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历史-演示文稿1 省赛一等奖_第1页
初中八年级历史-演示文稿1 省赛一等奖_第2页
初中八年级历史-演示文稿1 省赛一等奖_第3页
初中八年级历史-演示文稿1 省赛一等奖_第4页
初中八年级历史-演示文稿1 省赛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页,共七十六页。太平天国运动第二页,共七十六页。

“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谣里所说的“红头军”指的是什么吗?太平军第三页,共七十六页。教学目标1.了解、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时间、经过、结果等概况;2.通过文字资料的阅读与分析,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对内反抗清政府、对外抵御西方列强的双重性质和失败原因。3.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体会面对列强入侵,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通过对洪秀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了解,初步感受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初步树立国家发展责任意识。

第四页,共七十六页。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金田起义第五页,共七十六页。(1)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2)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3)洪秀全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失败。1、爆发的原因:金田起义第六页,共七十六页。2、时间:1851年1月11日领导人:洪秀全(天王)国号:太平天国起义军:太平军地点:广西桂平县金田村金田起义第七页,共七十六页。3、永安封王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想一想:天王和东王在运用权力方面会出现什么问题?意义:天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金田起义第八页,共七十六页。二、定都天京1、定都: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第九页,共七十六页。2、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评价:太平天国想通过此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但是,《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天朝田亩制度》书影第十页,共七十六页。3、北伐和西征1、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2、结果:北伐失败,全军覆没;西征取得重大胜利。3、意义: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第十一页,共七十六页。三、天京陷落1、天京事变时间:1856年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影响: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天平天国由盛转衰。天京事变第十二页,共七十六页。2、挽救措施(1)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2)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3)提出了《资政新编》。《资政新编》书影第十三页,共七十六页。3、李秀成率军进攻上海1860年夏天,太平军将领李秀成率军进攻上海。上海官绅与西方侵略者勾结,雇佣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对抗太平军。太平军在上海附近的青浦,大败洋枪队。1862年9月慈溪战役中华尔被太平军击毙。李秀成画像华尔第十四页,共七十六页。4、天京陷落时间:1864年影响:标志着天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5、太平天国性质、失败原因、意义性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失败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意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第十五页,共七十六页。太平天国运动时间:1851——1864领导者:洪秀全政权初步建立:永安封王都城:天京革命纲领: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后期《资政新编》全盛时期:西征胜利由盛转衰:天京事变打死洋枪队头目:华尔失败标志:天京陷落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第十六页,共七十六页。1.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红头军”的领袖是()A.关天培B.林则徐C.华尔D.洪秀全D第十七页,共七十六页。2.太平军初步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A.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

C.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

D.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B第十八页,共七十六页。3.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在于()A.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决定的B.当时紧张的革命斗争形势决定的

C.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决定的D.太平天国内部尖锐斗争决定的

C第十九页,共七十六页。A.它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B.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起义C.它历经14年,沉重打击了当时的内外反动势力D.它所击毙的洋枪队头目名叫华尔A4.下列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第二十页,共七十六页。5.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严惩外国侵略者

C.洪仁玕《资政新篇》D.反对封建统治

C第二十一页,共七十六页。谢谢第二十二页,共七十六页。甲午中日战争

与“瓜分”中国狂潮第二十三页,共七十六页。第6课戊戌变法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二十四页,共七十六页。时代特征:背景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思想的形成和传播第二十五页,共七十六页。活动于19世纪90年代的中国资产阶级政治派别之一。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因受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严重的刺激,主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振兴国家而得名。维新派第二十六页,共七十六页。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1858年-1927年)(1873年-1929年)(1865年-1898年)(1854年-1921年)第二十七页,共七十六页。1、主要人物:2、直接原因:3、上书内容:4、结果:5、历史影响:康有为、梁启超1895年《马关条约》签定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一、公车上书请求拒和、迁都、变法。zxxk失败P28第二十八页,共七十六页。历史小百科何谓『公车』

原采汉朝时政府用车马接送被征举的读书人,后采,人们就用“公车”作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第二十九页,共七十六页。二、发展:维新运动期间各地重要学会名称地点强学会北京上海强学会上海南学会长沙农学会广州兴儒会瑞安励学斋西安蜀学会成都强学会旧址

1895年11月,康有为、梁启超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演讲。强学会成为清末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入会者众多。强学会的声势,吸引了一部分官僚,他们纷纷表示赞助,想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不久,康有为又组织上海强学会,与北京强学会相呼应。强学会之后,各地也纷纷组织会社。强学会1、组织学会第三十页,共七十六页。2、创办报刊康有为、梁启超把《万国公报》从第46期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第三十一页,共七十六页。上海的《时务报》

《时务报》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梁启超主笔,是中国人办的第一个杂志。1898年8月8日停刊,共出69期。“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梁启超《变法通议》第三十二页,共七十六页。天津的《国闻报》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地位《国闻报》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刊登国内各省要闻,同时译载重要政论及名著,如连载严复译的赫胥黎《天演论》等。在维新运动中影响很大,成为维新派的重要宣传工具,与上海《时务报》分掌南北舆论界的领导地位。戊戌变法后遭清政府查办,1898年12月被迫停刊。第三十三页,共七十六页。二、发展:1、组织学会(以“强学会”为代表)2、创办报刊:1)上海的《时务报》

代表:梁启超的《变法通议》2)天津的《国闻报》

①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

②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③代表:严复《天演论》第三十四页,共七十六页。百日维新背景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消息传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是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光绪帝,1875年至1908年在位。即位时年仅四岁,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1887年亲政,但仍由慈禧太后“训政”。1889年,太后“撤帘归政”。(1871—1908),“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第三十五页,共七十六页。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震惊中外的“百日维新”正式开始。

百日维新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五条?“国是”则指国家大计,国家的指导方针、理论基础、方针政策。第三十六页,共七十六页。三、百日维新

1、背景:2、时间:3、人物:4、标志:5、内容及作用:P30第三十七页,共七十六页。内容作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百日维新内容及作用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打击了封建官僚,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增强国防力量裁撤冗官司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有利于传播资产阶级思想第三十八页,共七十六页。有人说:“虽然国难那样严重,反对变法的人仍居大多数。为什么呢?一句话,打破了他们的饭碗。人人都知道应该废八股,提倡实学;但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之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带头领导的人是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

——张之洞失败原因:

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第三十九页,共七十六页。宁可亡国,不可变法,宁赠友邦,不予家奴。新军将领袁世凯国之殇—戊戌政变第四十页,共七十六页。光绪帝戊戌政变慈禧太后国之殇—戊戌政变中南海瀛台第四十一页,共七十六页。结果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弟、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失败)第四十二页,共七十六页。“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而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第四十三页,共七十六页。材料一: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材料二:变法形势危急时,维新派势单力薄,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的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材料三: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的感慨:“朕虽有改革之心,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材料四: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变法曲终人散之时,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人不知道具体的情况。论从史出

依据材料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第四十四页,共七十六页。7、失败的原因主观: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客观:封建地主阶级顽固派实力强大6、结果:

慈禧发动政变,变法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杀(谭嗣同等)第四十五页,共七十六页。历史意义“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蔚然成风,以建立近代式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自强”成为思想界的共识。第四十六页,共七十六页。四.意义1.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2.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3.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五.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第四十七页,共七十六页。序幕准备高潮结局公车上书揭开序幕创办报刊建强学会百日维新实行变法戊戌政变变法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机加深顽固派阻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戊戌变法zxxk第四十八页,共七十六页。新课导入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

这里的“夏日”是指哪个国家?台湾是怎样离开母亲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第四十九页,共七十六页。学习目标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2.了解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3.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4.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第五十页,共七十六页。新课讲授一.甲午中日战争背景爆发经过结果影响甲午中日战争第五十一页,共七十六页。战争爆发的背景“大陆政策”的出台(根本原因)东学党起义(直接原因)积贫积弱,“避战求和”(可乘之机)日本:中国:朝鲜:

大陆政策日本中国台湾朝鲜中国东北蒙古中国亚洲世界第五十二页,共七十六页。明治维新前与后第五十三页,共七十六页。朝鲜中国(东学党起义)支援求助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殖民地增兵针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894-1895)第五十四页,共七十六页。战争爆发的经过阶段战场主要战役战况重要人物开始丰岛海面丰岛海战中日两国正式宣战第一阶段(1894.7-9)朝鲜半岛

黄海海域平壤战役平壤失守

战火至华左宝贵黄海战役丧失黄海制海权邓世昌第二阶段(1894.10-1895初)辽东地区

山东半岛辽东战役占旅顺

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

全军覆没第五十五页,共七十六页。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战役威海战役辽东战役战争爆发的标志第五十六页,共七十六页。平壤战役1894年9月,平壤战役爆发;左宝贵牺牲,统帅叶志超逃跑,平壤陷落。第五十七页,共七十六页。黄海大战时间:1894年9月17日作战双方:北洋舰队——联合舰队中国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结果:日本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民族英雄邓世昌致远舰第五十八页,共七十六页。辽东战役

1894年10月下旬,清军除聂士成部外大部溃逃,日军占领九连城、大连、旅顺。旅顺全城两万余人,仅为日军清理尸体的36人幸免。美国报纸评论说:『日本国为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第五十九页,共七十六页。知耻而后勇

美国驻华使馆武官欧柏在一份报告中记述了旅顺大屠杀:“我亲眼看见诸多尸体,他们的手是缚在背后的。我曾经看到许多伤痕累累,显然是被刺刀杀死的尸体而且我可以确定,他们是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被害的。”第六十页,共七十六页。威海战役1895年初,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第六十一页,共七十六页。二.《马关条约》的签订第六十二页,共七十六页。割地赔款开商埠设工厂战争的结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第六十三页,共七十六页。《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李鸿章————————————伊藤博文

割辽东半岛(后赎回)、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割地)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赔款)

增开重庆、沙市、苏杭四口为通商口岸。(增开商埠)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设厂)内容影响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进一步增强了日本实力。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第六十四页,共七十六页。《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内容比较《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的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割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东南沿海5个口岸协定关税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赔款二亿两白银开放长江流域4个口岸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第六十五页,共七十六页。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台湾人民誓死捍卫台湾的壮烈誓言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台民布告》第六十六页,共七十六页。三.瓜分中国狂潮三国干涉还辽原因:

过程:

结果:《马关条约》损害了俄、德、法三国的侵略权益。提出照会,武力强迫。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勒索白银3000万两。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第六十七页,共七十六页。北极熊,代表俄国;虎,代表英国;肠,代表德国;大青蛙,代表法国;太阳,代表日本。

图的东南部有一只秃鹰正向中国飞来,它代表美国,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迟到者”,但它不会吃其它帝国主义国家的残羹剩饭就善罢甘休,而是另有企图和阴谋的……第六十八页,共七十六页。美国“门户开放”时间:

内容:

影响:1899年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享有均等贸易的机会。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第六十九页,共七十六页。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和强租海湾情况表第七十页,共七十六页。课堂小结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背景日本蓄意发动战争朝鲜东学党起义清政府的妥协退让政策经过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战役结果《马关条约》的签订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第七十一页,共七十六页。随堂演练1.甲午中日战争中,率致远舰冲向日舰,最后壮烈牺牲的中国将领是:A.丁汝昌B.邓世昌C.左宝贵D.叶志超2.甲午战争中黄海战役的结局是:A.双方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