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语文八下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语文八下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语文八下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语文八下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语文八下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语文八下期末监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回到家乡重庆,我欣喜地发现不仅高楼林立,而且车流也鳞次栉比。B.他演讲时,贯穿古今,引经据典,获得听众阵阵掌声。C.阅读中,很多人都容易犯断章取义的毛病。D.每当夜阑人静的时候,她总喜欢就着一杯清茶,在灯下读书。2.(2分)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①随后,这种省钱、安全、有效的虚拟方法被推广到各行各业中。②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便开始将虚拟现实技术用于培训宇航员。③它始于军事和航空航天领域的需求。④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更是大步走进工业、建筑设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各方面,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⑤例如,克莱斯勒公司1998年初便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设计某两种新型车上取得突破,首次使设计的新车直接从计算机屏幕投入生产线,也就是说完全省略了中间的试生产过程。⑥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A.②③①⑤④⑥ B.⑥②③①④⑤ C.②①④③⑤⑥ D.⑥③②①⑤④3.(2分)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皑皑(ái)农谚(yàn)羁绊(jī)挑拨离间(jiān)B.闸口(zhá)旷野(kuàng)怅惘(wǎng)接踵而至(chōng)C.恐吓(hè)蛮横(hèng)寒噤(jìn)暴风骤雨(jù)D.闭塞(sāi)凋零(diāo)隧道(suì)草长莺飞(yīng)4.(2分)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颗怎样固执而又简单的心啊?B.你让我谈谈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怎么谈才好。C.《敬业与乐业》是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的作品,文章告诉读者对待“业”必须保持“趣味”和“责任心”。D.有人以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5.(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探察风雨变换苍劲(jìn)拾级而上(shè)B.浮躁纷至沓来寒噤(jìn)强词夺理(qiǎng)C.狡辩振耳欲聋霎时(chà)挑拨离间(jiàn)D.演译名副其实拙劣(zhuó)目眩神迷(xuàn)6.(2分)下列词语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归省(xǐng)瞭望不知所错强词夺理(qiáng)B.亢奋(kàng)晦暗人情世故戛然而止(gǎ)C.幽悄(qiāo)斡旋消声匿迹怒不可遏(è)D.两栖(qī)追溯风云变幻拾级而上(shè)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课内文言文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心乐之(________)(2)可百许头(________)(3)佁然不动(__________)2.翻译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用生动贴切的比喻是本文的一大语言特色。例如:“如鸣珮环”,用珮环自然相碰发出的声音来比喻泉水注入潭里的声音,给人以美的享受。B.文中写到潭中鱼:“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表现鱼在水中自由欢快游乐的情景。C.本文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地反衬出作者心中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表露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D.文章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移步换景,抓住了小石潭的清幽、冷寂的特点来写的。8、(3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涵虚”句中“太清”指天空,“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B.“欲济”句中“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C.“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D.最后两句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2.品味“蒸”和“撼”的妙处。3.“坐观垂钓者,徒有羨鱼情”隐喻____________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9、(7分)默写。(1)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________。(《关雎》)(2)欲济无舟楫,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曲径通幽处,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作》)(5)《送友人》中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6)《大道之行也》中体现“大同世界”人人具有博爱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冬眠的奥秘张劲硕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们,掌握着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乌鳢,还有海里的鳗鲡。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也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挨过环境严酷的时间段。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1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就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有3、4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减)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阅读第②段,指出冬眠动物与睡觉的本质区别。3.第③段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4.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5.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其推测依据有哪些?请结合④⑤两段简要概括。11、(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大象在中国①长鼻,大耳,憨态可掬的庞然大物——象,如今大量繁衍生息在非洲及东南亚国家。3000多年前,在我国的黄河流域,也处处遍布着它的足迹。②1973年,甘肃省庆阳市马莲河畔发掘出一具大象化石,装架后的古象身高4米,体长8米,门齿长3.03米。因该象化石出土于黄河流域,故定名“黄河象”。黄河象化石对古代甘肃庆阳地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资料。③甲骨文中有“”字,字形十分形象:胖体、长鼻,活脱脱一幅大象的简笔画。甲骨卜辞中,有不少记载商人捕象的事,最多一次捕获竟达7头之多,《甲骨文合集》37365:“获象七,雉三十。”可见,在商人聚居的黄河流域,大象是普遍存在的。今天河南省简称“豫”,原因就是其地古时候产象。“豫”字的本来意思就是象,《说文》:“豫,象之大者。”有人据此推测,那时的黄河流域曾是森林茂密、气候温润的地方。④后来,随着林木的大量砍伐及气候变冷,大象逐渐南迁,至战国时,我国北方已经见不到象的踪影了。这一点,在《韩非子·解老》中有反映:“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因为人们见不到活象了,只能根据死象的骨骼揣摩其形象。这就是“想象”一词的来源。⑤商朝时候,人们用象帮助劳作,甲骨文的“为”字就是手牵象的会意字,用象干活,这就是“为”,后来“为”成为一个应用广泛的“万能”动词,这也说明了象与我国文字的渊源。⑥我国古代人民把大象视作吉祥物。殷墟出土文物中,有玉象、象尊等,造型玲珑可爱。古代,达官贵人佩戴象牙饰物以显示身份。象箸、象栉、象环、象簟都是名贵之物。过去把豪华的筵席称为“象筵”,意含吉祥富贵。民间年画中,有童子骑象持如意图、象背驮花瓶图,也是取“吉祥如意”“太平有象”之意。⑦“象”象征着吉祥欢乐,“豫”也是。《尔雅·释诂》:“豫,乐也。”《易经》中六十四卦之一的“豫卦”,是吉利之卦。《易经》:“象曰:‘雷出地奋,豫。’”春天,雷声震动,万物复苏,自然界一切顺祥、和乐。欧阳修《伶官传序》中“逸豫可以亡身”,则告诫人们不要耽于享乐。上海有著名的“豫园”,园主人潘允端。他年轻时将住宅西面的菜田一角聚石凿池,构亭艺竹,建造园林。后入仕途,曾任四川布政使。潘允端还乡后,全力以赴修建园林,称为了让父亲安享晚年,故取名“豫园”,有“豫悦老亲”之意。⑧由于人类的贪婪,野生象的数量锐减。现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有小的野生象种群,已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冒易公约。(作者:陈运舟,选自《咬文嚼字》,有改动)1.阅读③—⑦段,说说人才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象与中国文化的渊源。2.阅读第③段,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有人据此推测,那时的黄河流域曾是森林茂密、气候温暖的地方。3.第⑦段要有两种说明方法,任选其中一种,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走近名著。(1)《傅雷家书》中父亲与儿子____①(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_____②”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2)名著中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A.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西游记》)B.李逵——拳打镇关西(《水浒传》)C.曹操——败走华容道(《三国演义》)D.格列佛——游历慧骃国(《格列佛游记》)(3)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根据要求填空他慢慢的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他把枪放在膝盖上,狠狠的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懦弱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中的“他”是指_________,他在疾病缠身、丧失战斗能力的艰难处境下,内心经历了严峻的考验。节选部分表现了他由____、动摇到_____心理历程。13、(5分)综合性学习。班级开展了“以‘和’为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解读“和”字】(1)同学们搜集了关于“和”字的材料,请与他们一起解读。材料一:和,相应也。从口,禾声。——《说文解字》材料二:“和”是个通俗字体,本来应是清末名人翁同龢的那个龢字。这个字极妙:左边是间屋子,里面悬有三个编钟——古来“三”即代表多也,所以那是一组编钟“象形”而不是“三张嘴”,因为下面是一个排箫:这分明表示是音乐合奏——合奏第一原则就是“和”音,此古圣人之妙思也。——周汝昌《和谐之思》①根据以上材料可推测“和”字的本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根据以上材料和小篆的“和”字,你了解了汉字的构造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写“和”歌】(2)同学们编写了一曲《“和”字歌》。________的日子年丰民和,________的百姓共享家和,________的邻里亲近祥和,________的儿女传承亲和。你积累了一组关于“和”的叠词,这些词语填入歌中,最合适的顺序是(____)①和和顺顺②和和乐乐③和和睦睦④和和美美A.④②③①B.②①④③C.③④①②D.①④③②【制作“和”报】(3)同学们制作了以“和平”为主题的手抄报,摘录了以下一则新闻。新华社南京12月12日电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请为这则新闻拟标题,不超过22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作文。人生总有很多相遇。与他人相遇,也许就是一次心灵的碰撞;与自然相遇,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遇,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遇,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总有一次相遇,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要求:①以“相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600字以上。②可以回忆身边生活,写出真情感。③加点联想和想象,让情节更精彩。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鳞次栉比,栉:梳篦的总称。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2、D【解题分析】

考查句子排序。根据各句内容、代词和时间的先后顺序可以排序。语段说明的主要对象是“虚拟现实技术”,故⑥放首位;③中的“它”指的是“虚拟现实技术”所以③应在⑥之后;然后根据②的内容可以看出它举例证明了③,所以应为②紧接③;再根据表时间的词语“随后”和⑤的内容可看出⑤是举例证明了①,最后根据时间的先后及④“近年来”可得出应为①⑤④。所以正确排序为:⑥③②①⑤④,故选D。3、B【解题分析】

A.挑拨离间(jiàn);C.暴风骤雨(zhòu);D.闭塞(sè);故选B。4、C【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掌握和运用情况。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平时要善于归纳整理各种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此题解题时要细读语句,了解标点的正确使用方法。A项的标点使用有误,应该把问号改为叹号;B项有误,应该把问号改为逗号;D项有误,应该把句号改为问号。故选C。5、B【解题分析】

A.有误,风雨变换——风雨变幻,苍劲(jìng);C.有误,振耳欲聋——震耳欲聋,霎时(shà);D.有误,演译——演绎,拙劣(zhuō)。故选B。6、D【解题分析】

A.不知所错-不知所措、强词夺理(qiáng)-(qiǎng);B.戛然而止(gǎ)-(jiá);C.幽悄(qiāo)-(qiǎo)、消声匿迹-销声匿迹;故选D。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1)以……为乐(2)大约(3)……的样子2.(1)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只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3.B【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乐”:以……为乐。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佁然”作为生僻词的意思,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点睛:推断实词意思有下列方法:1、联想推断法。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联想有关成语中词语的含义来推断。2、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短语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词组短语也是如此。3、语法推断法。要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4、音形推断法。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会意字。从形旁可推知字义。5、邻词推断法。运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知识,借助邻近词语含义推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斗”“蛇”“明灭”等字词的翻译。3.试题分析:B项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改为:是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表现了潭水的清澈。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8、1.B2.“蒸”给人以云蒸霞蔚、龙腾虎跃、万马奔腾之势。显示出洞庭湖丰富的积蓄。“撼”笔力千钧,使人仿佛看到巨澜飞动,惊涛拍岸的场景,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势宏大。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3.想要做官却没有途径希望借张丞相一臂之力【解题分析】1.B.“欲济”句中“济”即渡,想渡湖而没有船只,比喻想做官而无人引荐。故B错误,选B。2.本题考查炼字。1)解释字的意思。“蒸”蒸腾的意思,“撼”是摇动的意思。2)解读语境意思。“蒸”这里指水汽蒸腾弥漫云梦泽,“撼”这里指水波摇动岳阳城、3)分析效果。“蒸”写出了水汽之大,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撼”采用夸张的手法,借岳阳城的动来衬托洞庭湖水的波澜壮阔。4)感情。本诗从题目和尾联看出其具有请求举荐的政治目的,所以表现了作者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3.本题考查主题。最后两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诗人借了这句古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9、琴瑟友之端居耻圣明禅房花木深缥缈孤鸿影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解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默写时,要注意琴、瑟、禅、缥、缈、鸿几个易错的字形。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从人们向往冬眠引出冬眠的动物有着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这个话题,新颖别致,发人深思,易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在结构上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2.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3.不能。“几乎完全不呼吸”说明还是有呼吸的,去掉“几乎”二字后,意思变成了一点儿都不呼吸,这与常识不符合,也不符合科学真理,这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与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4.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通过冬眠菊头蝠与冬眠老鼠的比较,以准确的数字说明了蝙蝠打破了“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这个规律,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增强了说明的效果,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5.)①冬眠可以提高寿命。②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人类的体型相对比较大;③人类和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猴子能冬眠,人类当然也可以。【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说明文首段的作用。解答此题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分析。从内容上看,第一段由人们对冬眠的向往,引出说明的话题,并指出动物的冬眠中有许多人类所不知的奥秘,以此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从结构上看,本段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2.文章第二段,以鱼类为例具体的说明冬眠与睡觉的不同,段末得出结论“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根据这句话提炼作答即可。3.解答此类题先说明词语的意思,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再说明删去此词句子的意思,最后强调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题首先明确观点:不能删去。“几乎”表示程度,意思是说差不多不呼吸,但还有少量的呼吸;如果去掉,则表示一点儿都不呼吸,这与事实明显不符合,没有了呼吸又怎么能生存呢。最后强调一下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即可。4.解答时要知道说明方法的种类: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要知道每种说明方法的标志,做题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等方面来表达其作用。结合段落内容来看,“比如大象就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一句,运用了举例子与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以此来准确突出说明冬眠“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点睛: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可以套用下面的格式去作答:运用**的说明方法,**地说明的****。注意此格式包含三个要点:说明方法+说明方法自身的作用(下定义——科学准确、作比较——突出、打比方——生动形象、分类别——条理清晰、列数字——准确具体、举例子——具体)+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5.解答此题找到与问题相对应的段落,即可从中筛选出答案。文章第四、五段阐述了这一问题,根据冬眠“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等句子来归纳整理出答案。11、1.①象与我国文字的渊源;②我国古代人民把大象视作吉祥物。2.据此推测,意思是据此估计,表消息来源。说明了“那时的黄河流域曾是森林茂密、气候温暖的地方”这一结论是根据《说文解字》估计得来,并不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3.示例:引用。引用《易经》中的卦辞,说明“豫”和“象”一样,也是象征吉祥欢乐,增强了文章说服力,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解题分析】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③—⑦段,结合关键句子概括即可。根据③—⑤段的关键句子“甲骨文中有‘’字,字形十分形象:胖体、长鼻,活脱脱一幅大象的简笔画。”“因为人们见不到活象了,只能根据死象的骨骼揣摩其形象。这就是‘想象’一词的来源。”“后来‘为’成为一个应用广泛的‘万能’动词,这也说明了象与我国文字的渊源。”,可概括为:说明了象与我国文字的渊源;根据⑥—⑦段的关键句“我国古代人民把大象视作吉祥物。”和“‘象’象征着吉祥欢乐”可概括为:说明了我国古代人民把大象视作吉祥物。2.要求学生首先分析加点词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分析。如:据此推测,意思是据此估计,表示消息来源并不确定。结合“今天河南省简称‘豫’,原因就是其地古时候产象。‘豫’字的本来意思就是象,《说文》:‘豫,象之大者。’”分析:说明了结论是根据《说文解字》估计得来,并不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3.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即可。结合“象曰:‘雷出地奋,豫。’”分析,采用了作引用的说明方法。结合“上海有著名的‘豫园’,园主人潘允端。他年轻时将住宅西面的菜田一角聚石凿池,构亭艺竹,建造园林。后入仕途,曾任四川布政使。潘允端还乡后,全力以赴修建园林,称为了让父亲安享晚年,故取名‘豫园’,有‘豫悦老亲’之意。”分析,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然后根据两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写出表达作用即可。如:举例子。举了上海“豫园”的首位园主人潘允端,取名“豫园”的例子,具体真实地说明了“豫”和“象”一样,也象征吉祥欢乐,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1)①傅聪②真诚(2)B(3)保尔(保尔•柯察金)绝望战胜自我(战胜懦弱、摆脱困境、坚定信念均可)【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傅雷家书》的阅读理解。《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傅雷家书》中父亲与儿子傅聪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2)B.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水浒传》)。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名著故事情节的能力。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从“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句经典的语言描写可知,“他”指的是保尔。“他慢慢的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由这些语句可以看出保尔由绝望、动摇到坚定信念心理历程的。13、(1)①音乐合奏的第一原则——“和”音②通过发音、意义和形状来构造(2)A(3)主席在国家公祭仪式上发表和平演讲【解题分析】试题分析:(1)①根据材料可推测“和”字的本义。可提取相应的关键句作答。如材料二:“合奏第一原则就是‘和’音,此古圣人之妙思也”。②了解汉字的构造特点。“和,相应也”为发音,“左边是间屋子,里面悬有三个编钟”是形状,“这分明表示是音乐合奏”是意义。(2)运用搭配的方法进行破题、解题,是最快的一种方法,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在我们汉语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些词搭配的对象是不同的,词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词语的搭配要符合两个原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