战,在柏举打败了我们,现在听说他的继承人(夫差)更厉害,怎么办?”子西说:“你们只忧虑自己内部不和就是了,不用担心吴国。当年阖闾吃饭时不吃两道菜,坐席不用两层,车船不用装饰。在国内,天降灾疫,亲自巡视,安抚孤贫;在军队中,熟了的食物要分给士兵,自己才吃。不管有什么食物,都要分给士卒共享。他勤恳体恤,与民同甘共苦,所以百姓不疲累,死了也知道不是白白送命。我们的先大夫子常则反其道而行之,这是我们打败仗的原因。现在听说夫差,积聚珍宝一心玩乐,把百姓看得像仇人一样,没完没了地驱使。这样是自己先让自己处于败地,怎么能打败我们呢?”

(1)本题考查文言文一词多义。

A.像;

B.怎么/安定;

C.用这些来……/……的原因;

D.自己/如果。

故选:A。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重点词语有:善,擅长;于,在。句意为:阖闾善于使用百姓,在柏举把我们打败了。

②重点词语有:今,如今;闻,听说;嗣,继承人;甚,超过,胜过;若之何,怎么办。句意:现在听说他的继承人(夫差)更厉害,怎么办?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信息的提取。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中体现阖闾对待百姓的句子是“勤恤其民,而与之劳逸”;夫差对待百姓的句子是“视民如仇,而用之日新”。同时,夫差还聚积财宝,一心玩乐,不但不足以威胁到楚国,还为最终吴国的灭亡埋下了隐患,这也符合文中孟子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解析:

(1)A

(2)①阖闾善于使用百姓,在柏举把我们打败了。

②现在听说他的继承人(夫差)更厉害,怎么办?

(3)勤恤其民,而与之劳逸视民如仇,而用之日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言文翻译,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7.(6分)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北京冬奥会的东风,播撒着冰雪运动的种子,在各地生根萌芽。自申冬奥成功至2021年10月,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达到3.46亿,冰雪运动参与率达24.56%,“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愿景成为现实。

吸引广大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是“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关键一环,是筑牢中国冰雪运动发展根基,保障冰雪运动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自冬奥筹办工作启动以来,我国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热情高涨,青少年冰雪运动蓬勃发展。

2018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会同北京冬奥组委制定并实施《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青少年行动计划》,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普及奥林匹克知识,传播奥林匹克理念,激发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冬季运动的热情。截至目前,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累计达835所。冰雪运动走进校园、冰雪运动旱地化推广、“世界雪日暨国际儿童滑雪节”活动举办……各式各样的冰雪运动活动,推动青少年冰雪运动的普及发展。

(摘编自2022年3月18日《人民日报》)

2021中国青年参与冰雪运动情况报告

(摘编自2021年10月10日中国青年网)

从身着“航天服”,赛场内外备受运动员、志愿者和广大冰雪爱好者瞩目的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到耐低温,抗风、抗雨雪,零下40摄氏度不熄灭的冬奥火炬,再到闭幕式现场科技感十足,冉冉升起、致敬“双奥之城”北京的“梦幻五环”,科技力量在冬奥赛场闪耀着光芒。

“在张家口赛区云顶场馆做测验时,最冷的时候会达到零下40摄氏度,室外工作业务领域会面对极寒温度的考验。我们测验时用了爱家科技的手套、围巾和袜子,升温非常快,戴上手套1分钟左右手就暖和起来了。”一位冬奥组委工作人员体验石墨烯装备后“点赞”道。

中国航发石墨烯材料冬奥专项项目负责人、北京创新爱尚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利军在接受采访时穿了一件运用石墨烯材料特制的马甲,轻扭旋钮还可以调节温度。“人产生寒冷的感觉往往是由于血液循环慢,这件马甲在颈椎、腰椎处都有石墨烯材料,会促进这些部位血液循环,让身体感觉热起来。”

“目前,我国的石墨烯产业在全球可以说是跑在前列,这次冬奥会是石墨烯的一次亮相,切入点是热管理,而石墨烯将来还可以应用在更多场景。例如,具有压力传感功能的鞋垫,薄得像一张纸一样,却可以监测运动员的运动数据。”陈利军介绍。

“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对石墨烯产业而言是有力的‘助推器’,科技冬奥让大家看到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的应用,以及它的便捷、它的安全、它的节能、它的绿色。更多企业、厂商会认识到,让传统服装、服饰、家居、家纺、玩具企业插上‘石墨烯+’的翅膀,能让这些行业产生新的利润增长点。”陈利军说。

(摘编自2022年2月24日《光明日报》)

(1)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B

A.自冬奥会成功举办至今,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达到3.46亿,冰雪运动参与率达24.56%。

B.冰雪运动走进校园、冰雪运动旱地化推广、“世界雪日暨国际儿童滑雪节”等活动有利于推动青少年冰雪运动的普及发展。

C.根据材料可知,电视广播是中国青年了解冰雪知识、获取冰雪资讯报道的最主要途径。

D.更多企业、厂商已经认识到,石墨烯会给传统服装、服饰、家居、玩具等行业产生新的利润增长点。

(2)某学校要出一期“魅力冬奥”的宣传板报,请你结合补写出下联。

上联:冰雪风采展示中国梦想

下联:科技冬奥闪耀绿色光芒

本题是关于北京冬奥会的材料阅读。第一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第二题考查补写对联。

(1)A.有误,原文是:自申冬奥成功至2021年10月,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达到3.46亿,冰雪运动参与率达24.56%。“自冬奥会成功举办至今”与原文不符。

B.正确。

C.有误,根据2021中国青年参与冰雪运动情况报告数据可以看出,获取冰雪资讯的报道,社交媒体平台占69.8%,是最主要途径。

D.有误,原文是:让传统服装、服饰、家居、家纺、玩具企业插上‘石墨烯+’的翅膀,能让这些行业产生新的利润增长点。此项表述与原文不符。

故选:B。

(2)要注意将材料三中“科技冬奥让大家看到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的应用,以及它的便捷、它的安全、它的节能、它的绿色”融入进去,注意字数要和上联相同,并且语句对仗。结合材料内容和题干,可围绕“冬奥”“绿色”等重点词拟写对联。

解析:

(1)B

(2)示例:科技冬奥闪耀绿色光芒。

对对联要注意:①上下句字数相等;②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反,有时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③上下句对应位置的字眼词性相对、结构相同、不重复用字。

8.(20分)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三沙岛上抗风桐叶为宝

①天是湛蓝的天,海是碧澄的海,地是透绿的地。这里是美丽的海南省三沙市,宛如纤尘不染的世外桃源,一踏上这片土地,我就深深地爱上了这里。

②然而,三天两晚的三沙之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却不是这里的碧海蓝天,也不是这里的海鸟白沙,而是一种树,一种深深扎根海岛的常绿乔木,它叫抗风桐。

③人生第一次来到三沙,一切都是那么新鲜。一下飞机,好友老冯就热情地领着我们来到海边喝茶。这是一片林荫,炙热的阳光和强烈的紫外线被挡住了,我坐在藤椅上,海风吹过,心中无比惬意。我打量着四周,却发现这片树林与以往见到的都不一样,它们叶子并不浓密,树冠连成一片,树干挺拔向上。

④“它们叫抗风桐,”老冯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接着说,“还有个名字叫麻枫桐,印度洋海岛常见的树种,我国的台湾和西沙群岛也很多,根系发达,枝干粗大,台风也奈何不了它们!”

⑤抗风桐?这是第一次听说的树名。我起身走近一棵,仔细打量它。它枝干白中透灰,胸径足有四五十厘米,高有十几米。叶对生,呈椭圆形,两面都覆有一层嫩绿而晶亮的薄蜡。

⑥老冯告诉我,2013年9月底,风力超过15级的强台风“蝴蝶”登陆三沙,岛上的椰子树、木麻黄、土枇杷、南洋杉、苦楝、榄仁等,一夜之间,有的被拦腰折断,有的被连根拔起,还有的已然踪影全无,唯有抗风桐在台风中傲然挺立。虽然有的枝干折断,但这些掉在地上的枝干却在不久后又长出了新根,发出了嫩绿的新芽,成了抗风桐的“新生代”。

⑦听了老冯的介绍,我不禁对眼前的这些抗风桐肃然起敬。我想,它正是以这样伟岸的身躯、粗壮的枝干,护卫着南海星罗棋布的岛屿与礁盘;正是以这样巨大的叶冠、翠绿的叶片,装点着三沙的绿色;正是以这样纵横交错的根系,深扎在砂岩中,任凭海水侵蚀,高温烘烤,坦荡着生就的倔强与从容。

⑧第二天一大早,红日从南海的天际线刚刚升起,我们乘坐冲锋舟从永兴岛来到赵述岛。据说,有关南海诸岛的潮涨潮落景、金戈铁马事、波涌浪卷情,几乎都可以在赵述岛上领略和参悟。

⑨一到赵述岛码头,渔民符名友热情地迎接我们。坐上他的电瓶车,穿过一片椰林,绕过一座海水淡化处理厂和一幢幢渔民新居,来到一排树前停了下来。我一看——抗风桐!

⑩当初,符名友的爷爷响应国家开发海岛的号召来到赵述岛,那时这里还是一座荒岛。渔民的渔船是小小的木帆船,稍有风浪便不敢出海。改革开放后,赵述岛上成立了管委会和党工委,政府为渔民修建了港湾,帮助渔民贷款购置了排水量很大的渔船,渔民的日子渐渐好起来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渔民们拆旧房建新房,全岛48户渔民,家家都住上了新屋。海岛周边的海堤用钢筋水泥加固了,道路也拓宽了。岛上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种上了一排排、一片片的椰子树、木瓜、榄仁和抗风桐。

符名友如数家珍般讲述着他们渔村的历史与变化,一束阳光穿过抗风桐的枝叶,正好打在他胸前的党徽上,格外明亮,分外醒目。

边上的渔民告诉我,符名友今年46岁,14岁时就跟着爷爷的脚步,从老家琼海迁到了赵述岛。他驾驶渔船风里来雨里去,已在岛上工作生活了32年。三沙的人,出海如同出征,保家就是卫国。符名友不仅是一位渔民,还是南海前哨一名耕海守海的警民联防志愿者。一直以来,经常有特工装扮成渔民驾船来西沙海域“捕鱼”。符名友对海上情况时刻关注和警惕,只要发现异常,不管白天黑夜,不怕风高浪急,就立刻向派出所报告。由于表现突出,他被当地边防派出所评为治安联防积极分子。2019年7月1日,他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此刻,看着眼前的符名友,我发现他俨然就是一棵扎根三沙的“抗风桐”,狂风吹不倒、恶浪冲不垮!

在赵述岛,像符名友一样的共产党员共有11人,他们个个都是“抗风桐”,他们党支部就是一片“抗风桐林”。

将要离开三沙的时候,我心中萌发了一种难以名状的眷恋。这天一早,我独自来到抗风桐林。朝霞把南海映照得一片火红,抗风桐林就像覆盖上了一层金光。抚摸着抗风桐伟岸的身躯,我的心中充满了对它的仰望和崇敬。它不畏强暴,台风刮不倒;它不怕艰苦,贫瘠砂岩把根扎;它自强不息,折断枝叶还发芽;它无私奉献,甘洒绿荫护岛礁。

抗风桐,我心中的英雄树!

(选自《人民日报》2021.5.6)

(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抗风桐的特点。

(2)文中第⑥段提到椰子树、木麻黄、土枇杷等其他树木,有什么作用?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此刻,看着眼前的符名友,我发现他俨然就是一棵扎根三沙的“抗风桐”,狂风吹不倒、恶浪冲不垮!

(4)联系上下文,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

(5)本文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本文记叙了抗风桐具有挺拔向上、根系发达;枝千白中透灰、粗大等特点。文章用“抗风桐”象征符名友等坚守海岛的人们,表现了他们不怕艰苦、自强不息、无私奉献、保家卫国的崇高精神。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从第③段“我打量着四周……树干挺拔向上”,第④段“根系发达,枝干粗大”,第⑤段“它枝干白中透灰……两面都覆有一层嫩绿而晶亮的薄蜡”,第⑥段老冯的话语以,及第⑤段“它不畏强……甘洒绿荫护岛礁”概括:挺拔向上、根系发达;枝千白中透灰、粗大;叶子不密,叶对生,呈椭圆形,两面都覆有一层嫩绿而晶亮的薄蜡;生命力顽强,无私奉献。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将椰子树、木麻黄、土枇杷、南洋杉、苦楝、榄仁等在台风中遭受打击的样子与抗风桐的傲然挺立进行对比,突出了抗风桐根系发达、枝干粗大的特点,表现了抗风桐坚强不屈、生命力顽强的品质。

(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我发现他俨然就是一棵扎根三沙的‘抗风桐’”运用比喻修辞,将“符名友”比作“抗风桐”,生动形象地写出符名友像抗风桐一样顽强,驾驶渔船风里来雨里去,在岛上生活了32年,不畏艰苦,表现了符名友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保家卫国、乐于奉献的精神。

(4)本题考查段落作用分析。内容上,通过渔民的介绍,“我”了解到符名友14岁就跟着爷爷来到赵述岛,在岛上已经生活了32年。同时,他还是一名耕海守海的警民联防志愿者,时刻关注和警惕别国特工的动向,表现了他的爱国精神。结构上,为后文抒发对符名友坚守赵述岛32年的敬佩之情作铺垫。

(5)本题考查文章写法分析。这篇文章运用了象征(借物喻人)手法。结合“此刻,看着眼前的符名友,我发现他俨然就是一棵扎根三沙的‘抗风桐’,狂风吹不倒、恶浪冲不垮”“抚摸着抗风桐伟岸的身躯,我的心中充满了对它的仰望和崇敬。它不畏强暴,台风刮不倒;它不怕艰苦,贫瘠砂岩把根扎;它自强不息,折断枝叶还发芽;它无私奉献,甘洒绿荫护岛礁”分析,以抗风桐象征符名友等坚守海岛的人们,表现了他们不怕艰苦、自强不息、无私奉献、保家卫国的崇高精神。

解析:

(1)挺拔向上、根系发达;枝千白中透灰、粗大;叶子不密,叶对生,呈椭圆形,两面都覆有一层嫩绿而晶亮的薄蜡;生命力顽强,无私奉献。

(2)运用对比手法,将椰子树、木麻黄、土枇杷等在台风中遭受打击的样子与抗风桐的傲然挺立进行对比,突出了抗风桐根系发达、枝干粗大的特点,表现了抗风桐生命力顽强的品质。

(3)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符名友像抗风桐一样顽强,表现了符名友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保家卫国、乐于奉献的精神。

(4)内容上,交代了符名友跟随爷爷来到赵述岛的经历,他不仅是渔民,更是耕海守海的警民联防志愿者,表现了他坚守国土的爱国精神;结构上,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5)运用了象征(借物喻人)的写法。本文以抗风桐象征符名友等坚守海岛的人们,表现了他们不怕艰苦、自强不息、无私奉献、保家卫国的崇高精神。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9.(12分)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千年学府,弦歌不绝

①岳麓书院位于长沙市湖南大学西侧岳麓山东麓,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也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书院。从岳麓书院到湖南大学,这里,走过了近千年,也见证了一所古代书院到现代大学的更迭历程。

②北宋开宝九年(976),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创立了岳麓书院。此后,书院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今已过千年,因此有“千年学府”的美誉。在此期间,岳麓书院经历了多次战火,曾七毁七建。

③岳麓书院占地面积达21000平方米,以大量的碑匾文物闻名于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明刻宋真宗手书“岳麓书院”石碑坊、清代御匾“学达性天”、清刻朱熹“忠孝廉洁碑”、欧阳正焕“整齐严肃碑”、文清“岳麓书院学规碑”等。书院也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书院建筑群。现存建筑大多为明清时所建,在布局上主要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主要建筑有讲堂、教学斋、半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文庙、湘水校经堂等,这一切完整地展现出了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

④书院景观由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两部分组成。书院外,岳麓山区林草繁茂、幽壑千重;院内,白墙黑瓦的建筑群依山而建,巍峨古雅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放眼望去,整个书院被郁郁葱葱的古树名木所掩映,也造就了那名不虚传的“书院八景”:柳塘烟晓,桃坞烘霞,桐荫别径,风荷晚香,曲涧鸣泉,碧沼观鱼,花墩坐月,竹林冬翠。而作为我国著名的古书院之一,这里的园林建筑必然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不同于官家园林的华丽隆重,也不同于私家园林的精致秀美,这里蕴含的是独特的湖湘文化和人文价值——典雅优美的古建筑群反映出的是一种士文化的精神,是儒家士人的人文理想、心灵世界的体现。

⑤岳麓书院的自然风光自是惊艳,但是深厚的人文底蕴才是岳麓书院真正亮丽的风景。一千多年间,在这里传播文化哲学的大师有朱熹、张栻、王阳明,弘扬光大国学的大师有王文清、王先谦,致力于教育兴国的教育家有杨昌济。

⑥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教同化雨绵绵远”的大师,岳麓书院在中华民族遭受苦难之际,才走出了谭嗣同、陈天华、黄兴、蔡锷等人,倡导最前沿的思想文化、推动社会变革;当国家发生危难之时,毛泽东、蔡和森、邓中夏、李达等人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并成为民族和国家的栋梁。岳麓书院也因此得以名扬天下,成为我国四大书院之首。

⑦公元1167年,37岁的闽学代表朱熹和34岁的湖湘学代表张栻因为学术观点上的巨大差异,二人同时登台,在这里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学术会讲。由朱熹、张栻所建立的教学与学术会讲体系,确定了这座讲堂的文化学术的传播方式。朱张会讲开创了不同学派与不同学术观点会讲及中国古代书院自由讲学的先河,同时,也树立了学派之间切磋论辩、求同存异的治学方式。时至今日,余秋雨、余光中、金庸等文化泰斗都曾在这里开坛论讲,以同样的传播方式传递着中华文化。

⑧书院讲堂内悬有一块“实事求是”的匾额,据说是1917年湖南工专迁校于此的校训。当时的毛泽东正是在杨昌济老师的帮助下寓居书院半学斋求学,“实事求是”的思想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来,“实事求是”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⑨漫步在这座古老的学府时,总是不禁回想起书院千年的发展历程,感慨千年学府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有山水草木融为一体的超世脱俗,这里蕴含着在历史的重要时刻所表现出的惊世情怀。也许,这就是朱熹“忠孝廉节”的院训与张栻“盖欲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的教诲有机融合的体现。

(1)全文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岳麓书院的?

(2)第③段画横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③段“大多”一词为什么不能删掉?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介绍了岳麓书院的“前世今生”,主要介绍了岳麓书院的文物建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岳麓书院占地面积达21000平方米,以大量的碑匾文物闻名于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明刻宋真宗手书‘岳麓书院’石碑坊、清代御匾‘学达性天’、清刻朱熹‘忠孝廉洁碑’、欧阳正焕‘整齐严肃碑’、文清‘岳麓书院学规碑’等”“书院景观由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两部分组成”,概括为:岳麓书院的文物建筑、岳麓书院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分析。“岳麓书院占地面积达21000平方米,以大量的碑匾文物闻名于世”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如唐刻……”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结合“书院也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书院建筑群”分析,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岳麓书院的碑匾文物和建筑。

(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分析。“大多”表示大部分,起修饰限制作用,这里说明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时所建,但是不排除现存建筑中有不是明清时所建的。如果去掉,就变成了“现存建筑为明清时所建”,太绝对了,与事实不符合。“大多”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科学的特点。

解析:

(1)岳麓书院的文物建筑、岳麓书院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列数字、举例子。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岳麓书院的碑匾文物和建筑。

(3)“大多”表示大部分,这里说明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时所建,但是不排除现存建筑中有不是明清时所建的。如果去掉,太绝对了。“大多”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科学的特点。

说明文经常考查修饰限制性词语能不能删去的问题,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先表态,然后解释词语的本义和语境义,进而比较删除后的不同,最后明确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三、写作。(50分)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0.(50分)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爱的表述,就有多少种礼物。父母无私的爱的养育;经历苦难之后的成长;不断学习积累下来的智慧,这都是最好的礼物。用纯净之心去创造、去发现、去感悟,你便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礼物。

请以“最好的礼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②自己工整,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以“最好的礼物”为题写一篇文章。礼物是为表示友好、谢意或庆贺而赠送的物品。在这个题目里,要理解为它是别人送给自己的。礼物可以是实实在在的物品,也可以是来自他人的鼓励、批评等。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收到了谁给的礼物。写作中要精心选择与众不同的“礼物”,通过真实感人的事例,来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和自己从中获得的教益。写好本文,重点不在于描写“礼物”本身,不在于“礼物”价值的大小,而在于运用独特的角度,巧妙的构思,充分表述“最好的礼物”的内在含义和“我”的内心感受。“最好的礼物”,最好写成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但要使用其他的表述方式作为补充,最好是夹叙夹议,或者先叙后议等。

最好的礼物

那一天,我数学考了全优,妈妈给了我一个礼物——一盆小仙人球。我一看到这小仙人球就爱不释手,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从妈妈手中接过仙人球,暗暗下定决心:我要给小仙人球“足够”的水和关爱,让它快快成长起来吧!

我每天开始给它浇水,还总是急急忙忙的。我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