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课程考试大纲_第1页
古代汉语课程考试大纲_第2页
古代汉语课程考试大纲_第3页
古代汉语课程考试大纲_第4页
古代汉语课程考试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汉语课程考核大纲(本科)Ⅰ、课程考核的总体目标为了考核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古代汉语知识及其能力,特制定了古代汉语考核大纲。遵循数量大、题型多样、难度适宜的原则,既考核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及理论的掌握情况,又要考核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Ⅱ、考核的主要内容考试内容能力要求(1)能熟练掌握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2)结合古代汉语常识熟练掌握精讲篇目及指定的阅读篇目中的字、词、句等知识点,并能通畅的翻译成现代汉语。(3)能利用所学古汉语知识标点并翻译有一定难度的文言短文。知识范围(1)通论:文字、词汇、语法方面的相关知识。(2)文选: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一册涉及的篇目。考察内容能力要求(1)能熟练掌握古代汉语古书注释、修辞方式、音韵学方面的基本知识。(2)结合古代汉语常识熟练掌握精讲篇目及指定的阅读篇目中的字、词、句等知识点,并能通畅的翻译成现代汉语。(3)能利用所学古汉语知识标点并翻译有一定难度的文言短文。知识范围(1)通论:古书注释、修辞方式、音韵学方面的相关知识。(2)文选: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二册涉及的篇目。Ⅲ、考核时间安排1、本课程安排第三学期考试第四学期考察。2、考试时间:110分钟Ⅳ、考核的内容范围绪论及常用工具书第一节绪论重点掌握:一、古代汉语的含义。二、文言文的含义。一般了解:三、古白话的含义。第二节常用工具书重点掌握:一、字典辞书的三种编排方式二、几部常用字典辞书的主要优缺点:(一)字书:《康熙字典》的主编、部首、收字、体例、失误;《说文解字》的作者、部首、收字、性质、体例、性质;《说文》四大家的名称及代表著作。(二)词书:《辞源》的部首。(三)虚词:《经传释词》的作者、编排方式;《词诠》的作者、编排方式。一般掌握:三、了解常用工具书的使用方法及其性质。文字第一节汉字形体的演变及构造重点掌握:一、“六书”的内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概念及其特点、作用以及相互关系。二、能够依据“六书”理论,分析一定数量的汉字结构,包括教材中的例字,课堂上涉及到的例字及系列练习一中的常用字。基本掌握:三、“六书”的名称及其由来。一般掌握:四、汉字的形体演变。五、六书的局限。第二节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重点掌握:一、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的概念及特点。二、古今字、异体字的分类。三、繁简字的对应情况。一般了解:四、产生古今字、异体字的原因。文选一、《郑伯克段于鄢》

(一)识记:《左传》的作者、性质以及历代注解情况。

(二)理解:常用词:寤、亟、岩、佗、城、国、厌、图、毙、鄙、贰、厚、暱、完、启、封、羹、阙、施、锡。句式及其他:惊姜氏、佗邑唯命、参国之一、何厌之有、为之所、生民心、夫人将启之、公赐之食、何谓、何患、隧而相见、是之谓。二、《齐桓公伐楚》理解:常用词:处、风、虞、涉、履、共、徵、次、如、徼、社、稷、绥、池。2、句式及其他:不虞君之涉吾地也、寡人是徵、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三、《宫之奇谏假道》

理解:常用词:假、辅、车、享、冯。2、句式及其他:虞虢之谓、将虢是灭、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惟德是辅。四、《烛之武退秦师》

理解:常用词:军、东道主、行李、微、去。2、句式及其他: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焉用亡郑以陪邻、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五、《晋灵公不君》

理解:常用词:孰、靡、鲜、骤、贼、趋、搏、田、舍、饿、病、宦、竟、反、诒、书法。句式及其他:莫之继、晋侯饮赵盾酒、提弥明死之、为之箪食与肉、我之谓、书法不隐。六、《齐晋鞍之战》

理解:常用词:陈、介、殷、险、殿、集、擐、即、援、败绩、越、奉、属当、摄、任、劝。2、句式及其他:不介马而驰之、郤克伤於矢、师之耳目,在吾旗鼓、三周华不住、从左右皆肘之、故不能推车而及、有一於此,将为戮乎、人不难以死免其君。词汇第一节古今词义的异同重点掌握:一、词义的沿袭与演变(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这些词是汉语的基本词汇,它和汉语语法一起体现了古今汉语的继承性及稳定性。(二)古今词义迥然有异。(三)古今词义同中有异,异中有同。1、词义范围的差异(1)词义的扩大。(2)词义的缩小。(3)词义的转移。2、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1)褒贬色彩的差异。(2)词义轻重程度的差异。3、词义义项多少的差异(1)义项的增多。(2)义项的减少。二、词汇的继承与发展1、新词的不断产生。2、旧词的逐步消亡。3、词义的继承与发展。一般掌握:三、沟通古今词义沟通古今词义的意义。沟通古今词义的方法。 第二节单音词、复音词重点掌握:单音词、复音词的含义。二、复音词的分类:(一)单纯复音词1、叠音词2、连绵词:连绵词的特点及类别。(二)复合复音词1、联合复音词2、偏义复合词三、正确辨识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和复合词。一般掌握:四、单音词为主是古代汉语词汇方面的一大特点。第三节同义词及同义词辨析重点掌握:古代汉语同义词的特点。二、辨析同义词的依据和基本方法从词的词汇属性辨析。从词的语法属性辨析。基本掌握:三、辨析同义词应该注意的问题。一般了解: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第四节本义和引申义重点掌握:

一、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含义;本义与原始义的区别;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二、如何探求本义和引申义(一)据形求义(二)文献佐证三、词义引申的方式。四、词义引申和词性变化。五、熟练的掌握教材附录〈部首举例〉所列常用字的本义。六、熟练掌握教材附录的常用词〈一〉、〈二〉、〈三〉。基本掌握:七、词义引申的类型。文选一、《冯谖客孟尝》

(一)识记:《战国策》的编者、性质、历代注解者。

(二)理解:常用词:存、属、草具、揭、过、亲、责、愦、约车、之、下陈、就、顾、币、固、赍、文、服、谢、被、介。句式及其他:客何好、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之、孟尝君客我、先生不羞、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未得高枕而卧、西游于梁、梁王虚上位、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二、《鲁仲连义不帝秦》

理解:1、常用词:益、诚、适、绍介、上、赴、好、即;

2、句式及其他: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卒为天下笑、十人而从一人、鄂侯争之急、辨之疾、子将何以待吾君、设北面于南方、鲁仲连辞让者三。三、《季氏将伐颛臾》

理解:常用词:事、陈、列、危、颠、柙、疾、辞、家、相、萧墙。2、句式及其他:无乃尔是过与、是社稷之臣也、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修文德以来之、即来之,则安之。四、《阳货》理解:1、常用词:归、时、知、与。

2、句式及其他:阳货欲见孔子、怀其宝而迷其邦、岁不我与。五、《许行》理解:常用词:氓、捆、爨、树艺、任、秋阳、暴、膺、贾。2、句式及其他:踵门、衣褐、饔飧而治、厉民而以自养、奚冠、奚为不自织、以铁耕、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劳之来之,匡之直之、振德之、大哉,尧之为君、未能或之先也、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子是之学、莫之或欺。六、《寡人之於国也》

(一)识记:《孟子》的注解情况。(二)理解:常用词:凶、加、既、走、或、直、时、数、树、谨、庠序、申、颁、戴、检、发、岁。句式及其他:不王者,未之有也、王无罪岁。语法第一节词类活用重点掌握:词类活用的概念及其特点。二、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的区别。三、类活用的表现:

1、名词用如动词。

2、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3、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使动与意动的区别。

4、其他此类的活用现象。5、名词作状语。基本掌握:四、词类活用的条件。要求:五、能准确的判别各种词类活用,并能准确的翻译成现代汉语。第二节常用虚词重点掌握:代词(一)人称代词1、常见的人称代词:吾、我、余、予、尔、女、而、若、之、其、彼。2、人称代词的复数。3、人称代词的敬称和谦称。(二)指示代词1、近指代词:是、兹、之、此、斯。

2、远指代词:彼、其、夫。

3、无定代词:莫、或。(三)疑问代词

1、问人:谁、孰。

2、问事物:孰、何、恶、奚。

3、问处所:何、恶、焉、案。4、问原因:何、恶、焉、胡、奚、安。(四)特殊的指示代词:者、所。二、介词、连词(一)介词:于(於)、乎、以、为、诸、焉的用法和作用。(二)连词:与、而、以、且、则、如、抑、虽然、即、使、故的用法与作用。(三)介词语连词的区别。

三、副词(一)程度副词:甚、殊、尤、良、至、略、少、稍、微、颇、愈、盖、弥。(二)范围副词:皆、尽、咸、悉、毕、俱、举、独、特、但、直、徒、止、凡、率。(三)时间副词:既、已、业、曾、尝、方、正、适、特、且、行、寻、旋、终、竟、数、亟。(四)情态副词:固、必、诚、数、亟、屡、暂。(五)否定副词:不、弗、毋、勿、无、莫、未、费、微。(六)表敬副词:敬、请、敢、窃、伏、辛、辱、惠。

(七)指示性副词:相、见。四、语气词:也、矣、乎、哉、焉、耳、耶、盖、夫的用法。要求:要明确每一个虚词的词性、用法、意义。词性辨析(以、与、为、责、之、其等)。第三节语序重点掌握:

一、宾语前置的形式和作用(一)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多置于动词或介词前。(二)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前。(三)用“是、之”作提宾标志的提宾句。(四)没有结构标志的提宾句。(五)介词宾语无条件牵制。二、关于表示行为数量的语序问题。三、定语后置的形式和作用。一般掌握:四、谓语前置的形式和作用。第四节句式重点掌握: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句式(一)……者,……也。(二)……,……也。(三)……者,……。(四)……,……。(五)带有动词“为”的判断句。(六)在名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则、即、皆、必、诚”帮助判断。加“非”(否定副词)表现否定判断。二、被动句的句式(一)意念上的被动句。(二)用“于”表被动的被动句。(三)用“见”或“见……于……”格式表示被动的被动句式。(四)用“为”或“为……所……”格式表示被动的被动句式。三、习惯句式(一)如何、若何、奈何。(二)孰与、孰若。(三)何以……为,何……为。(四)有的、无以。(五)以为,以……为。(六)无乃……乎。四、“是”在判断句中的作用。五、意义上表被动的被动句与陈述句的辨析。一般掌握:六、判断句的特点。七、判断句的作用:(一)用判断句形式表示比喻。(二)用判断句形式说明原因。文选一、《非攻》

(一)识记:《墨子》的作者、注本。(二)理解:常用词:非、得、豚、厚、兹、辜、扡、一、情、辩、乱。句式及其他:入人园圃;以亏人自利也;必有一死罪矣;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矣。《北冥有鱼》理解:常用词:怒、扶摇、决、抢、控、莽苍、果然、年、特、修、绝、适。2、句式及其他:南冥者,天池也、莫之夭阏、奚以之久万里而南为、彼且奚适也、彼且恶乎待哉。三、《察传》(一)识记:《吕氏春秋》的作者、性质、注本。(二)理解:1、常用词:察、传、过、审、熟、通、节、平、出、溉、汲、闻,经、缘。2、句式及其他:乃令重黎举夔与草莽之中而进之;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四、胠箧理解:1、常用词:胠、箧、探、馕、发、匱、摄、缄、腾、固、扃、镢、揭、竭、丘、夷、渊、实、故、斛、量、钩、钺、明、珏、掊、殚、擢、铄、含,聪、明、绳、规、矩、削、钳、攘、玄、累、僻。句式及其他:不乃……也?;重圣人;何以知其然邪?五、《七月》

一、识记:《诗经》的性质、分类、注解;

二、理解:常用词:觱发、栗烈、馌、南亩、阳、懿、遵、行、祁祁、猗、孔、陨萚、同、向、剥、叔、薪、亟、肃霜、朋、称;句式及其他:一之日、何以卒岁、食我农夫、昼尔于茅、宵尔索绹、朋酒斯飨。六、《五蠹》一、识记:《韩非子》的性质、注解;

二、理解:常用词:蠹、文、法、離、取、工、曲、举、几、私、计、拔、介士、捍、轨、侔、纵、恣、效、重、盛、遗、尽、苦、窳。句式及其他:故君之所非,君之所取;若是其异也;外事,大可以王,小可以安。古书注解

重点掌握:一、古书注释的编排体例。二、古书注释的常用术语。一般掌握:

三、古书注释的类型。

四、古注内容:

注音、疏义、疏通文字、分析句读、讲解方法。

修辞方法重点掌握:

一、修辞的含义。

二、古代汉语常用的修辞方式

互文、并提、委婉、比喻、夸张、倒置。要求:

熟练掌握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并能对具体材料进行分析。

音韵知识的运用

——格律诗简介重点掌握:

一、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含义。二、近体诗的特点:(一)句数固定。

(二)押韵严格。

(三)讲求平仄。

(四)讲求对仗。一般掌握:

三、近体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