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西合浦县联考语文八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8/32/wKhkGWXWLZyAVuM-AALaBaO636k132.jpg)
![2024届广西合浦县联考语文八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8/32/wKhkGWXWLZyAVuM-AALaBaO636k1322.jpg)
![2024届广西合浦县联考语文八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8/32/wKhkGWXWLZyAVuM-AALaBaO636k1323.jpg)
![2024届广西合浦县联考语文八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8/32/wKhkGWXWLZyAVuM-AALaBaO636k1324.jpg)
![2024届广西合浦县联考语文八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8/32/wKhkGWXWLZyAVuM-AALaBaO636k13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广西合浦县联考语文八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下列加黑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腈纶(jīng)稀罕(hān)噩耗(è)清冽(liè)B.黧黑(lí)伎俩(zhī)吊唁(hàn)亵玩(xiè)C.襁褓(bǎo)愧怍(zuó)唏嘘(xī)呵斥(chì)D.篁竹(huáng)尴尬(gān)磕碰(kē)幽咽(yè)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过写人、记事、状物、写景来抒发情感或发表观点,如《桃花源记》,作者通过虚构的故事表达对理想社会的向往。B.《登勃朗峰》是一篇游记,作者是法国作家马克·吐温。该文主要描写作者登勃朗峰时所见的奇绝景色,表现作者乐观、积极、率真的生活态度。C.《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该诗通过卖炭翁的悲惨道遇,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D.当代散文家吴伯箫的《灯笼》一文,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自己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追溯(shuò)蛮横(hèng)连翘(qiáo)怒不可遏(è)B.眼眶(kuàng)绚丽(xùn)归省(xǐng)风雪载途(zǎi)C.襁褓(qiáng)俯瞰(gǎn)飘渺(miǎo)强词夺理(qiáng)D.狩猎(shòu)缄默(jiān)瞭望(liào)挑拨离间(tiǎo)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欺侮(wǔ)翌日(yì)挑拨离间(bó)震耳欲聋(lóng)B.蠕动(rú)闭塞(sāi)目眩神迷(xuàn)强词夺理(qiǎng)C.瞭望(liào)拙劣(zhuō)暴风骤雨(zòu)纷至沓来(tà)D.追溯(sù)龟裂(jūn)名副其实(fù)棱角分明(léng)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我们就说什么?我们跟学舌的鹦鹉有什么区别呢?B.导演杨洁在拍摄《西游记》时,认为“取经女儿国”一集的情节可以有一段插曲,她决定把作词的任务交给词作家阎肃。C.中国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及其投资或控股的公司,几乎掌握了中国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切。D.屈原在诗句:“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中,以美人自比,隐喻楚怀王听信谗言,将他流放到外地,使他的才能没有施展之机,恰似“美人迟暮”。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B.能够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C.《经典咏流传》不但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而且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记忆。D.国内首份《阅读城市城市阅读报告》出炉,深圳荣获全国最爱阅读城市。7、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让拿破仑所说的“东方睡狮”睁开双眼,开启民族复兴的序篇,最终完成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转折。B.对于这次踩踏事件,我们不仅要反思安全事件发生时当事者应该怎么做,还应反思安全危机发生前管理者做了什么?C.前段时间,为国捐躯的烈士: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遭到无端调侃和曲解,这是个别人罔顾史实的结果,是对历史的歪曲。D.有的地方搞文化下乡,可群众没品过文化味,没见过文化人,有的地方盖起了文化宫、少年宫,却是“文化宫里少文化,少年宫里无少年”。8、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翌日(yì)巉峻(chán)(jùn)教学相长(zhǎng)B.寒噤(jìn)驰骋(chí)(chěng)怒不可遏(è)C.枷锁(jiā)襁褓(qiáng)(bǎo)相辅相成(pǔ)D.穹顶(qióng)蜿蜒(wān)(yán)强词夺理(qiǎng)9、按要求默写句子。①《关雎》: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②《望洞庭湖赠张丞相》:____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③《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④《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_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⑤《北冥有鱼》: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__。⑥《马说》:马之千里者,___________________。⑦《白杨礼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许你要说它不美。⑧《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矛盾反常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你和朋友到野外游玩,放眼看去,鲜花始开,野草初绿。这时,你感慨道:此情此景正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么迷人的早春美景啊!10、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读书是长期的一个需要付出辛苦劳动的过程。因此,不能心浮气躁、①(A.浮光掠影B.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②(A.循序渐进B.循规蹈矩),水滴石穿。正如荀子在《劝学》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现实中,不少人都有长期坚持、积少成多,最后取得惊人收获的读书经历。(1)根据文意,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横线处(只填序号)。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原句:读书是长期的一个需要付出辛苦劳动的过程。修改句: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人体器官有可能自愈吗①自愈,顾名思义是自己愈合之意。自愈能力是人体修复自身缺损、维持生命健康的能力。有些自愈能力是人体原本就具有的,依靠遗传而获得。而科学家所要追求的是,在人体器官出现病变时,以科学手段遏制病变,使器官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②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小白鼠身上发现了一种可快速修复组织的特殊基因。就因为携带了这一基因,本来会长出肿瘤的小白鼠摆脱了“宿命”,不仅没有患上癌症,反而生长迅速,体格健壮。这一发现令科学家们大为振奋。在此之前,这种特殊的基因被认为通常只能在发育的胚胎中起作用,在成年生物体中则会丧失活性。③“激活”衰老的细胞,重启它们的生长机能,这样的研究并非刚刚出现。在此之前,这个领域最重大的突破就是培育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但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更加强大,它在成年生物体中也能增强组织的修复能力。如果把生病的人体比作一台感染病毒的电脑,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所起的作用就像磁盘格式化,即将所有的数据全部清空,一切从生命最初发育的阶段开始;而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像杀毒软件,清除病毒但不丢失已有数据,保持电脑的健康运行。这就是说,已经成年的生物体,也能以此来修复自身组织器官的损伤。④这种特殊的基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我们的身体是通过基因调节来认知自己正处于哪个生长阶段的,这种特殊基因类似于一个调节器,它可以让体内的基因误以为机体正处于更年轻的状态,从而使衰老或病变的组织器官的生长机能再次被激活,完成自身修复。⑤除此之外,科学家还从人体神经系统调节方面进行了器官自愈的研究。他们研制出了一种微型植入器,把它植入人体,让它来监控并促进器官自愈。⑥人体的各个器官都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相互作用,密切配合,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实现正常的生命活动。微型植入器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在被植入人体后,它会监控人体器官的健康状况,一旦探测到一个器官受到病毒感染、出现损伤或者变得衰弱时,它便刺激神经系统,通过人体的神经系统调节使这个器官自己恢复健康,再度正常工作。⑦虽然这一研究目前还处在实验阶段,但展现了诱人的前景。许多难以治疗的疾病可以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微型植入器或许能从根本上改变医生诊断治疗的方式,取代对药物治疗的依赖。⑧科学发现让前景乐观起来,然而,要让神奇的科学之光照进现实,道路还很漫长。但这些都不会阻碍科学前进的脚步,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体器官自愈将不只是个梦想。1.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A.科学家在小白鼠身上发现的可快速修复组织的特殊基因在成年生物体中也不会丧失活性。B.在人体器官出现病变时,科学家们已经能够以科学手段遏制病变,使器官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C.小白鼠实验之前,科学家们已经进行过“激活”衰老细胞、重启它们生长机能的研究。D.基因调节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认知自己正处于哪个生长阶段。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A.在有关“人体器官自愈”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B.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打比方、作比较和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新发现的特殊基因作用更强大,能在成年生物体中增强组织器官的修复能力。C.第⑤-⑧段采用的是逻辑顺序,分别介绍了器官自愈研究的成果、工作原理和过程以及展望应用前景。D.第⑦段加点词“或许”不能删去,因为删去后会改变原文表达的意思。3.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也请简述理由。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手指不小心划了一道伤口,即使不用任何药物,伤口也会自动愈合。这是血液中的血小板在起作用,它能加速凝血,让伤口无药而愈。1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岁时的寄托①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蕴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节日体系:春节、除夕、中秋、重阳……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是通过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活动来寄托自己在岁时中的希望和情怀,于是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日饮食风俗。②中国人对春天有着深厚的感情,春季的节日也格外多,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等。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人生的畅想全在这些岁令时节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③春季是农历的大年初一,是中国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节气中大年初一这一天也称元日,也就是过年。北方人都会包饺子以贺春节,饺子内还要包上一些钱物,吃到的人在今年就会有格外好的运气。南方人则吃年糕,取的是“年年高兴、年年高升”的吉祥之意。春节之时,亲朋好友还要互相拜年,吃年节酒。这个习俗古已有之,《法苑珠林》中提到,唐朝时,长安城内“每至元日以后,遂饮酒相邀迎,号‘传坐酒’”。古人在大年初一时还会喝屠苏酒、柏味酒、椒华酒以贺新年,取吉避邪。④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看花灯、猜谜语等节日活动外,吃汤圆是万万不能少的。汤圆在北方多称元宵,在南方则称汤圆。相传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圆子”“团子”,取“团团圆圆”之意。流传甚广的民谣《卖汤圆》,“吃了汤圆好团圆”,这对中国人来说是最吉祥美好的祝福了。⑤到了夏天,五月初五端午节也是中国民间比较重大的节日。千百年来,人们为纪念屈原而独创了端午节必食的美味--粽子。粽子,古称“角黍”。如今粽子的制作更是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多用糯米制成。⑥中秋节和重阳节为人们在金秋时节平添了几分愉悦。八月十五日中秋佳节,是团圆之节。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都是这个节日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敬老节”或“老人节”。重阳时节,秋菊盛开,相聚、登高、赏菊、饮菊花酒、吃菊花糕,人们在辟邪祈福中享受着生活的无限欢愉。⑦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和除夕最为重要。大年三十为除夕之夜,除夕之夜家家举宴,谓之合家欢、团圆饭。从古代起,人们就极为重视除夕之夜。《清嘉录》即云:“除夕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各年夜饭,俗呼合家欢。”南方人将这晚的年夜饭称为“年夜饭”“宿夜饭”“合家宴”等,佳肴美撰应有尽有;北方必吃饺子,“年年饺子年年”。总之,除夕食俗是合家团圆、庆丰收、贺岁迎新的象征。1.从上文查找相关信息将下面的文章思路梳理补充完整。2.句子中加点词语不能删掉,结合句子说说原因。如今粽子的制作更是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多用糯米制成。3.仿照示例,分析食物中寄托的希望(示例)年糕:“糕”谐音“高”,取年年高兴、年年高升之意。任选一个分析:腐竹、鱼、苹果我选的是________,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阅读《北冥有鱼》一文,回答小题。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翼若垂天之云垂:悬挂B.志怪者也志:记载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盘旋飞翔D.去以六月息者也息:平息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 B.不知其几千里也C.水击三千里 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描绘出一幅大鲲变为大鹏,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北海飞往南海的壮丽图景。B.本文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C.本文引用记载怪异之事的《齐谐》一书,对表现大鹏的形象意义不大,可以删去。D.本文作者通过雄奇的想象,塑造了鲲鹏的宏大形象,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14、文言文阅读。读《小石潭记》,完成问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下列画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隶而从者B.以其境过清能以径寸之木C.乃记之而去见渔人,乃大惊D.为坻、为屿通计一舟,为人五2.请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2)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3.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起初游小石潭“心乐之”,游览结束时“悄怆幽邃”,如何理解作者这样的情感变化?四、作文(40分)15、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有就有幸福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D【解题分析】
A.稀罕(hān)----han。B.伎俩(zhī)----jì;吊唁(hàn)----yàn。C.愧怍(zuó)----zuò。故选D。2、B【解题分析】
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不是法国作家。故选B。3、D【解题分析】
A.追溯(sù)。B.绚丽(xuàn),风雪载途(zài)。C.襁褓(qiǎng),俯瞰(kàn),强词夺理(qiǎng)。故选D。4、D【解题分析】
A.拨—bō;B.塞—sè;C.骤—zhòu;故选D。5、C【解题分析】
A.将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前半句是个陈述句,而非疑问句。B.将“取经女儿国”的引号改为书名号。D.将冒号删去,这里不需要提顿。故选C。6、B【解题分析】
A.句式杂糅,删掉“是因为……造成的”或“的原因”。C.《经典咏流传》不但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记忆,而且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D.成分残缺,在“城市“后面加“的称号”。故选B。7、A【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A项正确;B项错误,将问号改为句号;C项错误,将冒号去掉;D项错误,将第三个逗号改成分号。故选A。8、C【解题分析】
襁褓(qiǎng)(bǎo);相辅相成(fǔ)。故选C。9、①在河之洲②欲济无舟楫③塞上燕脂凝夜紫④拣尽寒枝不肯栖⑤其翼若垂天之云⑥一食或尽粟一石⑦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⑧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⑨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解题分析】
默写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洲、楫、拣、栖、粟、婆娑、虬”等字词的书写。10、(1)①B②A(2)读书是一个需要长期的付出辛苦劳动的过程。【解题分析】
(1)浮光掠影:水面上的反光,一掠而过的影子。比喻对事物观察不细致,印象不深。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作深入研究。①处承接前面所说读书需要一个长期的付出辛苦的过程,不能略微尝试就停止,所以要用“浅尝辄止”。循序渐进:按一定的顺序、步骤逐渐进步。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轻举妄动。现多形容一举一动拘守旧框框,不敢稍有变动。②处承接前面读书要“先易后难,由浅入深”来说,应该选“循序渐进”。(2)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划线句语序不当,把“长期的”放到“需要”后面。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1.B2.B3.【
参考答案】“可以”示例:放在第①段中合适,因为这个例子说明的是人体本身具有自愈能力,与第①段开头提到的依靠遗传而获得的自愈能力是一致的。“不可以”示例:因为本文主要说明的是以科学手段通制病变,使病变的器官自愈的问題,而这则材料所讲的是人体自身靠遗传就具有的自愈能力。【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逐项进行分析即可。B项与原文不符,这是科学家所要追求的是,目前尚处于实验阶段。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逐项进行分析即可。B项理解分析错误,由“比作”可见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过去的干细胞与现在的特殊基因进行对比,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没有用到下定义的说明方法。3.本题属于材料分析与探究能力,并且考查了说明文的内容的理解,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明确材料介绍的内容,然后根据材料内容判断是不是对说明内容起一定作用,进而解答即可。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结合文章内容,言之有理即可。12、1.(1)春(2)端午节(3)冬(4)吉祥(或:祈福、辟邪、如意,吉利等)2.“多”指大多数用糯米制成,如果删掉意思就变成全部都用糯米制成了,与事实不符。3.示例一:腐竹:谐音“富足”,取生活富足之意示例二:鱼:谐音“余”,取年年有余(或:生活富足)之意。)【解题分析】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即可,第一空结合“中国人对春天有着深厚的感情,春季的节日页格外多,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等。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人生的畅想全在这些岁令时节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得出:春天(春季)。第二空结合“到了夏天,五月初五端午节也是中国民间比较重大的节日。”得出:端午节;第三空结合“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和除夕最为重要。大年三十为除夕之夜,除夕之夜家家举宴,谓之合家欢、团圆饭。从古代起,人们就极为重视除夕之夜。”得出:除夕;第四空结合“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是通过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活动来寄托自己在岁时中的希望和情怀,于是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日饮食风俗。”得出:吉祥、如意等。2.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把删去前和删去后的句意作对比。然后从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的角度分析。“但万变不离其宗,多用糯米制成。”“多”是指大部分用糯米制成,不是全部。删去后就变成“全部”了。与事实不符。所以不能删去。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要求学生从谐音或象征意义分析食物中寄托的希望即可。如:苹果:“苹”谐音“平”,取平安如意之意。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1.D2.A3.C【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D.“去以六月息者也”中的“息”是“气息,指风”,不是“平息”的意思。故答案为D。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文中通假字的理解与掌握。“通假”就是“通用、假借”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A.“北冥有鱼”中的“冥”通“溟”,“海”的意思。故答案为A。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庄子在文章中假借所谓《齐谐》的话,并加以发挥,对于鹏飞刺天的情景,又作了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描写,说明鹏的飞行之异,既表现了其“真实”,又极力渲染了鹏迁徙时的恢宏的气势,营造了雄奇阔大的境界。所以,C项所说的“对表现大鹏的形象意义不大,可以删去”的理解是错误的。故答案为C。【题目点拨】参考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亦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14、1.C2.(1)(鱼)呆呆地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2)十分寂静,没有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清冷得使人忧伤悲哀极了。3.作者被贬永州,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抑郁愤懑的心情。初见小谭和观鱼时获得的暂时的欢快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又会流露出来。【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C项加点字意义相同。都是“于是”之意。A前者“由,自”,后者“跟随”。C前者“因为”,后者“用”。D前者“成为”,后者“雕刻”。点睛: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一句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代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佁然”“俶尔”“翕忽”“凄”“寒”“悄怆”等字词的翻译。3.试题分析:考查作者的情感变化。要注意对所描写的景物的分析,并注意直接描写心情的词语。如“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等。总体上讲是先乐后忧。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心情不同,一乐一忧似难相容。本文中,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凄苦才是作者感情的主调。作者借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他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暂时的欢快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又会流露出来。可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四、作文(40分)15、范文:有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1 维护秩序 》听课评课记录
- 【2022年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8.1 生命可以永恒吗 听课评课记录
- 河北省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听课评课记录(新人教版)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小结练习》听评课记录2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4.1《随机事件与可能性》听评课记录1
-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整体听课评课记录
- 《百家争鸣》名师听课评课记录(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第1课时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听课评课记录
- 场地使用安全协议书范本
-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2《学习风向标》听课评课记录
- 《中国的宗教》课件
- 2025年山东鲁商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大型活动中的风险管理与安全保障
- 课题申报书:个体衰老差异视角下社区交往空间特征识别与优化
- 江苏省招标中心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综采工作面过空巷安全技术措施
- 云南省丽江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复习统一检测试题 物理 含解析
- 建材材料合作合同范例
- 2025年集体经济发展计划
- 病历书写规范细则(2024年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卷(二)(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