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名校2024届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B.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违法犯法。C.就目前来讲中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还确切地需要大大提高。D.回到故乡,我又看到那阔别多年的老师,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和那爽朗的笑声。2、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皑皑(ái)农谚(yàn)羁绊(jī)挑拨离间(jiān)B.闸口(zhá)旷野(kuàng)怅惘(wǎng)接踵而至(zhǒng)C.恐吓(hè)蛮横(hèng)寒噤(jìn)暴风骤雨(jù)D.闭塞(sāi)凋零(líng)隧道(suì)草长莺飞(yīng)3、孙少安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苏菲的世界》 B.《三体》 C.《平凡的世界》 D.《创业史》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排排巨浪接踵而来,它们翻滚着拥挤着咆哮着撕咬着,如千军万号滚滚而来。B.为保障游客权益,是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C.桂林山水甲天下,这里的山如林,水如画,实在是美不胜收,让到过这里的游客无不叹为观止,连连称赞!D.一到晚上,这里到处播放乐曲,音量毫无节制,震耳欲聋,彻夜不息。5、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赋(fù)予雾霭(ǎi)眼眶(kuānɡ)消声匿(nì)迹B.冗(rānɡ)杂哀(shuāi)竭蛮(mán)横怒不可遏(è)C.争讼(sònɡ)龟(jūn)裂彷(fǎnɡ)徨接踵(zhǒnɡ)而至D.撺掇(duo)堕(zhuì)落萦(yínɡ)绕挑拔离间(jiàn)6、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B.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C.十四五岁的少年,恰如试飞的雏鹰,当有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D.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发展阶段、经济制度不同,中美两国在经贸合作中难免出现分歧和摩擦。B.“浏览器主页劫持”是广大网民切肤之痛,报道在社会上广泛引发关注。C.涟源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夏季,绿树蔽日,泉水潺潺,凉风习习,是避暑的好地方。D.只有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大业。8、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竺可桢(zhú)出类拔萃(cuì)遗骸相辅相成B.沙砾(lì)风雪载途(zǎi)枯躁不知所措C.溯洄(shù)缄默不语(jiān)抉择自园其说D.明媚(méi)挑拨离间(jiàn)开辟消声匿迹9、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文句子。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知不足,____________;知困,______________。(《礼记·虽有佳肴》)③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___。(《礼记·大道之行也》)④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中国文化崇尚“和①(AhéBhuó)”,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多采。“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甲),更被尊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和”:故宫的三大殿被命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商人们常说“和气生财”,贺人新婚要讲“和和美美”“琴瑟②(AshèBsè)谐和”,而孔子唱导的“和而不同”的思想,不仅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乙),更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1)为文中①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①处____________②处_______________(2)文中画波浪线的字字形有误,请将正确的汉字写在横线上。采改为____________唱改为____________(3)根据语境,为下面这个句子在文中选择正确的位置。(只填甲或乙即可)应放在____________处。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一夜能走多远(1)那年我高考落榜,心情糟糕。我想出去打工,多挣点钱给父母,或许那样能弥补我对他们的愧疚。父亲说,等把地里农活儿忙完再做打算吧。(2)那时候麦子已经收完,妈妈却病倒了,我家还有一块地没种上苞米。夜里落了一场透地雨,正是种苞米的良机,第二天中午,我和父亲出发了。(3)种子盛在塑料桶里,父亲刨坑我点种子,每个坑两粒种子。农历五月毒辣辣的阳光似乎要把咋夜的雨水全部收回,地面热得像蒸笼,我汗流浃背,父亲也直喘粗气。太阳落山的时候我已经筋疲力尽,口干舌燥。我们还有4垄地没种完,种子却用光了。(4)我如释重负地对父亲说,正好天要黑了,咱们收工,明天再带种子来吧。父亲皱了一下眉头,若有所思,把锄头藏在地头的麦秸垛里,我们回家了。(5)回到家,我喝了水,舒服地躺在炕上想美美地睡上一觉,却看见父亲又在弄苞米种子,我问不是明天才下种吗?现在准备有什么用?父亲笑着说,这块地今晚必须种完,否则将来会欠收。我觉得不可思议,不就差一宿吗?父亲说我们打个盹儿,一宿就过去了,但是种下去的种子不睡觉啊,同地块的苞米晚种一宿,产量差别可就大了。(6)见我半信半疑,父亲指指屋檐下挂的苞米说,你看吧,这些和圆里的都是这块地的收成,前后就差一天,我拿起檐下的芭米穗与囤里的比了比,短3厘米左右!我又拿了几个比较,无一例外,檐下的苞米个头普遍偏小!(7)原来,去年这片地还没有播种完,突然下了场雨,无法干活,地北头这5垄比其他地块晚种了一天。(8)我被这个事实惊呆了。父亲说,大片的玉米同时吐蕊秀穗时,晚种的这几垄还未吐蕊,错过了最好的授粉期,所以收成差了许多。没想到,短短一天差到如此明显。(9)一个黑夜,一个白天对于我们人类只算一个片刻,但是对于生命周期只有70多天的苞米,的确是一个不短的时间。我们看似漫长的人生不也像一粒种子般短暂吗?刚开始就落后别人一步,如不努力追赶,到后来就像檐下的苞米一样……那天傍晚,我和父亲又回到田里,把那片地全部种完,回到家时已经满天星斗。(10)那年秋天我没有外出打工,而是选择了复读。经过一年的努力,我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一晃12年过去了,我有了稳定的工作,而与我一样落榜外出打工的几个同学,如今还辗转在烈日下的工地上辛苦地劳作,经常为讨要工钱而苦恼。(11)那些装满了理想与希望的种子,短短一夜间,已经吸足了水分,早已迈开了“人生”的脚步,一旦错过,机会永不再来。(选自《青年文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结合文章内容,解释文中第(4段加点词语的含义。如释重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自选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农历五月毒辣辣的阳光似乎要把昨夜的雨水全部收回,地面热得像蒸笼。4.题目“一夜能走多远”有什么含义?5.文章结尾说:“那些装满了理想与希望的种子,短短一夜间,已经吸足了水分,早已迈开了‘人生’的脚步,一旦错过,机会永不再来。”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埋藏着一粒“种子”,我们该如何对待这粒“种子”,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或体会。12、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今夜,窗外的桂树在秋天清凉的夜色中散发着芬芳,青翠的绿叶在风中轻轻款摆,不知人间忧欢。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的外婆。我工作的学校在一个乡下的小镇。每天下班的时候,都会路过一户农家小院。有时院子的门口会坐着一个老人。老人佝偻着身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别人不会注意到她,她也不会注意别人。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马路上的车来人往。夕阳投下余晖,释放着她最后的光芒。老人的身影在余晖的映照下,那么的落寞和苍凉。每当我路过老人的时候,总是将车速渐渐放慢,目光轻柔地抚过老人。也曾想过,将车停下。可是心里终究还是挂念着我一双幼小的儿女,想早点回家,又想着来日方长,于是踩下油门,绝尘而去。我在汽车的倒后镜中,看到老人的身影在傍晚的薄暮中渐渐模糊。我想,老人肯定不会知道,她疼爱的外孙女路过了,路过了她的苍老,路过了她的孤独,却不肯为她做片刻的停留。直到有一天,我终于将车停下,走进了那个小院。我和外婆打了声招呼后,便和一旁的舅妈唠着家常。在和舅妈说话的过程中,外婆一直茫然地看着我。终于,外婆忍不住了,小心翼翼地问我:“孩子,你是哪个啊?”这一句“你是哪个”,像一根细针,生生地扎入心中,疼痛蔓延。我已经有多久没有认真地看望过外婆了?外婆已经老到快要认不出我了。外婆的头发已经全白了,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浑浊的眼睛里却有着孩子般的单纯。“我是小萍。”外婆的表情瞬间生动起来。她笑了,脸上的皱纹宛若菊花,徐徐绽放。外婆问起我的孩子们,我将孩子们的趣事说给她听,她的笑容越发灿烂了,那双深深埋藏着岁月的沧桑的眼睛里,有光彩流转。我能感觉到,我能来看她,外婆非常开心。这一次看望外婆,让我记起很多外婆对我的疼爱。小时候,用手帮我清洗满是泥巴的小脚,将我喜欢吃的东西留给我……甚至我成年后,春节没有去给她拜年,她还记着将压岁钱让我的母亲转交给我。竟然是三份!我和我的两个孩子各一份。我的心里涌动着深沉的内疚,还有不安。外婆真的已经很老了,以后不管有多忙,我都该经常去看望她。我还计划着,在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里,我会带着我的两个孩子去看她。我蓦然发现,外婆还没见过我的小儿子,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外孙女啊,亏欠外婆的太多太多。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可是我们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国庆还没到,我和外婆就又见面了。这一次,是在医院。妈妈哭着打电话告诉我,外婆得了这世界上最凶险的病,肝癌晚期。才几天时间,外婆就已经形容枯槁、卧床不起。然后又没有几天,她就迅速陷入昏迷,然后就在昏迷中死去了。从查出疾病到死亡,一共不到半个月时间。死亡来得这样迅疾,没有给她自己和她的子女思想准备的时间。外婆就这样离开了。外婆,我多想再有机会,哪怕只有一次,让我再路过您坐在我下班途中的院门口,我一定停下前行的四轮,走到您的身边,轻轻地唤您一声“外婆”,然后匍匐在您的膝旁,陪您说说话,听您说说您的快乐,或者不快乐,慰藉您寂寞的时光。可是,这世间并没有多少来日方长。很多东西,当我们拥有的时候。我们并不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我们已经不能再拥有。可是明白了这个道理,要付出多么沉痛的代价!今夜,桂树飘香,我想起了我的外婆。我再不幻想来日方长!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写桂树飘香,绿叶轻摆,“不知人间忧欢”,是为了引出下文,衬托“我”忽视至亲痛失亲人的悲情。B.“我”上门看望外婆,“外婆已经老到快要认不出我了”,一方面是说外婆已经老迈,另一方面说明“我”太久没有看望外婆了。C.“我”成年后,仍然接受外婆给“我”的压岁钱,说明“我”太过冷漠,不知感恩。D.“我”因为内疚和不安,所以决定于国庆带两个孩子去看外婆。2.文中写“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外孙女啊,亏欠外婆的太多太多”,“我”感到“亏欠”的原因是什么?3.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1)老人佝偻着身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别人不会注意到她,她也不会注意别人。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马路上的车来人往。(从人物描写角度)(2)这一句“你是哪个”,像一根细针,生生地扎入心中,疼痛蔓延。(从修辞运用角度)4.根据提示,将下面表格内容填写完整。我外婆路过外婆时没有停留AB快乐地与“我”交谈再一次与外婆相见C5.请写出文章最后画线句的含意。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如何理解“身上衣正单”却“愿天寒”?2.“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表达作用?14、(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2)或尽粟一石(________)(3)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2.(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3.(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篇即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强调了千里马的重要性。B.本文借千里马“受辱”和“骈死”的事例,呼吁人才应当自强,莫等待伯乐。C.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以千里马比喻人才,以伯乐比喻统治者。D.作者借千里马最终被埋没的悲惨遭遇,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理。四、作文(40分)15、放进习惯里的事情,才是可以做好的事情;放进习惯里的快乐才是长久的快乐。任何决定都需要有一个习惯来加持,没有变成习惯的决定,都是无效的决定。请以“看我漂亮的坚持”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B【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A项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C项搭配不当,把“确切”改为“迫切”;D项不合逻辑,应改为“听到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和那爽朗的笑声”。点睛:辨析或修改病句时,如果句子比较长,就要分析句子的结构,再判断其存在的问题。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2、B【解题分析】
B项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A项,jiān—jiàn。C项,jù—zhòu。D项,sāi—sè。3、C【解题分析】
孙少安,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孙少平的哥哥,他是一个身上集农民、暴发户、好丈夫、孝儿子、慈大哥等多重形象的人物。他是一个坚韧不拔,性格沉稳,心地善良,遇事有主见的男子汉。故选C。4、B【解题分析】
A.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B.参差不齐:高低长短不齐。使用对象错误。此处可用“良莠不齐”。C.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D.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故选B。【题目点拨】运用成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能肢解其含义;3、注意成语语义的大小、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4、注意把握成语的感情色彩,不要褒贬失当;5、注意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不要“一概而论”。5、C【解题分析】
A.“眶”应读“kuànɡ”;B.“冗”应读“rǒnɡ”;D.“堕”应读“duò”;故选C。6、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C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贬义词。点睛:运用成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能肢解其含义;3、注意成语语义的大小、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4、注意把握成语的感情色彩,不要褒贬失当;5、注意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不要“一概而论”。7、A【解题分析】
B.语序不当。改为“报道在社会上引发广泛关注”。C.搭配不当。改为“夏季的涟源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绿树蔽日,泉水潺潺,凉风习习,是避暑的好地方”。D.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改为“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大业”。故选A。【题目点拨】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8、A【解题分析】
B.“载”应读“zài”,“躁”应为“燥”;C.“溯”应读“sù”,“园”应为“圆”;D.“媚”应读“mèi”,“消”应为“销”。故选A。9、①其翼若垂天之云②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反也然后能自强也③天下为公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⑤芳草鲜美【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默写时要做到“三不”:不多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注意“翼、颜、庇”的书写。10、(1)①A②B(2)采改为彩;唱改为倡(3)甲【解题分析】
(1)(2)考查对汉字字形字音的辨析与书写。“和”多音字,hé、hè、huò、huó、hú、huo,这里读作hé,“瑟”读作sè。丰富多彩:内容丰富,花色繁多。“唱”与“倡”可通过部首和语境来辨析。(3)前一句“也……”后一句“更……”,缺少中间的“还……”,构成递进关系,故而放在甲处。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1.文章讲述了我跟随父亲种苞米并最终明白了时间珍贵需奋力追赶的故事。2.文中指“我”因种子用完终于可以收工的无比轻松的心理。3.示例一:这是环境描写。生动地写出了当时天气的炎热,环境的恶劣,烘托父子俩劳动的艰辛,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后文我渴望休息和父亲对我的特殊教育作铺垫。示例二:运用了拟人和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当时天气炎热、酷暑难耐的情形,为下文我渴望休息和父亲对我的特殊教育作铺垫。4.一是指苞米种子的点种只相差一夜却导致苞米的生长情况和收成有很大的差距;二是指我们的人生就像一粒种子一般短暂,需要努力追赶,否则一旦错过,机会永不再来。5.示例:我心中的“种子”是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我时刻提醒自己,踏踏实实走好攀登高峰的每一个阶梯。我们拥有很好的学习环境,更应该珍惜时间,抓住每一次发展的机会,不要让成功因为我们的退缩、懈怠而与自己擦肩而过,留下永远的遗憾。【解题分析】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解题时,要先分析出文章的行文思路(线索),再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要人物的活动,采用“人+事+结果”的方法加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这篇文章讲述我高考落榜后,父亲以种苞米为例,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是一粒种子,不要让你的种子刚开始就落后别人一步,后来我抓紧时间复读获得成功的故事。2.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作用。解题时要解释词语本义,结合文章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指出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分析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第4段中的“如释重负”,原义是指卸下重担的意思,在文中指因种子用完了,“我”可以收工的轻松的心理。据此理解作答。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表现的情境等。赏析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语句“农历五月毒辣辣的阳光似乎要把昨夜的雨水全部收回,地面热得像蒸笼”,赋予“阳光”以人的情态,并用“蒸笼”夸张设喻,运用了拟人、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五月天气的炎热,为下文叙写“我”渴望休息和父亲对我的特殊教育的内容做铺垫。本题也可以从环境描写的角度来赏析。4.题考查标题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文章内容,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从字面来看,标题“一夜能走多远”是指苞米种子的只相差一夜,但却导致苞米的生长情况和收成有很大的差距;从文章的主旨来看,暗指我们的人生就像一粒种子,一旦错过机会,机会将永不再来。据此理解概括作答。5.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在结合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生活实际来谈自己的感悟。文章最后“那些装满了理想与希望的种子,短短一夜间,已经吸足了水分,早已迈开了‘人生’的脚步,一旦错过,机会永不再来”这一语句,强调了“珍惜时间、抓住机会、勇往直前”对人生的重要意义。作答时可从这些角度来阐述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即可。没有固定答案,答题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12、1.A.静静地坐在家门口B.走进那个小院看外婆C.生病逝去2.C3.外婆给了“我”很多爱,可是“我”每次路过外婆家门口却没有走进那个小院看外婆,成年后,春节没有去给外婆拜年,外婆还记着托母亲给“我”和孩子带压岁钱,可是外婆还没见过“我”的小儿子。(意对即可)4.(1)运用了外貌描写与动作描写,写出了老人的苍老和孤独,表达了作者对外婆的怜惜,为下文写自己的愧疚作铺垫.(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外婆的问话比作“一根细针”,写出了“我”内心的疼痛,抒发了“我”的内疚之情。5.①外婆的慈爱就像桂树的清香一样留在“我”的心间。②要珍惜拥有的东西(或珍惜当下),不要等失去了才后悔莫及。【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情节概括题,通篇阅读,分出层次,梳理情节,全盘把握,根据题干要求找出事件的中心内容,找到关键语句,或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A答案在第2段“老人佝偻着身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B答案在第4段“直到有一天,我终于将车停下,走进了那个小院”看外婆;C答案在第7段外婆“然后就在昏迷中死去了”。2.试题分析:C项“太过冷漠,不知感恩”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写成年外婆仍给“我”压岁钱是为了表达外婆对“我”的疼爱。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重要内容的理解。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可从“我”每次路过外婆家门口却没有走进那个小院;春节没有去给外婆拜年,外婆还记着托母亲给“我”和孩子带压岁钱,可是外婆还没见过“我”的小儿子。这些情节都是“我”感到“亏欠”的原因。扣住了标题“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4.试题分析:赏析文句。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分别从人物描写角度和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作答。(1)“佝偻着身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运用的是外貌描写与动作描写;(2)“这一句‘你是哪个’,像一根细针,生生地扎入心中”运用的是典型的比喻修辞手法。答题时首先要点明描写人物的方法或手法,然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心理活动。点睛:这里的(2)句是从修辞角度来对语言进行赏析,学生应了解常用修辞的特点及作用。如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点。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对比:突出描写对象的某种特点。反复: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夸张:突出事物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对偶:语句整齐、意韵铿锵;反问:增强语气,强烈抒情。学生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5.试题分析:考查语句的作用,要考虑到语句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句正好是文章的结尾一段,所以就有收束全文,点明主旨的作用。要把表现的文章中心答出来。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1.“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然而这位卖炭翁却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诗人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又用“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2.第一,写出已经结了冰,天的冷.说明卖炭翁的辛苦第二,写出牛车的重量,说明卖炭翁的勤劳.为下文一段黄布换炭车形成对比,写出世炎的凄凉【解题分析】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1.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然而这位卖炭翁是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的,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在冻得发抖的时候,一心盼望天气更冷。他宁肯忍受加倍的寒冷,以便能多卖一点炭钱。这种矛盾的心情,深刻地表现出卖炭翁悲惨的处境。2.此题考查炼字,炼字答题步骤:①体悟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看是否运用修辞手法。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思考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④想想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是否有作用。“辗”:同“碾”,压。夜晚城外下了一尺多厚的大雪、清晨就驾着卖炭的车行走在冰冻、满是车印的道路上,写出卖炭翁为了生活拚命奔波、辛劳的苦境,为下文一段黄布换炭车形成对比,写出世炎的凄凉。14、1.2.(1)只(2)有时(3)用马鞭赶3.【小题2】(1)喂马的人不知道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2)想要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小题3】【小题3】D【解题分析】选自《杂说》作者:韩愈年代:唐代1.2.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策”是“用马鞭打”;“或”是古今异义词,“有时”的意思。3.【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食、而”两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且、等、安”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小题3】【小题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理解。A强调“千里马的重要性”应该为“强调伯乐的重要性”;B“呼吁人才应当自强,莫等待伯乐”不合文意,文章呼吁更多能够发现人才的伯乐出现;C“以伯乐比喻统治者”错误,“伯乐比喻识才之人”。据此,答案为D。参考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千里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并列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著称。一匹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的食量多加饲料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天津市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附答案
- 2025年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
- 2025年辽宁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财产归属合同范本
- 急诊医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温州医科大学
- 2025年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借调的合同范本
- 2025年02月上半年大庆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46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1
- 搏击比赛合同范本
- 2024新能源光伏电站运行规程和检修规程
- 供应室课件大全
- 银行存管三方协议书
- 2024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
- 2024年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新版教材)
- 智能体脂秤市场洞察报告
- 教科版 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不同的季节》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 山东省东营市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附真题答案】
- 2024义务教育英语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年版考试真题附答案
- 粤港澳宜居城市建设协同发展策略
- 动物防疫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