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全市一等奖_第1页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全市一等奖_第2页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全市一等奖_第3页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全市一等奖_第4页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全市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页,共二十六页。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优点:有性生殖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如椒草用叶繁殖,马铃薯用块茎繁殖。优点:是保留了亲代的优良性状。

应用: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

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嫁接出来的果实和接穗的性状一样。)

第二页,共二十六页。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像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1)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例如家蚕、蜜蜂、菜粉蝶、蝇、蚊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等。

(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2、蜕皮是昆虫的生长发育受到外骨骼的限制而发生的现象。虫龄=蜕皮次数+1

第三页,共二十六页。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后成体即可生活在水中又可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发育过程: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3)雄蛙有一对鸣囊,能鸣叫,招引雌蛙,雌雄蛙抱对使得精子和卵细胞同时排出,水中完成受精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所以两栖动物不是真正的陆生动物。第四页,共二十六页。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1、鸟卵的结构与功能:P18图

卵壳:保护作用,卵壳上有许多气孔,以确保卵进行气体交换。

卵壳膜:2层,具有保护作用

气室:储存气体,气体交换

卵白:保护作用,提供胚胎发育所需的养料和水。

系带:保护作用。

卵黄膜:保护作用。

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里面含有细胞核。(受精的鸡蛋:胚盘大色浓,未受精鸡卵胚盘小色淡)

第五页,共二十六页。提示:1)“一个鸡蛋就是母鸡的一个卵细胞”的说法不够严谨的。因为鸟类的卵细胞只包括卵黄膜、卵黄和胚盘三部分。

2)鸡蛋都能否孵出小鸡,首先要看这个鸡蛋有没有受精,如果受精则可以孵出小鸡,否则不能。2、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也有例外,比如杜鹃不筑巢,孵卵,育雏。但无论如何求偶、交配、产卵是所有鸟类生殖和发育必经的过程。第六页,共二十六页。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2、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才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

3、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4、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5、转基因超级鼠(P27)的启示: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中,生物传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这个实验应用的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6、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环境影响。(如萝卜地上部分绿色底下部分白色等)

第七页,共二十六页。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2、.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第八页,共二十六页。第九页,共二十六页。3、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一条染色体一般包含1个DNA分子,上万个基因。

4、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46条),也就包含了46个DNA。

5、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体细胞)时,染色体又恢复到亲代细胞中染色体的水平,子代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第十页,共二十六页。提示:1)父亲母亲:

体细胞染色体数目46条23对,染色体特点:成对

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23条0对,染色体特点:减半不成对

2)孩子:

体细胞染色体数目46条23对染色体特点:成对第十一页,共二十六页。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1)实验材料:豌豆(具有明显的相对性状纯种豌豆)选择原因:豌豆自花传粉,一般不受外界干扰,。(2)实验过程:把纯种矮豌豆和纯种高豌豆杂交(或反之),结果子一代(F1)全都是高茎豌豆;再把获得的子一代(F1)豌豆杂交,结果发现子二代(F2)长成的植株有高有矮,不过矮的要少得多(高矮之比约为3﹕1)。

(3)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为:

a.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基因也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b.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矮茎)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高茎)的,其基因组成有DD或Dd两种。c.基因组成是Dd的,虽然d控制的形状不表现,但d(隐性基因)并没有受D(显性基因)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遗传图解如下:

亲代性状高茎矮茎:(纯种基因DDdd)

第十二页,共二十六页。第十三页,共二十六页。第十四页,共二十六页。子二代基因:DDDdDddd(基因型比例DD:Dd:dd=1:2:1)

子二代性状:高茎高茎高茎矮茎(表现型比例高茎:矮茎=3:1)

第十五页,共二十六页。2、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直系血亲: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自己的子女,外孙(女),孙(女)。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自己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堂/表兄弟姐妹,姑侄,舅甥女之间

原因:近亲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比例较大,其后代患该遗传病的机率就增大。

第十六页,共二十六页。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1、性染色体是指在能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在人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有2条。

2.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条+XY女:44条+XX)。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1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3.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精子(22条+Y或22条+X),卵细胞(22条+X)。

4、男性形成两种精子的机会均等,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也均等,所以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比例为1︰1,生男生女的概率各占50%。

第十七页,共二十六页。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1、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就不会遗传给后代,是不可以遗传的变异。2、人类可以利用人工选择(如高产奶牛)、杂交育种(如高产抗倒伏小麦)、诱导基因突变(如太空育种)等方法,即应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新品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第十八页,共二十六页。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原始大气成分来自于火山喷发,由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气体构成。原始大气中与现在大气明显的区别是没有氧气。

2、美国青年学者米勒设计的实验装置中,沸水模拟原始海洋,正负极火花放电模拟闪电,冷凝器模拟降雨,最终在沸水中得到了氨基酸,证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简单小分子有机物。

3、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条件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后来,又随着雨水,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海洋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所以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第十九页,共二十六页。4、化学起源学说:

高温、紫外线、雷电

原始海洋

原始海洋(原始大气)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原始生命。

(米勒实验)(王应睐:结晶牛胰岛素)(P54技能训练最后)第二十页,共二十六页。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1、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

2、研究生物进化中化石是证明生物进化最重要直接的证据。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千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1)比较不同类型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从而判断脊椎动物进化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2)通过对郑氏始孔子鸟和爬行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比较,说明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类。

3、利用细胞色素C的差异性来比较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表明人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

4、P59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图(进化树)5、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六页。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

1、英国曼彻斯特的实例。100年前后,桦尺蛾体色变化的现象及原因2、保护色及其意义: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十分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者捕获猎物是十分有利的。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除此之外,警戒色和拟态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六页。1)达尔文认为,自然界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空间等都是有限的。任何生物生存下去,就要为获得足够的食物、空间等而进行生存斗争。

2)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其中有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3)变异具有不定向性。有利的变异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后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易被淘汰。

4)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六页。

谢谢再见!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六页。谢谢第二十五页,共二十六页。内容总结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1)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