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一)讲义-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1页
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一)讲义-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2页
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一)讲义-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3页
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一)讲义-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4页
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一)讲义-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一)讲义近几年全国及地方高考命题统计:主要内容提纲:考点1: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命题分析:“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近几年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相对较少,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相对较多,且多通过史料文献设置新情境,重点考查古代变法和改革的内容、影响等。备考建议:(1)知识角度:古代重要变法与改革的时代背景、内容、特点以及影响等是高考命题的主要内容,尤其要关注改革对社会转型、民族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民生的影响。(2)综合考查:该部分命题可能通过不同改革的比较或联系考查改革的内在关联性;同时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改革的影响,尤其是对社会生活、民族交融、民生的影响。(3)素养价值:本部分凸显对核心素养的考查,蕴含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素养。关注民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革新意识。一、主干知识整合:1.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能力提升:商鞅变法的核心及特点(1)核心内容:鼓励“耕战”和“法治”。(2)封建性: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是最彻底的封建化改革。(3)全面性: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4)严厉性:推行力度大,严刑峻法。(5)有效性:实现了富国强兵,增强了秦国实力,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6)彻底性:是战国时期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的改革。2.魏晋南北朝时期:孝文帝改革北宋:王安石变法4.明朝:张居正改革知识拓展:二、核心考点突破:1.中国古代改革的原因和目的:(1)原因:①旧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为了某一政治目的,实现富国强兵;③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④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后,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⑤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2)目的:①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②建立封建的统治基础;③克服封建统治危机;④实现富国强兵。2.中国古代改革的内容:①调整生产关系,改革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②采取措施(如屯田,减免租税,兴修水利等)恢复、发展经济;③整饬政治,惩处贪官污吏(如周世宗改革);④改革军制,严肃军纪;⑤开源节流,增加财政收入;⑥吸收先进民族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等。3.中国古代改革的性质:①奴隶主贵族为实现富国强兵,达到某一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军政改革;②封建地主阶级为建立封建统治基础,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政治变革;③少数民族统治者为加速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而进行的社会改革。4.中国古代改革的类型(作用):①社会转型:此类改革促进了社会形态的变化,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大都属于此类改革,这些改革促进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确立②挽救危机:此类改革一般发生在王朝统治的中后期,改革主要针对封建王朝存在的弊端展开,阻力较大,一般以失败告终。比如,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③治乱兴衰:此类改革一般发生在王朝统治初期,刚刚建立的王朝吸取前朝的教训,进行统治政策调整。比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④少数民族的改革:此类改革一般由少数民族政权实行,改革推动了少数民族经济政治的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比如,孝文帝改革、辽金夏的改革等5.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①看改革是否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一般而言,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成功的概率比较大。②看当时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去分析。③看改革的措施是否行之有效。改革措施必须切合实际,这样才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④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改革者的素质往往对改革产生重大的影响,但要注意个人在历史发展中不起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发展的根本推动力。⑤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6.比较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异同。7.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真题探究:1.(2023·湖南高考)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 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 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试题点拨:考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尤其是孝文帝改革,学习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因此南北政权都有利于对华夏文化的认同,B项正确。2.(2020·山东高考)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试题点拨:考点:王安石变法。王安石通过招募饥民兴修水利的方式进行赈灾,通过兴修水利也能恢复和促进农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减少灾害再次出现的可能,有利于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的生计问题,故选C。3.(2022·全国乙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商鞅变法,严惩百姓私相斗殴行为,奖励军功,授以爵位田宅,养成“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风气,秦国的军队几乎战无不胜,统治区域不断扩大,被当时六国人称为“虎狼之国”。荀子曾访问秦国,他认为秦国管理有效,承认秦国军队战斗力强悍:“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但他认为按商鞅之法组建的秦国军队,“隆势诈,尚功利”,无礼义教化,“干赏蹈利”(求赏逐利),只能称之为“盗兵”。“尚功利之兵,则胜、不胜,无常”,不能与春秋时齐桓公的军队相比,更不能与商汤王、周武王那样的仁义之师相提并论。——摘编自《荀子》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荀子称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军队为“盗兵”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的军事改革。(6分)参考答案:①民众养成好战之风;②士兵具有功利性;③荀子提倡仁义思想。①提升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②严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有利于封建地主阶级的发展;③缺乏仁义,导致逐利尚武的社会风气。四、变式训练:1.(辽宁沈阳实验中学校考期中)北朝西魏实际统治者宇文泰常给臣下赐胡姓,同时又为其改名,所改之名为汉名,多是儒家文化用语,如独孤信、长孙俭。这一行为A.有助于民族文化认同 B.反映少数民族文化落后C.促进了儒学思想发展 D.加速少数民族文明衰落试题点拨: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根据材料,“北朝西魏实际统治者”、“赐胡姓”、“所改之名为汉名,多是儒家文化用语”结合所学,反映了当时统治者对于汉族文化的认可,有助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故A正确。2.(河北校联考一模)宋初,朝廷向一定级别的官员或官衙支赐专门钱物以供宴饮招待,这些钱物主要是公使钱、公使酒。王安石变法中将公使钱由原来的中央拨付改为中央和地方杂收应付。这一变化有利于A.整饬官场的贪腐之风 B.减轻中央财政压力C.缩小地方财赋自主权 D.强化公使钱的管理试题点拨:考点:北宋王安石变法。北宋中期的王安石变法将“公使钱”由中央支付调整为中央和地方共同支付,有利于减轻中央财政压力,B项正确。3.(湖南省隆回县第二中学校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秦国的祖先活跃在汗水、渭水之间(今甘肃天水和陕西宝鸡一带),经常与西方的戎族发生战争。商鞅曾评价说:“始秦戎狄之救,父子无别,同室而居。”《吕氏春秋·高义》载:“秦之野人,以小利之故,弟兄相狱,亲戚相忍。”在那些中原诸侯眼中,秦国与“夷狄”并无二致。秦孝公在回顾此前秦国历史时,对此深感耻辱,发出了“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的感叹。汉初儒生贾谊认为:“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称商鞅变法后“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摘编自张涛《移风易俗:商鞅变法的重要侧面》(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进行社会风俗改革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贾谊和司马迁评价商鞅社会风俗改革的不同,并分析其共同目的。参考答案:(1)原因:社会转型剧烈,诸侯割据混战;秦国社会风俗落后,受到中原诸侯的鄙视;法家思想的推动;秦孝公富国强兵意识浓厚。(任答三点即可)(2)①不同:贾谊认为商鞅抛弃仁义,败坏风俗;司马迁认为商鞅改善了社会风气,利于社会治理。②目的:以史为鉴,服务于现实需要。考点2:中国古代的法律与教化命题分析:国家治理下的法律和教化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侧重考查春秋战国时期法治和教化的理念。法治和教化的影响是轮考点。通过文献史料或当时社会现象创设新情境,考查考生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素养。备考建议:(1)知识角度:法治和教化的理念等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除此之外不同时期法治和教化发展的表现、特色及所带来的影响都是考查的重点方向。(2)综合考查:该部分是国家治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命题可能从法治或教化演变与传承的角度考查,同时立足时代背景考查治国理念对社会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生活的影响。(3)素养价值:本部分通过获取和解读史料信息,形成历史认识。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树立文化自信。通过礼仪教化,凸显对人性的关怀和彰显家国情怀。一、主干知识整合:1.中国古代的法治与德治。(1)礼法之争:①郑国子产“铸刑书”,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叔向反对子产刑罚,重视道德礼仪。②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围绕着德治和法治展开了激烈的辩论,都有进步意义,法治思想更符合战国时期各国富国强兵、政令统一的需要。表现为:A.哲学基础:“仁”与“法”;B.政治思想:“礼”、为政以德与“法”;C.统治方法:教化和道德与专制,重法、术、势。(2)礼法结合:①西汉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②《唐律疏议》是礼法结合的典范,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③明朝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问刑条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2.古代法律儒家化的阶段及表现。(1)阶段:①汉朝“引礼入法”:法律儒家化的发端。②三国两晋南北朝“纳礼入律”:法律儒家化的完善。③唐朝“礼法合一”:法律儒家化的完成。(2)表现:①法律儒家化使审理案件、定罪量刑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主观化。②实行礼治,纳礼入律,深刻地禁锢了人们的思想。③将“天下为家”的观念深深植根于国人心中。④法律儒家化维护皇权、维护封建等级,注重道德、关注礼教。3.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实质、发展趋势和基本特征。(1)实质: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其本质是人治。(2)发展趋势:从现实需要出发,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完善。(3)基本特征:①法律与道德教化相结合;②儒学理念法制化;③“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④突出伦理犯罪.中国古代的乡村教化表现、特点和趋势。(1)表现:①魏晋至隋唐:政府重视家训,强化基层教化;②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③明清:乡约内容逐渐由中央颁布,并具有约束力,与法律逐渐合流。(2)特点:①教化理念德性化:德教为先与道德至上;②教化途径系统化:层级教化与立体网络;③教化手段多样化:典范塑造与制度规约;④教化内容综合化:儒学经典教育与通俗教育。(3)演变趋势:①由以民间性自治组织为主演变为以政府主导为主。②以地缘性乡约组织为主,宗族性乡约组织为辅。③社会基层的自治组织演变为国家基层管理组织。④宣讲内容由劝善惩恶、治安防御的道德教化演变为宣讲“圣谕”,与法律逐步趋于合流。⑤乡约组织机构日益健全、活动逐步趋于规范。三、真题探究:1.(2022·海南高考)《汉书》记载“开国承家,有法有制”,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说:“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这些治理方式旨在A.推诚辅君,效功百姓 B.灭私徇公,坚守直道C.守道与德,思退刑罚 D.威制天下,以案刑狱试题点拨:考点:唐宋时期法律与教化。据材料可知,这些治理方式都是礼法规范和乡约教化来顺从君王统治,同时通过乡约教化将儒家伦理道德与百姓日常生活及法律相结合,达到教化百姓、以维护统治的目的,A项正确。2.(2022·北京高考)北宋中期,各地知州积极修建亭台馆榭以供民众游玩,甚至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务。欧阳修《丰乐亭记》载:“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范仲淹曾在名胜“严子陵钓台”边修建先贤祠堂以“咏其风”,认为这样“有大功于名教”。上述材料佐证了北宋(

)A.注重推行社会教化 B.放松了对经济的控制C.鼓励文学艺术创作 D.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试题点拨:考点:唐宋时期法律与教化据材料“夫宣上恩德”“有大功于名教”,说明当时地方官员修建亭台馆榭的目的是通过这些公共建筑来推行社会教化,A项正确。3.(2022·山东高考)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群臣不用礼义教训则不祥。”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A.尚法存礼 B.尊法敬天 C.崇德重法 D.外儒内法试题点拨:考点:法家的法治。“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说明法家主张用法治来治理国家;“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说明法家主张君臣需要用礼仪来教育百姓,不然则不详。上述材料观点体现法家用法制来治理国家,用礼节来教育百姓的思想特点,A项正确。4.(2021·湖北高考)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此举A.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 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试题点拨:考点:明代的法律与教化。据题意可知,明代颁行了大量的“例”以弥补“律”的不足,由此说明此举是在调整社会的治理能力高,A项正确;“杜绝”的说法过于夸张绝对,排除B项。四、变式训练:1.(河南高三校联考)汉代法律规定,幼者不得告发长辈犯罪,不得殴打长辈,否则以不孝罪论处。同时还规定,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以外的罪行,有罪可以相互包庇隐瞒,不向官府告发;对于亲属之间容隐犯罪的行为,依照法律规定也不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由此可见,汉代()A.基层治理卓有成效 B.社会矛盾得到缓和C.律令呈现伦理色彩 D.法律的实用性增强试题点拨:考点:汉代的法律与教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强调长幼尊卑,容忍包庇家庭成员的部分罪行等,反映出汉代法律具有伦理色彩,C项正确。2.(辽宁大连统考二模)北齐著名学者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中从家庭教育着手,着重阐发了儒家的家庭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