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Ⅱ)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Ⅱ)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Ⅱ)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Ⅱ)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Ⅱ)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2页/共22页河北省2024届高三年级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Ⅱ)生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糖类和脂质是组成细胞的重要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糖类分子由C、H、O三种元素构成B.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不饱和脂肪酸C.糖类和脂质均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D.糖类代谢障碍时,脂肪可以大量转化糖类【答案】C【解析】【分析】糖类一般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详解】A、糖类分子一般由C、H、O三种元素构成,此外几丁质还含有N,A错误;B、植物脂肪大多含不饱和脂肪酸,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B错误;C、糖类和脂质均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如多糖中的纤维素可参与构成植物细胞壁,而脂质中的磷脂可参与构成生物膜,C正确;D、糖类代谢障碍,糖供能不足时,脂肪能少量转化为糖类,D错误。故选C。2.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支原体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蓝细菌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T2噬菌体增殖由大肠杆菌提供模板、原料C.肺炎支原体具有核糖体、拟核和细胞壁D.黑曲霉具有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构成的生物膜系统【答案】D【解析】【分析】病毒属于非细胞生物,其结构中只有蛋白质和核酸。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它们的共同点有:都具有细胞膜、核糖体、遗传物质DNA等;原核生物虽然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但是部分生物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详解】A、蓝细菌没有线粒体,但它能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B、T2噬菌体属于病毒,寄生于大肠杆菌中,则其增殖在大肠杆菌中进行,由大肠杆菌原料、酶及能量等,模板是T2噬菌体自己的核酸,B错误;C、支原体不含细胞壁,C错误;D、黑曲霉是霉菌的一种,属于真核生物,其细胞中具有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构成的生物膜系统,D正确。故选D。3.选择恰当的实验试剂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中,所使用的试剂正确的是()A.“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选用无水乙醇分离绿叶中的色素B.“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选用秋水仙素进行染色体染色C.“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实验,选用碘液鉴定淀粉和蔗糖是否被水解D.“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选用HCl、NaOH溶液可分别创设酸性和碱性环境【答案】D【解析】【分析】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实验用的试剂是无水乙醇,因为绿叶中的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绿叶中色素的分离实验用的试剂是层析液,因为绿叶中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2、使用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鉴定还原性糖,产生砖红色沉淀。3、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就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甲紫溶液,旧称龙胆紫溶液)着色。【详解】A、绿叶中色素的提取所使用的试剂是无水乙醇,色素的分离所使用的试剂是层析液,A错误;B、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甲紫可将染色体染为深色,便于观察,B错误;C、碘液可用于鉴定淀粉是否被水解,但不能鉴定蔗糖是否被水解。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还原性糖,应使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C错误;D、在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的实验中,可用HCl、NaOH溶液分别创设酸性和碱性环境,D正确。故选D。4.在3个培养皿中分别培养处于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甲、乙、丙三组某种动物的体细胞(2n=16),每个培养皿中均含有DNA复制所需原料A,短时间培养后(培养时间远小于细胞周期的任一时期)测定每组细胞中A的含量和DNA总量,得到下图所示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注:●表示测定的细胞DNA总量,以乙组细胞的平均值为1个计量单位A.细胞甲的细胞核中有32个DNA分子B.细胞乙正在进行DNA分子的复制C.部分细胞丙处于前期,正发生联会D.DNA复制所需原料A可能是胸腺嘧啶【答案】D【解析】【分析】图中DNA总量以乙组细胞的平均值为1个计量单位,而丙组细胞的DNA总量在2左右,其DNA含量是乙组的二倍,推测丙组的DNA已经过复制;甲组细胞的DNA总量介于1—2之间,且其细胞中DNA复制所需的原料A的含量远高于乙组和丙组,推测甲组细胞应处于正在进行DNA复制的S期,而乙组为G1期或末期结束之后的状态(DNA未复制之前),丙组为DNA复制之后的G2期或M期。【详解】A、甲组细胞的DNA总量介于1—2之间,且其细胞中DNA复制所需的原料A的含量远高于乙组和丙组,推测甲组细胞应处于正在进行DNA复制的S期,还没完成复制,其DNA分子数小于32,A错误;B、乙组细胞DNA总量的平均值为1个计量单位,为G1期或末期结束之后的状态(DNA未复制之前),此时无DNA分子复制,B错误;C、丙组细胞的DNA总量在2左右,其DNA含量是乙组的二倍,推测丙组的DNA已经过复制,处于G2期或M期,部分细胞丙可能处于前期,由题意可知该细胞具有细胞周期,减数分裂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所以不可能发生联会,C错误;D、DNA的单体之一是胸腺嘧啶,所以DNA复制所需原料A可能是胸腺嘧啶,D正确。故选D。5.如图是眼虫的结构示意图。从进化的角度看,眼虫可能是与植物、动物的共同祖先很接近的生物。下列不能作为判断依据的是()A.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有眼点,能感受光的刺激C.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D.具有细胞膜,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答案】D【解析】【分析】眼虫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且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详解】A、眼虫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为真核生物,动植物也属于真核生物,与动植物相似,A不符合题意;B、眼虫的眼点能感受光的刺激,表现出应激性,与动物类似,B不符合题意;C、眼虫细胞中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与植物细胞相似,C不符合题意;D、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该特征不能作为判断依据,D符合题意。故选D。6.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萨顿以蝗虫为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沃森和克里克通过实验证明了DNA分子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答案】D【解析】【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艾弗里提纯的DNA中混有少量的蛋白质,因此其实验结论遭到后人的质疑。【详解】A、萨顿只是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并未通过实验证明,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错误;B、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提出了“转化因子”这一概念,但并未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C、沃森和克里克没有通过实验证明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而只是提出了半保留复制的假说,C错误;D、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出来的蛋白质,不能使烟草感染病毒,但是,从这些病毒中提取出来的RNA,却能使烟草感染病毒,所以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正确。故选D。7.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图中Ⅱ-1和Ⅱ-2进行婚前遗传咨询。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Ⅰ-4生育前家系中无遗传病史,Ⅲ-1患病的概率为1/4B.若Ⅰ-4生育前家系中无遗传病史,则建议生女儿C.若Ⅰ-4的母亲患该遗传病,生男孩和女孩的发病率相同D.若Ⅰ-4的母亲患该遗传病,Ⅲ-1不患病时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系谱图可知,I-3和I-4正常,生出Ⅱ-3号患病,符合“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但无法判断是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详解】A、根据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的个体,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若I-4生育前家系中无遗传病史,则I-4不携带该致病基因,由此可知应该是伴X隐性遗传病。假设致病基因为a,则Ⅱ-2基因型为XAY,Ⅱ-1的基因型为XAXa。Ⅲ-1患病的基因型为XaY,概率=1/2×1/2=1/4,A正确;B、根据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的个体,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若I-4生育前家系中无遗传病史,则I-4不携带该致病基因,由此可知应该是伴X隐性遗传病。假设致病基因为a,则Ⅱ-2基因型为XAY,Ⅱ-1的基因型为XAXa。致病基因型有:XaXa和XaY。由此可知生儿子有一半的概率会致病,生女儿一定不致病,所以建议生女儿,B正确;C、根据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的个体,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若I-4的母亲患该遗传病,但I-4正常,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且I-4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假设致病基因为a,则I-3和I-4基因型均为Aa,生男孩和生女孩的发病率相同,C正确;D、根据亲代正常,子代有患病的个体,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若I-4的母亲患该遗传病,但I-4正常,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且I-4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假设致病基因为a,I-3、I-4和Ⅱ-1基因型均为Aa,Ⅱ-2的基因型2/3Aa和1/3AA,则Ⅲ-1的基因型概率有:AA=2/3×1/4+1/3×1/2=2/6,Aa=2/3×1/2+1/3×1/2=3/6,aa=2/3×1/4=1/6,所以Ⅲ-1不患病时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3/5,D错误。故选D。8.在多细胞生物中,DNA甲基化多数发生在胞嘧啶碱基,甲基转移酶将甲基选择性地添加到胞嘧啶上,形成5—甲基胞嘧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被甲基化后,其分子结构发生改变B.甲基化后的基因可以通过复制遗传给子代C抑癌基因被甲基化后,可能导致细胞发生癌变D.甲基转移酶可以将DNA中的所有胞嘧啶甲基化【答案】D【解析】【分析】DNA甲基化为DNA化学修饰的一种形式,能够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改变遗传表现,属于可遗传变异。【详解】A、基因被甲基化后,其分子结构的外侧发生改变,A正确;B、甲基化基因可通过复制随配子遗传给子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正确;C、抑癌基因被甲基化后,会抑制该基因的转录翻译过程,使抑癌基因无法抑制该细胞不正常的增殖,可能导致细胞发生癌变,C正确;D、甲基转移酶将甲基选择性地添加到胞嘧啶上,而不能将DNA中的所有胞嘧啶甲基化,D错误。故选D。9.由低海拔地区进入高海拔地区,多数人因缺氧引发代偿反应,身体逐步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以适应高原缺氧环境;少数人不能适应高原缺氧环境,出现气喘、下肢浮肿、全身软弱无力等高原病症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初入高海拔地区,人体血浆pH可能略有下降C.下肢浮肿可能是下肢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所致D.出现高原病症状时可以通过吸氧缓解症状【答案】A【解析】【分析】内环境稳态的调节:(1)实质:体内化学成分及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A错误;B、初入高海拔地区,人体缺氧,细胞无氧呼吸加强,产生乳酸增多,短时间进入血浆乳酸量增多,超过血浆缓冲物质的调节限度,使人体血浆pH可能略有下降,B正确;C、下肢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其它液体向组织方向流动增多,引起下肢浮肿,C正确;D、高原病症状是由缺氧导致,可能通过吸氧缓解症状,D正确。故选A。10.跑步是大众喜爱的一种健身方式,每天坚持慢跑已成为很多人的选择。以下为跑步过程中人体的部分生理反应及其解释,其中错误的是()A.呼吸频率加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果B.胃肠蠕动减弱——副交感神经活动加强C.面色发红——皮肤毛细血管舒张D.排尿量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答案】B【解析】【分析】1、人体稳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2、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例如,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而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3、体温调节的过程是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产热途径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其以骨骼肌和肝脏的产热为主;散热途径主要是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等。4、长跑过程中,体内失水过多,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尿量减少。【详解】A、呼吸频率加快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果,A正确;B、胃肠蠕动减弱是交感神经活动加强的结果,B错误;C、面色发红是皮肤毛细血管舒张,C正确;D、排尿量减少是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D正确。故选B。11.蝗灾会对草原生态系统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随着持续干旱,准确预测低龄跳蝻和重点危害区域是做好草原蝗灾预防的关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跳蝻的数量B.干旱属于影响蝗虫数量的非密度制约因素C.蝗虫密度低时采用放牧鸡啄食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D.控制蝗灾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提高能量利用率【答案】D【解析】【分析】样方法常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昆虫卵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的密度调查。由于跳蝻的个体较小,数量较多,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应该采用样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详解】A、跳蝻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数量,A正确;B、非密度制约因子对种群的影响不受种群密度本身的制约,因此干旱、缺水的环境属于影响蝗虫种群数量的非密度制约因素,B正确;C、利用天敌防治蝗虫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因此利用牧鸡防治蝗虫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C正确;D、控制蝗灾可以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流动对人类对有益的方向,从而提高能量利用率,但不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D错误。故选D。12.酱油起源于我国,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由于风味独特、营养价值丰富,酱油已成为我国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制作时用大豆、小麦或麸皮为原料,利用多种微生物发酵而成。酱油发酵的大致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接种冷冻保存的酵母菌前要对其进行扩大培养B.发酵产生的多种代谢产物构成酱油独特的风味C.在加入酵母菌或乳酸菌前,需要对第一阶段的发酵产物进行灭菌处理D.酵母菌、乳酸菌的发酵产物以及食盐均能起到抑制杂菌、终止发酵的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发酵工程一般包括菌种的选育,扩大培养,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发酵,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详解】A、工业发酵罐的体积一般为几十到几百立方米,接入的菌种总体积需要几立方米到几十立方米。所以,在发酵之前还需要对菌种进行扩大培养,A正确;B、发酵酱油独特的风味是来自外界加入的辅料,而不是代谢产物,B错误;C、发酵工程中所用的菌种大多是单一菌种,一旦有杂菌污染,可能导致产量大大下降,因此,培养基和发酵设备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C正确;D、盐水能具有抑制杂菌的生长作用,乳酸菌的发酵产物乳酸使环境呈酸性,也能抑制杂菌的生长,D正确。故选B。13.人参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人参皂苷。目前可以利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人参皂苷,大致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前对人参根切块要进行灭菌处理B.细胞分离过程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①C.过程②的原理是细胞增殖D.人参皂苷属于初级代谢产物【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1)幼嫩的组织脱分化较为容易,如茎尖、根尖、形成层细胞易脱分化,而植物的茎、叶和成熟的组织则较难。(2)对外植体要进行消毒处理,而对各种器械要彻底灭菌。(3)植物组织培养中用到的有机碳源一般为蔗糖,用葡萄糖也可以,但后者的成本高。(4)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或丛芽及生根的过程中,要进行换瓶处理,以改变培养基中的激素配比及浓度。【详解】A、培养前对人参根切块要进行消毒处理,但不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A错误;B、植物细胞分离细胞应该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分解细胞壁,B错误;C、过程②悬浮培养细胞,原理是细胞增殖,C正确;D、人参皂苷属于次级代谢产物,D错误。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4.鲫鱼的骨骼肌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可以将丙酮酸转化为酒精,其他组织细胞通过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能够通过循环系统被运输到骨骼肌细胞中转化为丙酮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或酒精的场所均是细胞质基质B.乳酸在骨骼肌细胞转化为酒精过程中有ATP合成C.酒精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运出骨骼肌细胞D.骨骼肌细胞的生理机能可避免乳酸在体内积累导致酸中毒【答案】AD【解析】【分析】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由于不同生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在多数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题目信息中鲤鱼通过无氧呼吸既可以产生乳酸也可以产生酒精。【详解】A、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或酒精的场所均是细胞质基质,即无氧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正确;B、乳酸在骨骼肌细胞转化为丙酮酸进而转变成酒精的过程中应该没有ATP合成,B错误;C、酒精为脂溶性小分子,其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运出骨骼肌细胞,C错误;D、在骨骼肌细胞中乳酸可进一步转变成酒精可避免体内积累导致酸中毒,D正确。故选AD。15.玉米糊粉层有色和无色是一对相对性状,饱满种子和凹陷种子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科研人员做如下杂交实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玉米糊粉层的有色对无色为显性B.F₂中有色饱满植株的基因型有1种C.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若将亲本换为纯合有色凹陷和纯合无色饱满,重复该实验,F₂表型及比例不变【答案】A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F1全部表现为有色饱满,则玉米籽粒糊粉层有色(A)对无色(a)为显性,籽粒饱满(B)对凹陷(b)为显性,由于F1测交后代出现有色凹陷和无色饱满,说明F1产生了Ab和aB的配子,说明A和a、B和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详解】A、亲代纯合有色饱满与纯合无色凹陷杂交,F1全部表现为有色饱满,可判断玉米糊粉层的有色对无色为显性,A正确;B、玉米籽粒糊粉层有色(A)对无色(a)为显性,籽粒饱满(B)对凹陷(b)为显性,则F1有色饱满的基因型为AaBb,与aabb测交,则F2中有色饱满植株的基因型只有AaBb这1种,B正确;C、由于F2的表现型不符合1:1:1:1的性状分离比,可判断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A和a、B和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若将亲本换为纯合有色凹陷和纯合无色饱满,重复该实验,F2表型及比例会改变,D错误。故选AB。16.下图表示5h内某人血液中葡萄糖水平的变化(正常血糖浓度范围为80~120mg/100mL)。期间,此人有进食米饭和进行运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0.5~1.5h,血糖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小肠吸收糖类B.1.5~3h,胰岛细胞只能感受血糖浓度的变化而分泌激素C.3~4h,血糖浓度趋于稳定,调节血糖的激素停止分泌D.4~5h,胰岛A细胞活动增强,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答案】AD【解析】【分析】题图分析,进食后0.5-1.5h,食物中糖类消化吸收,使得血糖浓度升高,则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升高血糖的是胰高血糖素,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详解】A、0.5-1.5h,进食后,食物中的糖经过消化分解,经小肠吸收,引起血糖浓度升高,A正确;B、1.5-3h,胰岛细胞分泌相关激素,不仅通过感受血糖浓度变化而分泌,也可以接受传出神经的支配,作为效应器分泌相关激素,B错误;C、3--4h,血糖浓度趋于稳定,调节血糖的激素处于分解和分泌的平衡,所以并没有停止分泌,C错误;D、4-5h,也就是进食后3.5-4h,一方面,血糖会因正常细胞消耗而降低,另一方面,运动又导致细胞代谢活动加剧,因而需要升高血糖来满足机体的能量需要,所以,胰岛A细胞活动增强,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D正确。故选AD17.绵亘万里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已构筑起一道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的绿色防线,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性工程、全球生态治理的成功典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北防护林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大于间接价值B.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树种种植符合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C.三北防护林工程可以改变当地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三北防护林的自我调节能力往往强于热带雨林【答案】BC【解析】【分析】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等。(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2、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着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详解】A、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即体现的是生态功能,而直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等,因此三北防护林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A错误;B、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树种种植,是考虑了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性,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B正确;C、三北防护林工程是人们对该生态系统的修复,是在人类干预下的群落演替,它改变了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正确;D、三北防护林生态系统的成分单纯,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较弱;而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成分较多,营养结构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较强,因此三北防护林的自我调节能力往往弱于热带雨林,D错误。故选BC。18.下图为纯化大肠杆菌的青霉素抗性突变株的部分流程图,①②③④代表培养基,A、B、C表示操作步骤,D、E为菌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紫外线可以定向诱发大肠杆菌突变并提高突变率B.①②④中不含有青霉素,③中含有青霉素C.应从培养基④中挑取菌落D进行纯化培养D.统计④中的菌落数,比涂布的活菌数少,是因为涂布时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答案】B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中首先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细菌,然后运用“影印法”将菌种接种到两种培养基中,在培养基④中菌落能够生长,而在培养基③中有的菌落能够生长,有的不能生长,说明培养基③中含有青霉素,且紫外线诱导突变后,培养基③中菌落E对青霉素具有抗性,菌落D对青霉素不具有抗性。【详解】A、紫外线照射的目的是诱导野生大肠杆菌发生基因突变,通过紫外线照射处理可提高突变频率,从而增加突变株的数量,但是不能定向诱发大肠杆菌的突变,因为突变是不定向的,A错误;BC、图中进行的是纯化大肠杆菌的青霉素抗性突变株的操作,首先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细菌,然后运用影印法将菌种接种到两种培养基中,根据培养基中菌落的生长情况可知,在培养基④中菌落能够生长,而在培养基③中有的菌落能够生长,有的不能生长,说明①②④中不含有青霉素,③中含有青霉素,且紫外线诱导突变后,培养基中菌落E对青霉素具有抗性,菌落D对青霉素不具有抗性,因此应该从培养基④中挑取菌落E进行纯化培养,B正确,C错误;D、统计④中的菌落数,比涂布的活菌数少,是因为涂布时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有一个菌落,D正确。故选BD。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59分。19.(13分)科研人员探究温室内不同CO₂浓度对某种蔬菜的光合速率的影响,以使其在冬、春季节上市获取较高经济效益。结果如下表。组别光合速率[[μmol/(m²·s)]A。(对照组,大气CO₂浓度)24.50A₁(600μmol/LCO₂浓度)29.87A₂(800μmol/LCO₂浓度)36.24A₃(1000μmol/LCO₂浓度)37.28(1)光合作用过程中,位于叶绿体___________上的光合色素能够___________光能,用于合成________供暗反应使用。(2)据表分析,随着温室内CO₂浓度的增加,蔬菜的光合速率的变化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CO₂达到一定浓度时,蔬菜的光合速率并没有随着CO₂浓度的增加成比例增加,此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内部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3)对温室中蔬菜持续低温弱光处理11天,发现其叶片光合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如下图。低温弱光胁迫组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填“气孔因素”或“非气孔因素”),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类囊体薄膜②.吸收、传递和转化③.ATP、NADPH(2)①.逐渐加快②.CO2是暗反应的原材料,暗反应速率加快,光合速率加快③.ATP和NADPH含量少,暗反应所需酶的数量和活性(答出两点即可)(3)①.非气孔因素②.与对照组相比,低温弱光胁迫组气孔导度下降,但胞间CO2浓度上升【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场所: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中,主要包括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两个过程;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主要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两个过程。【小问1详解】光合色素位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光合色素能够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用于合成ATP和NADPH供暗反应使用。【小问2详解】据表分析,随着温室内CO2浓度的增加,蔬菜的光合速率逐渐加快,因为CO2是暗反应的反应物,当CO2供应增多,暗反应速率加快,光合速率加快。CO2达到一定浓度时,蔬菜的光合速率并没有随着CO2浓度的增加成比例增加,此时可能是光反应产生的ATP、NADPH含量不足,暗反应中酶的数量或者酶活性的限制。【小问3详解】据左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低温弱光胁迫组气孔导度更低,而右图中,低温弱光胁迫组胞间CO2浓度反而比对照组高,据此可说明低温弱光胁迫组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非气孔因素。20.某地区出现一种病毒型传染病,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回答下列问题:(1)下图是该病毒感染机体后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示意图,其中APC为抗原呈递细胞。APC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细胞a增殖分化的信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2)注射疫苗是预防该病毒最有效途径,疫苗的临床试验采取双盲试验法(除了试验设计者外,受试者和试验操作者均不知晓试验分组情况)来评估疫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请写出评估疫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的简单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取双盲试验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发现,在应激状态下,人体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可作用于辅助性T细胞,进而抑制细胞免疫而增强体液免疫,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0.①.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②.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③.一个是病原体与其的接触,第二个是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21.①.将受试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种适量疫苗和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试验操作者观察两组受试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并检测抗体水平。②.避免受试者和试验操作者的主观因素对试验的影响。22.使机体免疫反应保持在适当的强度(或防止免疫反应过强)【解析】【分析】分析图片可知,APC为抗原呈递细胞,2为辅助性T细胞,a为B细胞,c为浆细胞,b为记忆B细胞。【小问1详解】APC为抗原呈递细胞,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APC包括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a是B细胞,其增殖分化需要两个信号的激活,第一个是病原体与其的接触,第二个是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小问2详解】要评估疫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自变量为是否注射疫苗,因变量为抗体水平的高低,因此具体方法是将受试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种适量疫苗和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试验操作者观察两组受试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并检测抗体水平。试验过程中,除了试验设计者外,受试者和试验操作者均不知晓试验分组情况。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避免受试者和试验操作者的主观因素对试验的影响。【小问3详解】在应激状态下,人体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可作用于辅助性T细胞,进而抑制细胞免疫而增强体液免疫,原因可能是使机体免疫反应保持在适当的强度(或防止免疫反应过强)。21.下表是某湿地生态系统1983年、2005年的不同水生植物的生物量(有机干物质量)比例(%)变化。回答下列问题:年份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其他198376.8917.183.822.11200590.227.34极少2.44(1)该湿地生态系统中所有的动植物__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个群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上表可知,与1983年数据相比,2005年该湿地生态系统中沉水植物生物量的比例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演替的角度分析,发生了________演替。(3)为了增加该湿地的经济效益,可以投放一定比例的草食性鱼类。为了确定某一种鱼类的投放量,应调查投放区该鱼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生物积累量。调查发现,该湿地鱼、虾的数量增加吸引了多种水鸟,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答案】21.①.不能②.所有动植物不包含分解者,所以不能构成群落22.①.上升②.在群落演替的过程当中,沉水植物逐渐占据优势,成为优势物种③.次生23.①.食物②.天敌③.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解析】【分析】1、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作生物群落2、初生演替是指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3、湿地生态系统这两个年份中各种植物的生物量不同,体现了优势种的改变【小问1详解】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作生物群落,题干中只说了动植物,不包含微生物,所以不能构成群落。【小问2详解】分析上表可知,与1983年数据相比,2005年该湿地生态系统中沉水植物生物量的比例是上升的,在群落演替的过程当中,沉水植物逐渐占据优势,成为优势物种。该湿地生态系统这两个年份中各种植物的生物量不同,体现了优势种的改变,这意味着群落发生了演替,该演替发生地原有的土壤条件存在,因而属于次生演替。【小问3详解】为确定某一种鱼类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区该鱼类的食物(捕食对象),即上一营养级现有的生物量,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为保证该鱼类的成活率,还应调查该鱼类的天敌生物量;鱼虾数量增多能引来多种水鸟,是种间关系的体现,这体现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与稳定的作用。22.在赤霉素(GA)的作用下,赤霉素受体(GID1)可与蛋白D结合并促进蛋白D降解,进而促进下胚轴伸长;蓝光受体(CRY1)感受蓝光刺激后不影响GA与GID1的结合,但可抑制D蛋白的降解,进而抑制赤霉素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探究蓝光抑制赤霉素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分别构建了含有Myc-CRY1和GST-GID1融合基因的表达载体,Myc和GST均为短肽,它们与其他蛋白形成的融合蛋白能分别与Myc抗体、GST抗体结合,且不影响其他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回答下列问题:(1)使用图2的质粒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该质粒还应含有的结构元件有__________________。为将PCR扩增的CRY1基因定向插入到图2的载体中,需在引物的________(填“5'”或“3'”)端添加限制酶识别序列,据图1和图2可知,在引物1末端添加的序列所对应的限制酶是_______,在引物2末端添加的序列所对应的限制酶是________。(2)已知翻译时核糖体首先结合到mRNA的5'端,然后向3'端移动指导蛋白质合成,且蛋白质合成的方向是从氨基端到羧基端(即肽链中第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呈游离状态,最后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呈游离状态)。若在引物1中加上Myc短肽的编码序列,翻译结束后,Myc短肽位于融合蛋白的________(填“氨基”或“羧基”)端。Myc短肽的编码序列应连接在引物1中限制酶识别序列的3'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同样的方法扩增GST-GID1融合基因,并构建相关表达载体后,将两个表达载体同时导入拟南芥细胞,可通过________技术检测拟南芥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外源基因。裂解成功表达两种融合蛋白的细胞,将连接有Myc抗体的磁珠加入裂解液中,分两组,分别在蓝光照射或黑暗条件下充分孵育后收集磁珠,将磁珠上的磁珠蛋白分离下来,进行抗原抗体杂交,分析图3所示结果可知,与黑暗条件相比,蓝光激活CRY1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抑制了GID1对D蛋白的降解,使赤霉素无法发挥作用。【答案】22.①.复制原点、目的基因、标记基因②.5'③.EcoRI④.PstI23.①.氨基②.为使Myc短肽的编码序列和CRY1基因能与载体相连接24.①.分子杂交②.CRY1与赤霉素受体GID结合【解析】【分析】1、基因工程基本操作步骤,需要经历四步:目的基因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检测与鉴定,其中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2)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3、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1)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2)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方法是采用分子杂交(DNA-RNA)技术。(3)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有时还需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如生物抗虫或抗病的鉴定等。【小问1详解】基因表达载体必须含有的结构元件有目的基因、复制原点、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一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二是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进行PCR扩增目的基因时,DNA聚合酶将脱氧单核苷酸加到引物3′-OH末端,并以此为起始点,沿模板5′→3′方向延伸,故需在引物的5'端添加限制酶识别序列。要将带有标签的CRY1基因定向插入到图2质粒中启动子之后,终止子之前(即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载体),需要在两种引物的5'端分别添加与载体上对应的限制酶识别序列,即在引物1的5'端添加限制酶EcoRI的识别序列,在引物2的5'端添加限制酶PstI的识别序列。【小问2详解】由题意和图1可知,翻译时核糖体首先结合到mRNA的5'端,然后向3'端移动指导蛋白质合成,引物1与模板链的3'结合,转录形成mRNA的方向是5'→3',与核糖体移动方向一致,又由于蛋白质合成的方向是从氨基端到羧基端(即肽链中第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呈游离状态),若在引物1中加上Myc短肽的编码序列,位于翻译的起始端,翻译结束后,Myc短肽位于融合蛋白的序列前面(氨基端)。DNA聚合酶延伸时,将脱氧核苷酸加到引物的3'端,为了不破坏目的基因,限制酶识别序列应添加在引物的5'端。若在引物1中加上Myc短肽的编码序列,获得3′—Myc短肽编码序列—CRY1基因—5′的基因表达载体,为使融合基因能与载体相连接,Myc短肽的编码序列应连接在引物1中限制酶识别序列的3'端。【小问3详解】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受体的染色体DNA上,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为确定GST-GID这两个融合基因在拟南芥细胞中已正常表达,应对细胞裂解液蛋白进行抗原一抗体杂交。分析图3,对细胞裂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