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GIS-地理信息系统考试题目及答案_第1页
研究生课程-GIS-地理信息系统考试题目及答案_第2页
研究生课程-GIS-地理信息系统考试题目及答案_第3页
研究生课程-GIS-地理信息系统考试题目及答案_第4页
研究生课程-GIS-地理信息系统考试题目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名词解释(30分)

1. Geomatics

地球空间信息学,所涵盖的学科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地图学、控制测量、数字测图、大地测量、地理信息系统,水道测量、土地信息管理、土地测量、摄影测量、遥感、重力测量和天文测量。所采用的方法有星载、机载、舰载和地面数据采集方法,属于现代测绘科学与计算机信息科学的集成,归属于空间信息科学。2. DTM

DTM(DigitalTerrainModel)——数字地面模型是利用一个任意坐标系中大量选择的已知x、y、z的坐标点对连续地面的一个简单的统计表示,或者说,DTM就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地形表面形态的属性信息一般包括高程、坡度、坡向等。3. 数据融合

数据融合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对按时序获得的若干观测信息,在一定准则下加以自动分析、综合,以完成所需的决策和评估任务而进行的信息处理技术。数据融合技术,包括对各种信息源给出的有用信息的采集、传输、综合、过滤、相关及合成,以便辅助人们进行态势/环境判定、规划、探测、验证、诊断。4. 空间数据引擎

空间数据引擎,简称SDE,是一种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即在常规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上添加一层空间数据库引擎,以获得常规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之外的空间数据存储和管理的能力。代表性的是ESRI的SDE。空间数据引擎在用户和异种空间数据库的数据之间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接口,它是一种处于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之间的中间件技术。使用不同厂商GIS的客户可以通过空间数据引擎将自身的数据提交给大型关系型DBMS,由DBMS统一管理;同样,客户也可以通过空间数据引擎从关系型DBMS中获取其他类型GIS的数据,并转化成客户可以使用的方式。5. GIS互操作即空间数据的互操作,指针对异构的数据库和平台,实现数据处理的互操作,是“动态”的数据共享,独立于平台,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是空间数据共享的发展方向。它包括从最底层的面向硬件的互操作,到应用层次的信息团体之间的语义共享。其实现方式之一是:OpenGIS。OGIS框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开放的地理数据模型,开放的服务模型和信息群模型。6. 空间索引

是指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其中包含空间对象的概要信息,如对象的标识、外接矩形及指向空间对象实体的指针。作为一种辅助性的空间数据结构,空间索引介于空间操作算法和空间对象之间,它通过筛选作用,大量与特定空间操作无关的空间对象被排除,从而提高空间操作的速度和效率。二、简答题(40分)

1. 何谓拓扑关系?其主要类型有哪些?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拓扑关系topologicalrelation指满足拓扑几何学原理的各空间数据间的相互关系。即用结点、弧段和多边形所表示的实体之间的邻接、关联、包含和连通关系。如:点与点的邻接关系、点与面的包含关系、线与面的相离关系、面与面的重合关系等。拓扑关系是指图形元素之间相互空间上的连接、邻接关系并不考虑具体位置.这种拓扑关系是由数字化的点、线、面数据形成的以用户的查询或应用分析要求进行图形选取、叠合、合并等操作。其主要类型有:1.拓扑邻接,指存在于空间图形的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例如结点邻接关系,多边形邻接关系。2.拓扑关联,指存在于空间图形的不同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例如结点与弧段的关联关系。3.拓扑包含。指存在于空间图形的同类,但不同级的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包含关系分简单包含、多层包含和等价包含三种形式。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对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1根据拓扑关系,不需要利用坐标和距离,可以确定一种地理实体相对于另一种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关系。因为拓扑数据已经清楚地反映出地理实体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而且这种拓扑数据较之几何数据有更大的稳定性,即它不随地图投影而变化。2.利用拓扑数据有利于空间要素的查询。例如应答像某区域与哪些区域邻接;某条河流能为哪些政区的居民提供水源;与某一湖泊邻接的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特别是野生生物学家可能想确定一块与湖泊相邻的土地覆盖区,用于对生物栖息环境作出评价等等,都需要利用拓扑数据。3.可以利用拓扑数据作为工具,重建地理实体。例如建立封闭多边形,实现道路的选取,进行最佳路径的计算等等。2. 什么是栅格数据?请列举出减少栅格数据存储量的编码方法

栅格数据是按网格单元的行与列排列、具有不同灰度或颜色的阵列数据。每一个单元(象素)的位置由它的行列号定义,所表示的实体位置隐含在栅格行列位置中,数据组织中的每个数据表示地物或现象的非几何属性或指向其属性的指针。一个优秀的压缩数据编码方案是:在最大限度减少计算机运算时间的基点上进行最大幅度的压缩。减少栅格数据存储量的编码方法有四种:(1)链式编码(ChainCodes)链式编码有效地压缩了栅格数据,尤其对多边形的表示最为显著,链式编码还有一定的运算能力,对计算长度、面积或转折方向的凸凹度更为方便。比较适于存储图形数据。但对边界做合并和插入等修改编辑工作很难实施,而且对局部修改要改变整体结构,效率较低。(2)游程长度编码(Run-LengthCodes)游程编码是栅格数据压缩的重要且比较简单的编码方法。它的基本思路是:对于一幅栅格图像,常有行或列方向相邻的若干点具有相同的属性代码,因而可采用某种方法压缩重复的记录内容。方法之一是在栅格数据阵列的各行或列象元的特征数据的代码发生变化时,逐个记录该代码及相同代码重复的个数,从而可在二维平面内实现数据的大量压缩。另一种编码方案是在逐行逐列记录属性代码时,仅记录下发生变化的位置和相应的代码。(3)块式编码(BlockCodes)块式编码是游程编码扩展到二维空间的情况,游程编码是在一维状态记录栅格单元的位置和属性,如果采用正方形区域作为记录单元,每个记录单元包括相邻的若干栅格,数据结构由记录单元中左上角的栅格单元的行、列号(初始位置)和记录单元的边长(半径)与记录单元的属性代码三部分组成,这便是块式编码。因此可以说,游程编码是块式编码的特殊情况,块式编码是游程编码的一般形式。(4)四叉树编码(QuadtreeEncoding)是最有效的栅格数据压缩编码方法之一。其基本思想是首先把一幅图象或一幅栅格地图等分成四部分,如果检查到某个子区的所有格网都含有相同的值(灰度或属性值),那么这个子区域就不再往下分割;否则,把这个区域再分割成四个子区域,这样递归地分割,直至每个子块都只含有相同的灰度或属性值为止。3. 为什么要对空间数据进行分层存储?分层的依据有哪些?日益增长但却长期闲置的数据是各种类型的企业都非常关注的。许多分析家和行业出版物都表示有80%的存储的数据都是闲置的。这些数据创建了之后,即使是访问,频率也很低,一般都在30到90天才被访问。结果,对日益增长的存储容量的需求是个很大很现实的问题。企业也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有相同的价值。但大多数企业还是把他们的数据存放在同一个存储层上,使用相同的保护级别,因为他们认为,对存储进行分级别分层次划分的话,需要相当大的资金和资源的投入。目前需要新的技术来解决存储的问题。当前的趋势和技术保证能够通过分级别存储来管理日益增长的数据卷。在同一个系统下,把性能和容量相结合分层存储是将不同类别的数据分配到不同类型的存储介质上,目的是提高存储效率,减少总使用成本(TCO)。存储分类基本上是根据应用程序的服务层面的要求,包括可用性、性能、保存要求、使用频率以及其他因素等。由于大量的日益增长的电子存储数据、最佳实践政策、自动持续性分配软件、特定数据匹配以及设备特点等因素,分层存储可以非常复杂。分层存储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而且经常是存储架构增长的自然结果。通过将高速缓存分配给不同数据,以及/或通过使用不同特点的物理上分开的存储阵列,分层存储可以在一个阵列内建立(使用不同容量的或不同性能的磁盘驱动器)。分层首先必须认真分析已有数据,阅读有关专题图件,了解分层数据属性和几何特征,对整个图形主要结构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按照一定的用户目的,从既满足GIS空间分析又满足地图编制、制图综合、专题制图的需求出发,根据GIS分层原则对空间数据进行分层。为了方便使用,为了与其他信息系统或数据库兼容,在分层、图层命名、图层编码等诸多方面都必须采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图层的设置以《图式》为依据,根据GIS数据技术的特点,把多源的类型、比例尺、图幅名称等识别码冠入到图层及属性文件名是非常不利于管理和标准化处理的,如对不同图幅的相同图层采用不同名称这是同物异名,不利于交流和共享。解决的办法就是采用物理设计方法,通过不同的存贮路径名称加上统一的图层命名规则是整个系统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如目录物理意义可分为:一级目录:图幅代码;二级目录:分类名数据;三级目录:分类数据及图层名;四级目录:图层数据。在没有标准可供参照的情况下,自行设计的方案也应充分考虑了未来采用相关标准的方便。为了便于图层与图层之间可以相互参照,便于图层间能够准确无误地叠加在一起,能够统一管理和操作,有利于今后的空间分析、查询与检索,图层间必须保证范围一致性、内容一致性、比例尺一致性、数据结构一致性和坐标一致性。坐标一致性包括地理坐标、网格坐标、投影坐标的统一。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基础,海量空间数据具有多时空性、多尺度性、多源性等特征。面向GIS地理数据模型是由点、线、面、体组成,可以用图层和相应的属性描述,科学有效地图层划分是GIS地图编制、制图综合、专题制图、空间分析的前提,图层能够为地理数据及其数据之间的关系提供定义,并通过一种通用语言和一个地理信息的公共结构为地理数据理解提供一个公共的基础,更好地描述所采集的数据。将不同性质的图素放在不同的图层上,数据存放有条不紊,便于管理、查询或进行图层叠加分析,并对多种不同空间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解释及解决空间实体之间相互关系。分层GIS可以为用户提供直观的概念模型,从而以专题图集的形式使得地理特征形象化。因此,GIS操作人员可以利用图层空间联接、叠置和属性操作等功能获得新的地理专题信息。4. 分析三种传统的数据模型(层次、网络和关系)存储空间图形数据的方法和特点,它们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1)、层次模型

层次模型是一种树结构模型,它把数据按自然的层次关系组织起来,以反映数据之间的隶属关系。层次模型是数据库技术中发展最早、技术上比较成熟的一种数据模型。它的特点是地理数据组织成有向有序的树结构,也叫树形结构。结构中的结点代表数据记录,连线描述位于不同结点数据间的从属关系(一对多的关系)。反映了地理世界中实体之间的层次关系,在描述地理世界中自然的层次结构关系时简单、直观,易于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数据的重构。2).网状数据模型网状模型将数据组织成有向图结构,图中的结点代表数据记录,连线描述不同结点数据间的联系。这种数据模型的基本特征是,结点数据之间没有明确的从属关系,一个结点可与其它多个结点建立联系,即结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任何两个结点之间都能发生联系,可表示多对多的关系。

网状模型是层次模型的一般形式,反映了地理世界中常见的多对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数据的重构,具有一定的数据独立和数据共享特性,且运行效率较高。3).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是一个二维表,表的每行对应一个元组,表的每列对应一个域。由于域可以相同,所以为了加以区分。对每列起一个名字,称为属性。n目关系必有n个属性。总之,数据库中的关系有以下性质:1.每列中的分量是同类型的数据,来自同一个域;2.不同列可出资同一个域,每一列称为属性,要给予不同的属性名;3.列的顺序可任意交换,行的顺序也可任意交换;4.关系中的任意两个元祖不能完全相同;5.每一分量必须是不可分的数据项。关系操作方式的特点是集合操作,即操作的对象和结果是集合,也成为一次一集合的方式。关系模型可以简单、灵活地表示各种实体及其关系,其数据描述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和独立性。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对数据的操作是通过关系代数实现的,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有:关系模型的逻辑数据结构,表的操作符,表的完整性规则和视图、范式概念。关系模型表示各种地理实体及其间的关系,方式简单、灵活,支持数据重构;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并与一阶逻辑理论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演绎功能;关系操作和关系演算具有非过程式特点。它们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层次模型用于GIS地理数据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很难描述复杂的地理实体之间的联系,描述多对多的关系时导致物理存储上的冗余;

2)对任何对象的查询都必须从层次结构的根结点开始,低层次对象的查询效率很低,很难进行反向查询;

3)数据独立性较差,数据更新涉及许多指针,插入和删除操作比较复杂,父结点的删除意味着其下层所有子结点均被删除;

4)层次命令具有过程式性质,要求用户了解数据的物理结构,并在数据操纵命令中显式地给出数据的存取路径;

5)基本不具备演绎功能和操作代数基础。2、网状模型用于GIS地理数据库的主要问题如下:

1)由于网状结构的复杂性,增加了用户查询的定位困难,要求用户熟悉数据的逻辑结构,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

2)网状数据操作命令具有过程式性质,存在与层次模型相同的问题;

3)不直接支持对于层次结构的表达;

4)基本不具备演绎功能和操作代数基础。3、关系模型用于GIS地理数据库的主要问题:

1)无法用递归和嵌套的方式来描述复杂关系的层次和网状结构,模拟和操作复杂地理对象的能力较弱;

2)用关系模型描述本身具有复杂结构和涵义的地理对象时,需对地理实体进行不自然的分解,导致存储模式、查询途径及操作等方面均显得语义不甚合理;

3)由于概念模式和存储模式的相互独立性,及实现关系之间的联系需要执行系统开销较大的联接操作,运行效率不够高。

不难看出,关系模型的根本问题是不能有效地管理复杂地理对象。三、论述题(30分)

1.论述GIS的发展趋势目前,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据统计已接近60个。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GIS发生了新的变化。GIS正朝着一个可运行的、分布式的、开放的、网络化的全球GIS发展。在未来几十年内,GIS将向着数据标准化、数据多维化、系统集成化、系统智能化、平台网络化和应用社会化(数字地球)的方向发展。其中三维GIS、时态GIS和网络GIS已经成为GIS发展的趋势和研究热点。目前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发展趋势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空间数据结构与数据管理:传统的栅格和矢量结构各有特点,目前倾向于两种结构并存。需要设计高效的栅格—矢量相互转换算法来支持栅格和矢量统一的系统。特别是适用于微机地理信息系统更具有特殊意义。为满足建立大规模实用系统的需要,图形空间数据压缩技术也在发展。空间数据库系统的研制,包括逻辑结构的设计和适合于地理实体表示的物理存储结构的研究正在从理论走向实用;一种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由于更适合定义复杂的地理实体和对复杂事物的直接操作而被接受,实用的语言界面正在开发。新的空间数据结构,如“真三维”、“时空四维”等结构也正在探索中。2.数据自动输入技术:图形和属性数据的输入历来是GIS建立的一个“瓶颈”,自动输入的发展将最终解决这个问题。GIS自动输入包括对属性表格的扫描和识别、图形扫描和追踪、拓扑关系自动生成、图例符号的自动标识等。3.GIS的微机化:微机化是地理信息系统普及的关键。由于微机在速度、容量和功能等方面的限制,微机GIS软件技术的发展难度较大。目前国外许多著名的系统作了微机化,国内的许多系统大多也是针对微机开发的,至今尚未有商品化的成果。4.GIS与遥感的进一步结合:GIS与遥感结合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软件接口完成数据结构的相互转换,将图像处理的结果输入GIS,或将GIS专题信息传入遥感图像处理系统进行信息复合及辅助信息分类;另一种是将GIS与遥感处理系统组成一个统一的软件系统,以完成信息复合、交互查询、自动分类、更新等GIS功能。这是GIS与遥感图像结合的高级形式。国外在中小型机上开发的一些GIS,已具有GIS与遥感叠加交互查询等功能。5.GIS的智能化:以专家经验式知识为基础的GIS,具有更强的分析和表达复杂地学问题的能力,引起了普遍重视。美国加州大学巴巴拉分校研制的以专家知识为基础的KBGIS-Ⅱ就是其中之一。这些系统并不十分完善,主要是由于GIS所面临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地理专家知识还没有计算机化,智能化的GIS代表着一个令人鼓舞的重要发展方向。6.GIS应用模型开发:应用模型不足,是阻碍GIS实用化的原因之一,目前应用模型的开发已受到较大的重视,比较引人注目的是:①引进空间化的数理统计和系统分析方法;②通过实例研究,建立专业模型,如水土流失、森林火灾预报、土地评价、地貌分析、旅游资源评价、环境污染评价等,作为模型工具提供用户使用。在GIS应用中,应用模型是联系GIS应用系统与常规专业研究的纽带,模型的建立绝不是纯数学或技术性的问题,它必须以广泛深入的专业知识为基础。专业研究深入程度决定了所建模型的质量与效果。事实上正是地理模型把GIS应用系统和常规专业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因此,应用模型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和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7.具有统一标准的分布式系统:由于GIS的迅速发展,建立具有统一规范标准的多级、分布式系统,已成为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外的一些重要的GIS软件系统如ARC/INFO、MIPS等都发展了网络通讯功能。8.宏观应用和微观应用进一步加强,并形成新的产业:GIS从早期主要为地理、环境、资源、测量等宏观项目决策服务,开始进入城市和大企业等微观管理领域。GIS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而且从企业应用走向政府应用,出现了综合性系统与专业性系统共存共荣的局面。同时,GIS正在形成一门产业,1991年世界范围内与GIS软、硬件有关的总收入为70亿美元。在美国当前经济衰退中,GIS的收入仍呈上升趋势。9.加强GIS教育:为了发展和推广GIS应用系统,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加强GIS的宣传教育,在一些高等学校开设GIS课程,系统讲授GIS的内容,对在职技术人员、领导干部可以办短训班或举办讲座,专门介绍某个软件工具或应用系统,从而提高广大管理人员的素质,使GIS真正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2.GIS的空间分析方法有哪些?结合你所学专业,谈谈如何充分发挥GIS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具有很强的空间信息分析功能,这是区别于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的显著特征之一。利用空间信息分析技术,通过对原始数据模型的观察和实验,用户可以获得新的经验和知识,并以此作为空间行为的决策依据。空间信息分析的内涵极为丰富。作为GIS的核心部分之一,空间信息分析在地理数据的应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叠置分析(OverlayAnalysis)覆盖叠置分析是将两层或多层地图要素进行叠加产生一个新要素层的操作,其结果将原来要素分割生成新的要素,新要素综合了原来两层或多层要素所具有的属性。也就是说,覆盖叠置分析不仅生成了新的空间关系,还将输入数据层的属性联系起来产生了新的属性关系。覆盖叠置分析是对新要素的属性按一定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分析,进而产生用户需要的结果或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1)多边形叠置这个过程是将两层中的多边形要素叠加,产生输出层中的新多边形要素,同时它们的属性也将联系起来,以满足建立分析模型的需要。一般GIS软件都提供了三种多边形叠置:(1)多边形之和(UNION):输出保留了两个输入的所有多边形。(2)多边形之积(INTERSECT):输出保留了两个输入的共同覆盖区域。(3)多边形叠合(IDENTITY):以一个输入的边界为准,而将另一个多边形与之相匹配,输出内容是第一个多边形区域内二个输入层所有多边形。多边形叠置是个非常有用的分析功能,例如,人口普查区和校区图叠加,结果表示了每一学校及其对应的普查区,由此就可以查到作为校区新属性的重叠普查区的人口数。2)点与多边形叠加点与多边形叠加,实质是计算包含关系。叠加的结果是为每点产生一个新的属性。例如,井位与规划区叠加,可找到包含每个井的区域。3)线与多边形叠加将多边形要素层叠加到一个弧段层上,以确定每条弧段(全部或部分)落在哪个多边形内。二、网络分析(NetworkAnalysis)对地理网络(如交通网络)、城市基础设施网络(如各种网线、电力线、电话线、供排水管线等)进行地理分析和模型化,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网络分析功能的主要目的。网络分析是运筹学模型中的一个基本模型,它的根本目的是研究、筹划一项网络工程如何按排,并使其运行效果最好,如一定资源的最佳分配,从一地到另一地的运输费用最低等。其基本思想则在于人类活动总是趋向于按一定目标选择达到最佳效果的空间位置。这类问题在生产、社会、经济活动中不胜枚举,因此研究此类问题具有重大意义。网络中的状态属性有阻力和需求两项,实际的状态属性可通过空间属性和状态属性的转换,根据实际情况赋到网络属性表中。1)路径分析(1)静态求最佳路径:由用户确定权值关系后,即给定每条弧段的属性,当需求最佳路径时,读出路径的相关属性,求最佳路径。(2)动态分段技术:给定一条路径由多段联系组成,要求标注出这条路上的公里点或要求定位某一公路上的某一点,标注出某条路上从某一公里数到另一公里数的路段。(3)N条最佳路径分析:确定起点、终点,求代价较小的N条路径,因为在实践中往往仅求出最佳路径并不能满足要求,可能因为某种因素不走最佳路径,而走近似最佳路径。(4)最短路径:确定起点、终点和所要经过的中间点、中间连线,求最短路径。(5)动态最佳路径分析:实际网络分析中权值是随着权值关系式变化的,而且可能会临时出现一些障碍点,所以往往需要动态地计算最佳路径。2)地址匹配地址匹配实质是对地理位置的查询,它涉及到地址的编码(Geocode)。地址匹配与其它网络分析功能结合起来,可以满足实际工作中非常复杂的分析要求。所需输入的数据,包括地址表和含地址范围的街道网络及待查询地址的属性值。3)资源分配资源分配网络模型由中心点(分配中心)及其状态属性和网络组成。分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分配中心向四周输出,另一种是由四周向中心集中。这种分配功能可以解决资源的有效流动和合理分配。其在地理网络中的应用与区位论中的中心地理论类似。在资源分配模型中,研究区可以是机能区,根据网络流的阻力等来研究中心的吸引区,为网络中的每一连接寻找最近的中心,以实现最佳的服务。还可以用来指定可能的区域。资源分配模型可用来计算中心地的等时区,等交通距离区,等费用距离区等。可用来进行城镇中心,商业中心或港口等地的吸引范围分析,以用来寻找区域中最近的商业中心,进行各种区划和港口腹地的模拟等。三缓冲区分析(BufferAnalysis)缓冲区分析是针对点、线、面实体,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宽度范围以内的缓冲区多边形。缓冲区的产生有三种情况:一是基于点要素的缓冲区,通常以点为圆心、以一定距离为半径的圆;二是基于线要素的缓冲区,通常是以线为中心轴线,距中心轴线一定距离的平行条带多边形;三是基于面要素多边形边界的缓冲区,向外或向内扩展一定距离以生成新的多边形。缓冲区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空间分析功能之一,它在交通、林业、资源管理、城市规划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湖泊和河流周围的保护区的定界,汽车服务区的选择,民宅区远离街道网络的缓冲区的建立等。四空间统计分析(SpacialAnalysis)1)常规统计分析常规统计分析主要完成对数据集合的均值、总和、方差、频数、峰度系数等参数的统计分析。2)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是认识空间分布特征、选择适宜的空间尺度来完成空间分析的最常用的方法。目前,普遍使用空间自相关系数——MoranI指数,3)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用于分析两组或多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常见回归分析方程有:线性回归、指数回归、对数回归、多元回归等。4)趋势分析通过数学模型模拟地理特征的空间分布与时间过程,把地理要素时空分布的实测数据点之间的不足部分内插或预测出来。5)专家打分模型专家打分模型将相关的影响因素按其相对重要性排队,给出各因素所占的权重值;对每一要素内部进行进一步分析,按其内部的分类进行排队,按各类对结果的影响给分,从而得到该要素内各类别对结果的影响量,最后系统进行复合,得出排序结果,以表示对结果影响的优劣程度,作为决策的依据。目前,地理信息系统(GIS)已经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都要求持续不断地促进GIS技术创新,发挥GIS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发挥GIS作用首先的提高其技术水平,进行创新。

一、是在GIS技术研发过程中,要充分吸收新的科技成果。GIS企业要有开阔的视野,广泛跟踪国内外最新的科技成果,特别是最新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技术,提高GIS的技术水平。

空间分析是GIS的核心功能。GIS企业可以广泛收集地理、地质、资源、环境、土地、交通、水利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它们是否可以作为专业GIS的模型,以强化GIS的空间分析能力。

对于非专业用户,软件易用性直接影响他们对GIS的接受程度。GIS企业可以广泛吸收或借鉴图形图像技术、用户界面技术、地理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改善GIS的地理信息表达能力,提高GIS的易用性。

二、是要了解GIS市场,掌握用户实际需求。目前我国GIS市场细分程度不够,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产品或服务比较粗放。我国GIS市场对国际GIS厂商是开放的,大型国际GIS厂商在中国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用户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地理信息可视化,不满足于简单的地理信息查询和空间分析,需要GIS企业帮助他们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这就需要GIS企业掌握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