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医疗协同服务管理系统-江西医药采购服务平台_第1页
江西医疗协同服务管理系统-江西医药采购服务平台_第2页
江西医疗协同服务管理系统-江西医药采购服务平台_第3页
江西医疗协同服务管理系统-江西医药采购服务平台_第4页
江西医疗协同服务管理系统-江西医药采购服务平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II江西省医疗协同服务管理系统主要招标采购要求目录1 概况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内容 41.3 项目分包 42 总体要求 52.1 投标人资格要求 52.2 投标人工作任务 52.3 投标报价要求 62.4 投标文件要求 72.5 产品及保修要求 72.6 合同及付款 82.7 项目实施要求 92.8 售后服务要求 102.9 保障措施及违约责任 102.10 保密要求 113 业务软件系统建设要求 123.1 项目架构 123.2 基础要求 123.3 标准规范要求 133.3.1 标准和规范制定的原则 133.3.2 遵循和参考的标准 143.4 安全要求 153.4.1 安全设计 153.4.2 数据安全 163.4.3 系统应用安全设计 163.5 功能要求 223.5.1 远程会诊 223.5.2 远程预约 263.5.3 远程影像 283.5.4 远程心电 303.5.5 远程教育 343.5.6 远程超声 363.5.7 远程监护 403.5.8 远程病理 423.5.9 手术示教 473.5.10 远程医疗监管 493.5.11 三维影像处理 503.5.12 统计分析 513.5.13 系统管理 513.5.14 移动应用 523.6 系统对接要求 533.6.1 总体要求 533.6.2 网络要求 564 视讯管理硬件建设要求 574.1 视讯管理核心硬件--MCU 584.2 视讯管理核心硬件--视讯管理系统 604.3 录播服务器 614.4 高清视讯会议终端 624.5 存储 64概况项目背景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2010年,原国家卫生部开始推进国家远程医疗建设项目,先后发布《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技术方案的通知》、《卫生部医管司关于实施2011年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的通知》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快实施2010年县医院能力建设和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的通知》等多个重要文件。2012年,国务院印发的《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远程医疗信息系统作为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重点工程,要求“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诊疗系统,提高基层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公平性”。国务院《“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远程医疗纳入“信息惠民工程”的重要建设内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为基础,开展中医远程医疗需求分析和调查研究。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以面向基层、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的远程影像诊断、远程会诊、远程监护指导、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教育等为主要内容,发展远程医疗”。同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医疗服务应用信息系统建设,推进中西医电子病历应用和远程医疗”的主要任务。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明确了医疗机构远程医疗组织实施、服务内容、服务流程、监督管理等内容。2015年,《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中提到“以形成分级诊疗秩序为目标,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医联体和远程医疗等多种方式”。同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引导医疗机构面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开展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今年我省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点,提出了“建设依托若干省直医院的高端远程医疗系统和覆盖80所县级综合医院的基层远程医疗系统,逐步建成覆盖省、市、县、乡的四级远程医疗系统,并与国内知名医院开展临床会诊、影像会诊、病理会诊、教学培训、3D手术示教、多学科病例讨论与查房、学术会议等远程医疗活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力,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要求。远程医疗服务体系也将纳入江西“十三五”医改规划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引领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动创新发展的各项目标,制定全省远程医疗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远程医疗服务持续健康发展。项目内容江西省医疗协同服务管理系统主要由业务软件系统和视讯管理硬件两部分组成,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如下:建设江西省医疗协同服务管理业务软件系统,实现远程各项业务的发起、受理、服务、计费等功能,并提供必要的质量控制和系统管理功能;采购部署视讯管理硬件,为业务软件系统运转提供基础的会议管控功能;对接全省所有省直三级甲等医院和采购人指定的80家县级综合医院相关系统及设备(其中与医院PACS等系统或设备通过接口程序实时对接的省直医院不少于6家、县级医院不少于20家)、市/县级远程医疗系统、省级全民健康管理平台、采购人指定的外省15家大型医疗机构相关系统、国家相关信息系统。系统建成以后开展运营工作,运营期限与三年免费维保期限同步,运营方案须书面报请采购人同意。项目分包本项目所有产品和服务整合为1个包拟采用公开招标采购形式。总体要求投标人资格要求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法人、其他组织。本次项目招标不接受企业联合投标。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无不良经营行为,近三年内参加政府采购活动,没有重大违法记录。在实际案例中,无用户不良反映,信誉度好,诚实守信。《政府采购法》等规定的其它条款。具有软件开发商和硬件制造商针对本项目的授权书和售后服务承诺函。投标文件中,投标人及2家软件开发商必须为3家不同且非关联的企业。投标人工作任务按要求从一家软件开发商(以下简称A软件厂商)采购江西省医疗协同服务管理业务软件系统,按采购人要求对接全省所有省直医院和采购人指定的80家以上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市/县级远程医疗系统、省级全民健康管理平台、采购人指定的外省15家大型医疗机构相关系统、国家相关信息系统,并进行部署、集成、调试、组织试用、培训和维保等。所投A软件厂商获得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装备信息交互与集成分会颁发的IHE中国中心级远程医疗会诊产品测试合格总证书(合格总证书指6个集成模式15个必须性功能角色全部测试合格);所投A软件厂商具有影像同步操作软件著作权证书;所投A软件厂商拥有医学影像(PACS)系统、区域医学影像(PACS)系统、远程医疗系统及三维影像后处理的软件著作权证书,且软件著作权证书中公司名称必须与生产商的名称完全相符按要求从另一家软件开发商(以下简称B软件厂商)采购下列服务:采用接口程序实时对接的方式对接不少于6家采购人指定的省直医院、不少于20家采购人指定的县级医院的PACS等系统或设备,且须按采购人制定的标准规范推送数据,并进行部署、集成、调试、组织试用、培训和维保等。所投B软件厂商拥有医学影像(PACS)系统、区域医学影像(PACS)系统、三维影像一体化平台的软件著作权证书,且软件著作权证书中公司名称必须与生产商的名称完全相符;所投B软件厂商软件产品支持各类主流手机系统,兼容手机端各版本浏览器调阅诊断级影像(提供具有HTML5技术的软件著作权证书(证书名称应包括“基于HTML5”关键字)按要求从硬件生产厂商采购本项目所需的硬件产品,并进行配送、安装、集成、调试、验收、培训和保修服务等;投标报价要求投标人应按照下表费用构成要求标明报价:报价1硬件设备费用(分列各硬件类型,数量,单价,总价)2A软件厂商费用,即江西省医疗协同服务管理业务软件系统费用,分列一次性开发费、部署实施培训费、三年维保费、系统对接费用;系统对接指对接全省所有省直三级甲等医院和采购人指定的80家县级综合医院系统、市/县级远程医疗系统、省级全民健康管理平台、采购人指定的外省15家大型医疗机构相关系统、国家相关信息系统,所以系统对接费用还需进一步分列国家相关系统、省级平台、市/县级系统、省外大型医疗机构、省内所有省直医院和80家县级医院信息系统对接费。3B软件厂商费用,即采用接口程序实时对接费用,分列省直医院、县级医院实时对接费、部署实施培训费、三年维保费,实时对接指对接不少于6家采购人指定的省直医院、不少于20家采购人指定的县级医院的PACS等系统或设备,且须按采购人制定的标准规范推送数据。4项目集成费用(包括软硬件集成涉及的线材耗材等费用、项目宣传推广相关费用)投标总报价:为上述报价之和投标人有责任在投标文件中标示对招标文件中没有列出,而对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而言必不可少的产品、软件等,并应同其它产品一并报价,且包含在投标总报价中;投标人投标报价超预算或明显低于市场成本价的为无效投标;投标价格应一次性报定,投标人应缴纳的税费以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耗材费用、差旅费用可以不单独报价,但将被视为已包含在投标总报价中。投标文件要求投标文件应提供本项目设计和实施方案,包括系统架构、技术编制方案和说明,施工队伍组织及保障,施工进度及保证措施,施工质量目标体系及保证措施,系统验收方案,培训工作方案,售后服务及应急保障方案;本项目实施组织、管理办法;项目负责人简历表,项目主要技术人员表;完整的产品中文技术说明资料等内容;投标人应在投标文件中详细提出质保期后(质保期为合同验收后3年),系统的维修保养服务内容、售后服务体系、维护保养方式、维护保养协议范本、维护保养报价及优惠措施等。所提供的运维报价不作为此次项目评分的依据。产品及保修要求投标中的所有产品及服务提供3年的免费保修和软件升级,对该要求,投标人负有连带责任,如因产品的使用而发生的一切侵权责任,由投标人承担;在货物寿命期内,产品供应方应备有一定的易损件供应,采购人要求订购备件和/或修理服务,产品供应方须及时按成本价优惠提供;投标人投标的所有软件必须为正版软件,提供有侵权争议软件或非正版软件者为无效投标,已中标者取消中标资格,已供货者全部退货,并由投标人承担全部损失及可能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投标文件中模块或功能描述如有缺失,允许在系统实施过程中按照采购人要求进行现场开发或功能增加,但不能额外增加任何费用;中标人及中标产品厂商应对本次投标的所有产品进行长期技术实现(含技术咨询等)。若中标人及中标产品厂商质保期内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现场,采购人有权要求其给予合理的经济赔偿。在质保期内,由于工程项目本身缺陷发生故障或损坏而造成的损失,中标人须给予采购人经济赔偿;本项目开发出的信息系统的全部软件著作权、数据所有权归江西省卫生计生委所有。合同及付款投标人应在中标后按要求与采购人签订合同,合同以本招标文件的内容为主体并对责任、义务等条目进行细化而形成,且采购人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对实施项目作适当调整,以使投标项目实施方案更加合理规范;付款方式按《政府采购法》规定的要求执行;首付: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完成所有硬件配送和集成,经验收确定满足合同要求的,支付合同总价30%;初验:合同签订后2个月内江西省医疗协同服务管理业务软件系统部署完成,并以在院端部署B/S客户端的形式完成所有省直医院和采购人指定的80家以上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对接工作,经验收确定满足合同要求,支付合同总价50%;终验:合同签订后10个月内,完成江西省医疗协同服务管理系统相关标准规范建设,采用接口程序实时对接的方式对接不少于6家采购人指定的省直医院、不少于20家采购人指定的县级医院的PACS等系统或设备,且按采购人制定的标准规范推送数据;按采购人要求完成对接市/县级远程医疗系统、省级全民健康管理平台、采购人指定的外省15家大型医疗机构相关系统、国家相关信息系统,本项目建设的软件系统达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及以上要求,提供安全检测报告并按要求免费整改到位,且各相关系统均达到合同要求的可组织终验,终验合格后,支付合同总价20%;投标人须要在标书中就该体制机制的建立和运作提出详细的方案。项目实施要求项目实施过程中,中标人须提供专职技术支撑团队,负责系统安装、调试、维护等工作;技术服务要求达到7x24小时接受申告,4小时现场响应;投标时须提供技术支撑团队的成员名单和相关证书扫描件;前期调研:本项目的所有“技术规格及要求”是采购人的初步需求,投标人应进一步调研,根据具体需求深化分析,提供完善的建设内容和实施方案。未尽事宜,在签订合同时供需双方直接协商确定,并必须满足采购人提出的业务需求和技术要求;修改完善:中标人须承诺在采购需求和政策法规范围内,在系统改造和试运行期间内,随着采购人需求的变动及时作出响应,不断修改完善。正式验收通过后,若有需求变动,在免费保修期内,仍应免费按采购人需求对整个系统做出相应修改及添加重要指标统计分析功能,以满足采购人的需求;交货时间:投标人应在合同签订之日起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完成所有硬件配送和集成;合同签订后2个月内江西省医疗协同服务管理业务软件系统部署完成,并以在院端部署B/S客户端的形式完成所有省直医院和采购人指定的80家以上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对接工作;合同签订后10个月内,完成江西省医疗协同服务管理系统相关标准规范建设,采用接口程序实时对接的方式对接不少于6家采购人指定的省直医院、不少于20家采购人指定的县级医院的PACS等系统或设备,且按采购人制定的标准规范推送数据;按采购人要求完成对接市/县级远程医疗系统、省级全民健康管理平台、采购人指定的外省15家大型医疗机构相关系统、国家相关信息系统,本项目建设的软件系统达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及以上要求,提供安全检测报告并按要求免费整改到位;实施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售后服务要求售后服务:项目验收后,中标人必须提供专业技术团队负责本项目的运维工作,要求维护人员全程参与过本项目的开发建设。服务内容:提供项目验收后3年的免费技术实现服务,主要包括:排除本项目产品出现的问题或故障;改正性维护,即在使用过程中识别和纠正产品错误,改正产品性能缺陷;适应性开发服务,即当产品外部环境或数据环境发生变化(例如国家有关远程医疗标准规范变更),修改产品以适应变化;产品升级服务,提供在正常条件下保证产品正常稳定运行的版本更新升级服务,并能根据业务发展和要求的改变对产品进行修改,按照国家和江西省相关规范和要求免费升级。服务方式与时限:投标人必须按采购人指定的方式提供7x24小时技术实现,包括邮件、电话、远程维护、现场服务等方式。保证30分钟内对用户的维护请求予以响应。系统故障、BUG等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的问题须在6小时之内解决,如需进行现场维护,维护工程师须在6小时内到达现场。服务费用:根据卫生计生工作发展需要和采购人要求,3年内免费提供产品升级、技术实现、人力实现与维护服务。3年免费运维期从项目终验通过之日起开始计算。免费保修期后,运行维护费根据实际情况双方另行商议,原则上不超过本项目中标金额的5%。保障措施及违约责任投标人须在投标文件中做出针对本项目实施范围、价格分配、进度控制、质量保证、驻场人员、售后服务等方面要求的书面承诺,作为合同附件之一进行履行。对于违反合同的行为,视为违约。投标人中标后须缴纳履约保证金,在中标通知书发出后5个工作日内,向采购人缴纳合同总金额10%的履约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在三年免费保修期结束后,一次性无息退还投标人。一旦中标厂商违约将根据业主损失评估结果予以扣除相应的保证金并终止合同。保密要求投标人有保密义务,由于投标人及其工作人员泄露、冒用、误用或违法使用数据而造成的一切责任和损失,均由投标人承担。投标人应在提供的服务考虑安全因素,并符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原卫生部)制定的相关标准规范。投标人须与采购人签订数据保密协议。业务软件系统建设要求项目架构江西省医疗协同服务管理系统以远程会诊业务为基础,提供基于临床诊断的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应用服务平台。是以患者数据为核心、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可以快速定制、开发和部署的信息系统项目。系统构架设计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开放的、可扩充的、可持续发展的平台构架,包括以下方面:接入方式的扩充:远程会诊系统面对的数据源是各个医疗机构,所以能够接纳各种现有的和未来的应用系统的数据上传及使用相当重要。各个医疗机构在信息化建设完善程度上不同,建设厂家的不同,数据格式与标准可能存在一些差异,因此需要中心构架需要能够扩充对各种接入方式的实现。系统容量的扩充:远程会诊系统是一个数据量庞大的信息系统,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对数据存储容量的横向扩充,以满足后续庞大的数据增量。系统处理能力的扩充:随着远程诊疗使用者的增加,系统将承受大量的服务请求压力。系统将使用分布式服务和集群等方式实现系统处理能力的扩充。存储健康信息的扩充:能够在系统中增加新的健康信息种类的存储,比如新的医疗影像或检验结果。能够根据每种存储信息的特点对信息内容进行优化,但通过统一的接口对新的健康信息可以和已有的健康信息进行查询、调阅。管理业务的扩充:能够围绕远程会诊业务系统建立扩展新的远程健康管理业务,从公共健康管理的角度来看可以建立不同的疾病监控系统,从医疗服务者的角度看,可以查询、调用以不同组织方式呈现的个人电子医疗档案。为了实现上述的要求,建立一个稳定核心适用的系统,满足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基本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卫生信息化持续性发展的需求,提出如下建设要求:基础要求所投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获得国内外权威认证。系统所有功能都基于WEB的B/S架构。调阅在线静态影像的时间(第一幅图像)≤2秒钟。调阅二级在线(归档)静态影像的时间(第一幅图像)≤5秒钟。实现对影像和报告的调阅。可实时开展跨院的病例实时交互式讨论和阅片。提供数据全在线存储和备份功能。提供数据库维护、备份和恢复功能。江西省医疗协同服务管理系统部署在采购人指定地点,其中业务软件系统须基于应用与数据分离原则设计,在采购人指定的环境中实现部署,且必须按采购人要求通过soap接口调用本项目所采购硬件提供的高清视频会议控制相关接口实现远程业务相关所有高清视频会议需求。医疗协同服务管理业务涉及全省各级医疗机构远程相关的各类业务,为有效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及时支撑各项业务的发起、受理、服务、计费等流程操作,本项目要求中标人在项目建设期间及三年免费运维期内,免费提供不少于3名现场运维人员在采购人指定的场地处理系统运维过程中软硬件相关事宜。标准规范要求标准化是整个项目建设基础,根据相关国际标准和国家信息标准规范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本省医疗协同服务管理系统建设的实际需求,研究制订医疗协同服务管理系统的标准规范体系,以保证数据准确、完整、规范、安全、可靠,并以此作为后续工作的基础。江西省医疗服务管理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一经采购人认证确定,软件供应商在项目建设及运维过程中须无条件遵循,并接受江西省全民健康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项目承建方的指导和监督。在项目建设期间及三年免费运维期内,当国家或江西省有关远程医疗标准规范发生变更时,本项目软件厂商须免费及时调整相关系统及接口以适应新标准。标准和规范制定的原则1、有国家(行业)、江西省标准和规范的,优先遵循国家(行业)、江西省标准和规范;2、即将形成国家(行业)、江西省标准和规范的,争取在标准和规范基本成熟时,将该标准和规范率先引入试用;3、无国家(行业)、江西省标准和规范的,等效采用或约束使用国际标准;4、无参照标准和规范的,由采购人统一研究制定标准和规范。遵循和参考的标准1、《远程医疗信息系统技术规范》2、《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指南》3、《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4、《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5、《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6、Dicom3.0标准(医学图像和相关信息的国际标准(ISO12052));7、疾病分类代码标准(ICD-10);8、HL7(美国医疗服务信息网络通信协议)3.0/2.4。9、《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试行)》;10、《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11、《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12、IHE(医疗机构信息集成规范)。13、《公共卫生2011年服务规范》;14、国家社区卫生服务基本数据集标准及功能规范;15、国家卫生部推出的《标准化健康档案》(试行版);16、社区卫生信息基本数据集;17、社区卫生信息基本数据集研究报告;18、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功能规范19、《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1.0版)》;20、EHR-SC《临床检验结果共享规范EHRSC-IP-001》21、LOINC观测指标逻辑命名与代码系统安全要求项目验收时,本项目建设的系统须达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及以上要求。本项目中标人需按采购人要求将安全检测中发现的所有系统信息安全问题及时免费整改到位。安全设计1、可操作性系统应考虑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要体现出易于理解掌握、操作简单、提示清晰、逻辑性强,直观简洁、帮助信息丰富,而且要针对医疗卫生行业输入项目的特点对输入顺序专门定制,保证操作人员以最快速度和最少的击键次数完成工作。系统功能设计合理,易于操作使用,有电脑及软件基础知识的人员,无须经过专业培训,即可快速掌握软件操作;系统提供联机帮助说明,提供软件操作的电子文档说明书,方便用户使用。2、安全性系统的安全体系由权限管理、日志审计和安全机制构成,既要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共享,又实现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对系统数据的存取和改变进行严格的控制,对系统数据进行有效的保护,以杜绝数据的非法操作和防止计算机病毒的破坏。当使用本系统时,系统先进行用户的识别和鉴定,可让用户输入标识或口令进入并设置好各用户的相应权限,保证用户只能存取他有权存取的数据。3、可靠性系统应该可实现7×24小时连续安全运行,性能可靠,易于维护。有严密的用户权限的管理和控制。要求系统在发生故障或输入数据不合理的情况下,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和控制故障的能力,以免系统发生停顿或遭到破坏而影响工作。平台在瘫痪后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应有相应的检修和自动恢复功能。数据安全医疗协同服务管理系统中包含大量的居民医疗服务数据、人口数据、电子健康档案数据、电子病历数据等,这些数据涉及到居民隐私信息,敏感度高。同时,还涉及各级医疗机构的业务数据,有的传染病信息还涉及国家安全。因此,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保护是平台建设的重点内容,要建立身份保护服务来屏蔽患者的身份信息;通过身份鉴别服务来验证用户的合法性;通过身份管理服务来规范和管理用户及其访问权限;通过访问控制服务来配置和管理用户及角色的访问授权;通过加密服务来保护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通过数字签名服务来确保临床数据的不可否认性;通过匿名化服务来避免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患者身份泄露。系统应用安全设计访问日志记录确保操作的抗抵赖设计包括了操作轨迹的记录、应用系统错误日志记录、访问日志数据存储和分析等。以访问日志的形式,确保应用操作的不可抵赖性。剩余信息保护设计建立剩余信息保护机制,保证用户口令等关键鉴别信息所在的存储空间被释放或再分配给其他用户前得到完全清除。保证程序退出后,清空内存中曾经存储的用户口令等关键鉴别信息;清空硬盘临时文件中曾经存储的用户口令等关键鉴别信息在应用软件的各组成部分中都不能存储明文的口令数据,以及其他可以被利用进行会话重放的信息保证重要业务数据所在的存储空间被释放或再分配给其他用户前得到完全清除。应保证程序退出后,清空内存中曾经存储的重要业务数据;清空硬盘临时文件中曾经存储的重要业务数据通信完整性及保密性本项目将运行在健康专网中,为保证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平台应用系统服务器之间、平台系统与外部系统之间通信过程中的数据完整性,将采用密码技术手段来实现,采用约定通信会话方式的方法保证通信过程上数据的完整性;在通信双方建立连接之前,应用系统应利用密码技术进行会话初始化验证,应对通信过程中的整个报文或会话过程进行加密,通过应用数据加密来实现对于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要求。除此之外通过部署签名加密服务器,实现以下功能:通信链路的保密性:通过采用服务器中间件的单向SSL功能,实现通信链路的安全传输;交换数据的完整性:结合数字签名加密服务器,可以快捷地对交换数据进行完整性校验,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业务操作时效性业务操作的时间校验通过时间戳服务器及国家授时中心标准时间,可以保证时间的权威性、准确性,可以确保操作时间的防篡改性;操作行为的抗抵赖结合数字签名加密服务器、时间戳服务器,可以很好地完成对业务操作行为的抗抵赖功能。应用环境安全控制对于系统所有使用终端应用环境进行安全控制。对每个终端的IP地址、MAC地址、硬盘顺序号等信息进行注册登记。当终端登录系统时,将对终端所使用的IP地址、MAC地址、硬盘顺序号进行检测,如果终端的相关信息与中心端所注册登记的信息不符,将拒绝该终端登录系统,以保证终端应用环境的安全。应用资源控制设计会话监控通过对登录用户所处状态和操作行为的跟踪和记录,监控当前应用系统的所有有效的用户会话信息,包括登录用户名、姓名、主机名、当前办理业务名称、会话开始时间、存放资源个数等。服务监控通过跟踪应用系统在应用服务器中的使用的使用状态,监控当前应用服务器中服务的使用情况、状态等信息。应用权限控制模式矩阵式访问权限控制模式通过矩阵式访问权限控制模式,根据数据的所有者和所属业务区域两个属性,将数据的访问控制权限按块状划分。每个操作者根据不同的操作权限访问不同区域内的数据。多级授权管理模式通过多级授权管理模式,对系统操作权限的授权进行管理。多级授权管理模式,采用了授权权限管理和业务授权管理两条线进行多级管理的授权权限管理模式。在授权权限管理的这条线上,比如异地医疗系统,市级管理员给本级业务人员和下级地市系统管理员授权,下级系统管理员在本机构范围内进行业务权限的分配。市级和下级系统管理员给本机构内的业务管理员授权,授权业务管理员对其业务范围内的操作岗位授权。在业务授权管理的这条线上,各业务管理员根据本机构内的系统管理员所授业务范围的权限,对本业务范围内的具体业务岗位授操作权限。用户界面层安全设计用户界面层的安全设计,有助于确保只有得到授权的用户才可以查看和修改数据,或者执行与特定岗位相关的业务功能。对于还需要在系统的其他层进行授权的过程来说,在用户界面层授权用户,是限制对这些过程的访问的第一道关卡。要实现以下目的时,在用户界面层创建访问检查:根据用户的角色成员关系,启用或禁用以及显示或隐藏控件。根据用户的角色成员关系,将流从一个窗体(或页面)更改到下一个窗体(或页面)。在用户界面层设计授权代码时,使用以下最佳方案:只要可能,就配置系统授权,以控制用户界面的输入。在加载窗体或页面时对用户授权,以防止用户在进程或任务出现错误时访问用户界面元素。加载页面时应执行应用程序授权检查。不要只将系统的安全设置建立在用户界面中的应用程序授权之上。在业务层和数据层要执行其他的访问检查,因为有可能会以多种方式或从不同的应用程序中调用这些组件。如果用户界面限制用户可以查看的数据,则不要从数据源读取不必要的数据,这样可以避免受保护的数据在网络传输中被泄露。采用构件化和模块化技术实现。设计和应用时应充分考虑的安全问题,其中尤以统一接入层为重。多渠道统一接入层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下列安全问题:脚本语言的安全性问题。任何渠道的接入或其他网络连接时不应该接受未经检验的用户输入。输入检验输入检验包括对来自外部数据源(非置信数据源)的数据进行语法检查,有时还要进行语义检查。根据应用的关键程度和其他因素,对输入检验结果而采取的动作可选用下面的一种或者多种:忽略语法上不安全的成分、用安全的代码替换不安全的部分、中止使用受影响的代码、报告错误、激活一个入侵监测系统。输入检验可以按照以下两种模式之一进行:列举不安全的字符并拒绝它们;定义一组安全的字符,然后排除和拒绝不安全的字符。这两种模式分别称为正向和反向输入过滤。一般地,正向输入过滤更简单和安全一些,因为许多时候,要列举出服务器端应用、客户端浏览器、Web服务器和操作系统可能误解的字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GET请求和Cookie中的敏感数据就象CGI协议所定义的,把请求数据从客户端传输到服务器端最简单的方法是GET请求方法。如果要在客户请求中传输敏感数据,我们应该使用POST方法,再加上一种合适的加密机制(例如,通过SSL连接)。从JSP引擎的角度来看,在很大程度上,使用哪种传输方法无关紧要,因为两者的处理方式一样。一般而言,任何客户端浏览器提交的信息都不可以假定为绝对安全。防通过嵌入标记实现的攻击这种攻击通常包含一个由用户提交的病态脚本,或者包含恶意的HTML(或XML)标记,JSP引擎会把这些内容引入到动态生成的页面。这种攻击可能针对其他用户进行,也可能针对服务器。要防止出现这种问题要靠输入检查和输出过滤。这类检查必须在服务器端进行,不应依赖于客户端脚本(比如JavaScript),因为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止用户逃避客户端检验过程。敏感信息的传输方式-SSL阻止Web攻击者监听行为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要对Web站点和访问者之间所建立的连接进行有效加密。几乎所有的Web浏览器和服务器都具备发送和接收加密通道上的数据的能力,这些加密数据被SSL和TLS这两个相关的协议管理。为了建立一个安全连接,Web浏览器需要首先向Web服务器请求数字证书,数字证书提供了身份证明。浏览器在向Web服务器请求它的数字证书时,也同时发送了它所实现的加密算法列表。当服务器回送数字证书和它所选择的加密算法后,浏览器通过检查数字签名和确认URL是否与数字证明的公有名字域相匹配来验证数字证书。如果这些测试失败,浏览器将显示警告信息。浏览器和服务器的通讯使用对称加密。这就意味着使用相同的密钥来进行加密和解密。当服务器的证书被证实后,浏览器将产生一个密钥,这个密钥需要通过一个安全的途径传递给服务器。一般使用双重加密术来完成密钥的传递。浏览器使用服务器的公钥来加密密钥,然后把它传递给服务器。服务器使用它的私钥来解密密钥然后向浏览器发送确认。防口令猜测功能当用户试图多次猜测时,系统会不断增加响应的时延,并最终拒绝为用户提供服务。另外,建议对系统口令长度加以限制,并且不能取特别熟悉的单词,进一步提高猜中的难度。页面和字段级的权限控制在建议的系统中,我们将在每一个页面中包含权限检查代码,检查用户是否有权限访问该页面。如果没有权限(如一般用户访问系统管理页面),则转到错误信息页面。如果没有登录,则转到系统登录界面,请求用户登录。安全审计安全审计系统负责记录各类系统的全部活动的过程轨迹,为事后的安全审计追踪等提供实现。安全审计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安全审计事件自动响应、安全审计数据生成、安全审计数据存储、安全审计分析等。功能要求远程会诊系统架构远程会诊主要是医疗机构之间借助远程会诊系统、音视频设备等技术手段,共同对病患进行病情分析、诊断。远程会诊系统可以实现对整个会诊过程的控制,包括会诊申请、会诊安排、会诊取消、专家会诊、会诊结果上传、会诊评价等会诊管理功能,实现交互式远程会诊、离线式远程会诊等会诊方式。系统对参与远程会诊的人员应有明确的角色界定及相应的权限分配,对所开展的服务项目有规范的业务流程和功能模块支撑,配合高清视音频交互系统实现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管理人员间远程视音频交流,保障远程会诊各参与方实现信息对称和无障碍的沟通,以达到满意的应用效果。系统功能会诊申请申请医院账号能够新增会诊申请。新增会诊申请过程包括:患者信息获取(或录入)、会诊申请信息填写、会诊信息确认、病历资料补录等步骤。对于尚未完成会诊的申请,可以进行修改。会诊申请信息填写的过程包括对医院、病种、专家信息的查询与选择。业务受理实现业务申请提交后,专家医院进行专家安排、会诊时间安排等业务受理操作;实现取消会诊或退回会诊功能;业务申请提交后,系统应自动发送手机短信提醒受理相关业务。患者信息管理实现对患者信息的管理及查询,实现与现有人口信息系统对接自动获取患者基本信息。会诊记录管理实现对会诊申请的列表显示、查询;实现各会诊状态的显示;实现各业务申请审核和安排管理功能;实现病历资料管理;实现会诊报告浏览。专家会诊系统实现专家对病历资料的浏览、分析、互动、报告;系统实现对医学影像、心电图、病理图片的浏览,实现dicom、ecg、jpg、gif、avi、asf等多种专业图像、图形、视频格式文件的浏览;实现会诊双方对影像进行标注、测量等操作;实现对手写会诊报告的扫描上传、修改与发布;实现对会诊报告的填写上传、修改与发布,实现会诊报告模板功能。会诊报告实现会诊报告的编写、修改与发布;实现对专家手写诊断报告的扫描上传;实现会诊报告的浏览与打印。会诊评价实现会诊双方对会诊效果的评价。实时会诊支持院内院外基于DICOM影像的及音视频会议技术的交互会诊系统。系统提供双方及多方高保真影像(含静态及动态影像)、报告及音视频交互功能,提供三维后处理操作同步功能以实现医生之间的实时交流(多个医生之间的远程会议功能)。音视频交互系统支持与本项目采购硬件提供的高清视频会议控制相关接口无缝对接,实现软、硬终端混合会议。实现多方影像交互功能。如果参加讨论的用户有多个屏幕,交互功能要充分利用多屏的显示区域。当双方屏幕不同时(大小、数量)系统能够自适应调整,保证当前操作在参加会议的所有终端上可见。实现多方实时交互功能,如图像浏览、图像调节、图像标记实时同步等,操作至少应该包括:所有的交互应该是基于DICOM影像,不要求用户必须预先将影像数据下载到本地。实现多方音视频同步交互、多方病例操作同步、多方影像诊断同步、多方三维后处理同步、多方文字同步等功能。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病情治疗的需要,在上级和下级医疗机构之间实现转院的过程,基层医疗机构不具备患者病情治疗所需的技术和设备时,可以通过远程医疗信息会诊系统向上级医疗机构提出转院申请;上级医疗机构根据患者病情的治疗进展,认为无需在上级医疗机构继续治疗,可以将患者转到患者所在基层医疗机构继续治疗。转诊定点机构管理对各类疾病的转诊医疗机构进行管理登记、建立转诊协议;转诊申请向定点转诊机构提出转诊申请。具备转诊申请单填写、转诊申请的提交与修改、接诊机构查询、转诊申请的查询等功能;转诊管理分为送转管理和接诊管理,实现送转方进行取消送转、打印转诊单、重新转出操作;实现接诊方进行接诊或拒绝接诊操作。具备转诊过程管理、病例资料管理、转诊过程提醒、转诊记录查询等功能;自动转诊出院病人信息都可从医院的HIS系统中自动获取;根据转诊记录信息自动转回原送转机构,或根据病人地址信息转回该病人被管辖的社区医疗机构;随访功能包括随访记录和随访计划、随访记录查询和随访提醒等。通过双向转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实时知晓所辖地区内的所有出院病人信息,并进行主动随访与院后管理,指导病人用药和康复,引导病人就地复查复诊,控制病情复发。统计查询提供转诊信息查询功能、任意组合查询统计功能,完成自定义报表的统计。提供双向转诊系统实现病人在县级医院就诊后,经县级医院审核后向上级医院转诊。病人到上级医院就诊时,医院医师能够通过健康档案浏览器调阅到该病人在当地的诊断记录、检验/检査报告等。同时双向转诊对于上级医院转向县级医院同样有效。业务流程双向转诊包括上转和下转两步。上转是下级医院向上级医院提出转诊申请、上级医院接收患者的过程;下转是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进入康复期时,上级医院转回到下级医院,下级医院接收患者的过程。在转诊之前,需要将上下级医院的医疗资源信息在平台进行注册,方便转诊的时候转诊医生对转诊医院的医疗资源的查询。远程预约系统功能适用于基层医院完成预约挂号、预约检查等操作;实现上级医院完成相关申请受理及信息反馈。基本功能:预约机构和排班表的管理:对远程预约的医疗机构进行管理登记、建立远程预约协议;预约申请:预约申请单的填写、排班表查询和号源选择、预约申请提交与修改、患者病历资料的提交、预约单的浏览和打印等;预约管理:预约过程管理、预约过程提醒、预约记录查询、预约流程管理、病例资料管理等。业务流程针对基层医院的门诊疑难病人,由门诊医生根据病情需要,判断是否需要上转(前往)上一级(省级)医院看专家门诊,若病情需要,则门诊医生可以登录系统帮助病人进行挂号预约。系统将提供省级医院专门开放的专家出诊表和专家预约挂号情况供医生选择,预约完成后,平台自动进行处理,预约受理过程通过短信的方式通知医生或病人。实现基层医院完成预约挂号、预约检查、转院申请等操作,实现上级医院完成相关申请受理及信息反馈。对基层医院的门诊疑难病人,由门诊医生根据病情需要,判断是否需要上转(前往)上一级(省级)医院看专家门诊,若病情需要,则门诊医生可以登录系统帮助病人进行挂号预约。系统将提供省级医院专门开放的专家出诊表和专家预约挂号情况供医生选择,预约完成后,平台自动进行处理,预约受理过程通过短信的方式通知医生或病人。实现基层医院完成预约挂号、预约检查、转院申请等操作,实现上级医院完成相关申请受理及信息反馈。远程影像对于检索到的医疗影像,医生可以远程异地阅片。系统实现各项常用操作,包括挂片协议、图像缩放、翻转、旋转、W/L调整、亮度对比度调整、布局调整等。可进行对比浏览、动态回放、添加帧书签、添加关键帧图像和DICOM打印图像操作。并实现图像测量与标注、彩色映射方式变换和病例当前状态保存,同时集成多种图像去噪和增强功能。实现图像存储和打印操作。角色定义医师申请者:即会诊申请用户,向上级医疗机构申请一个会诊,适用的会诊模式包括:病例讨论、影像诊断、超声会诊、内镜会诊、冠脉造影会诊、离线会诊;会诊管理员(会诊中心调度员):对会诊过程进行管理和审核,分配应诊专家等;应诊专家:对分配到自己手中的会诊申请病例进行会诊。要求应诊专家由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或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高年资医师(如总住院医师)担任。进修、轮转、实习医师不得独自承担会诊任务。如遇会诊医师仍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应进一步向上汇报,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妥善处理,保证诊疗质量;功能描述提供会诊申请单填写、提交与修改、诊断机构查询、申请的查询等功能。提供不同资料的传送与接收功能。实现所有接入医院的患者检查信息、检查申请单信息、相应检查证据文本等数据集中存储到区域检查数据仓库的功能,实现统一调阅、统一管理,实现检查数据共享。加载大数据量影像检查时,图像可以按需加载。用户通过滚动条或者鼠标选择还未加载影像时,系统可以自动优先加载用户指定影像。不需要等待整个序列按顺序加载。实现图像操作功能:图像缩放、旋转翻转、平移、负片、窗宽窗位调节、局部放大镜;距离测量、三点角度测量、箭头/文字标注;单选全选图像、预设窗设置、窗口布局设置、多边形面积测量、CT值测量;快门/遮盖;锐化、柔化。系统可以自动查询和显示同一病人过往检查信息,医生可以在同一界面内调阅病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相关的所有图像数据及相关信息。对于同一序列影像的可以同步或者单独调整窗宽/窗位,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调节方式。提供对于影像关键帧的标注、保存、装载等功能,并且可以根据操作角色的不同进行影像装载,以方便不同医生的阅片。可以把同一个病人的不同检查放到一个关键帧窗口中处理和保存。实现患者基本信息与检查信息的采集录入、病例类型归档、备注信息功能,提供灵活多样的检索方式,实现病理自动追踪与病理诊断报告查阅功能,可上传并调阅扫描申请单或电子申请单等。实现全在线搜索病人的影像及报告信息功能。提供诊断报告发布、浏览与查询功能。提供相同或不同检查的影像比对功能,实现同一序列图像不同窗宽或窗位的比对功能,可直观地了解病情发展情况。影像传输要采用无损压缩技术和断点续传技术,对于有损压缩图像要提示用户。提供病例探讨功能,实现对特定影像病例的探讨、分析及学习。提供远程培训功能,实现医学影像阅片、诊断的远程交互式培训;在会诊时,基于影像操作开展实时音视频会议,并提供音视频会议系统的软件著作权。远程心电系统架构远程心电诊断系统能够实现基于常规心电的多层级判读和基于动态心电的实施监护。通过在江西省建立心电诊断中心,面向全省医疗机构提供远程心电判读和动态心电实时监护服务,实现针对疑难病例的远程心电诊断服务。系统总体架构如下:系统功能基础管理功能实现行政区划(市、县/区、乡镇)管理(增加、删除、修改),实现判读机构管理;实现权限配置,包括权限名称、代码、类型、层级、排序、状态等增加、删除、修改以及根据指定条件查询检索权限;实现数据字典功能;实现下级医疗机构(被判读机构)管理,包括机构编码生成、机构的增加、删除和修改以及机构的行政区划设置;实现多级判读机制管理,能够设置下级医院的判读机构,可设置多级判读,有效分配判读机构资源;实现用户的下级医疗机构权限配置;实现用户管理、角色管理、科室管理、日志管理、模板管理以及长导设置功能设置。静态心电诊断功能判读设置:实现层级判读功能,包括一级判读、二级判读(审核下发)、三级判读(审核下发),根据采集系统申请判读配置进行判读;实现心电图查阅与诊断、打印、诊断模板、添加到参考记录、选择科室和医生名称等功能。心电数据采集管理:实现普通门诊/急诊心电数据采集申请,实现12导同步心电图采集,实现15、18导心电图采集功能,实现对患者信息增删改查。远程判读管理:具有申请判读功能,可实现乡村数据采集,城市远程判读的分布式应用场景;实现急诊、远程两种申请判读模式;实现批量心电图申请判读功能。心电分析功能:实现波形管理,实现心电波形参数编辑功能,实现心电图波形放大功能,实现导联纠错功能,实现心电图预览时选择胸导联或肢导联功能,实现设置增益、设置走速,实现通过参考记录时间快速选择波形,实现测定标尺对心电波形进行测量;实现自动分析功能,实现P、P-R、QRS、QT、QTC、HR、RSV5/SV1、QRS电轴分析,实现疾病诊断。波形查阅与诊断及报告打印:提供多种报告显示和打印模式,包括6x2、12x1、4x3+任意长单导、4x3+任意长三导、6x2+任意长两导联;实现通过诊断模板添加诊断结论功能;实现批量打印心电图报告功能;实现诊断模板设置功能,可实现诊断模板的添加、修改和删除;实现报告设置功能。统计功能:实现对医务人员工作量、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对账、病因统计功能,统计模式实现列表、直线图、柱状图、饼图。动态心电监护监护设置:实现设置波形颜色、网格颜色以及背景颜色;实现自定义报警声音,以及控制报警声音的开关;实现设置判读医生电子签名;实现设置判读医生的网络电话坐席号及密码;实现设置判读医生查看数据类型的权限。基础功能实现监护坐席排班功能;实现常用术语管理功能,包括术语的增加、修改和删除;实现交接班中的交接物品管理,包括物品的增加、修改和删除;实现判读词条管理,包括词条的增加、修改和删除;实现排班管理,包括坐席的排班增加、修改和删除;实现公告管理,包括公告的发布和维护;监护功能监护助手功能:实现获取分配给自己的报警片段、sos数据、未处理、已处理和状态信息;心电片段判读功能:实现监护列表功能,可根据条件查询已经处理完成的报警片段已经sos报警;实现患者列表,可根据条件查询各机构的患者信息;待处理列表,可条件查询当前还未处理的片段报警已经sos报警;状态信息,可动态展示当前正在监护中的患者所佩戴的设备的使用情况,电池电量、网络状况已经导联状况等等;主动获取:在监护过程中需要了解某个患者当前的监护情况,可获取到当前此患者的片段数据;实时心电:实现监护报告功能,可根据报警片段生成监护报告;实现工作量统计,可根据条件统计片段报警的处理已经sos报警的处理情况;实现交接班功能,选择交接日期可自动导出此次交接的监护人数,戴机人数,摘机人数已经具体交接的患者信息。动态分析功能:实现对动态心电数据的数据导入/导出、数据回放、综合分析(包括功能模块、趋势图模块、栅状图模块、心搏详细列表模块、十二导波形界面、散点图模块、差值散点图模块、工具栏模块)、心拍编辑、自动分析(包括心拍定位和心律失常分析)、全览图心拍编辑、模板编辑、事件编辑、趋势回放、直方图统计、数据统计、心率变异性分析等分析功能。报告功能:实现编辑报告概要、小时列表;实现编辑诊断结论;提供多种诊断模板、插入诊断结论功能;实现对插入心电片段按时间自动排序;实现报告浏览及打印。远程教育总体架构远程教育系统可以通过远程讲座、在线学习等方式,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和技术手段。远程教育应实现实时交互和课件点播两种培训模式。实时交互培训应能保证授课专家音视频与课件播放同步;实现培训参与方实时交互;实现对培训过程的录像,并保存为通用文件格式传输并存储在省级数据中心,并实现进行流媒体课件的制作、整理、归类。应实现课件点播服务,具备新增、删除、上传、查询等课件管理功能。远程教育系统与同类产品相比,拥有众多先进的技术和特色,传统浏览模式和互动模式的组合,易用性和高效率的结合,从而提高培训效益,实现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加快网络化进程。能够容纳大量的专业知识题库,为客户端提供更快和更稳定的运行环境。系统功能知识管理由课件管理、试题管理、知识体系管理等模块组成;系统采用统一树状知识目录来划分各专业的知识分类;实现多种格式的课件资源:音频、视频、flash等;实现多选题、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问答题、论述题、图片题等题型;在线学习由课程管理、网上授课管理、学习记录、在线课程学习、授课等模块组成;课程追踪和控制包括:学习进度跟踪、学习时间记录、课件学习流程控制、各种学习记录的汇总查询等;知识点练习,根据学员关注的知识点针对性的联系;培训效果评估,根据考试测评结果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考试系统实现知识点、题型、难度、答题时限、每题分数多纬度的抽卷策略,同时实现自动手工结合的方式;试卷实现随机模式和固定模式,随机模式使得抽出的试卷内容都不一样,固定模式使抽出的试卷内容一样,但试题顺序不一样,有效的做到防止作弊;实现试卷的纸张导出,离线考完后成绩的录入归档;增加考试过程中检查试卷卷面功能,已作试题、未作试题、不确定试题一目了然,充分利用有效考试时间;系统自动保存考生答案,并可以自动计算提交试卷的分数;实现人工和系统自动判卷;实现线上线下考试成绩管理;智能生成数据报表;系统管理实现医生信息的批量导入和导出;对学员权限进行批量授权;新增系统权限角色和使用角色,实现角色批量授权,实现双重或多重身份;权限角色分为领导、学员、专家和管理员,每个角色设定管理专区;专家专区:根据权限对试题、课件进行组建和修改;管理员专区:分为系统管理员、题库管理员、课件管理员、课程管理员等,根据不同权限可以对账户、角色、题库、考试、课件、训练、系统日志进行综合管理;学员专区:参加培训、学习、上课、考试,查看本人培训、学习、考试记录;每个角色开辟独立操作空间,只能进行权限范围内的各项操作;远程超声构建应用于B超的远程视频直播诊断系统,医生提交B超诊断申请需求,约定时间到达后,筛查点利用自有设备对病人进行B超检查,专家通过远程B超系统观看病人的实时检查图像,并通过音视频设备或软件进行现场指导以及意见反馈,最后提交诊断报告并传回筛查点即可打印出具报告,并根据诊断结果对病人进行诊治。远程B超诊断系统支持PC端和移动端。系统采用双路视频方式实现超声科实时查看影像和远程技师的操作手法的同步,在调阅超声影像的同时,也可以同步打开患者的病历和心电、病理影像展开会诊,系统实现视频讲座和远程教学、指导等多程模式的会诊,实现视频讲座的上传、修改、发布、统计等操作。业务流程B超中心会诊业务流程图操作流程为解决医院网络问题以及医生可操作性,医生通过手持设备Pad等进行会诊的申请及音视频沟通。专家接受到会诊申请后,根据相关的病人信息及B超实时直播视频、并与B超医生通过音视频互动进行诊断,并提交诊断意见。病例进行确诊后,筛查点的申请医生通过远程B超系统可以实时调阅诊断结果,并进行相应诊断。1)会诊申请流程:如果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有相关患者信息,可直接输入病案号、身份证号或住院号(只能选一)由系统自动获取,也可实现人工手动输入相关信息。系统自动检索出的身份信息、索引信息等不允许随意修改。2)专家诊断(一对一)专家端可以方便的检索、浏览当前需要会诊的申请列表;3)远程音视频协助(一对一)申请医生通过手持设备Pad等进行音视频沟通,专家通过工作站进行远程指导。移动端移动端可以呈现病人的病历资料,包括病程、医嘱、检验、影像、病理、手术、B超直播等内容,在实时直播功能里,可以看到病人的B超实时视频。系统功能基础功能主要将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业务能力:归档存储:所有B超会诊类数据(报告、会诊)的集中归档存储。远程诊断:建立独立远程会诊系统,提供事先预约、包括B超视频的实时直播观看、远程建议书、会诊数据的统计分析等。发起B超会诊申请:填写会诊申请单,向指定专家发起会诊申请。可按查询录入、手动录入两种方式录入,具体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患者病情信息等。知情同意书下载、上传:发起申请前后,用户可以根据已填写的申请信息,由系统生成知情同意书,下载交由患者填写后上传至本平台。管理发起会诊:查看、查询本账号的会诊申请记录,包括申请单详细,当前申请状态,患者基本信息和病程录,手术记录,化验单,检查单和B超视频详情等。管理接收会诊:专家查看、查询向本账号发起请求的B超会诊记录,可查看申请单详细,当前申请状态,患者基本信息和病程录,手术记录,化验单,检查单和B超实时视频详情等。可对申请记录做出审批,包括同意,退回,并填写退回原因等功能。同意病理申请后可查看病例详细并录入诊断意见,提供手机验证功能。数据统计:通过本账号按时间周期、记录状态等不同维度展现的B超会诊相关统计数据。远程超声会诊申请用户提交会诊申请,会诊管理员审核通过后,会诊管理员、应诊专家、申请用户可共同参与音视频交互会诊和超声会诊,专家通过大屏幕既能同步看到动态超声图像,也能看到操作者操作手法并远程指导操作,实现动态超声影像与远程医学系统有机结合,远程快速清晰浏览病例图像,会诊结束后应诊专家撰写相应报告。(离线会诊不支持交互会诊和超声会诊)远程培训会诊管理员提交视频讲座申请并选择参与讲座的学员,会诊管理员(或主讲专家)发布视频讲座后,被选学员可参与到本次视频讲座中。讲座结束后由会诊管理员(或主讲专家)上传视频文件,所选学员和主讲专家都可查看上传的视频文件。医疗机构和专科管理提供中心医疗机构的添加、查看、修改和删除功能;提供申请医院的添加、查看、修改、删除和科室管理功能;提供医学专科的添加、查看、修改、删除以及子专科的管理功能。视频讲座管理实现申请视频讲座功能,可添加附件文档和DICOM影像、超声图像、超声图像录像等资料。实现自定义查询条件查询视频讲座,可查看视频讲座详细信息,提供视频讲座信息修改、复制、发布、通知、结束、终止操作功能,可选择学员和上传视频。可对视频讲座进行统计。设置查询条件查看资料库,实现资料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恢复。通知消息实时查看。远程监护总体架构远程监护是通过通信网络将远端的生理信息和医学信号传送到监护中心进行分析,实时检测人体生理参数,视频监控被监护对象的身体状况,通过数据自动采集、实时分析监护对象的健康状况,若出现异常情况向医疗中心报警以获得及时救助。系统能与现有医院的医疗信息系统实现信息交互和共享,并给出诊断意见的一种技术手段。远程监护技术缩短了医生和患者的距离,医生可以根据这些远地传来的生理信息为患者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应用场景远程监护系统主要满足以下应用场景:远程监护危重患者实现基层医院的危重症患者在病床上实时接受专家的远程监护服务。针对危重症患者,实现床边呼吸机、监护仪等生命体征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传输,实现对病情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连续、动态观察。医生、专家、病人实时交流远程监护功能与覆盖到病床的视频通讯/探视结合,实现专家与申请医生、床边病人的远程互动式高清交流,达到良好的实时会诊、持续监护的效果;实现会诊专家远程平台实时控制病人的视频,通过病床数字电视传输实时的视频、数据、影像和体征等多种信息,实现预置多个病人观察视角并实现快速切换。新生儿监护实现基层医院的新生儿实时接受专家的远程监护服务。针对患病新生儿,实现生命体征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传输,实现对病情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连续、动态观察。高龄产妇监护实现基层医院的高龄产妇在产前、产中、产后实时接受专家的远程监护服务。系统功能基础管理功能实现行政区划(市、县/区、乡镇)管理(增加、删除、修改),实现判读机构管理;实现权限配置,包括权限名称、代码、类型、层级、排序、状态等增加、删除、修改以及根据指定条件查询检索权限;实现数据字典功能;实现下级医疗机构(被判读机构)管理,包括机构编码生成、机构的增加、删除和修改以及机构的行政区划设置;实现多级判读机制管理,能够设置下级医院的判读机构,可设置多级判读,有效分配判读机构资源;实现用户的下级医疗机构权限配置;实现用户管理、角色管理、科室管理、日志管理、模板管理以及长导设置功能设置。业务功能申请监护申请机构通过远程平台查找提供远程监护服务机构并提交远程监护申请。实现ICD-10疾病筛查、患者病历推送等功能。监护医院审核监护请求监护医院收到申请医院请求后给出审核结果。远程实时监护通过音视频交互实时监护患者心电图、脑电图、心率、血压、脉搏、呼吸、血气、血氧饱和度、体温、血糖等实时数,据提供实时互动功能。远程病理远程病理会诊基本流程会诊流程:实现专家与病理医生实时交流,观察显微玻璃切片图像,可对冰冻切片等需要快速诊断的疑难病例提供及时的远程诊断;建立本院数字切片库,为病理研究、诊断、培训与教学等提供宝贵的临床资料,紧密结合教学培训与临床诊断,提供专业资源的互补及实现;实现医院病理信息数字化管理,及病理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应用;为加强病理质量控制体系建设,促进病理质量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医院病理安全质量控制长效机制,提高病理诊断质量。通过建立与高端医院数字病理远程会诊平台,使下级医院无需舟车劳顿均享有在基层医院也能得到顶级的病例专家进行诊断的服务,也可通过平台得到国内其他地方顶级专家的会诊服务。病理功能实现可以将数字切片与相关病例资料打包;可以将数字切片和相关临床病例资料自动上传到会诊平台;专家可以登录会诊平台,通过浏览器或通过专家客户端进行数字切片浏览、分析与诊断,并发送病理咨询诊断报告。系统可进行实时远程会诊及数字切片互联网会议,实现多个专家同时浏览同一张数字切片的某个指定位置(有一个主控操作移动数字切片),进行数字病理远程会诊,多人在线交流讨论,以及文件及时传输。数字病理远程诊断与质控系统软件分为医院端、管理端、专家端。数字病理远程诊断系统申请端部分主要功能如下:病例资料录入功能:可进行诊断或会诊病例资料录入,如病人基本信息、临床病史、大体所见、免疫组化等;上传切片和附件功能:每个诊断或会诊病例可选择多张切片扫描与上传;也可以指定相应附件上传;上传状态信息查询:可查看上传切片的切片名、路径、速度、上传时间以及进度等信息及上传切片的日志信息。专家选择:提供丰富的专家资源,可按专家类型和所属系统选择专家,可查看专家特长和专家详细信息。并提供会诊咨询协议说明,会诊信息和费用统计正确。病例管理:可以对病例信息进行查看、编辑、删除等操作,并可以增加上传或删除该病例对应的切片和附件。针对待会诊、已退回、已完成诊断的病例可以修改后再重新传给专家会诊。专家退回病例功能:在诊断过程中因缺少诊断材料,影像材料或是切片质量问题无法诊断的可以由专家端退回到本地。搜索功能:实现姓名、病理号等多种形式的组合查询。病例统计功能:可以统计专家针对该站点所诊断病例数及费用信息。送检医院管理:可以填写送检医院信息(包括医院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等),并保存。方便用户新建病例时进行选取。查看报告功能:实现会诊报告的下载查看,并可以将报告保存至本地计算机。打印功能:提供会诊报告打印功能。数字病理远程诊断系统管理端部分主要功能如下:病例管理功能:可以查看各个医院站点待诊断的病例、已诊断的病例,可以查看病例详情。专家管理功能:提供添加专家级别(需填写专家级别的编号、名称、费用及备注等信息)和新增专家功能(需填写用户信息、专家所属类型及专家会诊站点),并可以对已有的专家信息进行修改、删除等操作:专家设置功能:可以设置专家是否“禁用”(如勾选该复选框,则取消该专家的远程会诊资格),针对不同医院,也可以进行专家列表定制(如在哪些医院站点在选择专家的时候只显示其感兴趣的专家,其他专家信息不显示)。会诊站点专家更换功能。所属系统管理功能:可以添加专家所属系统类别,并可以对已有的系统进行修改、删除等操作;数据安全性操作、日志管理、数据备份和恢复、故障排除等。数字病理远程诊断系统软件专家端部分主要功能如下:专家可利用专业数字病理远程会诊平台,通过浏览器或专家客户端,即可进行数字病理远程诊断或会诊,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可以实现将病理切片完整的制成由数字图像组成的虚拟切片并通过专用的数字切片看图软件在任意倍数下观看;实现对关病理键图的标记、保存;实现图文报告的书写及报告结果发布。截图功能:专家诊断或会诊过程中,可对数字切片进行截图,并对截图进行说明解释。报告下载或打印功能:系统可自动下载专家诊断报告,并打印。退回病例功能:若专家在诊断过程中因缺少诊断材料,比如:因缺少影像材料或因切片质量问题而无法诊断的病例,专家端可以将该病例退回到医院端,要求补充完整的诊断材料。数字病理审核接受质控的病理科,应当将本科室肿瘤病例的切片,通过数字切片扫描系统数字化,再将病人信息资料以及初步、最终诊断意见全部上传至质控平台;上一级质控中心,按照固定周期对基层提供的诊断资料进行质量评价,提出改进措施和进行必要的业务技术培训。冰冻切片在线远程快速诊断软件冰冻切片诊断是病理诊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基层医院病理诊断能力不足,因此冰冻切片特别是疑难冰冻切片在线远程的及时准确的病理诊断,为临床的正确治疗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远程病理应用在线式远程会诊全自动显微镜平台医院端的病理医师网络授权给异地的病理专家,病理专家可通过网络实时遥控,包括载物台的移动、聚焦及物镜的转换等,远程观察在不同物镜倍数下的玻璃切片图像,并及时发送咨询诊断报告;远程病理系统采用P2P穿透技术和中转服务器转发功能,实现不同的网络环境下的互通机制;图像传输速度快;实现在线语音交流;实现冰冻切片在线远程快速诊断;是专家与病理医师实时交流、讨论的必备工具。离线式远程会诊该模式主要是贵院通过此系统将玻璃切片扫描成数字切片,并将病例资料和数字切片打包上传到数字病理远程会诊平台,接收端病理专家们随时登陆到远程会诊平台,就能够任意并快速地浏览整个数字病理切片,仿真模拟光学显微镜的功能进行会诊,并发送诊断咨询报告。教学、培训、病理读片会、学术交流中的应用数字切片为病理教学、医师培训、病理学术交流提供了有效使用工具。利用数字切片进行教学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基层医院医生的整体诊断水平。病理科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利用数字切片扫描系统,把玻璃切片数字化,建立个性化、完整的数字切片,可长期保存,又节约玻璃切片的存储空间及存储成本,并可刻录成光盘,为病人及医院借片、读片提供了方便。并可以建立疑难病理数字切片库,可包括大体图像等病例丰富信息,真正实现病理科的信息化。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如药物筛选、基因表达、毒理实验室、法医鉴定、刑事微物鉴别等。手术示教手术示教功能实现了学员或专家在远端的示教教室内,可以实时地观察手术进展情况,同时专家也可以通过手术示教系统给出专业的手术指导,实现双向、实时、高清的交流与教学。示教过程中的视频数据也可以录制在服务器上作为以后的教材,使当时没有参加的学员通过点播进行学习查看。系统架构远程手术示教系统主要由控制中心的影像管理软件,手术室的术野摄像机、全景摄像机、摄像机控制台、视频编码器,以及示教室解码与显示设备等组成,通过该系统可以将手术过程的术野视频、全景视频、手术室医疗设备数据等手术现场的多路数据传送到示教室,满足手术指导、教学、观摩等需要。远程手术示教系统采用硬件视频解决方案,实现4路可选配置高清DVI/SDI接口,采集和显示手术室内医疗设备(如生命体征监护仪、内窥镜、呼吸机)的信号和数据。实现RGB、HDTV、S-video视频信号、复合信号、HD-SDI、DVI等视频信号的输入。本远端同时触控切换1~4画面的医疗数据信息,满足手术过程中多路医疗影像及数据的同步呈现。手术全景和医疗数据信息可同时达到1080P30双流的视频效果,为远程手术观摩和手术示教提供高质量的视频保障。配合功能强大的录播系统,作为远程手术示教的有效工具。摄像机视角、可调控的屏幕高度,满足各类手术场景应用。系统功能远程手术示教实现基层医院根据示范医院的手术排班表进行申请或预约手术示教,示范医院可以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可以进行手术示教,且实现手术医院在系统中看到参与者及参与的终端,能够终止任一终端,申请方可以在示教结束后进行服务评价。具备一个手术室可以实现多个远程教室同时观看手术过程的功能,实现专家通过手术示教系统中的音视频系统进行手术指导和讨论。实现通过视频系统进行摄像头的控制。静态拍照和动态录像具备对手术过程中的关键页面进行静态拍照,及关键流程进行动态录像功能,便于学习者进一步地学习。录播功能系统提供录播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直观地看到每间手术室的可视信号,并开启手术录制、直播等各项管理功能,为手术管理人员提供了全新的“一站式”的手术录播管理模式。系统实现网存iSCSI协议(IPSAN)挂载,满足大容量存储。实现边录边点功能,直播时即可点播并可前后拖动进度,便于随时对手术过程、手法进行实时回溯。系统为用户管理及访问分散设备及资源提供了统一的入口,方便了管理人员对多台录播服务器的集中管理,以及大容量直播及点播业务的开展,满足了多媒体录播系统大规模大容量应用的需要,适合医疗用于手术录像资源的管理和大容量直播、点播。系统实现将视频转成课件,允许指定用户进行查看。内置VOD点播功能,用户可通过IE浏览器或解码器两种方式点播。点播时可观看到的内容包括手术场景中录制的多路视频图像内容。远程医疗监管概述远程医疗监管系统包含运行情况监管和服务质量监管。运行情况监管主要是实现所有远程医疗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运行基本情况的统计分析,便于监管部门对整个运行情况进行监管。服务质量监管主要是实现整个远程医疗服务提供机构对外提供服务质量的反馈和评估。运行情况监管远程医疗监管系统包括基本情况监管和业务情况监管两个部分。基本情况监管包括对用户(包括专家)、机构等信息的统计分析;业务情况监管主要是各个业务服务量与趋势的统计分析。基本情况监管对接入的机构进行统计分析,能够实现按照地域进行筛选、统计、展示,实现按照不同地机构层级或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可按照地域进行查询。对已注册的用户或专家进行统计分析,能够实现按照不同的角色进行统计分析,可按照医疗机构进行用户(或专家)的查询。业务情况监管对接入应用的服务量统计分析,能够统计出具体的数量及趋势,可按照机构进行统计筛选。能够分析出区域内资源的使用情况,可按照资源使用率进行排序,便于为服务申请者提供选择依据。服务质量监管服务质量监管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提供服务者或服务机构进行服务质量评价,另一个是对整个医疗协同服务管理系统进行服务质量评价。前者实现申请方、监管方对服务机构或服务者提供的服务进行整体评价打分,支持按照分数进行排名。后者实现各方对整个医疗协同服务管理系统进行评价,方便各方对系统进行反馈,便于系统地改进与完善。三维影像处理采用该项功能,专家可以快速定位病灶位置,并准确评价病情发展。同时,三维重建图像具有直观、形象、易于理解的特点。专家可以借助三维图像向患者解释和说明病情,患者无需专业阅片知识,可以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形象了解。多平面重建:用于快速定位并显示感兴趣的任意位置和角度的平面。实现正交切面、斜交切面重建;实现多种投影模式,包括最大密度投影,平均密度投影,最小密度投影;实现平面厚度调节。曲面重建:用于快速定位并实时显示感兴趣的曲面。容积重建:采用三维立体效果显示医学医疗影像。实现透明度实时调节,旋转、缩放、平移操作实现标准体位一键定位。去骨功能:鼠标一键式点击,去除或保留指定的骨骼,获得期望的三维重建图像。血管检测:用于心血管、腹主动脉、外周血管等的计算机辅助检测与测量。动态心功能分析:用于多时相心脏增强扫描序列的动态分析和心功能指标测量。脑灌注分析:用于CT脑灌注图像自动分析。CT-PET医疗影像融合:用于CT/PET图像的多平面重建融合显示。虚拟结肠镜:用于虚拟结肠镜数据浏览。统计分析实现对区域内各单位的病例、医疗影像数量与分布、远程会诊、报告数量、设备和医师工作量、阳性率、节点连接情况等分别进行相关的统计,各项统计数据为管理层领导提供了有效分析依据。总概览:医疗协同服务管理系统基本信息、设备数量统计、影像数量统计、影像及超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