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识字与写字(20分)
1.默写。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范成大
,
。
,
。
2.钞写。
散步
莫怀戚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3.语言文字运用。
①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能够以民族大义为己任,富有责任感。
②中国人的责任感是王昌龄《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的豪壮誓言:是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的失望而尚未绝望的酸楚……
③中国人的责任感是毛泽东主席面对学爱的儿子牺牲后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艰难而毅然的抉择;是刘伯承将军在眼睛受重伤后,为了保持一个非常(qīngxǐng)____的大脑,拒绝使用麻醉剂,一声(bùkēng)____地承受巨大痛苦的精神……
④新时期,中华儿女传承了中华民族的责任感。祖国的领土是(shénshèng)____不可(qīnfàn)____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守岛卫国32年,他们的精神令我们﹏﹏……
(1)在第②自然段横线上填写诗句。
(2)根据第③和第④自然段中的拼音,把词语写在横线上。
(3)在波浪线上填写恰当的成语。
二、阅读与鉴赏(35分)
文言文阅读。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4.理解句子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字的意思。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誉:
陷:
5.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句子的意思。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6.理解句子的意思。“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现代文阅读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是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7.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
8.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想象描写的情景,再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慢忙静热
现代文阅读
肝脏“禁区”摆渡人——吴孟超
①他的名字总是和“奇迹”相连,他被无数人称为“当代神医”。他就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
②1975年,一个挺着大肚子的男子在家人的搀扶下,点名要找吴孟超。
③经吴孟超诊断,这是一个罕见的特大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检查显示,这个瘤子直径竟达68cm。当时,国外将直径在5cm以上的肝海绵状血管瘤划为“巨大”,那这位患者的瘤子简直称得上是“超级巨大”。这种疾病最危险的是肿瘤破裂会引起腹腔急性大出血,常可导致死亡。吴孟超带着助手查阅了国内外的大量资料,在反复推鼓后,制订了周密的手术方案。这个方案后来被肝脏外科界奉为经典。
④早上8点30分,战斗打响!当切口完全打开时,一个装满鲜血、蓝紫色的巨大瘤体赫然呈现在眼前,让所有在场的手术室“常客”都有点毛骨悚然。1)吴孟超定了定神。沉着地切断一根血管,并立即止血,又切断一根血管,再止血,小心翼翼地剥离瘤体。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吴孟超不断地重复着这些动作。3)助手们看着他,大气都不敢出。要知道手术刀只要稍稍碰破哪怕是一点点瘤体,鲜血就会立即喷涌而出。当钟表的指针指向晚上8点30分的时候,吴孟超顺利地完成了手术!后来,这位患者又健康地生活了30多年!
⑤1983年,一对浙江的渔民夫妇,抱着出生4个月的女婴向吴孟超求教,吴孟超很快断定女婴得的是“肝母细胞瘤”,这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吴孟超和同事们立即制订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并请儿科专家联合作战。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他们有惊无险地从孩子的肝脏上切下重达600克的肿瘤,瘤子的体积竟然比娶儿的脑袋还大!10天后,孩子出院。
⑥几十年来,吴孟超以一个医学科学家的智慧和胆识,闯过了肝脏的一个个“禁区”,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据统计,吴孟超一生做了1.4万余例手术,成功率高达98.5%,成为享誉中外的肝脏外科大师。2)面对荣誉,吴孟超说:“我看重的不是创造奇迹,而是救治生命。医生要用自己的责任心,帮助一个个病人渡过难关!”
⑦国之大医,当之无愧!
(有删改)
9.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两件事例?
第一个事例:
第二个事例:
10.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④自然段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毛骨悚然:
11.文章题目为什么说吴孟超是“肝脏‘禁区’摆渡人”?
12.第④自然段画线句子1)、第⑥自然段画线句子2)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有,从中你体会到了。
13.读第④自然段中画线的语句3),体会其表述效果。
三、表述与交流(45分)
14.写片段。
题目:放学后的校园
要求:①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②不得使用真实姓名。
15.作文。
“我看重的不是创造奇迹,而是救治生命。医生要用自己的责任心,帮助一个个病人渡过难关!”这是吴孟超医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现在,请你写一写在学习和生活中,让你感到有责任感的人和事。
要求:①任选角度,自拟题目;②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把他(她)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她)的内心;③文中不得使用真实姓名。
四、梳理与探究(10分)(附加题)
16.填上空
“他使用一杆八丈火尖枪,武功非凡,又在某个地方修炼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口里吐火鼻子喷烟。十分了得,经常与人赤打斗。他听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用狂风卷走唐僧,用计骗擒八戒。”他是《西游记》中的,他修炼三百年的地方在。
17.本学期你一定阅读了不少整本书,请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本书,填写表格。
书名基本内容最感兴趣的情节
解析解答部分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古诗词默写
本题考查古诗默写能力,属于直接型默写,结合提示默写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特别是“绩”和“昼”字的结构,
针对古诗的背默题目是基础题,我们平时多背诵,多默写。要理解诗词的意思,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2.散步
莫怀戚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汉字书写
考查了汉字的临摹,写字不光是动笔,还要动心,要先观察例字的结构特点。然后,一笔写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特别是“戚”和“野”字的结构,要安排好笔画的书写位置。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3.(1)不破楼兰终不还;遗民泪尽胡尘里
(2)清醒;神圣;侵犯;不吭
(3)肃然起敬
看拼音写汉字;成语运用;古诗词填上空
(1)出自王昌龄的《从军行》,结合题干中的“黄沙百战穿金甲”,可知填写的诗句是“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结合题干中的“南望王师又一年”,可知填写的诗句是“遗民泪尽胡尘里”。
(2)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书写时要注意“侵犯”的“侵”不要写成形近字“浸”,“不吭”的“吭”不要写成形近字“坑”。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3)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上空,使句中表述更准确。肃然起敬:形容对某人或某件事产生了敬佩之情。
故解析为:(1)不破楼兰终不还、遗民泪尽胡尘里;(2)清醒、神圣、侵犯、不吭;(3)肃然起敬。
(1)考查了古诗文默写。诗歌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听多说多写。
(2)此题根据拼音写汉字,考查对字形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多写,多练,对于易错的形近字,难写字要着重练习。
(3)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4.称赞;刺破
5.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如何呢?
6.因为自己把“矛”和“盾”的功力都夸大到绝对化程度,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处于尴尬局面,无法回答。
课内文言文阅读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
(2)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句的翻译。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4.考查了字词的理解。结合句意理解,①鬻:卖。②陷:刺破。③或:有人。
故解析为:称赞、刺破
5.考查了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差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开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子意思是: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如何呢
故解析为: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如何呢?
6.考查了内容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阅读可知,因为自己把“矛"和“盾”的功力都夸大到绝对化程度,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处于尴尬局面,无法回答。
故解析为:因为自己把“矛”和“盾”的功力都夸大到绝对化程度,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处于尴尬局面,无法回答。
7.这句话生动地表现了黄瓜在园子里没有人过问,它自己自由生长,从中可以体会到“我”快乐自由的心情。
8.热:夏日炎炎,小鸟不知躲藏到什么地方去了,草木都低垂着头,小狗热得吐出舌头不停地喘气。
课内现代文阅读
(1)对文章语句或词语的理解一定要结合语段及文章内容。要求透过表面看实质,分析其出语句或词语表述的思想感情,丰富内涵。
(2)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能做到表意正确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7.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与赏析。"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朵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是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这句话生动地表现了黄瓜在园子里没有人过问,它自己自由生长,表述了“我"对园子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的童年生活是快乐自由的。
故解析为:这句话生动地表现了黄瓜在园子里没有人过问,它自己自由生长,从中可以体会到“我”快乐自由的心情。
8.考查了情景写话。文中画横线句子突出了亮的程度,所学句子也要突出事物的特点。解析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故解析为:热:夏日炎炎,小鸟不知躲藏到什么地方去了,草木都低垂着头,小狗热得吐出舌头不停地喘气。
9.吴孟超为病人切除特大肝海绵状血管瘤;吴孟超为4个月大的女婴切除巨大的肝母细胞瘤
10.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11.吴孟超医术高超。
12.动作、语言描写;怀有仁爱之心的无私奉献的医者形象
13.通过紧张,惊恐的场面,侧面表现出了吴孟超医术高超。
写人类记叙文阅读
(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2)理解词语的意思时,我们要先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这个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4)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描写方法的辨析。认真分析所给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对描写方法的了解完成。
(5)对文章语句或词语的理解一定要结合语段及文章内容。要求透过表面看实质,分析其出语句或词语表述的思想感情,丰富内涵。
9.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仔细读文可知,以两个事例描写了吴孟超的高超医术,其中,详写的事例是1975年,吴孟超带领助手制订了后来被奉为经典的手术方案,为患者成功切除特大肿瘤。略写的事例是1983年,吴孟超为4个月大的女婴成功切下重达600克的肿瘤。
故解析为:吴孟超为病人切除特大肝海绵状血管瘤。吴孟超为4个月大的女婴切除巨大的肝母细胞瘤
10.考查了对短文字词的理解与赏析。“毛骨悚然”的意思:毛发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很害怕的样子。悚然:害怕的样子。
故解析为: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11.考查了对标题含义的理解能力。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可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概括,由“吴孟超以一个医学科学家的智慧和胆识,闯过了肝脏的一个个‘禁区',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可知,吴孟超医术高超。
故解析为:吴孟超医术高超。
12.考查了对描写手法的理解。由“吴孟超定了定神。沉着地切断—根血管,并立即止血,又切断一根血管,再止血,小心翼翼地剥离瘤体"可知,“切断“立即止血""剥离瘤体"是动作描写,“吴孟超说:‘我看重的不是创造奇迹,而是救治生命。医生要用自己的责任心,帮助一个个病人渡过难关!""是语言描写。从中“我"体会到了:一个怀有仁爱之心、无私奉献、医术高明的医者形象。
故解析为:动作、语言描写;怀有仁爱之心的无私奉献的医者形象
13.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能力。由“助手们看着他,大气都不敢出"可知,是侧面描写,通过紧张,惊恐的手术场面,表现了吴孟超医术高超。
故解析为:通过紧张,惊恐的场面,侧面表现出了吴孟超医术高超。
14.放学后的校园
铃声响了,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同学们三五成群,或肩并肩,或手拉手,陆陆续续步出校园。教学楼渐渐沉寂下来,喧嚣的操场也已空无一人,食堂再无哐当作响的碗盆碰撞声。空荡荡的操场上有几只小蜗牛悠闲地爬着,归巢的鸟儿鸣叫一声,飞回了自己的家。夕阳将柔和的余晖洒下来,笼罩着静寂的校。微风,从柳树下路过,经过竹林,在校园中流连忘返。渐渐地,渐渐地,校园,睡去了。
写景类作文
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放学后的校园”为题,写一个片段。按一定的顺序将故事情节讲述完整,情节要生动,注意详略得当。可以采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多种方法来表现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特点。还可以运用环境描写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等。同时,还要注意运用学过的修辞手法,使语句生动形象,进一步增强表述效果。
故解析为:
语段运用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写出了放学后的校园情景,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15.责任
读了《100个德育故事》后,我深刻认识到了责任的重要性。责任,这是一个我们应有的美德,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把责任丢到九霄云外呢?
2012年5月29日,吴斌驾驶杭州长运集团大型客车从无锡返回杭州,途中,一块从空中飞落的铁块迎面击碎车辆前挡风玻璃后,击中其腹部和手臂,导致肝脏破裂及肋骨多处骨折,肺、肠挫伤。在危急关头,吴斌强忍剧痛将车辆缓缓靠边停好,拉上手刹、开启双闪灯,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措施后,又以惊人的毅力,从驾驶室艰难地站起来,告知车上旅客注意安全,然后打开车门,安全疏散旅客,最终成功挽救了24名乘客的生命。而吴斌却因伤势过重,经医院抢救无效,于2012年6月1日凌晨3时45分去世。正是因为他的责任心,从而拯救了24名乘客的生命,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拯救他人,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
如今,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拥有这种品格的人却是少之又少。每一种事物都有属于自己的责任,太阳的责任是照耀大地,大海的责任是容纳百川,大地的责任是养活动植物……想想看,你负责任了吗?
叙事类作文
本次习作为自命题作文,要求围绕“责任”写一写在学习和生活中,让你感到有责任感的人和事。“我看重的不是创造奇迹,而是救治生命。医生要用自己的责任心,帮助一个个病人渡过难关!"这是吴孟超医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自己最想表述的去写。无论写什么,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去写,注意选择的事例要典型,注意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本文通过典型的事例告诉了我们什么是责任篇末点题——责任,这是一个我们应有的美德。
16.红孩儿;火焰山
《西游记》
“他使用一杆八丈火尖枪,武功非凡,又在某个地方修炼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口里吐火鼻子喷烟。十分了得,经常与人赤打斗。他听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用狂风卷走唐僧,用计骗擒八戒。”红孩儿,本名牛圣婴,是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角色,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儿子,号称圣婴大王。红孩儿曾在火焰山修炼三百年,炼成了三昧真火,而后到钻头号山为祸一方,常常欺凌当地的土地山神。唐僧师徒经过钻头号山时,红孩儿变化成七岁孩子自缚手脚,吊在松树上呼救,引起唐僧善念的同时,激起唐僧与孙悟空之间的矛盾,然后设法将唐僧掳走。孙悟空来救唐僧时,红孩儿与之多次斗智斗勇均占上风,他的三昧真火一度让孙悟空几乎丧生。最后孙悟空请来观音菩萨,用李靖的天罡刀化作莲台和如来佛祖的金箍将红孩儿降服。
19.《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今见最早的《西游记》版本是明代万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未署姓名。鲁迅、董作宾等人根据《淮安府志》“吴承恩《西游记》"的记载予以最终论定“吴承恩原著”。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其中精彩情节有“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三借芭蕉扇”等。
故解析为:红孩儿、火焰山
本题考查了经典名著。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结合平时的阅读,在了解读物内容的基础上即可完成。
17.《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草船借箭。
推荐介绍
考查推荐介绍。选择感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本书,介绍一下基本内容和最感兴趣的情节。可根据自己读过的书,写一写书名、基本内容及对你影响最大、记忆最深的情节。作答此题要求我们平时注意多阅读多积累。
故解析为:《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草船借箭。
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我们要注重课外知识的积累与搜集,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在线组卷平台(zujuan.)自动生成1/1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识字与写字(20分)
1.默写。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范成大
,
。
,
。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古诗词默写
本题考查古诗默写能力,属于直接型默写,结合提示默写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特别是“绩”和“昼”字的结构,
针对古诗的背默题目是基础题,我们平时多背诵,多默写。要理解诗词的意思,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2.钞写。
散步
莫怀戚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散步
莫怀戚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汉字书写
考查了汉字的临摹,写字不光是动笔,还要动心,要先观察例字的结构特点。然后,一笔写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特别是“戚”和“野”字的结构,要安排好笔画的书写位置。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3.语言文字运用。
①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能够以民族大义为己任,富有责任感。
②中国人的责任感是王昌龄《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的豪壮誓言:是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的失望而尚未绝望的酸楚……
③中国人的责任感是毛泽东主席面对学爱的儿子牺牲后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艰难而毅然的抉择;是刘伯承将军在眼睛受重伤后,为了保持一个非常(qīngxǐng)____的大脑,拒绝使用麻醉剂,一声(bùkēng)____地承受巨大痛苦的精神……
④新时期,中华儿女传承了中华民族的责任感。祖国的领土是(shénshèng)____不可(qīnfàn)____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守岛卫国32年,他们的精神令我们﹏﹏……
(1)在第②自然段横线上填写诗句。
(2)根据第③和第④自然段中的拼音,把词语写在横线上。
(3)在波浪线上填写恰当的成语。
(1)不破楼兰终不还;遗民泪尽胡尘里
(2)清醒;神圣;侵犯;不吭
(3)肃然起敬
看拼音写汉字;成语运用;古诗词填上空
(1)出自王昌龄的《从军行》,结合题干中的“黄沙百战穿金甲”,可知填写的诗句是“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结合题干中的“南望王师又一年”,可知填写的诗句是“遗民泪尽胡尘里”。
(2)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书写时要注意“侵犯”的“侵”不要写成形近字“浸”,“不吭”的“吭”不要写成形近字“坑”。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3)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上空,使句中表述更准确。肃然起敬:形容对某人或某件事产生了敬佩之情。
故解析为:(1)不破楼兰终不还、遗民泪尽胡尘里;(2)清醒、神圣、侵犯、不吭;(3)肃然起敬。
(1)考查了古诗文默写。诗歌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听多说多写。
(2)此题根据拼音写汉字,考查对字形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多写,多练,对于易错的形近字,难写字要着重练习。
(3)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阅读与鉴赏(35分)
文言文阅读。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4.理解句子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字的意思。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誉:
陷:
5.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句子的意思。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6.理解句子的意思。“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4.称赞;刺破
5.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如何呢?
6.因为自己把“矛”和“盾”的功力都夸大到绝对化程度,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处于尴尬局面,无法回答。
课内文言文阅读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
(2)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句的翻译。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4.考查了字词的理解。结合句意理解,①鬻:卖。②陷:刺破。③或:有人。
故解析为:称赞、刺破
5.考查了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差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开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子意思是: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如何呢
故解析为: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如何呢?
6.考查了内容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阅读可知,因为自己把“矛"和“盾”的功力都夸大到绝对化程度,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处于尴尬局面,无法回答。
故解析为:因为自己把“矛”和“盾”的功力都夸大到绝对化程度,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处于尴尬局面,无法回答。
现代文阅读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是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7.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
8.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想象描写的情景,再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慢忙静热
7.这句话生动地表现了黄瓜在园子里没有人过问,它自己自由生长,从中可以体会到“我”快乐自由的心情。
8.热:夏日炎炎,小鸟不知躲藏到什么地方去了,草木都低垂着头,小狗热得吐出舌头不停地喘气。
课内现代文阅读
(1)对文章语句或词语的理解一定要结合语段及文章内容。要求透过表面看实质,分析其出语句或词语表述的思想感情,丰富内涵。
(2)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能做到表意正确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7.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与赏析。"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朵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是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这句话生动地表现了黄瓜在园子里没有人过问,它自己自由生长,表述了“我"对园子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的童年生活是快乐自由的。
故解析为:这句话生动地表现了黄瓜在园子里没有人过问,它自己自由生长,从中可以体会到“我”快乐自由的心情。
8.考查了情景写话。文中画横线句子突出了亮的程度,所学句子也要突出事物的特点。解析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故解析为:热:夏日炎炎,小鸟不知躲藏到什么地方去了,草木都低垂着头,小狗热得吐出舌头不停地喘气。
现代文阅读
肝脏“禁区”摆渡人——吴孟超
①他的名字总是和“奇迹”相连,他被无数人称为“当代神医”。他就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
②1975年,一个挺着大肚子的男子在家人的搀扶下,点名要找吴孟超。
③经吴孟超诊断,这是一个罕见的特大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检查显示,这个瘤子直径竟达68cm。当时,国外将直径在5cm以上的肝海绵状血管瘤划为“巨大”,那这位患者的瘤子简直称得上是“超级巨大”。这种疾病最危险的是肿瘤破裂会引起腹腔急性大出血,常可导致死亡。吴孟超带着助手查阅了国内外的大量资料,在反复推鼓后,制订了周密的手术方案。这个方案后来被肝脏外科界奉为经典。
④早上8点30分,战斗打响!当切口完全打开时,一个装满鲜血、蓝紫色的巨大瘤体赫然呈现在眼前,让所有在场的手术室“常客”都有点毛骨悚然。1)吴孟超定了定神。沉着地切断一根血管,并立即止血,又切断一根血管,再止血,小心翼翼地剥离瘤体。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吴孟超不断地重复着这些动作。3)助手们看着他,大气都不敢出。要知道手术刀只要稍稍碰破哪怕是一点点瘤体,鲜血就会立即喷涌而出。当钟表的指针指向晚上8点30分的时候,吴孟超顺利地完成了手术!后来,这位患者又健康地生活了30多年!
⑤1983年,一对浙江的渔民夫妇,抱着出生4个月的女婴向吴孟超求教,吴孟超很快断定女婴得的是“肝母细胞瘤”,这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吴孟超和同事们立即制订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并请儿科专家联合作战。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他们有惊无险地从孩子的肝脏上切下重达600克的肿瘤,瘤子的体积竟然比娶儿的脑袋还大!10天后,孩子出院。
⑥几十年来,吴孟超以一个医学科学家的智慧和胆识,闯过了肝脏的一个个“禁区”,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据统计,吴孟超一生做了1.4万余例手术,成功率高达98.5%,成为享誉中外的肝脏外科大师。2)面对荣誉,吴孟超说:“我看重的不是创造奇迹,而是救治生命。医生要用自己的责任心,帮助一个个病人渡过难关!”
⑦国之大医,当之无愧!
(有删改)
9.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两件事例?
第一个事例:
第二个事例:
10.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④自然段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毛骨悚然:
11.文章题目为什么说吴孟超是“肝脏‘禁区’摆渡人”?
12.第④自然段画线句子1)、第⑥自然段画线句子2)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有,从中你体会到了。
13.读第④自然段中画线的语句3),体会其表述效果。
9.吴孟超为病人切除特大肝海绵状血管瘤;吴孟超为4个月大的女婴切除巨大的肝母细胞瘤
10.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11.吴孟超医术高超。
12.动作、语言描写;怀有仁爱之心的无私奉献的医者形象
13.通过紧张,惊恐的场面,侧面表现出了吴孟超医术高超。
写人类记叙文阅读
(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2)理解词语的意思时,我们要先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这个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4)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描写方法的辨析。认真分析所给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对描写方法的了解完成。
(5)对文章语句或词语的理解一定要结合语段及文章内容。要求透过表面看实质,分析其出语句或词语表述的思想感情,丰富内涵。
9.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仔细读文可知,以两个事例描写了吴孟超的高超医术,其中,详写的事例是1975年,吴孟超带领助手制订了后来被奉为经典的手术方案,为患者成功切除特大肿瘤。略写的事例是1983年,吴孟超为4个月大的女婴成功切下重达600克的肿瘤。
故解析为:吴孟超为病人切除特大肝海绵状血管瘤。吴孟超为4个月大的女婴切除巨大的肝母细胞瘤
10.考查了对短文字词的理解与赏析。“毛骨悚然”的意思:毛发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很害怕的样子。悚然:害怕的样子。
故解析为: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11.考查了对标题含义的理解能力。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可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概括,由“吴孟超以一个医学科学家的智慧和胆识,闯过了肝脏的一个个‘禁区',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可知,吴孟超医术高超。
故解析为:吴孟超医术高超。
12.考查了对描写手法的理解。由“吴孟超定了定神。沉着地切断—根血管,并立即止血,又切断一根血管,再止血,小心翼翼地剥离瘤体"可知,“切断“立即止血""剥离瘤体"是动作描写,“吴孟超说:‘我看重的不是创造奇迹,而是救治生命。医生要用自己的责任心,帮助一个个病人渡过难关!""是语言描写。从中“我"体会到了:一个怀有仁爱之心、无私奉献、医术高明的医者形象。
故解析为:动作、语言描写;怀有仁爱之心的无私奉献的医者形象
13.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能力。由“助手们看着他,大气都不敢出"可知,是侧面描写,通过紧张,惊恐的手术场面,表现了吴孟超医术高超。
故解析为:通过紧张,惊恐的场面,侧面表现出了吴孟超医术高超。
三、表述与交流(45分)
14.写片段。
题目:放学后的校园
要求:①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②不得使用真实姓名。
放学后的校园
铃声响了,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同学们三五成群,或肩并肩,或手拉手,陆陆续续步出校园。教学楼渐渐沉寂下来,喧嚣的操场也已空无一人,食堂再无哐当作响的碗盆碰撞声。空荡荡的操场上有几只小蜗牛悠闲地爬着,归巢的鸟儿鸣叫一声,飞回了自己的家。夕阳将柔和的余晖洒下来,笼罩着静寂的校。微风,从柳树下路过,经过竹林,在校园中流连忘返。渐渐地,渐渐地,校园,睡去了。
写景类作文
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放学后的校园”为题,写一个片段。按一定的顺序将故事情节讲述完整,情节要生动,注意详略得当。可以采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多种方法来表现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特点。还可以运用环境描写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等。同时,还要注意运用学过的修辞手法,使语句生动形象,进一步增强表述效果。
故解析为:
语段运用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写出了放学后的校园情景,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15.作文。
“我看重的不是创造奇迹,而是救治生命。医生要用自己的责任心,帮助一个个病人渡过难关!”这是吴孟超医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现在,请你写一写在学习和生活中,让你感到有责任感的人和事。
要求:①任选角度,自拟题目;②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把他(她)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她)的内心;③文中不得使用真实姓名。
责任
读了《100个德育故事》后,我深刻认识到了责任的重要性。责任,这是一个我们应有的美德,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把责任丢到九霄云外呢?
2012年5月29日,吴斌驾驶杭州长运集团大型客车从无锡返回杭州,途中,一块从空中飞落的铁块迎面击碎车辆前挡风玻璃后,击中其腹部和手臂,导致肝脏破裂及肋骨多处骨折,肺、肠挫伤。在危急关头,吴斌强忍剧痛将车辆缓缓靠边停好,拉上手刹、开启双闪灯,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措施后,又以惊人的毅力,从驾驶室艰难地站起来,告知车上旅客注意安全,然后打开车门,安全疏散旅客,最终成功挽救了24名乘客的生命。而吴斌却因伤势过重,经医院抢救无效,于2012年6月1日凌晨3时45分去世。正是因为他的责任心,从而拯救了24名乘客的生命,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拯救他人,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
如今,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拥有这种品格的人却是少之又少。每一种事物都有属于自己的责任,太阳的责任是照耀大地,大海的责任是容纳百川,大地的责任是养活动植物……想想看,你负责任了吗?
叙事类作文
本次习作为自命题作文,要求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务安全协议合同范本
- 共同经营承包土地合同范本
- 2025年南阳道路运输货运考试题库
- 2025年枣庄年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大全
- 包钢供货合同范本
- 别墅灌溉维修合同范本
- 仓库道具租赁合同范本
- 加工车间机床承包合同范本
- 共同做模具合同范本
- 个人售房合同范本
- 14 文言文二则 学弈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理想和信念》作业设计
- 2025年度剧本杀剧本版权授权与收益分成合同
- 2025年春季学期学校工作计划及安排表
- 2025年一种板式过滤膜装置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BMS基础知识培训
- 水刀除锈施工方案
- 英语-广东省大湾区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试卷和答案
- 2024年06月日照银行社会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烤房租赁合同范例
- 第一课+追求向上向善的道德【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