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北省来凤县语文八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2B/09/wKhkGWXWLASAdngEAALVYXclpps181.jpg)
![2024届湖北省来凤县语文八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2B/09/wKhkGWXWLASAdngEAALVYXclpps1812.jpg)
![2024届湖北省来凤县语文八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2B/09/wKhkGWXWLASAdngEAALVYXclpps1813.jpg)
![2024届湖北省来凤县语文八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2B/09/wKhkGWXWLASAdngEAALVYXclpps1814.jpg)
![2024届湖北省来凤县语文八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2B/09/wKhkGWXWLASAdngEAALVYXclpps18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北省来凤县语文八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B.现在为了方正有些需要,事业需要,有时侯就去卖狗皮膏药,做点招摇撞骗的事情。但是我到61岁才这么干的,以前一直奋斗过来的,所以现在也是可以谅解的。C.天气灼热难当,乘坐在缓慢爬行的骡子背上和璘璘前进的马车里的男男女女,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真是可怜可悯。D.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璋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2.(2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A.2017年度“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传递的正能量,将激励全社会人心向善,见贤思齐。B.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他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C.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反腐力度,“打老虎”“拍苍蝇”,让腐败分子无处遁形。D.交警部门对“酒驾”“醉驾”“毒驾”等行为实行零容忍,这让群众拍手称快。3.(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B.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C.诸葛亮超人的智慧,过人的胆识,是刘备能否建功立业的关键。D.通过阅读大量课外书籍,我们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4.(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寒噤(jìn)妩媚(fǔ)煞风景(shā)白雪皑皑(ái)B.包扎(zā)怅惘(wǎng)黑黝黝(yōu)强词夺理(qiǎng)C.蜷卧(quán)拾级(shè)通缉令(jī)曲径通幽(qū)D.卑鄙(bì)苍劲(jìng)露马脚(lòu)弄巧成拙(zhuō)5.(2分)下列标点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近期,向青年人提出了八字要求:勤学、修德、明辨、笃实。B.观众们纷纷疑惑,怎么了?电视剧为何越做越长。C.大人们的呼号“归自然!”在你们面前出丑得很了!D.社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与居民签订《文明公约》。6.(2分)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左右流之/道阻且右B.凄神寒骨/拣尽寒枝不肯栖C.女有归/归来倚杖自叹息D.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安求其能千里7.(2分)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一个钟情于生养自己的故乡土地,一个却极力想要挣脱黄土地的束缚,在大城市中来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B.《苏菲的世界》的作者乔斯坦·贾德,能将高深的哲理以简洁、明快的笔调融入小说情境,启发读者对个人生命、对历史中的定位以及浩瀚宇宙的探讨。C.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朱光潜告诚青年“真正学作文,还要特别注意写生,要写生,须勤做描写文和记叙文。”D.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也被称为“巨人三传”,还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8.(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能否制订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期末考试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删去“能否”,或在“取得”前加“能否”。)B.外卖小哥雷海为一举夺得了第三届《中国诗歌大会》总冠军,缘于他痴迷于古典诗词,13年坚持不懈日积月累的结果。(去掉“的结果”)C.为了提高我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消防队长应邀到我校作消防安全知识报告和讲座。(将“讲座”和“报告”互换位置)D.今年再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左右,至少淘汰关停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删去“至少”)9、(4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萧瑟的秋风吹向大地。树叶kū黄,百花diāo零,活跃在田间地头的昆虫也都甲(A销声匿迹B杳无音讯),唯独菊花依然傲霜挺立,为清冷的深秋增添了一抹生机。你看,她们开得那么热烈潇洒,那么无羁无绊!她们簇拥着、欢笑着、摇曳着,婀娜多姿,乙(A明媚B妩媚)动人。(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①活跃(________)②无羁无绊(________)③kū(________)黄④diāo(________)零(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10、填空。(8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①选贤与能,__________。(《礼记·大道之行也》)②怒而飞,__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③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④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⑤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⑥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2)根据下面提示或语境填空。①《桃花源记》中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②《小石潭记》中形容岸势峭拔多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2分)11、(10分)清欢①一千年前,苏东坡被贬黄州,曾与友人共游南山。友人以山中野菜招待,对此东坡诗兴大发:“人间有味是清欢。”想那苏东坡,虽然后半生颠沛流离,屡遭贬谪,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生追求清欢的人生真味,的确是把握住了人生的真谛。②清欢,是清淡的欢快、清雅的欢愉,是“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悠闲自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超然洒脱。清欢更是一种至高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③日本学者写了一本《清贫思想》,他建议人们采取清贫的生活方式,淡化对名利、地位、权力的追逐,追求一种内心丰盈美好的恬淡生活。美国人普兰特的《简单生活》认为,简单生活是“表现真实自我的有明确意义的生活”,是“丰富、健康、和谐的生活”。清贫思想也好,简单生活也罢,提倡的都是清欢。④其实中国人对清欢的提倡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对弟子颜回赞不绝口:“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面对困境,别人难以忍受,颜回却乐此不疲,欢而不改,这需要多高的境界、多深的修养呀。孔子对“在陋巷”却“不改其乐”的颜回连叹“贤哉”,这是老师对学生的高度评价,也是古代圣贤对清欢精神的高度肯定。⑤人生苦短,生活的表象多姿多彩,其内涵却纷繁复杂。只要尽心尽力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全然不必为烦琐之事烦恼。将自己的脚步放慢一点,放轻一点,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享受一下世间原有的简单和真纯,追求精神上的愉悦,这样的快乐才是永久的快乐。⑥但是,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经得起名利的诱惑,鸡鸣狗盗者有之,蝇营狗苟者有之,蚕食鲸吞者有之。结果如何呢?这些追名逐利者或惶惶不可终日,或“反误了卿卿性命”,君不见有多少“苍蝇”落地,又有多少“老虎”进笼,他们的人生何乐之有?⑦提倡清欢,并不是倡导“穷欢”,不是要我们走进深山老林,拒食人间烟火;崇尚清欢,也不是推崇“清闲”,不是要我们碌碌无为,得过且过。追求清欢,要不为世俗所困,不为名利所惑;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像苏东坡那样,虽遭受打击排挤,也不忘情于山水,而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⑧清欢,人生的真味,做人的真谛,让我们用一生去追寻。(根据袁浩文章改写)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第①段和第④段分别使用的关于苏轼和孔子的事例,各有什么作用?3.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鸡鸣狗盗者有之,蝇营狗苟者有之,蚕食鲸吞者有之。4.第⑦段主要论证了什么?是怎样论证的?12、(1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担当的力量孔子文涵①和父亲聊天,他谈到小时候干农活的经历。农忙时,需要帮父母挑担子,最开始20斤的担子都压得喘不过气,几步一停,一天下来肩膀上全是瘀青和血印,晚上躲在被窝里自己偷偷抹眼泪。后来慢慢适应了,30斤、40斤、50斤,只是肩上的茧越来越厚了。我问他:“这么苦,您吃得消吗?”他笑了笑:“自己多挑一点,爹娘少干一点。”简短平实的话,却不禁令人回味,一个十几岁的男孩有了用稚嫩的肩膀替父母扛起家庭重任的担当,这种力量究竟源于何处?②担当的力量源自于爱。是什么给了花木兰放弃采桑织布的生活,选择代父从军征战沙场的勇气?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孝心。是什么给了鲁迅不惧威胁利诱,把钢刀一样的笔锋刺向敌人心脏的骨气?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崇高使命感。是什么给了焦裕禄忍受病痛的折磨,为兰考艰苦奋战治理“三害”的坚守?是“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爱国爱民之心。对家庭、民族、国家的热爱,迸发出惊人的力量,迎难而上、百折不屈,公而忘私、积极奉献,才能用担当的精神挺起整个民族的脊梁。③担当的力量源自于责任。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教师的担当是坚守三尺讲台默默耕耘,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军人的担当是手握钢枪保家卫国,一腔热血沃疆土;党员干部的担当是危难面前那一声“共产党员跟我往前冲”的呐喊,是“四有”书记谷文昌“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胆魄。作为一名学生,担当的力量源自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神圣使命,笃行学习报国之志,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华章。④担当的力量源自于传承。一代代的传承,一代代的弘扬,将会形成不竭的动力源泉。担当,是融入中华民族文明血脉中共同的精神信仰,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孟子,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到“一片丹心图报国”的于谦,这些民族之魂把千钧重担扛在肩上,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延绵至今的重要原因,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有力支撑。⑤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说,担当,就是要传承祖辈父辈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不惧牺牲的精神与品格,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在刻苦学习和勇于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以渊博的学识、宽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积极作为,在新时代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应有贡献。(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4月24日,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通读课文,说说“担当的力量”源于哪几个方面?3.第②段的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请概述第③段的论证思路。13、(12分)阅读文章,回答后面小题锁在雨雾中的冰川谭谈常听人说:看山去张家界,看水去九寨沟。那么,看冰呢?“去我们海螺沟吧!那是亚洲海拔最低、离都市最近的一座现代海洋性冰川。这里,生态完整的原始森林遍布山间。一棵棵树木,挺拔而高大。高的有一百多米。”陪同我们的主人,十分自豪地对我们说。汽车在山间公路上奔驰着,几番盘旋之后,上到了山腰之中。路旁山坡间,遍是几人方可合抱的大树,挺拔直上,刺破云天,高约百米。云团在山间飘动,洒下一片蒙蒙细雨。偶尔云团飘开,看到对面陡峭的绝壁悬崖上,泻下一片水瀑,如一挂白练从空中垂落。这绝壁悬崖,这百米飞泽,生发出无比的气势,给这座山峦,平添一种威严与神奇。上到一个山间台地上,汽车在一块坪地上停住了。我们走下车来,仿佛已经从初秋走进了严冬。我已把带着的所有衣服都穿到身上了,仍感寒气逼人。天下着小雨,山间林子中,处处升腾着白色的水雾。景区在这里架设了上到山顶的索道,游人们从这里登上缆车。如果天气晴好,这段乘坐缆车的二十分钟的游程,你能看到景色壮丽的冰川,看到气势磅礴的冰瀑。然而,这一天,老天不开恩,脚下一片细雨浓雾,把冰川所有的美景,全都严严实实地锁住。只偶尔看到缆车下面,在浓雾中探出头来的一棵棵树尖。这里,那高达一千零八十米、宽达一千一百米的大冰瀑布,那原始、古老、野性、神奇、独特、惊险的种种冰川风采,我们只能在图片中、图书里看到。缆车把我们载到了山顶。一条游道,引领我们去看一处冰川。细雨中,我们艰难地前行,想近距离地去感受一下冰川。这里海拔三千多米,空气稀薄,行路稍快,就胸闷,就气喘吁吁。不时有抬竹轿的人要拉我上轿,我都拒绝了。终于走到了几块巨大的“岩石”耸立的地方,导游告诉我们:那不是岩石,而是冰块。他说:有一年,一位游客在这里照相,一不小心,掉入了冰缝之中,就被冰川永久地收留了。在大自然面前,人的生命是何等的渺小!没有观赏到冰川最壮丽、最雄伟、最神奇的景色,一种巨大的遗憾,占据了我的心胸。世界上的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遗憾里,深藏着一种诱惑。这种诱惑,就是我下次来探看这处冰川美景的动力。这天晚上,我们落脚在海螺沟二号营地。这是一个温泉宾馆。四周冰天雪地,这里却热气腾腾。一挂蓬生腾腾热气的温泉瀑布,从一处高壁上飞泻而下。冰川里冒出温泉,且出水口的温度高达九十八度。世间热与冷、冰与火本不相融,却神奇地在这里和谐相处,这就是天公地母的一处杰作。我们住的这个房间后面,有一个高墙相围,却又露出天顶的小温泉池。晚餐以后,赤身躺在温泉池里,泡上半个小时,舒服极了。不觉间,心间的遗憾悄然退去,一种温馨油然而生。海螺沟,挺美;海螺沟的温泉,挺美!(《湖南文学》2017年第6期有删改)1.通读全文,说说为什么作者认可“看冰要去海螺沟”的说法。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这一天,老天不开恩,脚下一片细雨浓雾,把冰川所有的美景,全都严严实实地锁住。(“锁”字运用妙在何处?)3.有人认为,本文题为“锁在雨雾中的冰川”,但还写了海螺沟的树木、温泉等似与冰川无关的内容,不太妥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你运用散文知识简要阐述。4.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之所以拒绝抬竹轿的人上轿,非要自己走去看冰川,就是因为怕别人看不起。B.作者听闻一位游客因掉入冰缝而被冰川永久地收留,感到在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C.作者因为雨雾没有欣赏到最壮丽的冰川,感到遗憾,但同时又被诱惑着下次来看。D.冰天雪地的环境中,作者享受着温暖舒适的冰山温泉,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三、写作。(50分)14、按要求写作文。你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总有一扇门为你而开;当学业一团糟时,当生活举步维艰时,当失败接踵而至时,当烦恼挥之不去时,当痛苦无法排遣时,你要相信,有一扇门一定是属于你的。只要你打开这扇门,学业就会峰回路转,生活就会柳暗花明,成功就会悄然而至,烦恼就会一扫而光,痛苦就会烟消云散。请以“我打开了这扇门”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②600字左右;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等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A【解题分析】
B.“时侯”改为“时候”;C.“璘璘”改为“辚辚”;D.“璋故”改为“掌故”;故选A。2、B【解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B项的成语使用有误,“捉襟见肘”意思是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此处属于望文生义。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3、D【解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A项有误,应该删去“不”;B项有误,“由衷”指出自内心的,发自肺腑的,与“在心里”重复;C项有误,应该删去“能否”。故选D。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4、C【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A.妩媚wǔ。B.黑黝黝yǒu。D.卑鄙bǐ。5、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B.观众们纷纷疑惑:怎么了,电视剧为何越做越长?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6、D【解题分析】
A.向右/迂回曲折。B.使动用法,使……寒冷/寒冷。C.指女子出嫁/回来。D.都是“怎么”的意思。故选D。7、D【解题分析】
D.《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故选D。8、C【解题分析】
C.“讲座”和“报告”重复使用,去掉其中一个。故选C。9、(1)①yuè②jī③枯④凋(2)AB【解题分析】
(1)本题作答时,要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拼音书写,不要写成英语字母;根据拼音写汉字,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避免混淆。注意“凋”的字形和“羁”字的读音。(2)销声匿迹:形容消失得无影无踪。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杳无音讯:一点消息也没有,形容失去联系或没有方式联系。根据语境,甲处应该选用“销声匿迹”。乙处,依据叙写的对象“菊花”,应该选用“妩媚”,不能使用“明媚”,据此可选择作答。10、(1)①讲信修睦②其翼若垂天之云③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④心忧炭贱愿天寒⑤拣尽寒枝不肯栖⑥零落成泥碾作尘(2)①豁然开朗②犬牙差互【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睦、庇、俱、贱、愿、拣、栖、碾、豁然、差互”等字词容易写错。二、阅读理解。(42分)11、1.清欢是至高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2.使用关于苏轼的事例是为了引出中心论点,使用关于孔子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中心论点。3.运用排比句式高度概括地写出追名逐利者的种种表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4.主要论证了怎样才能做到清欢。先否定错误的认识,再指出正确的做法,最后用事例论证【解题分析】1.此题考查中心论点的寻找和归纳。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本文的中心论点的位置在文章的第二段结尾:清欢是至高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2.此题考查事实论据的作用。在议论文中,事例的作用一般是引出论点(中心论点或者分论点);或者是论证论点。本文使用苏轼例是为了引出中心论点,使用孔子例是为了论证中心论点。3.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赏析能力。赏析语言,往往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现手法、词语运用、句式特点等角度入手,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解答此题,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主旨;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本题中,运用排比手法,表现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经得起名利的诱惑,排比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4.此题考查分论点和论证层次。第⑦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方法,论证了怎样才能做到清欢,其论证层次是:先正反对比论证(提倡清欢,并不是倡导“穷欢”,不是要我们走进深山老林,拒食人间烟火;崇尚清欢,也不是推崇“清闲”,不是要我们碌碌无为,得过且过。追求清欢,要不为世俗所困,不为名利所惑;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再事例论证(像苏东坡那样,虽遭受打击排挤,也不忘情于山水,而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12、1.我们要有担当意识。2.①担当的力量源自于爱②担当的力量源自于责任③担当的力量源自于传承3.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证、摆事实),举花木兰代父从军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担当的力量源自于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4.首先提出“担当的力量源自于责任”的观点,然后列举教师、军人、党员干部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最后勉励学生应笃行报国之志,书写民族复兴的华章。【解题分析】1.这道题考查的是提炼概括中心论点的能力。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要议论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和主张、看法,且是正面的观点,态度很明确。其次,中心论点是一个完整而明确的判断句。提炼中心论点可以先看文章题目,再看开头,然后看结尾。本文的题目是“担当的力量”,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证了我们要有勇于担当的责任和意识,这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2.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方法是通读全文,明确文章的结构,通过寻找文段的中心句来回答。这篇文章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第①⑤段是总写,第②③④段具体论证“担当的力量”的三个方面。抓住每段的第一话即可提炼出答案:担当的力量源自于爱;担当的力量源自于责任;担当的力量源自于传承。3.这道题考查的是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比喻证论,道理证论,对比论证。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要联系全文的中心论点和本论证方法所在文段中的分论点。第②段划线句主要列举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事例,通过花木兰对家庭的热爱,对父母的孝心来证明“担当的力量源自于爱”的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议论文论证思路的能力。议论文的一般是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決问题。在理清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的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进行表述即可。第③段先提出“担当的力量源自于责任”的分论点;然后列举了教师、军人、党员干部用自己的行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最后勉励学生应牢记自己的使命,笃行报国之志,书写民族复兴的华章。13、1.(1)因为海螺沟有生态完整的原始森林。(2)因为海螺沟有原始、古老、野性、神奇、独特、惊险的种种冰川风采。(3)因为海螺沟在冰天雪地中还有温泉,将热与冷,冰与火和谐相融。2.以动写静。“锁”原指封闭,封锁。这里指细雨浓雾让作者看不到任何冰川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遗憾之情。3.示例1:我不赞同。本文是散文,散文选材自由灵活,形散神凝。这样写恰恰体现出这一特点。从表面看,这些内容似乎与冰川无关,实际上时时处处皆有冰川的影子,因为文章所写海螺沟的树木、温泉等,都是海螺沟景色的构成,这些景物与冰川一起成为作者对大自然奇幻、人类渺小的情感的寄托。示例2:我不赞同。本文是散文,散文选材自由灵活,形散神凝。这样写恰恰体现出这一特点。一方面,这些内容与冰川一起成为海螺沟的美好景色,是作者对大自然奇幻、人类渺小的情感寄托。主题是鲜明而集中的。另一方面,海螺沟的树木、温泉等,丰富了散文的内容,使海螺沟平添了神秘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4.A【解题分析】1.提取概括类的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提取答案的范围,即在文章中寻找段落。然后从前向后精读文章,抓住其中切题的信息,将它们提取出来。最后根据这些语句组织成切题的合乎要求的答案。如“看冰要去海螺沟”的原因可提取第3段“这里,生态完整的原始森林遍布山间”,第5段“这里,那高达一千零八十米、宽达一千一百米的大冰瀑布,那原始、古老、野性、神奇、独特、惊险的种种冰川风采”,第8段“冰川里冒出温泉,且出水口的温度高达九十八度。世间热与冷、冰与火本不相融,却神奇地在这里和谐相处”等句分析,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2.考查文字的表现力。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如“锁”本义:当动词用时,是指用锁把门窗、器物等的开合处关住或拴住。引申为封闭,封锁。语境义:细雨浓雾让作者看不到任何冰川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遗憾。一定要答出词语对表达人物心理或情感的意义。3.考查文章作者安排材料的用意。具体考查写海螺沟的树木、温泉等似与冰川无关的内容的作用。答此题首先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这样才能确保答案的准确无误。一般要答不赞同题干“不太妥当”说法。写了海螺沟的树木、温泉等内容似乎与冰川无关,实际上这些景物与冰川一起成为作者对大自然奇幻、人类渺小的情感的寄托。散文内容丰富,但主题鲜明而集中。所以这正好体现了散文选材自由灵活,形散神凝的特点。答案开放,分析合理即可。4.A.项对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1 维护秩序 》听课评课记录
- 【2022年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8.1 生命可以永恒吗 听课评课记录
- 河北省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听课评课记录(新人教版)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小结练习》听评课记录2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4.1《随机事件与可能性》听评课记录1
-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整体听课评课记录
- 《百家争鸣》名师听课评课记录(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第1课时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听课评课记录
- 场地使用安全协议书范本
-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2《学习风向标》听课评课记录
- 《中国的宗教》课件
- 2025年山东鲁商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大型活动中的风险管理与安全保障
- 课题申报书:个体衰老差异视角下社区交往空间特征识别与优化
- 江苏省招标中心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综采工作面过空巷安全技术措施
- 云南省丽江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复习统一检测试题 物理 含解析
- 建材材料合作合同范例
- 2025年集体经济发展计划
- 病历书写规范细则(2024年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卷(二)(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