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_第1页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_第2页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_第3页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_第4页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局部修订说明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22年工程建设规范标准编制及相关工作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22〕21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进行局部修订。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修订强制性条文和术语、符号等,与现行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保持协调2)调整荷载组合与分项系数取值3)提高部分楼面活荷载的取值,增加屋面积水荷载的技术规定,补充地下室顶板施工荷载的取值规定4)增加“覆冰荷载”一节5)完善风荷载的相关条文规定,引入风向影响系数的技术规定,细化地面粗糙度的技术要求,完善结构风振的计算方法,补充不同结构体系的高层建筑振型系数。本标准中下划线表示修改的内容。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编:1000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局部修订条文对照表1.0.3本标准依据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1.0.3本标准依据国家标准《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规2.1.3偶然荷载accidentalload2.1.3偶然荷载accidentalload2.1.23地面粗糙度terrainroughness2.1.23地面粗糙度terrainroughness2.2符号2.2符号2.2.1荷载代表值及荷载组合——可变荷载考虑设计年限的调整系数2.2.1荷载代表值及荷载组合d=σ1GGk+PP+Q1L1Q1k+σ>1QLk(3.2.3) P——预应力分项系数,应按本标准第3.2.4条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Q1为主导可变荷载Q1Li——第i个可变荷载考虑设计工作年限的调整系数,其中L1SGjk——按第j个永久荷载标准值Gj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P——预应力有关代表值的效应;SQik——按第i个可变荷载标准值Q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Q1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 Sd=GjSGjk+Q1L1SQ1k+QiLiciSQikj1i=2Li——第i个可变荷载考虑设计年限的调整系数,其中L1为主导可SGjk——按第j个永久荷载标准值Gj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SQik——按第i个可变荷载标准值Q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Q1k为诸可Sd=GjSGjk+QiLiciSQikj1i=1注:1基本组合中的效应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当对SQ1k无法明显判断时,应轮次以各可变荷载效应作为SQ1k,并选取其中最不利的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注:1基本组合中的效应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2当对SQ1k无法明显判断时,应轮次以各可变荷载效应作为SQ1k,并选取其中最不利的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2)当永久荷载效应对结构有利时,不1)对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的活荷载,当对结构不利时不应小于1.4;当对结构有利 3.2.5可变荷载考虑设计工作年限的调整系数表3.2.5楼面和屋面活荷载考虑设计年限的调整系数L使用5L可按线性内插确定;注:1当设计使用年限不为表中数值时,调整系数L可按线性内插确定;使用2对于荷载标准值可控制的活荷载,设计年限调整系数L取1.0。使用2对雪荷载和风荷载,应取重现期为设计年限,按本标准第E.3.5条结构设计工作5L注:1当设计工作年限不为表中数值时,调整系数L不应小于按线性内插确定的值;2对于荷载标准值可控制的活荷载,设计工作年限调整系数L取1.0。2对雪荷载和风荷载,应取重现期为设计工作年限,按本标准第E.3.5条的规定确定雪压和风压,或按有5楼面和屋面活荷载项次组合值系数频遇值系数准永系数项次值频遇值准永系数Ψc系数ΨfΨq1(1)住宅、宿舍、旅馆12园食堂、餐厅、试验室、阅览室、会议室、一般资2343礼堂、剧场、影院、有固定座位的看台、公共洗45566(1)书库、档案库、贮藏室6.00.90.90.878客车消防车客车消防车客车消防车客车消防车汽车通道(1)单向板楼盖(板跨不小于2m)及客车停和双向板楼盖(板跨等于3m×(2)双向板楼盖(板跨等于6m×78汽车通道及客车双向板楼盖(板跨不小于3m×消车消车99(1)餐厅的4.00.70.70.7托儿所、幼儿园、住宅2.00.70.50.4(2)其他2.00.70.60.5(2)办公楼、餐厅、医院门诊部2.50.70.60.5(3)教学楼及其它可能出3.50.70.50.3现人员密集的情况(3)教学楼及其它可能出现人员密集(1)可能出现人员密集13阳台13阳台注:1本表所给各项活荷载适用于一般使用条件,当使用荷载较大、情况3第8项中的客车活荷载仅适用于停放载人少于9人的客车;消防车活6本表各项荷载不包括隔墙自重和二次装修荷载。对固定隔墙的自重应按永久荷载考虑,当隔墙位置可灵活自由布置时,非固定隔墙的自重应取不小于1/3的每延米长墙重(kN/m)作为楼面活荷载的附加值(kN/㎡)计 于满载总重为300kN的大型车辆;当不符合本表的要求时,应将车轮的局米长墙重(kN/m)作为楼面活荷载的附加值(kN/㎡)计入,且附加值不应小于1.0kN/注:楼面梁的从属面积应按梁两侧各延伸二分之一梁间距的范围内的实际面积确定。注:楼面梁的从属面积应按梁两侧各延伸二分之一梁间距的范围内的实际面积确定。1>20墙、柱、基础计算1>20计算截面以上各楼层活荷载总和的折注:当楼面梁的从属面积超过25㎡时,应采用括号内的系数。注:当楼面梁的从属面积超过25㎡时,应采用括号内的系数。频遇值系数准永久值系数Ψq1不上人的屋面0234屋顶运动场地 Ψc频遇值系数Ψf准永久值系1不上人的屋面0234屋顶运动场地注:1不上人的屋面,当施工或维修荷载较大时2当上人的屋面兼作其他用途时,应按相应楼面活荷2当上人的屋面兼作其他用途时,应按相应楼面活荷必要时,确定屋面活荷载;4屋顶花园活荷载不应包括花圃土石等材料3对于因屋面排水不畅、堵塞等引起的积水荷载,应采取构造措4屋顶花园活荷载不应包括花圃土石等材料 积水荷载。当积水荷载小于屋面均布活荷载时,可不考虑。1设计屋面板、檩条、钢筋混凝土挑檐悬挑雨篷时,施工或检算并采取相应措施。5.5.2楼梯、看台、阳台和上人屋面等的栏杆活荷载标准值,水平荷载与竖向荷载应分别考虑。雪荷载敏感的结构,7.2.1屋面积雪分布系数应根据不同类别的屋面形式,按表7.2.1采类别屋面形式及积雪分布系数备注屋面形式及积雪分布系数备注2屋面均匀分布的情况不均匀分布的情况按第1项规定采用2单跨双坡屋面不均匀分布的情况1按第1采用a7面不均匀分布的情况1Lrlr按第1或3项规定采用7双跨双坡或拱形屋面不均匀分布的情况1Qr按第1或3项规定采用9女墙其突物屋有儿及它起的面hr,mr,mhrr,m=1.5h/s0(1.0≤r,--9有女儿墙及其它突起物的屋面hr,mr,mhr 为雪的重度(kN/m3可取1.5--7.2.3当考虑周边环境对屋面积雪分布的有利影响而对积雪分布系数7.2.4对外形复杂且无可靠的雪荷载设计取值依据的屋面结构,应进行风雪试验或专门研究。7.3.1计算结构覆冰荷载时,应根据覆冰厚度及覆冰的物理特性确定其荷载值。7.3.2计算有覆冰结构的风荷载时,应考虑覆冰造成的挡风面积增加和阻力系数变化的不利影响,并应评估覆冰造成的动力效应。7.3.3当下方可能有行人经过时,应对覆冰坠落风险进行评价并采取相应措施。式中:wk—风荷载标准值(kN/m2); w0式中:wk—风荷载标准值(kN/m2);w0 2采用风洞试验方法进行风荷载及结构风致响应分析时,对于主要受力结构可按照第3款的规定考虑风向影响系数,对于围2应根据拟建房屋迎风向1/4圆影响范围内的地面植被特征和积占比小于20%时,地面粗糙度不应确定为D类。8.2.2对于山区的建筑物,除可按平坦地面的粗由本标准表8.2.1确定外,还应考虑地形条件的修正,修正系数η应按下列规定1对于山峰和山坡,其顶部B处的修正系数η可8.2.1确定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外,还应考虑地形条件的修正,修正系数1对于山峰和山坡,其顶部B处的修正系数ŋ可按下式计算:式中:tga——山峰或山坡在迎风面一侧的坡度;当tga大于0.3时,取0.3;k——系数,对山峰取2.2,对山坡取1.4H——山顶或山坡全高(m)z——建筑物计算位置离建筑物地面的高度(m);当z>2.5H时,取式中:tga——山峰或山坡在迎风面一侧的坡度;当tga大于0.3时,取0.3;K——系数,对山峰取2.2,对山坡取1.4H——山顶或山坡全高(m)时,取z=2.5H。CCBH—d:—d₂BHCddA图8.2.2山峰和山坡的示意对于山峰和山坡的其他部位,可按图8.2.2所示,取A、C处的修正系数η、3对于与风向一致的谷口、山口,η可在1.20~1.50选取。图8.2.2山峰和山坡的示意对于山峰和山坡的其他部位,可按图8.2.2正系数η₄、η为1,AB间和BC间的修正系数按η的线性插值确定。2对于山间盆地、谷地等闭塞地形,η可在0.75~0.85选取;3对于与风向一致的谷口、山口,η可在1.20~1.50选取。8.2.3对于远海海面和海岛的建筑物或构筑物,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除可按A类8.2.3对于远海海面和海岛的建筑物或构筑系数。系数。距海岸距离(km’η距海岸距离(km)η8.3.1房屋和构筑物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可按下列规定采用:1房屋和构筑物与表8.3.1中的体型类同时,可按表8.3.1的规定采用宜由风洞试验确定;3对于重要且体型复杂的房屋和构筑物,应由风洞试验确8.3.1房屋和构筑物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可按下列规定采用:2房屋和构筑物与表8.3.1中的体型不同时,可按有关资料采用;当无资料时,宜由风洞试验确定3对于重要且体型复杂的房屋和构筑物,应由风洞试验确定类别体型.类别体型及体型系数μ:1a中间值按线算l封闭式落aS中间值按线性插值法计算2封闭式双坡屋面Q01中间值按3当μs的绝时,尚应考虑|μsl=0.2反向风荷载2封闭式a01中间值按线性插值法计算;2μ₃的绝对值不小于0.1。3封闭式落地拱形屋面P中间值按线算3封闭式落地中间值按线性插值法计算4封闭式拱形屋面01中间值按线性插值法3当μ₅的绝时,尚应考虑lμsl=0.2反向风荷载4封闭式P501中间值按线性插值法计算;小于单面开敞式双坡屋面(a)开(a)开口迎风(b)开口背风-1.4-1.4-0.8Q对值小于0.4时,尚应考虑lμsl=0.2反向风荷载式(a)开口迎风(b)开口背风迎风坡面的μs按第2项采用。,双面开敞及四面开敞式双坡屋面(a)两端有山墙(b)四面开敞计算,但μs的绝对值不小于0.2;μs值变号的引起的总水平力,当α≥30°时,为0.05Awh,当a<30°时,为0.10Awh;其的水平投影面积,wh为处的风压;及四面式1中间值按线性插值法计算;正时负,设计时应考虑μs值变号的3纵向风荷载对屋面所引起的总屋面高度h处的风压;时,屋面吸力应增大,可按第26项(a)采用。体型系数μsa前后敞1迎风坡面的μs按第2项采用面积≥10%且<50%的房屋;的系数改为-1.1。放物品或房时,屋面吸力应增大,可按第26项Pd2前后纵墙半开敞双坡屋面a1迎风坡面的μs按第2项采用;2本图适用于墙的上部集中开敞面积≥10%且积达50%时,背风墙面的8.4顺风向风振和风振系数8.4.1对于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于1.5的房屋,以及基本自振周期Ti大于0.25s的各种高耸结构,应考虑风压脉动对结构产生顺风向风振的影响。顺风8.4.1多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其主体结构设计时的风荷载可分为顺风向风荷载、横风向风振等效风荷载和扭转风振等效风荷载。对于可向风振响应计算应按结构随机振动理论进行。对于符合本标准第8.4.3条规定以只考虑一阶振型影响的一般竖向悬臂型结构,其顺风向风荷载可按的结构,可采用风振系数法计算其顺风向风荷第8.4.3条的规定计算;横风向和扭转风振的定考虑。注:高层建筑顺风向风振加速度可按本标准附录J计算。8.4.2对于风敏感的或跨度大于36m的柔性屋盖结构,应考虑风压脉动对结构8.4.2当屋盖结构第1阶自振周期大于0.8s时,其风振响应和等效风产生风振的影响。屋盖结构的风振响应,宜依据风洞试验结果按随机振动理论荷载宜依据风洞试验结果按随机振动理论计算确定。当其第1阶自振 z12gI10Bz构,均可仅考虑结构第一振型的影响,结构的顺风向风荷载可按公式(8.1.1-1)z12gI10Bz(8.4.3)2R21——结构阻尼比,对钢结构可取0.01,对有填充墙的钢结f——结构第f——结构第1阶自振频率(Hz)1对体型和质量沿高度均匀分布的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可按下式计BzkH1xz(z)(z)BzkH1xz 表8.4.5-1系数k和a1粗糙度类别ABCDkk高层建筑a10.9440.6700.2950.1120.1550.1870.2610.346kaka11.2760.9100.4040.1550.1860.2180.2920.376表8.4.5-1系数k和a1粗糙度类别ABCD高层建筑框架结构k0.7990.5710.2520.096a10.1570.1880.2610.344框剪结构k0.8650.6210.2750.106a10.1740.2050.2780.361剪力墙结k0.8870.6370.2830.109a10.1840.2160.2880.371vB(H)/B(0)1v构高耸结构k0.9100.4040.155a10.1860.2180.2920.376z高度处的迎风面宽度B(z)与底B(H)/B(0)1vzH 式中:H——结构总高度(m对A、B、C和D类地面粗糙度,H的取值zH迎风面宽度(mB≤2H。式中:B——为建筑迎风面宽度(mB≤2H。8.6.1计算围护构件(包括门窗)风荷载时的阵风系数应按表8.6.1确离地面高度(m)地面粗糙度类别ABCD离地面高度(m)地面粗糙度类别51.652.052.40ABCD2.052.052.402.4052.052.402.052.4020 2.402.052.40301.532.40202.40302.40401.512.29402.2950602.20502.2060702.09702.092.042.04902.01902.012001.422002501.412503003003501.403504004001.40 4501.404505005005505501.4010.2.3对于具有通口板的房屋结构,pk可按下列两个公式计算并取其较大值:pk3pv(10.2.3-1)pk30.5pv+0.042AV——通口板面积(m210.2.3对于具有通口板的房屋结构,当通口板面积AV与爆等效均布静力荷载pk可按下列两个公式计算并取其较大值:pk3pv式中pV——通口板(一般指窗口的平板玻璃)的额定破坏压力AV——通口板面积(m2V——爆炸空间的体积(m3)。2当气象台站有雪压记录时,应直接采用雪压数据计算基本雪shg——积雪密度(t/m3g——重力加速度,9.8m/s2。压记录台站的数据、由50年重现期雪压s50与50年重现期雪深h50、按式E.1.2反算得到。s50与h50按E.3规定的方法进行统计计算。shg——积雪密度(t/m3g——重力加速度,9.8m/s2。1234—0.09—0.381234—0.09—0.38—0.30—0.50—0.68—0.63—0.48—0.18—0.03—0.49—0.63—0.34—0.73—0.40—0.47—0.62—0.02—0.30—0.50—0.68—0.63—0.48—0.18—0.03—0.49—0.63—0.34—0.73—0.40—0.47—0.62—0.02号号 号号1横风向共振因子RL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RKSFLCsm/MLL4()20.9KL20.9KL0.95CmHT*2T*T*2T*0.000125TL1L1L1TL1L1TL1L1LLRLLSFLCsm/M4()KL20.920.90.95CmHT*2T*T*2T*0.000125TL1L1L1TL1L1TL1L1*TL1vT HL1*TL1vT HL1式中:SFL——为无量纲横风向广义风力功率谱;Csm——横风向风力功率谱的角沿修正系数,*T2无量纲横风向一阶广义风力功率谱SFL,可根据深宽比D/B和折算频率f按式中:SFL——为无量纲横风向广义风力功率谱;Csm——横风向风力功率谱的角沿修正系数,可按H.2.5条规*T2无量纲横风向一阶广义风力功率谱SFL,可根据深宽比D/B和折算频率f按下式确定。 SFL=(H.2.4-5)其中,折算频率f、谱峰频率系数fp、谱峰系数Sp、带宽系数ffL1B/v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