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辽宁省锦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辽宁省锦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2023七下·锦州期末)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烦琐(suǒ)拖沓(tā)俯瞰(kàn)巅沛流离(diān)
B.斑澜(1án)憎恶(zēng)呜咽(yàn)酣然入梦(hān)
C.闲遐(xiá)咀嚼(jiáo)商酌(zhuó)妇孺皆知(rú)
D.校对(jiào)粗拙(zhuō)吞噬(shì)鲜为人知(xiǎn)
D
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
故解析为:
2.(2023七下·锦州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互联网为生活带来了便利,但隐藏在网络里的“污垢”也让家长忧心忡忡。
B.四月的锦城柳芽微吐、桃花初绽,一场“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不期而至。
C.在他看来,同学们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
D.无论是业务能力方面,还是为人处世方面,张老师都能坚持做到鞠躬尽瘁。
D
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故解析为:
3.(2023七下·锦州期末)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光盘行动”是偏正短语,“家徒四壁”是主谓短语。
B.“忠实履行”是动宾短语,“海阔天空”是并列短语。
C.“失学儿童得到了社会给予的关注与支持”中的“了”是助词,“支持”是名词。
D.“在艺术节中,专门开辟了“诗歌朗诵”“音乐节拍”等栏目。”这句话是病句。
B
并列短语;主谓短语
故解析为:
4.(2023七下·锦州期末)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长妈妈”这一人物形象曾在其散文诗集《朝花夕拾》中多次出现。
B.《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司马光,字君实,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
C.《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风格刚健质朴。诗中多以口语化的问答来刻画人物的心理。
D.《海底两万里》中的阿龙纳斯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卓越的领导者,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
C
作家作品
故解析为:
二、名著阅读
5.(2023七下·锦州期末)请结合小说的故事情节,在横线处补充恰当的内容。
班级开展《骆驼祥子》读书分享会,同学们就祥子的命运悲剧展开了讨论。小君说:“除自身原因外,祥子也是被他周围的人一步步逼到悲惨境地中去的。如抢了他第一辆车的大兵,愚弄他的陈二奶奶,,不给他饭吃的雇主杨太太,……”
赶他离开车厂的刘四爷;敲诈威胁他的孙侦探
作品的经典情节;《骆驼祥子》
故解析为:
三、句子默写
6.(2023七下·锦州期末)古诗文默写填上空。
(1)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2)杨花榆荚无才思,。(韩愈《晚春》)
(3),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的《游山西村》)
(4),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5)《木兰诗》中描写了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诗句是:“,”。
(1)自缘身在最高层
(2)惟解漫天作雪飞
(3)山重水复疑无路
(4)烟笼寒水月笼沙
(5)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故解析为:
四、选择题
7.(2023七下·锦州期末)下列对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A.本诗写于诗人刚刚离开京城之时,既抒写了辞官南归时的眷恋惆怅也表述出了积极的人生态度。
B.“浩荡”写出离愁之多,“天涯”写出天地广阔,愁绪与喜悦交织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C.诗歌后两句展开联想,诗人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融入议论,表明了自己的心志,情感自然而朴实。
D.“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述了诗人至死牵挂国家的热情,现在常用来赞美老一辈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
C
把握诗歌内容
故解析为:
五、综合性学习
(2023七下·锦州期末)班级将开展“家国天下”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8.国之英者,时之楷模。正是那些心怀家国天下的英雄,让我们懂得了“匹夫有责”,让我们感受到榜样的力量。请在下列英雄人物中任选一个,并结合他的事迹,为他写一段赞颂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少于40字)
参考人物:闻一多邓稼先志愿军战士马玉祥
9.结合格律知识,依次填入下列爱国诗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____。
②千年史策____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③一身报国有万死,____向人无再青。
④____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A.雨打萍岂白发捐躯赴国
B.雪纷飞耻白发苟利国家
C.雪纷飞岂双鬓捐躯赴国
D.雨打萍耻双鬓苟利国家
8.邓稼先,壮志黄沙,一生献给中华梦;血性争光,两弹吟成戈壁诗。他是豪情赤子,他是中国男儿。他是中华民族闪耀的星光!
9.D
一般性默写;名人事迹
六、对比阅读
(2023七下·锦州期末)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解释选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惟吾德馨:
②亭亭净植:
③陶后鲜有闻: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孔子云/当窗理云鬓
B.调素琴/有奇字素无备者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不可不学
D.自李唐来/公亦以此自矜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13.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C.晋陶渊明/独爱菊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4.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善用类比,以山、水、诸葛庐、子云亭为比,既突出了“陋室不陋”,也表明了自己的德操与才能。
B.甲文通过描写居室环境和日常生活,表明了洁身自爱、不慕名利,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
C.乙文中的莲花富有象征意味,“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一句象征了君子的正直不苟,通达大度。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含蓄地表明了作文者的生活态度,意境隽永、韵味深长。
10.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竖立;少
11.C
12.①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
②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13.D
14.B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
七、现代文阅读
(2023七下·锦州期末)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咯咯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5.阿长称《山海经》为“有画儿的‘三哼经’”,这对于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
16.选文第⑤段中“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一句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17.选文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表述方式,有什么作用?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15.反映了阿长不识字和身份卑微,暗示其为我买书的艰难程度,表现出阿长的善良和对我的爱。
16.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
17.议论。表述了我对阿长的感激与尊敬。
表述方式的综合运用;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分析文段、人物、情节的作用
(2023七下·锦州期末)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最漫长的一夜
①从母亲锁在大衣橱的那件呢绒大衣里,我偷拿了20块钱。可在20块钱还没来得及全部变成零食之前,母亲就从我最近厌食的情绪中发现了端倪,然后顺藤摸瓜,打开书包,闪电破案。
②“小时偷针,长大偷金。”看过《增广贤文》的奶奶郑重地说。“家里伙食开得不好吗?小小年纪怎么不学好?”在外工作的父亲严肃地问。“我们家不养‘偷儿’,你给我滚出去!”母亲气懑地朝门外一指。深秋的天黑得早,我往窗外望去,村野已经起雾,鸡鸭想也回窝……我关上门边往外走边想,难道今夜我要在屋外住一宿?脚步迟疑着缓缓地挪动,还没想好落脚点,母亲的声音再一次从背后传来:“滚远点!想好了再回来!”滚就滚!我想起不远处邻居家有个大草垛,平日里能防风又能躲雨,姑且算作栖身之所吧。
③第一次被赶出家门,我的心中竟然有种不合时宜的江湖豪情,毫无改过自新的觉悟:林冲不也曾流落风雪山神庙吗?好男儿不都是四海为家?可当夜色逐渐围拢,将我的眼睛和心思淹没,我的江湖气概就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志怪传说、异事诡谈轮播一般涌上心头、迷花眼睛,我才开始体会到夜的消磨与漫长。
④我索性闭上眼睛,学母亲“眼不见为净”,可邻居家看电视的声音却清晰地钻进了我的耳朵。估测一下时间,今晚正是某部武侠片的大结局,我却以这样一种毫无侠气的方式错过了,仔细想来,心中竟有种淡淡的失落。耳朵猜测着剧情,心头默数着时间,我在村庄的角落里,融入毫不起眼的夜色。
⑤不知道过了多久,我忽然惊醒。月光清冷,四下静寂,夜莺噤声,连风也停止了追逐。我惊悸地望向四周,从身上扯下几根稻草,揣度起浪子回头的可能性。突然,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惊动了我。我赶紧趴在草垛后面,朝声源处隐隐望去,一个陌生的人影从前方的田埂处走来,借着浅淡的月光,我发现他手里拿着扁担和口袋,最终却在邻居家的鸡圈旁站定,俯身张望……“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小小年纪怎么不学好?”家人的话突然在我心头响起,眼前这个人的身份不言而喻。而我如果在歪路上走下去,眼前的这个人仿佛就是我未来的缩影……呆立半晌,我终于鼓起勇气大喊了一句:“哪个?!”那人一惊,扁担落地的声音打破了夜的宁静,他也顾不得收拾,拔腿就跑。我也拔腿就跑,朝着家的方向,在大门前喘着粗气,叫了一句:“妈……”
⑥灯应声而亮,门应声而开。
⑦对于母亲而言,这也是最漫长的一夜。
⑧十年后,经历过高考失利的我,踏上通往长沙的火车,犹同走在发配边疆的路上;十几个钟头的硬座,父亲扮演的角色,不是狱卒,是送行者。父亲性格如山,只会在我犯错时话不嫌多,平常一向把沉默是金贯彻始终。而对于我即将到达的长沙和大学,这两个词语的认知,父亲和我一样崭新,也没有过往的经验可相授。这个1980年毕业的理科生纵然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最后也只是以一句“好好学习,努力争取!”完成了叮嘱。我象征性地点点头,第一次彻夜清醒地开始为自己的未来担忧。
⑨我的人生就像这列向前飞奔的火车,思绪我已按捺不住,时间我也无计可施。过去像窗外的风景一样在我脑海里倒退;未来也像窗外的风景一样在我眼前陌生。我和父亲并坐窗前,无心睡眠,在播报站点时,偶尔对视,我便仓皇地转开视线。时间仿佛一潭死水包裹着我们,谁都跳不开,也发不出声。路程长得让人惊慌失措,气氛闷得使人无法呼吸,火车慢得叫人陷入绝望……
⑩这注定是个漫长的一夜。父亲的白发注定由此夜生长。
这趟列车,后来在我学生时代来回的次数,双手数不过来。只不过都不再有父亲的陪伴了。我早已习惯了独自一人,也早已不再畏惧黑夜漫长。
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再次乘坐一辆这样的列车,也带着我的孩子,我会用和父亲一般深锁的眉头,和父亲一样雷同的沉默,去解锁父亲没有开口的言说,以及更多。
那也将注定是个最漫长的一夜。
(选自《中国青年网》)
18.选文用“最漫长的一夜”做标题有什么妙处?
19.联系语境,揣摩第⑥段中加点字的表述效果。
灯应声而亮,门应声而开。
20.从修辞角度赏析第9段画线句的表述效果。
路程长得让人惊慌失措,气氛闷得使人无法呼吸,火车慢得叫人陷入绝望……
21.联系选文说说为什么“父亲的白发注定由此夜生长”。
18.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感受),是文章的线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19.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开灯、开门的速度之快,暗示了母亲一直在焦急地等待我回家,表现了母亲对我的担忧和爱。
20.排比,夸张。突出强调了夜车时间之漫长,以及我和父亲之间气氛的紧张压抑。
21.我远行求学,父亲帮不上忙为我的前途而忧虑;我远离家人,父亲对我的不舍、挂念和担心。
记叙性散文;文章标题及其作用;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分析文章语言特点;分析文段、人物、情节的作用
(2023七下·锦州期末)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北沙参花
①随着春意的紧锣密鼓,小区里的花事一波挨着另一波,没来由想起老院里些细碎如雪、纯洁通透的花簇,内心免不了五味杂陈。我打电话回家问婆婆:“外婆院里的北沙参,开花了吗?”婆婆不明所以,答道:“现在刚刚长出新叶子,要开花还得再等等。”我挂了电话,深呼出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心情变得轻松一些。窗外杏树下,杏花花瓣铺了一地,粉粉嫩嫩的,落在我这个看客的眼睛里,徒留些许落寞在心头。
②“我是外婆一手看大的。”这是刚认识我先生的时候,他告诉我的第一件家里的事情。嫁给他后,婆婆又把这个信息补充得更加具体。婆婆说,那时候住在单位分的房子里,冬天没有炉子,孩子冻得晚上睡不着,一个劲儿哭。没法子,她只能抱着孩子一起哭。外婆不知怎么知道了,连夜让大舅推着板车来接孩子。于是,八个月大的先生,就被外婆抱回了家。从此,家里但凡有点好吃的,都先紧着他吃。夏天的夜里,担心他睡得不踏实,外婆坐在旁边给他摇蒲扇,常常是坐着睡着了,手还在不停重复着摇蒲扇的动作。
③我与先生认识不久,有一天,他说:“我带你去见外婆吧。”于是,我第一次看到了那个脸上没有太多表情、面目却很和善的老人家。她拉着我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手背,对我嘘寒问暖。我上前挽起她的胳膊,一起跨过街门门槛,走到她独居的老院子里,一眼看到的就是被水冲刷的分外干净的地砖和占了半个院子的北沙参。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北沙参,匍地生长,叶子宽大。细碎的挺立的白花如同遗落的小星星,素气中多了几分欢喜,花瓣柔软却有弹性,风中夹杂的清香微弱渺茫。再后来,我们只要回婆婆家,就会特意绕道去外婆家一趟。车子刚拐过老房子前面的胡同,坐在老人堆里谈笑的外婆就会看到我们。天气好的时候,我们坐在院子里,先生陪着外婆讲些近况,我则坐在那一簇簇北沙参花前,看着那些被修剪照料得很漂亮的花朵出神。
④等我们有了孩子,外婆的年岁更大了。再去外婆家,外婆常常躺在炕上倚着被子看电视,见我们来了,她才费力地起身,安慰我们说:“最近,头又开始疼,你姐姐拿了药回来,我吃着好些了。”外婆花白的头发里,只有零星几根黑发,但精神还不错。我家小宝出生后,婆婆来到我身边帮我照顾小宝,直到小宝去了幼儿园她才回去。这期间,每隔一个星期,我会开车送她回村子探望年事已高的外婆,顺带给院子里的花浇浇水。
⑤外婆在离开前的那年春天,不小心摔了一跤,虽然骨头没事,但下地走动已经不可能了。婆婆跟外婆商量,接她到家住段日子,好方便照顾。在以前,老太太断不会松口的,但那次,外婆居然同意了。夜里睡觉,外婆睡一会儿就要起来方便,一宿要起来十几次。我睡的屋与她屋只一墙之隔,她们起夜动静很大,我都听得清楚。周一夜里,婆婆又扶外婆起来几次后,天已大亮,婆婆问老太太:“前天夜里,你哼哼一宿,喊着浑身疼,昨晚是好些了吗?没有喊疼?”老太太回了句:“哪是不疼啊!这不是孩子们在那屋吗,我担心吵着他们睡不好啊!”第二天,婆婆又把原话复述给公公听,我在一旁听了,瞬间泪如雨下,我跟外婆说:“要是疼了,您就喊出来,不要忍着,知道吗?”外婆躺在那里,艰难地回道:“要上班了吗?路上慢一点儿。”身体好一些后,外婆坚持回到老院子居住。那些天进出老院的人很多,却没有人会去在意院里的北沙参花。天总是暗暗的,秋风也多了一些寒凉,院子的里的青砖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的尘土,那曾经如雪般白的北沙参花瑟缩着,泛着黄,每次风起,便会被卷落到泥土中。也在那年将寒的时候,外婆永远离开了这个人世,走的时候,面目非常安详。
⑥有人说,人世间的魅力,就建立在平淡无奇的日常上。殊不知,偏偏就是这些不起眼的日常,在往后的岁月里,在某一刻,会轻易掀起内心的惊涛骇浪,让人很难平静。
⑦老院里再无人烟,无人打扰的北沙参已经快要蔓延及整个院子了。一想起那细碎如雪般纯洁通透的小花朵,细细碎碎的,在有月光的夜色里静静地绽开,我的心底深处,出现了一股暖流,悄悄流淌。
(选自《齐鲁壹点》)
22.结合第③段加点词揣摩语句,体会其写景状物的妙处。
细碎的挺立的白花如同遗落的小星星,素气中多了几分欢喜,花瓣柔软却有弹性,风中夹杂的清香微弱渺茫。
23.选文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天总是暗暗的,秋风也多了一些寒凉,院子的里的青砖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的尘土,那曾经如雪般白的北沙参花瑟缩着,泛着黄,每次风起,便会被卷落到泥土中。
24.如何理解选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一想起那细碎如雪般纯洁通透的小花朵,细细碎碎的,在有月光的夜色里静静地开,我的心底深处,出现了一股暖流,悄悄流淌。
25.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外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2.多感官结合(视觉、触觉、嗅觉),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花朵的美丽清香,表述了对北沙参花的喜爱之情。
23.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交代了天气的阴寒与花朵的瑟缩凋零,渲染了悲凉哀伤的氛围,为后文外婆去世的情节作铺垫。
24.纯洁通透的北沙参花就是外婆的化身(象征)。花朵的绽放让我想起外婆的美好品质对我们的爱。我的内心便会感受到温暖与慰藉。
25.①爱孩子、有责任心:养育外孙长大。
②坚强善良:夜里怕吵人不喊疼。
③勤劳、爱生活:小院打理干净,修剪照料花朵。
记叙性散文;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分析文章语言特点;自然环境描写
八、作文
26.(2023七下·锦州期末)任选一题作答
①古人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在这个繁杂喧嚣的尘世中,声音有千种万种,可究竟是哪一种才真正牵动了你的内心?是时钟的滴答,还是窗外的鸟鸣?是父母的话语,还是校园的铃声?是……
请以“刻在我心底的声音”为题作文。
要求:⑴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500字;⑵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等,不得抄袭。
②请以“向着奔跑”为题作文。
要求:⑴请先题目补充完整;⑵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500字;⑶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等,不得抄袭。
范文①:
刻在我心底的声音
“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经多少次破灭了梦想,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熟悉的旋律在耳边回荡,充斥着难以名状的情绪,又一次想起那段低落、迷茫的日子。
“你说你,怎么就是学不好,人家的孩子每次测试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你看看你自己,弄个丢死人的成绩回来你不嫌丢人我都嫌丢人了,每次你都跟我保证下次考好,可每次都让我失望你这孩子……”她又开始了。今天已经是第四次了,我都觉得自己快要被压得喘不过气了。可这又能怎么样呢?是我活该啊!是我没有做到承诺她的事啊!是我让她失望啊!不想跟她吵,算了,会自己房间吧。“砰——”我猛然关上门,留下她一人在客厅,本以为她消停了,可她似乎更生气了,嗓音也更大了。
此刻,我只想好好的静一静。“妈,你能不能别说了啊!”我还是忍不住心中的莫名火,打开房门对他就是一声怒吼。“哼,不说,不说你记得住啊,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她不悦道。“好,可以,那你一个人在这里慢慢地说个够吧!我出去,行了吧!”我头也不回的直接摔门走了。
空旷的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不停地穿梭着,“妈妈,我要这个你给我买嘛……”一个童稚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好好好,你要什么妈妈都给你买,呵呵。”那个妇女说完在女儿的脸上重重的亲了一口,笑容是那样耀眼。她,从前也是这样对我的,可为什么自从我长大了以后,一切都发生了那么多变化,记忆中她的笑容再也没有对我绽放,呵呵……
“嘶——”冷风一个劲的往我衣服里钻,我低头打量自己,脚上只穿了一双拖鞋,腿也在不停地发抖,衣服更是只有薄薄的一层。风簌簌的吹着,我在大街上漫无目的的走着。“不就是考不好嘛,为什么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我,难道你不知道我也很难过吗……”我喃喃自语。
坐在冰凉的台阶上,丝毫不觉凉意。我目光呆滞的盯着对面那所商店。许久,天渐渐黑了,大街上的人渐渐少了,我把头埋在膝盖上。静静聆听商店的播放的音乐:“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经多少次破灭了梦想,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我想要怒放的生命……”我慢慢的听完了这首歌,每一句都那么的有力量,每一句都抨击着我的心。让我清醒,让我想起她……我一路狂奔回家,我要跟她说一声对不起;我要像她保证我一定不让她失望了;我……“呼——呼——”我大口大口的喘着气,终于回来了。桌上摆着几盘菜,仔细瞧都是我爱吃的,她坐在那,定定的望着我,眼眶红红的,似乎还在抽噎。“妈,真的对不起……”我扑倒在她怀里,所有的语言化作了无声的哭泣……
“曾经多少次跌倒在路上,曾经多少次折断过翅膀,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彷徨,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飞翔在辽阔天空,就像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这就是刻在我心底最美的好声音!
范文:
向着春光奔跑
李白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春光里奔跑;孟郊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春光里奔跑;冰心在“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的春光里奔跑……而我呢?我也在向着春光奔跑,跑过了四季,跑过了历史,跑过了人生。
春光奔跑微笑
“别紧张,我相信你一定能行。”你傻傻地望着我,露出一个微笑,很灿烂,我抬起头,看看你,低声道“对不起。”“没关系的,只不过把我的脚踩了一下吗,踩踩更健康呢!”说着,你又一个微笑,“你是太紧张了,别急,来,我给你讲笑话好不好呀?”我点点头。你便笑话一个接一个的,我最后实在忍不住了,笑得前俯后仰。你拍拍我的肩膀,又是一个微笑。“你的眼睛真清澈,笑起来眯成一条线,真是好看。”我低下头,感受到春光的灿烂。在友情的春光里,我不再紧张,而是一路向前奔跑。
春光奔跑绿豆汤
暗夜微光,台前的一盏灯陪我忍受这夏夜的闷热。突然,一阵脚步声,门开了,一个人走进来,俏俏地把一碗绿豆汤放在我桌前,然后留下的只有一片寂静。我伸手摸了摸那碗的外壁,有一丝凉爽,看来是冰过的。汗流浃背的我一饮而尽,此时望望厨房的灯,还亮着,妈妈还没睡,是在干嘛?我压低脚步声来到厨房,看到妈妈忙碌的身影,感受到春光的爽快。在母爱的春光里,我不再烦燥,而是一路向前奔跑。
春光奔跑教诲
“沉着冷静,大胆细心。”这是老师留给我们的教诲,那是初中最后一堂课,老师缓缓走上讲台,望着我们说出了这八个字。老师说:“谢谢你们,你们给了我们这么多感动。”三年师生情,点滴涌心头。而后是一片掌声,看到老师的眼睛,我感受到了春光的温暖。在师爱的春光里,我不再害怕,而是一路向前奔跑。
感谢所有伴我初中三年的人,是你们让我在春光里奔跑,让我在春光里成长,给了我如此多的美好记忆。向着春光奔跑,此生无悔。
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
在线组卷平台(zujuan.)自动生成1/1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辽宁省锦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2023七下·锦州期末)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烦琐(suǒ)拖沓(tā)俯瞰(kàn)巅沛流离(diān)
B.斑澜(1án)憎恶(zēng)呜咽(yàn)酣然入梦(hān)
C.闲遐(xiá)咀嚼(jiáo)商酌(zhuó)妇孺皆知(rú)
D.校对(jiào)粗拙(zhuō)吞噬(shì)鲜为人知(xiǎn)
2.(2023七下·锦州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互联网为生活带来了便利,但隐藏在网络里的“污垢”也让家长忧心忡忡。
B.四月的锦城柳芽微吐、桃花初绽,一场“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不期而至。
C.在他看来,同学们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
D.无论是业务能力方面,还是为人处世方面,张老师都能坚持做到鞠躬尽瘁。
3.(2023七下·锦州期末)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光盘行动”是偏正短语,“家徒四壁”是主谓短语。
B.“忠实履行”是动宾短语,“海阔天空”是并列短语。
C.“失学儿童得到了社会给予的关注与支持”中的“了”是助词,“支持”是名词。
D.“在艺术节中,专门开辟了“诗歌朗诵”“音乐节拍”等栏目。”这句话是病句。
4.(2023七下·锦州期末)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长妈妈”这一人物形象曾在其散文诗集《朝花夕拾》中多次出现。
B.《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司马光,字君实,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
C.《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风格刚健质朴。诗中多以口语化的问答来刻画人物的心理。
D.《海底两万里》中的阿龙纳斯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卓越的领导者,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
二、名著阅读
5.(2023七下·锦州期末)请结合小说的故事情节,在横线处补充恰当的内容。
班级开展《骆驼祥子》读书分享会,同学们就祥子的命运悲剧展开了讨论。小君说:“除自身原因外,祥子也是被他周围的人一步步逼到悲惨境地中去的。如抢了他第一辆车的大兵,愚弄他的陈二奶奶,,不给他饭吃的雇主杨太太,……”
三、句子默写
6.(2023七下·锦州期末)古诗文默写填上空。
(1)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2)杨花榆荚无才思,。(韩愈《晚春》)
(3),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的《游山西村》)
(4),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5)《木兰诗》中描写了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诗句是:“,”。
四、选择题
7.(2023七下·锦州期末)下列对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A.本诗写于诗人刚刚离开京城之时,既抒写了辞官南归时的眷恋惆怅也表述出了积极的人生态度。
B.“浩荡”写出离愁之多,“天涯”写出天地广阔,愁绪与喜悦交织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C.诗歌后两句展开联想,诗人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融入议论,表明了自己的心志,情感自然而朴实。
D.“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述了诗人至死牵挂国家的热情,现在常用来赞美老一辈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
五、综合性学习
(2023七下·锦州期末)班级将开展“家国天下”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8.国之英者,时之楷模。正是那些心怀家国天下的英雄,让我们懂得了“匹夫有责”,让我们感受到榜样的力量。请在下列英雄人物中任选一个,并结合他的事迹,为他写一段赞颂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少于40字)
参考人物:闻一多邓稼先志愿军战士马玉祥
9.结合格律知识,依次填入下列爱国诗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____。
②千年史策____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③一身报国有万死,____向人无再青。
④____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A.雨打萍岂白发捐躯赴国
B.雪纷飞耻白发苟利国家
C.雪纷飞岂双鬓捐躯赴国
D.雨打萍耻双鬓苟利国家
六、对比阅读
(2023七下·锦州期末)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解释选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惟吾德馨:
②亭亭净植:
③陶后鲜有闻: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孔子云/当窗理云鬓
B.调素琴/有奇字素无备者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不可不学
D.自李唐来/公亦以此自矜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13.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C.晋陶渊明/独爱菊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4.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善用类比,以山、水、诸葛庐、子云亭为比,既突出了“陋室不陋”,也表明了自己的德操与才能。
B.甲文通过描写居室环境和日常生活,表明了洁身自爱、不慕名利,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
C.乙文中的莲花富有象征意味,“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一句象征了君子的正直不苟,通达大度。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含蓄地表明了作文者的生活态度,意境隽永、韵味深长。
七、现代文阅读
(2023七下·锦州期末)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咯咯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5.阿长称《山海经》为“有画儿的‘三哼经’”,这对于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
16.选文第⑤段中“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一句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17.选文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表述方式,有什么作用?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2023七下·锦州期末)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最漫长的一夜
①从母亲锁在大衣橱的那件呢绒大衣里,我偷拿了20块钱。可在20块钱还没来得及全部变成零食之前,母亲就从我最近厌食的情绪中发现了端倪,然后顺藤摸瓜,打开书包,闪电破案。
②“小时偷针,长大偷金。”看过《增广贤文》的奶奶郑重地说。“家里伙食开得不好吗?小小年纪怎么不学好?”在外工作的父亲严肃地问。“我们家不养‘偷儿’,你给我滚出去!”母亲气懑地朝门外一指。深秋的天黑得早,我往窗外望去,村野已经起雾,鸡鸭想也回窝……我关上门边往外走边想,难道今夜我要在屋外住一宿?脚步迟疑着缓缓地挪动,还没想好落脚点,母亲的声音再一次从背后传来:“滚远点!想好了再回来!”滚就滚!我想起不远处邻居家有个大草垛,平日里能防风又能躲雨,姑且算作栖身之所吧。
③第一次被赶出家门,我的心中竟然有种不合时宜的江湖豪情,毫无改过自新的觉悟:林冲不也曾流落风雪山神庙吗?好男儿不都是四海为家?可当夜色逐渐围拢,将我的眼睛和心思淹没,我的江湖气概就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志怪传说、异事诡谈轮播一般涌上心头、迷花眼睛,我才开始体会到夜的消磨与漫长。
④我索性闭上眼睛,学母亲“眼不见为净”,可邻居家看电视的声音却清晰地钻进了我的耳朵。估测一下时间,今晚正是某部武侠片的大结局,我却以这样一种毫无侠气的方式错过了,仔细想来,心中竟有种淡淡的失落。耳朵猜测着剧情,心头默数着时间,我在村庄的角落里,融入毫不起眼的夜色。
⑤不知道过了多久,我忽然惊醒。月光清冷,四下静寂,夜莺噤声,连风也停止了追逐。我惊悸地望向四周,从身上扯下几根稻草,揣度起浪子回头的可能性。突然,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惊动了我。我赶紧趴在草垛后面,朝声源处隐隐望去,一个陌生的人影从前方的田埂处走来,借着浅淡的月光,我发现他手里拿着扁担和口袋,最终却在邻居家的鸡圈旁站定,俯身张望……“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小小年纪怎么不学好?”家人的话突然在我心头响起,眼前这个人的身份不言而喻。而我如果在歪路上走下去,眼前的这个人仿佛就是我未来的缩影……呆立半晌,我终于鼓起勇气大喊了一句:“哪个?!”那人一惊,扁担落地的声音打破了夜的宁静,他也顾不得收拾,拔腿就跑。我也拔腿就跑,朝着家的方向,在大门前喘着粗气,叫了一句:“妈……”
⑥灯应声而亮,门应声而开。
⑦对于母亲而言,这也是最漫长的一夜。
⑧十年后,经历过高考失利的我,踏上通往长沙的火车,犹同走在发配边疆的路上;十几个钟头的硬座,父亲扮演的角色,不是狱卒,是送行者。父亲性格如山,只会在我犯错时话不嫌多,平常一向把沉默是金贯彻始终。而对于我即将到达的长沙和大学,这两个词语的认知,父亲和我一样崭新,也没有过往的经验可相授。这个1980年毕业的理科生纵然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最后也只是以一句“好好学习,努力争取!”完成了叮嘱。我象征性地点点头,第一次彻夜清醒地开始为自己的未来担忧。
⑨我的人生就像这列向前飞奔的火车,思绪我已按捺不住,时间我也无计可施。过去像窗外的风景一样在我脑海里倒退;未来也像窗外的风景一样在我眼前陌生。我和父亲并坐窗前,无心睡眠,在播报站点时,偶尔对视,我便仓皇地转开视线。时间仿佛一潭死水包裹着我们,谁都跳不开,也发不出声。路程长得让人惊慌失措,气氛闷得使人无法呼吸,火车慢得叫人陷入绝望……
⑩这注定是个漫长的一夜。父亲的白发注定由此夜生长。
这趟列车,后来在我学生时代来回的次数,双手数不过来。只不过都不再有父亲的陪伴了。我早已习惯了独自一人,也早已不再畏惧黑夜漫长。
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再次乘坐一辆这样的列车,也带着我的孩子,我会用和父亲一般深锁的眉头,和父亲一样雷同的沉默,去解锁父亲没有开口的言说,以及更多。
那也将注定是个最漫长的一夜。
(选自《中国青年网》)
18.选文用“最漫长的一夜”做标题有什么妙处?
19.联系语境,揣摩第⑥段中加点字的表述效果。
灯应声而亮,门应声而开。
20.从修辞角度赏析第9段画线句的表述效果。
路程长得让人惊慌失措,气氛闷得使人无法呼吸,火车慢得叫人陷入绝望……
21.联系选文说说为什么“父亲的白发注定由此夜生长”。
(2023七下·锦州期末)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北沙参花
①随着春意的紧锣密鼓,小区里的花事一波挨着另一波,没来由想起老院里些细碎如雪、纯洁通透的花簇,内心免不了五味杂陈。我打电话回家问婆婆:“外婆院里的北沙参,开花了吗?”婆婆不明所以,答道:“现在刚刚长出新叶子,要开花还得再等等。”我挂了电话,深呼出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心情变得轻松一些。窗外杏树下,杏花花瓣铺了一地,粉粉嫩嫩的,落在我这个看客的眼睛里,徒留些许落寞在心头。
②“我是外婆一手看大的。”这是刚认识我先生的时候,他告诉我的第一件家里的事情。嫁给他后,婆婆又把这个信息补充得更加具体。婆婆说,那时候住在单位分的房子里,冬天没有炉子,孩子冻得晚上睡不着,一个劲儿哭。没法子,她只能抱着孩子一起哭。外婆不知怎么知道了,连夜让大舅推着板车来接孩子。于是,八个月大的先生,就被外婆抱回了家。从此,家里但凡有点好吃的,都先紧着他吃。夏天的夜里,担心他睡得不踏实,外婆坐在旁边给他摇蒲扇,常常是坐着睡着了,手还在不停重复着摇蒲扇的动作。
③我与先生认识不久,有一天,他说:“我带你去见外婆吧。”于是,我第一次看到了那个脸上没有太多表情、面目却很和善的老人家。她拉着我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手背,对我嘘寒问暖。我上前挽起她的胳膊,一起跨过街门门槛,走到她独居的老院子里,一眼看到的就是被水冲刷的分外干净的地砖和占了半个院子的北沙参。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北沙参,匍地生长,叶子宽大。细碎的挺立的白花如同遗落的小星星,素气中多了几分欢喜,花瓣柔软却有弹性,风中夹杂的清香微弱渺茫。再后来,我们只要回婆婆家,就会特意绕道去外婆家一趟。车子刚拐过老房子前面的胡同,坐在老人堆里谈笑的外婆就会看到我们。天气好的时候,我们坐在院子里,先生陪着外婆讲些近况,我则坐在那一簇簇北沙参花前,看着那些被修剪照料得很漂亮的花朵出神。
④等我们有了孩子,外婆的年岁更大了。再去外婆家,外婆常常躺在炕上倚着被子看电视,见我们来了,她才费力地起身,安慰我们说:“最近,头又开始疼,你姐姐拿了药回来,我吃着好些了。”外婆花白的头发里,只有零星几根黑发,但精神还不错。我家小宝出生后,婆婆来到我身边帮我照顾小宝,直到小宝去了幼儿园她才回去。这期间,每隔一个星期,我会开车送她回村子探望年事已高的外婆,顺带给院子里的花浇浇水。
⑤外婆在离开前的那年春天,不小心摔了一跤,虽然骨头没事,但下地走动已经不可能了。婆婆跟外婆商量,接她到家住段日子,好方便照顾。在以前,老太太断不会松口的,但那次,外婆居然同意了。夜里睡觉,外婆睡一会儿就要起来方便,一宿要起来十几次。我睡的屋与她屋只一墙之隔,她们起夜动静很大,我都听得清楚。周一夜里,婆婆又扶外婆起来几次后,天已大亮,婆婆问老太太:“前天夜里,你哼哼一宿,喊着浑身疼,昨晚是好些了吗?没有喊疼?”老太太回了句:“哪是不疼啊!这不是孩子们在那屋吗,我担心吵着他们睡不好啊!”第二天,婆婆又把原话复述给公公听,我在一旁听了,瞬间泪如雨下,我跟外婆说:“要是疼了,您就喊出来,不要忍着,知道吗?”外婆躺在那里,艰难地回道:“要上班了吗?路上慢一点儿。”身体好一些后,外婆坚持回到老院子居住。那些天进出老院的人很多,却没有人会去在意院里的北沙参花。天总是暗暗的,秋风也多了一些寒凉,院子的里的青砖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的尘土,那曾经如雪般白的北沙参花瑟缩着,泛着黄,每次风起,便会被卷落到泥土中。也在那年将寒的时候,外婆永远离开了这个人世,走的时候,面目非常安详。
⑥有人说,人世间的魅力,就建立在平淡无奇的日常上。殊不知,偏偏就是这些不起眼的日常,在往后的岁月里,在某一刻,会轻易掀起内心的惊涛骇浪,让人很难平静。
⑦老院里再无人烟,无人打扰的北沙参已经快要蔓延及整个院子了。一想起那细碎如雪般纯洁通透的小花朵,细细碎碎的,在有月光的夜色里静静地绽开,我的心底深处,出现了一股暖流,悄悄流淌。
(选自《齐鲁壹点》)
22.结合第③段加点词揣摩语句,体会其写景状物的妙处。
细碎的挺立的白花如同遗落的小星星,素气中多了几分欢喜,花瓣柔软却有弹性,风中夹杂的清香微弱渺茫。
23.选文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天总是暗暗的,秋风也多了一些寒凉,院子的里的青砖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的尘土,那曾经如雪般白的北沙参花瑟缩着,泛着黄,每次风起,便会被卷落到泥土中。
24.如何理解选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一想起那细碎如雪般纯洁通透的小花朵,细细碎碎的,在有月光的夜色里静静地开,我的心底深处,出现了一股暖流,悄悄流淌。
25.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外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八、作文
26.(2023七下·锦州期末)任选一题作答
①古人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在这个繁杂喧嚣的尘世中,声音有千种万种,可究竟是哪一种才真正牵动了你的内心?是时钟的滴答,还是窗外的鸟鸣?是父母的话语,还是校园的铃声?是……
请以“刻在我心底的声音”为题作文。
要求:⑴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500字;⑵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等,不得抄袭。
②请以“向着奔跑”为题作文。
要求:⑴请先题目补充完整;⑵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500字;⑶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等,不得抄袭。
解析解答部分
1.D
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
故解析为:
2.D
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故解析为:
3.B
并列短语;主谓短语
故解析为:
4.C
作家作品
故解析为:
5.赶他离开车厂的刘四爷;敲诈威胁他的孙侦探
作品的经典情节;《骆驼祥子》
故解析为:
6.(1)自缘身在最高层
(2)惟解漫天作雪飞
(3)山重水复疑无路
(4)烟笼寒水月笼沙
(5)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故解析为:
7.C
把握诗歌内容
故解析为:
8.邓稼先,壮志黄沙,一生献给中华梦;血性争光,两弹吟成戈壁诗。他是豪情赤子,他是中国男儿。他是中华民族闪耀的星光!
9.D
一般性默写;名人事迹
10.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竖立;少
11.C
12.①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
②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13.D
14.B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
15.反映了阿长不识字和身份卑微,暗示其为我买书的艰难程度,表现出阿长的善良和对我的爱。
16.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
17.议论。表述了我对阿长的感激与尊敬。
表述方式的综合运用;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分析文段、人物、情节的作用
18.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感受),是文章的线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19.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开灯、开门的速度之快,暗示了母亲一直在焦急地等待我回家,表现了母亲对我的担忧和爱。
20.排比,夸张。突出强调了夜车时间之漫长,以及我和父亲之间气氛的紧张压抑。
21.我远行求学,父亲帮不上忙为我的前途而忧虑;我远离家人,父亲对我的不舍、挂念和担心。
记叙性散文;文章标题及其作用;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分析文章语言特点;分析文段、人物、情节的作用
22.多感官结合(视觉、触觉、嗅觉),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花朵的美丽清香,表述了对北沙参花的喜爱之情。
23.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交代了天气的阴寒与花朵的瑟缩凋零,渲染了悲凉哀伤的氛围,为后文外婆去世的情节作铺垫。
24.纯洁通透的北沙参花就是外婆的化身(象征)。花朵的绽放让我想起外婆的美好品质对我们的爱。我的内心便会感受到温暖与慰藉。
25.①爱孩子、有责任心:养育外孙长大。
②坚强善良:夜里怕吵人不喊疼。
③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务安全协议合同范本
- 共同经营承包土地合同范本
- 2025年南阳道路运输货运考试题库
- 2025年枣庄年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大全
- 包钢供货合同范本
- 别墅灌溉维修合同范本
- 仓库道具租赁合同范本
- 加工车间机床承包合同范本
- 共同做模具合同范本
- 个人售房合同范本
- 14 文言文二则 学弈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理想和信念》作业设计
- 2025年度剧本杀剧本版权授权与收益分成合同
- 2025年春季学期学校工作计划及安排表
- 2025年一种板式过滤膜装置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BMS基础知识培训
- 水刀除锈施工方案
- 英语-广东省大湾区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试卷和答案
- 2024年06月日照银行社会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烤房租赁合同范例
- 第一课+追求向上向善的道德【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