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复习中国社会转型期时代特征目录contents引言政治制度变革与民主化进程经济发展与现代化探索思想文化领域变革与开放社会生活变迁与风俗改革总结:中国社会转型期时代特征归纳01引言掌握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学生需要深入理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定义、起始时间、主要特征以及转型的原因和过程。分析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学生应能够分析转型期中国在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发生的重要变化,并理解这些变化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探讨转型期的历史意义与影响学生需要探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历史意义,包括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国际地位以及后世的影响。复习目的与要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大势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展开,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国际竞争加剧。同时,社会主义运动兴起,民族解放运动此起彼伏。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近代中国经历了多次战争和变革,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在政治上,封建专制统治腐朽没落,民主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在文化上,新旧思想激烈碰撞,西学东渐成为时代潮流。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到来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中国社会各阶层开始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层层深入变革,最终迎来了社会转型期的到来。时代背景概述02政治制度变革与民主化进程立宪运动的兴起01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宣布实行“预备立宪”,并成立宪政编查馆进行筹备。官制改革与《钦定宪法大纲》的颁布02清政府进行官制改革,并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形式。立宪派与革命派的论战03立宪派主张通过和平改良的方式实现宪政,而革命派则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论战。晚清政府改革与立宪运动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袁世凯篡权与北洋政府时期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建立了北洋政府,实行独裁统治,并试图恢复帝制。辛亥革命的爆发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随后各省纷纷独立,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北洋政府时期,中国陷入军阀割据和混战的局面,各派军阀为争夺地盘和权力展开激烈斗争。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为维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民主共和制度,发起了护法运动和护国运动,反对北洋政府的独裁统治。北洋政府时期政治斗争护法运动与护国运动军阀割据与混战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实行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确立了以蒋介石为首的独裁统治政治制度。同时,实行保甲制度和连坐法等高压政策,加强了对基层社会的控制。政治制度的确立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及政治制度03经济发展与现代化探索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受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民族危机加深,同时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得以初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以轻工业为主,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受到外国资本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发展艰难而缓慢。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实业救国思潮逐渐兴起,主张通过兴办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实业家的实践活动张謇、周学熙等著名实业家积极投身实践,创办了一系列近代企业,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思潮与实践活动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通商口岸,如上海、广州、天津等地。近代工业布局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布不平衡;受外国资本控制,缺乏独立性。近代工业的特点近代工业布局及特点分析农村经济变革与土地问题农村经济变革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经济逐渐发生变革,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农民与市场联系加强。土地问题近代中国土地问题严重,土地兼并和地主阶级剥削导致农民生活贫困,土地改革成为近代中国革命的重要任务之一。04思想文化领域变革与开放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发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专制和迷信。新文化运动兴起文学革命思想启蒙胡适等人倡导文学革命,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五四运动等后续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基础。030201新文化运动及其影响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学生、知识分子等群体纷纷参与,呼吁民主、科学、自由等价值观念。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前后,各种思想流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包括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解放潮流各种思想流派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论争,如“问题与主义”之争、“科玄论战”等。文化论争五四运动前后思想解放潮流
马克思主义传播及中国共产党成立马克思主义传播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早期革命活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积极领导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等革命活动,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抗战时期文化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工作围绕抗日救亡主题展开,包括创作抗日歌曲、戏剧、电影等文艺作品,以及组织抗日宣传队等。三十年代文化论战20世纪30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界发生了关于“中国文化本位”的论战,涉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等问题。文化统一战线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文化统一战线的号召,团结各阶层、各民族共同抗日。三十年代文化论战和抗战时期文化工作05社会生活变迁与风俗改革民国时期,受西方影响,服饰逐渐多元化。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等并存,女性服饰也开始多样化,旗袍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受到欢迎。服饰变化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西餐逐渐在中国流行开来。同时,传统的中国饮食文化也受到影响,出现了融合中西元素的创新菜品。饮食变化城市中出现了石库门、里弄等具有特色的民居建筑。同时,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高楼大厦逐渐增多,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居住变化服饰、饮食、居住等方面变化交通工具进步火车、汽车、轮船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大大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通讯工具进步电报、电话等通讯工具的出现和普及,使得信息传递更加迅速和便捷,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交通、通讯工具进步对人们生活影响电影、戏剧、音乐、舞蹈等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娱乐方式多样化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还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娱乐方式的意义娱乐方式多样化及其意义VS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习俗在民间得以传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传统节日习俗的演变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传统节日习俗也发生了变化。例如,春节的庆祝方式更加现代化和多元化,既有传统的舞龙舞狮、放鞭炮等习俗,也有看春晚、发微信红包等现代庆祝方式。这种演变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和创新性。传统节日习俗的传承传统节日习俗传承和演变06总结:中国社会转型期时代特征归纳123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多次政治制度变革,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这些变革推动了社会进步,促进了思想解放。政治制度变革推动社会进步随着政治制度变革的深入,中国民主化进程不断加速,人民参与政治决策的机会逐渐增多,推动了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实现。民主化进程加速在政治制度变革的推动下,中国国家治理体系逐渐实现现代化,政府职能转变、法治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政治制度变革对社会发展推动作用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转型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多次转型,如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等,这些转型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和进步。工业化进程加速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中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推动了国家现代化进程。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积极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发展在转型期中重要地位思想文化领域开放引领社会进步方向在思想文化领域开放的过程中,中国教育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培养了大量具有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为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持。教育改革培养新型人才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多次思想解放运动,如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这些运动打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思想解放的推进,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开放和多元化。文化交流促进思想开放社会生活变迁反映时代精神风貌近代以来,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会复习课堂笔记试题及答案
- 无障碍栏杆施工方案设计
- 商超货架防水施工方案
- 2024较难项目管理试题及答案
- 协会 日常运营方案范本
- 2024年微生物检验的科技趋势试题及答案
- 证券从业资格证复习方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际国内经济政策的比较试题及答案
- Explore核心农业技术的应用试题及答案
- 证券从业资格证国际金融市场试题及答案
- DB65-T 4828-2024 和田玉(子料)鉴定
-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中学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 DB32-T 4765-2024 化工行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实施指南
- 龟兔赛跑英语故事带翻译完整版
- 中学驻校教官管理方案
- Siemens Simcenter:Simcenter声振耦合分析技术教程.Tex.header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17课《紫藤萝瀑布》名师-特级教师-余映潮公开课课件
- 项目HSE组织机构和职责
- 2024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管理规范
- 乙酸说课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2023年重庆大渡口公安分局招聘辅警考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