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金陵中学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6/3D/wKhkGWXaFvOAPg8nAAL5OCZQxSQ525.jpg)
![江苏省金陵中学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6/3D/wKhkGWXaFvOAPg8nAAL5OCZQxSQ5252.jpg)
![江苏省金陵中学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6/3D/wKhkGWXaFvOAPg8nAAL5OCZQxSQ5253.jpg)
![江苏省金陵中学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6/3D/wKhkGWXaFvOAPg8nAAL5OCZQxSQ5254.jpg)
![江苏省金陵中学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6/3D/wKhkGWXaFvOAPg8nAAL5OCZQxSQ52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金陵中学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B.庄周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C.《最后一次讲演》作者闻一多,原名闻家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D.《社戏》作者鲁迅,选自《呐喊》。《社戏》一文记叙了鲁迅和他儿时的伙伴阿发、双喜等一起钓虾、看戏、偷罗汉豆等有趣的故事。2.(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脑畔(pàn)虔诚(wén)翌日(shù)目眩神迷(xuàn)B.晦暗(huǐ)斡旋(wò)农谚(yàn)接踵而至(zhòng)C.两栖(qī)狩猎(shòu)沙砾(lì)怒不可遏(è)D.龟裂(jūn)寒噤(jìn)矗立(zhù)纷至沓来(dá)3.(2分)下面各项中,修辞手法与选句不一致的一项是()A.比喻——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鲁迅《社戏》)B.拟人——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贺敬之《回延安》)C.借代——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用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D.引用——经书上的道理是可以“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4.(2分)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巴尔千半岛有绵长的海岸线、神秘宁静的古城、鳞次栉比的建筑,是一片风光旖旎的土地B.中国在塔吉克斯坦有不少援建的工程项目,“中国质量”和“中国速度”在当地有口皆碑。C.互联网改变留学勾通方式,拉近留学生与家人的距离,给留学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与欢乐。D.甘孜“山地旅游节”顺利开幕,希望各位专家不吝赐教、实地指导,助推四川旅游发展。5.(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广州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其历史文化和“山、水、城、田、海”的自然格局相辅相成,有“千年商都”美誉,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当今瞬息万变的时代,广州以目空切的勇气,着力打造“广州花园项目”,助力老城市焕发新活力,正向国际大都市迈进。A.相辅相成 B.名副其实 C.瞬息万变 D.目空一切6.(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中,当看到“镇馆之宝”——巨幅放大电子动态版的《清明上河图》时,我的脚步戛然而止。B.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还在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话,可是当看到严厉地班主任出现在门口时,都销声匿迹了。C.站在壶口瀑布旁边,看着倾泻而下地水柱,听着振聋发聩的声音,我被它的气势震撼了,脑子里一片空白。D.文艺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卖弄。表现的理想是文情并茂,“充实而有光辉”,虽经苦心雕琢,却是天衣无缝。7.(2分)下列语法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大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句中加点词的词性是助词。B.“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这个句子中“真挚而美好”是并列短语。C.“空气干燥
地势平坦
风力很强”都是主谓短语。D.“立在城市的飞尘里,这一列树是忧愁而快乐的。”句中加点词的词性是连词。8.(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王选,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由他领导研制成功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国新闻出版业普及推广中文计算机排版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被誉为“当代毕昇”。B.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课文《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节选自《逍遥游》。C.俎豆,古代祭祀时用的礼器:含珠,又叫“佛珠”,佛教徒念佛号或经咒时用计数的工具;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D.《一滴水经过丽江》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踪迹线索,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9、(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伫立在壶口瀑布前,目睹着瞬息万变的奇观,耳闻振耳欲聋的轰鸣,千万条张牙舞爪的黄鳞巨龙,一路挟雷裹电,咆哮而来。倏而,(升腾/腾空)而起,猛然俯冲向下,齐刷刷地跌进深渊。从深渊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飘落)。(即使/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或淌过石板,;或被夹在石间,。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黄河也就如此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挟(jiā)伫立(zhù)瞬息万变B.缕(lǚ)咆哮(xiào)振耳欲聋C.迂(yú)倏而(chù)张牙舞爪D.刹(chà)雾霭(ǎi)夺路而走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A.升腾飘落即使B.腾空抖落尽管C.升腾抖落尽管D.腾空飘落即使3.依次选用句子填入横线,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潺潺成溪②汩汩如泉③哀哀打旋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①③②10、填空。(8分)用课文原句填空。(1)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2)《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7)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韩愈《马说》)二、阅读理解。(42分)11、(1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祖父和他的牛赵畅①祖父爱牛,是因为从小就与牛打交道。对地处浙东四明山麓的小山村而言,耕牛就是最重要的生产工具。没有耕牛,庄稼的收成就无法保障。因为家里养了牛,孩提时的祖父,白日便天天与牛在一起。②我从小寄养在小山村祖父祖母家,颇能感受祖父对牛的爱怜。祖父赶牛耕田时,似乎很少吆喝,虽手握竹鞭,但那竹鞭小得似乎只能用来挠痒,且只是悬而不抽。(1)我很是纳闷,同样的牛,何以到了祖父手里,就那般驯服了呢?③渐渐地,我看出了其中的端倪。每当田间休息时,祖父并不急于吃我送去的点心,而是将牛牵到田塍旁的水渠边,先让牛饮水解渴,再让它吃自己早就准备好的草料。看着牛不慌不忙、舒心惬意地吃着草,祖父这才安心地坐下来吃点心。(2)可不知为何,祖父一边吃着点心一边仍不安地双眼紧盯着耕牛,我心里想祖父怎么这么不放心呢?“你看,这畜生又来了,拍死你!”不一会儿,只见祖父一把放下碗和筷,像离弦的箭一样,腾地冲向耕牛,用他那长着老茧但却结实有力的手“啪”地按向耕牛的臀部一侧。未等我反应过来,祖父已经带着他的战利品回来了。原来,他拍死了一只体积硕大的牛虻。他神情严肃地说:“这牛虻最讨厌,总是吸牛的血,若时间长了,叮咬的次数多了,牛会生病的。”④每次耕田回来,祖父总是赶牛下溪滩,用他那把自制的大板刷替耕牛洗澡。到了暑天的晚上,祖父还会在牛棚一隅点上一堆驱坟蝇的草,以确保耕牛能睡上一个安稳觉,好好恢复体力。冬天是耕牛歇息的时光,一般养牛者只是牛给准备一些稻草吃就完事了。然而,祖父还是会千方百计地去一些山坡暖阳处找寻青草。即便是准备稻草,他也是精心挑选。牛棚的窗户破漏了,他总是在第一时间自己动手去修。年三十的傍晚,他还会烧一锅粥并掺和些蔬菜给牛吃。他笑呵呵地对家人说:“人要过年,可别忘了牛。没有牛的帮助,哪来丰收?”同样的牛,大凡经祖父打理过的总是长得格外的膘肥和健壮。按祖父的说法,那就是“一分投入一分产出,放水则必缩水”。⑤养了这多年的牛,牛会老,也会死,村里人称为“倒”。按照传统的习惯,以及当年的政策规定,牛只有“倒”了,才可宰牛并分配给各家各户。祖父祖母家,有时能分到一二斤牛肉。无论是宰牛的现场抑或家里烧煮牛肉之时,祖父总是在自言自语“罪过罪过”中远走,去亲戚家做客。⑥祖父九十三岁以前还在放牛,只是不同于当年为生产队养牛,这牛是他自己买的。他说,看不到牛,心里堵得慌。因为牛,祖父的晚年生活过得很充实。尽管农村而今实现了机械化耕田,这牛已然失去了它本来耕田的价值,但祖父还是像先前那样爱着他的牛,视其为伴,精心侍弄,毋敢懈怠。有一年,祖父将养了几年的一头牛转让给了附近村里的村民,可想不到,几个月后它竟偷偷跑了回来,细心的祖父发现这头牛的身上有几处伤痕。祖父爱怜不止,于是跟人家商量,又把它买了回来,直至善终。⑦祖父这种对待耕牛的态度,在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淳朴认知。须知道,物也是有尊严的,对待物的态度,究其实,也是对待人的态度和对待自己的态度。祖父走后,我记得最深的,恰恰是他赶着拖犁铧的老牛,耕耘在小山村无垠的土地上,翻飞一坨坨肥沃的泥土,像一种丰收的预告。1.文章围绕“祖父和他的牛”主要写了五件事,请结合下表的提示,简要概括其余的三件事。段落内容概括②__________③休息时祖父先让牛吃喝然后自己才吃饭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自己买牛放,相伴度过晚年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1)我很是纳闷,同样的牛,何以到了祖父手里,就那般驯服了呢?(分析这句话的作用)(2)可不知为何,祖父一边吃着点心一边仍不安地双眼紧盯着耕牛,我心里想祖父怎么这么不放心呢?“你看,这畜生又来了,拍死你!”不一会儿,只见祖父一把放下碗和筷,像离弦的箭一样,腾地冲向耕牛……(品味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结尾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文章写祖父和牛,却有许多文字写别人对待牛的态度,这样写是不是脱题,为什么?5.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读完本文后的感受。12、(16分)阅读《被遗忘的圆明园》,回答问题。被遗忘的圆明园卢江良①曾经有人问我:“中国哪个公园最著名?”我脱出而出:“圆明园。”那个时候,我并未游过圆明园。之所以这么回答,缘于小学时学过一篇课文,它的题目叫《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在我的印象中最著名,不是因为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而是由于其记录着一页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史。②终于,我启动北京之行。这趟行程我最向往的地方,不是别处,就是圆明园。这倒不是想一睹它“万园之园”的风采,只是想瞧瞧它“断垣残壁”的遗迹。在我的心目里,前者是风景,后者是历史,而历史总比风景具有厚重感。③游罢故宫、天安门、颐和园,终于来到让我魂牵梦萦的圆明园。可是,在圆明园游荡的近两小时里,满目尽是碧水青山、葱茂林木和芬芳花草,很难目见被英法联军焚毁、历经战乱劫掠的疮痍景象。我怀疑是否搞错了地方,问身边的妻子:“圆明园是不是被火烧过的那个?”妻子回答:“是呀。”我纳闷:“那怎么一点看不出来?”妻子说:“应该被修复过了。”④我不禁愕然。是旅游开发需要,还是要忘却曾经的屈辱?就在我觉得不可思议的当儿,不经意来到了西洋楼景区遗址售票处。那里停着一排观光车,但坐车的游客廖如晨星。妻子说:“你说的火烧过的遗址,应该就在那边吧。”⑤这时已近黄昏,游玩了一整天,孩子开始喊累,母亲便提议道:“那个遗址就不要看了,我们还是早点回去休息吧。”我们不约而同地响应了母亲的“号召”。在走向公园出口的道上,母亲不以为然地说:“这个公园也没什么的,只是比杭州那边的大一点,没什么花头。”⑥我很想告诉母亲:这个公园,本来应该用来凭吊,而不是用来游玩的。但最终,我还是忍住了。是呀,我凭什么说服母亲呢?在这里面的,能修复的都已经修复,修复不了的给“圈”起来了,全然丧失了象征国耻的物证和氛围,俨然一个毫无特色的庞大公园,我们还拿什么用来凭吊?⑦返回杭州的火车上,我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在网上搜索相关的信息,在圆明园遗址公园网站上,对景点的介绍文字中,我发现了这样一段描述:“1977年-1992年间,西洋楼各遗址得以清理,廓清殿座基址,整修喷泉池,归位柱壁石件,并修复了迷宫‘黄花阵’。”这也就是说,不光是公园别处,就是西洋楼景区遗址,也已经进行过修复。⑧至于为什么要修复圆明园?有人说:重新修复圆明园,对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塑造中国品牌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彻底洗刷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耻辱,更是一个世界宣言:向世界证明中国不再是昔日贫穷落后、任人欺压的民族,他已经再次站到世界强国之林,是一个富有竞争力、充满自信的强国。⑨但其实,只要良知未泯,历史的耻辱都应该刻在心灵最深处。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用一本《被遗忘的大屠杀——1937年南京浩劫》告诉这个世界:中华民族曾经历过怎样的人间浩劫,又有着如何难以形容的刻骨铭心之痛。她说:“忘记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⑩记住历史才能谈未来,牢记耻辱才能讲尊严。没有对苦难的记忆与感受,何来对幸福的存在意义上的理解与追求;没有对耻辱的强烈体味,何来对民族尊严的捍卫与坚守?而纵观历史,我们这个民族是多么的缺乏对苦难的沉痛记忆与对耻辱的刻骨铭怀;烛照当下,我们这个民族又是多么缺乏对苦难的深刻感受与对耻辱的蚀骨反思!⑪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我在QQ群做了一个调查:中国哪个公园最著名?网友众说纷坛,给出的答案千势百态,但令人遗憾的是,无一提到圆明园。圆明园,这个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历经战乱劫掠,被视作中华民族耻辱象征的公园,只历经了短短的150余年时光,就被轻易地遗忘在了历史的尘埃里,这算不算是一种新的国耻呢?1.文章记述了作者游览圆明园前后的情感变化。阅读全文,将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词语摘抄下来。游览前:_______游览中:________游览后:_______2.作者为什么说圆明园是“被遗忘的圆明园”?3.张纯如说:“忘记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你对她的话有什么看法?请写下你的感想或评论。(80字左右)13、(12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怪单方余显斌在小镇,华中医是奇人。他的奇不在看病,在于开药方。就说那次吧,镇上的刘好来了,浑身长着疙瘩,痒得跳着脚叫。他笑笑,没开单方,到了后院,那儿长着一片草,开着一些花儿,有米米蒿、蒲公英、艾蒿……他走进去,左抓一把,右抓一把,不一会儿,青绿黄白抱了一抱,走出来交给刘好,让抱着这些一路跑回去,病就好了。刘好一愣:“真的?”他不高兴了道:“信就做,不信,另请高明。”刘好抱了这些草啊花啊的,一脸疑惑,按照他的吩咐,一口气跑回家,浑身热汗直淌,水洗一般。下午,身上疙瘩不见了,也不痒了。从此,他见人就说,华中医是神医,是华佗的后代。别人问时,华中医笑着说:“听他胡咧咧。”说完,又忙着开药方了。他开的最怪的药方,是给王老八的。王老八是镇上一霸,横着膀子走路,有时不高兴了,眼睛一瞪,小孩哭着,马上就停下了。可是,一霸也会生病啊,腰上长个疖子,是闷货。所谓闷货,就是在里面烂着,不出头。这样的疖子很痛,重的会要命。王老八赶到华中医药铺,请诊治。华中医号了脉,开了单方。王老八交了钱,提着药包往外走时,华中医抬起头,慢条斯理交代一句:“有一味药没加上啊。”王老八急了,说加啊。华中医告诉他,还没到时候。华中医说,疖子冒出来后,去找朱三,让他抽一耳光,病就好了。王老八愣了一下,点着头笑道:“就这啊?好嘞!”王老八回去,按华中医的吩咐,一通内服外贴,第二天,疖子出头了,红得如桃。他想,疖子好了,自己干嘛去找街上一个臭要饭的抽一耳光啊?以后,还能混人吗?他熬着,不去。当天晚上,疖子痛起来,刀子一样剜着,他哭爹叫娘的,第二天天一亮,就急忙赶到华中医药铺,直喊救命。华中医撩起眼皮看他一眼,扔下一句话:“我救不了,找朱三。”王老八愣愣:“真管用啊?”华中医仍是一句:“信,就去。不信拉倒。”王老八去了,在街道上遇见朱三,忙拦住道:“抽我一耳光。”朱三吓坏了,他没少让吴老八揍过。因此,忙摇着头,转身准备跑。王老八一把拉住他,指着自己鼻尖喊:“抽我一耳光。”朱三被王老八凶神恶煞的样子吓坏了,连连摇头。街上过往人见了,都围拢来。王老八的疖子使劲地痛,痛得他再也顾不得面子,咚一声跪在朱三面前:“求你行行好,抽我一耳光吧。”旁边人见了,都喊:“抽啊,快抽啊。”有的年轻人撸了胳膊上去,准备代劳。王老八忙声明,必须朱三抽。朱三在大家鼓动下,抡圆胳膊,啪的一耳光抽在王老八脸上。所有镇人见了,都大声叫好。王老八血气上涌,浑身发热,疖子竟然不痛了。他面对大家的叫好声,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转身低头走了。以后,他再不横着走路了。他说,自己一直以为大家怕他呢,原来,大家竟这样恨他。华中医听了,微微一笑:“病好了。”大家都愣着,不知他说谁。至于给周友看病,是后来的事。周友头晕,时时有要摔倒的感觉,可走遍各医院,医生都说没病。华中医看了舌苔、眼皮,然后给号了脉,一脸沉重。周友慌了,忙问:“要紧吗?”华中医嗯了一声,没说话,拿了笔,在纸上龙飞凤舞开了单方,让弟子按方捡药,捣碎研末,马上就喝,疗效最佳。不然,时间一长,药气散了,就没药效了。弟子苦着脸为难了,因为,有一味药柜上没有。华中医问:“啥药?”弟子告诉他:“人中白。”华中医急了:“这是药引子啊,救命的。”周友一听,鼻尖冒汗,忙问:“人中白是啥,很贵吗?”华中医告诉他,尿碱。周友长嘘一口气,心说,这个好找啊。可是,华中医摇摇头,难找。这样的药引子,需在尿罐上刮取,须得九十岁以上老人的。周友不解,忙问为啥。华中医说,他要用的人中白,积累时间越长,疗效越好。周友忙去打听,左近一带,九十多岁的老人只有一个,吴大爷,孤老头,尿罐就放在厕所里。周友很高兴,想买,可老人无论如何不买。还是华中医赶到,好说歹说,一口价,三十万。老人勉强松口,周友忙放下钱,提了尿罐就走。事后,老人连连感谢华中医,救了自己。华中医呵呵一笑,告诉老人:“我是救那个富豪,救他的良心。”1.这篇小说围绕“怪单方”主要写了什么故事?请简要概括。2.小说开头写华中医给刘好治病,有何用意?3.请联系全文,分析王老八和周友以前分别是怎样的人。4.华中医为什么给王老八和周友二人开这样奇怪的单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5.小说标题“怪单方”有什么作用?三、写作。(50分)14、按要求作文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交流。知识的交流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情感的交流可以丰富我们的心灵;思想的交流则可以使我们变得深邃……请以“交流”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表达真情实感,有创意,不得抄袭、套写;⑤书写正确、规范美观;⑥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D【解题分析】D项,把“鲁迅”改为“我”,“我”要加引号,把“他”去掉。故选D。2、C【解题分析】
A.“虔”应读作“qián”,“翌”应读作“yì”;B.“晦”应读作“huì”,“踵”应读作“zhǒng”;D.“沓”应读作“
tà”;“矗”应读作“chù”;故选C。3、A【解题分析】
A.“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中的“似乎”不是比喻词,“似乎”这里是“隐约”的意思,所以这个句子不是比喻句。故选A。4、C【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C项使用不正确,勾通:贬义词,暗中串通。正确的是“沟通”,沟通:指使彼此通连,相通。5、D【解题分析】
A.“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B.名副其实:名声或称谓(号)与实际一致、相符合。C.瞬息万变:指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D.“目空一切”为贬义词,形容高傲自大,什么都瞧不起。使用对象明显错误,不合语境。故选D。6、D【解题分析】
A.戛然而止:形容声音。此处用错对象。B.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说话,不再公开露面。此为望文生义。C.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不合语境。D.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破绽。故选D。7、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大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句中加点词的词性是助词”语法知识判断有误。“都”“才”都是副词。8、B【解题分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节选自《秋水》。故选B。9、1.D2.B3.C【解题分析】1.D项正确。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A:jiā-xié。B:振耳欲聋-震耳欲聋。C:yú-yū,chù-shū。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B项正确,升腾/腾空:后文是“而起”,故用腾空。飘落/抖落:与上文“浑厚庄重”“飞毯”搭配,用抖落更符合语境。尽管:关联词,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虽然,即使:关联词,表假设关系,此处不表示假设让步,故用尽管。故选B。3.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C项正确,钻石觅缝,因为从缝隙流出,所以用汩汩如泉;淌过石板,流动顺畅,所以用潺潺成溪;被夹在石间,像人被挤住一样,所以用哀哀打旋。故选C。10、(1)蜡炬成灰泪始干(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羌管悠悠霜满地(4)英雄末路当磨折(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6)何当共剪西窗烛(7)骈死于槽枥之间【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蜡”“惟”“馨”“羌”“畔”“槽”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二、阅读理解。(42分)11、1.祖父赶牛时只拿一个小竹鞭,并且悬而不抽祖父给牛细心洗澡,为牛驱赶蚊蝇,精心准备饲料,修牛棚,为牛过新年祖父远离宰牛现场和烧煮牛肉的场所。2.(1)同样的牛,别人很难驯服,在祖父手里却很温顺,这就使人产生疑惑,给文章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引出了下文。(2)通过“紧盯”“一把放下”“像离弦的箭一样,腾地冲向”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生动地刻画出祖父哪怕吃饭时也对牛诸多关心,生怕牛虻叮咬到牛,形象传神地表现出祖父对牛的细致关心。3.内容上:把祖父对牛的态度升华为我们对人对己的态度,起到深化文章主题的作用;结构上:总结全文,引发读者的思考。4.没有脱题。文章写别人对待牛的态度是和祖父对待牛的态度作对比,衬托祖父对牛的细心关怀,表现了祖父的善良,表现了祖父对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淳朴认知,使得文章中心更加突出。5.围绕“让人懂得爱的美好,不管是对人还是对物”或“借助一个人物来表现自己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精神家园的寻找”来谈即可,但注意要结合生活实际。【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本文是叙述类文体,概括情节内容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着题干中的提示,先找出所示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要素(地点、时间)和情节之间的关联性了解情节的变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依照所示情节概括方式概括出其它情节。如从第2、3、4、5、6、7段可以找到:①祖父赶牛时只拿一个小竹鞭,并且悬而不抽。②休息时祖父先让牛吃喝然后自己才吃饭。③祖父给牛细心洗澡,为牛驱赶蚊蝇,精心准备饲料,修牛棚,为牛过新年。④祖父远离宰牛现场和烧煮牛肉的场所。⑤不需要牛了,仍然精心喂养牛。2.试题分析:(1)考查语句的作用。内容上:同样的牛,别人很难驯服,在祖父手里却很温顺。写出了父亲养牛的独特方法及父亲对牛的情感。结构上:设置悬念,引起下文。(2)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像离弦的箭一样,腾地冲向耕牛,用他那长着老茧但却结实有力的手‘啪’地按向耕牛的臀部一侧”运用动作描写,“冲”“按”写出了祖父看到牛虻时急忙打死牛虻的心情,表现了祖父对牛的爱护之情。3.试题分析: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结尾,所以就有收束全文的作用。在内容上就有点明主旨的作用。要把表现的文章中心答出来。4.试题分析:考查情节的作用。作者用许多文字写别人对待牛的态度,目的是与祖父对待牛的态度作对比,衬托祖父对牛的细心关怀,表现了祖父的善良。答此题要首先答出方法,即对比手法;然后结合文章的相关内容和文章的中心来分析对比的作用。不能断章取义。5.试题分析: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现实生活和自己的实际,确定一个论点后进行论述。可分析最后一段的“祖父这种对待耕牛的态度,在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淳朴认知。须知道,物也是有尊严的,对待物的态度,究其实,也是对待人的态度和对待自己的态度”一句,以此立意写启示即可。12、1.①魂牵梦萦②不可思议③耿耿于怀2.①网络调查无一提及圆明园②耻辱的历史痕迹难寻其踪3.示例:“忘记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表明忘记历史耻辱的严重危害。只有铭记历史耻辱,才能对过去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对侵略者的行径更加警觉。只有铭记历史耻辱,才能自省自强,捍卫与坚守民族尊严。【解题分析】1.题干要求将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词语摘抄下来。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读懂要点,找到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词语,提取即可。如可提取第3段的“魂牵梦萦”,第4段的“不可思议”,第7段的“耿耿于怀”作为答案。2.考查对文章要点信息的提取能力。通读全文后,根据题干要求找到答案区域是作答的关键。可分析第6段“在这里面的,能修复的都已经修复,修复不了的给圈起来了,全然丧失了象征国耻的物证和氛围,俨然一个毫无特色的庞大公园,我们还拿什么用来凭吊”,第11段“我在QQ群做了一个调查:中国哪个公园最著名?网友众说纷坛,给出的答案千势百态,但令人遗憾的是,无一提到圆明园”等句。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3.写感想或评论。首先要理解好“忘记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这句话的大意,然后结合文本内容进行阐述。“忘记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这句话,无论是对国人还是加害国的人,都是一记警钟。被屠杀的人最终价值就是让后人记住,忘记了屠杀就是彻底屠杀了那些已经为此牺牲的人。这句话点明了忘记历史耻辱的严重危害。希望我们不要忘记那段历史,希望更多的人能知道那段历史,毕竟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只有铭记历史耻辱,才能自省自强,捍卫与坚守民族尊严,才能珍惜和平。13、1.华中医给王老八和周友开了奇怪的药方,使他们药到病除。2.写这件事,是为了突出表现华中医医术高明,为下文写他开“怪单方”做铺垫。3.王老八是镇上一霸,横行乡里;周友是一个大款,但缺少同情之心,从不想着扶危济困。4.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想通过给他们治病,来教他们如何做人。5.小说标题“怪单方”是小说叙事的线索,全文就是围绕华中医开药方之“怪”来写的。标题暗示了华中医的性格特点。同时,“怪单方”不仅指医人身体疾病的药方,还指医人人性疾病的药方,升华主旨。【解题分析】1.此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解答时,要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强调三个部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华中医”,事件是“华中医给王老八和周友开了奇怪的药方”,结果是“使他们药到病除”。2.记叙文开头作用。其作用有:总领全文,点明主旨;为下文作铺垫;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奠定全文感情基调。有的开头就是设置悬念的单一作用,有的和上述结合在一块。分析文章内容可知开头写华中医给刘好治病,是为了突出表现华中医医术高明,为下文写他开“怪单方”埋下伏笔。3.分析人物性格,应做到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根据“王老八是镇上一霸,横着膀子走路,有时不高兴了,眼睛一瞪,小孩哭着,马上就停下了”可知王老八是镇上一霸,横行乡里的人。根据“还是华中医赶到,好说歹说,一口价,三十万”和“我是救那个富豪,救他的良心”可知周友是一个大款,但缺少同情之心,从不想着扶危济困的人。点睛:本题的考点是人物形象描写与分析。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解题思路:从具体的人物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从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4.此题考查的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解答时要认真阅读短文,分析其主要内容,再结合文章的上下文和主旨来回答。因为王老八是镇上一霸,横行乡里;周友是大款,但缺少同情之心,华中医想通过给他们治病,来教他们如何做人。5.此题考查的是标题的作用。标题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概括全文内容;揭示文章主题;充当文章线索;指出文章主要人物;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小说围绕华中医开药方之“怪”来叙事,所以标题“怪单方”是文章的线索。标题暗示了华中医的性格特点。同时,“怪单方”不仅指医身体疾病的药方,还指医人性疾病的药方,升华主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同翻译常用语句
- 2025常用版地区买卖合同书
- 2025年网络及通信协议处理软件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
- 新郎结婚讲话稿(合集15篇)
- 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与风险分散
- 德育课程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
- 现代展览馆的动态展位布局设计探讨
- 饮食教育与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
- 逻辑思维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实践应用
- 新课标下的小学英语情景教学策略研究
- 国有资产管理法律责任与风险防控
- 未婚生子的分手协议书
- 变更监事章程修正案范例
- 北京小客车指标租赁协议五篇
- 输液室运用PDCA降低静脉输液患者外渗的发生率品管圈(QCC)活动成果
- YY/T 0681.2-2010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第2部分:软性屏障材料的密封强度
- GB/T 20472-2006硫铝酸盐水泥
- 烟气管道阻力计算
- 城乡环卫一体化保洁服务迎接重大节日、活动的保障措施
- 医院-9S管理共88张课件
- 高考作文复习:议论文论证方法课件15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