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上下册)(表格式)_第1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上下册)(表格式)_第2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上下册)(表格式)_第3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上下册)(表格式)_第4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上下册)(表格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是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2.知道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炎帝和黄帝,了解有关他们的传说、故事与历史。3.为祖国的悠久历史而自豪,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的一员,产生民族认同感。【教学准备】1.事先掌握学生对“炎黄子孙”这一称呼的了解程度。2.基于对学生的了解,准备一些有关炎帝、黄帝及其他一些远古神话传说。【教学活动及过程】子各自站立在什么位置上?请你们猜猜看,他们手里举着的是什么?”(图中展现了埃及的树叶上和中国的汉字———在纸上。)特点?”(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历史没有间断过的国家。)3.全班讨论。教师引导:“作为中国人,应当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今天我们一下,它是什么意思?”请学生自由发言,并引导学生了解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4.阅读与讨论。教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页的文字,并适当地予以解释。重点应放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页有关炎帝与黄帝的文字,以及小文的话,并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过于久远,人们很可能把许多人的发明、贡献都归于这两个人物了。5.同伴阅读。同桌之间共同阅读教科书第5页有关伶伦和仓颉的文字,并相互交流各7.教师总结,应特别突出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以【家庭作业】1.让学生完成教科书第5页的填空作业。《坚忍不拔的炎黄后代》【教学目标】2.理解在这些神话和故事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高尚品质。【教学准备】2.根据学生的熟悉程度和阅读水平选择一些有关的书籍。【教学活动及过程】我们也要像教科书中五年级(2)班的同学那样,召开关于古代神话和传说的主题班会。让我们先从乐乐和小文搜集到的故事开始吧。”教师请两名学生分别朗读教科书第6~7页上当地加以引导:“这两个故事反映了什么样的精神和优秀品质?”(精卫填海的故事反映的坚持不懈等优秀品质。)4.教师总结,督促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为下次的交流做好准备。2.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向全班介绍一两个故事,并根据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学目标】3.通过风筝等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历史与自己的密切联系。【教学活动及过程】过的炎帝和黄帝,就生活在几千年前。但是这么长的时间,人们怎样表达它呢?比如,提到我国伟大的诗人李白时会怎样说?(李白是唐朝人。)又如,大家都知道的万里长城,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修建的?那么,如果有个来自非洲或者欧洲的小学生向你提同样的问题,你应该怎样回答他,才能让他完全明白呢?”2.阅读与练习。教师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8页的课文,并强调,公元纪年就是准确表达历史时间的一种方法。让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第8页的其余文字,并告诉学生,不同的文可以明白。比如上面提到的问题,可以告诉非洲或者欧洲的小学生,李白是生活在公元7世纪的人,秦朝在公元前221一前206年之间,对方就会明白了。元哪一年成立的、现在是哪个世纪、同学们出生在哪个世纪等。活很遥远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吧。”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阅读教科书第9页小女孩的话和关于风筝历史的文字,并和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教师可以找几个学历史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自己与历史的联系。4.教师紧紧围绕本课题“与历史为伴”进行总结:“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事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都有自己的历史,比如我们使用的物品、吃的食物都是如此。我们的国家、的生活并不遥远!”【家庭作业】【教学目标】2.通过讨论、探究、体验纸的发明和制作过程,并通过与书写材料的对比,感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伟大的创造。【教学准备】2.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准备制纸的原料及用具。【教学活动及过程】几个小朋友手里举着的是什么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印度的梵文和中国的汉字。)这些文字又是写在什么材料上的呢?(埃及的象形文字——-在羊皮上,巴纸上。)这幅画的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想有些同学已经猜到了,是想告诉我们,是我们中国人最早发明了造纸术。”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10页的课文。比较,完成教科书第10页下面的作业。”4.阅读与讨论。教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1~13页的内容,然后就下面的问题与行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做适当的补充和修正。在没有纸的时代,我们的祖先把字写在什么上面?(中国有动物的骨头——-甲骨、竹木简、丝绸等,其他国家有纸草、羊皮、泥板等。)为什么竹简、泥板和羊皮等书写材料没有被流传下来呢?结合教科书第11页呈现的“东方朔的信”等内容,以及学生利用不同材料写字、做画的体验,引导学生回答。(这些汰,未能流传下来。)5.探究与讨论。让学生根据教科书第12页的造纸图,自己总结出造纸的主要过程与漂洗一切碎一捣烂一蒸煮一再捣烂成泥一制成纸浆一用筛子捞取纸浆一晾干。)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动手体验造纸的过程,但需要注意用火安全。6.算一算:如果用教科书(16开)大小的纸来写东方朔给汉武帝的那封信,需要写几页纸?(如果每根竹简上可以写10个字,那么3000多根竹简就有大约3万多个字,而教科书大小的纸张至少可以写1000字,因此只要30张纸就够了。)结合教科书第13页的地图,让学生按照传播时间的先后顺序读图。教师应提醒学生一个世纪是100年,启发学生了解我国的这项科学发明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缓慢许多,因此造纸术的出现和传播对于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家庭作业】如果课上没有时间,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在家尝试一下造纸的过程。【教学目标】1.知道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理解印刷术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促【教学准备】1.为各小组准备一块长条肥皂,两块约3厘米见方的肥皂(可先用细砂纸或蘸水在玻璃板上磨平)或同样规格的土豆。【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教师引导:“造纸术发明400多年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又发明了被称为‘文明之母’的印刷术。”教师板书。2.阅读与讨论。请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14页的课文和插图,并引导学生讨论下雕版印刷是怎么回事?(印刷术的初级阶段是雕版,即选择质地细密坚实的木材做成木用刷子轻轻一刷,再把纸揭下来,文字或画就印在纸上了。)雕版印刷有什么好处?(可以反复使用多次,也就是说,可以印刷许多份同样内容的书籍。)雕版印刷有什么缺点?(制版费力费时,每一块版只能印同样的内容。)同样的作品就印出来了。这比手抄笔录不知要快多少倍呢!但正如同学们讨论中所提到的,它的发明人就是北宋时期的毕。”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15页的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的优越性是什么”的问题自由发表意见。所以被称为‘文明之母’。”4.体验活动。各小组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中任选一种印刷方式,体验不同的效果。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分配给每个小组,布置或者让学生自己选择要印刷的文字。在体验雕版印刷过程中,学生可用准备好的曲别针或钥匙在长条肥皂平滑的一面刻字,在体验活字印刷过程中,学生可把3厘米见方的肥皂块当作活字,分别刻上不同的字,5.全班交流。每个小组展示自己小组的印刷成果。6.教师总结。“我国北宋时期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印刷史上的一场革命,它很快被传技术的发明者———布衣毕,只有简单的记载(在史书《梦溪笔谈》中只有72个字的记载),但世界发明史上却永远不会忘记他的名字。”【家庭作业】完成教科书第15页的“我的体会”。【教学目标】1.知道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是中华民族对于世界文明发展的杰出贡献。2.初步掌握阅读史料的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教学准备】师生搜集有关指南针的资料(图片和文字)。【教学活动及过程】2.阅读与讨论:指南针发明的根源应从何说起呢?请学生欣赏和阅读教科书第16页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古人把磁石的吸铁性比喻为母子之情,故称磁石。)为什么会有南北之极性呢?(磁石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静止时大致指向南北。)期,将磁针和方位盘连成一体,制成了罗盘。罗盘的出现,是指南针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向的。”3.小组探究。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教科书第16页豆博士的话,算一算中国人就已经提到指南针了,而战国时期的结束时间是公元前221年。请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小的指南针?”4.全班交流。各个小组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我们虽然不知道是谁发明了指南针,但他的功德是不朽的。”《火药加快了人类前进的脚步》【教学目标】2.理解火药的发明加快了人类前进的脚步,同时了解火药也增加了战争的危害。4.进一步认识四大发明的伟大,萌发民族自豪感。【教学准备】【教学活动及过程】明出来的吗?”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7页的课文,并观察炼丹爆炸图。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却意外地炼出了能够置人于死地的火药。在漫长的历史些炼丹师曾为此丧生呢!虽说他无意为科学献身,但科学史上却永远不会忘记是炼丹师发明炸事故中,经过反复摸索、尝试,才最终有了火药的发明。”3.阅读与讨论。请学生观察教科书第17页下方的图(它们分别是古代不同时期的火箭),然后请学生想像一下,这些早期的火箭是怎样发挥火药的威力的?请学生阅读和欣赏关于万户的文字和图画,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18页关于我国航天事万户这样伟大的先行者,更应当记得发明火箭的是我们的祖先。现代火箭是高现是不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教师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何利用火药,火药是否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最终还是由人类自己决定的。【家庭作业】1.完成教科书第18页关于四大发明的作业。【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活动及过程】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什么意思?谁还知道这两句话是谁说的?”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应强调孔子教育思想和道德思想对后世的深远影响。2.阅读与讨论。教师提问:“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2000多年来,为一座拥有466间房屋的浩大的孔庙,而孔庙的正殿即大成殿,其规模、气势可以与皇帝的金銮殿相媲美。那么,他为什么能被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所敬仰,并为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所推崇呢?”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20页的课文及教科书第21~22页的内容。教师孔子是一位怎样的人?(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从教40余年,拥有3000弟子、72贤人。他一生坎坷,这部书是今天人们研究孔子思想的唯一可信的依据。)孔子有哪些主要成就?(孔子首创私人讲学,所教的学生不论等级身份都循循善诱。此“历经2000多年,孔子的许多关于学习和道德方面的思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引导。除了教科书上呈现的以外,还可以做如下补充:“学而不思则罔(迷惑不解),思而不学则殆(精神懈怠)。”“温故(温习旧知识)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知之者不如好(爱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乐意)之者。”“学而时(按时)习(复习)之,不亦说(高兴)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4.总结。教师应强调孔子的思想是我们中华民化伟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思想遗产。【家庭作业】完成教科书第22页的“我喜欢的孔子格言”,可以选择教科书上或教学中出现的,也【教学目标】1.知道孙武是我国古代的军事家,知道孙武的著作《2.知道《孙子兵法》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世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教学准备】搜集有关介绍《孙子兵法》及其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方面的资料。【教学活动及过程】道它们的出处和含义吗?”请几位学生发言。海湾战争中,美国官兵人手一册《孙子兵法》,这是为什么?一部产生于2000多年前的军事著作,为什么会影响这样广?在使用了最先进武器装备的现代战争中,为什么人们还要向孙武这位古人请教呢?”请几个学生自由发言。3.小组探究。以小组为单位,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23页的内容,请学生根据这些内4.全班交流。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讨论结果,以及他们对教师所提问题的思考与5.教师总结,并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表扬。【家庭作业】【教学目标】1.知道教科书中提到的几位我国古代科学家的主要成就,简要了解他们的生平。【教学准备】2.教师应对教科书中提到的几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做足够详细的调查准备,并根据学【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4页的文字,并讨论一下这个笑话说明了什么?(我国是最早采用十进位制记数法的国家。)他们的动人事迹。”学家。各个小组对每个成员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后,向全班做介绍。3.全班交流。在小组介绍的过程中,教师应适当予以补充和纠正。4.教师总结。可以对每个小组的介绍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并强调这些了追求真理,矢志不渝的高尚人格,以及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应对他们表达由衷的敬意。【家庭作业】1.与家长共同欣赏教科书第28~29页“我给我家写家史”的内容。《学习写家史》【教学目标】2.通过编写简单家史,学习一些历史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活动及过程么看法,以及对写家史提出了哪些建议等,并请几个学生谈一谈。2.阅读与观察讨论。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观察和阅读教科书第28~29页上的四年代,根据历史年表列出的国家大事,想像照片中的家庭生活在哪个年代。3.讲解与讨论。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27页的课文,教师说明:“我们每个同学都可们列举了一些方法,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根据教科书第27页列举的确定历史时间、收集和整理资料、完成写作三大步骤,逐一与学生进行讨论,并对他们不甚清楚和不明确的地方加以说明、解释。教师需要提醒学生看一看教科书第27页豆博士的话。5.总结。教师就学生写家史的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布置家庭作业。【家庭作业】对于在课堂上没有完成家史写作的学生,请他们课后继续完成。《俯瞰祖国大地》【教学目标】1.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养育我们的祖国而感域,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3.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探究和收杂志、画报等(尽可能是社会声誉较好的出版社的出版物)。【教学活动及过程】的国土吧。”科书第30页呈现的地图,了解祖国的轮廓,阅读教科书第31页的文字,知道我国的基本3.阅读教科书第30页豆博士的话。4.布置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确定开展“漫游中华”活动的寻秘方向,学生可以(1)我们祖国的位置、国土面积和海域;(2)我们祖国的大陆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3)祖国的行政区划;(4)祖国的首都北京;(5)祖国的地势、地形特点;(6)全国人口及资源分布。【家庭作业】按照认领的寻秘任务收集资料,进行探究。用课桌桌面(或举起一本教科书)来复习一下。”组织学生通过摸桌角,模拟确定地图上的8个方位。(1)学生结合地球仪、两半球图或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图介绍:“我国位于世界的东方,在东半球的北半球,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2)全班同学确认,并开展识图活动,练习在地球仪或教科书第32页的中国在世界的完善和正确):我国的面积和海域。(1)阅读教科书第33页的课文。(2)学生结合教科书第30页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或教科书第32页中国在世界①我国国土辽阔,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③距我国海岸线12海里以内的海域是我国的领海。距海岸线200海里以内,我国还(3)识图练习。组织学生在地图上查找渤海、黄海、东海、南海。(4)指图练习。指名由学生在教学挂图上指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在指导学生指教学挂图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辅导:指图者要站在教学挂图的侧面,面向学生,手执教鞭指图,叙述的语言要与指图的动作一致。4.作业(如果课堂上时间不够,也可以布置为家庭作业)。组织学生补充和完善自己在地图学习中的积累和收获,完成教科书第33页的作业。【家庭作业】【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我国的范围,进一步感受到祖国的辽阔,产生2.学习在地图上查找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提高识图能力。3.探究邻国的社会状况,收集相关资料,增强学【教学准备】【教学活动及过程】1.检查复习。识图练习,我国的位置和海域。2.导入。“我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我国疆域辽阔,从东部海滨到最西部的帕米尔高原有5200千米,乘坐特快列车也要走两天多;从最北面的黑龙江省漠河到最南端的曾母暗沙相距5500千米。陆地上的疆界有两万多千米。”3.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二:我国的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以小组为单位4.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1)我国的陆上邻国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共15个国家。(2)各小组选派代表指教学挂图介绍我国的陆上邻国。(3)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4)各小组选派代表指教学挂图介绍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5.课堂作业。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第34页的练习。(1)我国的国土面积。(2)识图练习: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的原则吗?”通过讨论帮助学生明确,“长期以来,我们国家遵循着和平共处的原则,与这些国家友好相处,互通有无。”积、气候、人口、民族文化、风土人情、语言、宗教、食品、服装等。他们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中了解到的有关邻国的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变化。5.从学生收集的材料中精选一部分图片和文字,制作一期班级板报。【家庭作业】【教学目标】1.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幅员辽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养育我们的祖国而感到骄傲2.知道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3.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教学准备】中国政区图,学生进行制作活动需要的白纸、硬纸板、胶水、剪刀等用具。【教学活动及过程】(1)我国的国土面积。(2)识图练习: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就把全国划分为不同的行政区,我们来认一认祖国的政区。”3.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三:祖国的行政区划。(1)学生介绍:“我国太大了,各个地方的情况又不同,为了管理方便,就把全国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中国政区图上每一个不同颜色的区域,就是一个省级行政区的范围。这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一共是34个省级行政区。”行政区。我国的5个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直辖市是由国家直接管辖的省级行政区。我国的4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是:香港和澳门。”(3)朗读教科书第37页的《祖国行政区歌》,结合《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简表》,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识图练习,看谁记得快,记得多,指图准确。教师不必要求学生把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都记住,但可以提倡尽量记住我国的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和自己家乡所在的省份。(4)趣味练习:“在地图上,找一找我们的家乡在哪个省(市、自治区)?省会(自治区首府)是哪里?与我们家乡所在的省相邻的省(市、自治区)是哪些?它们的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又是哪里?”5.课堂练习。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填写教科书第37页的表格。(1)识图、指图练习———我国的省级行政区。(2)结合每天晚上电视“新闻联播”后的“全国天气预报”节目进行识图练习。按照教科书第38~39页的步骤,组织学生制作祖国政区拼图。【家庭作业】【教学目标】1.知道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北京,知道首都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3.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探究和收【教学准备】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可能需要的各种书籍、杂志、画报等(尽可能是社会声誉较好的出版社的出版物)。【教学活动及过程】1.复习检查。指挂图练习:指出我国的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和家乡所在的省(自治区)、省会(自治区首府)。2.导入。“我国省级行政区的4个直辖市中,为首的是首都北京。你知道什么是首都吗?首都是一个国家最高的政权机关和政府机构所在地的城市。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来了解我国的首都——-北京。”3.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1)阅读教科书第40页的课文。(2)学生结合中国政区图或中国地形图介绍要点:③结合相关的图片资料介绍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她作为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前后有近800年的历史了。”“北京有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坛庙等古建筑群。”④结合教科书第40页的图片资料介绍:“天安门广场中央矗立着庄严肃穆的人民英雄主席纪念堂。”阅读教科书第41页豆博士的话。4.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科书第41页的填空,并进行交流。2.阅读教科书第42页图片和课文:“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座充满着传统气息的古都。”3.学生继续“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交流。①观察并确认教科书第42页图片的内容;②学生们还可以介绍北京还有哪些名胜古迹,介绍富有特色的北京的传统文化。4.阅读教科书第43页图片和课文:“北京还是一座充满生机的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通过交流明确:北京是一座有着10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公路、铁路和航空线把北京和祖国各地以及世界联系起来。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建设得越来越好,更加生机勃勃、5.学生讨论:“你们知道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将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吗?这和北京的建设、发展有什么关系?”“你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吗?”“关于首都北京,你还知道什么?有什么加以补充?”(1)在中国地图上找到首都北京的位置。(2)查找地图,从我们家乡去北京怎么走?【教学目标】【教学准备】中国地形图,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可能需要的各种书籍、杂志、画报等(尽可能是社会声誉较好的出版社的出版物)。【教学活动及过程】(1)指挂图练习:指出我国的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家乡所在的省(自治区)、省会(自治区首府)。(2)教师讲解:“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在学习地图的时候,认识地图黄棕色,河湖、海洋用蓝色,雪线以上用白色,密集的小点是沙漠。’”(1)阅读教科书第44页的课文。(2)学生结合中国地形图介绍要点:海拔高度各是多少?通过查找中国地形图明确:我国西部棕色地区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中部黄色地区的平均海拔在2000~1000米;东部绿色地区的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③结合教科书第45页的中国地势剖面图,认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一些的叫做第二级阶梯,最低的叫做第三级阶梯。”(1)阅读教科书第44页的课文。(2)学生结合中国地形图介绍要点:①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五种地形都有分布。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家庭作业】识图练习:在中国地形图上指出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教学目标】2.学习优秀中华儿女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格,感受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黄河精神,3.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提高通过识图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收集资料的【教学准备】1.中国地形图、黄河流域图。3.有关黄河流域中华文明的资料和图片。【教学活动及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起源、生存、延续都离不开水的滋养。自古以来,人类就懂得择水而居,沿河湖而居的生存方式。从古代的祖先到现在,我们中华民族一直生活在世界上两条著名江河的怀抱之中,这就是黄河和长江。黄河、长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我们自豪地称她们为我们民族的母亲河。”2.朗读教科书第50页的课文。3.讨论。“为什么人类要择水而居,沿河湖而居?为什么几个古代文明的发源地都以河流为标志?”简单提及印度的恒河文明、巴比伦的两河文明(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埃及的尼罗河文明、中国的黄河文明等,只要学生能够理解水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求,便于发展农业生产等即可。4.欣赏教科书第50~51页的通页照片,播放歌曲《黄水谣》并朗读歌词。5.分小组布置任务。“看着照片,我们感受到黄河以她英雄的气概出现在亚洲的原野,我们想知道她是怎样从高山之巅,穿过中原大地,流入大海的怀抱,更想知道自古以来,黄河母亲是怎样哺育我们中华民族的。要想探究这么多的内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先确定调查了解的方向。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确认调查的范围,做好分工,然后分头进行准备。”教师出示探究、调查的方向和范围:(1)黄河的发源地、流程情况;(2)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3)黄河凝聚的民族精神;(4)变“害河”为“利河”;(5)拯救母亲河。各小组在确认了探究、调查的方向和范围后,就要讨论和分配各位小组成员的任务,教师要在各组间巡视,帮助各小组制定出合理的计划,以确保探究、调查任务的完成。6.教师小结。教师要肯定学生分工和制定计划的成绩,同时建议他们可以利用地图、报刊、杂志、各种旅游手册等,从中收集需要的资料和图片。要求各小组在课下多做交流,发挥合作的优势,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和补充,使之尽量充实。【家庭作业】按照认领的探究任务收集资料。《黄河东流水》第二课时1.导入。(1)播放歌曲《黄河颂》(我站在高山之巅……)。(2)教师引导:“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了解黄河。先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和流程。”2.借助中国地形图或黄河流域图进行讲授。(1)导入。“我国古代伟大诗人李白曾经有过歌颂黄河的著名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你们明白其中的含义吗?诗句其实是描述了黄河的流程,形象地说明了万古奔流直向大海的黄河之水,发源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因为我们前面已经学习过,青藏高原地处我国的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2)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的北麓,黄河的源头是高山融化的雪水形成的。(3)黄河发源后,沿地势曲折东流,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自治区),注入渤海,全长5460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4)指导学生练习。“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到黄河的发源地,并寻找黄河流经的9个省(自治区),再查找这9个省(自治区)的简称。”(5)朗读并记忆歌谣。朗读并记忆教科书第51页的歌谣。(6)学习并理解教科书第52页的课文“九曲黄河天上来”。3.识图练习。在中国地形图上查找黄河的源头、流经的省(自治区)和入海口。4.学生开展“探究黄河源头和流程”活动的成果汇报。由学生指中国地形图汇报黄河咸水湖,湖畔有鸟岛自然保护区;西宁市是青海省省会;塔尔寺是藏传佛教的圣地。【家庭作业】在中国地形图或黄河流域图上查找黄河的源头和流经省(自治区)、注入的海洋。治区)和注入的海洋。2.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到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高山积雪融化的雪水黄河的源头,蜿蜒流出青海省以后,在甘肃、四川省绕了一个弯,又进入了甘肃省。”3.学生继续开展“探究黄河源头和流程”活动的成果汇报。由学生借助中国地形图汇肃;黄河流经甘肃省省会兰州市是我国西北最大的工业城市,20世纪初在黄河上建造的第一座铁桥是用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至今还横跨在兰州市区的黄河河面上。4.学生继续开展“探究黄河源头和流程”活动的成果汇报。由学生借助中国地形图汇报黄河宁夏段、内蒙古段的情况,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其要点是:族自治区是我国回族同胞最集中的地区;回族同胞信奉伊斯兰教,在银川市建有南关大清篷很有特色,叫做蒙古包,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游的结束地点,再往下黄河就进入中游地区了。”6.学生继续开展“探究黄河源头和流程”活动的成果汇报。由学生借助中国地形图汇个90度的弯,向南穿过陕西、山西,成为这两个省的省界,到了三门峡,又拐了个直角,7.学生继续开展“探究黄河源头和流程”活动的成果汇报。由学生借助中国地形图汇得平坦了,水流平缓,河面也更加宽阔了。从河南孟津以下,黄河经过河南省的省会郑州,它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河水继续流向东北,进入山东省,最后汇入渤海。8.朗读教科书第52页的课文———“九曲黄河天上来”。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自治区),注入渤海,全长5500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家庭作业】在中国地形图上查找黄河的源头、流经的省(自治区)和注入的海洋。《黄河东流水》第四课时1.检查复习。(1)朗读或背诵歌谣。(2)识图练习:在中国地形图上指出黄河从源头开始,流经的省(自治区)。3.学生继续开展“探究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活动的成果汇报。学生借助中国地形图汇报有关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的资料,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其要点是:在距今100万年以前,蓝田猿人就生活在黄河流域。后来,中华民族的祖先又在这一五台山、悬空寺、应县木塔、晋祠、平遥古城……都留下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4.朗读教科书第53页的课文———“造就华夏文明的黄河”。中国古代文明。黄河是养育我们民族的母亲。”【家庭作业】建议根据课上学习的内容,阅读更多的有关黄河流域的书籍和资料。2.朗读教科书第54页的课文———“凝聚民族精神的黄河”。3.学生继续开展“探究黄河凝聚民族精神”活动的成果汇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义,结束了100多年来被列强宰割的屈辱历史。4.播放抗日革命歌曲,如《保卫黄河》(风在吼,马在叫,黄5.朗读教科书第55页的课文———“民族英雄马本斋”。6.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教科书第55页的讨论内容:“你明白马本斋在病重期间对儿子语重心长的话语的含义吗?读了民族英雄马本斋的故事,你有哪些感受?你还知道哪些凝聚着民族精神的英雄事迹?”解一下黄河的功过。”2.学生继续开展“探究变害河为利河”活动的成果汇报。由学生借助中国地形图汇报有关黄河功与过的资料,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其要点是:(1)黄河的功。①黄河为沿河地区供应大量的工、农业用水,造就了有“塞上江南”④黄河上游从海拔4000多米的第一级阶梯流向平均海拔2000~1000米的第二级阶梯,河水从高处跌落下来,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成为我国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2)黄河的过。①流经黄土高原的黄河中游,携带了大量的泥沙下泄,这些泥沙数量巨大,达到每年16亿吨。流到下游平原地区,流水速度减慢,泥沙沉积下来,泥沙抬高了所。②泥沙的淤积使河道堵塞,造成黄河下游经常改道,形成黄河故道和黄泛区。练习活动:黄河每年携带的泥沙量达16亿吨,请计算一下,如果用载重6吨的卡车运(3)50多年来,在黄河上、中游修建了大量的梯级电站、水库和很多水利设施。像经安澜50多年了。3.朗读教科书第56页的课文———“黄河的功与过”。4.教师结合黄河泛滥给下游两岸人民带来的灾难,介绍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的先进事5.阅读教科书第57页的课文———“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6.朗读教科书第58页的课文———“为了明天的黄河”。7.学生继续开展“探究拯救母亲河”活动的成果汇报,由学生借助中国地形图汇报有断流等问题。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教学目标】2.学习优秀中华儿女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格,感受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仁爱宽容、大气磅礴的长江精神,受到优秀道德情操的陶冶。【教学准备】【教学活动及过程】2.朗读教科书第60页的课文。(1)“长江发源于青海省的各拉丹冬雪山,曲折东流,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2)“长江在青海省发源以后,向东向南,流经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市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入东海。”(3)出示歌谣,帮助学生识图。歌谣:第一大河是长江,发源于青海西南部。流过川、藏、滇,穿过渝、鄂、湘,赣、皖、苏、沪要记住。全长六千三,注入东海水力富。(1)布置探究内容。由教师指地图讲:“和其他河流一样,长江也分为上、中、下游三段。从源头到湖北省的宜昌是长江的上游,从宜昌到江什么地形区;③长江上游地区的环境怎样;④长江上游的水流状况。”(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地图,进行探究。(3)课堂讨论。学生交流“探究长江上游状况”的成果。学生借助中国地形图或长江上游;长江上游流经我国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以及海拔2000米的云贵高原地区和6.朗读教科书第62~63页的课文。7.学生齐诵在语文课上学习过的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家庭作业】地形区;③长江中游、下游地区的环境怎样;④长江中游、下游的水流状况;⑤长江中游、1.复习检查。(1)集体朗读长江源流的歌谣;(2)识图:长江的流程。2.学生进行“探究长江中、下游”活动的成果汇报。学生借助中国地形图或图汇报有关长江中、下游情况的资料,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其要点是:3.朗读教科书第64页的课文。流域图汇报有关长江中、下游情况的资料,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其要点是:生在音乐课学习过的儿童歌曲《我们的田野》(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无边的稻田……)进行介绍: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处平原地区,又有很多支5.朗读教科书第65页的课文。6.课堂练习:完成教科书第64~65页的填空。【家庭作业】2.布置探究任务。预习教科书第66~67页的内容,收集有关长江环境和保护母亲【教学目标】1.形成各民族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的2.进一步提高识图能力、收集资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3.知道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拥有独特、绚丽的民族文化,【教学准备】1.56个民族的完整目录。2.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实物等,以及中国政区图,供学生活动时【教学活动及过程】1.欣赏教科书第68页的照片。单位,也可以自由组成寻秘小组,认领寻秘的任务。(1)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组成;(2)我们国家都有哪几个自治区,为什么会有少数民族自治区;(3)我国的少数民族及分布;(4)我国的特别行政区;(5)我国的宝岛台湾;(6)华人、华侨的中国情结。3.分小组开展“认识祖国大家庭”的活动,如果需要,可将活动延伸到课后。1.复习检查。指图练习:在中国政区图上指出我国的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和家乡所在的省(自治区)及省会(自治区首府)。2.导入。“通过前面一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域辽阔,国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有着辽阔的海域,是一个有着近13亿人口的大家庭。那么,我们的大家庭都有哪些成员呢?带着这个问题,还是让我们走进我们的民族大家庭来认识一下吧!”3.阅读教科书第68页的课文。4.讨论。教师询问学生是否听过并会唱《爱我中华》这首歌曲,并播放歌学生一起唱。教师提问学生:“我们的祖国大家庭里有多少个民族成员?对于祖国大家庭里的民族成员,同学们知道多少?”让学生说一说他们所知道的民族,教师随手将学生所提到的民族写在黑板上,并简单介绍学生没有提到的民族。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教科书第69页的中国主要民族分布图,找到图中所列举的18个少数民族及其聚居地。6.讨论。组织学生按照教科书第69页的讨论要求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在全班进行汇7.教师总结:“我们祖国大家庭里有56个民族成员,分布在祖国各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有的民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以就这些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家庭作业】每个学生自由选择一个民族(如果学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则应该包括汉族),收集有关这个民族的资料(应注意排除教科书中已经介绍过的4个和将要介绍的藏族和新疆等少数民族)。【教学目标】1.形成各民族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的情感和态度。2.进一步提高识图能力、收集资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3.知道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绚丽的民族【教学准备】1.就教科书第70~73页所介绍的4个少数民族准备一些资料。里郎》、黎族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和《红色娘子军连歌》等。【教学活动及过程】1.复习检查。指图练习:在中国政区图上指出我国的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和家乡所在的省(自治区)、省会(自治区首府)。2.阅读教科书第70页上方的文字,讨论乐乐提出的问题,并把自己的猜想和答案写3.导入。“上次课,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有56个民族成员,分布在祖国各地。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看教科书第70~73页中介绍的回族、朝鲜族、黎族、纳西族这4个少数民族。”4.分小组。教师请学生汇报自己所选择的是哪个少数民族,并一一记在黑板上,然后民间传说等。如果采用的是小组成员共同汇报的形式,介绍。”教师可以征求一下学生的意见,如果有必要,再留给他们一些准备的时间。3.阅读教科书第71页的文字。介绍。”教师可以征求一下学生的意见,如果有必要,再留给他们一些准备的时间。3.阅读教科书第72~73页的文字。意见,如果有必要,再留给他们一些准备的时间。【教学目标】1.乐于了解藏民族,形成尊重藏族人民和民族团结的情感及态度。2.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收集资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准备】2.有关藏族的图片、照片、音像等资料或实物(如服装、饰物、用品等)。【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我们的祖国大家庭里有56个民族成员,分布在祖国各地。同学们熟悉的藏族,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听一首歌曲。”播放歌曲2.阅读教科书第74页上方的文字。3.识图:中国政区图或教科书第74页西藏自治区在全国的位置图,知道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是藏族最主要的聚居区。4.阅读教科书第74~75页小文的作文一——《真诚的援助》。5.讨论交流。教师引导:“读了这篇作文,你有什么感受,你有过类似的见闻吗?”6.阅读教科书第76页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和要点对(1)为什么说藏族是“离太阳最近的民族”?为什么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利用教科书第44页的中国地形图和第45页的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帮助他们了解西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屋脊”是房屋最高的地方;“世界屋脊”之称说明青藏高原是全世界最高的高原。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当然就是“离太阳最近”的民族了。)(2)珠穆朗玛峰在哪里?利用中国地形图,找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交界处的世界最高峰———海拔8848.13米的珠穆朗玛峰。(3)为什么西藏地区气候寒冷?(因为那里地势很高。)(4)寒冷的气候对藏族同胞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由于天气寒冷,所以藏族同胞穿毛舟”。)(5)藏汉民族之间的关系如何?(早在1300年前的唐朝,藏汉的联系就非常密切,在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950年,解放大军进藏更改变了西藏的面貌,解放军被藏族同胞尊称为“金珠玛米”;解放军修建了青藏公路,后来在西藏又修建了川藏、滇藏和新藏萨的青藏铁路正在修建中。)8.完成教科书第76页的作业。【家庭作业】预习下一课题“打开天山脚下的民族之窗”的内容,并收集有关新疆的资料。【教学目标】2.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收集资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准备】2.有关新疆的图片、照片、音像等资料或实物(如服装、饰物、用品等)。3.歌曲录音:《我们新疆好地方》《最美的还是新疆》等。【教学活动及过程】2.阅读教科书第77页的课文。3.识图活动。利用教科书第30页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和第77页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全国的位置图练习:(1)知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的西北部,是全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2)在地图上查找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的省区和接壤的邻国。(3)新疆有哪13个民族?各民族有什么特点?(在新疆生活着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回、蒙、满、汉、柯尔克孜、俄罗斯、锡伯、乌孜别克、塔塔尔、达斡尔等13个民族。)(4)新(5)新疆的主要产业是什么?(畜牧业是新疆的主果,还有甜菜和棉花,新疆的特产彩色棉花非常著名。)(6)石油、天然气的开发。现在4.阅读教科书第78~79页柯尔克特写给阿依古丽的一封信。5.讨论交流教科书第79页“讨论”的内容。6.教师总结并播放歌曲《最美的还是新疆》。【家庭作业】【教学目标】1.参与制作维吾尔族小花帽的全过程,体验少数民族风情的【教学准备】【教学活动及过程】2.分工。在开始制作之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明确分工与进来,使学生清楚这是一项分工合作的制作活动,并能够保证劳动过程的井然有序。3.安全提示。嘱咐学生一定要按照教科书第80页提示的步骤去制作,在使用剪子的【家庭作业】【教学目标】2.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增进对于祖国的责任感。3.知道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重大历史事件,知道“一国两制”的重要政策。【教学准备】1.中国政区图、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全国的位置图、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全国的位置图。仪式、中葡两国举行的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的资料。【教学活动及过程】1.复习检查。朗读教科书第37页的《祖国行政区歌》。2.导入。“在前面的课上,我们游历了祖国大地,又了解了我国西南的西藏自治区、国两制特色路’,说的是香港和澳门这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回归,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一课题所说的‘游子回家’。现在,我们先来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3.阅读教科书第81页的课文、第83页有关香港的资料和历史年表。4.识图。中国政区图和教科书第82页出示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全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一英国强租九龙、新界,香港从此从祖国分割出去。7.交流讨论。要点:(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的强大终于迫使英国政府不得不把香港归还给中国。1997年7月1日起,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2)播放录像或出示资料:中英两国举行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3)香港回归以后,成8.阅读教科书第84页乐乐的话,认识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的含义。回归。”2.阅读教科书第82页的课文、第83页有关澳门的资料和历史年表。3.识图。中国政区图和教科书第82页出示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全国的位置图。(1)知道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我国大陆最南端的珠江口西岸;(2)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范4.交流讨论。“澳门是怎样从祖国分割出去的?”学生应该知道,葡萄牙侵略者靠欺骗上岸,随后逐步霸占和侵占澳门.6.交流讨论。(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的强大,终于迫使葡萄牙政府把澳门归还给中国。1999年12月20日起,我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2)播放录像或出示资料:中葡两国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3)澳门回归以后,成立澳门特7.阅读教科书第83页的课文,以及第84页有关大三巴牌坊下的文字。8.阅读教科书第84页乐乐的话,认识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的含义。【家庭作业】预习下一课题“宝岛孩子的心愿”的内容,并收集有关我国宝岛台湾的资料。《宝岛孩子的心愿》【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在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里,有一片由众多岛屿组成的很富饶的地方,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台湾岛,它是漂泊在我国东海海面上的一颗璀璨明珠。”2.识图。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到东海、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岛屿。3.讨论。阅读教科书第85页余光中的诗《乡愁》,并进行讨论:“你们明白这首诗所表达的意思吗?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呢?”教师帮助学生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的分离,台湾必将回到祖国的怀抱,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4.讨论。阅读教科书第86~87页台湾小朋友阿清给大陆小朋友小文的信,然后进行讨论。教师利用下面的问题及要点对学生加以引导。台湾岛原是和祖国大陆连在一起的,是著名的“粮仓”“糖库”和“水果之乡”;台湾樟脑的产量世界第一;台湾风景优美,旅《我的中国心》【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活动及过程】2.导入讨论。“你们听到过这首歌曲吗?你们明白这首歌曲的含义吗?”(这首歌曲表达了浪迹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对中国的深厚情感。)3.阅读教科书第88页“爸爸的话”和华侨、外籍华人在世界上的分布图,知道华人4.出示工艺品中国结或观察教科书第89页照片中的中国结,并讨论:“这是什么工艺品?它表明的是什么意思?”(这是中国结,它寄托着所有华夏子孙对中国割舍不断的情结。)5.阅读教科书第89页豆博士的话。走遍世界的中国人表现出的是怎样的特点呢?”帮助学生认识到:(1)海外华人、华侨以他们的勤劳、刻苦不懈地创建和开拓着,为所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2)海外华人、华侨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发扬光大;(3)海外华人、华侨都有着割舍不断的中国情结,只要有条件,他们就会为祖国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7.交流讨论:“你们的亲友中有海外华人、华侨吗?你们知道他们的情况吗?”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1.萝卜的故事1.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2.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了解食物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帮助学生思考,产生了解食物教材展示的是萝卜的种植和收获,但教师应对本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或蔬菜)冲种植到收获的生产过程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对本地区各农是相应的农业劳动有比较清楚地了解,以便使教学与本地区的生产、生活情况相一致。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三、体验与交“同学们回家以后,了解了自己家经常吃的主要食物,有的同学害了解了这些食物的来源。现在请几位同学简单的介绍一下。”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发言简要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物大多是在土地上通过劳动获得的。但是,人们是怎样通过农业劳动从土地上取得收获的呢?让我们一起看虎子和爷爷是怎样中萝卜的吧。”组织学生阅读有关本课题的七幅画书,通过讨论或谈话的方式知道第一幅图画是播第二幅图画是间第三幅图画是除第四幅图画是给正在生长的萝卜教材展示的是萝卜的种植和收获组织学生阅读有关本课题的七幅画书,通过讨论或谈话的方式知道四、阅读讨论。五、教师总结。阅读课文.阅读教科书中总结。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成果,并概括出农在土地上生产食物是十分辛劳培土第五幅图画是灌溉第六幅图画是收第七幅图画是获帮助学生引发思考,产生了解食物来源的愿望课后反思2.从种植到收获1.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性点,农业生产的州周期长,在农业生产中要遵2.了解我们祖先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3.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地或性的特点,不同的地区适宜种植农作物有一定的规律,4.形成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知道我国地域辽阔,发展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都十分丰富准备日历、中国政区图及用于标注的相关农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七、体验与交“我们从虎子讲述的《萝卜的故事》了解到,从每年3月初种植到5月底收获是萝卜最佳的生产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好的收成。这是为什么呢?“光照和温度有什么关系;光照、温度和农作物的生长有什么关系。”“在自然条件下,只有在一段时间长。”教师讲解:知道土地为人类奉献着生养我们的土地产生由衷的敬意.请学生阅读本课题第一段的请学生根据自己回家以后对父母和长辈的调查,谈一谈本地区主要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的季节组织学生阅结合观察教科书中的七幅图画,通过讨论知道在农村,一年之中春种夏管秋收冬闲的过程,联系日常生活知道二十四节气与我们平常使用的公历是八、阅读讨论。五、教师总结。“我们的祖先按照自然规律,按照季节的变化确定农时,总结出一年里的二十四节气。。你听说过这二十四接气吗?”读本课题的第二段课文和表格,明白表格中的意思。朗读并学习背诵二十四节气歌谣。归纳小结。课后反思3.妞妞的困惑1、了解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所造成的危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了解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所造成的危害。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可是,由于现在农业生产中大量地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得许多农产品都有残留农药。对此,生活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也是妞妞的困惑。(播放生活中农产品残留农药的录象)(1)知道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所造成的危害吗?(2)读课文讨论:我们只是个普通的消费者,面对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都有残留农药,我们该怎么办?(3)教师出示课前收集一些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标志的农产品包装,并提问学生:你在商店、超市见过这类农产品吗?家长有没有买过这类农产品吗?对于妞妞的困惑,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通过播放生活中农产品残留农药的录象,引起学生的沉小组合作学习,体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课后反思4从传统到现在1、了解在长的传统农业生产实践中,人类发明了简单的农具,这些农具上人手的延伸,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体现了2、初步了解从传统农业到现代机械化农业的变革过程,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3、通过体验,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崇高劳动、形成崇高劳动者的了解从传统农业到现代机械化农业的变革过程,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农作物的生长不仅依靠自然规律,在从种植到收获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还要依靠人们的辛勤劳动,为此,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简单的农具,这些农具都是人手的延伸,是人类的伟大创造。观察课本第12页的五幅插图,探究“这些是什么农具?是做什么用的?使用这些农具有什么好处?”根据调查成果交流:“本地区经常使用哪些简单的农具,使用这些农具有什么好处?”指导学生阅读和观察教科书第13页的课文和插图,并思考:这四幅插图反映了农业生产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生产效率有什么变化?农业生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衣食之源。人类从双手采摘开始了农业劳动,后来人类学会了种植和收获,从徒手劳动到发明简单的手工农具,从依靠人力、畜力发展到现代农业机械化,无不凝聚着劳动的力量,凝聚着劳动者的智慧,凝聚着劳动者的伟大创造。汇报收集常用的简观察课本第12页学生根据调查成果交流阅读和观察教科书培养收集信息能观察活动,激发探了解从传统农业到现代机械化农业的变革过程,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发生了飞速的变化课后反思5.劳动者的创造1、知道都江堰和坎儿井是世界上古老的水利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2、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力量,形成崇尚劳动、崇尚劳动者,为我国古代农业文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力量,形成崇尚劳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二、阅读讨论。三、探究活动四、探究活动五、教师总结。前面我们学习了劳动者在生产中创造了从简单手工工具到现代农业机械的伟大成就。其实劳动者的创造还远不止这些。下面我们去瞻仰一下我阅读课本第14页,讨论:农业生产中的“靠天吃饭”是什么意思?观察和阅读14页有关四川都江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探究都江堰是怎样发挥作用的?观察和阅读15页有关新疆坎儿井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探究在新疆干旱少雨地区,为什么要利用坎儿井地下暗渠来运输和使用天山雪水?四川都江堰被列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新疆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在戈壁滩上运输和使用水源的地下暗渠工程一坎儿井,创造了一个个神奇的绿洲。我们今后要多了解古代劳动人观察和阅读,然后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力量,形成崇尚为我国古代农业文课后反思课题:6.科学技术改变着农业1、了解一些现代农业生产的新成就。2、知道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了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是对世界的重大贡献。3、简单了解我国农产品进口与出口的情况,增强国际了解。4、憧憬我国农业的未来发了解一些现代农业生产的新成就。简单了解我国农产品进口与出口的情况,增强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二、阅读与介大量农机进入农业生产以后,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袁隆平院士科学研究的成果有什么意义,这说明了什么?2、阅读课文,以生菜的无土栽培为例,说一说怎样进行无土栽培的生产。你还知道哪些现代农业科技生产方式科技的运用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我们要学好文化知增强学习目的教课后反思7.农业孕育着文明1、了解古代文明起源于农业文明,知道农业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2、了解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发展起来的对土地的崇拜、丝绸文化和了解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发展起来的对土地的崇拜、丝绸文化和茶文2、搜集有关我国农业文明的资料。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二、阅读与讨人类的早期文明是在农业的欣赏历史图片,阅读课文,讨论:这些图画告诉我们什么?阅读20页,思考:为什么古埃及、古巴比伦和我国古代,都创制了历法?这些历法有什么特点?交流丝绸文化和茶文化的课后反思课题:8.寄托着希望的传统文化1、了解我国农业文明在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文2、了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节日文化。3、了解由于农业的地域性差异,各地所形成饮食文化也各有特色。了解我国农业文明在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文化,以3、收集有关本地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民俗的资料,4、收集各种饮食文化特色的资料。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二、阅读与探在农业生产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人们创造出许多习俗、节1、阅读课本22页,思考并讨论: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与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什么关系?2、我们这里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有什么习俗?1、请大家读书,了解藏族新年及彝族、白族等西南少并讨论:你还知道我国哪些节日与农业传统有密切关系?2、组织阅读24-25页,讨论:你还知道各地的饮食有什么特点,造成不同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再次强调农业文明的特点与农业生产有着或多或少的关子引看书欣赏图片,并交流讨共同分享,扩展知课后反思9.不断更新的通信家住族1.帮助学生学会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比较完整地了解通信技术的变化与发展,体会科技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2.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通信领或中所产生的巨大影教学重、难点教学难点:学会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比较完整地了解通信技术的变教师就教科书所呈现的通信技术做一些准备,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有关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提问学生:什么是通信?通信在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引导学生理解:人们共同生活、劳动,需学要通过专门的方式和工具才能交流。请学生欣赏教科书第28页的单元导读图。提问学生,是否去过电信博物馆?电信博物馆介绍了许多通信技术(方式或工具)。教科书上的同学们参观了博物馆,搜集不少资料并且向其他同学做了介绍。今天,我们用另外一种方式来了解通信家族。同学们,将模拟电信博物馆的讲解员,从教科书中[第28-33页]选择一种通信技术[方式或工具],向1.所介绍的应当是教科书2.要说明这新技术的具体学生用具体事例说明,比如战争时要了解前方战况,亲人分离时互通情欣赏教科书第28页的单如果有学生去过,请他按要求在小组内进行准第二课时使用方式及特点,最好能况下使用?电报单怎样填写?怎样收费?多长时间话和信件相比优点是什么?缺点又是什么?现在是否还在使用?为什么?(3)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介绍,并且将讲解、表演、图片、实物等方式结合起来进行。鼓励小组成员以教师巡视并且给予帮助,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资料巡视时发现的问题提醒学生,告诉学生,许多他们今天不太熟悉的通信可以把小组准备时遇到的疑问向他们请教。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30页小文的日记,然后告诉学生,今天的活动,我们将在教室里参加电信博物馆,相信同学们会像小教师可以在每个小组介绍之后,组织其他学生提问师: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对通信家族有了许多新的了解,并且认识到随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介绍按照学生意愿,令所选择的通信工具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组成一组。每个小组在下次课前至少共同准备一次。家庭作业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通信家族在不断发展变化着,出现了越来越先进、方便、快捷的通信工具。朗读教科书第33页的课文,请学生思考,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回答乐乐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规范自己再类似情况下的行为,减少不文明,不礼貌的言给想念或很长时间没有联系的一位亲友打个电话,把问候带给他,并提醒学按照上次课及课后准备,每个小组向全班介.全班讨论课后反思课题:1.了解一封信从寄出到收到的几个主要环节,体会邮政人员再在其中2.学会正确地书写信封,了解关于寄信的一些常识。了解通信中的一些规则,养成自觉遵守通信的教学重点:学会正确地书写信封,了解关于寄信的一些常识。教学难点:了解一封信从寄出到收到的几个主要环节,体会邮政人员再在其中付出的辛苦,从而发尊重他们及其劳动的情感1.教师在课前准备几个用过的信封(上面必须写请收信人的邮政编码、详细的通信地址、姓名,寄信人的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2.让学生了解自己家的通信地址和邮政编码以及学校的通信地址和邮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在通信过程都有哪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2.了解信封3.了解信封的书写方的书写方法师:“教科书第35页通过四幅照片为我们展示了一封信从寄到收的几个主要环节,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都有哪几个环节?同桌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刚才有些同学提到,从寄到收要经过邮局叔叔、阿姨分拣信件这一过程,那谁能说一说,他们是依据什么对信件进行分拣的呢?”教师将正确的答案写在黑板上。(信封上的邮政编码,可以讨论以下编码规律,本地区的邮政编码等。)“在课前,老师走访了邮局的工作人员,听他们讲,由于有些粗心大意的人忘记写邮政编码,或有些人根本不知道写邮政编码,给他们分拣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我们在座的一些同学可能也不太清楚应该如何写信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信封的书写方法。”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几个用过的信封,找几名学生说一说,信是寄到哪里的,邮政编码是什么,收信人是谁,这封信是从哪里寄出的、邮政编码是多少,以丰富学生对书写信封的感性知识。请学生默读教科书第34页男老师的一段话,边读边记寄信的要求 (要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标准信封),以及书写信封的格式,并对学生进行提问,老师随手1.看“教科书第35页通过四幅照片后同桌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学生自愿回答认真看老师出示的信封及自己课前准默读教科书第34页男老师的一段话后说出书写信封的格5.练习写信封6.布置家庭作业教师布置学生填写教科书第34页的空白信封,并相互检查自己填写得是否正确。教师可依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请学生从家长那里了解到的有关在信中不文明的行为讲给大家听,家庭作业1.填写教科书第37页的“我利用周末的时间,请父母带自己到邮局观察和感受邮政工学生填写的收信地址和发信地址既可以是课前了解的家也可以是其他地区全班同学针对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后反思1.了解邮政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养成尊重他们及其劳2.了解通信是人们相互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联系人与人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通信是人们相互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联系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标准信封及一张面值80分的邮票,并了解一位自己最想念的亲人或朋友家庭所在的详细地址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复习导入2.全班讨论“上次课,老师请同学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到邮局实地观察一下邮政工作者的劳动,下面就同学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介绍给大家,也可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观察,同学们对我们这个地区邮递员的工作已经有所了解,但对于其他地方邮递员的工作可能还是比较陌生的,教科书向我们展示了些地方的邮递员你们了解他们那里的地理环境吗?他们一般使用的工具是什么?除此之外,你们还想了解些什么呢?”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如果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了意见不一的情况,教师要加以引导,但决不意味着将现成的答案告诉他学生自愿发言(教师要注意加以引导,以免学生就事论事,发言的内容仅仅局限在对表面现象的描述上。)学生欣赏教科书第38页4.读信活动5.布置家庭作业教科书第39页呈现的三幅照片分别反映了边防战士、老人、莘莘学子在收到盼望多时的来信时的喜悦和激动的心情。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受到了一封非常想念的亲人或朋友的来信,你会是一种的亲人和朋友也一定会非向他介绍你的近况,并向他表达你的思念之情。我想,他读到你寄给他的这喜。”如果课上时间不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交流。教师提示学生,利用上次课学过的知识,正确地填写好信封,贴好邮票,并在放学回家,到邮局把这封信寄出去。家庭作业搜集反映目前农村道路交通状况的图片或文字资料。看教科书第39页呈现的三幅照片后说自己的感受。请自愿的学生向全班同学读一下信的内容课后反思12.路,越走越宽认识和了解我国日新月异的道路建设的发展变化,感受道路建设给人们教学重点:认识和了解我国日新月异的道路建教学难点寻找一位能够为学生介绍本地区道路状况变化的老人或者其他人员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4.教师小结师:“教科书第40~41页的几副图画、照片和文字,为我们展示的是各种各样的道路对人们的生活所产生的影响,请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这些道路你们熟悉吗?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道路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正是由于有了道路的建设和发展,才会有教科书中请老人或其他人为学生介绍本地区道路的发展变化。要突出先后的差别,以及对于本地区生活的影响:生产、商业、文化、报告应当比较具体,范围可以比较小,最好是学生报告后,教师鼓励学生就本地区道路情况向报告人教师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4.~41页的文字和图学生认真介绍后说体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选出讲得最好的同学出学生对报告人表示感阅读教科书第41页老师深入社会,与实际小组自主探讨学5、布置家庭作业家庭作业1.向家长介绍从报告所了2.任选一种本地的特产或目前本地较为常见的商品,向家长或其他成人了解其在运输过程都采用何有着怎样的变化。课后反思教学重点:认识和了解我国道路建设所取得教学难点:体验道路与人们生活及经济发展2.几分全国交通图,最好是铁路、公路、航线都有,3.注意建设中的铁路的情况,以及本地区最近的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师;通过上次的学习,同学了解到了我们这里道路的发展。今天,我们将在更大范围内认识道路和交学生朗读第42页的课一。3、探究活动二通。请学生朗读第42页的请学生对比教科书第42页和第43页的两幅铁路图,并观察第43页的两幅提问:你从中能够发现什师:与解放前相比,铁路最突出的变化是什么?(线路和长度加得非常显著,1949年前分布极为不均衡,西部完全没有铁路。)正在建设中的铁路有哪几条?从哪里通向哪里?出示教科书第42~第43页的分布图。)以1999年为例,利用统计图计算一下与1949年相比,铁路和公路分别增加了多少倍。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讨论公路和航线的发无论是我们生活他和地区还是整个中国,道路建设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科书第44页,虎子告诉我们他家乡的萝卜随着道路的发展走向了全国。其实我们这里也有许多产品通过各种道路走了出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些产品是怎样教师向学生介绍一种或几认真阅读教科书第42页和第43页的两幅铁路图,并观察第43页的两幅统计图后自己的发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一分全国交通图。让学生研究,从家乡将这些产品运出去应当利用什么交通工具,通过6、家庭作业种本地区的农业或工业产品,以及它们到都销往哪对完成任务较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布置家庭作业。1.阅读教科书第45~46页2.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图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