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邓州的历史沿革_第1页
第一课邓州的历史沿革_第2页
第一课邓州的历史沿革_第3页
第一课邓州的历史沿革_第4页
第一课邓州的历史沿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邓州的历史沿革\o"邓州"邓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是全球华裔“邓姓”发源地、医圣张仲景故里、《岳阳楼记》诞生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祖籍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市、国家粮食核心主产区、中原速生杨树生产加工基地市,享有“中国第一雷锋城”荣誉称号。

一、曙光初现的古代文明据1994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邓州八里岗仰韶文化遗址的开发与考古发现,早在距今64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邓州这块大地上居住生活,繁衍不息,而且创造了先进的文明,已经有了单间和双套间的房屋,农业生产较为发达,有石、骨器等农具以及多种谷物,手工业制品以陶器为主,有鼎、罐、钵等器具,并且形成了较大规模的聚落村庄。邓州的起源“夸父,……将至西海,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夸父追日》“邓林,\o"邓祁侯"邓祁侯之国,在楚之北境。”————《史记·礼记·集解》约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第三个帝王仲康,封其子于邓,始建邓国;公元前16世纪,邓为商朝诸侯国之一(见《乾隆邓州志》)。周朝初期,邓为晏姓侯国;《嘉靖邓州志》载:“周文王化及江汉汝坟,邓在周南境内”。邓小平《\o"邓氏家谱"邓氏家谱》记载:“我姓始于周之邓国……”。邓国位于北方华夏与南方荆蛮之间,是中原南进、荆楚北图的孔道。因为地理位置重要,虽然地盘不大,政治地位却很高,被封为侯国。是按公、侯、伯、子、男分封的诸侯国中的二等爵位。强盛时期的邓国疆域,北起伏牛山南麓的内乡、镇平一带,南至汉水,西至丹江,东北至申国(今南阳市区北)、吕国(今南阳市区西),东至古曾国北境(今新野),东南至湖北枣阳。邓国的国都在今邓州市。他还有一个附庸国——忧国(在今襄樊市北)。邓巴之战周桓王十七年(公元前703年),巴国想与邓国通商交好,派韩服到楚国请示,楚王就派道朔带领巴国使节前往邓国,邓国南部边境忧国人袭击了楚巴使团,夺取了他们的财货,杀了道朔和韩服。楚王派远章向邓国问罪,邓国不接受。这年夏天,楚国就派斗廉率兵协同巴国军队进攻忧国。邓国的养甥、聃甥率兵救忧,多次驱退巴军,巴军不能取胜。后斗廉就把楚军夹在巴军中间,让巴军向邓军挑战,佯败,邓军追击中了埋伏,受到楚巴夹击,邓军大败,忧国被灭。经过这次战争邓国的军事力量被大大削弱。这就是历史上的邓巴之战。文王十二年(公元前678年),楚灭邓,邓为楚地,因其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乃置城邑,取名为“穰”。这是邓州称“穰”的开始。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韩国袭楚,夺取穰邑,穰属韩。秦昭王十一年(公元前296年),秦国打败韩国,取穰,穰遂为秦地。公元前272年,秦置郡县,以穰为县,即穰县(治今邓州内城东南隅)二、秦至清的千秋岁月秦沿旧制。汉承秦制,不同的是郡上又设了州。州设州长,也叫刺史。南阳郡属荆州,在汉时管36个县,今邓州境内当时设7县,即穰、邓、山都、朝阳(治今小杨营文昌村北)、涅阳(治今穰东镇)、安众(治今白牛郭庄一带)、乐城(治今陶营高李村)。另有跨今邓州市境的阴县(辖今林扒、孟楼、彭桥等地)。汉武帝元朔六年(前123年),因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六次北征匈奴,功冠诸军,汉武帝封霍去病为冠军侯。割穰县的卢阳乡和宛县的临珧聚置冠军侯国。后国除置县(属南阳郡)。新莽时期,穰县易名农穰,涅阳改为前亭,朝阳称为厉信。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进兵荆襄,取穰,属曹魏荆州刺史部南阳郡。刺史制度与州由来汉武帝在时把全国除了三辅(京兆、冯翊、扶风)、三河(河南、河内、河东)和弘农以外的地区分成了13个州部:冀州、青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益州、凉州、幽州、并州、交趾、朔方。中央在每个州设立刺史一名,专职监察地方。起初,刺史没有固定的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辖区域,考察吏治、奖惩官吏、决断冤狱。后来,刺史权渐重,积久成制,成为行政长官。西汉末到东汉,刺史改称州牧,级别提高,成为最高地方行政长官。州也成了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了。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划全国为19州。今之邓州市境有6县均属荆州。穰、邓、朝阳三县属荆州义阳郡(时治新野)。涅阳、冠军二县属荆州南阳郡(治宛)。山都县属襄阳郡(治襄阳)。南北朝前期,今邓境属南朝宋。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孝文帝将荆州治由上洛(陕西商县)迁至穰县,领8郡41县,开始了州县同城而治的历史。邓境之冠军、涅阳、新城三县属南阳郡,穰县属新野郡,并为新野郡治所在地。邓州之名的开始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为裁汰冗员,减少财政支出,把自汉以来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二级制。移荆州治还江陵,将南阳郡改为邓州,治穰。这是邓州之名的开始。邓州下统8县,除南阳、顺阳、菊潭(旧郦县,今内乡县城北4公里处)、新野4县外,其余4县均在邓境。即:穰、课阳(原名涅阳)、冠军、新城(原名临湍)。隋大业三年(607年),改邓州为南阳郡,所统8县依旧,计有77520户,约40万人。唐武德二年(619年)改南阳郡为邓州。唐太宗时,为了统属的方便,将全国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用来统辖州、县。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后,邓州属山南东道,道治襄州(今襄阳)。邓州当时领7县:穰、南阳、新野、向城、临湍、菊潭、内乡。计有43055户,165257人。唐末迁都邓州之议公元896年,唐朝左谏议大夫兼同平章事朱朴上书朝廷讨论迁都襄、邓之事。朱朴认为:“国步多艰,当迁都图存,襄、邓之地,实惟中原,人心质良,去秦咫尺,而有上洛为之限,永无夷狄侵轶之虞,此建都之极选也。”据《新唐书》称,唐昭宗确曾有意迁都襄、邓,但由于朱温的牵制而未能实现。自北魏至金朝,历代统治者曾六度考虑迁都邓州,这是第三次。朱温废唐称帝建立后梁,于开平三年(909年)五月,于穰置“宣化军”。后改称“威胜军”、武胜军,军、州治所均在穰。穰当时是这一辖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北宋初,复称邓州,原为上郡(上等郡),后升为“望郡”,辖5县:穰、南阳、内乡、顺阳、淅川。北宋时,寇准曾两次知邓,范仲淹知邓三载,为邓州的人文历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邓州三贤与三贤路一是韩愈(768—824年),唐文学家、哲学家,河南孟县人,他在文学上的地位很高,居唐宋八大家之首。但在政治上,由于他敢于直言,仕途坎坷,屡屡遭贬。他在被贬为潮州刺史路经邓州时写过一首《次邓州界》的诗,邓州城区韩营人是他后裔。

二是寇准(961—1023年),北宋政治家,陕西谓南人。寇准为官,以国家利益为重,直言敢谏,清正廉明,体恤民众,被人誉为“天官寇准”。因遭坏人陷害,寇准被两次罢相到邓州。996年,被罢相后贬到邓州出任知州。1015年再次罢相,出任武胜军节度使到邓州。三是范仲淹(989—1052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江苏苏州吴县人。1043年作为参知政事的他和欧阳修、富弼等人针对当时的政治时弊,向朝廷提出“均田赋,修武备,减徭役”的10项改革建议,遭到保守派反对,被贬到邓州当知州。在邓州写了千古绝唱的《岳阳楼记》。他平易近人,为政清廉,卸任邓州时,百姓拦道挽留,送“万民伞”,不让走,他只好又留任一年。现今的三贤路即是邓州人对他们的纪念。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宋、金议和,南宋对金称臣,将邓州割给金国,以邓州以西40里和以南40里为界。宋金界线大体东起淮河,经唐、邓二州,西至大散关。邓州处于金之前沿阵地,曾三设榷场(买卖交易的地方),与宋互市。金代的邓州,属南京路,州治于穰,时辖3县:穰(含顺阳、新野、穰东、板桥4大镇)、南阳(含张村镇)、内乡(含西峡口镇),有12万人。元代为了加强集权统治,实行行省制度。邓州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南阳府管辖,州治仍在穰,辖境相当于今天的邓州市及新野、内乡、西峡、淅川等县。明代,邓州属河南布政使司南阳府,州领3县:新野、内乡、淅川。清代,邓州仍属河南布政使司南阳府。雍正后,为散州不领县。三、民国以来邓州的新发展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改邓州为邓县,属豫南道。民国三年(1914年),改属汝阳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直属河南省政府。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划为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河南的西南部。12月,于湍河南部置邓县。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元月,置邓北县。9月,置邓西县。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撤销邓西县,辖区分别归邓北县、邓县。3月,邓县、邓北县合并为邓县,归属河南省南阳专区。1972年12月,九重、厚坡两个公社的56个大队、573个生产队划给淅川县。1988年11月17日,经中国国务院批准,撤销邓县,设立邓州市(县级),仍由南阳市代管。2004年省政府批准邓州市享有全部省辖市经济及社会管理权限,为经济单列市。

2011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十个省直管县市之一。请结合历史实事谈谈邓州历史沿革,从邓州悠久的历史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第二课灿烂辉煌的邓州文明遗迹遗产(一)邓州地处中原,建置较早,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考古发掘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达20处之多,有文字记载邓州历代为国、郡、府、州、郡、县、市治所所在地,故地上地下文物蕴藏丰,邓州地处中原,建置较早,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考古发掘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达20处之多,有文字记载邓州历代为国、郡、府、州、郡、县、市治所所在地,故地上地下文物蕴藏丰,古迹名胜如珠玑荟萃,星罗棋布;辖区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91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4处、市(县)级84处。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八里岗遗址位于城区东2公里处的湍河南岸,八里岗西北的坡状高岗上,距今约6800年,文化层厚3-5米,面积近九万平方米。是一处以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为主要文化内涵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聚落遗存。发掘区内遗址的文化堆积厚4米以上,基本是属于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存,其中尤以仰韶时期的聚落内容保存完好,其遗存分属半坡文化时期和西阴文化。八里岗遗址的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遗存则主要是一些窑穴、灰坑和瓮棺葬等。邓州文物图片:八里岗长排连间房屋基址邓州文物图片:八里岗长排连间房屋基址1957年发现并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北京大学考古学院与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揭露面积2万余平方米,出土了大量有价值的遗迹、遗物,其中1994年的发掘因发现了价值较高的长排连间房屋基址而被评为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3年3月28日及1994年12月25日,《中国文物报》先后两次在显要位置作了专题报道,1994年《华夏考古》杂志发表了发掘简报,并被评为199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轰动国内外。2000年9月25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太子岗遗址:太子岗遗址位于河南省邓州市的穰东镇南侧,(古涅阳城遗址),是河南省文物保护遗址,2013年被评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子岗遗址高出地面6米,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500米,文化层厚1~5米,地下部分有硝土层,出土的石器有斧,陶器有鸭嘴形足鼎、敛口圆唇罐、小口卷沿罐、高领罐、深腹罐、折腹豆、纺轮等,它是邓州市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面积最大的一处。太子岗遗址遗存堆积厚,文化层自下而上有完整序列的叠压关系,文化内涵丰富,是以仰韶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仰韶文化层之上,还有较为丰富的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的遗存,聚落延续时间长,对研究新石器时代聚落的发展演变及新石器时代中原与长江流域的文化交流过渡,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有重要价值。太子岗名称的由来太子岗名称的由来太子岗得名缘自陈后主陈叔宝,据《明嘉靖南阳府校注》:“陈后主(陈叔宝),幼为周师所居留穰,后归为陈太子,坡盖以后主得名”。南朝梁武帝时,发生了“侯景之乱”梁大将军王僧辨和陈霸先从江陵击败了侯景军。公元554年,西魏军又攻占了江陵,陈霸先全家被俘虏,他的侄子陈顼和妻子柳敬言及其乳婴陈霸先(即:陈后主)被迫逃到穰(今河南邓州市境),后来,陈顼只身逃走,柳敬言母子流落到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南,在一荒坡岗子上搭庵度日。公元557年陈霸先废景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陈,陈霸先当皇帝两年便驾崩了;陈顼继承了王位,后传位给太子陈叔宝,由于陈叔宝这个太子在岗子上居住过,所以人们一直叫这个岗子为太子岗。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个(传统戏剧邓州越调,邓州锣卷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个,(“邓姓的起源”、“邓州心意六合拳”、刘集芙蓉“黄酒酿造工艺”、“鼓词”,“豫本越调”)。南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个,邓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9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宋光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王学彦)等。1、“邓州越调”邓州越调《大保国》演出场景又称“南阳大越调”,盛行中心在南阳盆地,演出区域遍及中原特别是在伏牛山脉,是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交汇共融的典范,由于其唱腔独特,音乐伴奏别具一格,而深受广大观众的热爱。邓州越调《大保国》演出场景邓州越调在历史、艺术、文学、民间传统及字音声调等方面,极具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它着装、化妆、唱念、做打、表演真实,并吸收了京剧起霸、趟马、水袖、扇子等表演手法;声腔上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调门等独特的风格,起腔保留使用以假声演唱的“花腔”点缀,尤似象鼻四弦为主的音乐伴奏是上路调没有的,更加别具一格,构成邓州越调独特的个性特征。

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汇演时,邓县(现为邓州市)越调剧团以豫西越调及南阳地区代表队身份参演《白木店》一剧,获一等奖;史道玉、牛德山、李连翠获演出奖。《大保国》又叫《龙凤阁》,是明代宫廷斗争故事《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中的第一场,是戏剧中铜锤、青衣、须生等角色展示唱功的经典剧目。剧情是:明穆宗死后,太子年幼,李艳妃垂帘听政;其父李良威胁利诱,企图篡夺帝位。定国公徐延昭和兵部侍郎杨波,在龙凤阁严辞谏阻,李妃执迷不悟,君臣极力争辩,结果不欢而散,这出戏还叫《黑叮本》。现在邓州越调是全国现存唯一的稀有剧种,邓州市越调剧团是全国唯一的传承豫西越调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代表性作品有《大保国》、《大封王》、《白奶奶醉酒》、《李家沟的新鲜事》等。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