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山东省武城县语文八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束缚翡翠川流不息不知所错B.烦燥赋予分崩离析纷至沓来C.帷幕模糊察颜观色人情世故D.骨骼严峻大彻大悟怒不可遏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葛老师的青春期教育讲座,使同学们提高了青春期自我保护的意识。B.你听,正萧萧斑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C.能不能合理安排自习时间,是提高自习课效率的根本保证。D.“为爱助力公益活动”得到了全校师生的积极关注和大力支持。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恭顺煞风景震耳欲聋名副其实B.高梁湿漉漉草长莺飞挑拔离间C.瞭望摄像头招遥撞骗相辅相成D.撺掇霓红灯人情事故川流不息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B.“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C.奥运吉祥物福娃,以它憨态可掬的形象,向人们传递着友谊、和平,积极进取,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D.即使日本政府一再美化侵略行径,但是不能掩盖历史真相。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了三峡,江面宽阔,眼前豁然开朗。B.这次的演出,集合杰出的艺人同台亮相,其精彩程度令人叹为观止。C.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而同学们还沉醉在老师美妙的故事中。D.小伙伴们在花园里玩捉迷藏的游戏,不一会儿,大家都销声匿迹了。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为“唐宋八大家”之一。B.《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战国中叶的诗歌305篇。D.《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作者鲁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项是()A.絮叨矗立销声匿迹B.懈息神龛振耳欲聋C.欺侮携带一代一路D.浮躁追朔漫不经心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韩愈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字昌黎,世称“韩昌黎”。B.《庄子》是道家经典书籍,《礼记》是儒家经典书籍。C.《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9、诗文名句默写。(1)微君之躬,________?(《诗经·式微》)(2)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曲径通幽处,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5)________,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6)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卜算子·咏梅》中表现出梅花志洁高尚,虽历经艰辛,也不会趋炎附势,而只会坚守节操的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1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南宋哲学家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万丈高楼平地起”,大楼要一层一层往上盖,书也要一点一点认真读。读书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读书急于求成,就好像肚子饿了吃饭,狼吞虎咽,囫囵吞枣,不仅没能品尝到菜yáo的滋味,甚至可能会因噎废食。数学家华罗庚也说:“学习上切忌好高鹜远,急于求成。学得不扎实,你想来得快些,结果反倒慢了。”可见,循序渐进是一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读书方法。(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熟(________)读菜yáo(________)扎(________)实(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3)“因噎废食”中“废”的意思是(_______)A.停止B.忘记C.不再继续D.荒芜(4)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大地震①全球每年大约发生地震500万次,其中多数地震我们不能感知,但超强度的大地震则给人类带来沉重的灾难。2005年10月8日,发生在南亚次大陆北部地区的大地震导致超过7万人丧生。②地震学家都想找到预测地震的方法,有人希望通过动物在地震发生前的异常行为来预测地震,有人希望通过岩石受压变形后的形状来预测地震,有人希望用电脑技术分析地震的活动性,美国科学家曾建议建立一个由800个地球定位系统(GPS)站和200个应变计组成的监测网,以便更好地监测地壳的变化,但直到现在,准确预报地震仍是一个梦想。③1993年,美国科学家认为,他们终于逮到了一条有关地震的“大鱼”,于是警告帕克菲尔德地区的居民,几天之内当地发生地震的可能性高达37%。可是,最后的结果是人们虚惊一场。1995年,俄罗斯科学家弗拉迪米尔波罗克在利用小地震预测大地震方面似乎取得了突破,因为他成功地预测了日本神户发生的大地震,还成功预测了2003年12月发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地震。可是,接下来他关于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将发生地震的预测却没有成功。于是,人们对他的“小地震是大地震预兆”的理论提出了质疑。④我国科学家尹祥础用21年时间创建了中国独特的“加卸载响应比”地震预测理论。他认为,临近地震的时候,地震区域的地质结构非常脆弱,就像一头负载已经达到极限的骆驼一样,这时候哪怕在骆驼的身上再加一根稻草,就可能把骆驼压垮。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他于2004年3月曾预测“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地区未来l到2年内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大”。2005年10月发生在南亚次大陆的大地震印证了他的预言。即使如此,尹祥础还是认为地震预测是一项科学难题,一旦发布的地震预测结果不准确,就可能引起公众不必要的恐慌。⑤从理论上说,地震预测应该是在地震发生之前,能够明确地指出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以及规模、震级等。照这一要求看,迄今为止地震预测技术仍未成熟。⑥地震学家认为,地震预测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原因:其一,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很难验证研究者的思路、方法及观测结果。其二,地球具有“不可入性”,仅仅用来自地球表面的观测资料来推断地下的物理过程是十分困难的。其三,如果承认地震是地壳内的一种临界现象,那么它具有不稳定性,对初始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这就可能导致对地震发生时刻的预测的不确定。⑦看来,人类对地震孕育发生的原理、规律虽有所认识,但还没有完全认识;人类可以对某些类型的地震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还不能预报所有的地震。1.文中介绍的预测地震的方法主要有哪些?请概括并列出。2.选文第④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说一说第①段“全球每年大约发生地震500万次”一句中的“大约”为何不能删去。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观秦兵马俑①车驶过秦始皇陵,骊山巍峨,扑人眉宇。一个高高的土丘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石榴树,田地里长满了青青的蔬菜,间或能看到青翠茁壮、逗人喜爱的麦苗。②西安是一个最容易让人发思古幽情的地方。看到半坡,自然就想到了蒙昧远古的祖先,想到汉族公认的始祖轩辕黄帝。骊山当然让我想到周幽王和骊姬,始皇陵里埋着妇孺皆知的秦始皇,而茂陵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的陵墓。至于唐代,那遗迹更是到处可见。抬头一看,低头一想,无一不让你想到唐诗辉煌的黄金时代,想到那些显赫的诗人与脍炙人口的诗句。走过灞桥,我怎会不想到当年折柳赠别的名句和真挚不舍的友情呢?一看到终南山,那“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的吟咏之声,就在我耳边响起。一走过渭水,那“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的诗句马上把我带到了长安的深秋中,凉意袭人。而“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把春雨中千树万树枝头滴着红雨的杏花带到我眼前,湿意阵阵。大明宫“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①”,我仿佛亲眼目睹当年世界首都长安的情景,大街上熙熙攘攘,在黄皮肤的人群中夹杂着不少或白或黑、衣着怪异、语言奇特的外国学者、商人、僧侣、外交官。……③总之,在乘车驶向秦俑馆的路上,我眼前幻影迷离,心头忆念零乱,耳旁响着、嘴里吟着美妙的诗句,纵横八百里,上下数千年,浮想联翩,心潮腾涌。我既愉快,又怅惘;既兴奋,又冷静,中间还夹杂一点似乎是骄傲的意味。④就这样,转眼之间,我们到了秦兵马俑馆。⑤我们先参观了大厅旁边的一间小厅。中间陈列着一辆铜车、四匹铜马。四匹铜马神采奕奕,仿佛正在努力拉着铜车奔驰。一个铜军官坐在车上,驾着这四匹马。看到这样精致绝伦的艺术国宝,人们都不禁啧啧称叹,我心中那一点骄傲的意味不由得浓烈起来了。⑥走进大厅,那真是硕大无比,目测至少有几个足球场大。站在栏杆旁边向下面的大坑里望去,那兵俑和马俑都成排成行地站在那里。将军俑、铠甲武士俑、骑马俑等等,好像都聚精会神地站在那里,静候命令,一个个秩序井然,纪律严明,身体笔直,纹丝不动。兵俑中间间杂着一些马俑,也都严肃整齐,伫立待命。我原以为,这些兵俑都是一个模子里塑制出来的,千篇一律。但是仔细一看才发现,他们的面部表情几乎都不相同:有的像是在微笑,有的像是在说话,有的光着下颔,有的留着胡子,个个栩栩如生,神态各异,没有发现一个愁眉苦脸的。我简直难以想象当年的艺术家是怎样塑制这些兵马俑的。这不叫它是宇宙间一大奇迹又叫它什么呢?⑦我的思潮又腾涌起来,眼前幻象浮动,心头波浪翻滚。我仿佛看到前排坑道里的兵俑和马俑一齐跳动起来。兵俑跑在前面,马俑紧紧地跟在后面,有的兵俑骑上马俑,他们都在将军俑的率领下,奋勇前进。后排坑道里那些还没被完全挖出来的兵俑和马俑,有的只露出了头,有的露出了半身,有的直着身子,有的歪着身子,也都在那里活动起来。那高低不平的地面此时在我眼中忽然变成了海浪,汹涌澎湃。兵俑和马俑正从海浪中挣扎出来,奋勇地向前奔去。他们一飞出大厅,看到河山大地花团锦簇,人们意气风发,都大为惊诧与兴奋。他们边说边飞,浩浩荡荡,飞向骊山,飞向天空。⑧这八百里秦川可真是一块宝地啊!几千年来,我们多少代人在这里胼手胝足②,辛勤耕耘,才收拾出如今这样的锦绣河山。现在在秦俑馆内,外国朋友,男女老幼,穿着五光十色的衣服,说着稀奇古怪的语言,其数目远超过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我,那油然而生的骄傲感与幸福感,现在更加浓烈起来了。⑨我依依不舍地离开秦俑馆。此时天色渐晚,骊山山顶隐入薄薄的暮霭中,周围一片宁静。那浩浩荡荡的兵马俑队伍大概已经飞越了骊山,伴随我的心飞掠那八百里秦川。(摘自《季羡林散文选》,有删改)(注)①冕旒(miǎnliú):这里代指古代帝王。②胼手胝足:手脚上因劳作而结满了老茧。1.通读全文,依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游踪所见(所想)所感(1)丰富的历史遗迹,灿烂的诗歌文化似乎有一点骄傲的意味秦兵马俑馆小厅(2)骄傲的意味浓烈起来了秦兵马俑馆大厅规模宏大,形态各异,飞奔向前(3)2.简要分析第④段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3.联系上下文,赏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色与表达作用。4.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①段的景物描写为全文定下了充满活力、兴奋昂扬的情感基调。B.第②段末尾的省略号隐含的意思是:在西安,引发思古幽情的历史遗迹与脍炙人口的诗歌还有很多。C.第⑥段末尾画线句强调的意思是“不知道到底要怎么称呼、评价那些兵马俑才恰当”。D.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与第②段画线诗句表达的意境是不同的。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课外文言文阅读徐有功廷争徐大理有功①,每见武后将杀人,必据法廷争。尝与后反复,辞色愈厉,后大怒,令拽出斩之,犹回顾曰:“臣身虽死,法终不可改。”至市临刑得免,除名为庶人。如是再三终不挫折朝廷依赖至今犹怀之。(选自唐·刘餗《隋唐嘉话》)(注)①徐大理有功:徐有功,唐初人,武则天执政时任大理寺卿(最高法官)。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辞色愈厉/征于色,发于声B.臣身虽死/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尝与后反复/窥谷忘反D.犹回顾曰/顾野有麦场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如是再三终不挫折朝廷依赖至今犹怀之3.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徐有功竭力维护“法终不可改”的具体表现。14、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林尽水源尽:(_______________)(2)阡陌交通交通:(________________)(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______________)(4)不足为外人道也足:(_____________)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B.问所从来,具答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其中往来种作太守即遣人随其往D.便扶向路寻向所志3.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跟现代汉语里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不足为外人道也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阡陌交通,鸡犬相闻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武陵人/捕鱼为业B.渔人甚/异之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太守/即遣人/随其往5.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渔人划着船沿着溪水前行,遇见一个美丽的桃花林。水穷林尽,从一个仅容一人的下厂洞口过一山,发现一个环境优美的村落。B.渔人与村民交谈得知,他们的祖先在先秦时躲避战乱来到此地生息,此后再也没有出过外面,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也不知道外面是何朝何代了。C.在这个封闭的村子里,土地平阔,良田肥沃,屋舍整齐,竹翠池美,鸡鸣狗叫,一派宁静、和谐景象;村民自耕自足自乐,淳朴热情好客,对这里的生活很是满足,对外面的世界并不向往。D.细心的渔人虽然作了标记,但当他回去后带着人再次去寻访桃花源时,却迷失了路,再也找不见了。以后也曾有人去寻找,还是图劳无果。在作者看来,美好的桃花源在当时是不存在的,只存在于自己和刘子骥等高尚的人的理想之中,也许将来会变成现实。6.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男女衣着,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作文(40分)15、阅读下面的要求,完成作文。请以“走进________”为题日,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D【解题分析】
A.不知所错——不知所措;B.烦燥——烦躁;C.察颜观色——察言观色;D.正确。故选D。2、C【解题分析】
C.一面与两面,应在“是”的后面加上“能否”;或去掉前面的“不能”。3、A【解题分析】
B.高粱、挑拨离间;C.招摇撞骗;D.霓虹灯、人情世故;故选A。4、B【解题分析】A词语顺序颠倒。应该是“观察、分析、解决”;C成分残缺。在“积极进取”后边加上“的精神”;D关联词使用不当。将“即使……”改为“虽然……”,或将“但是……”改为“也……”。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5、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D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此处与语境不符合。6、C【解题分析】
C.将“现实主义”改为“浪漫主义”。故选C。7、A【解题分析】
B项,振一震。C项,代一带。D项,朔一溯。故选A。8、A【解题分析】
A.错误,韩愈,字退之。9、(1)胡为乎泥中(2)海内存知己(3)气蒸云梦泽(4)禅房花木深(5)挥手自兹去(6)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7)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诗词默写,注意不要多字、漏字、错字。本题需要注意“禅”、“兹”、“碾”等字。10、(1)熟(shú)yáo(肴)扎(zhā)(2)好高鹜远,正确写法是好高骛远(3)A(4)比喻【解题分析】
(1)对于字音题,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注意平翘舌等。拿不准的字一定要查字典。如“熟”是翘舌音。(2)对于字形题,平时要注意积累,辨别形似字,特别是同音形似字(音近形似字)。音近异形字要特别注意据义定形,一般的形似字可以以音记形,帮助记忆。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本题要注意“肴”和“淆”的音形区别,“骛”和“鹜”的音形区别。(3)“因噎废食”意为“因为吃东西噎住,索性就什么也不吃了。比喻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把应该做的事情停下来不干了”。所以,“废”的意思是“停止”,故选A。(4)该比喻句的本体是“读书”,比喻词是“好像”,喻体是“吃饭”。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1.A.动物在地震发生前的异常行为;B.通过岩石受压变形后的形状;C.用电脑技术分析地震的活动性;D.用地球定位系统(GPS)站和应变计组成的监测网;E.以“加卸载响应比”预测地震;F.利用小地震预测大地震。2.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临近地震时,地震区域的地质结构脆弱的程度,给人以清晰准确的认识。3.“约”字表推测,是“大约、大概”的意思;删去后全球每年地震就限定在“500万次”,太绝对了,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解题分析】1..文中介绍的预测地震的方法主要有哪些?请概括并列出。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关键性的语句,然后列出即得正解。2..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理解与运用。说明方法常考的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举例子: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事例进行说明,能将某些不易理解的事物或比较抽象的事理说得真切具体,清楚明了。作比较:可以是同类事物比较,可以是不同类事物比较,还可以将同一事物的先后情况相比较,这些都是为了更准确地揭示和突出突出突出突出事物的特征。列数字:即用列举数字来体现说明特点的一种说明方法,能从数量上直接说明事物的特征,其作用是能把说明对象的特点说得更准确无误。打比方:借助大家熟悉的事物,取其相似之处来打比方,能使原先较难说清的事物特征变得浅显易懂,生动形象。然后结合语境具体分析。3..说一说“全球每年大约发生地震500万次”一句中的“大约”为什么不能删去。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考查。特点:简明,准确,严密。此类型的题目一般回答都是否定的,然后结合语言特点进行分析。小题1】、地震预测非常困难,但那么多的地震学家仍然孜孜不倦地努力着。请谈谈你对此的感想。此题考查学生思维开放能力,答案不唯一,但必须与“科学无止境”相关,言之成理即可。12、1.(1)乘车驶向秦俑馆的路上(2)精致绝伦的艺术国宝(3)油然而生的骄傲感与幸福感更加强烈2.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在驶向秦俑馆路上的情形,引出下文对秦兵马俑的所见所感。3.该句用了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朗朗上口,同时从听觉等多种感官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秦俑馆的期待和即将见到它的激动和兴奋。4.C【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概括要点时,尽量摘引原文词句来概括归纳,并注意答题的全面完整。⑴处应为地点,结合第一段“车驶过秦始皇陵”得出。⑵为作者在小厅的所见,结合第⑤段“看到这样精致绝伦的艺术国宝”可以得出。⑶为作者在大厅的所感,结合前两空和第⑧段“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我,那油然而生的骄傲感与幸福感,现在更加浓烈起来了”可以得出。2.此题考查语段在文中的作用。这类题型,先读懂文章内容,注意语段所在的位置;再从内容和结构上两个方面来答题。第④在文章的中间,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在驶向秦俑馆路上的情形,引出下文对秦兵马俑的所见所感。3.句子赏析一般从动词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解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表现了…感情。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便于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第③段划线句子“我眼前幻影迷离,心头忆念零乱,耳旁响着、嘴里吟着美妙的诗句,纵横八百里,上下数千年,浮想联翩,心潮腾涌”运用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了语势。同时运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描写,结合“在乘车驶向秦俑馆的路上”理解,作者对即将见到秦俑充满期待,内心激动。4.C.理解不当,画线句强调的是兵马俑给人的震撼,是宇宙间的一大奇迹。故选C。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1.C2.如是再三/终不挫折/朝廷依赖/至今犹怀之3.执法如山,每次见到武则天将要杀人,必然依据法律在朝廷上当面向她谏诤;刚正不阿,曾经在朝廷上与武后反反复复地争辩,言辞越来越激烈,闹得面红耳赤;不畏生死,被杀之前还回头直言,竭力维护法律的尊严。【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C项:“反”分别解释为:反复/通“返”,返回。A项:色:脸色。B项:虽:即使。D项:顾:回头看。故选C。2.试题分析: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如是再三/终不挫折/朝廷依赖/至今犹怀之。此题要注意把连续的几件事之间划开。译为:这样几起几落,徐有功始终是那样刚正不屈。他正是朝廷可以依赖的人,至今人们还怀念他。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对人物性格品质的把握。把握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每见武后将杀人,必据法廷争”的情节表明他是一个执法如山的人。“臣身虽死,法终不可改”的情节表明他是一个不畏生死的人。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与描写。【参考译文】大理寺卿徐有功,每次遇到武则天将要杀人时,必定依据法律,在朝廷上当面向她谏诤。徐有功曾经在朝廷上与武后反反复复地争辩,言辞越来越激烈,闹得面红耳赤;武后大为恼怒,下令把他拖出去杀了。即便到了这个时候,徐有功还回头对武后说:“即使我死了,法律也不能更改。”到了行刑的闹市,他又被免掉死罪。后来武后将他从仕籍中除名,降为平民。这样几起几落,徐有功始终是那样刚正不屈。他正是朝廷可以依赖的人,至今人们还怀念他。14、1.完,没有交错相通邀请值得2.D3.A4.B5.D6.男女的穿戴,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渔人(给他们)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他们听后)都表示惊叹。【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交通”:交错相通。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尽”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完,没有”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2.试题分析:D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都是“原先”之意。A前者“作为”,后者“对”。B前者代词,后者助词。C前者代词,代指桃花源,后者代捕鱼人。点睛:一词多义。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是中考的常考题,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有些词所包含的意义不止一个,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能表示不同的意思,这样的现象叫一词多义。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3.试题分析:A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跟现代汉语里的意思相同。均为“不值得”之意。B妻子和儿女。C不用说,更不必说。D交错相通。4.试题分析:B项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改为:渔人/甚异之。此题要注意把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划开。5.试题分析:D项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也许将来会变成现实”这并不是作者的思想。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悉”“为”“具”“叹惋”等字词的翻译。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农村土地经营权转让与农业扶贫项目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承包种植与乡村旅游结合合同
- 2025年度文化旅游商业门面租赁管理协议
- 2025年度健身中心安全责任追究与事故处理协议
- 2025年度房屋赠予与社区资源共享合同
- 2025年度家庭纠纷解决-子女抚养权变更及财产分割合同
- 2025年度土地使用权转让与土地储备管理居间服务协议
- 法人委托代理协议书
- 2025年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年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卫生技术人员准入制度
- 自行车被盗案汇报课件
- 律师事务所案件管理手册
- 《节水评价技术导则》
- 简单酒店装修合同书范本(30篇)
- 2024-2030年中国核桃油行业消费趋势及竞争格局分析研究报告
- 安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 《地理信息系统GIS》全套教学课件
- 课件:《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一讲 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
- 技术序列学习地图(2023年)
- 2024年高考政治考试题海南卷及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