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等高线地形图_第1页
第三讲 等高线地形图_第2页
第三讲 等高线地形图_第3页
第三讲 等高线地形图_第4页
第三讲 等高线地形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等高线地形图复习目标要求:了解高度的表示方法掌握等高线的特点及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掌握地形剖面图的画法与判读第一课时---等高线的判读甲乙海平面1000米500米1500米某点到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某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绝对高度,即海拔山高度表示方法例:求甲、乙的相对高度。求珠穆朗玛峰(8844.43米)与艾丁湖(-155米)的相对高度。1500米1000米※地图上,通常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用相对高度表示地面起伏大小.等高线概念: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100100100100100100100100200200200200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单位:m)等高距:线与线之间差距(d)从顶端向下透视见到的图形等高线:在地图上,把地面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

就是~。

(单位:米)等高距: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

高度差

(即:相对高度)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平面或其他水体面以下深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就是~。a.一般情况下,等高距全图一致b.绘图时,等高距的大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若图示范围内地形起伏大,等高距往往较大,使图示相对简单;反之则等高距较小,使图示更精准)三、等高线的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2.一般情况下,等高距全图一致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闭合圈大小不一,小圈在本图内闭合,如盆地或山地.大圈在本图中看不到闭合,而中断在图框边上(这是因为受测绘区范围的限制),但一定会在相邻的拼接起来的多张图幅中闭合.5.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

(陡崖/峭壁处例外)4.0米等高线一般表示海岸线6、等高线与“示坡线”“分水线”“集水线”垂直相交200400600abc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等高线上的高程注记地势高低可换算出温差2.等高线上的疏密状况坡度陡缓高差水平距离AB地势较低地势较高山等高线稀疏缓坡等高线密集陡坡ABCDABCD(1)同一幅图中,直接从等高线的疏密来判断坡度大小线密坡陡攀爬难(2)不同图幅中,则要结合等高距、比例尺等信息分析,进而判断坡度大小a.若等高距相同,则:尺大坡陡

b.若比例尺相同,则:等高距(d)大坡陡

c.若比例尺和等高距均不同,则要详细计算后再比较下列四图中的等高距都是50米,注意观察各图的比例尺,判断坡度最大的一幅是__A注意:“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大”,这只能用于判断同一幅等高线图

公式: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

A

B

C

D3.等高线上的高程注记+疏密状况不同的地形类型a.H在200m以下,线稀、广阔平坦平原b.H在500m以下,△H<100m,线较稀,弯折部分较和缓丘陵c.H在500m以上,△H>100m,线密,山谷呈“V”形d.H大,△H小,边缘线密,而顶部明显稀疏山地高原陆地上五种基本地形02001000海拔(米)高原山地丘陵平原500高原

山地

丘陵

平原

盆地

高度(米)

形态特征地面起伏程度大于500高而平小大于500高而陡大小于500低而缓小小于200低而平小无一定标准四周高,中间低大12345

判断图中地形类型的名称:

1.高原2.山地3.丘陵

4.盆地5.平原4、等高线的形状不同的地形部位中高周低山顶/山岭中低周高盆地/洼地两山顶之间较低处鞍部山脊高处弯向低处低处弯向高处

(分水岭)山谷

(集水区,易成河)(1)闭合(2)弯曲(3)重叠陡崖/悬崖/峭壁山脊山谷等高线由高处弯向低处

(凸低为脊)等高线由低处弯向高处

(凸高为谷)山顶山顶鞍部陡崖山顶山谷山谷山脊鞍部

认识山地不同的地形部位课堂练习1:图5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04江苏)

A.a图B.b图C.c图D.d图D△H陡崖问题:X(上)≤H顶<X(上)+dX(下)-d<H底≤X(下)1.崖顶的海拔(H顶):2.崖底的海拔(H底):3.陡崖的高度(相对高度):(n-1)×d≤△H<(n+1)×dn-----陡崖处重叠的等高线数目d-----等高距

X(上):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大的。

X(下):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小的。

第二课时等高线计算△H陡崖问题:X(上)≤H顶<X(上)+dX(下)-d<H底≤X(下)1.崖顶的海拔(H顶):2.崖底的海拔(H底):3.陡崖的高度(相对高度):(n-1)×d≤△H<(n+1)×dn-----陡崖处重叠的等高线数目d-----等高距

X(上):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大的。

X(下):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小的。

温故知新读北半球某温带地区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图(比例尺1∶20000),回答第1~2题。1.图中最高点位于教堂的A.西北方B.西南方C.东北方D.东南方2.该地地形主要是A.高原B.平原C.盆地D.低山丘陵BD图为某区域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题。【小题1】图中所示小河的流向是()A.自西向东B.自南向北C.自西北向东南D.自东南向西北【小题2】量得甲、乙两山图上直线距离为3厘米,则其实际距离大约是()A.45kmB.4.5kmC.450mD.45m【小题3】(原创)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至少是()A.100mB.200mC.300mD.400mCBB五、等高线地形图的一般判读方法1、判读海拔高度:1)线上的点:可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和等高距的大小直接读出其海拔。2)介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点:根据两侧的等高线,读出大致范围。BA1000800400甲乙丁2、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只要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就能算出两地间相对高度.例题:若a=100m,b=200m,c=300m求③④的相对高度;甲和乙的相对高度2)、O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为()mC1)、求P点海拔—

O点海拔——B、49〈H〈50C、59〈H〈60D、60〈H〈61练习: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A、40〈H〈41(810m<P<820m)(860m<O<870m)3、特殊方法:

利用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2)内容:两条数值不等的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的值,如果与大的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值“大于大的”,如果与小的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值“小于小的”。1)适用范围: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例:右图若b数值为200米,a数值为300米,则P、Q处的海拔分别为?

300米<P<400米100米<Q<200米若a=100mb=200mc=300m练习:判断地形:①____②_____①的海拔_____________②的海拔_____________洼地山丘0m<H<100m300m<H<400mC、36m(1)陡崖顶部的海拔范围可能是()A、(40m,50m)(3)PQ海拔的比较,正确的是(

)CBCA(2)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C、P可能比Q低5mD、P不可能比Q低20mB、(45m,55m)C、(50m,60m)D、(50m,55m)A、18mB、21mD、43mA、P一定比Q低B、P一定比Q高1、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判断:2、读右图,回答问题。(3)图中甲处与C处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______。(4)图中D处陡崖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ΔH________。(1)图中A处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A.200米B.208米

C.253米D.297米(2)关于图中乙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拔高度可能为235米B.地势相对周围较高

C.地形为山顶D.地形为洼地BD150米~200米100米≤<200米202-203-204--204-203-202图3100150250200300图15、一些特殊等高线图的识别PQN图2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地貌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回答(1)~(2)题。(1)P、Q、R等值线的数值分别为()

A、713、714、715B、711、712、713C、715、713、714D、714、711、713(2)图示地貌可能是()

A、风力侵蚀地貌B、风力堆积地貌

C、流水侵蚀地貌D、流水堆积地貌CA图为等高线图,已知等高距为25米,AB为一空中索道.读图,完成13~14题.关于图中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点相对高度可能为25米B.图中索道上行方向为西南向东北C.A处坡面径流的方向是流向西北D.D处可能形成瀑布B完成教材P12典例21:与河流水文结合(1)描述水系特征:

a.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b.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c.山脊是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

d.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六、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运用

b.河流的流量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流域内降水量(内流区域的融冰或融雪量)有关;

c.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3)判断河流流向: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2)描述水文特征:

a.

等高线密集流速快,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河流流向的是B2:判断气候特征

(1)地势高低(水热状况变化)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0·6℃/100m

(2)坡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较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

(3)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如:我国三大火炉和火洲(吐鲁番)的成因?问题4: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1)图示地区河流干流流向如何?先由东向西,再转向西南(2)图示地区降水情况如何?判断理由是什么?降水多,原因是河流众多(3)如果A处陡崖底部气温为15℃,其顶部气温可能是多少?(只考虑海拔因素的影响)C

A、13℃B、16.8℃C、14℃D、14.5℃(4)铁路分布特点是什么?铁路沿河流干流分布

水库选址:大坝选址:(原因: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袋口”)(原因:①: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②:峡谷地形,河道窄,筑坝工程量小,投资少③:蓄水区域较大)3: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1)水库及大坝选址河谷、山谷地区或选择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下图中,计划建一座较大型的水库,坝址宜选在什么地方?

选在A读右图,完成1~3题。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15mB.40mC.65mD.90m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mB.55mC.60mD.65m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B.②C.③D.④CCB计算坝长:计算坝高:比例尺×图距大坝所跨等高线值-“袋口”处最小等高线值确定搬迁区(受淹区):“口袋”内大坝所跨等高线以下区域完成P148第17题,第3小题(2)确定港口码头、海滨浴场的位置(3)确定公路、铁路线

(4)确定引水线路线路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避风、深水(等深线密集)海湾河流侵蚀岸①山区沿等高线修建(原因:减小坡度,降低施工难度且运行安全)②如需翻山,最好通过鞍部③尽可能少过河、建桥(原因:减小施工难度,节省投资)港口码头:海滨浴场:海滨缓坡沙岸

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1、小河的流向是______;2、计划引小河水到C处,在AC和BC两条线路中,__线路较合理,原因是:西北—东南ACA处比C处高,引水顺势下流,而B处比C处低,往高处引水较困难。读我国某海港城市的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该城市欲规划建设海滨浴场和港口,请你在①②③④处为海滨浴场和港口选择适宜地址,并分别阐述你的选择理由。③处宜建海滨浴场,此处位于港湾中,水域较浅,沙滩宽阔;④处宜建港口,此处位于港湾中,避风条件好,等深线密集,水域较深有利于航行。⑤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布局方案。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⑥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平坦开阔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地势开阔平坦的向阳地带,并且要交通便利,远离污染。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地区是我国水果重要产区之一。①地适宜种植的水果是(

)

A.苹果B.菠萝C.椰子D.柑橘

D(2)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应选择____(②或③)

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3)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甲、乙、丙、丁四个村庄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___村,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②坡度小,工程量小丁地势平坦开阔,水陆交通便利(4)为了解决未来小城镇的用水、用电问题,该地区计划在④处修建水电站。选择该处建坝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随之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程量小(水库蓄水量大)淹没村庄和农田(需要移民)3.若乙坡植物受破坏成为荒地,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A、放牧山羊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C、修梯田,种植水稻D、营造混交林2.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

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

A、光照较强,辐射收入多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1.①②③④四条

坡面线的坡度比

A、①<③

B、①<②

C

①>②

D、③=④(2000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1题)读华北某地地形图,据图判断1-3题:分层设色地形图

按等高线原理绘制的,以不同颜色表示不同高度而制成的图。一般:蓝色—海洋绿色—平原黄色—高原、丘陵或山地

褐色—高山白色—雪线以上的部分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颜色越深(亮)的地方,海拔越高;颜色越浅(暗)的地方,海拔越低。地形剖面图1、概念: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它是沿等高线地形图中某条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2、作用:能更直观地表示某条线上地面的起伏和坡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