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山东省聊城茌平县联考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在淡淡的夕阳下,一只小汽艇载着我们向湖的上游驶去。。低视湖心,另有一个天,云影在徘徊。①往远处望,颜色一点深似一点,渐渐地变成了深碧。②湖面上水波不兴,船像在一面玻璃上滑行。③仰望天空,云片悠然地在移动,④粼粼水波,像丝绸上的细纹,光滑嫩绿。A.②④①③ B.①②④③ C.④③②① D.①③④②2.(2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我们就说什么?我们跟学舌的鹦鹉有什么区别呢?B.导演杨洁在拍摄《西游记》时,认为“取经女儿国”一集的情节可以有一段插曲,她决定把作词的任务交给词作家阎肃。C.中国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及其投资或控股的公司,几乎掌握了中国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切。D.屈原在诗句:“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中,以美人自比,隐喻楚怀王听信谗言,将他流放到外地,使他的才能没有施展之机,恰似“美人迟暮”。3.(2分)下列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忌掸(dàn)恬静(tián)萌发(méng)风雪载途(zài)B.嘉肴(yáo)劫难(jié)翩然(piān)振耳欲聋(zhèn)C.两栖(qī)脑畔(bàn)推桑(sǎng)挑拨离间(jiān)D.撺掇(cuān)告诫(jiè)迂回(yū)销声匿迹(nì)4.(2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就是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②历史文物并不只是历史的沉淀、岁月的陈酿,不是一个静止的存在③让人们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感受中华文化魅力、汲取中华文化精髓④而是寄托着文化血脉的传承,与人们的生活和我们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⑤博物馆善用优质文化资源,以丰富的活动接续传统A.⑤③②④① B.②④⑤①③ C.③⑤④②① D.②①⑤④③5.(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偏僻吩咐和言悦色振耳欲聋B.延安检讨历历在目偷偷摸摸C.眼框喧哗慢不经心不知所措D.浮燥橄榄穿流不息天衣无缝6.(2分)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登勃朗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他的代表作有《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B.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作品。与一般游记作品以人的游踪为线索不同,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踪迹为线索,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C.“说”是古代的一种说明性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虽是说明性文体,却讲究文采。韩愈的《马说》通篇用的就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D.《诗经》中的《关雎》《蒹葭》都运用了“兴”的手法,借景抒情,托物寄意;都大量使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反复咏唱。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文言文阅读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2)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_)(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4)执策而临之(_____)(5)才美不外见(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1)一食或尽粟一石。(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3.本文采用了_______的写法,借千里马的不平则鸣,表达了作者_______的愤懑情绪。4.结合文本,试分析当代社会的人才应该具备哪些素质?8、(3分)古诗文阅读《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1.诗中第二句中“遍绕”“日渐”表现了怎样的情景?2.诗人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9、(7分)经典诗文默写。①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子衿》)③___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④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⑤白居易在《卖炭翁》中表现了卖炭老人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⑥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了秋天的凄凉景象,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观秦兵马俑①车驶过秦始皇陵,骊山巍峨,扑人眉宇。一个高高的土丘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石榴树,田地里长满了青青的蔬菜,间或能看到青翠茁壮、逗人喜爱的麦苗。②西安是一个最容易让人发思古幽情的地方。看到半坡,自然就想到了蒙昧远古的祖先,想到汉族公认的始祖轩辕黄帝。骊山当然让我想到周幽王和骊姬,始皇陵里埋着妇孺皆知的秦始皇,而茂陵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的陵墓。至于唐代,那遗迹更是到处可见。抬头一看,低头一想,无一不让你想到唐诗辉煌的黄金时代,想到那些显赫的诗人与脍炙人口的诗句。走过灞桥,我怎会不想到当年折柳赠别的名句和真挚不舍的友情呢?一看到终南山,那“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的吟咏之声,就在我耳边响起。一走过渭水,那“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的诗句马上把我带到了长安的深秋中,凉意袭人。而“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把春雨中千树万树枝头滴着红雨的杏花带到我眼前,湿意阵阵。大明宫“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①”,我仿佛亲眼目睹当年世界首都长安的情景,大街上熙熙攘攘,在黄皮肤的人群中夹杂着不少或白或黑、衣着怪异、语言奇特的外国学者、商人、僧侣、外交官。……③总之,在乘车驶向秦俑馆的路上,我眼前幻影迷离,心头忆念零乱,耳旁响着、嘴里吟着美妙的诗句,纵横八百里,上下数千年,浮想联翩,心潮腾涌。我既愉快,又怅惘;既兴奋,又冷静,中间还夹杂一点似乎是骄傲的意味。④就这样,转眼之间,我们到了秦兵马俑馆。⑤我们先参观了大厅旁边的一间小厅。中间陈列着一辆铜车、四匹铜马。四匹铜马神采奕奕,仿佛正在努力拉着铜车奔驰。一个铜军官坐在车上,驾着这四匹马。看到这样精致绝伦的艺术国宝,人们都不禁啧啧称叹,我心中那一点骄傲的意味不由得浓烈起来了。⑥走进大厅,那真是硕大无比,目测至少有几个足球场大。站在栏杆旁边向下面的大坑里望去,那兵俑和马俑都成排成行地站在那里。将军俑、铠甲武士俑、骑马俑等等,好像都聚精会神地站在那里,静候命令,一个个秩序井然,纪律严明,身体笔直,纹丝不动。兵俑中间间杂着一些马俑,也都严肃整齐,伫立待命。我原以为,这些兵俑都是一个模子里塑制出来的,千篇一律。但是仔细一看才发现,他们的面部表情几乎都不相同:有的像是在微笑,有的像是在说话,有的光着下颔,有的留着胡子,个个栩栩如生,神态各异,没有发现一个愁眉苦脸的。我简直难以想象当年的艺术家是怎样塑制这些兵马俑的。这不叫它是宇宙间一大奇迹又叫它什么呢?⑦我的思潮又腾涌起来,眼前幻象浮动,心头波浪翻滚。我仿佛看到前排坑道里的兵俑和马俑一齐跳动起来。兵俑跑在前面,马俑紧紧地跟在后面,有的兵俑骑上马俑,他们都在将军俑的率领下,奋勇前进。后排坑道里那些还没被完全挖出来的兵俑和马俑,有的只露出了头,有的露出了半身,有的直着身子,有的歪着身子,也都在那里活动起来。那高低不平的地面此时在我眼中忽然变成了海浪,汹涌澎湃。兵俑和马俑正从海浪中挣扎出来,奋勇地向前奔去。他们一飞出大厅,看到河山大地花团锦簇,人们意气风发,都大为惊诧与兴奋。他们边说边飞,浩浩荡荡,飞向骊山,飞向天空。⑧这八百里秦川可真是一块宝地啊!几千年来,我们多少代人在这里胼手胝足②,辛勤耕耘,才收拾出如今这样的锦绣河山。现在在秦俑馆内,外国朋友,男女老幼,穿着五光十色的衣服,说着稀奇古怪的语言,其数目远超过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我,那油然而生的骄傲感与幸福感,现在更加浓烈起来了。⑨我依依不舍地离开秦俑馆。此时天色渐晚,骊山山顶隐入薄薄的暮霭中,周围一片宁静。那浩浩荡荡的兵马俑队伍大概已经飞越了骊山,伴随我的心飞掠那八百里秦川。(摘自《季羡林散文选》,有删改)(注)①冕旒(miǎnliú):这里代指古代帝王。②胼手胝足:手脚上因劳作而结满了老茧。1.通读全文,依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游踪所见(所想)所感(1)丰富的历史遗迹,灿烂的诗歌文化似乎有一点骄傲的意味秦兵马俑馆小厅(2)骄傲的意味浓烈起来了秦兵马俑馆大厅规模宏大,形态各异,飞奔向前(3)2.简要分析第④段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3.联系上下文,赏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色与表达作用。4.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①段的景物描写为全文定下了充满活力、兴奋昂扬的情感基调。B.第②段末尾的省略号隐含的意思是:在西安,引发思古幽情的历史遗迹与脍炙人口的诗歌还有很多。C.第⑥段末尾画线句强调的意思是“不知道到底要怎么称呼、评价那些兵马俑才恰当”。D.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与第②段画线诗句表达的意境是不同的。11、(15分)阅读《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及链接材料,完成小题。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①2009年,中国以1300多万辆汽车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中国人虽然理应享受汽车文明,但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达到那么高的汽车拥有率。原因如下:②第一,土地制约。城市街道交通拥堵,不少街道两侧摆满了车,远远看去就如一条长龙,不少住宅区、公共绿化带等也都成了“停车场”。中国已占用了太多的良田、林地、草原用于新建、扩建公路。占地面积数量大的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突破5万公里,相当于美国的近60%;而占地面积相对较少的铁路总里程仅有8.4万公里,只相当于美国的1/3。这说明中国交通发展向汽车倾斜的程度超过了美国。③第二,能源制约。美国的汽车普及率已超过50%,如果中国的汽车普及率达到美国的水平,到2020年预计中国将有6.9亿辆汽车。若以每辆汽车每年平均耗油2吨来计算,中国的总耗油量将达13.8亿吨,相当于目前全球每年石油贸易量的86%。这可能吗?即使普及电动汽车,也只不过是改变了使用能源的种类。中国超过70%的电能来自化石燃料中最具污染力的煤,这种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也难以改变,电动汽车的普及不可能明显缓解能源的制约。④第三,环境制约。汽车尾气排放正在成为最大的污染源。如果今后二三十年中国的汽车普及量达到6.9亿辆,就意味着未来废气排放量相当于当前世界所有的汽车排放量的总和。⑤受土地、能源、环境这三大因素的制约,中国是否适合做一个“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呢?链接材料一:汽车制造过程中的污染。汽车的塑料铸件中使用氟利昂作为发泡脱沫剂,氟利昂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另外,铅基涂料会造成铅污染;油漆溶剂的散逸也会造成污染。链接材料二:汽车噪声。据统计,城市噪声中,交通运输噪声占75%,而汽车在交通噪声中占了85%。据调查,全国80%以上城市交通干道两侧的噪声超过72分贝;上海西藏路中百一店附近的噪声达91.2分贝,有人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喧闹的街道。链接材料三:汽车拥堵。由于汽车保有量剧增,交通堵塞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大城市的顽疾。汽车拥堵降低整个社会的效率,而且加重了空气污染。1.中国汽车拥有率低于西方国家的原因是什么?2.阅读三则“链接材料”,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出材料中汽车对环境污染的表现。3.请你在选文第②段,找出一句与“链接材料二”中的划线句用了相同的说明方法的句子,工工整整抄写下来,判断它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文章第③段中加点词语“超过”能否删去?说说你的理由。5.假如我国要走向“汽车社会”,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读名著,品人物。经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中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人物形象。请从下面两组题目中任选一组,完成各题。题目一:1.突然一声炮响,两边五百名校刀手摆开,中间冲出一匹赤兔马,马上一员大将,提着青龙刀,正是关云长。2.曹军见了,个个丧魂落魄。曹操说道:“既然到了这种地步,只有死拼了。”但众将都说人马已经困乏,不能再战。3.程昱说道:“我知道关云长素来吃软不吃硬,很讲交情。当初丞相待他不错,如今亲自去求他,也许能放我们过去。”4.曹操一想也只能如此,便硬着头皮,放马上前,拱手说道:“将军!好久不见!”关羽欠身答道:“我奉了军师的将令,等候丞相半天了。”5.曹操说道:“将军熟读《春秋》,最重信义,我曹操死在别人手里一点也不冤,却料不到死在将军手里啊!”说罢,泪水直滚下来。6.关羽听了,想起当年自己,曹操都不予追究。又见曹军个个衣甲不全,浑身泥浆,越发心中不忍。7.关羽勒回马头,喝道:“军士们,散开!”曹操立刻从关羽马前冲了过去,后面的人也都抱头鼠窜,冲过大路。8.关羽猛然记起军令,忙又勒转马头,大喝一声:“你们哪里走!”曹军听罢,一齐滚下马来。9.曹军对着关羽一边哭求,一边乞拜。关羽迟疑了一阵,长叹一声,转过身子,放走了曹军。1.这组连环画讲述的是关羽___的故事,体现出其___的特点。根据小说内容,第6幅连环画中横线处的情节是___。2.许劭评价曹操是“乱世之奸雄”,请结合《三国演义》的一个情节,谈谈你对许劭这句话的理解。题目二:3.下面是有关《水浒传》的一段京剧唱词,这段唱词是作品中___(人物)唱的,唱词中涉及的情节有___和___。唱词:当年关西把人伤,五台山上改僧装。醉打山门把祸闯,师父荐某到此方。老方丈对我来言讲,他言说,紧提防,菜园里面有强梁。4.“醉打山门把祸闯”一句道出了酒与英雄有着某种联系。请结合《水浒传》的另一个情节,谈谈酒与英雄的关系。13、(5分)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中华文化是尚和的文化,“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请你参加“‘和’文化的魅力”综合实践活动,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1.“和”为形声字,原作“龢”,古字形由“龠”(yuè,像笙箫类的古乐器)和“禾”构成,前者表意,后者表声。请依据“和”字字形的构成,判断以下哪一项词义为“和”的本义。()A.调和五味 B.天气暖和 C.古代军队的营门 D.古乐器2.中国古代哲学家们讲究“天人合一”,饱含着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思。请将陶渊明《饮酒》中表现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名句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3.下面文字选自总书记对“和”的境界的解读,横线上依次所填词语的正确选项是()“和”是__________,人类文明因多彩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和”是__________,傲慢与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的最大障碍;“和”是,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A.包容、平等、和谐 B.和谐、平等、包容 C.平等、和谐、包容4.芳菲四月,春光明媚。请写一段话,描绘春日美景,并用一个含有“和”字的成语或四字短语。(不少于50字)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从襁褓里的“丑小鸭”,到如今的翩翩少年……走到今天的人生高度,你得到了多少亲情的滋养,师长的教诲,朋友的砥砺,已经是说也说不清了。他们就像台阶,抬举着你,让你不断成长,不断提升……是否还有,还有哪些让你受益匪浅的台阶?靠了这些台阶,让你徐徐抵达人生更高的目标。譬如,对你影响极大的一个人,一本书,一句格言,一阕歌词……其实,更重要可能还是,手不释卷的喜好酝酿了你的精神世界,广泛的交际、多样的活动造就了你的开阔的视野,而百折不饶的个性,让你摆平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的挫折……盘点人生,让我们满怀感恩和珍惜,也充满了自信和力量。要求:1.请你以“台阶”为题目写一篇作文。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不难,学生接触比较多,且细心的学生能看到句中的提示信息。选择题的形式,也减轻了学生判断的难度。考查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将知识点进行强化深化,这一点拟题者是考虑到的。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C【解题分析】
A.将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前半句是个陈述句,而非疑问句。B.将“取经女儿国”的引号改为书名号。D.将冒号删去,这里不需要提顿。故选C。3、D【解题分析】
A.忌掸(dàn)——忌惮。B.嘉肴(yáo)——佳肴,振耳欲聋(zhèn)——震耳欲聋。C.脑畔(pàn),推桑(sǎng)——推搡,挑拨离间(jiàn)。故选D。4、B【解题分析】
本语段论述的对象是“历史文物”,②点明了写作对象,应位于句首,排除AC;④中的“而是”紧承②中的“不是”,③中的“让”紧承①中的“就是要让”,排除D。故选B。5、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B书写完全正确。A.言—颜,振—震;C.框—眶,慢—漫;D.燥—躁,穿—川。6、C【解题分析】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所以选项“是古代的一种说明性文体”错。故选C。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1)辱没,受屈辱(2)怎么(3)通“饲”,喂养(4)鞭子(5)通“现”,显现2.(1)(千里马)吃一顿有时要吃完一石粟米。(2)(千里马)想要和寻常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得到。3.托物寓意怀才不遇4.示例: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身能力;果断抓住时机,勇敢展示自己。【解题分析】选自《韩愈文选》作者:韩愈年代:唐参考译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意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注意以下词语的意思:“食”(sì),通“饲”,喂养;“策”,名词,马鞭。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食”,吃;“或”,有时;“且”,犹、尚且;“等”,等同、一样。点睛: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写作方法以及中心的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主要有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比喻象征、借古讽今等。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可知,文章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所以文章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4.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解答时注意一定要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抓住要点加以发挥。围绕“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身能力;果断抓住时机,勇敢展示自己”来回答即可。8、1.遍绕”、“日斜”,把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现出来2.寄托了诗人对高洁隐逸人格的追求和孤傲个性的自我欣赏以及作者对菊花的喜爱。【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一二句的意思是: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句中的“遍绕”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日斜”意思是直至不知日之将夕,表现了诗人赏菊时悠闲的情态。把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和诗人对菊花的由衷喜爱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悦的心情。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情感的掌握。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三四两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点明了诗人爱菊的原因。诗人从菊花凋谢最晚这个角度出发,写出了自己独特的爱菊花的理由。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此花开尽更无花),寄托作者对高洁隐逸人格的追求和孤傲个性的自我欣赏。9、①天涯若比邻②青青子衿③拣尽寒枝不肯栖④一任群芳妒⑤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⑥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解题分析】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涯”“衿”“顷”“漠”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1)乘车驶向秦俑馆的路上(2)精致绝伦的艺术国宝(3)油然而生的骄傲感与幸福感更加强烈2.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在驶向秦俑馆路上的情形,引出下文对秦兵马俑的所见所感。3.该句用了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朗朗上口,同时从听觉等多种感官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秦俑馆的期待和即将见到它的激动和兴奋。4.C【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概括要点时,尽量摘引原文词句来概括归纳,并注意答题的全面完整。⑴处应为地点,结合第一段“车驶过秦始皇陵”得出。⑵为作者在小厅的所见,结合第⑤段“看到这样精致绝伦的艺术国宝”可以得出。⑶为作者在大厅的所感,结合前两空和第⑧段“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我,那油然而生的骄傲感与幸福感,现在更加浓烈起来了”可以得出。2.此题考查语段在文中的作用。这类题型,先读懂文章内容,注意语段所在的位置;再从内容和结构上两个方面来答题。第④在文章的中间,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在驶向秦俑馆路上的情形,引出下文对秦兵马俑的所见所感。3.句子赏析一般从动词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解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表现了…感情。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便于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第③段划线句子“我眼前幻影迷离,心头忆念零乱,耳旁响着、嘴里吟着美妙的诗句,纵横八百里,上下数千年,浮想联翩,心潮腾涌”运用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了语势。同时运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描写,结合“在乘车驶向秦俑馆的路上”理解,作者对即将见到秦俑充满期待,内心激动。4.C.理解不当,画线句强调的是兵马俑给人的震撼,是宇宙间的一大奇迹。故选C。11、1.土地制约;能源制约;环境制约。2.汽车制造过程中使用材料产生的污染;汽车噪声污染;汽车拥堵造成空气污染。3.示例一:占地面积数量大的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突破5万公里,相当于美国的近60%;列数字;列举数字准确说明中国交通发展向占地面积巨大的汽车倾斜的程度超过了美国。突出了说明语言的科学严谨。示例二:占地面积相对较少的铁路总里程仅有8.4万公里,只相当于美国的1/3。列数字。列举数字准确说明中国交通发展中占地面积相对较少的铁路发展比美国滞后。突出了说明语言的科学严谨。4.不能删除,“超过”表范围,说明美国的汽车普及率高于50%,去掉表示确数,与原意不符,“超过”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5.建议:①建造地下多层停车场;②生产太阳能汽车,减少环境的污染;③研发可折叠的汽车,减少占地面积。【解题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第②③④段的首句“第一,土地制约”“第二,能源制约”“第三,环境制约”就是问题的答案。2.此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每则材料的首句就是问题的答案。3.本题考查的是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方面来分析其作用。从“80%”“72”可知画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文中很多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任选一句即可,分析作用时要结合上文的内容。4.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类试题需要首先解释加点词语的大意,然后根据其所在的句子,分别说明带有加点词和去掉加点词句意发生的变化,最后一句话点明加点词对说明语言准确性所起的作用。“超过”是“高出”的意思,强调了美国的汽车普及率之高,去掉后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5.本题考查学生提出建议的能力。作答时,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所提建议针对的问题是什么,所提出的建议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这是一道开放题,针对文中分析的制约中国汽车发展的三个因素提出对策和合理建议即可。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1.义释曹操(能答出“放曹操”即可)知恩图报/重情重义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2.符合题意,能围绕情节展开,能分析出“奸诈”或“英雄”的具体表现即可。3.鲁智深(鲁提辖、鲁达)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醉拔垂杨柳、扔泼皮进粪坑)4.结合具体情节谈理解,言之成理即可。酒壮英雄胆:武松醉打蒋门神、酒后景阳冈打虎等酒误英雄事:宋江浔阳楼题反诗、杨志黄泥岗失了生辰纲等【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情节的掌握情况。这组连环画讲述的是关羽义释曹操的情节。赤壁之战后,曹操仓皇从华容道败逃。诸葛亮派关羽在这里埋伏。曹操人困马乏,损兵折将,不能再战。关羽念在过去曹操厚待自己的情份上,不顾立下要活捉曹操的军令状,放过了他。这体现了关羽义薄云天、知恩图报的特点。关羽当年过五关斩六将,但是曹操没有追究,这是他报恩的重要原因。第6幅连环画中横线处的情节就是过五关斩六将。2.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的评价能力。要注意结合《三国演义》的一个情节,谈自己对“乱世之奸雄”的理解。可以认为曹操奸诈、认为曹操是英雄、认为曹操二者兼具都可。能围绕情节展开,能分析出“奸诈”或“英雄”的具体表现即可。3.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和情节的掌握程度。这段唱词是《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当年关西把人伤”说的是他拳打镇关西,“五台山上改僧装。醉打山门把祸闯”说的是大闹五台山;“菜园里面有强梁”说的是鲁提辖来到大相国寺,醉拔垂杨柳、扔泼皮进粪坑等。4.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要结合《水浒传》的另一个情节,谈谈酒与英雄的关系。要有情节、人物,分析二者的关系,结合具体情节谈理解,言之成理即可。酒可以壮英雄胆,例如武松喝酒后打死老虎;酒也可以误事,例如宋江酒后浔阳楼题反诗等等。13、1.D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B4.注意几点要求,[0-9]{1,}.(9分)[0-9]{1,}.(9分)[0-9]{1,}.(9分)【解题分析】1.从“和”的形旁即可得出正确的判断,“和”原作“龢”,形旁是“龠”,像笙箫类的古乐器。即可推断出“和”的本义是“古乐器”,其它几项都是引申义。故选D。2.要求写出陶渊明《饮酒》中表现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名句。实际上是在考查理解性(情景)默写。理解性默写,顾名思义,理解了才能默写出来;理解了才能记得久、记得牢。此题要注意“篱”与“悠”的书写。3.选词填空。“交流互鉴”是一种“和谐”;“傲慢与偏见”正好与“平等”相反;“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是一种“包容”。故选B。4.要求写一段话,内容是描绘春日美景。这是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新能源充电桩投资加盟合作协议范本3篇
- 2025年度住宅小区景观窗帘艺术化设计与安装合同范本4篇
- 基坑坍塌事故案例分析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检测报告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情侣心灵契合不分手情感咨询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绿色生态农业种植项目合作协议4篇
- 新课标下的实验教学新趋势-以小学科学为例
- 学生工业实习中的实践能力锻炼
- 2025年度房屋装修工程验收与保修个人房屋装修合同模板
- 白山2025年吉林白山市县事业单位招聘应征入伍高校毕业生1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 (2024版)
- 货物运输安全培训课件
- 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知识点复习提纲详细版
- 前端年终述职报告
- 2024小说推文行业白皮书
- 特殊感染手术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旅馆治安管理制度及突发事件应急方案三篇
- 市人民医院关于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2023-2025年实施方案及资料汇编
- 政绩观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7篇)
- GB 1886.23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
- 《港口管理》课件综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